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合集下载

中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中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中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小青蛙捉害虫》是一款中班体育游戏,旨在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本游戏需要准备一个大教室或操场,并提前准备一些塑料青蛙和一些塑料害虫,具体玩法如下:
1. 游戏准备阶段:
- 将教室或操场的一侧线划为害虫区,另一侧线划为青蛙区,两侧线之间保留一段距离作为游戏区。

- 将塑料青蛙放置在青蛙区的地面上,将塑料害虫分散放置在害虫区的地面上。

- 老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游戏进行阶段: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幼儿充当小青蛙。

- 老师发出指令,示范和解释游戏动作。

- 游戏开始后,小青蛙们要跳到害虫区捉害虫,然后跳回青蛙区。

每只青蛙最多只能捉一个害虫。

- 幼儿们要注意避免踩到害虫区的线,否则需要重新开始。

- 游戏时间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控制,一般不超过10分钟。

3. 游戏结束阶段:
- 游戏时间结束后,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捉到的害虫数量进行评比和表扬。

- 老师和幼儿一起清点捉到的害虫数量,并向他们介绍不同的害虫类型和生物知识。

- 可以设置奖品或小礼物,给表现出色的小组或个人作为奖励,激励幼儿参与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通过模拟捉害虫的过程,锻炼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中的互动和竞争,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此外,通过介绍不同的害虫类型和生物知识,还可以扩展幼儿的科学知识面。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青蛙捉害虫》6篇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青蛙捉害虫》6篇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青蛙捉害虫》精选6篇(一)教案名称:小青蛙捉害虫适用年龄:3-4岁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幼儿对于体育游戏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教学准备:1. 幼儿园操场或室内场地。

2. 手铃或口哨。

3. 害虫标志物(纸片或彩色纸)。

4. 带有小青蛙图案的头套。

教学过程:步骤一:介绍游戏(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游戏名称和规则:这个游戏叫做小青蛙捉害虫,我们要扮演小青蛙,一起来抓害虫。

害虫是用标志物表示的,你们要用手抓起它们。

我们要听到铃声,才能开始抓害虫。

步骤二: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们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做操、拉伸运动,以准备他们的身体参与游戏。

步骤三:游戏练习(15分钟)1. 幼儿们排成一列,一个幼儿戴上小青蛙头套,成为第一个“小青蛙”。

2. 老师站在幼儿们的后面,手持手铃或口哨,发出铃声,表示开始抓害虫的时间。

3. 其他幼儿们随机地在场地上散落害虫标志物(纸片或彩色纸)。

4. 老师停止铃声后,第一个小青蛙开始用双手抓起害虫标志物并放入自己的篮子中。

5. 其他幼儿们继续散落害虫标志物,每次停止铃声后,下一个幼儿成为小青蛙,重复步骤4。

6. 游戏结束后,幼儿们将害虫标志物放回原处,准备进行下一轮练习。

步骤四:游戏总结(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们对游戏进行总结和回顾,询问他们对于游戏的感受和体验,分享他们捉到害虫的经验。

教学延伸:1. 可以增加难度,增加幼儿人数和害虫数量,练习动作速度和反应能力。

2. 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使用单脚跳或爬行的方式捉害虫,增加游戏的乐趣和挑战性。

3. 引导幼儿们进行简单的害虫分类,如按颜色或形状将害虫标志物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区域中。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程度、动作准确性以及合作意识等。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青蛙捉害虫》精选6篇(二)教案主题:快乐小皮球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2.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青蛙捉害虫》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青蛙捉害虫》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青蛙捉害虫》教案名称:小青蛙捉害虫教案对象:幼儿园中班教案内容:社会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引导幼儿培养保护农作物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幼儿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实物:昆虫标本、苹果、农作物图片等。

2.素材:害虫介绍、小青蛙的故事、图片等。

3.教具:幼儿园园内的学习角落或户外环境。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先向幼儿展示一些害虫标本,并介绍它们对农作物的危害。

