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盖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工艺规程制定

合集下载

齿轮油泵前盖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齿轮油泵前盖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4.合理的选择加工设备、夹具(必要时需设计简单工装)、量具和加工刀具,并制定装夹方案;
5.制定零件的工序卡片及刀具卡片;
6.运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编写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7.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成零件的试切或运用仿真软件对数控程序进行仿真。

2.1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
被加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性问题涉及面很广,下面结合编程的可能性和方便性提出一些必须分析和审查的主要内容。
2.2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
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是用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来规定每道工序的操作规程,操作者按工艺卡上规定的“程序”加工零件。而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要把被加工的全部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位移数据编制成程序,并以数字信息的形式记录在控制介质(如穿孔纸带,磁盘等)上,用它控制机床加工。由此可见,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3论文所要完成的工作与要求
结合数控技术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和在校期间的学习基础,在课题内容的选取上,力求将数控专业要求具备的机械制图能力、识图能力、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能力、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能力、工艺文件编写能力、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能力和数控零件加工能力等融入设计中。
本设计要求学生针对齿轮油泵前盖零件进行较为详细的工艺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可行的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并编写零件的工艺文件和数控加工程序,具体要求如下:
关键词:齿轮油泵 数控加工 工艺分析 手工编程 自动编程

1.1课题来源
本设计课题为齿轮油泵前盖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选取的零件为自拟题目,课题的选取主要参照企业真实零件,并进行适当修改后确定。在课题内容的选取上,力求将数控专业要求具备的机械制图能力、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能力、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能力、工艺文件编写能力、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能力和数控零件加工等能力融入其中。

齿轮泵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铣夹具)说明书

齿轮泵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铣夹具)说明书

齿轮泵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铣夹具)说明书1.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齿轮泵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铣夹具)的详细说明和指导。

齿轮泵泵体的机械加工是制造齿轮泵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的加工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工艺流程齿轮泵泵体的机械加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加工准备:进行材料准备和设备准备,并检查加工工艺和工装的准备情况。

2.粗加工:采用铣床进行泵体的外形粗加工,包括铣削泵体外形和加工入口。

3.打孔:根据设计要求,在泵体上进行打孔加工,包括入口孔、出口孔和螺纹孔等。

4.铣削:采用铣床进行泵体的平面铣削和曲面铣削加工,保证加工尺寸和平面度的精度。

5.放电加工:对泵体进行放电加工,消除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形和残留应力。

6.表面处理:根据需要进行砂光、抛光和喷涂等表面处理,提高产品的光洁度和耐腐蚀性。

7.检验和修整:对加工完成的泵体进行检验,包括尺寸检验、外观检验和性能测试等,如有问题则进行修整。

8.包装和出厂:对合格的泵体进行包装,并出厂交付使用。

3. 工装设计(铣夹具)为了确保齿轮泵泵体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需要设计合适的工装,提供稳定的夹持和定位功能。

下面是对铣夹具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流程的详细说明:3.1 设计要求1.夹具结构要稳定,能够保持泵体加工时的定位精度和刚度。

2.夹具布局要合理,能够方便工装的安装和卸载。

3.夹具材料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承受加工时的力和磨损。

4.夹具要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夹持和定位时的意外伤害。

5.夹具应具备较高的自适应性,以适应不同型号和尺寸的泵体加工。

3.2 设计流程1.分析加工工艺和要求,确定夹具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根据泵体的几何形状和加工位置,设计夹具的定位和夹持装置。

3.确定夹具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考虑到夹具的刚度和耐磨性。

4.进行夹具的三维设计和装配,使用CAD软件绘制夹具的工程图纸。

5.进行夹具的结构计算和强度校核,确保夹具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承受所需的力和磨损。

齿轮油泵零件右端盖的加工工艺

齿轮油泵零件右端盖的加工工艺

齿轮油泵零件右端盖的加工工艺摘要首先,本人设计齿轮油泵零件右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不过本人对于自己设计的齿轮油泵右端盖经过了解,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生产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详细分析其加工工艺,采用多工序,数控机床加工。

