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案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案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解大禹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品质。

3.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2.分析大禹的品质和精神。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伟大。

2.培养学生尊敬英雄、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大禹治水》的课件和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大禹治水》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简要介绍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

二、故事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大禹的品质和精神。

2.学生跟随教师复述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三、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禹治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为大禹成功治水的原因。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大禹、、百姓等),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表演动作。

3.各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治水的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大家共同交流。

六、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2.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大禹治水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大禹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故事情节。

在课后作业环节,我鼓励学生向家长分享故事,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时表现不够自然,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大禹,他为了治理洪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优秀9篇)《大禹治水》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淳朴、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神话故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看过壁画故事《大禹治水》。

3、幼儿进行过“治理洪水”的调查收集工作。

4、活动区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图书及录像带等。

【活动过程】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①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②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②听了故事后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

通过调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大禹治水》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创造的情感,通过创造体验,让孩子们建立创造就在生活中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通过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爱提问、善思考、勤动手、会创造的行为习惯。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注意环境保护和爱惜资源的行为习惯。

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3、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学会一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发明创造给人们带一来的。

方便,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尝试在生活中,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中有创造1、看录象: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发明家小时候的故事。

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6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6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6篇)《大禹治水》教案篇一设计意图:1、识字学词,朗读课文。

2、本课特色及学生起点:语句凝练、含义深刻,学生与文本有一定距离采用策略:抓关键词,引发想象,补充资料,充分进行情感体验,使大禹的形象不断丰满。

3、渗透阅读方法:前后观照,一唱三叹;抓住数字,读懂数字背后的内涵,感受治水的艰、智、功、情。

一、复习1、齐读课题,生书空2、引入谈话:洪水会带来怎样的灾难?读一组词语再来回顾:滔滔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百姓无家可归洪水真的太可怕了,它把老百姓害惨了,传说洪水来了,人们只能住在树上、山上,餐风饮露,还要随时提防野兽的袭击。

看到老百姓如此悲惨的生活,禹心里怎么想的?出示句子,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治水之“艰”“智”1、禹为了治水都做了些什么?生自读课文,画出句子,交流。

2、理解“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结合生质疑,图、师讲述理解“水流”“地形”“千山万水”“走遍”3、引导想象大禹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吃哪些苦?师补充:禹走遍了九州,由于走的。

路太多,他的腿上划出了道道血痕,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人晒黑了,背累驼了,但他仍拄着拐杖一步步走遍了千山万水。

他吃了那么多苦,书上也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理解朗读“千山万水”及这句话。

4、这只是治理洪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

出示文中句理解:“九”“劈开”“挖通”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那么禹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洪水的,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很好地概括了他的方法(引导)。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资料介绍。

禹的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他成功了吗?禹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怎样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现在你觉得禹是位什么样的人?(引语):禹不光勇敢不怕吃苦,还很聪明,有智慧,他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他的决心、勇敢、智慧。

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课教学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课教学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课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2.掌握一些汉字、词语的意思及使用方法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2.能够形象地表达所学汉字和词语的意思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知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互助和团队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讲解和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2.掌握一些汉字、词语的意思及使用方法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大禹治水》这一中华传统故事的文化内涵2.掌握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内容,让学生情景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2.学生互动法:采用整体合作、小组讨论、角色塑造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自由发挥课前准备1.预先准备好相关故事书籍2.准备好丰富多彩的讲稿,讲稿中包括相关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的解析3.准备好相关的教学素材教学环节1.教师引入:通过讲述《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讲解其原因,吸引学生的兴趣2.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并注意故事中的细节,介绍人物、地点和时间背景等,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力和感悟力3.学生互动环节: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相关词汇的含义和用法4.讲解文化内涵:通过分析《大禹治水》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5.课堂总结:对于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讲内容五、教学资源1.《大禹治水》课文2.与故事相关的绘本和视频3.与故事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讲稿六、教学评价1.通过教学观察、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2.对于学生在本课堂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1.开展集体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故事2.展开文化学习的教育,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道德与文明建设等方面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对于《大禹治水》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知。

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教学设计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重难点: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在于学生对《大禹治水》故事中关键词汇、句子的理解以及故事背后历史文化的掌握。此外,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大禹治水的精神品质,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善于模仿和表达。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大禹治水》这一历史故事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于故事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子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和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教师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针对学生对故事中关键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困难,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洪水的危害,引发学生对大禹治水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细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对关键词汇、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故事内容。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大禹治水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口语表达能力。
2.教师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如“疏导”、“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大禹的智慧和毅力。

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教案

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教案
6.作业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过多过难,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在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4.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大禹具有哪些品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5.课堂小结
学生复述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6.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大禹治水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学习《大禹治水》,使学生了解了大禹治水的过程,感受了大禹的智慧和勇敢。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对大禹的敬意。
3.对于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尤其是内向或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他们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班上分享。
4.教学方式要多样化,结合讲故事、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5.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习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大禹治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感受到了大禹的智慧和勇敢。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大禹的品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难点补充: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大禹治水》中,大禹如何通过疏导的方法制服洪水,以及这一过程中展现出的持之以恒、公而忘私的品质。
对话设计: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禹治水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吗?
3.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大禹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4.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1.1 认识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和智慧。

过程与方法:2.1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2.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 激发学生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2 通过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奉献精神和智慧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会大禹治水的不易和他的精神品质。

•体会课文中的副词用法以及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资源•《大禹治水》课文文本•多媒体课件(包含大禹治水的图片、动画或视频)•生字新词卡片•教学挂图或黑板(用于板书设计)五、第一课时教学结构设计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之前学过的与古代英雄人物相关的课文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情境:展示大禹治水的图片或动画,讲述大禹治水的背景,引入课题。

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新词。

•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导学生正确认读,并讲解词义和用法。

•学生跟读、齐读,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和记忆。

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再次自主阅读课文,尝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课文的主要情节和段落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4.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强调对生字新词的掌握和对课文整体的理解。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大禹治水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大禹治水》第一课时生字新词:[列出本课生字新词]课文内容概述:[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大禹精神品质:[总结大禹的奉献精神和智慧]七、课后反思课后,我应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学生在生字新词掌握、课文理解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教案

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教案

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大禹治水》,使学生了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知道大禹为人类谋福利的精神品质。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教育学生学习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禹治理洪水的过程。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水平。

教学难点:1. 理解大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和毅力。

2. 学会正确运用词语,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大禹治水》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对“水”的认识,学生可以谈论水的来源、形态、作用等。

2. 教师总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你们知道古代的人是怎么治理洪水的吗?3. 引入本课《大禹治水》。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 学生交流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禹治理洪水的经过。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大禹治理洪水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大禹的奉献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禹治理洪水的精神品质。

2.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大禹治水》,使学生了解了古代人民治理洪水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情境中,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2. 学生表演课本剧,再现大禹治理洪水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泛滥、淹没、冲毁、到处”要重读。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

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

3.说说“洪、灾、难”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鲧是采用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老师简要介绍下鲧)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2.指导朗读。

3.大禹用什么办法治理好了洪水?
吸取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 ......
4.大禹治好洪水后,人们生活是怎样子的?
重新搬了回去耕种农业生产恢复安居乐业
5.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三、四自然段讨论。

5.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板书:原因:洪水肆虐人们四处逃荒
接受嘱咐
大禹治水经过一心一意治水“才仅仅就却”
结果:洪水退了禹成了治水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