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判断题选择题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交通规划》A卷答案

《交通规划》A卷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网络教育期末考试年级2014春专业交通运输层次专科起点本专科《交通规划》试题(闭卷)A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交通需求量预测2.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3.实际耗时自由行驶时间4.发生吸引5.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6.城乡城市7.平均值法图表法公式法8.节点重要度区位理论9.出行端 TI 径路10.独立11.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D2.C3.B4.B5.A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发展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2.OD调查:又称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调查,OD 交通量就是指起讫点间的交通出行量。

3.诱增交通量:是指交通系统中由于新建设施或等级改造,提高了服务水平,改变了出行者出行的条件,从而诱发了居民出行和激发了货物流动,产生了新的交通量。

4.道路网的可达性:是指所有交通小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该指标值越小,说明其可达性越好,路网密度越大。

5.非集计方法:以单个出行者作为分析对象,充分地利用每个调查样本的数据,求出描述个体行为的概率。

以个人为单位。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简述交通规划的大致步骤。

答:交通规划大致步骤:(1)确定目标(2)组织工作(3)数据调查(4)相关基本模型分析(5)分析预测(6)方案设计(7)方案评价(8)反馈修改。

2.交通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交通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

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可靠的预测,并且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工作指导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目的的。

城市交通规划试卷及答案

城市交通规划试卷及答案

籍 : 请 号予 授 不 将 分 处 上 以 及 过 记 到 受 弊 作 因 和 学 名 除 签 开 生 被 学将 者 试 考 人 他 代 或 考 代 人 他 道 学知 还 , 性 重 严 的 弊 作 、 纪 违 。

试 果 级考 后 班道 切 知 一 , 的 律 起 纪 引 场 此 考 由 守 担 遵 承 格 愿 严 , 将 书 我 证 : 及 业诺 位 专承 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试卷试卷编号: 卷课程名称: 城市交通规划 考试类型:开卷(只限教材)考试日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累分人 题分 15 20 10 20 20 15 签名 得分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题(共 8 小题,每空 0.5 分,共 15 分)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 城市运输系统 、 城市道路系统 和 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组成的。

2、城市交通规划的过程分为 总体设计 、 交通调查 、 交通需求预测 、 方案制订 、 方案评价 和 系统分析 等方面。

3、城市客运枢纽服务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 衔接转换 、 公共换乘 、 主城外围区域 与主城 之间交通转换。

4、目前常用的城市道路系统网络布局结构有: 方格形道路网 、 环形放射式道路 、 自由式道路系统 和 混合式道路网 。

5、城市道路按骨架分类,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

6、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特点具有: 综合性 、 预见性、 政策性 、 宏观性 、 弹性 。

7、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 时间只差。

8、城市公共交通可分为 一般公共汽车 、 轨道交通 和 出租汽车 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B )。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卷)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卷)
X3A=(1-)X2B+FB=(1-1/3)x 1500+1/3 x 0=1000,tb=15+0.009 x1000=241’
第四次迭代:N=4
因为ta>tb,故A路径附加交通量FA=0,B路径附加交通量FB=30001’
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
X4A=(1-)X3A+FA=(1-1/4)x 2000+1/4 x 0=1500,ta=10+0.01 x 1500=251’
A基础产业部门B非基础产业部门C住户部门D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
A对外交通用地B道路广场用地C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仓储用地
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A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网络可靠性较低
C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
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
A生成交通量B发生交通量C吸引交通量D全不是
2
45
18.0/28.0
3
17
7.0/12.0
合计
19
40
21
80
33.0/54.0
2.解:
(1)求现状发生与吸引原单位
小区1的发生原单位:18/8=2.250[次/(日·人)]
小区1的吸引原单位:19/8=2.375[次/(日·人)]
小区2的发生原单位:45/18=2.500[次/(日·人)]
小区2的吸引原单位:40/18=2.222[次/(日·人)]
X2A=(1-)X1B+FB=(1-1/2)x 0+1/2 x 3000=1500,tb=15+0.009 x1500=28.51’
第三次迭代:N=3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试卷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试卷及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试题站点:姓名:专业:层次一、单选题:(每个4分,共40分)1.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又是交通的终端的城市道路类型[ ]A.城市快速路B.城市主干路C.城市次干路D.城市支路2.一般在城市市区和建筑密度较大,交通频繁地区,均采用[ ]A.明沟系统B.人工疏导系统C.暗管系统D.混合式系统3.交通标志三要素中,颜色在选择时,主要考虑了人的[ ]A.生理效果B.习惯思维C.心理效果D.舒适依赖感4.超高横坡为3%,纵坡为4%,那么合成坡度为[ ]% % % %5.下列情况可考虑设计集散车道的是[ ]A.通过车道交通量大B.两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C.三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D.所需的交织长度能得到保证6.某十字交叉口的红灯20秒,黄灯3秒,绿灯15秒,该交叉口的信号周期为[ ]秒秒秒秒7.在环形平面交叉中,中心岛不宜采用的形状是[ ]A.圆形B.长方形C.椭圆形D.卵形8.下列不属于主线横面的是[ ]A.车行道B.路缘带C.分车带D.路旁建筑物9.管道埋深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 )m。

