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合集下载

关于信息技术的书籍

关于信息技术的书籍

关于信息技术的书籍以下是关于信息技术的一些书籍推荐:1. 《计算机网络》作者:Andrew S. Tanenbaum。

这本书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原理,涵盖了从主机到网络底层的所有内容。

2. 《计算机科学导论》作者:Behrouz A. Forouzan。

这本书提供了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全面介绍,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结构、算法、编程语言、数据库等方面。

3. 《操作系统概念》作者:Abraham Silberschatz等。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础原理、设计和实现,对于理解和学习操作系统非常有帮助。

4. 《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作者:Stuart Russell和Peter Norvig。

这本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经典教材,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

5. 《计算机图形学》作者:Donald Hearn和M. Pauline Baker。

这本书讲解了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概念和算法,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6.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者:Scott Tilley和Harry J. Rosenblatt。

这本书介绍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适合对信息系统开发感兴趣的读者。

7. 《数据库管理系统》作者:Raghu Ramakrishnan和Johannes Gehrke。

这本书介绍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实践,对于数据库开发和管理人员非常有参考价值。

8. 《计算机安全》作者:William Stallings和Lawrie Brown。

这本书详细讲解了计算机安全的概念、原理和技术,涵盖了网络安全、密码学、身份认证等方面。

以上是一些关于信息技术的经典书籍,但请注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版市场上也有很多新的教材和参考书出现。

因此,建议在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技术书籍时,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

九年级物理《10.3改变世界的电磁波》课件和学案、解析

九年级物理《10.3改变世界的电磁波》课件和学案、解析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 (2)初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激光笔和玻璃做的小实验,知道激光在玻璃中传 播的特点,加深对光纤通信的理解。 (2)通过对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的了解,认识信 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借助电磁波以及其他一些技术,现 代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通信卫星环绕着地球 高山之巅上通信发射塔
地下和海底密如蛛网的通信线缆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这个从空中、陆地到海底的立体通信网络, 连接了亿万部电话、计算机和大型数据库,将 整个世界从国家、地区到家庭、个人紧密地联 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地球村” 现代通信网络 卫星通信 光缆通信 移动通信
卫星与地面站、卫星电话之间进行通信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今日的地球已经被一张电磁波的大网严 严实实地罩了起来,通过这个通信网络, 几乎在地球上任意一个地方都可以将信息 即时发往世界各地,在一瞬间传遍全球。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信息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产生学好知识技 能,利用信息技术为国家社会服务的意识。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本节重点
通过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 移动通信等实例,理解信息技术 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难点
对移动通信的原理及数字蜂 窝系统的理解。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所有移动台发 来的信息都要经由它分拣、处理、传递。

