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精编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总结精编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总结精编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总结
精编
一、醇的合成方法
1. 羟基化合物的合成:群醇和烷基锂反应生成醇;烷基卤化物经醇钠法生成醇。

2. 醚的合成:醇和酸的酯化反应生成醚;醇和烷基卤化物反应生成醚。

二、酮和醛的合成方法
1. 酮的合成:醇和酸的酯化反应生成酮;醇和醛的缩合反应生成酮。

2. 醛的合成:烷基卤化物和水合肼氨反应生成肼盐,再氧化为醛。

三、羧酸和酯的合成方法
1. 羧酸的合成:醇和酸酐反应生成羧酸;卤代烃和盐酸反应生成羧酸。

2. 酯的合成:酸和醇酯化反应生成酯;酸和烷基卤化物醚化反应生成酯。

四、胺和酰胺的合成方法
1. 胺的合成:卤代烃和氨缩合反应生成胺;硝基化合物还原生成胺。

2. 酰胺的合成:酰氯和胺反应生成酰胺;酰氯和铵盐反应生成酰胺。

总结: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样,其中醇、酮和醛、羧酸和酯、胺和酰胺的合成方法较为常见。

了解这些合成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制备过程和反应规律,进而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

以上是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总结精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一、碳的四种键合状态1.碳的单键: 在有机物中,碳元素通常以单键形式存在,单键的形成可以是碳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C-H键,也可以是碳原子与碳原子形成的C-C键。

2.碳的双键: 碳的双键通常是由两个碳原子之间的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

碳的双键存在于不饱和的有机分子中,如烯烃类化合物。

3.碳的三键: 碳的三键通常是由两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碳的三键存在于含有碳碳三键的炔烃类化合物中。

4.碳的四键: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通常通过形成共价键与其他碳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四种键合状态。

碳的四键状态存在于部分不饱和的有机分子中。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遵循IUPAC命名法,根据分子结构和官能团名称进行命名。

有机化合物根据碳原子数目可以分为烷烃、烯烃、炔烃等,根据功能团可以分为醇、醛、酮、酸、酯等。

在命名时,需要注意官能团的位置、数量和顺序,以及碳链的长度和分支情况。

三、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物的现象。

同分异构可以分为链式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和环式异构等。

同分异构现象表明有机物的结构多样性,不同结构对应不同性质和用途。

四、醇、醛、酮、酸的结构与性质1. 醇是一个官能团为-OH的有机化合物,根据羢基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

醇的性质包括醇的酸碱性、醇的水解性、醇的氧化性等。

2.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醛的分子结构中羰基连接在含有最小个碳原子数目的位置上,而酮的分子结构中羰基连接在含有两个碳原子的位置上。

醛和酮的性质包括醛和酮的氧化性、醛和酮的水解性等。

3. 酸是一个官能团为-COOH的有机化合物,酸的性质包括酸的酸碱性、酸的酯化性、酸的酐化性等。

五、酯的合成与性质酯是一个官能团为-COO-的有机化合物,酯的合成方法包括酯的醇酸酯化和酯的酸酯化两种方式。

酯的性质包括酯的水解性、酯的酸碱性、酯的酯化性等。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____字有机物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生物体内的物质以及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

有机物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以及其在生物、医药、农业、材料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以下是____年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物知识点总结:一、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有机物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简单的单原子有机物(如甲烷)、多元原子有机物(如乙醇)或者大分子有机物(如聚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按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链状烷烃、环状烷烃、芳香族化合物和功能基化合物等。

二、有机物的化学键和键能1. 有机物的化学键:主要有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可以是σ键或π键;极性共价键则在共用电子对中一种原子的电子密度高于另一种原子。

2. 有机物的键能:反映了化学键的强度,键能与化学键的键长和键级有关。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C-C键的键能较低,C=O键的键能较高。

三、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官能团的性质1. 官能团:是有机物中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基团。

常见官能团有羟基、羰基、羧基、胺基等。

2. 官能团的性质:不同的官能团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例如,羟基可以发生酸碱反应和酯化反应,羰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

四、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1.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有机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主要包括构造异构体、空间异构体和链式异构体。