比如:蚂蚁吃掉苹果、蚜虫吸取植物的汁液等。

2.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为什么害虫会吃我们的农作物呢?”第二步: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讲解小青蛙是一种吃害虫的动物,它们是农民的好朋友,能帮助农作物生长。

2.教师向幼儿分享小青蛙的身体特征,比如:四条腿、扁平的身体等。

3.教师向幼儿讲解小青蛙是如何捉害虫的,比如:用舌头抓住害虫并吞下去等。

第三步:角色扮演(20分钟)1.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小青蛙的角色扮演,故事情节为:小青蛙和朋友们发现农作物被害虫吃掉了,他们决定帮助农民捉害虫。

2.教师分发小青蛙装扮的道具,包括帽子、眼镜、腿部装饰等,并组织幼儿扮演小青蛙的朋友们。

3.教师布置任务,让幼儿在教室或者户外寻找并捉害虫。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幼儿扮演小青蛙时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

2.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捉虫经验,并引导他们思考问题:“为什么小青蛙会成为农民的朋友?”第五步:延伸活动(剩余时间)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农作物园,寻找害虫并进行捉虫活动。

2.教师组织幼儿绘制小青蛙的形象,并依照幼儿的意愿进行手工创作。

3.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周围的农田,让幼儿亲身体验农民种植农作物的辛苦和需要保护农作物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于害虫的危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且锻炼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中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中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中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活动目标:一、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二、灵活的运用单、双脚交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荷叶若干,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一段活泼的音乐,若干小害虫,一个小筐子二、环境准备:用荷叶布置一个小池塘,一块田地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教师:小朋友们都变成小青蛙了,真开心!跟着青蛙妈妈一起跳跳舞吧。

二、游戏:小青蛙捉害虫(一)第一次游戏:简单的游戏场地 1、情境导入游戏。

教师:农民伯伯打来电话,说他的田地里发现了许多害虫,想请小青蛙们帮他去捉害虫,你们愿意么?要想去农民伯伯的田地里,要经过一片荷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观察游戏场地(荷塘)教师:荷塘上有什么?(荷叶)荷叶有什么不一样呢?(两个在一起的荷叶,单个荷叶)3、介绍游戏规则教师:等会小青蛙经过这片荷塘的时候,碰见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荷叶承受不了你的重量,你就掉进荷塘里,不能去帮农民伯伯捉害虫了。

知道了么?4、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共同示范游戏,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5、全体幼儿游戏 6、小结游戏情况(二)第二次游戏:复杂的游戏场地 1、再次观察游戏场地,强调游戏规则教师:①小青蛙们,你们可真能干,把害虫都捉走了。

那边的农民伯伯也打电话来了,他们那也发现了害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让我们再从荷塘过去吧。

②刚才一阵风吹过,荷塘里的荷叶改变位置了,你们能过去么?要记住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就掉进荷塘里了。

2、幼儿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三)第三次游戏:竞赛1、介绍游戏规则青蛙宝宝们捉了许多的害虫,真能干!妈妈想看看是哪个青蛙队是捉害虫的速度快,请你们分成红、蓝孩两队,妈妈发出口令后就可以到对面的田地里去捉害虫,妈妈说结束以后,那组捉的虫多,哪组获胜。

2、幼儿游戏三、放松身体,结束活动教师:小青蛙们可真棒,害虫都捉完了。

中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青蛙捉害虫》

中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青蛙捉害虫》

中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青蛙捉害虫》教案:小青蛙捉害虫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动作表达游戏规则并参与游戏。

2. 能够观察、判断和迅速反应,提高动作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青蛙标志物(如小青蛙玩偶、绿色纸牌等)、害虫标志物(如虫子玩偶、红色纸牌等)、游戏场地。

2. 游戏规则卡片。

3. 计时器。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介绍游戏主题和目标,并展示青蛙标志物和害虫标志物。