中小学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

中小学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

中小学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兴趣和热情1.2 教学内容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科技的发展历程科技的未来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科技的认识和看法1.4 教学资源教材:科技发展史、未来科技预测等相关书籍视频:展示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第二章:计算机科学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等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明、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出现等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4 教学资源教材:计算机科学相关书籍实践资源:计算机设备、网络资源等第三章: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的兴趣和热情3.2 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的定义、的种类等的发展现状: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研究领域等的未来趋势:的发展前景、的挑战和伦理问题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案例分析法:分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3.4 教学资源教材:相关书籍案例资源:应用的实例和案例第四章:生物技术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热情4.2 教学内容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生物技术的定义、生物技术的种类等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等生物技术的未来趋势: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生物技术的挑战和伦理问题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4.4 教学资源教材:生物技术相关书籍案例资源:生物技术应用的实例和案例第五章:新能源技术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5.2 教学内容新能源技术的基本概念: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的种类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新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新能源的研究领域等新能源技术的未来趋势: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新能源技术的挑战和伦理问题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新能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5.4 教学资源教材:新能源技术相关书籍案例资源:新能源技术应用的实例和案例第六章:材料科学6.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和热情6.2 教学内容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材料的定义、材料的种类等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新材料的研发、材料的应用领域等材料科学的未来趋势:材料科学的挑战和机遇、可持续发展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案例分析法:分析新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6.4 教学资源教材:材料科学相关书籍案例资源:新材料应用的实例和案例第七章:空间科技7.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空间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空间科技的兴趣和热情7.2 教学内容空间科技的基本概念:空间的定义、空间科技的应用等空间科技的发展现状:航天器的研发、太空探索等空间科技的未来趋势:太空旅游、太空资源开发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空间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观看视频法:观看航天器发射、太空探索等视频资料7.4 教学资源教材:空间科技相关书籍视频资源:航天器发射、太空探索等视频资料第八章:环境科技8.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环境科技的兴趣和热情8.2 教学内容环境科技的基本概念: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等环境科技的发展现状: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方法、环境监测等环境科技的未来趋势: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环境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小组讨论法:讨论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8.4 教学资源教材:环境科技相关书籍案例资源:环境保护的实例和案例第九章:医学科技9.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医学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医学科技的兴趣和热情9.2 教学内容医学科技的基本概念:医学的定义、医学科技的应用等医学科技的发展现状:医疗设备、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等医学科技的未来趋势:精准医疗、人工器官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医学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观看视频法:观看医学科技应用的视频资料9.4 教学资源教材:医学科技相关书籍视频资源:医学科技应用的视频资料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思考和探索10.2 教学内容总结前述章节的内容,强调科技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0.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讨论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分享法: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10.4 教学资源教材:总结性资料、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等相关书籍视频:展示未来科技发展和挑战的相关视频资料第十一章:科技伦理与责任1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伦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负责任的科技使用习惯11.2 教学内容科技伦理的基本概念:隐私权、知识产权、伦理等科技伦理案例分析:讨论科技发展中的伦理争议和解决方案个人责任与公共利益:如何在科技使用中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科技伦理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科技伦理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科技伦理原则11.4 教学资源教材:科技伦理相关书籍和文章案例资源:科技伦理案例研究和讨论第十二章:科技与创新12.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12.2 教学内容创新的基本概念:创新的定义、创新的类型科技创新的过程:创意产生、原型开发、市场推广等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创新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小组活动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分享法:邀请创新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12.4 教学资源教材:创新管理和创新思维相关书籍案例资源:成功的科技创新案例和故事第十三章:科技与经济1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科技经济的认识13.2 教学内容科技与经济的相互影响:科技如何推动经济增长科技产业的兴起: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科技经济的未来趋势: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和趋势观看视频法:观看相关的纪录片和案例视频小组讨论法:讨论科技经济对未来的影响13.4 教学资源教材:科技经济学相关书籍视频资源:科技经济的纪录片和案例视频第十四章:科技与安全1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带来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保护个人和公共安全的意识14.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生物安全:生物技术的潜在风险和安全管理个人安全: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科技安全的基本概念小组活动法:模拟网络安全场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分享法:邀请安全专家分享真实案例和防护措施14.4 教学资源教材:网络安全和生物技术安全相关书籍案例资源:网络安全事件和生物安全案例第十五章:未来科技探索15.1 课程目标激发学生对未知科技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未来科技的精神15.2 教学内容探索未知科技:虚拟现实、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未来科技的应用:这些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探索的过程:如何成为一名未来科技的探索者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未来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小组讨论法:讨论未来科技的潜在影响和发展方向项目式学习法:鼓励学生开展小项目,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未来科技领域15.4 教学资源教材: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相关书籍案例资源:未来科技探索项目和实例网络资源:访问科技博物馆、在线课程等,获取最新的未来科技信息重点和难点解析。

信息技术课适合学生看的纪录片

信息技术课适合学生看的纪录片

信息技术课适合学生看的纪录片1.《计算机科学的故事》该纪录片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主线,通过讲述计算机的起源、发展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向学生展示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通过该片,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历史和重要性,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2.《互联网时代的革命》该纪录片详细介绍了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该片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各种应用和对社会的影响。

同时,该片还展示了互联网创新者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创新和创业的兴趣。

3.《代码的世界》这部纪录片以代码为核心,探索了代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通过展示代码的基本原理、编程语言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代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该片还介绍了一些成功的程序员和他们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

4.《人工智能的奇迹》该纪录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通过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该片还介绍了一些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和他们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5.《信息安全的挑战》该纪录片重点介绍了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挑战。

通过展示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

该片还介绍了一些信息安全专家和他们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对信息安全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6.《未来科技的趋势》该纪录片探讨了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领域。

通过展示科技创新的前沿成果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该片还介绍了一些科技领域的先驱者和他们的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以上是几部适合学生观看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纪录片。

通过观影,学生可以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希望本文能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寻找合适的纪录片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ubuntu之路——day10.3traindevtest的划分、大小和指标更新

ubuntu之路——day10.3traindevtest的划分、大小和指标更新

ubuntu之路——day10.3traindevtest的划分、⼤⼩和指标更新train/dev/test的划分我们在前⾯的博⽂中已经提到了train/dev/test的相关做法。

