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调整与控制(夏道止)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控制共52页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控制共52页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控制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2
பைடு நூலகம்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规程是为规范电力系统运行,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而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1.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规程,指导和监督电力系统的运行工作。

2.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电力系统的运行计划和调度方案,并进行监督和控制。

3.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电力系统的故障处理和事故应急工作。

4.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运行计划与调度1.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按照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制定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年的运行计划。

2.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根据运行计划,进行电力系统的调度工作,确保电力供应的平衡和稳定。

3.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运行方案,应对突发情况。

第四章:故障处理与事故应急1.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负责监测和分析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故障设备和设施。

2.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3.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负责事故的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章:监测与分析1.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设备运行情况。

2.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识别潜在问题和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3.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对电力市场的监测和分析,提供参考数据和建议。

第六章:改进措施1.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定期评估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2.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共同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电力系统管理技术和方法。

3.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部门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第七章:附则1.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正常运行电压管理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正常运行电压管理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正常运行电压管理第1条江苏电力系统无功电压的运行管理按电压等级实行分级管理。

省调负责领导220kV电网运行电压的监视、调整及其它运行管理工作。

各地调负责HOkV及以下电网运行电压的监视、调整和其它运行管理工作。

第2条系统的运行电压,应考虑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发电厂及500kV变电所220kV母线正常运行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其他变电所220kV母线正常运行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7%,事故运行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10%o 第3条变压器运行电压,一般不得超过其相应分接头电压的105%,个别情况下,根据变压器的构造特点(铁芯饱和程度等)经试验或制造厂认可,允许变压器运行电压不超过其相应分接头电压的110%。

第4条省调对220kV电网运行电压实行统一管理,内容包括:1 .确定系统电压控制点和监视点。

2 .按季度编制下达电压控制点电压曲线和电压控制点、电压监视点的规定值。

在编制电压曲线时应考虑到系统的安全和经济,同时兼顾到下一级电网的调压要求。

3 .按季度编制下达地区受电力率合格范围,并进行统计考核。

4 .按月对电压控制点和电压监视点的电压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

5 .统一管理22OkV主变压器分接头运行位置。

主变压器分接头位置需要调整时,各发电厂、地调应与省调运行方式处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调整,调整后必须向省调运行方式处汇报。

有载调压变的分接头位置由现场运行值班人员根据电压和力率的情况进行调整,调整时应汇报所辖调度的值班调度员。

参与地区自动电压控制的有载调压变的分接头,由地区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自动调整,但其控制策略应同时满足省调对电压和力率的要求。

6 .分析220kV及以上电网潮流和电压变化,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开展无功优化工作,改善电压质量。

7 .按照无功分层分区平衡的原则,开展无功功率平衡分析和调压计算研究,分析系统电压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夏道止电力系统分析重点复习

夏道止电力系统分析重点复习
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和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以下概念: 1.电力系统,电力网,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电力系统负荷、负荷曲线的分 类及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max的概念及计算。 3.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的方式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1.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网:由变电所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组成的网络。 电力系统:由各类发电厂、电力网和用户组成的一个系统, 能够完成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直到用电的全过程。
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重大设备损坏,重大 产品报废,或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
供电方式: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 重点企业大量减产,或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
供电方式:由双回路供电。 三级负荷:所有不属于一、二级负荷的电力负荷。 供电方式: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
UA
U A
U0
I PE
U C
U 0
U B
U B
U C
图1-8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A相接地故障时的电路图和相量图
UC 3U P 相角互差60 在数值上 U B 各相对地电压 U U 0 U U U A A 0 0 A j150 U B U 0 U B U A U BA 3U Ae UB j150 U U U U U U 3U e
式中,Pk23 、 Pk31为未折算的绕组间短路损耗(铭牌数据); Pk 23 、 Pk 31为折算到变压器额定容量下的绕组间短路损耗。
1 Pk1 Pk1 2 Pk 31 Pk 23 2 1 Pk 2 Pk1 2 Pk 23 Pk 31 2 1 Pk 3 Pk 23 Pk 31 Pk1 2 2

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技术手册

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技术手册

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技术手册一、概述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技术是指对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

本技术手册旨在介绍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常用工具,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使用。

二、电力系统调度1. 调度中心架构电力系统调度中心是管理和控制电力系统的核心机构,其架构主要包括调度指挥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电能量市场管理中心等。

调度中心通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负荷需求,制定合理的发电计划和输电方案,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 调度操作流程电力系统调度操作流程包括状态估计、负荷预测、发电计划制定、运行调度等环节。