2. 构造异构体:由于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而导致结构不同,主要有结构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

3. 空间异构体:由于立体结构不同而导致物质性质不同,主要有立体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

4. 链式异构体:分子主链的取代基位置不同所导致的异构体,主要有链式异构体和环式异构体。

五、有机物的燃烧反应和氧化反应1. 有机物的燃烧反应:一般是有机物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热能。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合物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由碳原子原子核和氢、氧等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在高中化学必修二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命名规则及其合成方法。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是指由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它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合成物质。

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包括矿物油、材料、药物和生物大分子等。

有机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可溶性强的特点。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 饱和烃:由于碳原子与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其中所有碳原子之间都是单键,被称为饱和烃。

如甲烷、乙烷等。

2. 不饱和烃:由于碳原子之间存在双键或三键,被称为不饱和烃。

如烯烃和炔烃。

3. 碳链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根据原子数量和结构特点进行的,分为烷、烯、炔等系列。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一定的规则和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团的命名:功能团是由碳原子与氢原子以外的其他原子团组成的,根据功能团的种类进行命名。

2. 碳链的编号:工具化学命名学规定,给出一系列编号规则,以使命名中的碳原子编号最小且总和最小。

3. 碳链的顺序:按照功能团的存在和优先顺序,对碳链进行适当的重新排序。

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 水溶性:对于有机化合物来说,亲水基团的存在会增强其水溶性,而疏水基团则会减弱水溶性。

2. 不饱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不饱和化合物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脱氢反应以及环化反应等。

3. 酸碱性:根据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有机化合物可以被归类为酸性、中性或碱性。

五、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中双键或多键被断开,并以原子或原子团的形式添加到相对的位置上,如烯烃的加成反应。

2.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两个官能团之间的某个通道发生断裂,形成了一个双键或多键,同时释放了一个小分子,如醇的脱水反应。

3.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中官能团上的一个或多个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例如醇的酸碱中和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有机化学知识总结一、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石油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和氢,同时还含有S、O、N等。

