实习二 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
铁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

铁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摘要:为更好地探究铁矿矿床成因以及找矿标志,以新疆阿尔泰南缘乌吐布拉克铁矿为例,分析其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乌吐布拉克铁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麦兹火山盆地,与蒙库铁矿相邻,距阿勒泰市南东约 75 km 处,详查估算铁矿石资源量共计 2098.2 万吨,矿床规模为中型矿床所在区域构造发育,变质作用强烈,岩浆活动期次多、规模大,是非常有利的成矿环境。
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判定乌吐布拉克铁矿床的形成与该区域火山活动和变质作用密切相关,为火山沉积-热液变质改造型矿床。
关键词:铁矿矿床;形成原因;找矿标志1.地址找矿标志概述所谓地质找矿标志就是从纯地质角度找到的一些标志,主要有矿体的原生露头和氧化露头、铁帽、近矿围岩蚀变、围岩的颜色变化、矿物学-地球化学标志和特殊的地形标志等。
有些矿体被剥蚀掉一部分,未剥蚀的直接裸露地表未经风化或轻微风化形成原生露头,这是最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有些金属硫化物矿体的氧化露头进一步遭受强烈的氧化和风化作用,多数金属元素在酸性介质条件下,转化为活动组分而被淋滤流失,残留下的为不溶性的氧化物-针铁矿和褐铁矿在原地沉淀聚集,这种硫化物矿床风化带上出现的表生铁质帽状覆盖物,通常就称之为“铁帽”,是寻找金属硫化物等矿床的重要标志。
国内外许多有色金属矿床就是根据铁帽发现的,如果铁帽规模巨大,具有较高的品位,还可以作为铁矿开采利用;但其最重要的还是指示其深部原生硫化物矿体,不同的铁帽构造形态可能指示深部赋存着不同的矿床。
2.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新疆阿尔泰山南缘是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巨型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其北以阿巴宫断裂为界,南至克兹加尔断裂,与额尔齐斯构造带相邻,是我国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带之一。
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查力度的加大,该地区已发现 100 余处铁矿床(点),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集中于阿尔泰南缘麦兹盆地,如蒙库铁矿(大型)、巴拉巴克布拉克铁矿(中型)、巴利尔斯铁矿(中型)、乌吐布拉克铁矿(中型)等。
矿产地质勘探找矿标志及方法运用研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矿产地质勘探找矿标志及方法运用研究申晋青摘要:人们生产、生活、科技、国防等社会活动中使用的多种物资,都是矿产资源开发应用的载体,而矿产资源的发现寻找是极其复杂的地质勘探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找矿标志、找矿方法,把众多的勘测数据进行归纳梳理和分析,借助相关成熟的地质理论,做出科学地判断,为矿山开发提供具体的路径脉络,促进矿产的顺利开采,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矿产自给提供坚实的保障。
本文就矿产地质勘探找矿标志及方法运用进行分析研究,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充电打气。
关键词:地质勘探;找矿标志;方法;运用;研究金属、石油、天然气、煤炭、石膏、石盐等矿产大都储存在不同地层的岩土结构中,需要借助运用多种找矿标志及找矿方法,进行勘察探测,采集的广泛地信息数据,以探明矿产的存量、走向、生成肌理及开发价值。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一般能够为矿产地质勘探提供直接、间接的线索和现象都称之为找矿标志,如长江中下游金属铜矿产区的铜草,在业界就认为是合格的找矿生物标志,铜草的俗名叫海州香薷,在湖北省井内的铜山口铜矿区、铜绿山古铜矿区、安徽省境内的铜官山铜矿区以及江苏省境内的伏牛山铜矿区,周边分布生长茂盛,形成良好的草本植被,其体内的铜元素含量与土壤中的铜元素含量浓度十分趋近,高铜限制植物定居的特征非常明显。
根据找矿标志提供的索引,具体运用普查、地质填图、取样化验分析等方法对地下矿产的生成、储量、分布等具体探明,为矿山开发提供精确的信息。
