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
气候与自然带高考地理知识点

气候与自然带高考地理知识点自然环境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知识点,它往往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中,气候与自然带作为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世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为了高考地理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
气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某一区域的天气情况以及气象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气候是地球大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等自然因素影响,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在地理学中,气候被分为许多种类,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每种气候都有自己的气候特点和分布规律,它们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是一个全年温度高、降雨充沛的气候类型。
它通常出现在赤道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所以热带雨林气候区域的植被非常茂密,种类繁多。
但是,由于全年水汽充沛,降雨量大,热带雨林气候区往往存在着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此外,开发和利用资源时要特别注意,不得滥砍滥伐,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指东亚、西欧、西南美洲等中高纬度海洋陆地交界处的气候类型。
它的特点是冬季温度低、夏季温度适宜、降水分布均匀。
由于气候适宜,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域往往发展出了农业、林业等主要的经济产业。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时也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加强防灾减灾工作,避免在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区域建设人口密集的城市。
地中海气候是指地中海沿岸地区在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是灌木和阔叶乔木。
该气候区域的经济特点是以农业、渔业和旅游为主。
同时,地中海气候区域也存在着水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自然带是指从地球赤道到两极之间切割地球球面,划分为不同气候和植被类型的带状区域。
自然带的划分是对地球自然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科学总结,有助于认识全球生态和气候的分布规律。
自然带的划分主要基于温度、降水等气象指标和植被分布状况,例如赤道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寒带裸地带等。
高考自然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区的关系

•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30°~40°纬度间大陆西部
• 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内部
•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东部
•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落叶林带————40~60°纬度大陆西部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圈地区
• 高原山地:高山气候
气候区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 气候区
自然带
位置
•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赤道地区
•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10°纬线~回归线之间
•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
•
热带草原过渡带——10°纬线~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部
•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5°~35°纬度之间的大陆东 部
• 苔原带气候区———极地苔原带——————极圈地区
• 冰原带气候区———极地冰原带——————极地地区
• 高山气候区————高山植物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区
谢谢观看!
7.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这是反映地中海气候 的自然带,在全球集 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非洲最南端、澳大利 亚西南部等。特征是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 高温少雨。
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分布在南北纬25~35度 之间的大陆东部,受 亚热带季风影响,集 中分布中国的长江中 下游流域、美国东南 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等,常绿阔叶林是这 一地带主要植被
9.热带雨林带
• 分布在赤道两侧至南北回 归线之间,受赤道低压控 制常年高温多余,集中分 布在非洲刚果河流域、南 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印度马来半岛雨林区。树种繁 多。树林里阴暗潮湿,叶 尖经常滴水,所以称为 “雨”。该自然带动物 种类繁多,以河马、大象、 黑猩猩为代表。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等必考知识点汇总

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等必考知识点汇总高考地理中,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是一大重点难点。
如何理解清楚这一知识点?本文整理必考的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等,要仔细看认真学喽!一、热带雨林气候1. 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mm)2. 位置:纬度位置(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A.“两个低地,一片群岛”: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
B.五个非地带性分布:几内亚湾沿岸,巴西东南沿海地带,中美洲东侧,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区。
3. 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 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6. 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 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二、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1. 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mm)2. 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呈环状分布,南美的巴西高原,马达加斯加岛西侧,中美洲西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背知识点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背知识点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气候类型分布对应情况如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地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10度纬度和回归线之间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和30读纬度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沙漠热带季风气候回归线和1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东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25度-35度之间的大陆东部或30度-4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30度-4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西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40度-6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的内部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的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圈地区亚寒带针叶林极地气候气候极地地区特殊情况:自然带与气候类型不完全对应的情况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植被是紧密联系的。
气候是形成自然带的最主要因素,植被则是自然带的最明显的标志。
所以有什么气候类型必有相应的什么自然带;有什么的自然带一定也有对应的植被类型。
故而很多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植被类型的名称是完全一致的,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带热带沙漠、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苔原气候苔原带苔原等等,这就使我们较易掌握这部分内容。
但也有一些例外,在教学中需特别注意。
一、热带季风气候区有两类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和萨瓦纳带(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地区差异显著。
在降水多的地区如南亚的东北部、印度半岛西岸、中南半岛东西两侧和菲律宾群岛北部,都处在迎风坡,降水很丰富,植被以高大茂密的森林类似热带雨林,只是在旱季时,不少树木有落叶现象(如抽木)所以叫热带季雨林(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也属之)。
而在内陆或背风坡的平原低地,降水较少,有的年降水量甚至不足100mm,如印度的中部、德干高原内地、缅甸中部、泰国中部东部等处,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即萨瓦纳带)。
这里也就成了亚洲唯一分布有热带稀树草原的地区(我国海南岛西南部也有分布)。
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有多种自然带。
不同气候对应的陆地自然带