⽐如不能将dev和test混为⼀谈。

同时要保证数据集的同分布等。

现在在train/dev/test的划分中,我们依然要旧事重提关于same distribution即同分布的概念。

假设我们现在有⼀种商品来⾃8个国家,如果我们将四个国家作为train和dev,将另外四个国家作为test,这种做法显然是错的。

因为我们建⽴的模型的靶点是为了逼近前四个国家的结果,但是在真正测试的时候我们移动了靶点,所以结果肯定是不好的。

(当然这其实引⼊了⽕热的transfer learning的⽬标,但显然的我们不能直接这么做)更好的⽅法是将这8个国家的样本全部进⾏组合,然后随机抽取⼀部分作为开发集,另⼀部分作为测试集,这就保证了同分布,也保证了⽬标的⼀致性。

开发集和测试集的⼤⼩在ML的早期:train set 70% + test set 30% 或者 train set 60% + dev set 20% + test set 20%这种划分⽅式在早期的机器学习中是合理的,因为早期的数据是⼩规模的⽐如100、1000、10000条数据的时候在DL的时代:train set 98% + dev set 1% + test set 1%因为在深度⽹络的⼤数据时代,当我们有了⼏⼗万条、⼀百万条甚⾄更多的数据的时候,利⽤其中1%作为测试已经是很⼤的数据了。

开发集的更新和评价指标的更新:在上⾯的猫图⽚分类例⼦中,如果⼀个error⼩的算法看起来⽐较好,但是它会提供⽐如porn图等不可接受的服务时,我们就要更改评价指标,⽐如图中的加权公式,让其在将特定的porn图分类为猫时扩⼤错误权重,这样最终的error就会变⼤。

其次有关于train set的更新,⽐如图⽚分类如果我们在开发阶段引⼊了⾼质量、专业精美的图⽚,但是在测试时⽤户上传了⼿机的低分辨率,表情怪异,光线过度等图⽚时,其模型的准确率并不⾼,此时就要更新开发阶段使⽤的集合。

改变世界的伟大科技作文5篇

改变世界的伟大科技作文5篇

改变世界的伟大科技作文5篇改变世界的伟大科技1科学技术是否真能使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实呢?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能轻易的回答该问题。

我们伟大的民族领袖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但也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既有它积极性,又有它的消极之处。

举些具体事例来说吧,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不计其数的科技成果,如第一次科技革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人力劳动被慢慢的废弃,是劳动力得到很大提高,自次进入了蒸汽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这是一个人类利用电的一个伟大里程碑,从此使蒸汽时代进入了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明了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如:电脑,手机等,这些产品的出现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了无比丰富的“历史遗产”,还推动了劳动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人类的生活更加富足殷实。

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优点却忽略了它的缺点,就它的缺点对人类带来得是能够灭绝全人类的,既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用到的高科技产品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不知有多大,大约有人参战,人失去了生命,人受伤,这其中就有许多死有科技之下,二战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科技带来的。

所以我们说科技有它的双面性。

不能单凭表面就判断它的好坏。

改变世界的伟大科技2近几年来,我们看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这让我为我是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记得很久以前,手机的用途几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打电话,可是前几年,手机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外观漂亮多了,而且用途也多了,可以用手机拍照、开会、上网、发短信息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这让我们的生活更为方便,也让我更加领会到了科技的力量,不过,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对“科技”二字的内容还知之有限,我无法用一些很深奥的理论来阐述科技的玄奇,也无法对各位走上工作岗位的长辈们承诺我所能实现的科技蓝图。

改变世界的5项技术

改变世界的5项技术

改变世界的5项技术
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出现正在改变世界的方方面面。

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2.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可以在
不需要中介机构或第三方的情况下安全地存储和传输数据。

它已经开始改变金融和其他行业,包括不动产和物流。

3. 基因编辑:CRISP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使科学家能
够编辑基因序列的新方法。

这种技术可能会改变医疗保健,使得人类能够治愈一些目前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

4. 数字化制造:数字化制造技术包括3D打印和其他自动化工具,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速度。

