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导学案

土地资源一、自学1、依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开展需求差异,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利用类型:2、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
3.我国土地类型,有利于地开展农、林、牧、渔、业生产和城乡建立。
4、读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答复下题。
〔1〕地占比重最大,林地占,耕地占,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土地占。
建立用地占。
〔2〕图3.9说明,我国少,而多,缺乏。
5、我国土地资源特征:齐全,比重小我对我自学评价我很棒我还行我还要努力一句话自我建议二、互学1.从图3.10可以清楚看出,饿哦过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1〕我国耕地和林地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西〕部、区〔填干湿区〕。
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低〕。
其中南方以为主,北方以为主。
林地那么主要分布在。
〔2〕草地主要分布在〔东、西〕部、区〔填干湿区〕,主要用于业。
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通常难以利用土地爷主要分布在,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低〕。
2、讨论耕地、林地、草地和难以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地区及自然环境特点,填空。
三、导学1、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等问题尤为突出。
2、我国把“、和〞作为一项根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和。
〔2〕在农耕区,和。
〔3〕在牧区,,。
〔4〕在易受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3、“土地专家规划〞假设你是一名“土地规划师〞,请你针对沙漠、雪山等难以利用土地,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导学案(新版)

土地资源集体备课备注课型新课课题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 《土地资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记住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利用图会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3、理解并记住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二、学习重难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2、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及原因三、预习感知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等。
、、、为农业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主要是、、、土地多,资源不足,特别是的矛盾尤为突出。
3、土地资源属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如果利用恰当,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探究1:阅读教材与图3.6“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①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哪几种?各类型土地所占比例?哪几种土地所占比例大?哪几种土地所占比例小?②根据上面①小题的分析,说明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③联系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探究2:阅读教材内容与图3.7“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分析: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合作探究二:1.读书本70页图3.10,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运用相关地图和所学知识,分别讨论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并将讨论结果填入下表。
土地利用资源所在的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水田湿润区平原、丘陵旱地草地林地难以利用土地2.结合国情,以土地基本国策为依据,为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献计献策。
(1)“土地专家门诊”假如你是一名“土地医生”,请你针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出切实有效的“处方”。
(2)“土地专家规划”假如你是一名“土地规划师”,请你针对沙漠、雪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土地资源》 导学案

《土地资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难点(1)理解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及问题。
三、知识梳理(一)土地资源的类型1、农业用地(1)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和旱地。
(2)草地: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
(3)林地:生长乔木、灌木、竹类等的土地。
2、建设用地(1)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镇用地、乡村居民点用地等。
(2)交通用地: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用地。
(3)工矿用地:工业生产和采矿用地。
3、难以利用的土地包括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沙漠、石山等。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 1/3。
2、土地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
(1)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
(2)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3、地区分布不均(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三)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耕地面积减少(1)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占用了大量耕地。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过度开垦、乱占耕地等,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2、土地荒漠化(1)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原因,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不仅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还影响生态环境。
3、水土流失(1)在山区,由于植被破坏、陡坡开垦等原因,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2)水土流失带走了大量的土壤养分,使土地肥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土地资源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土地资源》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土地资源是一种分外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支持着人类的生存和进步,还承载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关于土地资源的知识,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土地资源。
二、目标1. 了解土地资源的观点及其重要性。
2. 精通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 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 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土地资源。
三、导入问题1. 你知道什么是土地资源吗?它为什么重要?2. 你认为土地资源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3. 你觉得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如何?四、进修内容1. 土地资源的观点及其重要性-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固体物质及其上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生存和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体此刻支持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卫、城市建设等方面。
2. 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按用途划分,土地资源可以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 土地资源的特点包括不行更生、有限性、多功能性等。
3.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着农田占用、土地沙化、城市扩张等问题。
- 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导致了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4.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土地资源-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制度。
- 推广勤俭型、绿色型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 加强土地资源保卫,保卫耕地、防止土地沙化、控制城市扩张等。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土地资源的观点、分类、特点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土地资源。
期望同砚们能够熟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乐观参与土地资源保卫和可持续利用工作,为建设秀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气。
六、教室谈论1. 你认为土地资源的保卫和利用应该如何平衡?2. 你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有何看法?3.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来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卫?七、作业1. 小组谈论:就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土地资源展开谈论,并撰写小结报告。
《土地资源导学案》

《土地资源》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土地资源的观点、分类、利用方式以及珍爱方法,进一步增强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重要性。
一、认识土地资源1. 什么是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包括陆地表层和地下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
2. 土地资源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按性质分类:肥沃土地、荒漠土地、盐碱土地等。
(3)按地形分类:平原、丘陵、山地等。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1. 农业利用(1)耕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2)发展摩登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
2. 工业利用(1)建设工厂、仓库、办公楼等。
(2)开发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
3. 建筑利用(1)建设住宅、商业综合体、交通设施等。
(2)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4. 生态利用(1)珍爱自然生态环境,珍爱植被和野生动物。
(2)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珍爱工作。
三、土地资源的珍爱方法1. 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1)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制度。
(2)加强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2. 实施土地资源的勤俭利用(1)推广勤俭用地的技术和措施。
(2)鼓励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3. 加强土地资源的环境珍爱(1)控制土地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2)珍爱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四、教室练习1. 请列举几种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
2. 你认为如何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3. 为什么珍爱土地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珍爱措施。
2. 思考你周围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看法。
3. 收集有关土地资源珍爱的新闻报道或案例,做一次小组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土地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希望能够更加珍惜和珍爱我们的土地资源,共同建设美丽故里。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

