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双体系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矽肺的典型病理改变是()A、气胸B、矽结节C、胸膜增生D、肺气肿正确答案:B2、对准备从事接尘作业职工进行就业前体检时,下列项目中哪个是不必要进行的检查项目()A、职业史B、B超检查C、既往史和自觉检查D、一般临床检查正确答案:B3、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A、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C、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正确答案:D4、三期尘肺中,“Ⅲ”的X线诊断标准是A、有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B、有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C、在二期尘肺的基础上,出现小阴影聚集D、有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cm,宽径不小于1cm正确答案:D5、橡胶减振器的固有频率一般不高于()HzA、8B、6C、5D、2正确答案:C6、用人单位采取降温措施,使作业场所温度( ),以及因行业特点不能停工或者因生产、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不适用《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第九条规定。

A、低于37℃的(不含37℃)B、低于35℃的(不含35℃)C、低于34℃的(不含34℃)D、低于36℃的(不含36℃)正确答案:B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 )等内容A、安全操作规程B、职业防护措施C、应急救治措施D、职业病待遇正确答案:B8、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时的病变主要以A、消化系统病变为主B、肝脏病变为主C、肝和眼晶状体病变为主D、神经系统病变为主正确答案:C9、长时间、低浓度接触正己烷可引起( )。

A、剥脱性皮炎B、多形红斑C、多发性周围神经病D、哮喘正确答案:C10、下列何种变化属于晚期煤矽肺的典型表现A、煤斑B、弥漫性纤维化C、煤斑旁肺气肿D、煤矽结节E、大块纤维化正确答案:E11、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微米的颗粒物A、≥10B、≥2.5C、≤2.5D、≤10正确答案:D12、2002年,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发布《职业病目录》,确定我国法定职业病为大类,迄今有()132种。

职业卫生习题含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习题含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尘肺如按病因分类,哪一种是错误的()。

A、金属尘肺B、棉尘肺C、矽肺D、硅酸盐肺正确答案:B2、强烈的溶血性毒物是?()A、硫化氢B、砷化氢C、一氧化碳D、氯化氢正确答案:B3、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危险评估的内容()。

A、危险程度B、健康危害的种类C、健康危害的方式D、治疗效果正确答案:D4、煤工尘肺的晚期病理改变是()。

A、煤斑B、矽性蛋白沉积C、矽结节D、块状纤维化正确答案:D5、某搬运工从楼下搬重物上楼,作业时氧需超过了氧上限,其劳动强度属于()。

A、大强度作业B、中等强度作业C、极大强度作业D、低强度作业E、极低强度作业正确答案:A6、高温作业是指WBGT指数大于()的作业。

A、25℃B、26℃C、28℃D、27℃正确答案:A7、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不包括()。

A、接尘时间B、粉尘浓度C、遗传因素D、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正确答案:C8、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机制是()A、使胆碱酯酶水解B、使胆碱酯酶活性丧失或老化C、与胆碱酯酶分子结合D、与胆碱酯酶磷酰基结合正确答案:C9、零部件的淬火、回火、退火、渗碳等工序都是在()下进行的。

A、高温B、冷却C、电解液D、电磁场正确答案:A10、损害神经系统的毒物主要有?()A、汞、锰、砷B、硫、锰、砷C、汞、镉、砷D、汞、锰、铬正确答案:A11、若一个班组中只有一个工种的6个作业者,至少应选择()个作业者作为采样人数。

A、6B、4C、3D、5正确答案:C1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应尽早采用哪种解毒剂进行治疗?()A、亚硝酸钠B、亚甲蓝C、阿托品D、二巯基丙磺酸钠正确答案:D13、哪种毒物经口侵入可引起出血性肠胃炎?()A、氟B、镉C、铅D、砷正确答案:D14、紫外线中具有杀菌和微弱致红斑作用的波长是(),为灭菌波段。

A、320~400nmB、100~400nmC、290~320nmD、290~100nm正确答案:D15、生物标志物分为()。

双体系培训试题库

双体系培训试题库

双体系试题一、判断题(20)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

(√)2、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作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治本之策。

(√)3、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能够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治理不到”问题。

(√)4、企业应自主建设双重预防体系,不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相关专家和安全专业服务机构帮助实施。

(×)5、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保障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定期检查体系建设与运行成效。

(√)6、风险无论大小,只要是不可接受风险就应该采取改进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7、企业分管负责人要全过程参与、组织、协调和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企业其他负责人和企业内设部门负责分管业务、车间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推进落实和跟进管理。

(√)8、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

(√)9、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经验,其他企业不可简单的复制。

(√)10、企业应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1、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立后应在一个建设周期内保持风险信息不变。