[ ]A.0.9B.0.6C.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能通过的[ ]A.最大小客车数B.最大大客车数C.最小大客车数D.最小小客车数二、多选题:(每个6分,共30分)1.城市道路分类有:[ ]A.快速路B.主干路C.次干路D.支路2.道路网的基本类型:[ ]A.方格网B.自由式C.井型D.放射环型3.下列属于交通岛的有:[ ]A.分隔岛B.中心岛C.安全岛D.导流岛4.设置人行道时应考虑的问题的有:[ ]A.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B.尽量与车行道垂直C.设在道路中间段处D.尽量靠近交叉口5.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包括:[ ]三、简答题:(每个15分,共30分)1.城市道路有哪些不同功能组成部分。

2.城市道路网规划有哪些要求。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1.车行道、路侧带、分隔带、交叉口和交通广场、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其他设施如渠化交通岛等。

交通规划判断题选择题试题库(含答案)

交通规划判断题选择题试题库(含答案)

交通规划判断题选择题试题库(含答案)一、是非判断题( )1.?城市快速路具有车辆速度快、延误小的特点,因此应大力发展,其比例越高越好,才能体现城市交通的进步。

2.?交通规划所说的起讫点是和实际道路网络中的交叉口相对应的。

3.?快速轨道交通可按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是否超过3万人次,分为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4.?路灯应设在道路建筑限界。

5.?大中城市应限制自行车交通的发展,以便为机动车辆提供足够的行驶空间,在快速轨道交通车站和轮渡站不宜设自行车存车换乘停车场以避免交通拥挤。

6.?交通规划中考虑的自行车最远的出行距离,大、中城市一般大于小城市。

7.?为保证交通流的顺畅,主干道的间距不宜太小,以2~3km为宜。

8.?环形交叉口环道车道数宜为2条或3条。

9.?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应与车辆营运速度相对应,并不宜大于60min的行程。

10.?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1.?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用地等,并应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的需求。

12.?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城市越大,其人口越多,因此每千人所拥有的出租车标准数量越低。

13.?无信号灯和有信号灯管理的交叉口通行能力相同,只是存在行车秩序的差别。

14.?分片区开发的城市,各相邻片区之间至少应有两条道路相贯通。

15.?专供小客车行驶的道路最小净高为3.5m。

16.?公共交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首未站之间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17.?地震多发地区的城市,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宜采用天桥以避免人员在地下拥挤。

18.?大城市的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应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区,宜集中部署一个大型货物流通中心,并避免影响城市中心客流。

19.?新建交叉口进口道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不宜小于3.0m;当建设用地受到限制时,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可采用2.8m。

交通规划复试试题

交通规划复试试题

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试题考试科目:交通规划考试科目代码: 505注意:所有答案(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等)一律答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纸上或其他地点一律不给分、作图题可以在原试卷题图上作答,然后将“图”撕下来贴在答题纸上的响应位置。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 简要分析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五个主要原则2.简述重力模型的优缺点3.汉森(Walter G. Hansen)模型以及劳瑞(I.S.Lowry)模型的原理4.简述交通规划评价的步骤。

二.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交通规划四步骤(阶段)模型包括哪四步?每个步骤的目的是什么?约束条件是什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2.出行终点(端点)方式选择模型和出行换乘方式选择模型的区别是什么?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试题考试科目:交通规划考试科目代码: 505注意:所有答案(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等)一律答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纸上或其他地点一律不给分、作图题可以在原试卷题图上作答,然后将“图”撕下来贴在答题纸上的响应位置。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Logit 模型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2.简述Wardrop 平衡原理及其在交通分配当中的应用。

