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New Human Factors 课程编号:130530003课程学时:40学时课程学分:2.5学分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开课单位:人文与艺术学院开课学期:二年级下学期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二、课程教学目标目标1:通过学习《人体工程学》,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初步学会从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出发,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人体工程问题,并且能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人体工程解决方案。
目标2:通过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将掌握室内设计中所运用的尺寸的基本知识,具备学生将室内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本课程对人机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室内环境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作用出一些考核要求,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空间的尺寸的关系,根据所调查的特定人群进行作业空间范围的测量,用工具记录较为深刻的人体尺寸资料。
对室内总体环境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室内环境测评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室内环境设计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同学们做好的记录与收集的资料对记录内容做总结汇总。
四、教学内容第1章人机工程学概述(4学时)知识要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1.1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1.2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1.3了解人体生理特性。
1.4熟悉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重点:重点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人体生理特征。
难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第2章人体测量学与人体尺寸(4学时)知识要点:人体尺寸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2.1熟悉和掌握人体测量的概念。
2.2了解人体尺寸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2.3熟悉和掌握人体尺寸的设计方案。
2.4掌握百分位的概念与运用。
2.5熟悉人体常用尺寸。
重点:掌握人体尺寸的分类和常用人体尺寸。
难点:百分位的运用。
第3章作业环境中的人体因素(4学时)知识要点:人体的活动空间和范围。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适用专业:_____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是工业设计、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旨在通过优化人机环境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员健康和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二)课程目的1、使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对产品、系统和环境进行人机工程学设计和评价。
3、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关注人的需求和特点,提高设计的人性化水平。
(三)课程任务1、让学生掌握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人的感知与反应、人的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对人机系统设计的影响。
2、使学生熟悉人机界面设计、工作空间设计、作业环境设计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合理的人机系统设计。
3、培养学生通过实地观察、用户调研、实验测试等方法获取人机工程学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4、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设计能力,能够在设计实践中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创造出更符合人的需求和特点的产品和系统。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一)人体测量学1、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和方法讲解人体测量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介绍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如立姿、坐姿、测点等。
演示人体测量的常用工具和方法,如身高计、体重秤、皮尺等。
2、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分析人体尺寸数据的统计特征,如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等。
讲解如何根据人体尺寸数据进行产品设计,如座椅高度、工作台面高度、操纵手柄尺寸等。
举例说明人体尺寸数据在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3、人体测量的误差和修正分析人体测量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如测量工具误差、测量方法误差、被测量者姿势误差等。
人机工程学-——学习提纲

⼈机⼯程学-——学习提纲⼈机⼯程学⼀、⼈机⼯程学历史和研究⽅法1早期⼈机⼯程学:早期⼈机⼯程学是以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业化运动为起点,代表⼈物是:泰勒和吉尔伯瑞斯。
2、⼈机学的诞⽣电话机的设计⼈机⼯程学的发端;听筒话筒合⼆为⼀。
亨利·德雷夫斯:⼈机⼯程学的奠基者和创始⼈。
《⼈体度量》、《为⼈的设计》。
3、⼈机⼯程学迅速发展期:1960—1980是⼈机⼯程学迅速发展的时期。