通过对零件的分析,此齿轮油泵右端盖要求精度高,工序适当集中,要求光滑,所以选用的工具和尺寸要量得准。

最后对零件进行校核。

以便达到零件精度的要求。

1、齿轮油泵右端盖的功用和结构特点齿轮油泵右端盖是齿轮油泵的基础零件之一,用手将一些轴套和齿轮等零件组装在一起,使其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并按照一定的传动关系协调的运动。

组装后的齿轮油泵,用端盖的基准平面安装在机器上。

因此,齿轮右端盖的加工质量对箱体部件装配后的精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且其属于剖分式箱体,结构特点为:结构形状稍微复杂,内部呈空腔,箱壁较厚且不均匀,其上有许多精度要求很高的轴承孔和装配用的基准平面。

此外,还有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紧固孔和次要平面。

因此,齿轮油泵右端盖要加工部位较多,加工难度也较大。

2、齿轮油泵右端盖的材料和毛坯齿轮油泵右端盖采用灰铸铁HT200,它有容易变形,吸振性好,耐磨性及切削性好等特点。

当生产批量不大时齿轮油泵右端盖毛坯采用木模手工造型,制作简单但毛坯精度较低,余量也较大,大批、大量生产时则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

毛坯精度高,余量可适当减少。

在单件生产时,有时采用焊接件作毛坯,以缩减短生产周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捉住机遇,把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如数控设备)和自己的研究创新结合起来,奋发图强,加快发展速度,为使我们厂生产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提高我们厂的生产。

关键词:数控编程、加工工艺、铣削加工、齿轮油泵右端盖、装夹方案齿轮油泵零件右端盖的加工工艺AbstraFirst of all, I design the right gear pump cover part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process equipment, but I own the design of gear pumps cover right through to understand, according to the parts of the shape, size precision, production and other economic benefits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multi-process, the CNC machine. Through parts of the analysis, the right gear pumps cover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precision, the appropriate processes focused on demanding smooth, so the selection of tools and size to the amount accurately. Finally, check for compon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ecision parts. ,( cover the right gear pump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Gear pump cover is the right gear pumps on the basis of one of the parts, some with their hands and sleeve assembly of parts such as gears together to keep each other in the right positio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ansmission of a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 After the assembly of gear pumps, cover with the base machine installed in the plane. As a result, the right gear on thecover of the processing quality of the cabinet after the assembly of precision components have a decisive impact.And his cabinet belong to Spli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structure of the shape of a little complex, was an internal cavity,thick-walled box and uneven, and its many high precision bearings usedin the assembly hole and the base plane. In addition, there are a number of less demanding precision fastening holes and secondary plane. As a result, gear pumps right to cover large parts of the processing, processing more difficult.,( gear pumps cover the right materials and roughGear pumps use the right cover gray cast iron HT200, it is easy to deformation, vibration absorber of good wear resistance and good cutting and so on. When the production volume is not right when the oil pump gear cover rough shape by hand using wooden mold, but the simple production of rough lower accuracy, is also a greater margin, a large number, when mass-produced metal mold machine model. Blank and high precision, to reduce the margin may be appropri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one-piece, sometimes used for welding pieces of rough, so as to reduce the short production cycleWith the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variety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materials and new equipment have emerge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s toward high-quality, high productivity and low-cost direction. That is why we must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introduce advanced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numerical controlequipment) and its innovative combination of research, work hard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we plant to produce a number of world-class products, improve our Factory production齿轮油泵零件右端盖的加工工艺Key words:NC programming, processing,milling, gear pumps right end caps,clamping p前言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齿轮油泵泵盖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担负着压力调节和油液分配的任务。

在制造过程中,其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为了保证齿轮油泵泵盖的可靠性、结构牢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需要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工艺路线首先,要确定齿轮油泵泵盖制造的工艺路线。