1 矿产地质勘探常见的找矿标志及方法1.1 地质勘探常见的找矿标志目前,业界普遍公认的矿产地质勘探常见的找矿标志有4种:①地质标志;②地表物理、化学标志;③生物种类标志;④人类活动标志;现就5种地质勘探界公认的五大找矿标志,现介绍如下。
一是地质标志。
地质勘探中常见的地质标志,根据目测直接判断和间接分析判断可以确定的找矿标志有三种,依次为地表矿化露头标志、近矿围岩蚀变标志和矿物特征标志。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铅锌矿矿区矿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铅锌矿矿区矿床的找矿效率和质量,就成为地勘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今,随着地质勘探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我国的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勘探找矿工作获得了极大的进步。
本文主要探讨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关键词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铅锌矿矿区矿床面临着枯竭的问题,而寻找新的铅锌矿矿区矿床的任务又比较迫切。
因此,地勘单位要分析如今铅锌矿矿区矿床勘探找矿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采取合理措施提高铅锌矿矿区矿床勘探找矿水平和能力。
本文主要分析了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通过不断地研究分析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来达到开拓地质技术人员的找矿的视野。
这也要求地质技术人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找矿标志进行准确定位和探测,使铅锌矿矿区矿床找矿勘探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1 铅锌矿矿区矿床的地质特征1.1铅锌矿矿区的矿层特征通常来说,矿层分为上、中、下三个矿化比较集中的部位。
上部的岩层间破碎相对较弱,缺乏方解石脉,黄铁矿的含量较少,铅锌矿的含量较低。
中部与上部相反,岩层间破碎较强,方解石脉较多,铅锌矿含量高,但是黄铁矿的含量依然较少。
下部铅锌矿的含量较低。
三个矿化集中区部位的差距较大,地勘单位和工作人员要对各个矿层的具体情况有充分的掌握,便于在勘探过程中,对于遇到的问题能够很好的解决。
如今,在地质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对于矿层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铅锌矿矿区矿床的找矿勘探效率。
1.2铅锌矿矿区矿床的矿体特征矿层中往往包含着铅锌矿体,并且对矿体的产状、形态和规模等起到控制作用,因此,铅锌矿体的产状与矿层的产状大体相同,沿走向通常在310m-520m 之间。
主矿体的长通常在900m-1250m之间,厚在0.78m-2.48m之间,矿体单位工程铅品位在0.36%-5.32%之间。
探讨铜矿矿床特及找矿标志

探讨铜矿矿床特及找矿标志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云县果园地质特征,矿体赋存状态,矿石特征等因素的研究,总结出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型。
找矿标志有:矿化露头直接标志、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近矿围岩蚀变标志、植物标志。
关键词: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找矿远景一、概况该铜矿位于澜沧江火山岩带中南段北部,地处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之兰坪—思茅拗陷西缘,成矿区划属兰坪—思茅成矿带(Ⅲ)中的忙怀——景洪铜铅锌成矿带(Ⅳ)北部。
二、地质特征2.1地质概况(1)地层二叠系下统(P1):灰黑色板岩、千枚岩、砂砾岩夹燧石灰岩。
三叠系中统忙怀组(T2m):上段为流纹岩、流纹英安岩、石英斑岩、英安岩等酸性熔岩,夹凝灰质砂板岩、凝灰岩、硅质岩;下段为杂色砂板岩、砂岩夹凝灰质砂板岩、凝灰岩及大理岩透镜体。
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T3xd):上部为紫红色凝灰质砂板岩夹火山质角砾岩,偶夹酸性凝灰岩;中部为玄武安山岩,粗安山岩夹凝灰质板岩及辉绿岩透镜体;下部为玄武岩夹凝灰质板岩,炭质板岩及灰岩透镜体,底部为杂色凝灰质砂砾岩。
