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 - 南京师范大学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 - 南京师范大学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 - 南京师范大学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信息科技课程评价体系的功能不只是甄别、选拔和评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和导向,通过评价体系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合理地设计、调整教学环节。”“评价体系的作用范围涵盖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既有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也有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长期来一直采用全市统一等级考试作为学生信息科技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在推动全市普及信息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只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的不足,甚至出现新的应试模式,不利于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了落实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深入开展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有必要按照《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的要求,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探索新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特别是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近年来,不少学校和区县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改革中作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2003 学年,全市又有11 个区县进行了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试点,为信息科技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

为了进一步规范过程性评价的目标、原则、方法、实施、监督、保障等有关问题,特制订本评价方案(试行稿),以保证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健康发展。

一.过程性评价的目标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评价体系是课程目标能否落实的重要保证,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的设计围绕课程的目标展开。”信息科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青少年具有能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信息素养,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也应该围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既要评估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也要评估学生所掌握的方法、形成的能力和养成的行为习惯。根据上述要求,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目标是:

1.全面了解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历程,全面反映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业水平。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既承担着让中小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任务,又承担着通过学习,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解决真实、开放问题能力的任务的能力,同时,它还承担为学生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化学习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的任务。”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必须围绕这些任务进行,这些任务的落实情况,单靠结果评价是很难反映的。通过结果评价,虽然能够反映学生对信息科技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却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发展、方法形成的历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这些历程和变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有更重要的意义。过程评价正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历程,全面反映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业水平。

2.充分发挥评价的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

评价的作用,不单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一个鉴定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反思、改进、优化,提高“学”与“教”的效率。一方面,让学生从学习过程的开始就了解评价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应该具有的学习表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往达到课程目标的方向不断进取;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评价,随时了解学习情况,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调整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习惯,努力使自己达到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过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这种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使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融为一个整体,促进学生在信息科技课程学习中的健康成长和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我,正确对待他人,客观、公正的科学精神和诚信意识。

过程评价改变了单一由教师制订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传统做法,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参与评价活动,包括评价指标的制订、评价过程的参与和评价结果的确定,使学生从“被人评”转变成“自己评”和“评别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需要了解和学习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法,而且需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同学,懂得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既能体现一种科学精神,又能体现自己的诚信意识,整个评价过程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培养自己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的观念、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提高自己的素养。

二.过程性评价的原则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观,特别是单纯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唯一评价依据的观念,应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出发,充分注意学生各种智能发展倾向和个性特长,其中尤其需要关注对学生终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以及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倾向。因此,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基本原则是:1.始终围绕课程目标。

过程评价是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手段之一,因此,它的评价依据只能是信息科技课程的课程目标,即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为唯一依据。过程评价既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目标达成度,又要评价学生达成目标的学习过程,因此,对信息素养的三方面要求中,除了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过程外,更要评价能力提高、情感提升、习惯形成等过程,特别要注意防止把技能目标与能力目标混淆,或者把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形式化的倾向,这样才能科学评价学生在信息科技课程学习的学习结果,保证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

2.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过程评价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全面考察,既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结果,又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而且对行为表现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根据信息科技学科学习评价表的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包含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展示表达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热情和纪律、信息规范和准则、诚信意识和行为等八个方面的行为表现,要注意防止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结果替代学习表现的做法,真正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评价”和“评价学习过程”的原则。

3.强调综合评价,反映个性特长。

信息科技课程目标体现了多元化的要求,因此,在过程评价中也必须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案的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评价方法的选用,评价结果的计算等方面,都应既反映对学生的普遍要求,又反映不同个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团结协作、行为规范、知识增长、技能提高等多方面的学习历程,对有信息科技个性特长的学生应给出能充分反映其长处和特征的评价,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4.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过程评价应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目标采取不同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由于过程评价主要用于测量学生在信息科技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与信息素养有关的能力、方法等达到的实际程度,以及学生个性特长的表现,因此,评价方法原则上以定量

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可以采取对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定、特长认定等形式,评价结果可以采用等第制,也可以采用分数制,对部分突出的学生,也可以采用教师评语的形式。评价主体也应实现多元化,改变单一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特别要注重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制订,评价结果的确定,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5.体现科学、全面、公开、公平原则。

