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合集下载

实验活动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实验活动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

2.熟悉溶液的配制计算。

3.锻炼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质量或总体积的比值。

量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所含溶质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体积的比值的百分数。

量浓度记为 C,单位为 mol/L。

其中,mol代表摩尔,L代表升。

按照定义,C=n/V,即所含溶质物质的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

实验仪器•良好的通风系统•烘干箱•称量器(电子天平或块秤)•取药器(量筒或分液器)•磁力搅拌器•温度计•玻璃棒•干净的容器(烧杯)实验操作步骤一:准备工作1.选择宽阔的平台作为实验操作区,并保障周围的通风良好。

2.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3.洗涤干净实验器材,保证无杂质和粘附物。

步骤二:配制50mL0.1mol/L NaOH溶液1.称取所需质量的NaOH,放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

2.用去离子水将NaOH溶解。

3.将溶液转移至一个已经清洗好的量筒中。

4.将NaOH溶液加入一个毛细滴管中,使溶液可以缓慢流出。

5.用毛细滴管向量筒中滴加去离子水,同时在向量筒中轻轻搅拌。

6.制备好50mL0.1mol/L NaOH溶液。

步骤三:配制100mL0.2mol/L NaCl溶液1.称取所需质量的NaCl,放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

2.用去离子水将NaCl溶解。

3.将溶液转移至一个已经清洗好的量筒中。

4.将NaCl溶液加入一个毛细滴管中,使溶液可以缓慢流出。

5.用毛细滴管向量筒中滴加去离子水,同时在向量筒中轻轻搅拌。

6.制备好100mL0.2mol/L NaCl溶液。

实验注意事项1.配制溶液时要按照计算结果精确称取药品,尽量减少误差。

2.在向量筒中滴加去离子水时,要注意滴加速度和滴加次数,以免造成浓度误差。

3.配制溶液要注意安全,避免药品的接触与吸入,操作时要穿戴实验服和手套。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案(含说课)说课: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属于一个学生分组实验且此实验是学生所做的第一个定量实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既要认识并掌握新的仪器——容量瓶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又要对使用天平称量的操作、烧杯、玻璃棒的正确使用、溶解的操作等一系列基本操作进行复习。

在教学目标上,第一、要复习已会的基本操作。

第二、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以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与技巧。

在教学过程上,我们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协作完成实验,最终完成树立节约的理念,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合作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等情感态度目标。

二、所用到的药品、仪器。

药品:食盐、蒸馏水。

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10ml 量筒、称量纸、药匙、玻璃杯、玻璃棒、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原课本实验内容分为两部分,一、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二、用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在原料选取上分别为固体和液体,对应的量取工具分别为托盘天平和量筒(本来托盘天平的精密度是不够的,应该选取分析天平,但限于中学学校设备,故选用托盘天平)。

但是此学生实验配制的溶液浓度小,回收价值不大,一般作废液处理。

故此,我们选择用大试剂瓶将学生配制的氯化钠溶液回收,再将氯化钠溶液代替盐酸供给学生。

这样,既避免了药品的浪费,又减小了废液处理难度,保护了环境,还避免了使用盐酸过程中的潜在危险。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首先必须进行计算从而得出药品的需求量。

而常见的药品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如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

如何进行换算这是一个重点。

故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提供的浓氯化钠溶液采用质量分数的表示形式。

教案一、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b)过程与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节约的理念、安全的意识、合作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公开课教案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公开课教案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概念及其配制原理。

2. 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技巧。

3.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方法及操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称量固体物质、如何精确量取液体、如何避免溶液的污染。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方法及操作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天平等。

2. 实验试剂:固体物质(如NaCl、KNO3等)、液体物质(如水、盐酸等)。

3. 教案、PPT、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2. 讲解:讲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介绍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的配制方法。

3. 演示:演示如何准确称量固体物质、如何精确量取液体、如何避免溶液的污染。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5. 总结: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总结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反馈:课后收集学生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内容1. 复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概念和配制原理。

2. 深入学习溶液的配制过程,包括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定容等步骤。

3. 探讨溶液配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七、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分享经验: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实验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实验重点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2、容量瓶、胶头滴管、托盘天平等的使用方法。

实验难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实验用品烧杯、容量瓶(250mL )、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NaCl (s )、蒸馏水。

[引入] 物质的量是化学上的重要物理量,是把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桥梁。

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对于学习化学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呢?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展示容量瓶][教师] 这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到的重要仪器,让学生观察容量瓶的构造,然后提出问题:容量瓶上有哪些刻度,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容量瓶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讨论,然后多媒体显示容量瓶的构造以及使用注意事项:1、容量瓶的体积固定,有不同规格(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 等),上面标示有容积、使用温度,并且只有一个刻度线。

2、使用前须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3、溶液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定温度一致时,所取液体的体积最标准。

4、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1 cm ~2 cm 时,须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5、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6、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教师] 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板书] 一、配制250mL0.50 mol/LNaCl 溶液(一)、实验步骤 1、计算:计算需要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 g1.37.558125.0nM m m ol 125.05.025.0CV n ====⨯⨯==2、称量:(1)使用前要调零(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4)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5)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思考:NaOH能否直接放在称量纸上称量?为什么?应如何操作?3、溶解并冷却: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浓度计算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公式。

2.掌握如何根据实验要求制定适当的浓度配制方案,并能够实验操作浓溶液的配制技巧。

3.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药品配制、食品加工、科学实验等领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浓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验要求制定适当的浓度配制方案。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浓度计算公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浓度的概念,加深其对浓度计算的认知。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浓溶液的配制技巧和实验测量方法。