4、1980年以后的⼈机⼯程学:在⼈机相互适应的⽬标下,⼈机⼯程学不仅关注⼈的安全、健康、效率,更加关注⼈的价值,关⼼⼈的满意度、舒适感、成就感和⼈的尊严。
⼈机学的研究⽅法⼈机⼯程学是采⽤科学的⽅法研究⼈、机和环境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主要研究⽅法有以下三种:1.观察法和描述研究:定义、影响观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1)情境:设定某种情境(⾃然情境和实验情境的区别)。
(2)数据获取:对⼈的⾏为/语⾔,进⾏有计划有规律地观察记录。
(3)知情性:被试者参与/知情(涉及道德问题)。
(4)观察者: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为或者⼼理现象进⾏实验分析的⽅法。
分为⾃然实验法(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法。
3.相关研究法:相关研究法的基本原则是:在尽可能⾃然状态下,确定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
⼆、⼈体尺⼨、感觉和运动控制系统与设计2.1⼈体尺⼨与设计、⼈体尺⼨设计原则和作业空间设计1.应⽤⼈体尺⼨设计的原则(1)极限设计原则设计的最⼤尺⼨参考选择⼈体尺⼨的低百分位,设计的最⼩尺⼨参考选择⼈体尺⼨的⾼百分位;受⼈体伸长限制的尺⼨应该根据低百分位来确定,受⼈体屈曲限制的尺⼨应该根据⾼百分位来确定。
(2)可调性设计原则设计中优先采⽤可调式结构。
可调的尺⼨范围应根据第5百分位和第95百分位确定。
(3)动态设计原则考虑⼈员必须执⾏操作时,选⽤动作范围最⼩值;考虑⼈员⾃由活动空间时,选⽤动作范围最⼤者。
(4)⾮“平均⼈”设计原则设计中⼀般不应该对所有设计尺⼨均采⽤⼈体尺⼨的平均值。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一性质:人机工程学是环艺设计专业职业技术课,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其艺术性体现于它的审美价值,科学性体现在它的实用价值;建筑的内部空间主要为人所使用,它几乎所有部分都与人类的活动有关;二目标:1.通过系统介绍人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各种作用关系,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能;2.并能根据人的体能结构、心理形态和活动需要等综合因素,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合理的室内空间和设施家具的设计;3.最终达到使人在室内的活动高效、安全和舒适的目的;二、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人机工程学概论、人体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应用、人的感知与反应特征、人的心理特征、人的作业特征、显示器与控制器的设计与布局、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设计、人机系统总体设计,典型的人机系统设计以及人机工程学应用范例;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一先修课程:无二后续课程: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景观及设施设计等;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及学时分配一课程总学时:36学时二学时分配如下其中理论28学时,占总学时%;实训8学时,占总学时%:二、推荐选用教材意见及要求一学生用教材:1.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主编:刘盛璜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1版2.室内人体工程学主编:张月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2版二教师用教参:1.工业设计人机工程主编:阮宝湘、邵祥华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1版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一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开设本课程需多媒体教室、手绘教室;二学生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具备生物、美学的初级知识;能对人体测量数据进行正确统计分析;四、考核一考核方案见考试试卷二考核成绩计算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三考核的形式:人体工程学知识点随堂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人机工程学概论一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及应用范围;二人体工程学简介教学要求1. 了解人体工程学发展的历史及现状;2. 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3. 明确人体工程学的应用范围;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1.写一篇关于“人体工程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存在哪些关联”2.人机工程学在三个阶段的运用二、人体与室内一人体尺寸1人体尺寸的测量;2人体尺寸衡量的标准;3常用的人体尺寸;二人体活动三重心问题四肢体的运动出力五静态肌肉施力六人体作业效率教学要求1.了解“人—机—环境”系统中的人体工程学2.掌握有关人体尺寸及人体测量的知识3. 熟悉常用的人体尺寸,明确其测量标准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1. 进行人体测量练习2. 根据教师所给室内空间平面图,完成空间设计三、人体与家具一工作面的高度二座位的设计三卧具的设计1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的关系,2凭倚类家具功能设计3坐卧类家具功能设计教学要求1.了解人体工程学与家具的关系;2.掌握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3.熟悉人体在各种家具中达到舒适的尺寸;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1. 进行常用家具测量2. 为自己量身定制电脑桌椅四、人的知觉和感觉与室内环境一视觉与视觉环境设计二听觉与视觉环境设计三触觉与触觉环境1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环境的关系2适应于人的标准的室内环境设计;教学要求1.对环境知识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人体生理构造及生理活动;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1. 