在进行信息科技课程过程评价时,评价方案的制订,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实施,都需要经过实践检验,不断修改、完善,力争逐步做到科学、全面、公开、公平,并且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和教师的诚信意识,把过程评价的过程作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在过程评价中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另一方面以过程评价促进信息素养的培养。

三.过程性评价的方法

过程评价的方法应始终坚持“过程中评价”和“评价过程”的原则,达到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历程和成长经历,有利于发挥评价的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

1.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基础型课程信息科技学科学习评价表”的要求,信息科技学科在学生学习表现方面的评价要求从八个方面进行评价,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展示表达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热情和纪律、信息规范和准则、诚信意识和行为。因此,这八个方面应该成为过程评价的一级指标,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对这八个一级指标分别制定了若干二级指标,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供实施时选用(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一)。各区县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由教师或者师生共同补充制定其它的二级指标及标准,但应作好记录,以备查阅。

2.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在项目活动或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在实施项目活动或探究活动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可以根据阶段要求或活动特点,确定采用的评价形式,即采用自评、互评还是教师评,一个阶段可以采用一种评价形式,也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评价时选用的二级评价指标可以根据需要选取或自定,并确定各个二级指标的分值。各个阶段,各种评价形式选用的二级指标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整个项目活动或探究活动中选用的二级指标可以不包含全部二级指标,但必须包含全部一级指标。评价系统会根据选用指标的分值及评价结果,以百分制的形式自动给出评价得分,并进行记录。整个项目活动或探究活动结束后,系统会统计出该活动中自评、互评或教师评的各自平均值,并按自评占30%,互评占30%,教师评占40%的比例,计算出学生在该活动中过程评价的总得分。

3.评价平台

为了保证过程评价的可操作性,减轻评价工作量,市教研室将提供一个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与评价平台。该平台将提供保证评价顺利进行的各项功能,包括:学生信息输入或生成;评价指标体系修改或增删;评价指标选用和确定;实际评价过程评定;学生成绩自动统计或生成;学生评价成绩存储和查阅等。该系统在本学年进行试用,以后将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有关该平台的使用方法,请参阅附录二。

4.评价资料

为了全面了解和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定量评价的同时,应保存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料,作为学生过程评价成绩的依据和监督、检查时的依据。需要保存的相关资料是:

l 各次自评、互评、教师评的原始记录;

l 反映学生学习历程的各阶段学习成果(例如计划、学习或活动记录、收集整理的信息、作品、小结反思等);

l 各阶段学生间和教师给出的评语。

上述资料,应按学生和按项目活动或探究活动分别建立文件夹存放,并保留至学年结束,对其中有特色的记录、作品、案例等可以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处理。

四.过程性评价的管理和监督

为了保障过程评价健康、顺利地进行,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过程性评价管理和监督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管理、监督机制,是为了促进过程性评价工作公正、健康、顺利地进行,管理、监督的原则是以保障、督促为主,市、区县、学校、教师应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采用沟通、协商、研究、合作的方式,既明确各自职责,又体现相互的联系,通过分层管理和监督,形成合力, 共同完善信息科技过程性评价管理、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诊断、导向、指导、服务的功能,保证过程性评价的全面实施,促进过程性评价整体推进。

1.管理机制

学校应该成立学生过程性评价结果的管理机制,任课教师除了必须记录学生各阶段、各种形式评价结果的成绩记录外,还应做好学生评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努力保证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条理性,要求做到容易检索。学校教导处应该和结果性评价一样,保存学生过程性评价的完整记录,并归入学生学习档案。每学年信息科技学科等级考试时,各校和各区县应按市等级考试办公室的统一要求,按照统一格式要求,把学生最终过程性评价成绩汇总后,送交市等级考试办公室,由市等级考试办公室根据学生参加等级考试的成绩和过程性评价的成绩,按各占50% 的原则合并处理后,返回学生信息科技学科学年成绩等第。

