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讲义

《物理化学实验》讲义
《物理化学实验》讲义

备课教案撰写要求

一、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体系结构和国际国内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明确重难点,精心安排教学步骤,订好学期授课计划和每节课的课时计划。

二、教师备课应以二学时为单位编写教案;一律使用教学事务部发放的教案本撰写,不得使用其他纸张。在个人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的基础上,提倡集中备课、互相启发、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三、教案必须具备如下内容(每次课应在首页应写清楚):1、题目(包括章、节名称、序号);2、教学目的与要求;3、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4、教学方法;

5、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主要部分,讲课具体内容);

6、作业处理;

7、教学小结。

四、教案必须每学期更新,开学初的备课量一定要达到或超过该课程课时总量的三分之一。教案要妥善携带及保存,以备教学检查。

教学进度计划表填表说明

1.本表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概要,也是学院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认真填写,表中的基本信息和内容应填写完整,不得遗漏。

2.基本信息中的“课程考核说明及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考核的方式、成绩评定的方法、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比例、考试的题型、考试时间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说明与要求等。

3.进度表中“教学内容”只填写章或节的内容,具体讲授内容不必写;每次课只能以2学时为单位安排内容。

4.进度表中的“教学形式及其手段”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形式及相关手段的说明,一般包括讲授、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练习、实验、讨论、案例等。

5.作业安排必须具体(做几题,是哪些题)。

6.进度表中的“执行情况”主要填写计划落实和变更情况。

7.教学进度计划表经责任教授、系(部)领导审签后,不得随意变动,如需调整,应经责任教授、系(部)领导同意,并在执行情况栏中注明。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

1.1实验目的及要求

1. 熟悉一级反应特点,了解反应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一级反应

速度的影响;

2. 用量体积法测H2O2分解反应的反应速度常数和半衰期.并求反应活化

能;

3. 学会用图解法求出一级反应的反应速度常数。

1.2实验原理

凡是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应称为一级反

应。在催化剂KI作用下的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反应历程如下:

按此历程,可推导出总反应的速度公式:

(1)

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浓度不变,故上式可写成:

(2)

为一级反应。积分上式可得:

(3)

式中:k为反应速度常数,c0为反应起始H2O2的浓度,c t为时间t时H2O2

的浓度。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在常温常压下,H2O2分解的反应速度与氧气的析

出速度成正比。析出的氧气体积可由量气管测量。

若以V t和c t表示时间t时量气管的读数和H2O2的浓度,V∞表示H2O2

第 1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完全分解时量气管的读数,则c t∝(V∞-V t),c0∝V∞,代入上式得:

(4)

移项得:

(5)

如果以对作图得一条直线,由斜率可得反应速率常数k。

V∞值可由如下两种方法求取:

1. 外推法:以1/t为横坐标对V t作图,将直线段外推至1/t = 0,其

截距即为V∞;

2. 加热法:在测定若干个V t的数据之后,将H2O2溶液加热至50~

60℃约15分钟,可认为H2O2已基本分解。待完全冷却后,记下量气管

的读数. 即为V∞。

4.1.3仪器与药品

超级恒温槽一台;量气管一支;水位瓶一个;电磁搅拌器一台;秒

表一块;25mL、10mL移液管各一支;30℅H2O2;KI。

1.4实验步骤

1. 配制试剂

(1)H2O2溶液的配制:用移液管吸取30℅H2O2溶液5mL,用100mL

容量瓶定容,即得实验用的1.5﹪H2O2溶液。

(2) 0.1mol/L KI溶液的配制:精确称取1.66克KI溶解后,用100mL

容量瓶定容,即得实验用的0.1mol/LKI溶液,取部分该溶液用蒸馏水冲

稀配制0.05mol/LKI溶液。

2. 检漏

小心将胶塞盖紧到反应瓶上,如图(14一1)。旋转三通活塞4至与

外界相通,举高水准瓶,使液体充满量器管。然后旋转三通活塞4,使系

统与外界隔绝,并把水准瓶放到最低位置。如果气管中液面在2分钟内

第 2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不变,即表示系统不漏气,否则应找出系统漏气原因,并设法排除之。