由于齿轮油泵泵盖大多是采用精密铸造或锻造等工艺制造而成的,因此,制造其泵盖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工序:铸造/锻造、精车、铣面、打孔、修边、攻丝等。

2、工艺条件每个工序都有相应的加工条件,比如铸造/锻造工艺中需注意原材料的质量,清洁度以及温度控制等;精车工艺中,需要控制刀具的选择和切削参数,保证工件表面精度,而铣面工艺则需要注意铣削刀具的选择、配齐以及机床的稳定性等;打孔要控制进给和转速以及工件的夹持方式以保证孔的质量;修边和攻丝也同样需要注意加工条件。

3、定位方式定位方式是指如何将齿轮油泵泵盖固定在加工夹具上,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

一般采用定位块和定位销进行夹紧和定位。

4、加工精度齿轮油泵泵盖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各项加工误差,其中包括机床误差、刀具误差、夹具误差以及工件本身误差等。

制定加工精度控制方案,可以确保加工出高精度的齿轮油泵泵盖。

5、检验标准除了加工精度之外,还要注意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以对加工出来的齿轮油泵泵盖进行检验。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精度检验、个性化测试、试验等。

总之,制定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关键的步骤。

好的工艺规程方案可以大大提高加工的精度和质量,保障工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减少因人为过程操作产生的次品率。

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工序和加工条件,控制好加工误差,加强对加工质量的质量度量以及开发出严格的检验标准。

只有通过制定工艺规程,才能确保齿轮油泵泵盖的生产质量和工艺稳定性,保证整个发动机的高性能、高可靠性。

齿轮泵壳体加工工艺分析

齿轮泵壳体加工工艺分析

#92#齿轮泵壳体加工工艺分析周振宝(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31)P rocess Anal y sis on Geared Pu mp BodyZ HOU Zhenbao(Schoo l o f Industr y,Nan ji n g Ag ricult u ra lUniversity,N anjing210031,C HN)齿轮泵是发动机中的润滑油泵,目前大都由中小企业生产。

经调查,这些企业因生产条件原因,泵的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压力偏低;二是其轴转动不灵活。

本文将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经济型的工艺方案。

1壳体的工艺性分析图1所示为齿轮泵壳体的零件简图。

从图中看出,其加工精度要求高的是2-<1215F7mm和R14181mm的孔径、孔深,其尺寸精度为7级;两孔的中心距由位置度控制,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还有同轴度、垂直度公差要求。

经试验得知:产生泵压力偏低的主要因素是孔径、孔深的误差,使泵轴转动不灵活的主要因素是同轴度、垂直度、位置度等误差。

因此,对它们的加工是泵体加工的关键工序,工艺中需采取特别措施。

其它的表面用一般加工方法就能达到要求。

2壳体加工的工艺方案分析为提高壳体关键工序的加工精度,有的企业购买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

目前生产齿轮泵的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其规模不大,现代化程度不高。

购买这些机床对于他们相当于投入了巨资;同时齿轮泵是小规格产品,其利润空间很小。

其结果是虽然质量得到了保证,但经济效益差,甚至亏本。

对于这类企业比较合适的工艺方案是选用企业中精度较高的镗床(或车床)作为关键工序的加工机床,采用专用的夹具、刀具、量具来保证加工精度。

很显然,这种方案投资很小,经济效益好,属经济型工艺方案。

经实践证实,这种方案能稳定可靠地保证关键工序的加工精度。

该方案的过程为:用普通铣床分别铣两平面→钻4-<9mm通孔(其中两孔钻、铰,作定位用)、钻2-<1215F7底孔→铣其它面→钻其它孔及攻丝→粗、精镗R18141mm孔(留013mm余量)→磨G面→以G面和2-<9mm孔(夹具上一面两销)定位,分别镗2-<1215F7mm孔、镗刮R18141mm及其端面(采用直线分度夹具、专用刀具、专用量具)。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齿轮油泵是一种重要的机械设备,用于提供机器和汽车等设备的润滑油。

