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整理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整理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四)-同步辅导用卷(高中新课标)第四单元种群和群落(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编辑:徐文韶(安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2.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年龄组成B.性别C.出生率和死亡率.D.种群密度3.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如深圳、广州、珠海等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B.性别比例发生变化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4.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在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6.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生物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物种组成及比例7.在裸岩群落演替中,被称为地球开拓者的是A.地衣B.苔藓C.草本植物D.木本植物8.图甲和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1和种群2春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9.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10.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11.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上,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卷行天下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3篇)

卷行天下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巴黎”?A. 上海B. 广州C. 深圳D. 杭州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哪四样?A.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B. 火箭、轮船、火车、飞机C. 纸、笔、墨、砚D. 剑、弓、箭、矛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4.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A. 愚人节B. 感恩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5.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指点江山B. 持之以恒C. 破釜沉舟D. 持其两端6. 以下哪个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A. 日本B. 俄罗斯C. 印度尼西亚D. 挪威7. 以下哪位科学家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A. 阿达·洛芙莱斯B. 查尔斯·巴贝奇C. 阿兰·图灵D. 艾伦·图灵8.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A. 落花流水B. 水落石出C. 水滴石穿D. 水到渠成9.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威尼斯”?A. 苏州B. 杭州C. 扬州D. 武汉10.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A. 元宵节B. 中秋节C. 重阳节D. 清明节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简称是______,首都______。

2. 中国古代的“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中国的“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

5. 中国的“三大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中国的“三大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8. 中国的“三大旅游胜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024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024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024 选择题:下列作品中,属于明清小说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下列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望岳》d) 《赋得古原草送别》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与“画蛇添足”相反?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毛c) 画虎类犬d) 画地为牢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a) 杜牧b) 李白c) 苏轼d) 辛弃疾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a) 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c) 这个城市的人口多得像蚂蚁一样。

d)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水浒传》填空题:“______是人民的鲜血,是人民的生命线。

”(填一成语)“人生自古谁无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填一字)“______之痛,胜于快乐。

”(填一成语)“______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填一字)“______之地,金钱之源。

”(填一成语)“______之痛,胜于快乐。

”(填一字)文言文题目:请解释“风雨如晦”的意思。

请解释“蓬莱文章建安骨”的意思。

请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请解释“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意思。

请解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

请解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语文卷(一) 写景抒情散文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语文卷(一) 写景抒情散文
②记忆中,芦花多半是生在沼泽之地,或是江畔或是湖湄, _白居易才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③对于பைடு நூலகம்通话的发音是否准确,很多同学 ,长此以往,就变成“走音王子”了。
A. 振动 所以 不以为意 B. 振动 而且 不以为然
C. 震动 所以 不以为意 D. 震动 而且 不以为然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谈到如何治理国家时说,“民无信不立”,表明诚信是“立政之本”。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有诚信,公民自然也讲诚信。
B.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
C.他每次面对那些需要他审批签字的文件,拿起笔的手就会自然发抖,因为他知道,若稍有不慎批下去,这将意味着什么?
C.神鹰突击队搭乘两架隐形版神鹰直升机,神不知鬼不觉地隐秘穿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界,成功躲过巴基斯坦防空体系。
D.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私人飞机市场规模每年将增长20%~25%以上,10年内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飞机拥有国。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慧因觉民抱怨他的读书声而赌气走出房门,无意中听到婢女婉儿和鸣凤的谈话,说冯老太爷要在大房和三房的丫头中挑一个做姨太太,她们都表示不愿意。(《家》)
D. 徜徉(cháng) 龟裂(jūn) 楷油(kāi) 沐猴而冠(g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 通牒 天堑 仗义直言
B.瞋目 韶光 按摩 趋之若骛
C.凑合 文身 良宵 暗剑难防
D嘉奖 蜂拥 缉拿 世外桃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数学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数学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数学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函数中,不是周期函数的是:A. y = sin(x)B. y = cos(x)C. y = tan(x)D. y = e^x2. 已知集合A={1, 2, 3},B={2, 3, 4},求A∪B:A. {1, 2, 3, 4}B. {1, 2, 3}C. {2, 3, 4}D. {1, 4}3. 若f(x) = 2x - 1,求f(3):A. 5B. 4C. 3D. 24. 已知a > 0,b > 0,且a + b = 1,求ab的最大值:A. 1/4B. 1/2C. 1/3D. 1/65. 直线y = 2x + 3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 (-1, 0)B. (3/2, 0)C. (0, 3)D. (1, 0)6.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4,求f(x)的最小值:A. 0B. -4C. -3D. 47. 根据题目所给的三角函数关系,求cos(α + β)的值:A. cosαcosβB. sinαsinβC. cosαsinβ - sinαcosβD. sinαcosβ + cosαsinβ8. 若a, b, c ∈ R,且a^2 + b^2 + c^2 = 1,求(a + b + c)^2的最大值:A. 1B. 3/2C. 2D. 9/49.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2,公差d=3,求第10项a10:A. 29B. 32C. 35D. 3810. 已知函数f(x) = |x - 1| + |x - 3|,求f(2):A. 0B. 1C. 2D. 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已知函数f(x) = x^3 - 3x^2 + 2,求f'(x)的值。