其中,状态估计通过监测电力系统各个节点上的电压、功率等参数,确定电力系统的实时状态;负荷预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天气变化等因素,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负荷需求;发电计划制定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发电机组的特性,制定合理的发电计划;运行调度根据实际负荷需求和发电机组的实时状态,控制发电方案的执行。

三、电力系统控制1. 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实时监控系统。

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遥控遥测和自动化调控;实时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运行状态和负荷需求,并及时反馈给调度中心,为调度决策提供支持。

2. 功率控制与频率控制电力系统的功率控制主要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

有功功率控制主要通过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发电计划的执行等手段,控制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主要通过调节发电机组的励磁电流和电力系统中的补偿设备,控制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

频率控制是指通过控制发电机组的机械转速和负荷的匹配,使得电力系统的频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3. 电压控制与稳定电压控制与稳定主要是通过调控发电机组的励磁电流、调节变压器的档位等手段,控制电力系统的电压。

对于受电端电压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配电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压器的接线方式等手段实现。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调整与控制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调整与控制

• 区域发电厂的高压母线;
• 有大量地方负荷的发电厂母线;
• 枢纽变电所的二次母线。
1、中枢点电压的确定
中枢点
O
A
B S A
S SAmax
SAmin SBmin
SBmax
S B
0
8
16
24 t
24
1、中枢点电压的确定
中枢点
O
S
允许偏移±5%
SAmax
A
B S A S B
SAmin SBmin
SBmax
UN=220V, +7%,-10%
1
二、无功负荷及其静态电压特性
无功功 率负荷
异步电动机是电力系统主要的无功负荷
系统无功负荷的电压特性主要由异步电动机决

jXa
Q
i
u jXm io
R/s
ß=0.8 ß=0.6
ß=0.3
U2
二、无功负荷及其静态电压特性
RT jXT
无功功 率损耗
QTX
Us
0 0
100
)]
U' 2c [(U' U' )
X
2c
2
42
U1
R+jX
U2 P+jQ
jQc
U'
Qc
2c [( U' U' )
X
2c
2
U
' 2c
U2'
Qc X U2c '
补偿后变比
变压器变比:k
U' 2c
U 2c
与补偿后变比无关
Qc
kU 2c X
( k U2c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译名:Power System Operation and Control总学时:40 学分:2.5面向专业:电气工程,智能电网,控制工程一、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解决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问题,即如何保证电力系统在安全、最优状态下运行。

主要讲述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实现技术。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智能电网、控制工程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电力系统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基础、发电机的运行控制、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电力系统安稳控制等。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是:(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运行机理、控制方法和控制技术。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交流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列解列控制技术、励磁调节控制技术和自动发电控制技术。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控制、无功功率与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4)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优化调度、安全稳定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5)使学生熟悉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用电的基本知识,熟悉发电厂自动化、电力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相关知识和技术,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1、电力系统基础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热点。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电力系统前沿研究热点。

2、电力系统运行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与最优潮流、机组优化组合与经济调度、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市场等内容。

要求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熟悉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常用软件的应用,理解最优潮流和潮流优化与潮流控制。

掌握电力系统机组优化组合和机组投运问题的求解方法,熟悉电力系统负荷控制技术及需方用电管理(DSM),了解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与控制

第五章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与控制

调频器
b 错油门
《电力系统分析》
2012年10月24日星期三
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
二、自动调速系统
弹簧 飞摆 A A' D C B'
F
E a
油动机 4 进汽
调频器
b 错油门
《电力系统分析》
2012年10月24日星期三
三、电源有功功率静态频率特性

m
原动机的机械功率 静态频率特性
原动机未配置自动调速系统时,其机械功 P 率与频率的关系:
为保证可靠供电和良好的电能质量,电力系统的有功 功率平衡额定运行参数下确定。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备 用容量,也就是在系统最大负荷情况下,系统电源容量大 于发电负荷的部分称系统的备用容量。
(1) 按作用形式分:系统备用容量一般分负荷备用、 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民经济备用等。
《电力系统分析》
2012年10月24日星期三
第五章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调
整与控制
内容提要 频率偏移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允许的 频率偏离量? 保持频率偏移量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条件 (如何保持有功功率的平衡)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电压调整
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
《电力系统分析》
2012年10月24日星期三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和
频率调整
系统中负 5.1电力系统的频率偏移