读取量器管内初始气体体积V0,注意量器管读数时一定要使水准瓶和量

器管内液面保同一水平面。

3. 测量过程

开动并调节好超级恒温槽温度。倾斜反应瓶,贴壁轻轻放入电磁搅

拌子,夹正反应瓶,举高水准瓶使液面对准刻度V0处,将三通活塞4旋

至同外界相通位置,分别用移液管加入H2O2溶液10mL、0.05mol/LKI溶

液25mL,迅速盖紧胶塞,旋三通活塞使系统与外界隔绝,开动电磁搅拌

器至低速挡,搅拌子转起后开始记时。在反应过程中,水准瓶要时时

保持量气管和水准瓶两液面在同一平面上。每2分钟记录一次量气管体

积,直至量气管液面下降40mL 为止。

4. 更换0.1mol/LKI,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测量,但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量气管液面读数.

1.5数据记录与处理

1. H2O2催化分解数据表

液面读数(mL)氧气体积

V t(mL)

反应时间t(s) 1/t V∞-V t lg(V∞-V t)

2. 以V t对1/t作图,将得到一条直线,将直线外推至1/t = 0,由其截

距得到。

3. 以lg(V∞-V t)对t作图,求直线斜率。

第 3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4. 根据t1/2=0.693/k计算半衰期。

1.6注意事项

1. 读数时要保持水位瓶与量气管中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2. 实验前要检漏。

1.7思考题

1. 反应速率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2. 量气时为什么一定要使水位瓶和量气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3. 为什么可以用对t代替C对t作图?

第 4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

实验二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2.1 实验目的及要求

1. 了解蔗糖水解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2. 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半衰期和活化能E a。

3. 了解旋光仪的简单结构原理和测定旋光物质旋光度的原理,正确掌握

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2.2基本原理

蔗糖在水中转化成葡萄糖与果糖,其反应为: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它是一个二级反应,在纯水中此反应的速率极慢,通常需要在H+离子

催化作用下进行。由于反应时水是大量存在的,尽管有部分水分子参加了

反应,仍可近似地认为整个反应过程中水的浓度是恒定的,而且H+作为催

化剂,其浓度也保持不变.因此蔗糖水解反应可近似为一级反应。

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由下式表示: (1)

为时间t时的反应物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积分可得:

( 2)

为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

当时,可用表示反应时间,既为反应的半衰期:

( 3)

从(2)式不难看出,在不同时间测定反应物的相应浓度,并以ln c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得反应速率常数k o然而反应是在不断

进行的,要快速分析出反应物的浓度是困难的.但蔗糖及其转化物,都具

有旋光性,而且它们的旋光能力不同,故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进程中旋光

度的变化来度量反应的进程。

第 5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测量物质旋光度的仪器称为旋光仪。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旋光

能力、溶液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均有关系。当其它条件固定时,

旋光度α与反应物浓度c呈线性关系,即:

(4)

式中比例常数A与物质旋光能力、溶液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温度

等有关。

物质的旋光能力用比旋光度来度量,比旋光度用下式表示:

(5)

式中右上角的“20”表示实验时温度为20℃,D是指用钠灯光源D线的波

长(即589nm),为测得的旋光度(o),L为样品管长度(dm),C为试样浓度(g/mL)。

反应物蔗糖是右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66.6o; 生成物中葡萄糖也是右旋性

物质,其比旋光度=52.5o,但果糖是左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 -91.9o.由

于生成物中果糖的左旋性比葡萄糖右旋性大,所以生成物呈现左旋性质。因此随着

反应进行,体系的右旋角不断减小,反应至某一瞬间,体系的旋光度可恰好等于零,

而后就变成左旋,直至蔗糖完全转化,这时左旋角达到最大值。

设体系最初的旋光度为:

......(t=0,蔗糖尚未转化) (6)

体系最终的旋光度为:

......(t=∞,蔗糖已完全转化) (7)

式(6)和(7)中和分别是联系旋光度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例常

数。当时间为t时,蔗糖浓度为,此时旋光度为,即:

(8)