2.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采用市、区县、学校三级监督形式。任课教师应该明确过程性评价的目标,实事求是地组织好过程性评价工作,把过程性评价工作作为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和体现教师诚信度的重要环节,学校信息科技教研组和教导处可以不定期的对学生过程性评价情况进行抽查,督促任课教师做好评价组织工作和相关资料的积累,并对教师工作情况做好记录。区县信息科技教研员根据本区县学校数,确定每学期检查学校比例,并落实检查工作,做好相关记录,对认真落实过程性评价方案的教师进行鼓励,并向学校领导反馈,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与有关教师共同研究、商议,统一思想,改进做法,及时加以解决。市教研员将结合视导工作和在深入区县、学校时,随时了解过程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解决存在问题。每年等级考试结束后,市教研室将组织各区县教研员进行过程性评价对口检查,并把检查情况作为区县教研员和学校教师工作评价的内容,反馈有关单位领导。

为了鼓励先进,市教研室将根据平时了解和对口检查情况,对在过程性评价工作中,认切实贯彻过程性评价工作精神,认真做好有关工作,资料完整齐全,师生诚信度高的学校,逐步给予免检待遇,并给以“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诚信免检单位”称号。

按照二期课改精神和《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要求实施过程性评价,是信息科技学科在学习评价方面所做的新的尝试和探索,需要经过不断实践、研究和总结,才能逐渐完善。

本评价方案(试用稿)2004 学年在全市各中小学中实施。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 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直接对每位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被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㈣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优质课比赛,及时进时听课评课,

过程性考核

关于体育过程性考核实施办法 (草拟) 我市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大连市教育局从2007年开始,布置体育中考任务,2008年开始初三升学考试, 2009年开始,初中阶段三个年级全部参加体育考试。根据这几年的身体素质测试的数据,学生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方面呈上升趋势。体育考试模式已经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全面认可,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明显提高,体育中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体育考试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突显出很多问题,因为考试项目的公开和学生对分数的追求,导致学校、家长、学生只练考试项目。初中体育教学“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包括学生成长、体育教学工作进展、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等危机。学生的耐力、力量都大幅度提高了,但接触不到其他的技能性项目,同时因为学生课后盲目的“苦练”,学生的伤病情况明显增多,学生的终身锻炼受到影响;目前,考试项目是固定的,导致上课模式也变成了为考试服务的训练课、考什么练什么,教学项目单一、教学方法枯燥,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师不研究教学,甚至不备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基于以上问题,结合我市现有条件,本着“重督促,降难度,易操作”的原则,对我市原有过程性考核进行整合,提出以下参考意见: 一、考核对象 初一初二所有学生,共2学年。初三年级不再进行过程性考核。

二、考核项目(见附件) 1、初一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拟定三个项目(技巧、足球、排球)。 2、初二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拟定两个项目(武术、篮球)。 三、成绩的组成 每学年的过程性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结果,依据体育课的出勤率量化赋分;二是学生平时体育课学业水平成绩,由考核组统一赋分。 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组成如下 五、考核标准 目前处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学期的过程性考核分值不同,具体标准如下: (一)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标准,主要考核体育课的出勤率 1、初一、初二年级 2、初三年级

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滨湖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为此,我校建立了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四、评价的具体措施: 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亦称“基础素养”)。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指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纬度的表现。 (一)学科学习目标评价 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以下形式: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2、表现性评价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性评价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5、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最新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2009-09-17 08:32:04)转载▼ 标签:教育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色彩构成》过程性考核实施方案

《色彩构成》考核实施方案 【考核对象】 10级专科环艺2班 10级广告专科3班 【考核目的】 色彩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考核检验学生对色彩构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直觉直接升华到更宽广的科学色彩审美境界。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和学生对色彩的创造性思维。 【考试时间】 第6周随堂考试 【考试地点】 随堂教室 【考核形式】 实践考核(应用设计:手绘) 【成绩构成比例】 总成绩= 平时成绩(10%) + 平时实践成绩(50%)+ 期末考试成绩(40%) 【平时成绩考核标准】 平时成绩指学生的到课成绩,满分100分,旷课一次扣10,迟到或早退一次扣5分,请假2次按一次迟到计算。 【平时实践考核标准】 1、根据课堂教学要求进行实践作业的布置,本学期布置5次。 2、作业全批全改,分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级进行批改 3、学生实践作业成绩分布为:优秀占全班人数的25%,良占50%,中占20%,差占5%;优秀、良好、一般所占比例可以浮动,但不得超过5个百分点,但差所占比例不低于5%。【期末实践考核内容及要求】 [考核题目] 色彩构成的采集与重构 [考试要求] 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生活中的色彩,并从中获得启示,构图得当,画面协调统一,色彩采集与分析恰当。层次感清晰,能熟练运用构成规律表现画面的视觉效果。 在第6周随堂完成12*12cm大小的色彩构成设计作品。