答案:__________12. 若sinθ = 1/3,且θ为锐角,求cosθ的值。

答案:__________13. 已知等比数列{bn}的首项b1=8,公比q=1/2,求第5项b5。

最新-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精品

最新-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精品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篇一: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卷参考答案(一~十)(高中新课标·必修2)(一)1.由图可知,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

2.图中Ⅰ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符合原始型的特点。

3.Ⅱ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现代型,将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等问题。

4.甲图中老年人比重较大,青少年比重较小,自然增长率较低;乙图中少年儿童比重较大,自然增长率较高。

5.甲国老年人比重过大,该国面临的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国内缺乏青壮年劳力、国防兵力不足、社会上用于养老保险的费用过高、青壮年负担过重等问题。

6.深圳属于移民城市,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变化很大,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频繁,数量巨大。

7.深圳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是一座移民城市,迁入人口大多比较年轻,使其人口年龄结构很年轻,所以死亡率很低。

8.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印度人口由1951年的38亿增长到2019年的11亿,增长了72亿,增长了2倍多。

根据题意“印度8年间人口从10亿增加到11亿”,故年增长率超过1%,应处于高增长阶段。

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每年净增人口有增加趋势。

9.可用排除法,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但由于人口多,消耗也多,积累较少;印度没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②错。

10.根据材料描述,导致华北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华北大旱导致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11.华北男性人口大批移民东北,华北青壮年男性人口明显少于相同年龄段的女性人口,又因为清末我国人口出生率高,所以相对来说儿童的比例大,因此图正确。

12.图中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20~29岁,这部分人口属于劳动力人口,人。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必修二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必修二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必修二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示范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80分)1. 以下哪个是细胞核的主要功能?A. 合成蛋白质B. 存储能量C. 控制细胞活动D. 分解废物2. 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主要是通过以下哪种细胞实现的?A. 嗜酸细胞B. 干扰素细胞C. 白血球D. 血小板3. 下列哪个是合成DNA的主要酶?A. DNA聚合酶B. DNA内切酶C. DNA外切酶D. RNA合成酶4. 以下哪种遗传性疾病属于染色体异常?A. 高血压B. 肺癌C. 红细胞病D. 唐氏综合征5. 下列哪个是核糖体的主要功能?A. 合成脂肪B. 合成蛋白质C. 运输物质D. 分解废物6. 以下哪个概念可以解释为不同基因型在个体表现上的不同?A. 基因表达B. 基因突变C. 遗传多样性D. 影响因子7. 下列哪个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之一?A. 原核细胞有细胞壁B. 原核细胞含有细胞核C. 真核细胞有线粒体D. 真核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8. 以下哪种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A. 人工育种B. 杀虫剂的使用C. 人类基因疾病的治疗D. 植物的无性繁殖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0分)1.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简要解释DNA复制的过程。

