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课件

合集下载

8.【精品课件】第10课 那树

8.【精品课件】第10课  那树

读一读写一写
佝偻(gōu lïu)倒坍(dǎo tān) 荫庇(yìn bì) 嚼碎(jiáo suì) 紊乱(wěn luàn)虬须(qiú xū) 引颈受戮(yǐn jǐng shîu lù) 星临万户(xīng lín wàn hù) 周道如砥(zhōu dào rú dǐ)
1、文章描写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你 用“这是一棵______的大树”简要说说粗 略的印象。
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 者,茂盛繁密;那树,是人 类的朋友,给我们浓浓的绿 阴、心神的慰藉。但在疾速 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的碾压 下,它倒下了••••••这一切 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慨和 思考。 ——导语
王鼎钧,1927年生于山东临沂县。著 有《人生三书》等集子。他的散文有较强 的社会批判意识。代表性作品《那树》运 用小说的笔法,写一棵茂盛的老树在极端 恶劣的环境中的困苦挣扎,最后仍不免被 砍伐命运的故事。老树坚韧倔强的形象和 最终逃不脱悲剧的命运给人留下深刻的反 思,它形象地表现了台湾工商社会在畸形 发展中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即古老文明和 传统文化遭受到冲击和毁灭性破坏。
2、“那树”一生经历了几个时期?在这个 过程中,人类对大树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 样的变化?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一(1—5)早期的大树:大树的外形、经 历和对人类的“友善”。 二(6—8)近期的大树:大树妨碍城市的 发展。 三(9—11)现时的大树:大树的最终命运 及作者的感慨。
早期:喜欢、利用;近期:抱怨嫌弃;现时:毁灭遗忘
采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 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后被人类伐 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 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 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写作特色分析
1、主题富于时代性 随着时代进步,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如何正确处理人类与自 然的关系,是摆在人类面前的新课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只 采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 能用不断进步的文明解决文明进步造成的弊端。

《那树》ppt课件(10页)2

《那树》ppt课件(10页)2

老城墙、 老房子、 老村庄、 老年人…… 过年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棕子……
诚信、 同情心、 尊老爱幼、 扶危济困……
树不用寻根,它的根下入泉 壤,上见青云,树即根,根即是树 除非砍伐肢解,花果飘零,躯干进 锯木厂,残枝堆在灶石 那时根又 从何寻起,即使寻到了根,根也难 救。 王鼎钧《红石榴》
那树啊——
活动一、感知那树
请用“那是一棵 可)的树”句式回答。 (词语、成语、短语皆
那是一棵古老、茂盛、坚固的树
那是一棵神奇的树,可敬的树
那是一棵默默无闻、奉献判那树要偿命。” “于是这一天来了……”
“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 歌。” “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 “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 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
上帝曾说: 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
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
很湿,也很有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 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 绿,绿得很 。 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的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 。
活动二、感知作者心中的那“树”
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作者深重的思 考和感慨,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 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 环境为代价。
——人教社 《教师教学用书》
庇荫人类护卫大地,可其后却被人类基于私 利考虑,落得砍伐殆尽的下场,表面看来固然是 老树一生实际的写照,但响应到人类社会,老树 的坚固稳定,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的表征? 奈何时移事迁,在西风东渐国人盲目崇洋的心态 下,传统文化亦不免于被折枝刨根,砍伐殆尽的 命运。 ——台湾《国文教学手册》

《那树》PPT课件5 (共23张PPT)

《那树》PPT课件5 (共23张PPT)

农业文明,也昭示着时代潮流对一切传统
事物的冲击是不可逆转的。作者就此引发
了思考,写出了他的散文名篇《那树》。
佝偻 荫庇
倒坍 模样
周道如砥
踝骨 虬须
栖息
引颈受戮
请大家读课文,深切关注那树的 命运,思考:那树的一生有怎样的经 历?用简明的一段话深情讲述
那树的故事……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早期的大树——那树荫庇人类 近期的大树——那树受人质疑 现时的大树——那树惨遭被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那树》PPT课件4

《那树》PPT课件4

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 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 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 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 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 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
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 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穿行于浓阴之下,阵阵清风沁人 心脾。在浓阴下无忧无虑嬉戏的日子 成了我们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 人在大自然中,原来是可以那样的物 我相亲,任运自在,但是……
学习生字词
脊背向前弯曲。 佝偻( gōu lóu ): 倒坍( tān ):倒塌。 高耸挺立。 屹( yì)立: 汞( gŏng):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
素。
根除,彻底消灭。 铲(chăn)除: 把东西轧碎或压平 碾( niăn)进: 戮( lù):杀。
学习生字词 踝( huái)骨: 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 杂乱。 紊( wĕn )乱: 虬( qiú )须: 卷曲的胡子。文中
甘肃敦煌月牙泉在“呼救”
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南5公里处,其形状酷似一弯 新月,四面被鸣沙山环抱,“沙水共生、山泉共 处”,从而构成了举世闻名的沙漠奇观。但由于近 年来敦煌生态恶化导致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截至 目前为止,月牙泉的水位仅有1米。 酒泉市水利水电局有关负责 人介绍说,1960年月牙泉 水域面积22.3亩,最大水深 7.5米;到了1986年,水域面积13.3亩,最大水深 4.2米,到目前,水域面积只有8.3亩,最大水深只 有1米。
文明砍伐了丛林,却盖起不见天日的大厦; 文明驱走毒蛇猛兽,却制造市虎;文明消灭瘴疠 瘟疫,却散布原子尘;文明消灭了人体内的寄生 虫,却代之以有害的色素和防腐剂……
我的真情感言......
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感受了 那树的命运,对自然与文明,又 该有怎样的态度呢?