【期末实践考核评分标准】 1、0—59分 色彩重构表现不准确,色彩使用混乱,整体效果差。 2、60—69分 重构表现不足,构图太散或过于集中,色彩运用不恰当。 3、70—84分 色彩表现充分,能够很好提取生活中的色彩,画面色彩具有空间感、质量感和层次感,画面整体效果较好。 4、85分以上 具有很强的色彩表现力,构图美观,色彩重构准确,画面协调统一。 考核负责人:李文辉 监考人员:陈莉 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教研室 2011年11月20日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 [摘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业评价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合理、有效地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本文将探讨关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评价的几点看法。 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年轻的课程,也从本次课程改革中吸取了营养,正在实现着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这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指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操作的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表达思想,实现交流,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标准,还建议教师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强调了原理、方法的理解与技能的形成与熟练,学习过程注重认知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内在统一,培养目标则倡导原理知识、操作技能、技术文化、人文修养等多方面的统筹发展,因此,从教学评价方式的角度看,仅用教学结束后的纸笔测验显然难以适应新课程教与学的需要。 以往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先教后学,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体系。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一方面要树立“全程式的评价观”,另一方面还需要采用“面向教学的评价方式”。全程式评价观是指在教育教学前教师的教学设计阶段中,就需要对即将开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之后的计划实施的评价需要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工作,使评价量规成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地应该是“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与学的“全过程”促进作用。面向教学的评价方式,是指在进行学科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学科特点,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盲目地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量规。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研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教与学的过程,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意识,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的原则 (一)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学校在评价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指导性意见。同时,希望全体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逐步完善。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

教师工作过程性考核方案

教师工作过程性考核方案为认真落实山东省管理基本规范,体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教师“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努力方向,突出“百校质量工程”中的质量意识,特制定本评估方案。本方案中,共分四个层次,(1)用工作量来凸现教学工作的公平,以此 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2)用业务检查来评价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且在业务检查中以各项过程性检查为依据,以此突出教师要全面发展,刻苦钻研业务的能力;(3)用成绩来评价个人,突出抓素质教育的同时,不能放弃教育教学质量;(4)用教科研成果来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最终积分(100分)=工作量(25%)+业务检查(35%)+ 成绩(35%)+教科研成果(5%) 二、工作量共分为三部分(25%) (一)、备课:有相应科目的备课且项目齐全,通过查阅业务检查资料每科赋 1 分。 (二)、课时:根据省素质教育对课时的要求(含一二年级的课外活动自习),通过查阅分课情况每课时赋 1 分。 (三)、兼职:通过查阅具体记录相应赋分(见附页)。具体算法是:每人的分数/最高分数*25%= 个人最后得分 三、业务工作共分为七部分(35%) (一)、计划总结: 4 分 要求: 1.以学校分课情况为依据,缺少一科扣0.5分。 2.符合

星级学校检查标准,教学目标体现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3.学生基本情况符合本班实际 4.教材分析到位,含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5.教学措施切实可行 6.教学进度安排合理7.教学总结及时上缴,能体现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有收获、不足。通过查阅具体记录相应赋分(见附页)。 (二)、备课:9 分 要求:个人备课 1.个人备课做到先周备课 2.项目齐全,备课要符合星级学校中备课的要求 3.有课后反思且符合实际。 4.要有二次备课痕迹,未进行二次备课的此项不得分。 集体备课1、有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2、中心发言人材料具体,有对教材的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的方法等;3、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三)、听课记录: 5 分 1.每人每学期听课为20 节赋 3 分。 2.每人每周听课 2 节且评议齐全 3.听课记录不实,一节扣一分,扣完为止。 (四)、学生辅导: 3 分 1、有学生学习计划。 2、辅导记录齐全、详实,有学生名单、辅导内容、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3 分)1、对作业批改有相应的记录,包括预习情况了解和市教研室指定作业的批改记录。2、记录及时、符实。3、次数足且符合要求。 (六)、上课情况:(8 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

