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课教案.doc
舞蹈课教案(优秀8篇)

舞蹈课教案(优秀8篇)舞蹈课教案篇一活动主题:一齐来跳舞活动目标:1、乐意和小班弟弟妹妹一齐跳舞,尝试教他们跳简单的团体舞。
2、体验大带小的`欢乐。
活动准备:1、磁带及录音机2、大班幼儿已学会朋友舞,并能自哼自舞;小班幼儿熟悉此音乐活动过程:1、经过邀请《朋友舞》让大班和小班幼儿相互问候。
2、大班幼儿表演《朋友舞》,小班幼儿欣赏。
要求: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
舞蹈资料;前奏4小节: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拍手,到第4小节时能找到朋友应对面站立。
乐曲14小节:1—2小节双方用双手合音乐拍对方的双肩;3—4小节双方拥抱、合音乐拍对方的背。
5—8小节:5、6小节双方敬礼致意;7—8小节双方握起合拍上下晃动。
9—12小节:9小节双方握手蹲下。
10小节双方握手站立并将手举高。
11—12小节重复9—10小节。
一三—16小节同前奏。
3、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一一结伴,教小班幼儿舞蹈动作。
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大班幼儿运用语言、动作等,提示鼓励小班幼儿进行学习。
集中展示:请几组比较成功的对子朋友进行展示。
3、团体跟音乐练习。
4、团体进行朋友舞: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要求大班幼儿主动寻找小班幼儿做朋友。
舞蹈课教学设计篇二一、学习目的通过组合的学习,提高小朋友的肢体表现力,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激发孩子天性中的表演欲望,也增强孩子与家长的亲昵感。
主要动作与要求1、大苹果:双手掌型对腕放于下颚下方,托住脸颊,好比大苹果的叶子。
宝宝的小脸是红红的苹果,因此特别注意面部表情。
2、“亲亲我”:在“大苹果”动作的基础上,用双手轻轻拍打脸颊,右左倾头,同时加屈膝。
在“大苹果”动作的基础上,上身前倾,左右摇头,屈膝平脚碎步。
二、教学步骤1、问题进入教师首先让孩子明白亲吻是喜爱的表现以及小朋友应该如何表达亲吻。
充分设置问题启发孩子,比如:“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亲吻你吗?你会亲吻爸爸妈妈吗?我们做什么事情是会得到爸爸妈妈的亲吻呢?”等等。
2、启发与想象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苹果,圆圆的形状像什么?问他们苹果红红的样子好看吗?为什么我们会说自己的小脸像苹果呢。
舞蹈教学教案(10篇)

舞蹈教学教案(优秀10篇)舞蹈课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一年学习,应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舞蹈课教案。
2.通过严格VI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地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学习内容地面训练一、上肢训练: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3.够部:横叉、竖又、压又三、训练要求: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
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一、蹲: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3.小涮腰、横拧组合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5.丰富节奏。
加强节奏变化二、擦地: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3.前后摆动并环动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三、小踢腿: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2.带点地小踢腿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四、单腿蹲:1.前、旁、后、带勾脚2.单腿带端掖腿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4.与单腿变身组合五、腰: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2.疗腰、大技步、卧点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4.大涮腰探海辗转5.风火轮六、控制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3.搬前、旁、后腿七、大踢腿:1.前穷、后大踢腿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3.旁腿接拔腿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5.旁腿接立身射燕6.踢紫金冠7.片蹁、盖腿中间训练一、腰: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2.慢、快涮腰3.卧云4.风火轮二、大踢腿: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2.紫金冠3.中速行踢前、旁腿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三、控制: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2.大射燕、探海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四、五跳: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2.小射燕跳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五、中跳:1.一、二、五位跳2.变位跳、交叉跳六、大跳: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4.变身跳技术技巧:一、转、1.平转2-3个2.斜线平转:8个二、翻身类: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又点翻身3-5个教学方法与要求: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一、树立中国舞严谨、规范教学作风二、外部动作与内在意识谐调统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2.舞蹈课教案