(×)12、风险管控的原则是上级负责管控的高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低风险,各负其责。

(×)13、风险管控的原则是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上一级可以提级管控下一级风险。

(√)14、“岗位风险告知卡”的作用是简明扼要表述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应急处置及报告方式等。

(√)15、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企业要坚持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的原则。

(√)16、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指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包括职业卫生相关工作。

(×)17、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体系运行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调整,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职业卫生双体系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双体系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两体系”培训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24分)。

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 设施、 部位 、 场所 和 区域 ,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 作业活动 ,或以上两者的结合。

2. 排查风险点 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 风险等级 ,采取不同 控制措施 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3.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的分级不完全一致,我省拟对风险分为“ 红 、 橙 、 黄 、 蓝 ”四级( 红 色最高)。

4.化学物作业分级指数G= W D ×W B ×W L 式中: G-分级指数W D -化学物 危害程度 的权重数W B -工作场所化学物 职业接触比值 的权重数 W L -劳动者 体力劳动强度 的权重数二、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多选每题5分,共26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的是( C ) A 、应采取用人单位为主导的工作机制 B 、应遵循用人单位自主建设为主的工作模式 C 、应结合物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一致的方式D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应严格遵守相关检测规范的要求 2、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步骤包括( ABCD )多选 A 、基础资料准备 B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C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D 、分级管控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采用的方法的是( D ) A 、工程分析法 B 、经验对照法 C 、检测检验法 D 、类比推理法4、参照GBZ/T 229.1的规定,产生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计算公式为 G=W M ×W B ×W L ,公式中G 指的是( A )A 、分级指数B 、风险值C 、危害程度D 、比值的权重数5、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数值,属于较大风险类别的是( C )A 、T=0B 、T=5C 、T=15D 、T=406、根据产生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属于轻度危害的是( C ) A 、G=20 B 、G=12 C 、G=4 D 、G=07、风险管控措施的类别包括( ABCD ) 多选 A 、工程技术措施 B 、个体防护措施 C 、管理措施 D 、培训教育措施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噪声的工程管控措施的是( C ) A 、选用低噪声设备、低噪声材料、低噪声工艺 B 、噪声较大的设备应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 C 、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设备与员工操作时设置在同一地点 D 、阻尼材料减振9、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 A )。

职业卫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原则A、在通风房内,应尽量使进风气流分布均匀,减小涡流,避免有害物质积聚。

避免气流短路B、以上都是C、避免含大量湿、热或有害物质的空气流入,一般要求进风口尽量靠近作业地点。

D、车间内所要求的卫生条件比周围环境高时,应秉持正压状态。

正确答案:B2、粉尘的峰浓度最多不超过的倍数是( )。

A、1B、3C、5D、2正确答案:C3、CO中毒患者其皮肤和黏膜可呈()A、樱桃红色B、暗红色C、苍白色D、鲜红色正确答案:A4、三早预防属于 ( )级预防。

A、零B、一C、二D、三正确答案:B5、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的规定,向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A、《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B、《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C、《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D、《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正确答案:C6、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A、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B、粉尘、毒物和物理因素C、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D、粉尘、毒物和噪声正确答案:C7、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首先必须A、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吸氧B、阻断毒物继续吸收C、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D、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正确答案:A8、长时间采样,是指采样时间一般在_____以上的采样。

()A、1hB、12hC、15minD、8h正确答案:A9、全面通风过程中,送入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不应超过接触限值规定浓度的()%A、30B、20C、10D、40正确答案:A10、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该《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 )种A、132B、133C、130D、131正确答案:A11、除尘系统中排送细小粉尘时,风管直径不小于()mmA、90B、100C、70D、80正确答案:D12、对气态毒物进入呼吸道深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毒物的水溶性B、毒物的分子量C、毒物的血/气分配系数D、毒物的脂溶性正确答案:A13、中心温度一般以( )温度表示。

安全职业卫生“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考核试卷(班组级)试卷

安全职业卫生“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考核试卷(班组级)试卷

安全、职业卫生“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考核试卷(班组级)一、填空题(48分,每小题4分)1.《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二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2、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

3、风险点,风险伴随的,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5、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6、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是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简称:接害)作业进行的分级。

7、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是应用,实现职业卫生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其过程是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的辨识、分析、评估和控制,以及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

8、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等环节。

9、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10、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的控制措施: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11、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等方面。

