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pdf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全国西部)1-14 第7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七)第七单元机械能守恒定律(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太阳能电站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图2中,内燃机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图3中,水电站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图4中,水果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内燃机车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水电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水果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C、D错,A对.答案:A2.电梯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以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h的过程中,细线对小球做的功为A.mghB.mghC.-mghD.-mgh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g,F=mg,拉力做的功W=-Fh=-mgh,D对.答案:D3.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虚线所示.那么它击中斜面前瞬间,重力的功率是A.mgv0sinθB.mgv0cosθC.mgv0tanθD.mgv0cotθ解析:小球击中斜面前瞬间,有cotθ=,此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P=mgv0cotθ,D对.答案:D4.一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运动的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A.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2mghB.物体动能增加了mghC.物体机械能增加了3mghD.物体机械能增加了2mgh解析: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mgh,由动能定理知动能增加了2mgh,所以机械能增加了3mgh,C对.答案:C5.如图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一个重物,将重物拉到水平位置A 处,橡皮筋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重物,当它从A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物的机械能守恒B.重物的机械能增加C.橡皮筋对重物做负功D.橡皮筋对重物做正功解析:重物在橡皮筋拉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橡皮筋的拉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大于90°,橡皮筋对重物做负功,重物的机械能减少,C对.答案:C6.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L,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与O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光滑钉子,且OP=.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在此过程中A.小球从开始运动到刚到达最高点B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B.小球刚到最高点B时绳子张力大于零C.小球刚到最高点B时速度大小为D.小球的初速度为解析:小球运动过程中绳子拉力方向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故绳子拉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A错;小球恰能到达B点,则在B点时绳子张力为零,且mg=,v B=,B、C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mg·+m,解得v0=,D对.答案:D7.下列运动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的是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向上的腾空运动B.“蹦极跳”运动员从高处开始下落到最低点C.不计摩擦,滑雪运动员自高坡顶上自由下滑D.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未张开伞,在空中下降解析:运动员离开“蹦床”向上腾空运动、滑雪运动员自高坡顶上自由下滑、跳伞运动员未张开伞下降,都只有重力做功,运动员机械能守恒,A、C、D对;运动员“蹦极跳”从高处自由下落,系在身上的橡皮绳伸直(至原长)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但此后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绳的拉力做功,使运动员的机械能转化为绳的弹性势能,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守恒,B错.答案:ACD8.中国选手吕小军荣获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77公斤级举重冠军.若他将175kg的杠铃从地面稳稳举高2m,g取10m/s2,则在举高过程中A.杠铃克服重力做功3500JB.杠铃的重力势能增加3500JC.地面对人做功3500JD.人对杠铃做功为零解析:举高杠铃的过程中,重力对杠铃做负功,杠铃的重力势能增加,A、B对;地面对人不做功,人对杠铃做功,人的生物能转化为杠铃的机械能,C、D错.答案:AB9.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为F的恒力通过滑轮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开始时与物体相连的绳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α,当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β,物体获得的速度为v.已知滑轮上缘到物体的高度为h,绳和滑轮的质量不计,则A.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FhB.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v2C.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加量为2mv2D.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加量为mv2解析:在绳与水平面的夹角由α变为β的过程中,拉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大小为x=h(-),拉力做的功为W=Fx=Fh(-),A错;由动能定理得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v2,B对;物体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mv2,所以机械能增加mv2,C错、D对.答案:BD10.如图所示,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一质量为0.2kg 的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现将该煤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的P点,一段时间后煤块运动到了距P点2.0m的Q点,g取10m/s2,则在此过程中A.传送带对该煤块做的功为0.4JB.传送带对该煤块做的功为0.8JC.煤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0.8JD.煤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6J解析:煤块在传送带上最长加速时间t==0.5s,在此过程中传送带位移x1=vt=1m,煤块加速过程的位移x2=·t=0.5m,两者相对位移Δx=x1-x2=0.5m,传送带对煤块做功W=mv2=0.4J,A对、B错;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W克=μmg·x1=0.8J,C对、D错.答案:A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6分)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能定理,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甲乙(1)将沙桶内装上适量细沙,测出沙桶和细沙的质量M及小车质量m.(2)将沙桶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小车连接纸带.合理调整木板倾角,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填“静止释放”或“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3)取下细绳和沙桶,换一条纸带,其他不变,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中间一小段未画出).