3.简述集计分析与非集计分析的区别。

4.简述概率随机分配中的有效路段的判断方法。

二.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列举与城市交通有关的规划有哪些?并从四阶段角度分析解决交通问题,实施需求管理的措施有哪些?2.交通分配模型是怎么分类的,有哪些模型?列举常用交通分配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试题考试科目:交通规划考试科目代码: 505注意:所有答案(含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等)一律答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纸上或其他地点一律不给分、作图题可以在原试卷题图上作答,然后将“图”撕下来贴在答题纸上的响应位置。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模型具有IIA特性2.平均增长系数法不能用于出行分布预测模型不属于交通和土地利用的模型4.浮动车不能获得出行吸引量5.自由式交通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城市自然地理位置有关6.随出行距离增加,自行车的分担率先大后小7.出行生成预测的聚类分析假设:一定时期内的出行率稳定,家庭规模的变化很小,收入与车辆拥有量保持不变8.全有全无分配是假设路网没有拥挤路阻不变的9.重力模型(分子含OD,分母含D)满足发生条件约束是SUE的一种特例11.由于感知存在差异导致用户路径选择的差异是交通流分派中用户的随机性12.集计是在个体信息基础上,通过分门别类统计分析描述总体行为13.为检验交通流分配模型精度,采用将现状OD量分配到规划路网上方法14.交通规划范围:交通调查,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量的预测,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网络分析评价15.交通状态因素不影响交通方式选择16.在环形放射状交通网络中。

放射线的作用:承担主城与卫星城的内出行17.在交通分配中,最基本的方法:全有全无方法18.考虑小区位置系数影响的方法是Fratar法(福莱特法)1.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交通行动的过程2.重力模型包括:无约束重力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双约束重力模型3.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境内出行,境外出行,内外出行4.区域境界线调查是起迄点调查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核对出行调查数据5.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式:方格网式交通网,带状交通网,放射状交通网6.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主要方法:原单位法,聚类分析法,增长率法7.交通规划的需求主要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8.交通流三要素:交通量,车速,密度9.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规划分为: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规划10.交通调查包括: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相关政策法规,建设资金,交通规划影响11.分布较同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生成交通量预测,一类为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12.道路网密度是城市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值13.调查中以小客车为标准14.非集计是以个人为单位构造模型确定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然后再将每个人的结果集计,预测分担交通量的模型15.区间车调查方法:牌照发,跟车法16.延误: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

城市交通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交通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交通规划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B. 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C. 优化城市交通组织D. 提高交通效率2. 下列哪种交通工具属于城市交通规划范畴?A. 高铁B. 游轮C. 地铁D. 飞机3. 城市交通规划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是什么?A. SWOT分析B. 条件因素分析C. 需求分析D. 财务分析4.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A. 道路网规划B. 公共交通规划C. 交通管理规划D. 景观规划5.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城市交通规划的考虑因素?A. 人口分布B. 气候条件C. 经济发展水平D. 政府投资意愿二、问答题1. 请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制定、实施和管理城市交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划。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交通规划能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城市交通规划能够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此外,城市交通规划还能够协调城市各项配套设施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提高市民的交通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总之,城市交通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市民的交通出行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城市交通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首先,人口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等,以确定交通需求量和交通流量。

其次,道路网络现状和规划,城市交通规划需要根据道路的布局、容量等因素来调整道路网,以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此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也需要考虑进去,以确定交通需求的特点和需求的变化趋势。

最后,政府的投资意愿和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导向也是城市交通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 描述一下城市交通规划的具体步骤。

城市交通规划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收集数据和进行调研。

这一步骤主要是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城市的人口分布、道路网络、交通流量等,同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城市的交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非判断题( )1.城市快速路具有车辆速度快、延误小的特点,因此应大力发展,其比例越高越好,才能体现城市交通的进步。

2.交通规划所说的起讫点是和实际道路网络中的交叉口相对应的。

3.快速轨道交通可按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是否超过3万人次,分为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4.路灯应设在道路建筑限界。

