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教案: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一、教学内容1. 信息与信息技术:介绍信息的定义、分类和传递方式,以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 互联网技术: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如电子邮件、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
2.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认识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
3. 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掌握基本的上网技能。
5.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如手机、电脑、互联网等。
2. 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介绍信息的定义、分类和传递方式,解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3.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介绍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4. 讲解互联网技术: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如电子邮件、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6. 例题讲解:选用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例题,如计算机编程、网络通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3.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并列举几种常见的信息技术。
2. 请介绍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
3. 请谈谈你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包括其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
5.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递过程,并说明其中所用到的信息技术。
九年级教科版物理下册课后练习: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电磁波的应用和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2.电磁波的应用一、单选题1.今年1月,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完成了在轨测试任务.实验卫星与地面通信联系是利用()A. 次声波B. 无线电波C. 红外线D. 超声波2.关于无线电波的主要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收音机用中波B. 超远程通信只能用微波C. 电视机发射、接收用的是长波D. 移动通信用中短波3.一般来说,女同学发出的声音频率最高约为1.1kHz,这样的声音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以720kHz向外广播时,发出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是()A. 721.1 kHzB. 720 kHzC. 7l 8.9 kHzD. 1.1 kHz4.关于接收无线电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接收无线电波→检波→高频放大→调谐→低频放大B. 接收无线电波→调谐→高频放大→检波→低频放大C. 接收无线电波→高频放大→调谐→检波→低频放大D. 接收无线电波→低频放大→调谐→检波→高频放大5.用收音机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时,收音机承担选台任务的是()A. 接收天线B. 调谐器C. 检波器D. 扬声器(喇叭)6.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我国贵州省已正式投入使用,射电望远镜接受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普通收音机差不多,它能接受来自太空的信息。
射电望远镜接受的信息属于()A. 红外线B. 紫外线C. 无线电波D. 超声波7.近一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4G手机通信业务已经逐渐推广,使用4G手机不仅通话信号好,还要在无线网络上网时效果更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和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km/sB. 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D. 电磁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不能传递能量8.以下对电磁波的认识,正确的是()A. 电冰箱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B. 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C. 电磁波可以用来传播信息D.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5m/s9.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B. 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同C.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可见光不是电磁波D. 日常生活使用的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10.(无线保真)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联盟所持有.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无线保真上网,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手机如果有无线保真功能的话,在有无线信号(如图所示)的时候就可以不通过移动联通的网络上网,省掉了流量费.以下关于无线信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线信号是一种电磁波B.无线信号是一种超声波C.无线信号是一种次声波D.无线信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二、填空题11.在地震救灾中,我们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发生灾情的位置进行定位,卫星导航传递信息主要依靠________(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这种波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12.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
信息技术改变生活的例子

信息技术改变生活的例子信息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对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是一些信息技术改变生活的例子:1.互联网和全球通信: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通信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轻松地进行跨国交流和信息共享。
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等方式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资源。
2.移动通信和智能手机: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保持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语音通话、短信、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与他人交流,同时还可以获取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和应用。
3.在线购物和电子支付: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商店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而无需离开家门。
电子支付的出现也使得支付变得更加方便和安全,人们可以使用信用卡、电子钱包等方式进行支付。
4.在线教育和远程工作:信息技术使得在线教育成为可能,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进行远程学习和培训。
同时,远程工作也得到了推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协作工具在家或其他地点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5.社交媒体和虚拟社交: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等改变了人们之间的社交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分享生活照片、状态更新等信息,并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
虚拟现实技术也为人们创造了全新的社交体验,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进行虚拟会议、虚拟旅游等活动。
6.医疗技术和健康监测: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带来了重大变革。
电子医疗记录系统使得医疗信息的存储和共享更加便捷,远程医疗技术使得患者能够通过视频会诊等方式获取医疗服务。
健康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以实时监测个人健康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提醒。
这只是一小部分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交通、娱乐、能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不断地改变和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革命与人类文明
物质 、能量 信息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 • 1.____ ____与____ 缺少的三大要素。 电磁波与电子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的发 展,使信息技术发生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芯片技术 半导体技术 、________ 集成电路 • 3.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 的发展, 使个人计算机获得迅速的发展和普及,迅速发展 网络 的_______ ,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 缺少的工具,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初三物理组
• • •
•
•
•
一· 现代通信网络 光缆通信 卫星通信 、__________ 1.现代通信网络包括_________ 、 移动通信 和_____________ 等方式。 卫星 作为中继站,转发电磁波, 2.卫星通信是利用______ 进行通信的。 3.光缆通信是利用携带信息的光从光纤一端到另一端 传输距离长 的传递。光纤具有_______________ 、 高抗干扰 ___________ 等特性。 移动台 、 4.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数字蜂窝系统主要由______ 基站 、和____________ 移动交换中心 ____ 组成。 手机 车载电话 5.移动台就传递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 。 基站
科技为主题的a3纸的手抄报内容

科技为主题的a3纸的手抄报内容
以下是一个科技主题的A3纸手抄报内容的建议:
标题:科技改变世界
1.引言:
科技是指人类运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改变自然界、创造新的物质和能量,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科技创新与发展:
列举一些科技领域的重要发明和创新,如电力、电话、互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机等,说明它们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3.信息技术的应用:
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如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获取信息、在线购物等。
4.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介绍一些关于绿色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如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强调它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科技与医疗保健:
说明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医疗器械等,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科技与教育:
介绍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强调它们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7.科技的未来展望:
展望科技的未来发展,如人类探索外太空、基因编辑、量子计算等,说明科技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善于运用科技,让它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更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一个科技主题的A3纸手抄报内容的建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补充。
26改变世界的高科技革命

2、生物工程技术形成时间: 20世纪70年代 3、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农业 医药
4、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4、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1)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9年中国加入。
2)进入21世纪,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 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3)克隆技术的成功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你认为有必要制定和遵守《全国青少年 网络文明公约》吗?为什么?