已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重力加速度为g.为验证从A→E过程中合外力对小车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图中L1~L5均已知).解析:让小车匀速下滑,则小车不可能由静止释放,应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从A→E过程中合外力对小车做功W=Mg(L4-L1),小车在A点的速度v A=,小车在E点的速度v E=-,小车动能的变化ΔEk=m-m=[(L5-L3)2-],故本实验需验证的关系式为Mg(L4-L1)=[(L5-L3)2-].答案:(2)轻推(2分)(3)Mg(L4-L1)=[(L5-L3)2-](4分)12.(9分)某同学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某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重锤质量m=0.2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78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由图中测量数据计算C点的速度为m/s.(2)从C到D运动过程中,重锤动能变化量ΔE k=J,势能变化量ΔE p=J.(3)由上述计算得ΔE kΔE p(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解析:(1)v C=-m/s=0.500m/s.(2)v D=--m/s=1.450m/sΔE k=m-m=0.185JΔE p=mgh CD=0.2×9.78×(10.70-0.80)×10-2J=0.194J.(3)由于阻力的存在,故ΔE k<ΔE p.答案:(1)0.500(2分)(2)0.1850.194(每空2分)(3)<(2分)阻力的存在(或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1分)13.(10分)如图所示,质量m=3kg的小木块,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6N的作用,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距离x=4m.求:(1)力F对木块做的功.(2)在上述过程中,拉力F的最大功率.解:(1)力F对木块做的功W=Fx=24J.(2分)(2)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2m/s2(2分)由运动学公式2ax=v2(2分)得v=4m/s(2分)拉力F的最大功率P=Fv=24W.(2分)14.(10分)如图所示,倾角θ=30°、高为L的固定光滑斜面顶端有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3m和m的两个小物块A、B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A置于斜面顶端.用手拿住A,使轻绳刚好伸直但无拉力作用.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它沿斜面下滑而B 上升.当A、B位于同一高度时轻绳突然断了,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A刚释放时,轻绳对B的拉力大小.(2)轻绳断开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解:(1)设物块A刚释放时,轻绳对B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有3mgsin30°-F=3ma(2分)对B,有F-mg=ma(2分)解得:F=mg.(2分)(2)设轻绳断开时A与B速率为v,A、B运动的距离为x,由动能定理有:3mgxsin30°-mgx=×(3m)v2+mv2(2分)x+xsin30°=L(1分)解得:v=.(1分)15.(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MN的右端N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v=2m/s匀速转动,水平部分长L=9m.在MN段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A以初速度v0=4m/s冲上传送带,结果滑块滑上传送带运动一段时间后,又返回N端.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滑块的质量m=1kg,取g=10m/s2.求从滑块m滑上传送带到返回N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解:滑块向右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小到零,经历时间t1==2s(2分)滑过位移x1=·t1=4m(2分)传送带向左移动位移x1'=vt1=4m(1分)此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Q1=μmg(x1+x1')=16J(2分)此后B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直到速度达到2m/s,经历时间t2==1s(2分)此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Q2=μmg(vt2-·t2)=2J(2分)所以Q=Q1+Q2=18J.(1分)16.(13分)如图所示,一滑块从高H=1.14m的滑道上的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μ=0.25的滑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进入一半径R=0.285m、圆心角为217°的竖直圆弧形粗糙轨道,且刚好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C.已知滑道与圆轨道相切于B点,滑块的质量m=2kg,求:(取sin37°=0.6,cos37°=0.8,g=10m/s2)(1)滑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v B.(2)滑块在圆轨道上运动时摩擦力做的功.解:(1)从A到B,滑块下滑高度h=H-R(1-cos37°)(2分)斜面AB长L=(1分)由动能定理,有:mgh-μmgcos37°·L=m(2分)解得:v B=3.8m/s.(2分)(2)设滑块到C点时速度为v C,则从A到C,由动能定理,得:mg(H-2R)-μmgcos37°·L+W=m(2分)又滑块刚好能到达C点,由向心力公式有:mg=m(2分)解得:W=-1.33J.(2分)。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整理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8e661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1.png)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四)-同步辅导用卷(高中新课标)第四单元种群和群落(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编辑:徐文韶(安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2.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年龄组成B.性别C.出生率和死亡率.D.种群密度3.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如深圳、广州、珠海等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B.性别比例发生变化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4.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在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6.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生物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物种组成及比例7.在裸岩群落演替中,被称为地球开拓者的是A.地衣B.苔藓C.草本植物D.木本植物8.图甲和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1和种群2春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9.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10.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11.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上,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卷行天下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巴黎”?A. 上海B. 广州C. 深圳D. 杭州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哪四样?A.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B. 火箭、轮船、火车、飞机C. 纸、笔、墨、砚D. 剑、弓、箭、矛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4.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A. 愚人节B. 感恩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5.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指点江山B. 持之以恒C. 破釜沉舟D. 持其两端6. 以下哪个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A. 日本B. 俄罗斯C. 印度尼西亚D. 挪威7. 以下哪位科学家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A. 阿达·洛芙莱斯B. 查尔斯·巴贝奇C. 阿兰·图灵D. 艾伦·图灵8.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A. 落花流水B. 水落石出C. 水滴石穿D. 水到渠成9.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威尼斯”?A. 苏州B. 杭州C. 扬州D. 武汉10.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A. 元宵节B. 中秋节C. 重阳节D. 清明节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简称是______,首都______。