5.大中城市应限制自行车交通的发展,以便为机动车辆提供足够的行驶空间,在快速轨道交通车站和轮渡站不宜设自行车存车换乘停车场以避免交通拥挤。

6.交通规划中考虑的自行车最远的出行距离,大、中城市一般大于小城市。

7.为保证交通流的顺畅,主干道的间距不宜太小,以2~3km为宜。

8.环形交叉口环道车道数宜为2条或3条。

9.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应与车辆营运速度相对应,并不宜大于60min的行程。

10.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1.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用地等,并应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的需求。

12.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城市越大,其人口越多,因此每千人所拥有的出租车标准数量越低。

13.无信号灯和有信号灯管理的交叉口通行能力相同,只是存在行车秩序的差别。

14.分片区开发的城市,各相邻片区之间至少应有两条道路相贯通。

15.专供小客车行驶的道路最小净高为3.5m。

16.公共交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首未站之间实地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18.大城市的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应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区,宜集中部署一个大型货物流通中心,并避免影响城市中心客流。

19.新建交叉口进口道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不宜小于3.0m;当建设用地受到限制时,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可采用2.8m。

20.城市路网应避免设置错位的T字型路口。

已有的错位T字型路口,在规划时应改造。

21.新滘中路是市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市地铁3号线大塘站设置在新滘中路可方便群众出行,是符合规的要求的。

22.城市道路中桥桥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

大桥100年中桥50年小桥30年23.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300m;一般地区不应大于200m。

24.全无管制交叉口应符合安全视距三角限界的要求。

25.OD调查中出行必须有起点和迄点,但不一定带有一定目的。

26.交通岛宜设在竖曲线顶部,以保障行人有足够的视距。

27.大学城中环路人行道是学生上下课出行的重要通道,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出行,设计时宜采用一级或二级服务水平。

28.单约束重力模型的单约束是指重力模型满足出行产生约束条件或吸引产生约束条件。

29.交通调查中的核查线是指选定用来标定路线流量的线路,通过将该线的实测流量与调查交通流量比较,从而判断调查的准确性。

30.快速公交车站宜设置为港湾式停车道,停车道的宽度最小应为3.0m。

31.交通繁忙、行人流量大、禁止随意停车的地段,不应设置出租车停靠站以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干扰。

交通繁忙、行人流量大、禁止随意停车的地段,应设置出租车停靠站32.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距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梯道口不应小于50m。

33.长度大于1 000m、行驶机动车的隧道,严禁在同一孔设置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

34.大学城隧道长度超过1000m,目前仅供机动车行驶,为方便人们出行,可考虑设置非机动车道或人行35.主干路、次干路作为交通干线时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应为B级。

二、选择题( 没说答案唯一喔!)1.城市公共交通车站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C)A. 50mB. 70mC. 100mD. 150m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A)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交通的衔接、市域围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A 市区B 城市中C 整个城市D 城市中心地带3.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以5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A)。

A 50%, 90%B 60%, 90%C 50%, 85D 60%, 85%4.地铁的单项通行能力围为(D)人次/小时:A 3000-5000B 5000-15000C 15000-30000D 30000-600005.城市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为()宜;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C)的行程。

A 6~8km;20minB 7~9km;30minC 8~12km;40minD 9~15km;50min6.道路红线是指(A)A.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B. 道路上用来标记的红色线条C. 图纸上用红笔画的表示道路的线条D. 紧急事件发生时拉起作为警戒的红色布条7.道路红线是指(A)A.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B. 道路上用来标记的红色线条C. 图纸上用红笔画的表示道路的线条D. 紧急事件发生时拉起作为警戒的红色布条8.交通分布中的平均增长系数法的系数是指:CA. 产生量的增长系数B. 吸引量的增长系数C. 产生量和吸引量的增长系数的平均值D. 以上都不对9.劳瑞模型中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包括:ABCA. 基础产业部门B. 非基础产业部门C. 住户部门D. 流动人口10.某机动车停车场只有1个出入口,则该停车场的最大停车位应为:AA. 50B. 100C. 200D. 50011.出行生成预测中的聚类分析法认为决定交通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BCA. 家庭规模(总人口数)B. 小汽车拥有量C. 家庭收入D. 人均收入12.美国公路局重力模型(BPR模型)是一种:BA. 无约束重力模型B. 单约束重力模型C. 双约束重力模型D. 以上都不对13.自行车折算成当量小汽车的系数为:BA. 0.1B. 0.2C. 0.4D. 0.614.棋盘状路网的最大非直线系数为:DA. 1B. 1.1C. 1.2D. 1.415.自行车最远的出行距离,在大、中城市应按(A)计算,小城市应按()计算。