以本班教室为基础面积,进行不同功能区域划分五、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一心理空间二人在空间中的定位三空间环境与人际交流四捷径效应五幽闭恐惧六恐高症教学要求1.了解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设计的关系2.掌握有关心理空间的知识;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1. 论文撰写,根据人体工程学所学知识和你本人对设计的理解,在下面的若干命题中选择感兴趣的一个,完成论文写作;盲人无障碍设计研究;聋哑人无障碍设计研究;生活中的无障碍设计研究重点考虑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和色盲、色弱等轻微残疾人;公共设施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研究;医院空间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研究;影剧院空间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研究;商场展示道具中的无障碍设计;老年人家具的无障碍设计;老人室内设计的无障碍设计;包装设计的无障碍设计;其它你所感兴趣的内容需要和教师沟通后写作第四部分综合实训一、综合技能实训项目一见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人体与室内训练项目一项目名称:感受生活中的不合理设计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分析其存在隐患和不合理原因三实训内容:通过速写可以上简单色彩表达你的设计构思四检验形式:作品考核五支撑知识点:线描技法、透视学原理、色彩构成二、综合技能实训项目二见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人体与家具训练项目一项目名称:为自己量身定制电脑桌椅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对人体工程学的掌握三实训内容: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结合同学各自的人体尺寸和生活习惯,为自己设计一套电脑桌椅,完成三视图;四检验形式:作品考核五支撑知识点:人体测量、人力工程学、造型能力三、综合技能实训项目三见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人的知觉和感觉与室内环境训练项目一项目名称:空间尺度练习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运用人体工程学知识进行空间平面布置能力三实训内容:根据教师所给室内空间平面图,结合所学过的人体尺寸和家具设计中的人体因素,按照不同空间的功能,填充设备,完成空间设计;四检验形式:作品考核五支撑知识点:家具比例、空间尺度、平面布置附:必要说明1、本教学大纲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要通过教学、调查、课题设计等教学环节来进行教学的;2、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的综合课程,除了理论教学外,要做好相应的调查和课题设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对理论的实际应用;3、本课程成绩的评定可由任课老师根据课题作业的完成结合平时成绩及考试成绩来进行;4、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可根据每学期实际安排学时适当调整实训课时分配;。
人机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中英文):人机工程学
Human Engineering Factors
课程编码: 351033
学分和总学时: 1.5学分 30个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10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选课对象: 包装工程专业
二、课程内容与实验目的: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是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合理方案,亦即对人的知觉显示、操纵控制、人机系统的设计及其布置和作业系统的组合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效率和作业时感到安全和舒适。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设计的规律,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的实践中去。
三、实验教材与实验考核
实验教材:《人机工程学》(谢庆森,牛占文编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实验考核的方法:实际操作。
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占5%,实验报告成绩占35%,实验考试占60%。
四、实验项目内容
实验项目明细表
项
目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属性
实验内容
实验
学时
是否
必选
实验所需主
要仪器设备
名称
1 显示装置设计 综合
性
设计各种不同的显
示装置
3 √计算机
2 操作装置设计 综合
性
设计各种不同的操
纵装置
3 √计算机
3 电子化办公桌椅设计 综合
性
利用显示规律和操
作规律设计电子化
办公桌椅
4 √计算机
合
计
10
注:本课程实验总计10 学时,安排 3 次实验,其中普通实验占 0 %,综合性实验占100 %,设计性实验占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大纲编号: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课程学分:3执笔人:汪惠芬周建中审订人:龚光容修(制)订日期:2013.10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理,。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密切关系。
人机工程学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的研究,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 互作用,设计能使操作者发挥最大效能的机械、仪器和控制装置,并研究控制台上各个仪表的最适 位置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掌握人机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在明确系统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和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对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寻求人机系统最优组合方案能应用人机工程学知识指导具体产品的设计使人机系统工作安全、高效、可靠。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人机工程学概论1.1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1.1.1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命名美国“Human Engineering”,西欧 Ergonomics ,我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等。