(10分)2. 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说明细胞分裂的意义。

(10分)参考答案:1. A2. C3. A4. D5. B6. A7. C8. C第二部分:1. DNA复制是指在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能够准确地复制自身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解旋、配对、合成。

首先,DNA的双链解旋成两条单链,使两个单链呈现出互补的碱基配对。

然后,DNA聚合酶沿着单链DNA,根据互补规则,在每个模板链上合成新的DNA链。

最后,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DNA复制的意义在于保证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维持基因的稳定性。

2.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细胞的一种生命周期过程,经历有丝分裂的细胞称为体细胞。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参考答案(一~十)(高中新课标R·必修2)(一)1.B由图可知,a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

2.A图中Ⅰ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符合原始型的特点。

3.BⅡ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现代型,将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等问题。

4.B甲图中老年人比重较大,青少年比重较小,自然增长率较低;乙图中少年儿童比重较大,自然增长率较高。

5.A甲国老年人比重过大,该国面临的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国内缺乏青壮年劳力、国防兵力不足、社会上用于养老保险的费用过高、青壮年负担过重等问题。

6.A深圳属于移民城市,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变化很大,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频繁,数量巨大。

7.D深圳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是一座移民城市,迁入人口大多比较年轻,使其人口年龄结构很年轻,所以死亡率很低。

8.B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印度人口由1951年的3.8亿增长到2022年的11亿,增长了7.2亿,增长了2倍多。

根据题意“印度8年间人口从10亿增加到11亿”,故年增长率超过1%,应处于高增长阶段。

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每年净增人口有增加趋势。

9.C可用排除法,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但由于人口多,消耗也多,积累较少;印度没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②错。

10.D根据材料描述,导致华北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华北大旱导致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11.B华北男性人口大批移民东北,华北青壮年男性人口明显少于相同年龄段的女性人口,又因为清末我国人口出生率高,所以相对来说儿童的比例大,因此B图正确。

12.D图中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20~29岁,这部分人口属于劳动力人口,人口迁移最可能受经济因素影响。

13.A图中甲为0~4岁的儿童,儿童的迁移主要与父母的迁移有关;图中乙为20~29岁的青年人口,与甲的关联性最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十)
第十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90分钟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二硫化钽(TaS2)具有难挥发性,引入适量的碘可将不纯的TaS2粉末提纯,其涉及的反应为TaS2(s)+2I2(g)TaI4(g)+S2(g)ΔH>0。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
I2(g)的转化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容器体积
C.加入催化剂
D.再加入一定量的TaS2
解析:由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相等,增大容器体积时,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不能改变I2(g)的转化率,B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加入固体物质,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

答案:A
2.用铁片与稀硫酸在试管内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氢气生成速率的是
A.对试管加热
B.加入CH3COONa固体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解析:加入CH3COONa固体,CH3COO-+H+CH3COOH,故氢气的生成速率减小。

答案:B
3.2013年是勒夏特列诞辰163周年,他发现的平衡移动原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重要应用。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氨水应密闭保存
B.500℃左右比常温下更有利于合成氨
C.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煅烧硫铁矿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用纯碱溶液洗涤油污时加热效果更好
解析:氨水中存在可逆反应:NH3·H2O NH3+H2O,氨水浓度越高,氨气越容易挥发逸出,当密闭时,总体积一定,一旦逸出氨气,总瓶内压强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使平衡向左移动,抑制了一水合氨的挥发,A项正确;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高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项错误;生
产硫酸的过程中首先是硫铁矿煅烧生成二氧化硫,通入过量空气可增加硫铁矿的转化率,C项正确;用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实质是纯碱水解提供OH-,使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加热使纯碱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碱性增强,促进油污水解,所以效果更好,D项正确。