2.舞蹈课教案教案:舞蹈课教学内容:1. 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如:站姿、坐姿、跳跃、旋转等;2. 学习舞蹈的音乐节奏和旋律,理解舞蹈的表现意义;3. 通过舞蹈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能够独立完成舞蹈;2. 让学生理解舞蹈的音乐节奏和旋律,感受舞蹈的美感;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的掌握,音乐节奏和旋律的理解。
难点:舞蹈的跳跃和旋转动作的准确性,团队协作和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舞蹈地板、镜子;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乐谱。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2. 让学生自由发挥,模仿小鸟的动作,感受舞蹈的主题。
二、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1. 教师示范舞蹈的基本动作,如:站姿、坐姿、跳跃、旋转等;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3.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三、组合教学(10分钟)1. 教师示范舞蹈的组合,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音乐节奏和旋律教学(5分钟)1. 教师播放舞蹈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舞蹈的音乐旋律,感受舞蹈的美感;3. 学生进行舞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团队协作和舞台表现力培养(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2.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舞蹈练习。
板书设计:舞蹈基本动作和组合1. 站姿2. 坐姿3. 跳跃4. 旋转作业设计:1. 舞蹈练习:回家后,按照课堂上学到的舞蹈动作和组合进行练习,每天至少练习20分钟;2. 家长签字:请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孩子的练习情况;3. 舞蹈表演:选择一个舞蹈动作或组合,进行表演,录视频发送给教师。
舞蹈课教案(优秀15篇)

舞蹈课教案(优秀15篇)舞蹈教案篇一设计思路:冬天到来,漫天飞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满幻想的心灵中会别有一番感悟。
本次活动意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鼓励幼儿进行富有个性的展示。
集体欣赏、交流、协商,从而形成最佳的编排方案。
本活动集个人表述、小组交流、集体表演等多种形式于一体。
充分调动每个幼儿参与创编、表演的积极性,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设计力图突破学科领域界限,整合语言讲述、环境创设、交流互动、动作展现等各种形式,使整个活动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活动目标:1、在熟悉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幼儿分组后引导他们大胆创编舞蹈动作,发展创编能力。
2、激发幼儿以快乐的心情和同伴协调一致的表演自己创编的集体舞,体验集体表演的愉悦,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分析:重点:幼儿合作创编舞蹈动作,节奏准确、动作优美协调。
难点:幼儿在表演集体舞时能按队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活动准备:1、在活动区投放有关下雪的图片、头饰等。
2、在活动室悬挂各色雪花吊饰。
3、事先让幼儿学会歌曲《小雪花》。
4、音乐磁带、活动标志小雪花。
活动过程:1、师生交流对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课题。
2、请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雪花》,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并启发幼儿讨论应注意的事项。
3、分组进行编舞,选出幼儿最喜爱的动作进行练习。
4、在幼儿舞蹈当中添加队形的练习。
5、对创编的舞蹈,鼓励幼儿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感觉。
6、教师对本节课做出评价。
活动延伸:启发幼儿说出如果上台表演应需要什么物品如:服装、头饰等,并鼓励幼儿进入活动区自行制作。
高中音乐教案:《舞蹈音乐》教案模板篇二高中音乐教案:《舞蹈音乐》教案模板舞蹈音乐一、学科:艺术欣赏二、教学内容:舞蹈音乐三、课型:视听结合欣赏课四、教具:磁带、录像带、VCD、DVD 。
五、教学目的: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在欣赏舞蹈作品时,通过“听觉”和“视觉”共同来完成作品欣赏,并了解音乐对舞蹈表演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从而起到对舞蹈内容的深化作用,并从中了解世界多元舞蹈音乐文化。
舞蹈课教案(多篇)