齿轮油泵的泵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在机械加工中,齿轮油泵泵盖的加工工艺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仔细处理和制定,以确保工艺的准确性、质量和稳定性。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艺前的准备
在进行齿轮油泵泵盖机械加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加工的工艺和方案,包括机床的选择、工具的选择、加工顺序和工艺流程等。

其次,还需要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加工材料的选择和备料工作。

二、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定夹具的选择,要选择符合加工要求的夹具,确保加工时的稳定性和精度。

二是机床的调整,要根据加工要求和工艺流程调整机床,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精度。

三是冷却液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加工的材料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液,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加工完成后的验收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检查。

一是检查加工件的表面质量,根据加工要求和标准进行检查,保证加工的表面光滑度和精度;二是检查尺寸精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检查,并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三是检查加工件的材料性能和物理性能,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根据加工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进行详细的制定和执行。

只有加工规程制定合理并执行严格,才能保证加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工艺技术]齿轮泵盖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工艺规程制定

[工艺技术]齿轮泵盖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工艺规程制定

(工艺技术)齿轮泵盖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工艺规程制定摘要通过利用泵盖的加工来加深对数控编程加工零件,从而使我们能更好的更熟练掌握数控编程,并把加工零件的全部工艺过程,工艺参数,以代码的形式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用控制介质上的信息来控制机床,实现零件的全部加工过程。

关键词:数控技术,加工工艺,齿轮泵端盖目录摘要1目录21 引言32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及加工工艺的制定42.1零件图工艺分析42.2制定加工方案和加工工艺52.3 机床的选择62.4 选择切削用量62.5 加工路线83 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夹紧方案的确定93.1 定位基准的选择93.2 装夹方案的确定94 选择刀具和工艺卡片115 程序的编制166 结束语17致谢18参考文献19附录:程序清单201引言数控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一门基础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数控机床问世以来,数控技术大幅度推进了制造技术与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技术应用课程在我国已成为各大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数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机床、刀具、夹具、材料、数字控制、电机、检测等等。

特别是CAD/CAM一体化技术、FMS、CIMS、它们是集设备、信息、物流、能量流与一体的综合的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系统,而是一门综合设计、工艺、制造及自动控制的多学科交叉型的科学技术。

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同时又是用于产品制造的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机械制造业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传统的生产设备和方法已逐渐被计算机控制的各种系统所取代,数控加工中心正以其强大的加工功能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加工中心是按照预先编好的数控程序自动地对工件进行加工的高效自动化设备,故编制数控程序在数控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介通过泵盖的加工来加深对数控加工了解,使我们更好的更熟练掌握数控编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齿轮泵泵盖课程设计(精)

机械制造工艺学齿轮泵泵盖课程设计(精)

机械制造工艺学齿轮泵泵盖课程设计(精)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齿轮泵泵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姓名:学号:专业:指导老师:年月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安排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绘制的零件图进行工艺设计:设计题目:ХХХ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

二、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套三:提交时间:2012年春季学期第18周周五之前,提交课程设计电子文档(word文档),不必提交纸质文档。

四:以本次课程设计作为课程考核成绩,成绩评定方式:1. 零件图尺寸标注合理完整(含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20分;2. 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40分;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正确完整,40分。

目录1、设计任务------------------------------------------------------- 12、零件的分析------------------------------------------------------ 12.1零件的作用------------------------------------------------- 12.2零件的工艺分析-------------------------------------------- 13、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和毛坯的形状--------------------------- 23.1毛坯的种类------------------------------------------------- 23.2毛坯的结构工艺------------------------------------------- 33.3毛坯选择的依据- ------------------------------------------ 33.4坯料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3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4.1基准的选择----------------------------------------------- 44.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 44.3各工序间加工余量--------------------------------------- 44.4制定工艺路线--------------------------------------------- 55、切削用量计算--------------------------------------------- 85.1钻孔工步切削用量的计算--------------------------------------- 85.2粗绞孔工步工步切削用量的计算-------------------------------- 85.3 精绞孔工步工步切削用量的计算 ----------------------------96、加工Ф18H7孔的专用机床夹具------------------------ 97、参考文献-------------------------------------------------------- 10 1.设计任务分析泵体泵盖的技术要求,并绘制零件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利用泵盖的加工来加深对数控编程加工零件,从而使我们能更好的更熟练掌握数控编程,并把加工零件的全部工艺过程,工艺参数,以代码的形式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用控制介质上的信息来控制机床,实现零件的全部加工过程。