3.讨论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进行错误的纠正和认识的扩展。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老师先对“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当我们需要制备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我们应该如何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呢?2.在实验中,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定适当的浓度配制方案呢?步骤二:浓度计算1.浓度的定义: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2.浓度计算公式:(1)质量浓度:C(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100%C(质量体积分数)=溶质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ml)×100%(2)摩尔浓度:C(mol)=溶质的摩尔数÷溶液的体积(L)步骤三:实验操作1.实验设备和试剂:(1)烧杯、量筒、移液管(2)氯化钠、葡萄糖等化学试剂2.实验过程:(1)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根据实验要求,制定适当的浓度配制方案;(3)按照所制定的方案,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并进行实验测量。

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讨论,进行错误的纠正和认识的扩展。

五、板书设计:浓度的计算公式浓度的定义: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质量浓度:C(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100%C(质量体积分数)=溶质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ml)×100%摩尔浓度:C(mol)=溶质的摩尔数÷溶液的体积(L)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在实验操作中,掌握了浓溶液的配制技巧和实验测量方法,从而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药品配制、食品加工、科学实验等领域。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案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案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案教案标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浓度的概念,掌握浓度计算的方法。

2. 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3. 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和给定浓度,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容量瓶、量筒、滴定管、磁力搅拌器等。

2. 实验药品:稀盐酸、纯净水、溴酸钠等。

3. 实验材料:实验报告模板、计算器。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向学生介绍浓度的概念,解释浓度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和注意事项。

步骤二:理论讲解1. 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义,即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有一定物质的量。

2. 解释浓度计算公式:浓度 = 物质的量 / 溶液体积。

3. 解释如何根据给定浓度和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

步骤三:实验操作1. 示范如何使用容量瓶和量筒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2. 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安全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等。

3. 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1. 学生完成实验后,收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比较实际浓度与理论浓度之间的差异。

3. 让学生思考可能导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步骤五:实验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

2.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思考,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问题。

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浓度计算,如混合溶液的配制。

2. 引导学生了解浓度的应用领域,如医学、环境科学等。

3.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研究,探索浓度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意识。

2. 检查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评估其对浓度计算和配制方法的理解程度。

3. 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答辩,让学生展示对浓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XXXXXX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方法;(2)认识容量瓶的用途,学会其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一定质量分数溶液配制方法比较,提高知识迁移、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2)通过精度较高的定容仪器设计,增强创新思维能力;(3)通过分析保障实验成功的关键点,掌握优化实验操作方案的科学方法,体验完善实验方案的科学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设计适合的仪器解决问题,感知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2)准确确定实验关键量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3)通过构建一种良好的合作研究方式,体会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的快乐。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容量瓶的精确使用。

难点:优化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知识与技能迁移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实验五、教学设计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实施教学的重要途径。

物质的量浓度配制这一实验课题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堂定量实验课,上好这一课对学生的以后的化学研究是很受益的。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知问题出发,对定量实验仪器设计、定量实验操作规范和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三方面开展教学。

通过学生知识迁移、自主创新、相互质疑、合作学生达成教学三维目标。

六、教学流程问题情境→引入课题→自主设计、探究(定容仪器、实验步骤)→合作交流→总结归纳→演示实验。

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提问]初中我们已经研究了质量百分比浓度溶液的配制,大家温一下10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怎么配?[展示]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的步骤[提问]如果现在需要一瓶100mL1.00mol/L 的NaCl溶液,是否也可以用以上方法进行配制?[板书]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追问]从两种浓度的数据表述上,你还能找出什么区别吗?[启示]目前的关键是若何进行较准确地称溶质的质量和量溶液的体积。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养: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具准备:容量瓶、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试剂瓶、药匙、投影仪、胆矾教学方法:设疑、启发、实验、讲解等。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但是,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

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相互间有一定的关系:例如:2NaOH~H2SO42mol∶1mol在化学反应的溶液中如何体现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讲述】初中时学习过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使用时有很多不方便之处。

溶质如果是固体物质,还可以称量,如果是气体或液体,称量它的质量就很不方便。

至于溶液的质量就更不好称量,实验室常用量筒来量液体的体积。

【设问】能否用所量出的溶液的体积来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过渡】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里含有多少摩溶质,运算起来很方便。

通常我们取溶液的体积为1L。

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就是使用溶液的体积,用升做单位。

【板书】【设问】溶质的量在溶液中用什么表示呢?【板书】一、物质的量浓度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

【讲述】(1)溶液体积为1升,而不是溶剂体积是1升;(2)溶质是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摩尔质量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广西百色高中李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方法;
(2)认识容量瓶的用途,学会其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一定质量分数溶液配制方法比较,提高知识迁移、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2)通过精度较高的定容仪器设计,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分析保障实验成功的关键点,掌握优化实验操作方案的科学方法,体验完善实验方案的科学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设计适合的仪器解决问题,感知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2)准确确定实验关键量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3)通过构建一种良好的合作学习方式,体会相互启迪、共同学习的快乐。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容量瓶的正确使用。

难点:优化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知识与技能迁移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实验
五、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实施教学的重要途径。

物质的量浓度配制这一实验课题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堂定量实验课,上好这一课对学生的以后的化学学习是很受益的。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知问题出发,对定量实验仪器设计、定量实验操作规范和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三方面开展教学。

通过学生知识迁移、自主创新、相互质疑、合作学生达成教学三维目标。

六、教学流程
问题情境→引入课题→自主设计、探究(定容仪器、实验步骤)→合作交流→总结归纳→演示实验。

七、教学过程设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
1.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2.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