答案:B
4.一定温度下,将0.1mol HI置于1L某密闭烧瓶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B.HI的消耗速率与H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C.I2的生成速率与I2的消耗速率相等
D.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变
解析:判断某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有:(1)v正=v逆,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需相等,而不同物质此时代表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需满足对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2)某物理量出现先变化后不变。

由判断依据(1),B、C两项均正确,由判断依据(2),A项正确。

答案:D
5.在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Δ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某一条件,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该条件是
A.通入N2
B.通入NO2
C.通入N2O4
D.降低温度
解析: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氮气,平衡不移动,但由于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NO2和N2O4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只有一种,因此不论再加入NO2还是N2O4,都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答案:A
6.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mol·L-1·min-1②v(B)=0.01mol·L-1·s-1③v(C)=0.40mol·L-1·min-1
④v(D)=0.45mol·L-1·min-1。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比较四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的快慢,需要用同一物质的变化来表示。

v(A)∶v(B)∶v(C)∶v(D)=1∶3∶2∶2,转化为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①v(A)=0.15mol·L-
1·min-1;②v(B)=0.01mol·L-1·s-1×60s·min-1=0.60mol·L-1·min-1,则v(A)=1
3
v(B)=0.20mol·L-1·min-
1;③v(C)=0.40mol·L-1·min-1,则v(A)=1
2
v(C)=0.20mol·L-1·min-1;④v(D)=0.45mol·L-1·min-1,则
v(A)=1
2
v(D)=0.225mol·L-1·min-1。

故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④>②=③>①。

答案:D
7.在化学学习中,往往用同一个图像可以表示不同的规律。

下列选项中的量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氢气的速率
②恒温下,反应A(g)+B(g)C(g)+D(g)
ΔH>0,平衡常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③反应3H2+N22NH3,氢气的转化率随时
间的变化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③
解析:温度不变,K不变,②错误;在反应3H2+N22NH3中,反应条件不变,转化率也不变,③错误。

答案:A
8.已达到平衡状态的下列可逆反应中,降低温度,体系的颜色会变深的是
A.2NO2(g)N2O4(g)ΔH<0
B.2NO2(g)2NO(g)+O2(g)ΔH>0
C.2HBr(g)H2(g)+Br2(g)ΔH>0
D.3NO2(g)+H2O(l)2HNO3(l)+NO(g)ΔH<0
解析:NO2、Br2为红棕色气体,N2O4、NO、O2、H2、HBr为无色,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9.钨酸盐在新材料的制造中有重要应用,一种钨酸盐的制备方式如下:2GeO(g)+W2O6(g)
2GeWO4(g)ΔH<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可提高GeWO4的产率
B.增加GeO有利于提高GeO的转化率
C.实际生产中为提高经济效益要尽可能地降低反应温度
D.及时分离出GeWO4可增大正反应速率
解析: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GeWO4的产率增大。

答案:A
10.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和H2,发生反应:CO2(g)+H2(g)HCOOH(g),测得体系中CO2的百分含量(CO2%)与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物理量中,a点大于b点的是
A.反应速率
B.体系压强
C.HCOOH(g)的浓度
D.对应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解析:图中a点至最低点是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最低点至b点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过程,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由于T(b)>T(a),故反应速率:v(b)>v(a),压强:p(b)>p(a),HCOOH(g)在a、b两点的浓度相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1.已知:T℃时,反应:2H(g)+Y(g)2I(g)ΔH=-196.6kJ·mol-1。

T℃时,在一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和2mol Y,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354kJ的热量。

若在上面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气体I,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气体H的物质的量为
A.0.8mol
B.0.6mol
C.0.5mol
D.0.2mol
解析:再加入1mol气体I,相当于开始加入5mol H、2.5mol Y,由反应热关系计算该反应的转化率

354 kJ
196.6 kJ×2
×100%=90%,所以达到新平衡时气体H的物质的量为5mol-5mol×90%=0.5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