1.1.2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国际人类工效学 IEA 的定义,《辞海》的定义,美国 W.B.伍德森的定义1.2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1.2.1 经验人机工程学F.W.泰罗。
使人适应于机器1.2.2 科学人机工程学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1.2.3 现代人机工程学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1.3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3.1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七个分支,四个主要方面1.3.2△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和非实验法及其内容1.4 人机工程学体系1.4.1△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学科体系人体科学、环境科学为上肢,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为下肢,工程技术科学为驱干,系统论、模型论、优化论为支撑。
1.5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了解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区别和联系1.6 学科的应用1.6.1 学科研究的课题主要讲授应用于工业设计的 5 各方面1.6.2主要应用领域主要讲授与工业设计相关的领域,P10表1-31.6.3应用领域举例1.7人机工程学常用软件介绍1.7.1SAFEWORK软件1.7.2Pro/E软件1.8人机工程学的学习方法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在实践中学习。
2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2.1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2.1.1★掌握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2.1.2了解人体测量的主要仪器2.2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2.2.1★了解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2.3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2.3.1△了解我国成年人人体结构尺寸2.3.2了解我国成年人人体功能尺寸2.3.3了解其他国家成年人人体尺寸2.4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2.4.1了解主要人体尺寸的应用原则2.4.2△掌握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2.4.3△掌握人体身高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3人体感知与信息处理3.1人在系统中的功能3.1.1了解人与外界的协调模式3.1.2★掌握人的感知与反应机能3.2视觉机能及其特征3.2.1了解视觉机能的基本概念3.2.2★掌握视觉机能的基本特征3.3听觉机能及其特征3.3.1了解听觉机能的基本概念3.3.2△掌握听觉机能的基本特征3.4其他感觉机能及其特征3.4.1了解其他感觉机能的类别及特征3.4.2△掌握神经系统机能及其特征3.5神经系统机能及其特征3.5.1△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传导3.5.2了解大脑皮质功能定位3.6人的信息处理系统3.6.1了解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3.6.2了解信息计量3.6.3△掌握感觉的信息处理3.6.4△掌握中枢信息处理4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4.1心理现象与行为构成4.1.1了解心理现象、行为构成4.1.2★熟悉行为反应4.2感觉与知觉的特征4.2.1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4.2.2★掌握感觉和知觉的基本特征4.3注意与记忆特征4.3.1了解注意的模型4.3.2了解注意的特点4.3.3了解记忆的特点4.4想象与思维特征4.4.1了解想象的过程4.4.2了解思维过程4.4.3了解思维品质4.5创造性心理特征4.5.1△熟悉创造性机理4.5.2了解创造性知识基础4.5.3了解创造性思维规律4.5.4△掌握创造性思维方式5人体生物力学与施力特征5.1人体运动与骨杠杆5.1.1了解人体运动系统5.1.2△掌握骨的功能与骨杠杆5.2人体生物力学模型5.2.1了解人体生物力学建模原理5.2.2△掌握前臂和手的生物力学模型5.2.3△掌握举物时腰部生物力学模型5.3人体的施力特征5.3.1△掌握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5.3.2△掌握肢体的出力范围5.3.3△掌握人体不同姿势的施力5.4合理施力的设计思路5.4.1了解避免静态肌肉施力5.4.2了解避免弯腰提起重物5.4.3△掌握如何设计合理的工作台6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6.1人机信息界面的形成6.1.1了解人机信息交换系统模型和交换方式6.2视觉信息显示设计6.2.1△掌握仪表显示设计6.2.2△掌握信号显示设计6.3听觉信息传示设计6.3.1△掌握听觉信息传示装置6.3.2了解言语传示装置6.3.3了解听觉信息传示装置的选择6.4操纵装置设计6.4.1了解常用操纵器的功能和使用情况6.4.2△掌握手控操纵器设计的要点6.4.3△掌握脚控操纵器设计的要点6.4.4了解操纵装置编码6.5操纵与显示相结合★掌握操纵—显示比7工作台椅与工具设计7.1控制台设计6.1.1了解控制台的类别及特点6.1.2△掌握控制台设计的要点7.2办公台设计7.2.1了解办公台的类别及特点7.2.2△掌握办公台设计的要点7.3工作座椅设计主要依据7.3.1熟悉坐姿生理学和坐姿生物力学7.3.2★掌握坐姿人体测量尺寸7.4工作座椅设计7.4.1了解工作座椅的特点7.4.2★掌握工作座椅设计的主要依据7.5手握式工具设计7.5.1了解手握式工具的