消极:①垃圾信息、不良内容
②网络犯罪
③青少年沉溺网络世界等等.
无二性,有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意想不到的影 响。尤其是克隆技术将会引发十分棘手的社会 伦理问题。
三、登上太空 -----航天技术的发展
1.航天工程的发展:
成就 人造地球 卫星 载人宇宙 飞船 登月飞船 航天飞机 国家 苏联 苏联 中国 美国 美国 时间 工程代号 1957年 伴星一号 东方一号 1961年 神州五号 2003年 1969年 阿波罗-11 1981年 哥伦比亚号 宇航员
特别关注:克隆研究能走多远?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 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羊多利在1996 年7月诞生,这使得“克隆”这一专业名词几乎在 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一夜之间为大多数公众耳熟能详。而当它再与 “人”字组合起来形成“克隆人”这一名词时, 有的人开始兴奋,有的人则开始恐惧。被过度渲 染的美好前景,被夸张描绘的恐怖情状,与科学、 伦理、宗教、法律和社会等方面众说纷纭的观点 纠缠在一起,使得更多的人对克隆技术的发展感 到迷惑与茫然。克隆技术研究究竟能走多远?不 过,当克隆技术涉及人类自身时,争论就大了很 多。
信息技术改变世界

信息技术改变世界自二十世纪40年代起,以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了70年,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就是信息科技持续创新推动人类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升级的过程。
我们经历了以高度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信息化浪潮的洗礼,正处于以高度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信息化浪潮之巅,已经听到以高度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的轰鸣。
我们将这三次信息化浪潮分别称为信息化1.0、信息化2.0和信息化3.0。
三次信息化浪潮层层叠加、维度提升,其对人类学习方式、人类社会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信息化1.0的直接动力源自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具体说是图灵机、冯氏体系结构与晶体管等方面的源头创新,涉及到计算机、微处理器、软件技术、数字传感器、多媒体技术等核心技术。
源自20世纪上半叶的以量子能带理论、可计算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成就,为信息化1.0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内在动力。
信息化1.0的历程是摩尔定律持续发挥作用的历程,人们看到了“指数增长”的力量,比如,近30年来,内存价格下降到30年前的四万五千分之一,硬盘价格下降到30年前的三百六十万分之一;当下,每一台智能手机的性能比1980年代最高性能的巨型计算机还要强大。
信息化1.0时代,一个又一个行业由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其竞争力和运行效率极大提高。
聚焦到学习领域,信息化1.0带来了学习内容采集、存储和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
信息化2.0的直接动力源自网络通信技术的源头创新,主要涉及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核心技术。
信息化2.0建立在信息化1.0之上,是高度数字化的人-机-物三元世界中各类数字化实体持续互联的过程。
相比信息化1.0,信息化2.0是由“点”到“网”的跃升或“相变”,人们看到了“联接”的力量。
基于互联网,组合式跨界应用创新颠覆了一个又一个既有行业。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含解析)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之小船创作1.电脑(1)产生: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
(2)发展方向:一是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一是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3)应用:生产、办公等各个领域,也走进了家庭。
2.网络(1)产生: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上,网络技术诞生,并由此形成全球性信息网络。
(2)影响:打破了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资源共享。
3.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1)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
(3)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1.生物工程(1)20世纪70年代,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
(2)人们把它应用在农业、医药等行业。
2.遗传工程的重大发展(1)地位: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2)发展: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我国于1999年加入这项计划。
(3)成就:21世纪初,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三、登上太空1.历程(1)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2)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是宇航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
2.作用: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各种卫星广泛运用于气象、资源勘测、通信等许多领域。
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1.信息技术史料“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①成为人类生活的交换物。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1983年9月22日,美国洛杉矶市警察逮捕了两个青少年,伦·欧斯钦是优秀的大学生,卡宾是出众的中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③现单代击信息此传处递方编式辑互联母网版标题样式
庞大、快捷的计算机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可以实 现即• 单时击可此视处通编话辑,母人版类文像本生样活式在同一个“地球村”中。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今击天此,处我编们辑用母电版缆文中本的样电式流,空中的无线电波 和光•缆第中二的级 光波传递着信息,使天涯近若咫尺,使 须臾便可• 第知三晓级 天下,使万卷收纳掌中……,……还
精品课件
随堂训练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我市目前已全面开通了4G手机通信业务.使用4G 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 且• 上单网击速此度处非编常辑快母,版下文列本说样法式正确的是( D ) A.电•磁第波•二第在级三空级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电磁波不• 能第四• 发级第五生级 反射 C.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D.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2)基击站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①基站:就是基地台它是一种固定的无线电台地台, 它• 单可击以此将处收编到辑的母手版机文信本号样传式递到移动通讯网也可以
• 第二级
将信号•从第移三级动通讯网传递到手机。
• 第四级 • 第五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中国试验通信卫星
1984年 4月8日中国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二单光缆击通此信 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光纤与光缆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 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