关键词:数控技术,加工工艺, 齿轮泵端盖ﻬ目录摘要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零件图的工艺分析及加工工艺的制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零件图工艺分析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制定加工方案和加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机床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选择切削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加工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夹紧方案的确定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装夹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选择刀具和工艺卡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程序的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程序清单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数控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一门基础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数控机床问世以来,数控技术大幅度推进了制造技术与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技术应用课程在我国已成为各大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数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机床、刀具、夹具、材料、数字控制、电机、检测等等。

特别是CAD/CAM一体化技术、FMS、CIMS、它们是集设备、信息、物流、能量流与一体的综合的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系统,而是一门综合设计、工艺、制造及自动控制的多学科交叉型的科学技术。

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同时又是用于产品制造的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机械制造业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传统的生产设备和方法已逐渐被计算机控制的各种系统所取代,数控加工中心正以其强大的加工功能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加工中心是按照预先编好的数控程序自动地对工件进行加工的高效自动化设备,故编制数控程序在数控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介通过泵盖的加工来加深对数控加工了解,使我们更好的更熟练掌握数控编程。

22.1 零件图工艺分析1.产品材料:HT2002.产品数量:小批量生产3.未标注粗糙度均为12.5图2.1零件图该零件毛坯尺寸为170mm×110mm×30mm由平面、外轮廓以及孔系组成。

其中Ø32H7mm、Ø12H7mm和2ר6H8mm四个内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为1.6μm;Ø32H7mm内孔表面对A面有垂直度要求,上表面对A 有平行度要求。

该零件材料为铸铁,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根据上述分析,Ø32H7mm孔、2ר6H8mm孔与Ø12H7mm孔的粗、精加工应分别开进行,并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

同时应以底面A定位,提高装夹刚度以满足Ø32H7mm内孔表面的垂直度要求。

2.2制定加工方案和加工工艺(1)选择加工方法①上、下表面及台阶面的粗糙度要求为3.2μm,可选择“粗铣—精铣”方案。

②孔加工方法的选择孔加工前,为便于钻头找正,先用中心钻加工中心孔,然后在钻孔。

内孔表面的加工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孔表面本身的尺寸精度和粗糙度。

对于精度要求特别高、粗糙度值较小的表面,一般不能一次加工到规定尺寸,而要划分阶段逐步进行。

该零件孔系加工方案的选择如下。

A.Ø32H7mm孔,表面粗糙度为1.6μm,选择“钻—粗镗—半精镗—精镗”方案。

B.Ø12H7mm孔,表面粗糙度为1.6μm,选择“钻—粗铰—精铰”方案。

C.6ר7mm孔,表面粗糙度为 3.2μm,无尺寸公差要求,选择“钻--铰”方案。

D.2ר6H8孔,表面粗糙度为1.6μm,选择“钻--铰”方案。

E.Ø18mm孔和6ר10mm孔,表面粗糙度为12.5μm,无尺寸公差要求,选择“钻孔—锪孔”方案。

F.螺纹孔2×M16-H7,采用先钻底孔后攻螺纹的加工方法。

(2)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的加工方案包括制定工序、工步及先后顺序和进给路线等内容。

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对象复杂多样,特别是轮廓曲线的形状及位置千变万化,加上材料、批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对具体零件制定加工方案时,应对具体零件制定加工方案时,应具体分析并区别对待,灵活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加工方案合理,从而达到质量优、效率高和成本低的目的。