是铜矿体产出的层位。
侏罗系中统花开佐组(J2h):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红色地层,上段为杂色泥岩夹介壳灰岩及泥岩透镜体;下段为紫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及灰白色砂岩夹泥岩。
白垩系下统景星组(K1j),为陆相、泻湖相红色碎屑沉积,上段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下段为灰白色夹紫红色、黄绿色泥岩及炭质泥岩,局部夹煤线及煤层。
(2)构造区内构造发育,澜沧江断裂纵贯全区,控制了区内构造,主构造线以近南北向为主。
褶皱主要为棉花地——张导山复式向斜。
果园铜矿位于该复式向斜之甲坝田向斜中。
(3)岩浆岩本区地处澜沧江深大断裂带,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岩石类型繁多,以火山岩为主,酸性侵入岩(脉)分布零星。
火山岩有中三叠统忙怀组高钾流纹质火山岩,上三叠统小定西组钾玄武岩系列的中基性火山岩。
果园铜矿即赋存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中。
2.1地球化学特征本区1/20万异常以Pb、Zn为主的综合异常,异常值较低。
金矿矿床特征分析与找矿标志探究

金矿矿床特征分析与找矿标志探究摘要:内蒙古虎拉林是金矿含量较多的地区,本文主要通过对该矿区的综合分析,分析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同时对找矿标志进行了系统的探究,为今后我国的采矿事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金矿矿区分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矿矿床特点找矿标志所谓金矿,是指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即金矿石,也指通过用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即金矿山,还指通过成矿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工业利用的金矿石堆积,即金矿床。
本文以内蒙古的虎拉林为例,对金矿矿床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的形成原因和找矿标志进行探讨。
虎拉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市,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多个岩金矿床,我国的黄金支队一直对虎拉林地区进行调查,根据当地的矿产地质对虎拉林金矿有了新的认识。
1 虎拉林金矿区地质特点中侏罗统22站组是矿区内德主要地层,矿区的东南部和西北部分部比较广泛。
有研究表明区内的主要侵入岩为石英斑岩和,然后是花岗岩。
其中石英斑岩主要在矿区的中南部,形状为椭圆状,花岗斑岩主要在矿区的西南部分部分布,形状为条带状,花岗岩主要在矿区的西南部和中部分布,形状为小岩株状。
有研究表明花岗斑岩与金矿化之间有密切关系,但是从矿区中采集到了岩石标本的鉴定表明,赋矿岩浆岩是花岗岩的演化产物。
矿区内的最主要控矿构造就是角砾岩筒构造,其次是角砾岩筒构造。
研究表明,在虎拉林矿区有一个角砾岩带,方向为南北方向,能够在每个钻孔中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角砾岩,在这些控矿构造中,最小的环形构造的直径大约为240m。
从钻孔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角砾岩筒构造的垂深大于290m,南北方向的宽度大于590m,而东西方向的宽度大于390m。
依据角砾岩的分类方法,可以敬爱那个角砾岩分为以下三期:第一期为隐爆角砾岩,此期的角砾岩分布比较防范,而且在整个角砾岩筒内均有分布,角砾的成分大约包括:粉砂岩、长石、黑云母等。
角砾岩的形状也不一样,有的为棱角状的,也有的为磨圆状的,角砾的尺寸也不一样,最大的尺寸超过6cm,而最小的尺寸小于1mm;第二期为隐爆角砾岩,它主要在角砾岩筒的东侧分布,黑云母和第一期的角砾岩是角砾的主要成分,角砾的尺寸也不样,范围为从1mm~9cm,角砾的形状主要为磨圆状,也由少量的角砾为次棱角状,此期的局部地段的金矿已经达到了边界品位;第三期为角砾岩,主要分布在角砾岩筒内,且角砾的尺寸不一样,主要形状为棱角状,角砾岩脉呈平行状产出,虽然此期的角砾岩规模比较小,但是进品位较高,且矿化强度也达到了最大。