精品课件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②1862年,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通过理论预 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 了•麦单克击斯此韦处的编预辑言母,版之文后本无样线式电报,电话、无线电 广播•,第电二视级,雷达等纷至沓来。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十单击章此处电编辑磁母版波文与本样信式 息技术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3.•改第五变级 世界的信息技术
精品课件
导入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现代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今日的地球已经被一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张电磁波的大网严严
• 第二级
• 第三级
实实地罩了起来
• 第四级
• 第五级
通过这个通信网络,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 以将信息即时发往世界各地,在一瞬间传遍全球。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1970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 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 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2单.光击缆通此信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内编芯辑母版文本样式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1. 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①烽火台; ②八百里快马; ③信鸽。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近代信息传递方式 ①1835年,美国画家莫尔斯经过苦心研究发明了第 一• 台单实击用此的处有编线辑电母报版机文,本使样摒式弃古老信息传递方式。
• 第四级
会有怎样的奇• 迹第五值级 得期待?不知道,因为信息技术 革命仍在继续。然而毋庸置疑,信息技术是瑰丽的 现代人类文明的支柱之一。
精品课件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卫星通信
• 第三级
• 第四级
改变世界的信•息第五级
光缆通信
技术
移动通信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明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外套
光缆通信:光缆(光纤)通信是光信息从光纤的 一端入射后。在光纤的内壁上反复反射,直至从 另一端出射。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三 单移动击通此信 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数字蜂窝系统
当•前单最击为此普处遍编的辑手母机版通文讯本系样统式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和 移动交• 第换•二第中级三心级组成,它们形成了一个数字蜂窝系统。
导入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现代通信网络包括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 通信等。
精品课件
导入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学习目标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1.常识• 第性三了级解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
• 第四级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②设单立击基地此台处的原编因:辑母版标题样式
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信号的发射和接 收• 单能击力此都处非编常辑有母限版,文因本此样,式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 靠这• 种第•二较第级大三级的固定无线电台——基地台转接。
• 第四级 • 第五级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移动交换中心(MSC) 它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所有移动台发来的 信•息单都•击第要此二经处级由编它辑分母拣版、文处本理样、式传递。
(2)通信卫星大多相对地球“静止”——同步卫星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三颗同步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卫星通信过程
• 单击此处卫编星辑通母信版系文统本由样卫式星和地面站两部分组 成。• 第•二第级三级
• 在第四• 卫级第五星级 通信中,地面站向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电磁波;卫星作为中继站,将接收到电磁波进 行处理,并发送给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或转发给 另一颗卫星;接收方地面站接到卫星发来的电磁波 就获得了发送方地面站传来的信息,实现了信息传 递。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
• 第二级
• 第三级
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
• 第四级 东方红一
•
第五级
号卫星
第一颗人造卫星。
中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 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四 单信息击革此命与处人编类文辑明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物此质处、编能辑量母与版信文息本,样是式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 不可• 缺第•二少第级的三级三大支柱。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 信息的生•成第和四级传播一直备受关注。
• 第五级
提问:在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有哪些呢? 阅读课文回答。
• 第四级 • 第五级
移动台
基站
精品课件
移动交换中心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移动交换中心
• 单击此移处动编台辑母版文本样式
数• 第二级
字 蜂
• 第三级
基站 • 第四级 • 第五级
基站
窝
基站
系
基站
统
基站
基站 基站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移动台:就是手机或车载电话它既能发射无线 电波,也能接收无线电波。
精品课件
随堂训练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聊天方式也不断推
陈出新,微信就是时下流行的一款手机语音聊天软
件• 单,击语此音处信编息辑进母行版传文播本是样利式用手机发射( A ) A• .第电•二磁第级三波级
B.激光•
第四级 • 第五级
C.红外线
D.紫外
精品课件
随堂训练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了解光缆• 通第五信级 的原理和优点。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一单卫击星通此信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通信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卫式星
• 第二级
• 第三级
•地第面四级站 • 第五级
地面站
卫星电话
1.通信卫星
(1)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
发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
精品课件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4.目前卫星通信是利用与地球同步运行的卫星,
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信号的中转),实现全球
的• 通单信击,此也处就编是辑让母卫版星文收本发样的式电磁波覆盖整个地球,
• 第二级
则至少•需第要三的级 卫星数量是( B )
A.2颗
• 第四级 • 第五级
B.3颗
C.4颗
D.5颗
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