由 (6)、(7)和(8) 三式联立可解得:

(9)

第 6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

( 10)

将(9)和(10)代入(2)式既得:

(11)

显然,以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从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

速率常数k。

如果测出两个不同温度时的值,利用Arrhenius公式求出反应在

该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活化能。

(12)

2.3仪器与试剂

1.仪器:WZZ-2B型自动旋光仪1台;旋光管(20cm)1支;超级恒温

水浴1套;叉形反应管2支;移液管(25mL)2支;容量瓶(50mL) 1

个;秒表1块

2. 试剂:蔗糖(分析纯);HCl溶液(分析纯) (2.0 mol/L)

2.4实验步骤

1. 调恒温水浴至所需的反应温度30 o C。

2. 开启旋光仪,打开光源开关,钠灯亮,经15分钟预热后使之发光稳定。

3. 打开光源开关,若光源开关扳上后,钠光灯熄灭,则将光源开关重复

拔动1~2次,使钠灯在直流下点亮为正常。

4. 按测量开关,仪器进入待测状态。将装有蒸馏水或空白溶液的旋光管

放入样品室,盖好箱盖,待显示读数稳定后,按清零钮完成校零。旋光管中若

有气泡,应使气泡浮于凸颈处;通光面两端若有雾状水滴,可用滤纸轻轻揩

干。旋光管端盖不宜旋得过紧,以免产生应力,影响读数。旋光管安放时应

注意标记的位置和方向,以保证每次测量时一致。

第7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

第8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

第9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

好?

3. 试估计本实验的误差,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4. 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数据计算?

5. 实验中,我们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试问在蔗糖转化反应过

程中所测的旋光度是否必须要进行零点校正?

6. 配置蔗糖溶液时称量不够准确,对测量结果是否有影响?

2.8 WZZ-2B自动旋光仪的使用说明

1. 打开电源开关,这时钠光灯在交流工作状态下起辉,经5分钟钠光灯

激活后,钠光灯才发光稳定。

2. 打开光源开关,若光源开关扳上后,钠光灯熄灭,则应将光源开关上

下重复扳动1到2次,使钠光灯在直流下点亮,为正常。

3. 打开测量开关,这时数码窗应有数字显示。

4. 将装有蒸馏水或其它空白溶剂的旋光管放入样品室,盖上箱盖,待示

数稳定后,按清零按钮。

5. 取出旋光管。将待测样品注入旋光管,按相同的位置和方向放入样品

室内,盖好箱盖,仪器数显窗将显示出该样品的旋光度。注意旋光管应

用被测试样洗湿数次。

6. 逐次按下复测按钮,重复读数几次,取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测定结果。

7. 如样品超过测量范围,仪器在±45o处来回振荡。此时,取出旋光管,

仪器即自动回到零位。此时可将试液稀释一倍再测。

8. 仪器使用完毕后,应依次关闭测量、光源、电源开关。

第10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实验三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3.1实验目的及要求

1. 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计算法求取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2. 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测定方

法.

3.2实验原理

1.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二级反应,其反应式为:

t =0 a a 0

t a-x a-x x

实验时CH3COOC2H5和NaOH采用相同的初始浓度a = 0.01 mol/L

设在时间t时生成物的浓度为x,则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

积分得:(1)

随着反应的进行,OH-不断减少,,电导率大的OH-逐渐为电导率小的

CH3COO-所取代,溶液电导率有显著降低。对稀溶液而言,强电解质的

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总电导率就等于组成该溶液的电解

质电导率之和,则乙酸乙酯皂化在稀溶液下反应就存在如下关系式:

(2)

(3)

(4)

A1, A2是与温度、电解质性质、溶剂等因素有关的比例常数,,

分别为反应开始和终了时溶液的总电导率。为时间t时溶液的总电导率。

由(2),(3),(4)三式可得:

(5)

第11 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将(5)式代入(1)式整理可得:

(6)

以~作图为直线即为二级反应,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出k .

2.反应的速率常数k与温度T有关。若忽略温度对表观活化能E a的影响,

则k与T关系可由阿累尼乌斯公式表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