论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论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金矿床是金的主要矿石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金银矿、碲金矿及针碲金矿等次之形成的大型金矿产区,金矿的形成条件复杂,不同的金矿种类生成的条件也不尽相同,除要有矿源层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
该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构造成矿带上,是该成矿区近年来新发现的比较重要的金矿床。
本文通过简单介绍该金矿床区域的概况以及该矿区地质特征,对该金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标签: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矿床的开采工作是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及科学技术。
对于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及找矿标志的探索,是金矿床开采工作的前提和首要条件,需要提起重视。
找矿标志即矿产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是找矿的重要信息,直接或者间接的找到矿体和矿床需要研究和探索找矿标志。
1该区域地质概况1.1地层概况该区域主要分布于上元古界芙蓉溪群至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的岩性为陆源碎屑沉积岩,其构成含有浅变质的含火山凝灰质,属于陆间裂陷复理事活动型建造,由于该区域的地层特点,该区域具备金矿床的地层形成条件,成为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1.2构造概况该区域构造错综复杂,大致结构分为北西向和北东向构造体系,该区域的主要构造骨架为北西向,主要组成包括韧性断裂和张扭性剪切带、复杂的冲断裂层及复杂的重叠褶皱,这种组成特点对于金矿的成矿提供了基础条件并起到了导向作用。
北东向构造主要分布伸展于北西向断裂带,其组成包括片化带、断裂带、融化,这种组成特点确定其重要地位,构成了该区域主要的容矿构造。
1.3岩浆岩概况该地区内部岩浆活动频繁,活动时期主要集中于燕山期至印支期,并在南西方向及北东方向发育。
北东部主要以复式黄茅花岗岩体组成,南西部主要构成成分为东华山花岗岩。
根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北东部和南西部之间存在一种对地层形成存在促进作用的物质,为隐伏岩体。
成矿的原因与岩浆活动息息相关,围岩构造的改变是岩浆热运动作用的结果,同时岩浆的热液会导致矿物内部元素化学性质的改变,对成矿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除此之外,区域内的热力梯度和水源也参与了成矿作用。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铅锌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气工艺、军事工业、化学化工工业以及机械工业中。
我国的铅锌矿分布比较广泛,铅锌矿富集程度以及保有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对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进行研究,能够为铅锌矿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加快铅锌矿开采进度,提升开采数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系统的分析了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并对铅锌矿找矿标志展开了探讨,希望可以为铅锌矿开采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标签: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1 引言我國铅锌矿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加快了铅锌矿的开采进度。
铅锌矿潜力巨大,在汽车制造业、冶金工业以及石油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近几年,我国铅锌矿市场发展趋于平稳。