特点7.5.2△掌握手握式工具设计的要点8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8.1作业岗位的选择8.1.1了解三种作业岗位的特征8.1.2△掌握作业岗位设计要求和原则8.2手工作业岗位设计8.2.1了解手工作业岗位的类型8.2.2△掌握手工作业岗位尺寸设计8.3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8.3.1△掌握视觉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关系8.3.2了解视觉信息作业岗位的人体尺寸8.4△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8.4.1了解有关概念8.4.2△掌握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学数据运用8.4.3△掌握近身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8.5作业空间的布置8.5.1★掌握作业场所布置总则8.5.2△掌握作业场所布置设计的考虑顺序9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9.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了解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和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9.2人与热环境9.2.1了解热环境对人的影响9.2.2△掌握热环境设计的依据9.3人与光环境9.3.1了解光环境对人的影响9.3.2△掌握光环境设计的依据9.4人与声环境9.4.1了解噪声对人的影响9.4.2△掌握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9.5人与振动环境9.5.1了解人体的振动特性9.5.2△掌握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9.6人与毒物环境9.6.1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方式9.6.2了解有毒环境的卫生标准10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10.1人的可靠性10.1.1△了解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10.2人的失误10.2.1了解人的失误行为发生过程10.2.2掌握人的失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10.3人的失误事故模型10.3.1了解人的行为因素模型10.3.2了解事故发生顺序模型10.4安全装置设计△熟悉常用的安全装置10.5防护装置设计△掌握机械设备上常用的各种防护装置10.6安全信息设计10.6.1了解视觉警示信息设计10.6.2△掌握特定安全信息设计11人机系统总体设计11.1总体设计的目标11.1.1了解人机系统的组成11.1.2了解人机系统的类型11.1.3了解人机系统的目标11.2总体设计的原则11.2.1了解工作空间和工作设备的设计11.2.2★掌握工作环境设计要点11.2.3★掌握工作过程的设计11.3总体设计的程序11.3.1了解人机系统设计的程序11.3.2★掌握人机系统开发的步骤11.4总体设计的要点11.4.1了解人机功能分配11.4.2★掌握人-机界面设计11.5总体设计的评价★熟悉检查表法11.6无障碍化人机系统设计示例11.6.1△掌握无障碍设计的特殊要求11.6.2熟悉常见的无碍设计示例12人机工程发展新趋势12.1非物质化人机工程12.1.1了解非物质化人机工程内容12.2虚拟化人机工程12.2.1了解虚拟化人机工程技术四、时间分配序号1 2教学内容人机工程学概论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讲课33教学环节(学时)习题实验上机课外小计233 4 5 6 7 8 9 10 11 12人体感知与信息处理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人体生物力学与施力特征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工作台椅与工具设计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人机系统总体设计人机工程发展新趋势444344442233342242422213总复习总计142648五、课程说明课程英文名称主要先修课程适用专业类别主要教材(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考核方式Hu man Engineering高等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丁玉兰等编著,人机工程学(修订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2011.9重印)第4版(教材);(美)Jan Bernard W eer dmeester著,人机工程学入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参考书);张峻霞王新亭编著,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01月(参考书)吴青赵朴编著,人际环境工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闭卷考试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并交叉渗透了人体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劳动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美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知识。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人机工程学概论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体感知与信息处理,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人体生物力学与施力特征,人机信息界面设计,工作台课程简介椅与工具设计,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人机系统总体设计,人机工程发展新趋势。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
注重启发式教学。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产品设计质量、改善现有产品性能所必需的人机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课内实验(一)本课程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反应时运动时测通过实验测试人体的反应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