那树-PPT课件

那树-PPT课件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 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 焰火一样繁密。
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 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 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
裂黑 的潮 纹湿 那 ,的 的 像皮 确 生层 是 铁上 一 铸, 株 就有坚 的隆 固 模起 的 样的 大 。筋 树
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 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 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
“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 “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
••••••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 孩子。只有那树屹然不动,连一片叶子也 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 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 离土,树即毁灭。
2、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 情感,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 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 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树的生 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 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 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词背后,涌动着 汹涌的激情。
和, 纵霉
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 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 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 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
••••••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 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2、如何理解“蚂蚁国”里的事情?
作者借老树的命运,想要表达 什么主题?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 造福于人类又最后被人类伐倒的故事, 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 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 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那树》课件PPT课件

《那树》课件PPT课件

早期的大树是怎样的容貌?这部分写了几个方面
的内容? 粗看
佝偻,老态,坚固稳定, 繁密茂盛 (比喻、拟人)
早期
大树 细看
1.奇特 的外貌)
霉黑潮湿的表皮,隆起的 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 铸就,几丈外泥土下树根 的伏脉。(拟人)
2.大树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中:平和安详。 3.大树的功德:默默地庇护着人类
明确: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斗志,奉献绿荫给人们。
6、这个选段描述了大树三个方面的内容,请写下来。 明确(1)大树有奇特的容貌;
(2)大树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 (3)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 7、“于是情侣…一厘米地向外”这段话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大树那美好的默默奉献于人类的性格和精神。
阅读9---11段,回答问题
2、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的孩子也 在唱歌。
明确:将”鸟叫”与孩子们”唱歌”放在一起, 营造出安静和谐的氛围,这是人与自然共奏的 美丽佳音,意义含蓄深远。
3.“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路时…..它就立在了 那里”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个复句中的几个分 句顺序能否颠倒?
排比、反复。不能颠倒。这说明树立在那条路边已经
第一部分(1-5),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大树的形 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6-8),描写近期的大树,写大树妨碍了 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沦,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 必要性。
第三部分(9-11),描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对大树 的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 自己的愤恨之情。
教师总结:
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 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
(突出中心的需要)
写大树的早期、近期和现时的情况,都有较为明显的浯言标 志。如第6段开头有一“但是”转折,表明另一种相反的情况 将要讲述,由早期的大树自然过渡到近期的大树。如第9段开 头说“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将要讲述某一 具体事件,由写近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写现时的大树。梳 理文章思路时,要充分借助这些浯言标志(路标)。方可快速 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10课《那树》课件 (共20张PPT)

10课《那树》课件 (共20张PPT)

了作者什么态度?
“一里一里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其来甚速,而 “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其行极缓,两相对照。自然界生命 的生长极为迟缓,而人类文明的发展极为迅速,自然界各物种在人类的 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这一段话暗示 古树的悲惨命运。
2.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 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 呻吟了一声。
語文
那树
王鼎钧
情境导入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 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 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不, 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 那树写的“悼词”吧。
整体感知
王鼎钧,1925年生,笔名方以直,山东人,现旅居美 国。著有散文集《开放的人生》《海水天涯中国人》 《左心房漩涡》《昨天的云》等15种及小说、评论多 种。
读“咬”“骨粉”和“呻吟”这几个词语有怎样的感受?从课文中 再找出几个类似的词语进行品味。
3.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 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 呻吟了一声。
读“咬”“骨粉”和“呻吟”这几个词语有怎样的感受?从课文中 再找出几个类似的词语进行品味。
课文小结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 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 色正逐渐被吞噬…… 假如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
成为生命界蔑视和抗击台风的榜样 祈求平安,获得心理安慰 对 人 类 有 功 德 给行人阴凉和清静,给鸟儿栖身之所 在夜晚,给情侣们以温馨的感觉; 扩张荫庇的面积,滋润周围更多的泥土,为人类带来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课件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课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 课件
王 鼎 钧
பைடு நூலகம்那些理
• 作者面对着“那树”绿着生到绿着死,却没 再能死复绿的结局,到底是想告诉大家什么?
• 1.环保意识。 • 2.善待生命。 • 3.保存历史文化,继承传统风俗。 • 4.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过快乐与欢馨,随着时
代的发展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一切人和物 。
庇荫人类护卫大地,可其后却被人 类基于私利考虑,落得砍伐殆尽的下场, 表面看来固然是老树一生实际的写照, 但响应到人类社会,老树的坚固稳定, 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的表征?奈 何时移事迁,在西风东渐国人盲目崇洋 的心态下,传统文化亦不免于被折枝刨 根,砍伐殆尽的命运。
——台湾《国文教学手册》
• 人类以他杰出的才智,最艰辛的奋斗,最 漫长的过程,冲出洪荒,紧握文明,难道 现在后悔了吗?不,我们决不后悔!对付 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 是否定文明。 ——王鼎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对树的态度变化:
由敬到伐,具体体现在哪?作 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谈谈作者写了什么,意在什么?
1、那树“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外伸展”; 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
2、人类的“电锯从树的脚踝骨咬下去, 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蚂蚁王 国的居民“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依 依不舍”。
自学点拨一: 本文作者讲述那树的故事的目的
反馈
“同学们,作者笔下仅仅是一棵树吗? 不,那是整个大自然。作者有很多话没 有直白的说出来,那就用你们的语言来 替作者传达心声吧!请根据自己对课文 的掌握,发挥想像力来表达作者的愿望 吧!
王鼎钧
济水一中 韩亚丽
自学导入
《愚公移山》 征服大自然 人定胜天
大自然的惩罚
自学指导
• 作者写了大树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 写了什么内容?
• 人对树的态度变化: • 找阶段,每 个阶段又写了什么内容?
早期 —— 被敬 近期 —— 被算计 现在 —— 被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