在政府规划引领以及政策扶持下,中国铅锌矿市场不断扩大,对铅锌矿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同时对铅锌矿资源的开采力度和开采数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只有尽快发掘新的铅锌矿矿区,并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掌握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才能加快铅锌矿的开采进度,满足市场需求。
2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2.1 铅锌矿矿床矿层特征铅锌矿矿床矿层会对铅锌矿矿体的形状、规模产生直接的影响,且铅锌矿体一般隐藏在矿层中。
含有铅锌矿的矿层通常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層。
其中上部矿层中的白云岩层破碎性较弱,石英、方解石脉含量比较少,因此,该矿层的黄铁矿含有量少,而铅锌矿的含量也比较少;而中部矿层中的白云岩层的破碎性较强,石英以及方解石脉含量较多,因此,该矿层中的黄铁矿以及铅锌矿含量都比较丰富;下部矿层中的白云岩层与上、中部相比,其铅锌矿含量最少。
而且由于不同的矿层其铅锌矿的集中部位不同,只有科学的掌握每一层矿层的结构构造特征才能提升铅锌矿的开采进度以及开采数量。
2.2 铅锌矿矿床矿体特征由于铅锌矿矿体的形状会受与矿层的形状的影响,使得铅锌矿矿体的形状以及走向与矿层形状、走向大体相同,铅锌矿矿体经常沿着矿层延伸深到320m-520m处。
研究报告金矿床成矿寻矿标记

研究报告金矿床成矿寻矿标记金矿床成矿找矿标志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
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至今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
所以用我浅薄的知识及参考名人的资料浅谈一下寻找金矿的标志。
(一) 地化标志:特定的元素组合Au—Ag—As—sb— Pb—zn指示金矿体的存在。
(二)构造标志:?构造蚀变破碎带、韧性剪切带是本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目前已发现的矿床(点)均与断裂破碎带有关,矿(化)体严格受断裂构造带的控制(地表常表现为褐红色、褐黄色,破碎蚀变带标志较为明显(?规模较大的挤压片理岩化带中,应注意寻找石英脉型金矿。
断裂构造和脉岩产状多变及复合部位,往往是形成金矿的有利地段。
(三) 岩浆岩标志碱性系列分异完全的中酸性岩体,其次是富含钠质的长英质侵入岩。
? 金丰度较高,离散度大且有热液蚀变的后期岩脉是金矿化的标志之一。
? 中基性一基性火山岩发育区,对寻找火山热液型金银矿亦有利。
? 高磁性、高碱性指数的花岗岩是找金的标志。
(四)热液蚀变标志碱质交代作用:即热液期的钠化和钾化,表现为钠长石化、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
? 硅化:由于金在活动溶解、迁移过程中析出大量的SiO。
并与SiOz沉淀条件相同,所以,金矿化与硅化、石英脉相伴出现,二者关系极为密切。
? 黄铁矿化:金的氧化络合物,可以被硫化物还原而发生沉淀。
所以,金往往与硫化物,特别是黄铁矿伴生。
黄铁矿化富集地段,也是金矿化或金矿典型存在地段。
? 碳酸盐化、褐铁矿经,特别是“红化”也常与金矿化有密切关系。
(五)矿物标志黄铁矿:物理特征:颜色暗淡、硬度小,它形微粒状及胶状黄铁矿与金矿关系密切,特别是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含金最高。
化学特征:黄铁矿中Cu、Pb、Zn含量与含金量呈正相关关系,Co、Ni与金为负相关;黄铁矿中As、Te含量较高时,表明可能含金,若Ag>15g,T、Cu>0(1 时,可作为找金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3. 成矿地质背景
• 德兴斑岩铜矿床在时空上和成因上与侵位于上元古界 浅变质千枚岩中的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密切相关。 花岗闪长斑岩与围岩中的Cu、Mo等成矿元素富集系数 的差异及矿化晕分带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闪 长斑岩岩浆本身。通过对铜厂斑岩铜矿床矿化特征、 元素地球化学、蚀变分带、流体包裹体和H、O、Sr、 Nd等同位素的综合研究,我们认为铜厂成矿热液体系中 至少存在三种不同来源的热液流体,包括岩浆流体、深 部非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参与的晚期流体。 出溶最早 的流体是与残余熔体相平衡的高温(520℃~570℃)、 高盐度(31.0~63.3wt%NaCl)的和富CO2.
2015-4-5 3
3. 成矿地质背景