潘桥中学信息技术考查评价方案 吴建永 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其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还应该包括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我校在期末对学生信息技术课的考核包含了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1、操作能力(平时完成操作任务情况记录) 2、理论知识(笔试) 3、创作能力(期末命题自由创作) 4、品德修养(在课堂上的自律能力,包括纪律、浏览信息的自觉性、操作的协同性等) 5、应用拓展(在其它学科中表现出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师建立学生小档案,每堂信息技术课及整合课都要作出相应记录,期末依此综合评价以我校的课题研究“等级+评语+特长”的方式给出。 其实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一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作为学生的综合评价: 1、传统的考试形式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操作的熟悉程度,利用限时完成的模式来检查学生的独立完成能力与熟练程度。考试一般会包括笔试与操作两部分。 2、大作业评价形式 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布置一个大型的作业,这个作业是围绕着学生本学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设置的。要求学生在平时课堂已经完成老师的任务后或者在课外完成,作业量比较大,通常会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作品制作,通过这个作品来检查学生对一个学期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里通常还会包括其他的一些基本素养的考查。 3、平时活动表现 在每次活动中,都要求学生作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而这个评价着重于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在合作中的表现、对小组作品的贡献与建议等。目的是考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着重于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考查。 通过这些评价,给学生建立一个电子档案袋,把学生一个学期的练习作品、创作作品、每次自我评价及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等收集在一起,使学生、老师、家长能了解到其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我想这样的评价体系会更加科学和更加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成绩。 一、指导思想 根据《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学阶段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等原则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设计 1、基本思路:采用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估占30%,由备课组提供标准,任课教师可视具体情况操作;学生参与课时数占10%,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操作;综合性评价占60%,由备课组集体命题,三者分数相加即为模块验收成绩(百分制)。 2、根据我校教学实际,特制定过程性评价赋分标准如下: (1)作业完成情况(共15+10分) 本模块要求完成7次课堂作业,按时完成作业者可得10分,视作业质量可加至11~15

学校教师评价方案(细则)

教师评价方案(细则) 一、指导思想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的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因此,教师评价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全面性,注重分析性,注重内部导向。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强调评价信息的广泛沟通,强调教师过去的表现与未来发展的结合,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着眼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二、评价目的 通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覆盖教师教育全过程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用客观的标准,科学的方法,规范的程序对教师的工作全面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工作绩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评价方法 1、精心设计评价工具。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家长评教,考核小组评议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2、强调过程评价。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与活动,每学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对教师工作进行全过程监控,且将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及时了解工作中的得失,不断调整教育教学行为。 3、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对教师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现实水平做出分析判断的同时,也看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注重其发展的潜能和趋势,做到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 4、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学校在原有教师业务档案的基础上,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随时收集教师工作成果,记录发展状况。 5、正确处理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后,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选先、评职、晋级、聘用和发放效益工资的依据,作为能力层次认定的主要条件之一。 四、评价内容 (一)教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20分) (1)、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奉献精神;正直诚信,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协作。(3分)

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南乐县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直接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高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中考体育过程性考核内容.doc

《北京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内容标准及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委《关于做好 2010 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京教体美 [2009]15 号)要求,北京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过程性 考核的分值为 10 分。从 2009 年 9 月 1 日起,有初中学段的学校必须按照《北京市初中体育过程性考核方案》的要求,对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情 况进行过程性考核,并从 2010 年起开始计入学生升学考试总成绩。为了规范过程性考核的操作程序,统一考核内容的评价标准,特 制订《北京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过程性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内容标准及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体育课水平考核标准及办法》),各区县和 学校在制订本单位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办法时,必须从《体育课水平考核标准及办法》中选取考核内容,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确保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二、考核内容与标准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 年级)体育与健康( 7-12 年级)课程标准》、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布 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用书),按照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将水平四的考试内容与标准分成以下两类: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教材和教科书中采用定量评价的内容及标准