常用加工方案:①先粗后精这是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都采用的方案,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为保证零件的精加工质量做准备。

主要过程是先安排较大切削深度及进给量的粗加工工序,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精加工前的大量余量去掉。

②先内后外对于车、铣及线切割机床加工特别适宜先内后外的加工方法。

对既要加工内后加工外形表面。

这是因为控制内表面的尺寸和形位精度等均较困难, 刀具刚性相应较差,刀尖或刀刃的使用寿命受到切削热的影响而降低,以及在依据加工内容,所选机床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2.3 机床的选择选用加工中心或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虽然加工柔性比普通铣床优越,而且能够加工更加复杂的曲面等工件,但单就某一种普通零件的生产效率而言,与普通铣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提高加工中心的效率便成为关键,而合理运用编程技巧,编制高效率的加工程序,对提高机床效率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4 选择切削用量该零件材料切削性能较好,铣削平面、台阶面及轮廓时,留0.5mm精加工余量;孔加工精度留0.2mm,精铰余量留0.1mm。

选择主轴转速与进给速度时,查询切削用量手册,确定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然后计算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

以下是计算过程。

1.钻削用量(1)背吃刀量ap取a p=4.25mm(2)主轴转速取S=750。

(3)进给速度取v f=110 mm /m in 。

2.Ø 12mm 铣削用量(1)主轴转速取v C =20m/min 。

∴398162010001000=⨯⨯==ππc c D v S (r/m in),取S =400。

(2)进给速度Ø 12mm 高速钢立铣刀为3刃,f Z=0.005×Dc =0.005×12=0.06∴v f =f z zS =0.06×3×400=72mm,取vf =72 m m/mi n。

3.Ø 12mm 铣削用量(1)背吃刀量a p由于刀具材料为高速钢,工件加工深度为25mm,取a p =25。

(2)主轴转速取S =530。

(3)进给速度取v f =80 mm /min 。

4.镗削用量(1)主轴转速的确定取硬质合金单刃镗刀的切削速度为150m/min 。

c c D v S π1000= =27.1194401501000=⨯⨯π (r/min),取S=1200。

(2)镗削进给速度的确定取镗削时的进给量为0.05m m/r 。

v f =f S=0.05×1200=60 (mm/m in),取v f=60。

2.5 加工路线理想的加工路线不仅可以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同时也能使数控机床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发挥,而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实现这两个原则,一保证精度原则,二提高生产效率原则。

按照基面先行、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加工顺序,详见泵盖零件数控加工工序卡。

外轮廓加工采用顺铣方式,刀具沿切线方向切入和切出。

先用平口钳夹粗-精铣底面以底面A作为基准粗-精铣上表面、台阶面和孔系,在铣削外轮廓时,采用“一面两孔”定位方式,即以底面A、Ø12H7和Ø32H7孔定位,详见数控加工工序卡。

3 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夹紧方案的确定3.1定位基准的选择在设计机床夹具前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定位基准,就本工序来说要注意到以下几点:定位基准必须与工艺基准重合,并尽量与设计基准重合,以减小定位误差,获得最大的加工允差,降低夹具制造精度。

当定位基准和工件基准或是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必须进行必要的加工尺寸及允差换算;应选择工件上最大的平面,最长的圆柱面或是圆柱轴线为定位基准,以提高定位精度,并使定位稳定、可靠;在选择定位元件时,要防止出现超定位现象;在工件的各加工工序中,力求采用同一基准,以避免因基准更换而降低工件各表面相互位置的准确度;当铸件以毛坯面做为第一道工序时的基准,应选用比较光整的表面做基准面。

考虑到该零件图的结构特点采用以下方式定位:选用平口虎钳夹紧:采用“一面两孔”定位方式,即以底面A,Ø12H7和Ø32H7孔定位所以满足减小定位误差获得最大的加工允差的要求,满足了设计的需要;铣底面时则以上工序粗铣出来的顶面为粗基准来铣底面,同样也是定位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也满足了本工序的设计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