12、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二、简答题(52分,每题13分)1、简述安全风险识别方法?2、职业病危害风险点确定方法?3、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是什么?4、简述风险管控基本程序?一、填空题(44分,每小题4分)1.《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二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职业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A. 病因明确B. 群体发病C. 重在预防D. 可治愈性高答案:D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项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C.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D. 为劳动者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答案:D3.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诊断的依据?A. 病人的职业史B.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 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劳动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放射性物质C. 高温D. 噪声答案:C5.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以下哪项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如实、无偿提供B. 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劳动者索取时拒绝提供D. 劳动者索取时提供答案:C6.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C. 用人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D. 劳动者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承担责任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A. 早期发现职业病B. 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C. 早期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D. 评价劳动者健康状况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A. 工程技术措施B. 个体防护措施C. 组织管理措施D. 药物治疗措施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检测C. 职业健康检查D. 流行病学调查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A. 定期监测B. 定点监测C. 个体监测D. 群体监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些属于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A.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B.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C.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放射性物质C. 噪声D. 振动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诊断的依据?A. 病人的职业史B.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 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劳动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答案:ABC4.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A. 早期发现职业病B. 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C. 早期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D. 评价劳动者健康状况答案:ABD5.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A. 工程技术措施B. 个体防护措施C. 组织管理措施D. 药物治疗措施答案:ABC6.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检测C. 职业健康检查D. 流行病学调查答案:ABD7.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A. 定期监测B. 定点监测C. 个体监测D. 群体监测答案:ABC8.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C. 用人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D. 劳动者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承担责任答案:ABC9. 以下哪些属于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C.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D. 为劳动者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属于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职责?A. 如实、无偿提供B. 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劳动者索取时拒绝提供D. 劳动者索取时提供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双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双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A卷一、判断题1.对于隐患排查工作,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1 分)A. 正确B. 错误2.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

()(1 分) A. 正确 B. 错误3.事故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1 分)A. 正确B. 错误4.在制定与评审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不考虑成本,只要将风险消除即可。

()(1 分)A. 正确B. 错误5.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1分)A. 正确B. 错误6.隐患治理流程顺序: 1)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2)实施隐患治理; 3)通报隐患信息; 4)治理情况反馈; 5)验收。

()(1 分)A. 正确B. 错误7.安全检查表法(SCL)适用于对设备设施、作业区域、建构筑物等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1 分)A. 正确B. 错误8.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

未明确职责的,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

()(1 分)A. 正确B. 错误9.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罐区在风险评价时,应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1 分) A. 正确 B. 错误10.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体系运行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调整,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1 分)A. 正确B. 错误11.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1 分)A. 正确B. 错误12.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两体系”培训考试试题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24分)。

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 设施、 部位 、 场所 和 区域 ,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 作业活动 ,或以上两者的结合。

2. 排查风险点 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 风险等级 ,采取不同 控制措施 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3.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的分级不完全一致,我省拟对风险分为“ 红 、 橙 、 黄 、 蓝 ”四级( 红 色最高)。

4.化学物作业分级指数G= W D ×W B ×W L 式中: G-分级指数
W D -化学物 危害程度 的权重数
W B -工作场所化学物 职业接触比值 的权重数 W L -劳动者 体力劳动强度 的权重数
二、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多选每题5分,共26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的是( C ) A 、应采取用人单位为主导的工作机制 B 、应遵循用人单位自主建设为主的工作模式 C 、应结合物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一致的方式
D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应严格遵守相关检测规范的要求 2、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步骤包括( ABCD )多选
A 、基础资料准备
B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C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D 、分级管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采用的方法的是( D ) A 、工程分析法 B 、经验对照法 C 、检测检验法 D 、类比推理法
4、参照GBZ/T 229.1的规定,产生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计算公式为 G=W M ×W B ×W L ,公式中G 指的是( A )
A 、分级指数
B 、风险值
C 、危害程度
D 、比值的权重数
5、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数值,属于较大风险类别的是( C ) A 、T=0 B 、T=5 C 、T=15 D 、T=40
6、根据产生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属于轻度危害的是( C ) A 、G=20 B 、G=12 C 、G=4 D 、G=0
7、风险管控措施的类别包括( ABCD ) 多选 A 、工程技术措施 B 、个体防护措施 C 、管理措施 D 、培训教育措施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噪声的工程管控措施的是( C ) A 、选用低噪声设备、低噪声材料、低噪声工艺 B 、噪声较大的设备应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 C 、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设备与员工操作时设置在同一地点 D 、阻尼材料减振
9、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 A )。

A 、基础 B 、要点 C 、根本 D 、核心
单位: 姓名: 成绩:
10、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 D )。

A、基础
B、要点
C、根本
D、核心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
2、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

(×)
3、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
4、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

(×)
5、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
7、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
8、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
9、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两者以上的组合。

(√)
10、事故隐患是指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四、论述题(共15分)
结合自身岗位,谈谈对“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认识和建议。

五、填表题(共15分)
填表表述自己所在车间所属岗位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导致的职业病或职业性损伤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