2. 谈论害虫对植物的损害,引发学生对害虫的兴趣。

游戏规则说明:1. 将游戏规则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看和理解规则。

2. 解释游戏规则:学生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扮演青蛙,另一组扮演害虫。

3. 游戏场地上有标记好的格子,每个格子都有一种动作指令(如跳、转圈、蹲下等)。

4. 游戏开始时,青蛙和害虫各自站在一个空格上,游戏开始后,青蛙要根据游戏规则的动作指令在格子上移动,而害虫则要尽量避开青蛙。

5. 青蛙捉到一个害虫后,害虫要停下来,并加入青蛙一方。

6. 游戏持续一定时间后,青蛙的人数超过害虫的人数,青蛙组胜利;反之,害虫组胜利。

游戏实施: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担任青蛙组的队长。

2. 青蛙队长根据规则卡片上的动作指令,指挥青蛙组进行移动。

3. 害虫组的学生要观察和迅速决策,避免被青蛙捉住。

4. 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记录青蛙和害虫的人数。

游戏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规则,询问学生在游戏中是否遇到困难,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2. 鼓励学生分享游戏中的喜悦和挑战,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

3. 教师总结游戏的意义,强调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重要性。

4. 结合游戏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教学反思: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他们能够理解游戏规则,并积极运用动作去响应指令。

在游戏中,学生们锻炼了观察力、判断力和动作协调性,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小青蛙捉害虫》5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小青蛙捉害虫》5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教案《小青蛙捉害虫》精选5篇(一)教案名称:小青蛙捉害虫适用对象: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认识并了解一些常见的害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1. 相关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器。

2. 图书或绘本《小青蛙捉害虫》。

3. 青蛙模型或图片。

4. 捉虫工具(如小网、容器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器,向幼儿介绍一些常见的害虫,如苍蝇、蚊子、蟑螂等,并简单说明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危害。

2. 引导幼儿思考有哪些动物可以帮助我们捉害虫,提出青蛙是一种很好的害虫捕食者,能帮助我们减少害虫的数量。

活动展开:3. 展示青蛙的图片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其特征和形态,了解它们如何捕食害虫。

4. 通过阅读图书或绘本《小青蛙捉害虫》,讲述青蛙捕食害虫的过程,并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

5. 安排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其中一部分幼儿扮演青蛙,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害虫,并进行模拟捕食的过程,增加幼儿对主题的深入理解。

活动延伸:6. 组织幼儿参观或观察校园中的水源,如池塘、水池等,寻找并观察青蛙的生活环境。

7. 分组进行室外活动,让幼儿使用捉虫工具,寻找校园中的害虫并进行捉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和爱护生物的原则。

教学总结:8. 结合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或观察体验,引导幼儿回顾学习内容,回答问题如:青蛙是什么样的动物?青蛙捕食什么?为什么青蛙有助于减少害虫的数量?拓展活动:1. 带领幼儿前往自然环境中的湖泊或河流,观察并了解自然环境中的青蛙。

2. 利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创作有关青蛙捕食害虫的作品或手工制品,展示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结果。

3. 组织幼儿参观城市园林或植物园,了解并观察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是否能够理解和模仿青蛙捕食害虫的过程。

2. 听取幼儿的回答和自由表达,是否能回答有关青蛙和害虫的基本问题。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公开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公开课教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模仿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3. 提高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模仿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难点:学生在游戏中能遵守规则,积极参与。

教学准备:1. 教具:小青蛙玩偶、害虫玩偶、呼啦圈、垫子。

2. 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二、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进行的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并通过讲解、示范动作,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和动作要领。

3. 游戏进行(10分钟)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带领队员进行游戏。

游戏过程中,队长负责指挥队员捉害虫,队员要遵守规则,积极配合队长。

教师在旁观察,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参与游戏。

4. 放松活动(5分钟)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学生缓解疲劳。

三、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公开课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四、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家长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学习小青蛙捉害虫的基本动作和游戏规则。

2. 教学步骤:a. 教师讲解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b.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动作,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d. 学生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

七、课堂互动与提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青蛙捉害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青蛙捉害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青蛙捉害虫》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中班的音乐教育课程,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和音乐基础知识。