频率变化的原因?
荷的变 化
你答对了吗?
频率变化对负荷的影响 (1)异步机 (2)电子设备 (3)电钟 频率变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 水泵、风机、磨煤机 (2) 汽轮机的叶片 (3) 变压器的励磁


频率允许偏移的范围:50Hz±(0.2~0.5)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PG f N f0 f0 f N PGN 0 PGN
3) 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与调 差系数的关系: 1 K G* 100 % P P 1 K G K G* GN 100 GN fN % fN
一般来说发电机的单位调节 功率是可以整定的: •汽轮发电机组 % =3~5 或 KG*=33.3~20 •水轮发电机组 % =2~4 或 KG*=50~25
二次调频是由平衡节点来承担。
三次调频即是经济调度的内容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电力系统 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任 务是在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 性的前提下,使系统的运行成本 降至最低。系统经济调度主要通 过制定优化的系统运行计划来实 现。短期运行计划就是指日或周 的系统发电计划,其直接服务于 系统的优化运行。系统的短期运 行计划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 统优化问题,但由于其所带来的 显著经济效益,人们一直在积极 研究,提出了各种方法来解决这 个问题。
PL´
2.
数学表达式: PL0 K G K L f
PL
PL0 / f K G K L K S KS:称为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单 位Mw/Hz。表示原动机调速器和负 荷本身的调节效应共同作用下系统 频率下降或上升的多少。
f0' f0
f
K S
KS PLN fN
PLN PL
△f

f
fN
PL K L f
PL* K L* f*
PL KL Mw / Hz f P f K L* L N K L f N / PLN PLN f
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综合负荷的 静态频率特性的斜率。一般而言:
K L* 1.5
7
频率不稳定给运行中的电气设 备带来的危害:
6
2、负荷的频率特性
PL PLN
2 3 f f f a0 a1 a2 a3 fN fN fN

二. 频率调整的必要性和有功功率 平衡
如果分别取PLN和fN作为PL和f的基准 值 P a a f a f 2 a f 3
例题
14
四. 频率的二次调整
1.
当负荷变动幅度较大 (0.5%~1.5%),周期 较长(几分钟),仅靠 一次调频作用不能使频 率的变化保持在允许范 围内,这时需要籍调速 系统中的调频器动作, 以使发电机组的功频特 性平行移动,从而改变 发电机的有功功率以保 持系统频率不变或在允 许范围内。
2.
频率调整图


3.自动发电控制的实现(AGC) 完整的分配原则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按照参与自动发电控制的各个机组的备用 容量大小或功率调整速率来进行分配;
区域i中各个机组j∈i的分配系数取为rij 备用容量大小 rij P Mij P Gij
P
15
3.
数学表达式
PL0 PG 0 K G K L f PL0 PG 0 KG K L K S f
如果PL0 PG 0 ,即发电机组如数增发了负荷功率的原始 0 增量,则 f ,即所谓的无差调节。 对于N台机,且由第s台机组担负二次调整的任务,则: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包括: 频率质量、电压质量和波形 质量,分别以频率偏移、电 压偏移和波形畸变率表示。
衡量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
为:比耗量和线损率 3
第一节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和频率的调整和控制
一.负荷的有功功率及其频率特性 1、日负荷曲线
P
P1(幅度小,周期短,一次调频) P2(幅度较大,周期较长,冲击性 负荷,二次调频)
核电:4%~5% 用户申报+计划调整(经验型)
有功功率电源:可投入发电设 备的可发功率之和,不应小于 包括网损和厂用电在内的系统 (总)发电负荷。
8

的效益,提高预测的精度就可以降低 备用容量,减少临时出力调整和避免 计划外开停机组,以利于电网运行的 经济性和安全性。 负荷预测分类: 安全监视过程中的超短期负荷 预测; 日调度计划日负荷预测; 注意:只有在备用容量充足的情况下, 周负荷预测; 4. 年负荷预测; 才谈得上经济分配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第一个问题就 5. 规划电源和网络发展时需要用 1~20年的负荷预测值。 是研究用户的需求,即进行电力负荷预 测,按照调度计划的周期,可分为日负 荷预测,周负荷预测和年负荷预测。
第五章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 的调整和控制
1
第五章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调整 和控制
1. 2. 3.
有功功率的最优分布 频率调整 无功功率与电压的调整
2
概述

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最重
有功功率的最优分布包括:
要、最庞杂的工程系统之一。 有功功率负荷预计、有功功 如何保证正常、稳态运行时 率电源的最优组合、有功功 的电能质量和经济性问题, 率负荷在运行机组间的最优 是我们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 分配等。
PL0 PGs 0 KG K L K S f
16
4.