舞蹈课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舞蹈基础知识1.1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介绍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中国舞蹈的历史和世界舞蹈的发展。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
1.2 舞蹈的基本元素介绍舞蹈的基本元素,包括动作、节奏、空间、表情和音乐。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感受和理解舞蹈的基本元素。
1.3 舞蹈的分类和风格介绍不同类型的舞蹈,包括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和街舞等。
通过观看舞蹈视频和表演,让学生体验不同风格的舞蹈。
第二章:舞蹈技巧训练2.1 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教授舞蹈的基本功,如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和爆发力等。
通过练习舞蹈动作和组合来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
2.2 舞蹈的组合训练教授舞蹈的组合,包括各种步伐和动作的组合。
通过练习组合来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流畅度。
2.3 舞蹈的技巧提升引导学生进行舞蹈技巧的提升,包括跳跃、旋转、翻滚等。
通过练习技巧来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水平和舞台表现力。
第三章:舞蹈表演与创作3.1 舞蹈表演技巧教授舞蹈表演的技巧,包括表情、身体语言和舞台表现力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技巧。
3.2 舞蹈组合创作引导学生进行舞蹈组合的创作,包括选择音乐、编排动作和组合等。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来提升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舞蹈作品表演让学生通过编排和表演完整的舞蹈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通过舞台表演和观众反馈来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和自信心。
第四章:舞蹈欣赏与评论4.1 舞蹈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舞蹈作品,包括芭蕾舞、现代舞等。
通过观看舞蹈表演和讨论来提升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2 舞蹈评论写作通过写作练习和讨论来提升学生的舞蹈评论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3 舞蹈作品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舞蹈作品的风格、主题和表现手法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来提升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五章:舞蹈与健康5.1 舞蹈与身体锻炼介绍舞蹈作为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舞蹈课教案(多篇)

舞蹈课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舞蹈基础知识1.1 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古代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等。
让学生了解舞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1.2 舞蹈的基本元素介绍舞蹈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动作、表情、空间等。
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元素,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1.3 舞蹈的分类与风格介绍不同类型的舞蹈,包括芭蕾舞、现代舞、街舞、民族舞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并能够欣赏和分析。
第二章:舞蹈技巧训练2.1 芭蕾舞基础介绍芭蕾舞的基本脚位、手位、身姿等。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芭蕾舞的基本技巧。
2.2 现代舞技巧介绍现代舞的基本技巧,包括重心移动、地面动作、释放技巧等。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现代舞的基本技巧。
2.3 街舞技巧介绍街舞的基本技巧,包括Breakin'、Hip-Hop、Popping等。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街舞的基本技巧。
第三章:舞蹈组合训练3.1 芭蕾舞组合设计一个简单的芭蕾舞组合,包括脚位、手位、转身等。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芭蕾舞的基本组合。
3.2 现代舞组合设计一个简单的现代舞组合,包括重心移动、地面动作、释放技巧等。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现代舞的基本组合。
3.3 街舞组合设计一个简单的街舞组合,包括Breakin'、Hip-Hop、Popping等。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街舞的基本组合。
第四章:舞蹈表演与创作4.1 舞蹈表演技巧介绍舞蹈表演的技巧,包括表情、身体语言、舞台表现力等。
让学生通过练习提升舞蹈表演的技巧。
4.2 舞蹈创作基础介绍舞蹈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主题、动作、音乐等。
让学生尝试创作一个简单的舞蹈作品。
第五章:舞蹈欣赏与分析5.1 舞蹈作品欣赏欣赏一部经典的舞蹈作品,让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
让学生分析舞蹈作品的主题、动作、音乐等元素。
5.2 舞蹈演出欣赏观看一场舞蹈演出,让学生亲身感受舞蹈的魅力。
让学生分享观演后的感受和体会。
第六章:舞蹈健康与保健6.1 舞蹈损伤预防介绍舞蹈活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及其预防措施。
舞蹈课教案16篇完美版