不同气候对应的陆地自然带
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
3、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
4、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
5、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6、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7、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8、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9、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带落叶阔叶林
10、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
11、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荒漠
12、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亚寒带针叶林
大陆水平自然带是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两种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前者占优势的地区,自然带沿纬线方向伸展;后者占优势的地区,自然带沿经线方向伸展;两者作用相近的地区,自然带与经纬线交叉。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随高度而变化。
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在各纬度分布不均有关,在各大陆和大洋都形成一系列自然带。
由于大陆自然带的形成不仅受纬度热力分带的影响,而且受到海陆分布、地势起伏的干扰,所以大陆自然带比大洋表层的自然带复杂得多。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陆地自然带和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一、知识讲解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
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特别提示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二、考点分析考向自然带类型的判断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答案 1.A 2.C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K岛位于马来群岛,岛上植被属于热带雨林。
第2题,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并没有种源优势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植被恢复迅速的优势因素。
但K岛火山爆发带来的火山灰形成的土壤矿物质丰富,利于植被恢复。
三、跟踪训练读我国某地区土壤分布断面图,回答1~2题。
1.下列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工作之一的是()A.兴建沼气池B.培植人工林C.平整土地D.褐土改良2.图中“褐土—草甸褐土—草甸土—滨海盐土”的转变体现了土壤的()A.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B.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分布无规律性1~2.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的平原多为泥沙沉积而成,山麓地带也有冲积扇,说明该地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今后应加强培植人工林,以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2题,图中的褐土、草甸褐土、草甸土、滨海盐土显然不是由于水热条件的有规律变化而形成的,因此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2.6自然地理、气候自然带