这些技术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改变制造业。

5.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正在逐
渐取代化石燃料。

这将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为我们提供平稳、可靠的能源供应。

- 1 -。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课本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课本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初中信息技术课本的目录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1.2 信息的特征1.3 信息技术1.4 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第2课认识计算机世界(一)2.1 硬件系统2.2 软件系统第3课认识计算机世界(二)3.1 常用存储设备的使用方法3.2 常用应用软件的简介3.3 计算机病毒第4课认识Windows Xp系统4.1 启动4.2 Windows桌面的组成4.3 鼠标的操作4.4 开始菜单的使用4.5 认识与使用窗口4.6 关闭系统第5课指法练习5.1 认识键盘5.2 指法练习第6课初识Word 2003 6.1 启动Word 20036.2 初识Word 2003窗口6.3 输入一首英文诗6.4 Word 2003的保存、退出第7课文件与文件夹7.1 认识文件管理工个7.2 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第8课在Word 2003里写字8.1 汉字的输入8.2 插入特殊符号8.3 文件的保存第9课Word文档的编辑9.1 打开文档9.2 文字的修改9.3 文字的复制、移动9.4 字符的查找和替换9.5 撤销操作和重复操作第10课文档的修饰10.1 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10.2 改变文字的字形10.3 改变文字颜色10.4 综合设置文字效果10.5 段落的对齐方式10.6 段落的缩进10.7 设置行间距、段间距第11课图文混排(一)11.1 插入图片11.2 图片的加工11.3 设置图片格式第12课图文混排(二)12.1 艺术字的制作12.2 文本框的插入12.3 自选图形的插入第13课轻松制作表格13.1 创建表格13.2 表格与文字的整理与修饰第14课排版打印14.1 插入页眉页脚14.2 插入页码14.3 设定分栏14.4 纸张的设置14.5 打印预览与打印第15课网上冲浪15.1 拨号上网15.2 专线上网第16课浏览器的常用设置16.1 IE浏览器的常用命令16.2 设置默认主页16.3 添加收藏夹16.4 工具栏设置第17课网上资源搜索17.1 启动搜索引擎17.2 分类搜索17.3 关键字搜索17.4 资源查找的技巧第18课网上资料的下载18.1 下载网上的图片18.2 下载网上的文字18.3 下载整个网页18.4 下载网上的文件18.5 网页的打印第19课安装与卸载软件19.1 软件的安装19.2 软件的卸载第20课制作一份小报第21课初识PowerPoint2003 21.1 启动PowerPoint2003 21.2 初识PowerPoint窗口21.3 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第22课图像的采集与加工22.1 输入图像的设备22.2 扫描图像22.3 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第23课为幻灯片添加声音23.1 处理声音的设备23.2 声音的采集和处理23.3 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23.4 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第24课幻灯片整体设计24.1 添加背景24.2 应用设计模板24.3 配色方案第25课幻灯片编辑25.1 视图方式25.2 幻灯片整体调整25.3 幻灯片中对象的编辑加工第26课自定义动画(一)26.1 自定义“时入”动画效果26.2 自定义“强调”动画效果26.3 设置播放方式第27课自定义动画(二)27.1 添加动作路径动画27.2 编辑路径27.3 绘制自定义路径27.4 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第28课幻灯片的超级链接28.1 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28.2 幻灯片与其他文件的超链接28.3 幻灯片与网页间的超链接第29课放映幻灯片29.1 手动放映29.2 自动放映29.3 设置放映方式第30课多媒体作品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改变世界的 —信息技术
现代通信方式


卫星通信 光纤通信 移动通信 互联网
中 国 发 射 第 一 颗 试 验 通 信 卫 星
思考几个问题:
1、什么是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在空中 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球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 返送回另一地球站。

四、互联网
网上冲浪
பைடு நூலகம்
远程医疗
电子会议
2、什么是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又名同步卫星,是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 的卫星。它像一个国际信使,把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 带到天上,然后再“投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用户手里。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中 国 的 第 一 颗 卫 星
卫星通信原理如下:
通信卫星工作的基本原理是:从一个地面站发出无 线电信号,这个微弱的信号被卫星通信天线接收后, 首先在通信转发器中进行放大,变频和功率放大, 最后再由卫星的通信天线把放大后的无线电波重新 发向另一个地面站,从而实现两个地面站或多个地 面站的远距离通信。例如一位在亚洲的用户要通过 卫星与大洋彼岸的美洲另一位用户打电话,就要先 通过长途电话局把用户电话线路与卫星通信系统中 的地面站连通,地面站把电话信号发射到卫星,卫 星接到这个信号后通过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再 转发到大西洋彼岸的地面站,地面站把电话信号取 出来,送到受话人所在的城市长途电话局转接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