§3.2土地资源(1)一、自学内容:65页“土地资源的利用”和68页“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二、自学目标:1、记住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利用图会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3、理解并记住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三、自学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2、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及原因四、自学过程知识点一:土地资源的利用1、读教材65页至66页文字及图3.6,完成下列内容①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土地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②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资源总量_____,而且土地利用类型________,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_________,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_________,主要是耕地、林地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________,后备土地资源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矛盾尤为突出。
2、读图3.7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分析: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读图3.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分析:①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哪几种?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什么特点呢?②读出各类型土地所占比例?哪几种土地所占比例大?哪几种土地所占比例小?4、联系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五、建构知网: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等。
可利用土地:类型非农业用地:建筑、交通、内陆水域等。
土地资源难利用土地:沙漠、石山、冰川等。
特点人均占有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地、地少,多,不足。
六、学效测试§3.2土地资源(1)学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A.森林水稻煤B.耕地淡水铁矿石C.石油闪电工矿用地D.野生动物草地噪声2.对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正确的是()A.节约利用,综合利用B.寻找新的代替品C.保护和促进更新D.极大限度地加以利用3.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能B.核能C.磷虾D.针叶林4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A.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多B.总量不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少C.自然资源大国,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D.总量丰富,但因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量就很少5.我国下列资源中居世界第六位的是()A.领土面积B.耕地面积C.森林总面积D.矿产资源储量总值6.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A.1/2B.1/3C.1/4D.1/57.下列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面积扩大,居世界第二位B.森林面积辽阔,地区分布比较均匀C.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D.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三位8.我国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总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自然资源开采的速度太慢D.我国人口仍在不断增加9、与秦岭一淮河一线相吻合的界线有()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一月0℃等温线C.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10、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案(共5篇)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案(共5篇)第一篇: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等特点。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又是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板书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老师知道学生自读课文P67-68,尝试明白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比重又是怎样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什么特点?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特点: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2、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后备耕地不足;3、人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板书二、地区分布不均多媒体出示图3.9“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指导学生观察我国各土地类型的分布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讲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第三章 第二节《土地资源》导学案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65-74页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分为、、和。
2、我国人均占有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主要是、少,难利用土地。
3、1991年5月,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每年月日为全国土地日。
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非季风区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5、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有利的方面是()A、类型多样B、人均耕地少C、分布不均D、耕地、林地少6、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A、草地B、耕地C、林地D、荒漠7、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 B 、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C 、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区D、东北地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地区8、“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
该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土地类型是()(1)天然林地(2)耕地(3)高山草地(4)天然湿地A、1 2B、3 4C、1 3D、2 49、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发展的表现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气候骤变D、乱占耕地10、读书上73页漫画,回答下列问题:每一组漫画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请谈谈你的看法(1)、小鸟的悲哀:(2)、小草的哀求:(3)、飞来的山峰:小结: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利条件:、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季风区:耕地:林地:西部内陆地区: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问题训练】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丰富B.我国林地比重较大C.我国耕地面积较多D.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C.东南部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D.西北和华北林地较少3、我国土地利用面积最大的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4、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大B、山地少,平地多C、后备耕地充足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5、下列主要以耕地为主的是:()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6、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和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导学案主备人: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授课人
点:精要点
拨类农业用地: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建设用地: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齐全
地型难利用地:______、_______、_______ 耕地比重小
人均占有量低资分林地、耕地:后备耕地不足
源草地:地区分布不均布难利用地:西北内陆
练:当堂训练设计1.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
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
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X:“展示
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1.温馨提示
每个科目都有其相应的学科特点,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地理就应做到看图、想图、知图、用图,心有所图,方能大展宏图!
2.《谁来养活中国?》与袁隆平
补充材
料《谁来养活中国?》
1994年,有一个叫做莱斯特·布朗的美国学者写了一篇文章《谁来养活中国?》,声称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最终会影响到全球的安全。
袁隆平
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
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
正如美国著名
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
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
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
“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导学案
主备人: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授课人
授课班级:审核(组长):同意印制领导签字:印数:
点:精要
点拨
城市扩张,占用。
存在问题过度放牧,草场。
土乱砍滥伐,加剧。
地不当排放,造成。
基本国策:。
利制定加强。
用在农耕区。
保护措施在农牧区
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练:当堂训练设计1.为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利用田边、沟边植树造林B.在西北地区建设人工草场
C.在山区开垦梯田,发展种植业D.在城市大力发展沼气生产
X:“展示
点评”或“拓展延升”设计1.温馨提示
你喜欢旅游吗?那就学好地理吧?别问我为什么?
2.关于石漠化
补充材
料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
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
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
动。
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
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
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
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
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
深和发展。
“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
丧失。
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
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在贵州的石漠化主要集中分布在六盘水、黔西南、黔南、安顺、毕节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