本教案的核心游戏为《小青蛙捉害虫》。

游戏说明游戏人数10 ~ 15人游戏对象3 ~ 6岁幼儿园中班学生游戏时间30 ~ 40分钟游戏准备1.现场准备足够的空地,确保游戏能够顺利进行。

2.准备一些类似青蛙、蜻蜓、蚊子、蝌蚪等贴纸(含名字),并放置在场地四周或围墙上,模拟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活环境。

3.在场地中央放置一个中型花瓶,装入干枯的树枝,模拟幼儿园里花坛中的植物枯枝落叶树枝等杂物。

游戏规则1.将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随机分成两组:「捉害虫组」和「保护生态组」(人数尽可能平均)。

2.捉害虫组在场地四周或围墙上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贴纸贴在自己胸前,并选择一个脱颖而出的幼儿作为鱼塘管理者,直接将管理者的名字称为「鱼妈妈」。

鱼妈妈的任务是统计自己组内捕捉到的害虫数量,让害虫数量达到50个为胜利。

3.保护生态组随机排成「花坛生态组」和「水塘生态组」两个组。

参与的幼儿手持一些绿色的纸条,表示自己是「植物」,或是橙色的纸条,表示自己是「水中生物」,有一个花瓶作为发球点,每个幼儿依次从花瓶里取出一根干树枝、落叶、田螺壳等杂物,表示自己所保护的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每次一个)。

4.游戏开始后,捉害虫组成员尝试从场地周边或者围墙上的生态组成员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害虫,来回穿行于生态组成员之间,直至捉捕到带有名字的贴纸,捉获成功即可将该害虫纸贴在场地中央的花瓶中,并通知鱼妈妈记录;生态组成员尝试拾回自己缺失的环境因素,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捉害虫组成员不能阻挡其行动。

直到捉害虫组捉获50个以上的害虫,或者保护生态组率先将花瓶里的杂物全部拾回到花瓶中,游戏结束。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基本的生态保护知识;2.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并积极参与音乐游戏;3.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愉悦地学习知识,增强竞争意识,锻炼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脚交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荷叶若干,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一段活泼的音乐,
若干小害虫,一个小筐子。

环境准备:用荷叶布置一个小池塘,一块田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都变成小青蛙了,真开心!跟着青蛙妈妈一起跳跳
舞吧。

二、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一)第一次游戏:简单的游戏场地
1、情境导入游戏。

师:农民伯伯打来电话,说他的田地里发现了许多害虫,想请小
青蛙们帮他去捉害虫,你们愿意么?要想去农民伯伯的田地里,要经
过一片荷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观察游戏场地(荷塘)
师:荷塘上有什么?(荷叶)荷叶有什么不一样呢?(两个在一
起的荷叶,单个荷叶)
3、介绍游戏规则
师:等会小青蛙经过这片荷塘的时候,碰见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
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荷叶承受不了你的重量,你就掉进荷塘里,不能去帮农民伯伯捉害虫了。

知道了么?
4、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共同示范游戏,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5、全体幼儿游戏
6、小结游戏情况
(二)第二次游戏:复杂的游戏场地
1、再次观察游戏场地,强调游戏规则
师:①小青蛙们,你们可真能干,把害虫都捉走了。

那边的农民
伯伯也打电话来了,他们那也发现了害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我们再从荷塘过去吧。

②刚才一阵风吹过,荷塘里的荷叶改变位置了,你们能过去么?
要记住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
要不就掉进荷塘里了。

2、幼儿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
(三)第三次游戏:竞赛
1、介绍游戏规则
青蛙宝宝们捉了许多的害虫,真能干!妈妈想看看是哪个青蛙队
是捉害虫的速度快,请你们分成红、蓝孩两队,妈妈发出口令后就可
以到对面的田地里去捉害虫,妈妈说结束以后,那组捉的虫多,哪组
获胜。

2、幼儿游戏
三、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师:小青蛙们可真棒,害虫都捉完了。

我们也累了。

放松一下,跟着妈妈回家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