2. 中国古代的“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中国的“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
5. 中国的“三大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中国的“三大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8. 中国的“三大旅游胜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全国西部)1-14 第2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二)第二单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9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 32Cl35.5Ar40Ag108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科学家利用干冰和金属钠在不锈钢反应釜中反应合成出微米级金刚石,其反应为CO2(s)+Na金刚石+石墨+Na2C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B.11.5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C.44g 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D.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g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D项错误。
答案:D2.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g·mL-1)配制1mol·L-1的稀H2SO4100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⑥③⑦⑤B.④③⑤⑦⑥C.①③⑦⑤⑥D.②⑤⑦⑥解析:稀H2SO4的配制过程为:①计算出所需浓溶液的体积,本题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5.4 mL;②选用合适的量具量取浓H2SO4,本题应选用10mL量筒,并且最终要用胶头滴管滴加浓H2SO4,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③稀释浓溶液,本题应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沿玻璃棒缓缓将浓H2SO4注入水中;④将冷却至室温的稀溶液转移到相应容积的容量瓶中;⑤定容。
答案:A3.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0.4mol O2和8.96L CO2B.体积相同、密度相同的N2和C2H4C.16g N2和16g O2D.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解析:A项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状态,错误;由体积和密度相同可知其质量也相同,又由于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同,所以其分子数一定相等,B项正确;C项中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所以其分子数不相等,错误;D项没有指明压强,错误。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024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024 选择题:下列作品中,属于明清小说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下列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望岳》d) 《赋得古原草送别》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与“画蛇添足”相反?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毛c) 画虎类犬d) 画地为牢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a) 杜牧b) 李白c) 苏轼d) 辛弃疾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a) 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c) 这个城市的人口多得像蚂蚁一样。
d)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水浒传》填空题:“______是人民的鲜血,是人民的生命线。
”(填一成语)“人生自古谁无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填一字)“______之痛,胜于快乐。
”(填一成语)“______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填一字)“______之地,金钱之源。
”(填一成语)“______之痛,胜于快乐。
”(填一字)文言文题目:请解释“风雨如晦”的意思。
请解释“蓬莱文章建安骨”的意思。
请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请解释“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意思。
请解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
请解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三)高考第一轮总复习用卷(新课标)金太阳教育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编第三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90分钟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些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包含关系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A. 纯净物(B)与混合物(A )属于包含关系 B. 化合物(B )与氧化物(A )属于包含关系C.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2.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Fe +3、H +、SO -24、CIO - B. Fe+3、Fe+2、SO -24、NO -3 C.Al+3、Na +、SO -24、CO -23D.K +、H +、Br -、MnO -4 3.下列反应不符合...反应事实的是 A.COOH CH CaCO 332+ O H CO Ca COO CH 2223)(+↑+ B.NaOH SiO 22+ O H SiO Na 232+C.322HNO Ag + ↑+232H AgNOD.O H O OH Fe 2222)(4++ 3)(4OH Fe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电子的得失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为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C.某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氧化剂,则该物质一定只具有氧化性D.某元素由化合物转化为游离态的过程一定属于还原反应5.类比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类比中正确的是6.由下列反应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HCl MnO 42+ O H Cl MnCl 2222+↑+ 2MnO 氧化性最强B.O H Cl 22+ HClO HCl + 2Cl 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均最强C.32I KClO + ↑+232Cl KIO 非金属性:I >ClD.Mg CO 22+C MgO +2 非金属性:Mg >C 7.