当系统负荷增加时,由以下三方面提供: 二次调频的发电机组增发的功率 PG ;
发电机组执行一次调频,按有差特性的调差系数分 配而增发的功率 KG f ; 由系统的负荷频率调节效应所减少的负荷功率 K L f 。
A
Pt
B
系统A: PDA Pt PGA K Af 系统B: PDB Pt PGB K B f
在负荷增加 PDA , PDB 的影响下,两系统的频率和交换功 率的变化量为:
f
PDA PGA PDB PGB PA PB
K A KB KA KB
K A PDB PGB K B PDA PGA K A PB K B PA Pt A B K A KB KA KB
20
七. 频率的二次、三次调整和自动发电控制
1.自动发电控制的一般要求
(1)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 LFC) (2)经济调度控制(Economic Dispatching Control,EDC,或经济调度ED)
1. 2. 3.
2、有功功率平衡和备用容量


对用户的影响 产品质量降低 生产率降低 系统的备用容量:系统电源容 对发电厂的影响 量大于发电负荷的部分。可分 汽轮机叶片谐振(低频) 为热备用和冷备用或负荷备用、 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民经 辅机功能下降(通风量, 济备用等。 磁通密度等) 发电厂负荷曲线=总负荷+网损+厂用电 对系统的影响 水电0.1%~1%Pmax 可变 不可变 互联电力系统解列 火电:5%~8% 发电机解列

17
五. 调频厂的选择
调频厂须满足的条件:

调整的容量应足够大; 调整的速度应足够快; 调整范围内的经济性能应该好; 注意系统内及互联系统的协调问题。
通过分析各种电厂的特点,调频厂的选择原则为:

系统中有水电厂时,选择水电厂做调频厂; 当水电厂不能做调频厂时,选择中温中压火电厂做调 频厂。
18
六. 互联系统频率的调整
由几个地区系统互联为一个大系统的情况,对某一个
地区系统而言,负荷变化(增加) P 时,可能伴随着与 其他系统交换功率的变化 Pt ,则有
P Pt PG KG K D f
K S f
19
若设A、B两系统互联,两系统负荷变化(增加) 分别为 PDA , PDB,引起互联系统的频率变化(降 低)f ,及联络线交换功率的变化Pt ,如下图:
L* 0 1 * 2 * 3 *
1、频率调整的必要性

频率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 的质量指标,直接影响着负荷的 正常运行。负荷要求频率的偏差 一般应控制在(±0.2~ ±0. 5) Hz的范围内。 一般而言,系统综合负荷的有功 功率与频率大致呈一次方关系。 要维持频率在正常的范围内,其 必要的条件是系统必须具有充裕 的可调有功电源。
负荷备用:调整负荷波动或超计 划负荷增加,2~5%Pmax 事故备用:发电设备发生偶然事 故时,使电力用户不受严重影响, 维持系统正常供电所需的备用, 5~10%Pmax 检修备用:使系统中发电设备能 定期检修而设置,(视需要); 国民经济备用:着眼未来
负荷预测的精度直接影响经济调度
9
三. 发电机组调速系 统和频率的一次调整
(3)频率的累积误差和联络线交换能量控制
21
2.区域控制误差(Area Control Error,ACE)
区域j
PTij
区域i
区域m
ACEi i P Ti Ki f
PLi
区域n
P Ti P Tij P Tspi
ji
广义的自动调频,其功能:

恒定频率控制:保持系统频率等于或十分接近 额定值,取βi=0,Ki=1; 恒定净交换功率控制:保持系统内各区域或联 合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交换功率为给定值;取 βi=1,Ki=0; 联络线功率与频率偏差控制,取βi=1; 22
1.
1.
2.
第二种变动幅度较大,周期也 较长,属于这种负荷的主要有: 3. 电炉、压延机械、电气机车等 带有冲击性的负荷变动;
第三种变动基本上可以预计, 其变动幅度最大,周期也最长, 是由于生产、生活、气象等变 化引起的负荷变动。
2.
3.

5
一次调频是所有运行中的发电机组都
可参加的,取决于发电机组是否已经 满负荷发电。这类 发电厂称为负荷监 视厂。
1. 发电机组的自动调速系统 关键在于利用杠杆的作 用调整汽轮机或水轮机的 导向叶片,使其开度增大, 增加进汽量或进水量。 P111 2. 发电机组有功功 率静态频率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