1.初一年级男生 田径类身体素质类球类单项 1000 米50 米跑100 米掷实心立定跳引体向跳绳(次篮球运足球运排球垫得分跳高 (分.秒) (秒)跑(秒)球(米)远(米)上(次) /分钟)球(秒) 球(秒) 球(次) 100 3′48〞7.2 15.2 10.8 1.17 2.29 20 170 9.8 8.1 35 98 3′50〞7.3 15.3 10.3 1.16 2.28 19 165 10.2 8.3 34 96 3′52〞7.4 15.4 9.6 1.15 2.26 18 158 10.8 8.7 33 94 3′54〞7.5 15.5 8.9 1.14 2.25 17 150 11.5 9.1 32 92 3′57〞7.6 15.6 8.0 1.13 2.22 16 140 12.3 9.5 30 90 4′00〞7.7 15.7 7.1 1.12 2.20 15 130 13.2 10.0 28 87 4′06〞7.9 16.0 6.9 1.10 2.17 14 126 13.6 10.3 27 84 4′12〞8.1 16.2 6.5 1.08 2.12 13 121 14.1 10.7 25 81 4′18〞8.4 16.4 6.2 1.07 2.08 12 115 14.7 11.1 24 78 4′24〞8.8 16.5 5.8 1.06 2.02 11 108 15.5 11.7 21 75 4′30〞9.1 16.7 5.3 1.03 1.95 10 100 16.2 12.2 19

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曹马小学信息技术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掌握好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当今时代对学生的迫切要求。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操作技能转变的情况进行评价,以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思维需求。 二、评价原则 a)评价方法多样化 《信息技术》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和操作技能评价学生,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如:面试、口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竞赛、操作性考试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b)评价时间全程化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应该伴随于教学的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表现,及时总结,及时进行评价。 c)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三、评价内容 《信息技术》课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能力评价和操作实践能力评价。 认知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范围内,对有关信息技术内容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各年级的考察范围,应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来确定。 操作实践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范围内,在认知基础上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评价方法 学生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种途径进行。见下表:

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评价教师的教学,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法,既重视教学成绩,又重视获取成绩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评价促使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建立教师业务发展目标,引导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全体参与、全面评价,使教师自身、领导、同事、学生、家长都参与评价。 2、民主化原则。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贯彻民主化原则,表现在: 一是要破除评价过程的神秘化,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拟定评价程序和评价范围; 二是对评价材料的认定、评价结论、评价报告的拟定等要征求评价对象的意见; 三是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 四是关注评价对象的个性化和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 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价相结合、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数据、信

息、评价结果等能进行量化处理的,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评价结论,而对于不能用于量化处理的信息要采取定性表述。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还要注意评价标准与评价结论的导向性,使其成为今后教师工作的努力方向;还要注意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以保证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也是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因此,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质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是对教师生命活动的尊重。 四、评价的内容 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一般评价内容和重点评价内容 1、教育教学工作 教学观念和思想;对教学内容、对象的把握程度;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测试;辅导。 2、学生管理 师生关系;学生学业成绩;学生成长评价及档案建设。 3、社会及兼职工作 与同事的协作关系;职业态度;兼职工作。 4、发展目标 专业技能领域;科研。 五、评价步骤 1、评价者和评价对象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方案 院部(盖章): 开课学期:2016-2017-1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适用专业:药学本科适用班级: 9B1532 过程性考核所占比例:占总成绩的100% 一、开课的目的 有机化学是医科类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学科,它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已广泛地渗透到现代药学各个领域和方面。也是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牢固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不仅直接有利于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对日后承担的科研及生产工作也有极大的帮助。 二、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实验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有机化学实验室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操作包括质蒸馏、回流、过滤、干燥、重结晶、萃取;熔点测定;沸点测定;萃取;分液漏斗的使用;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有机化合物性质的鉴定。 1、基础性实验项目:常压蒸馏及沸点的测定(4学时)、熔点的测定(4学时)、重结晶提取法(4学时)、薄层色谱法(4学时) 2、综合性试验项目:正溴丁烷的制备(8学时) 3、设计性实验项目:乙酰水杨酸的制备(8学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加深和巩固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各类有机化合