• 德兴铜矿位于江南台隆东南边缘赣东北深断裂带的上 盘。矿田范围内,出露基岩全为基底浅变质岩(九岭群 九都组),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 千枚岩和凝灰质千枚岩为主,下段以变质沉凝灰岩为主。 构造是控制矿田成岩成矿的重要条件之一,早期生成的 EW向构造系统和NE向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深大断裂带及其 伴生、派生构造系统(图Ⅱ一1),是成矿前的构造,控 岩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晚期NNE向断裂系统是成岩成矿 期和成矿后的构造。矿田内岩浆活动频繁,形成复杂多 样的岩浆岩,与铜矿成矿有关的是燕山早期第二阶 • 段的中酸性杂岩体,花岗闪长斑岩是这一杂岩体的主体, 在矿田范围内呈3个大小不等的岩株及一系列小岩脉产 2015-4-5 4 出。
1. 成矿地质背景 2.控矿因素分析 2.1 控矿地层 2.2控矿构造 2,3控矿侵入岩 3. 矿体基本特征 3.1 空间分布 3.2 矿石矿物组合 3.3 围岩蚀变特征(图Ⅱ-3) 3.4 成矿元素与伴生元素 4. 综合找矿标志 4.1 直接找矿标志 矿化蚀变露头 4.2 间接找矿标志 (1)重砂异常(图Ⅱ-4) (2)地球化学异常(图Ⅱ-5) (3)水化学异常 (4)生物地球化学异常 (5)地磁异常
2015-4-5 7
• 矿田内3个矿床具有 相同的蚀变类型和 分带形式,除了缺 乏泥化之外,几乎 具有典型斑岩铜矿 所有的蚀变类型。 矿化蚀变是以斑岩 体接触带为中心的 环状蚀变分带形式, 根据蚀变矿物组合 和不同蚀变类型强 弱程度在空间上的 分布规律,可将矿 田内面型蚀变划分 为6个蚀变岩带:
2015-4-5
实习二 典型矿床找矿标志 研究
——以德兴斑岩Cu-Au矿床为例
1. 实习目的
•
以江西德兴铜矿为例,通过对有关找矿 标志实物及各种资料的研究,学会识别 • 和综合运用找矿标志,以便较系统地掌握 找矿标志研究内容及其指导找矿的作用。
2015-4-5
2
2. 实习要求
• 1.认真阅读所附文字资料和图件,了解该 矿床地质概况及找矿标志的有关内容。 • 2.观察(包括肉眼观察和偏光显微镜下 观察)蚀变岩石标本、氧化露头标本、标型 矿物、照片及其他实物。 • 3.编写实习报告,综合论述德兴铜矿找矿 标志,其内容包括找矿标志种类、 • 主要特征、预测意义。
2015-4-5
11
5. 5 找矿标志-土壤地球化学异常
Ca≥50 ppm
2015-4-5
12
5. 6找矿标志-水化学异常
2015-4-5
13
5. 7找矿标志-地磁异常
•
• 图Ⅱ一7矿田地磁△Z异常图 • 1一岩体界线,2—蚀变带界线;3一△2为lOOnT的地磁等值线,4—7跏花岗闪长斑岩 14 2015-4-5
2015-4-5
9
5. 3 找矿标志-标型矿物
• 对比研究成矿期和成矿后的黄铁矿单矿物 样品及有关测试数据,从反射色、晶形、 含铜量等的微小差异中,可以得到启示。 • 铜草(海州香薷)
2015-4-5
10
5. 4 找矿标志-重砂异常
• 发现重 砂矿物 达50种, 主要为 金属硫 化物 • 及自然 金。
2015-4-5 5
2015-4-5
6
4. 矿化特征
•
德兴斑岩铜矿床现已探明矿产资源近30种,其中铜储量900 多万吨, 1958年建成亚洲最大的斑岩铜矿德兴铜矿;黄金储量 580余吨,潜在价值高达221亿元,居我国南方之首。经过几十年 的建设,现已成为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全市矿业产值 达6亿元,其中年产铜13万吨、银50吨、黄金7.5吨。 • 德兴铜矿矿体特征是:主要铜矿体依附于斑岩体浅部的内外 接触带产出,空间分布集中,形态完整,规模巨大;矿化强弱呈 过渡性变化,铜矿体与围岩没有具体的突变界限;矿石的主要矿 物成分简单,以黄铁矿、黄铜矿较多,辉钼矿、砷黝铜矿、斑铜 矿次之;矿石结构构造多种多样,而组成的矿石类型却比较单一; 多期多阶段成矿,在不同成矿阶段生成了不同类型的矿物共生组 合;除主要成矿元素铜富集成独立的工业矿体外,矿石中还伴生 有可供综合利用的钼、金、银、铼、硫、硒、碲、钴等有益元素, 其储量亦相当可观。
5. 1 找矿标志-围岩蚀变
8
5. 2 找矿标志-氧化露头
• 参见实物标本。石英一绢云母化带(78 矿)的氧化露头和绿泥石(绿帘石)一水白 • 云母化带(H2)的氧化露头(铁帽),在结构 构造、颜色等外观特征上有明显不同;前 • 者的矿物成分为石英、伊利石、褐铁矿, 后者为石英、褐铁矿、伊利石、针铁矿。
5. 8 找矿标志-遥感异常
2015-4-5
15
6. 实习思考题
• 1.针对典型矿床,如何分析各类找矿标志 的预测找矿意义?
• 2.怎样认识综合研究找矿标志的重要性?
2015-4-5 16
实习二
• • • • • • • • • • • • • • • • • • • 2015-4-5
德兴斑岩铜矿床找矿标志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