将足量稀盐酸加入下列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A.Mg 、3AlCl 、2NaAlO B.3KNO 、NaCl 、COOH CH 3C.NaClO 、32SO Na 、2BaCl C.3KNO 、4FeSO 、34HCO NH 8.向一定量的4CuSO 溶液中逐滴加入2)(OH Ba 溶液直至过量。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全国东部2)第1-17套 第5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五)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9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l35.5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臭氧可用于水体消毒,是因为臭氧能杀死水中的细菌B.明矾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做净水剂C.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是因为碘酸钾具有氧化性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暴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解析: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且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
答案:C2.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A.钢B.氢氧化铝C.金刚石D.四氧化三铁解析: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
答案:A3.除去CuO中的Al2O3,可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B.NaOH溶液C.水D.稀硫酸解析:CuO、Al2O3均不溶于水,均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只有Al2O3能与NaOH溶液反应,B 项正确。
答案:B4.下列变化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Al Al(OH)3B.Al2O3NaAlO2C.Fe Fe3O4D.Fe(OH)2Fe(OH)3解析:Al2O3、Fe、Fe(OH)2分别与NaOH溶液、O2、O2和H2O反应生成NaAlO2、Fe3O4、Fe(OH)3,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5.下列气体逐渐通入NaAlO2溶液中,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通入气体时沉淀又溶解,该气体是A.CO2B.NOC.H2SD.NO2解析:NaAlO2能与酸反应生成Al(OH)3沉淀,Al(OH)3沉淀只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6.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最终没有沉淀生成的是A.Na2SB.Ca(OH)2C.Ca(NO3)2D.Ca(ClO)2解析:SO2与Ca(ClO)2溶液、Ca(NO3)2溶液反应首先被氧化成S-,后生成CaSO4沉淀;与Ca(OH)2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B项符合题意。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参考答案(一~十)(高中新课标R·必修2)(一)1.B由图可知,a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
2.A图中Ⅰ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符合原始型的特点。
3.BⅡ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现代型,将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等问题。
4.B甲图中老年人比重较大,青少年比重较小,自然增长率较低;乙图中少年儿童比重较大,自然增长率较高。
5.A甲国老年人比重过大,该国面临的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国内缺乏青壮年劳力、国防兵力不足、社会上用于养老保险的费用过高、青壮年负担过重等问题。
6.A深圳属于移民城市,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变化很大,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频繁,数量巨大。
7.D深圳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是一座移民城市,迁入人口大多比较年轻,使其人口年龄结构很年轻,所以死亡率很低。
8.B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印度人口由1951年的3.8亿增长到2022年的11亿,增长了7.2亿,增长了2倍多。
根据题意“印度8年间人口从10亿增加到11亿”,故年增长率超过1%,应处于高增长阶段。
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每年净增人口有增加趋势。
9.C可用排除法,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但由于人口多,消耗也多,积累较少;印度没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②错。
10.D根据材料描述,导致华北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华北大旱导致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11.B华北男性人口大批移民东北,华北青壮年男性人口明显少于相同年龄段的女性人口,又因为清末我国人口出生率高,所以相对来说儿童的比例大,因此B图正确。
12.D图中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20~29岁,这部分人口属于劳动力人口,人口迁移最可能受经济因素影响。
13.A图中甲为0~4岁的儿童,儿童的迁移主要与父母的迁移有关;图中乙为20~29岁的青年人口,与甲的关联性最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二)第二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编辑:徐文韶(安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分别是A.刺激和神经元B.神经冲动和突触C.兴奋和神经元D.反射和反射弧2.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3.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B.该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该分泌物不一定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4.正常人在快速饮用1升清水或者静脉注射1升生理盐水后,关于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快速饮用1升清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B.快速饮用1升清水后,尿量增加C.静脉注射1升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D.静脉注射1升生理盐水后,尿量减少5.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6.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在低Na+浓度海水和正常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7.下列关于人体健康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作出的反应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D.甲亢患者代谢较快,食量大,通常较肥胖8.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信号分子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D.形态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配对9.下列对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引起的排尿异常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消失B.脊髓胸段以下损毁,排尿反射消失C.膀胱传人神经受损,一旦膀胱充盈就引起排尿反射D.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一旦膀胱充盈就引起排尿反射10.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1.用一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浸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②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①、②、③三点分别给予适当的刺激,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刺激①处,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②处,电流计不发生偏转C.