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原子、分子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 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 ⑴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课题2 元 素一、元素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 素 原 子 区 别 含义 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用范围 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4、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Si 、Al 、Fe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C 、H 、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 、O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元素符号1、 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带正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某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
九年级上册化学分子和原子讲解

九年级上册化学分子和原子讲解一、分子。
1. 分子的概念。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保持了水的化学性质。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同。
像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分子和氢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所以氧气和氢气化学性质不同。
2. 分子的性质。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将1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这充分说明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例如,我们能闻到远处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我们的鼻腔;把盐放入水中,水会变咸,是因为盐的离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溶解时以离子形式存在,这里可类比分子扩散)在不断运动,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就是因为夏天温度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快。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物质的三态变化可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例如,水变成冰时,体积膨胀,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时分子间隔最小,液态时次之,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穿插填充,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3. 分子的构成。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即H_2O;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即O_2。
二、原子。
1. 原子的概念。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例如,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构成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主要内容: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知识要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一.分子和原子1.分子(1)分子的特点:①小。
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一滴水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分子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可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出某些分子的照片,证明它真实存在着。
②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大量的生活事实,如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会晾干、糖放入水中会溶解等,所有这些事实,都会使我们感受到分子的存在和总在不断运动着。
分子的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质的能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大。
如:100℃时,氢分子的平均速率能达1.987 km/s。
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的次数是受条件影响的,压强大了,分子挤在一起,碰撞次数多;分子轻,分子的运动速率大,碰撞次数也多。
据推算,标准状况下,每秒钟每个氢分子可能碰撞150亿次。
③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物质呈三态变化的原因: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减小也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原因。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①单个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②此定义只适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概念: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距离。
②化学变化:分子的本身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
③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④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2.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
3.粒子构成物质的方式:(1)例如: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氧气是由大量的氧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2)原子物质例如:①金属②稀有气体③金刚石(C)、石墨(C)、硅(Si)等如:金属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2024年初中化学考试中,分子、原子和离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下面是一份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分子1.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并保持一定空间结构的粒子。
2. 分子的种类:分子可以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两种类型。
单原子分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如O2、N2等;多原子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如H2O、CO2等。
3. 分子的化学键: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4. 分子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的式子。
分子式中一般会用下标表示原子的个数,如H2O表示一个水分子。
5. 分子结构:分子的结构由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决定。
分子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平面的或立体的。
二、原子1. 原子的概念:是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荷的质子、不带电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能级轨道上。
3. 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由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组成,用于表示元素的种类。
例如,H表示氢,O表示氧等。
4.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也是该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同时也是元素符号上面的小数。
三、离子1. 离子的概念:通过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的粒子。
正离子由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荷;负离子由原子获得电子而形成,带负电荷。
2. 价电子:位于原子外层能级的电子称为价电子。
原子通过失去或获得价电子形成离子。
3. 离子的命名:正离子一般采用元素名称加“离子”的形式命名,如氢离子(H+)、钠离子(Na+)等;负离子一般采用元素名称加“化合物根离子”的形式命名,如氧化物离子(O2-)、氯化物离子(Cl-)等。
4. 离子化反应:指发生在化学反应中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九年级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九年级分子和原子知识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和原子理论成为了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世界。
一、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原子是最小的化学单元,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而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这种结合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二、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氧气(O2)和金属铜(Cu)。
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和盐(NaCl)。
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特定的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新的性质。
三、离子和离子键的概念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通常是通过电离过程形成的。
正离子叫做阳离子,由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组成;负离子叫做阴离子,由得到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组成。
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吸引在一起。
四、共价键和共价分子的形成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建立的。
当两个非金属原子接近时,它们的电子云会重叠,从而形成共价键。
例如,氧分子(O2)是由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
共价分子的性质通常取决于其构成原子的性质。
五、离子键和离子晶体的形成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
通常,金属元素会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元素则会获取电子形成负离子。
当正离子和负离子相互吸引时,它们会排列在一个有序的三维结构中,形成离子晶体。