物的性质等理论知识。 2、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自行设计、准备和进行实验,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四、改革前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改革前考核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实验报告,而忽视了对过程、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导致很多学生为了获得高分,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报告的书写上而不重视实验的技能训练,不愿意动手操作或操作不认真。甚至还有少数学生抄袭别人的实验报告以及在处理实验报告时修改原始数据给出满意的实验结果来获取较高的实验成绩。显然,这样的考核内容和方法不能充分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更难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启发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强化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的实验素养,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全面、合理、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1.考核的内容 (1)对有机化学实验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

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评价方案(最新)

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标 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自信心、创意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二、评价原则 “公平原则”,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知识后一般由学生开始上机操作,不管是谁,只要完成操作,就可以给自己打满分。 “优先原则”,同时采取谁完成的又好又快,通过同学互检确认,在评价表中表扬一项加分。用于激励计算机能力强的学生学习和积极性。 “真实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求根据当堂现实的学习情况来开展评价活动,不允许当堂不评课后补评。 “诚信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评价整个过程,教师要教育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要事实求是,不要虚报成绩。 “全面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评价整个过程,不仅要关注到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为主的原则。 三、测试内容 三年级:考试题目:古诗配画 教师提供:古诗《春晓》(word文档)、图片(文件夹) 学生要求:1、打开word文档; 2、插入相应图片; 3、对文字进行“格式”设置; 4、对题目(春晓)艺术字设置; 5、背景设置; 6、图片格式“衬于文字下方” 四年级:

(一)、基础要求 教师提供:十二生肖邮票和毛泽东纪念邮票,毛泽东简介 学生要求: 1、PPT需包括四张幻灯片。 2、幻灯片1为标题——我的集邮册。 3、幻灯片2为目录——十二生肖邮票和毛泽东纪念邮票,并将目录“十二生肖邮票”链接到幻灯片3。 4、幻灯片3为“十二生肖邮票”,其中应包含至少一张生肖邮票,自己调整到合适大小,并加入“下 一张”动作按钮。 5、幻灯片4为“毛泽东纪念邮票”,其中应包含毛泽东邮票和毛泽东简介。 6、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保存到桌面),并上传到教师机。 (二)、加分项目 能应用背景填充、首页加“结束放映”功能、幻灯片设计、幻灯片版式、幻灯片切换等对幻灯片进行进一步修饰加工。 五年级: 考试题目:地球自转 教师提供:世界地图(图片) 学生要求:1、新建flash文档; 2、导入相应图片; 3、插入图层; 4、画圆 5、地图运动 6、遮罩 四、测试形式 上机操作。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象山县学校发展性目标评价方案

象山县学校发展性目标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教育方针和现代教育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区域教育走均衡发展道路、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 充分调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积极性,积极构建以学校自我设计、自我评价为主体,教育行政、教育督导和社会他评为辅助的新的教育评价机制。进一步促进学校依法办学运行机制的形成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加快象山教育的均衡化、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引领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发展性督导评估承认学校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评价重点、标准、方法因校而异,强调纵向比较和过程评价,注重将学校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学生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引导不同水平的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 2.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充分强调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参与,激活学校发展的内动力,构建起自我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进一步增强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合作性原则。强调督导人员与学校领导、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通过平等对话进行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需要社区、家长、学生的合作与参与,并将评价方案、评价结果通过适当的途径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公布,形成校内外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机制。 4.激励性原则。为发挥督导评估的激励作用,鼓励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让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校评估的结果依次分为“A B C D‘四个等级,分别表示发展快、发展较快、发展一般、发展较慢。 三、工作程序 发展性考核是由学校依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 和不同基础选择提出。具体程序为: 1.学校自主发展规划的制定(学年初)学校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自身实际,抓住其中某一方面工作,制定学年度发展实施规划, 并于10-11 月份将规划报送县教育局督导科申请论证,督导科根据学校发展侧重点组织有关人员和专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实施计划方案

胡官屯镇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闻韶镇泰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应力求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实施要遵循导向性、全面性、公平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1、导向性原则 通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实科学的学生发展观,推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验工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发展和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2、全面性原则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实施动态的、综合的、完整的、全面的评价,既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3、公平性原则 建立、健全评价管理和监督制度,不断完善评价方法,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真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效性。 4、发展性原则 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5、可操作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围绕评价目的,针对不同素质种类,建立简便易行、利于操作的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