舞蹈课教案16篇完美版《舞蹈课教案》舞蹈课教案(一):少儿舞蹈技巧课时:2节年级:小学13年级执教者:zzz教学目的:一、训练软开度。
二、训练协调性。
三、初步了解民间舞:东北秧歌。
教学方法:1、现身示范法;2、单一抽查法;3、群众练习法。
教学资料:一、把上基本功基础训练:软度、开度、力度的训练。
二、把下训练:身韵组合、小跳、中跳、大跳。
三、民间舞:东北秧歌单一步伐与手势的训练。
四、素质训练:腰、背、腹肌的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把上基本功基础训练。
二、难点:民间舞的韵律理解。
教学用具:录音机、手巾花。
教学过程:一、把上基本功训练1、开肩:面向把杆,双手双脚齐肩宽,小臂搭在把杆上身往下压,膝盖伸直,两拍一次,四个八拍。
2、波浪腰:正步面向把杆,双手扶把。
两拍身体往后,两拍收回跪地下,两拍身体往前往上顶,两拍还原;第二个八拍反方向先里后外。
四个八拍后双手抓住把杆,腿贴地面,用腹腰去找前面的墙,教师把学生一点点往前推。
3、压腿(前、旁、后):前腿时同手(三位)同脚,左手单手扶把,用肚脐眼去找大腿,还原时手先起来;旁腿时左腿右手,要求用后背去找大腿;后腿时人往长拉,手先下去找后脚尖,抬头,膝盖外开。
前、旁、后腿各压八个八拍,每四拍压一次。
换腿压反面。
4、踢腿(前、旁):单手扶把踢把杆外腿,准备拍山膀手,脚尖后点地。
两拍踢起,两拍点地,四拍还原,踢完换旁腿(脚五位)。
前、旁各踢八个八拍,然后往把杆转身1800直接换反面。
5、双手扶把踢后腿:要求膝盖外开,四拍踢一次,还原时脚尖前点地,四个八拍后换腿。
6、甩腰:单手扶把正步一位手准备。
手快速经二位到三位,往后下大腰,还原时手回一位。
八拍下腰,八拍还原,动作快速有力,要求膝盖伸直,八个八拍后转身1800反面。
7、劈叉:把下左、右腿直叉、横叉,老师根据状况逐个纠正并加外力。
把上基训部分(均由老师讲解示范后让学生跟音乐做,老师逐一纠正)结束,休息五分钟。
二、把下训练1、身韵组合:准备拍盘腿坐在地上,双手自然扶着膝盖,后背挺直。
舞蹈课教案(精选多篇)

舞蹈课教案(精选多篇)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舞蹈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示范教学、实践练习和小组合作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知识:舞蹈的起源、分类和特点。
2. 舞蹈技巧:基本的舞蹈步伐、手势和表情。
3. 舞蹈组合:简单的舞蹈组合和动作。
4. 舞蹈表演:如何进行舞蹈表演和舞台表现。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了解舞蹈的基础。
2. 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舞蹈的动作和技巧。
3. 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掌握舞蹈的动作和技巧。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舞蹈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提高程度。
3. 学生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程度。
4. 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提升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舞蹈练习,地板平整,光线充足,音响设备正常。
2. 教学材料:准备舞蹈教材、音乐光盘、音响设备、镜子、舞蹈服装和舞蹈鞋。
3. 教学工具:准备扩音器、教学视频、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
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进行身体热身,包括关节活动、拉伸和基本舞蹈步伐。
2. 舞蹈技巧学习:讲解并示范基本的舞蹈步伐和手势,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 舞蹈组合教学:教授简单的舞蹈组合,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4. 舞蹈表演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培养他们的舞台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延伸1. 组织舞蹈比赛:让学生在班级或学校内参加舞蹈比赛,展示他们的舞蹈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勾绷脚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
“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
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
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
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勾绷脚》组合
双绷脚
动作:正部位伸腿坐,双脚并拢,脚背脚尖往下绷。
要求:绷脚时脚背最大限度伸展,与小腿呈优美的弧线。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绷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双勾脚
动作:绷脚准备,用脚尖带着整个脚往小腿方向勾。
要求:脚后跟最大限度伸展,脚背与小腿形成小于90°的角。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勾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
“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
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
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
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双勾趾
动作:绷脚准备,脚趾往脚背方向勾起。
要求:只勾脚趾,脚背保持绷脚不动。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勾趾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双绷趾
动作:双勾趾准备,脚趾往下绷,成双绷脚。
要求:只绷脚趾,脚背保持绷脚不动。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绷趾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
“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
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
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
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屈膝勾脚外旋
动作:正部位伸腿坐,屈膝勾脚,然后脚往两旁打开。
要求:脚跟并拢,屈膝时脚后跟在原地不动。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屈膝勾脚外旋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绷脚内旋
动作:在屈膝勾脚准备,双膝伸直绷脚,双脚并拢。
要求:绷脚内旋时,要以跨根为轴心往里旋转。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绷脚内旋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
“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
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
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
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交替勾绷脚
动作:正部位伸腿绷脚准备,一只脚勾,一只脚绷,交替做。
要求:双脚勾、绷都要做到最大限度。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交替勾绷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5)本堂课所学动作连起来练习
6)分组练习,学生相互学习。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