A. 6km, 10kmB. 10km, 6kmC. 10km, 15kmD. 15km, 10km16.某城市2015年规划人口为40万,则其交通规划应按(B)进行。

A. 小城市B. 中等城市C. 大城市D. 特大城市17.在城市的主干路和次干路的路段上,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宜为(D )A. 100-150mB. 150-200mC. 200-250mD. 250-300m18.自行车专用路应按设计速度( D)的要求进行线型设计。

A. 5km/hB. 10km/hC. 15km/hD. 20km/h19.立体交叉围规划人行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A)。

A. 1.5mB. 2.0mC. 2.5mD. 3.0m20.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干路的距离不宜大于(C)。

A. 50mB. 100mC. 200mD. 500m21.下述道路属于城市道路的有(ABC)。

A. 快速路B. 次干路C. 支路D. 高速公路22.平面交叉口常规公共汽(电)车停靠站宜布置在交叉口(B)。

A. 进道口B. 出道口C. 进道口或出道口D. 以上都不对A. 60km/hB. 80km/hC. 100km/hD. 120km/h24.规划交通量超过(C )pcu/h当的交叉口不宜采用环形交叉口。

A. 900B. 1800C. 2700D. 360025.交叉口行人过街设计步速应为(B )。

A. 0.5m/sB. 1.0m/sC. 1.5m/sD. 2.0m/s26.市环路定位为城市主干道,如果以设计速度作为是否超速的处罚标准,则环路的最高限速为:AA. 60km/hB. 80km/hC. 100km/hD. 120km/h27.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最小净高分别为(B)(A) 2.5m, 2.0m(B) 2.5m, 2.5m(C) 3.0m, 2.5m(D) 3.0m, 3.5m28.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自行车的分担率会(A)(B) 先变小后变大(C) 不断变小(D) 不断变大29.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分布交通量预测的增长系数法(D)(A) Fratar法(B) Detroid法(C) Furness法(D) F-W法30.路段的最大交通量在( D) 服务水平下最大。

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31.在客运繁忙的大城市,应( D)A. 提倡普及私人汽车,充分发挥小型汽车快速便捷的特点B. 多设置步行街,鼓励居民以步代车,减少车辆拥堵现象C. 拓展城市道路,增加主干道密度,提高通过能力D. 实施“公交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主导作用32.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比较合理的交通规划思想是( D)B. 道路规划要超前,尽量拓宽路面,增加车道C. 优先构建环形放射式道路网D. 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33.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辅路设计速度宜为主路的( B)倍A. 0.3~0.5B. 0.4~0.6C. 0.5~0.7D. 0.6~0.834.新建快速路的基本路段服务水平道路应按( C) 设计。

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35.公共停车场的停车容量小于(C ) veh 时,可设一个出入口,但其进出口应满足双向行驶的要求。

A. 30B. 40C. 50D. 6036.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C ) mB. 3.25C. 3.50D. 3.7537.下面可能是城市快速路的设计速度的是(D ) km/h。

A. 50B. 60C. 75D. 10038.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主干路设计年限为( C) 年。

A. 10B. 15C. 20D. 2539.交通量换算应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大型货车的换算系数应为(D ) 。

A. 1.0B. 1.5C. 2.0D. 2.540.快速路基本路段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随着设计速度的增大而( A) 。

B. 变小C. 不变D. 视情况而定41.双向四车道快速路折合成当量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pcu。

A. 20 000 ~ 40 000B. 30 000 ~ 60 000C. 40 000 ~ 80 000D. 60 000 ~ 100 00042.路段自行车服务水平分级标准设计时宜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此时对应的骑行速度为( B) km/h。

A. 5~ 10B. 10 ~ 15C. 15 ~ 20D. 20 ~ 2543.步行街与两侧道路的距离不宜大于( ),步行街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站的距离不宜大于( )。

A. 100, 100B. 100, 200C. 200, 100D. 200, 20044.宁静交通(Traffic Calming)中所指的3E是指(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