2.6 气候和自然带一、考点梳理:主要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热、温、冷;干、湿)气候带 类型 分布规律 特征成因 植被 温带季风 35°到55°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带落叶阔叶林海洋性40°到60°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
全年西风控制大陆性40°到60°大陆内部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少雨,夏雨稍多 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1、东亚季风气候: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气候:夏季西南风,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右偏为西南季风;冬季东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气候类型梳理:①热带的气候(亚热带、温带)②夏雨型的气候(冬雨、年雨、少雨) ③降水季节变化大的气候(变化小)3、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主要及特殊分布地区。
热带四种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征(热带季风:主要分布在北纬10°-25°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特征: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亚热带两种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征(亚热带季风:分布在北纬25°~35°我国南方和日本、韩国,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三种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征(温带季风只分布在东亚。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
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内陆,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明显大陆性,特征:冬寒夏暖,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4、澳大利亚北部的季风:1月吹西北风,成因: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7月吹东南风,成因:冬季,大陆上形成冷高压,该地在高压北侧,吹东南风。
(东南信风)5、开普敦沿海(好望角)风浪更大的月份判断:当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西风导致风浪大,南冬北夏,所以为7月左右。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环境知识详解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环境知识详解在高考地理中,气候与自然环境这部分知识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我们理解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关键。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气候的基本要素。
气温、降水和气压是构成气候的三大主要要素。
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活动范围,比如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动植物种类丰富;而寒带地区气温极低,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少。
降水则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像热带雨林地区年降水量丰富,形成了茂密的雨林;而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呈现出干旱的景观。
气压的变化会带来风,风又会影响气候的分布和天气的变化。
气候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树木高大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湿季时草木茂盛,干季时草木枯黄。
热带沙漠气候则多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较为典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适宜农业生产。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这里的植被以耐旱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内部气候差异较大,总体特点是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纬度位置是最基本的因素,它决定了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而影响气温。
海陆位置也很重要,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候较为温和湿润;内陆地区则气候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气候与自然带的
对应
高考地理中有很多必背的知识点,查字典地理网高考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
气候类型分布对应情况如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地区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10度纬度和回归线之间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和30读纬度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气候回归线和1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东部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25度-35度之间的大陆东部或30度-4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30度-4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西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40度-60度纬度之间的大陆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的内部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的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圈地区亚寒带针叶林
极地气候气候极地地区
特殊情况: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不完全对应的情况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植被是紧密联系的。
气候是形成自然带的最主要因素,植被则是自然带的最明显的标志。
所以有什么气候类型必有相应的什么自然带;有什么的自然带一定也
有对应的植被类型。
故而很多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植被类型的名称是完全一致的,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带热带沙漠、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苔原气候苔原带苔原等等,这就使我们较易掌握这部分内容。
但也有一些例外,在教学中需特别注意。
一、热带季风气候区有两类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和萨瓦纳带(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地区差异显著。
在降水多的地区如南亚的东北部、印度半岛西岸、中南半岛东西两侧和菲律宾群岛北部,都处在迎风坡,降水很丰富,植被以高大茂密的森林类似热带雨林,只是在旱季时,不少树木有落叶现象(如抽木)所以叫热带季雨林(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也属之)。
而在内陆或背风坡的平原低地,降水较少,有的年降水量甚至不足100mm,如印度的中部、德干高原内地、缅甸中部、泰国中部东部等处,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即萨瓦纳带)。
这里也就成了亚洲唯一分布有热带稀树草原的地区(我国海南岛西南部也有分布)。
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有多种自然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个广泛的概念,因气候差异显著,可分为四个亚类: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荒漠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故相应必有四个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降水较多的湿润地区,如中欧东欧和北美五大湖及东部沿海,往内陆降水逐渐减少而过渡至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由于还受大气环流、地形等影响,有的荒漠不一定在大陆中心地区,各带延伸方向也不尽相同,但具有明显经向地带性。
在北半球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北侧,就是东西向呈完整带状分布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几乎横贯整个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这里纬度高,气候寒冷,降水量不多,但蒸发弱,仍相当湿润,能生长耐寒的针叶树(如云杉、冷杉、落叶松、柏等)。
南半球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只分布在南美洲南部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只有一个亚类:温带荒漠气候,所以也只有一个自然带温带荒漠带,且呈纵向分布。
这是由于本区的西风,受安第斯山阻挡,背风坡降水稀少,而沿岸又有北上的福克兰寒流影响的缘故、这是世界上大陆东岸有荒漠分布的唯一地区。
三、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共同对应一个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这两类气候影响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都较湿润,能满足阔叶树的行长,但冬季都有一个相对低温过程,故树木都要落叶。
这一自然带在欧洲就同温
带大陆性气候湿润地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联成一片,范围很大,从西海岸一直延伸到东欧平原甚至越过乌拉尔山抵西西伯利亚平原南端。
在东亚温带季风区的北部则属亚寒带针叶林带(如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日本的北海道等)。
四、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相同的自然带,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在非洲南部东侧也有这类自然带分布。
这里处在德拉肯斯堡山的东侧,面向来自印度洋的东南风降水较多。
在南美洲,只在其北部(巴西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在南部地区(乌拉圭和阿根廷的潘帕斯)却是草原带。
五、澳大利亚热带荒漠南侧是萨瓦纳带吗?大家知道萨瓦纳气候区一般都靠属夏雨型,即夏季因受赤道低压带南移影响而多雨。
而从热带荒漠向亚热带森林(地中海气候)过渡的草原地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而导致多雨,故应属冬雨型,所以该处草原带应为亚热带草原带,这样自然带分布就符合规律了。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普遍规律,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个别的特殊的一些现象,这也正是如何运用学过的各类知识来解答各地地理现象,考查学生智力能力的关键所在。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考地理必背请继续关注查字典地理网高考频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