刺激③处,肌肉可以收缩D.刺激③处,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12.春天,随日照时间增长,母鸡产蛋量增加。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1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脑干D.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不具调节作用14.给健康动物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不会引起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减少C.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细胞呼吸增强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15.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洼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右图所示。
该曲线图表明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16.下列是对在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17.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A.激素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种类多,含量极微B.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C.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灭活D.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18.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B.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生作用C.先天性胸腺缺失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D.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19.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
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20.一个健康人处于寒冷的冬季,激素分泌量会明显增加的腺体是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胰岛④性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1.某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话和看懂文字,那么受损伤的是A.运动性语言中枢B.听觉性语言中枢C.视觉性语言中枢D.运动中枢22.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23.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D.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24.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2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o)26.(8分)下图为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1)图1中有突触的部位是____(填图中字母)。
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____作用。
(2)图2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
受到适当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刺激使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Na+大量涌入细胞,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____,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3)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出的毒蛋白,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抑制运动(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
微量注射此毒素可以阻断____,使肌肉松弛性麻痹而达到除皱的功效,这种毒素作用的位置是图1中____(填图中字母)处。
27.(9分)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下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___分泌增多,促进了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___分泌减少。
(3)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____和____等细胞器直接参与。
(4)19世纪,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碎胰腺的方法来获得其中的胰岛素,但都没有获得成功,后来有科学家通过结扎胰管让胰腺退化然后单独研碎胰岛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其中的胰岛素。
请推测早期胰岛素提取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28.(11分)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为了研究神经细胞里乙酰胆碱(Ach)的含量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在图乙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测量点。
(袖突中已除去了原有的突触小泡)。
图甲是图乙中E处的放大。
(1)写出图中标号所指的名称:③______;④______;⑦______。
(2)下表为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刺激B点后,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
请分析回答:①C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②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3)检测C点和D点感受信号的方法,可观察C、D点膜上______变化。
(4)在轴突中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
29.(8分)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同时机体做出一定的反应来调节体温。
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
据图回答:(1)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而其他组织细胞不能分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不能作用于其他组织细胞,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30.(14分)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主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完成。
请回答相关问题:(1)右图表示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液中两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该变化使人体内血糖含量在运动过程中_________,其调节机制是______。
(2)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相应抗体的细胞。
分化完成后细胞中明显增多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
(3)某运动员由于关节发生病变而植入了一个人造金属关节,你认为他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接受抗排异治疗,理由是______。
(4)某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K+、Na+分布如下表:要维持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的不平衡状态,细胞膜通过_____方式转运离子,而细胞内钾离子以___方式外流,导致细胞膜两侧存在静息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