常见的离子晶体包括盐(NaCl)和钙化合物。
六、分子式和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分子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分子的简略方法。
例如,水的分子式是H2O,其中“H”代表氢原子,“O”代表氧原子。
化学式则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合物中的原子组成。
例如,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其中“C”代表碳原子,“O”代表氧原子。
七、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分子和原子。
1. 分子。
- 分子就像一个个超级小的小精灵,小到你用肉眼根本看不见它们。
比如说,你能闻到花香,这就是因为有香味的分子在空气中跑来跑去,然后钻进了你的鼻子里。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永不停歇。
- 分子之间还有间隔呢。
你看,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可不是100毫升,而是小于100毫升,这就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互相钻进了对方的间隔里。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特别小。
如果把一个水分子放大到像乒乓球那么大,按照相同比例,乒乓球就得变得像地球那么大,你说分子得多小啊。
2. 原子。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可以把原子想象成分子的小零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比如水分子(H₂O)就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 原子也在不停地运动,不过原子可不像分子那样能随便组合或者拆分(在化学变化中),它就像一个很稳定的小积木块。
- 原子的结构也很有趣。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就像原子的心脏,很小但很重,而且带正电;核外电子就像在原子核周围飞舞的小蜜蜂,带负电。
-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就像男生和女生人数一样多的时候,这个班级就没有性别偏向啦。
二、原子的结构。
1. 原子核。
-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它里面有质子和中子(氢原子比较特殊,一般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它们紧紧地挤在原子核这个小天地里。
- 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不同的原子质子数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质子数为1的就是氢原子,质子数为8的就是氧原子。
2. 核外电子。
- 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就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
第一层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这是初中阶段要掌握的)。
- 原子的化学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可大了。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就像一个慷慨的人把自己的东西送出去;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就像一个贪心的小财迷想多拿点东西;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原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就像一个已经很满足的人,不想再和别人交换东西了。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的科学。
而分子和原子是化学学习的基础知识,九年级化学也不例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九年级化学中关于分子和原子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最小化学单位,它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二、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量的原子组成的物质,不能被进一步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氢气(H2)。
而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物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
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表示出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原子比例,如H2O表示水的化学式。
三、原子序数、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是元素的特征性物理常数,用于表征元素的位置,也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的元素。
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原子的质量,通常以原子质量单位(amu)来度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比,用于比较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
四、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通过电子的失去或获得形成。
正离子是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而负离子是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离子化合物是由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离子形成的物质,如氯化钠(NaCl)。
五、化学键化学键是将分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的力。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它通常存在于非金属之间。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离子和带负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它通常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金属结构形成的化学键。
六、分子的成键与非成键电子对分子中的共价键形成时,电子对在原子之间共享。
一个分子中的非成键电子对是不参与共享形成化学键的电子对,它们存在于原子的价层中并对分子的性质产生影响。
七、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反应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化学式。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一〕. 相识分子1、分子的根本性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特别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水等。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肯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一样;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相识:〔1〕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一样。
〔2〕物理变更、化学变更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更,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更。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更,变更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更。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留意:在化学变更中,分子的组成肯定变更,分子的数目可能变更。
〔二〕. 相识原子1、原子定义:化学变更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响的本质:化学变更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分: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4、分子、原子的互相关系: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干脆构成物质。
5、原子的根本性质:同分子相像。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特别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那么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肯定的间隔。
〔三〕构成物质的粒子__分子、原子和离子。
〔1〕常见的由原子干脆构成的物质有:①金属,②稀有气体,③某些固态非金属如C,Si。
〔能干脆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就是原子干脆构成的,反之,那么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
(一). 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水等。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 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5、原子的基本性质:同分子相似。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三)构成物质的粒子__分子、原子和离子。
(1)常见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①金属,②稀有气体,③某些固态非金属如C,Si。
(能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就是原子直接构成的,反之,则不是。
就是说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并且化学式没有下标数字,只有元素符号。
(只限初中)
(2)常见的分子构成的: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水等。
(只要化学式中不含金属元素,不含NH4+的都可认为是由分子构成的。
(稀有气体除外)比如,所有气体,所有的有机物,
所有的酸,H
20,I
2
,Br
2
等等。
(3)由离子构成的:一般化学式中含有金属离子,NH+都可认为是由离子构成的。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B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分子大,原子小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
例3: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单质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分解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
例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
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B
例5: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A、C、D ,表示混合物的是 B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C ,表示单质的是C、D ,表示化合物的是 A 。
例6: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源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
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