主要成分各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还溶有气态和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煤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煤的含量是C其次H、O二、结构1、甲烷:分子式:CH4结构式:电子式正四面体结构天然气三存在:沼气、坑气、天然气2、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不反应(1)、氧化性CH4+2O2−−→−点燃CO2+2H2O;△H<0CH4不能使酸性高锰酸甲褪色(2)、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CH4+Cl2−−→−光照CH3Cl+HClCH3Cl+Cl2−−→−光照CH2Cl2+ HClCH2Cl2+Cl2−−→−光照CHCl3+ HClCHCl3+Cl2−−→−光照CCl4+ HCl(3)主要用途: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天然气、沼气应用三、乙烯石油炼制:石油分馏、催化裂化、裂解催化裂化:相对分子量较小、沸点教小的烃裂解:乙烯、丙烯老等气态短链烃石油的裂解已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1、乙烯分子式:C2H4结构简式:CH2==CH2结构式2、乙烯的工业制法和物理性质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工业制法:石油化工3、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4、化学性质(1)氧化性①可燃性现象:火焰明亮,有黑烟原因:含碳量高②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现象:溴水褪色CH2=CH2+H2O−−→−催化剂CH3CH2OH(3)加聚反应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量小的化合物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这种由加成发生的聚合反应叫加聚反应乙烯聚乙烯用途:1、石油化工基础原料2、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评价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四、煤的综合利用苯1、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煤的气化:把煤转化为气体,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气煤的液--燃料油和化工原料干馏2、苯(1)结构(2)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熔点5.5℃沸点80.1℃,易挥发,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3)化学性质①氧化性a.燃烧2C6H6+15O2−−→−点燃12CO2+6H2O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取代反应硝化反应用途:基础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苯胺、苯酚、尼龙等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一、乙醇1、结构结构简式:CH 3CH 2OH 官能团-OH 医疗消毒酒精是75% 2、氧化性 ①可燃性CH 3CH 2OH+3O 2−−→−点燃2CO 2+3H 2O ②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催化剂2 CH 3CHO+2H 2O断1 、3键2 CH 3CHO+ O 2−→−催化剂2 CH 3COOH3、与钠反应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H 2↑ 用途:燃料、溶剂、原料,75%(体积分数)的酒精是消毒剂 二、乙酸 1、结构分子式:C 2H 4O 2,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OOH 2、酸性;CH 3COOH CH 3COO -+H +酸性:CH 3COOH>H 2CO 32CH 3COOH+Na 2CO 3→2CH 3COONa+H 2O+CO 2↑ 3、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脂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CH 3CH 2OH+CH 3COOH −→−∆催化剂CH 3COOCH 2CH 3+H 2O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浓硫酸:催化剂 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便于闻乙酸乙脂的气味)(1) 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总结: 三、酯 油脂结构:RCOOR ′ 乙酸乙脂:水果、花卉芳香气味油:植物油 (液态) 油脂脂:动物脂肪(固态)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甘油应用:(1)食用(2)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等四、糖类 分子式通式 Cn (H 2O )m 1、分类单糖:葡萄糖C 6H 12O 6糖类 二糖:蔗糖:C 12H 22O 11多糖:淀粉、纤维素(C 6H 10O 5)n 2、性质 葡萄糖(1)氧化反应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光亮的银镜)与新制 Cu (OH )2反应(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的存在 检验病人的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偏高(2)人体组织中的氧化反应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C 6H 12O 6(S )+6O 2(g )==6CO 2+6H 2O (l ) △H=-12804KJ ·mol -1C 6H 12O 6−−→−酒化酶2C 2H 5OH+2CO 2↑ 淀粉1、 水解五、蛋白质与氨基酸1、组成元素:C 、H 、O 、N 等,有的有S 、P2、性质(1)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2)★盐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3)★变性: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凝聚成固态物质而析出(4)颜色反应:蛋白质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5)气味:蛋白质灼烧发出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6)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甘氨酸 丙氨酸 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丝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苏氨酸一、简单有机合成注意化工生产“绿色化学”二、有机高分子合成1、乙烯合成聚乙烯------食品包装袋、保险膜2、聚苯乙烯-----玩具、泡沫塑料n3聚氯乙烯----薄膜有机高分子的合成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新材料,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⑴定主链:就长不就短。

必修2有机知识点总结

必修2有机知识点总结

必修2有机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氧、氮、卤素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碳的化合价为4,可以形成单、双、三键,还可以形成环状结构。

碳原子可以与其他碳原子形成碳链、碳环,也可以与氢原子形成碳氢键。

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中,碳原子是支持化合物结构的关键。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使用的是一系列系统命名法,主要包括IUPAC命名法和通用命名法。

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法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有机化合物命名体系,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团进行编号,确定主链和取代基,最后得到该有机化合物的名称。

通用命名法是根据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性进行命名的,例如甲酸、乙醇等。

三、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有机化合物有很多种反应,主要包括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结合,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子。

取代反应是指一个或多个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的化学反应。

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由于某些条件的作用,使分子内的原子或基团发生脱出,而重新排列成为新的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重排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异构体。

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合成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有机试剂的合成、有机物的合成等。

有机试剂的合成是指一些用于有机合成的试剂的合成,这些试剂能够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机物的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反应方法将原材料合成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合成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原子级组装合成有机分子的科学。

五、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有很多种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在物理性质方面,有机化合物通常是非金属物质,多为液体或固体,有挥发性和容易燃烧等。

在化学性质方面,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很多不同的化学反应,例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

六、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有机化合物是化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物质,它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药品、化妆品、塑料、橡胶、农药和染料等。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精编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精编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一、烃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2、烷烃(甲烷)、烯烃(乙烯)和苯的同系物(苯)的组成、结构比较:3.烷烃(甲烷)、烯烃(乙烯)和苯的同系物(苯)的组成、结构、性质要点复习:以一个实验、五种烃基、已烷的同分异构体及各同分异构体的命名、C 2H 6的氯代物种数复习烷烃 (1)烷烃取代反应实验:实验 装置 和操作实验 现象1.气体颜色 。

2.量筒内壁有 出现。

3.量筒内液面 。

4.量筒中有少量白雾。

(2)五种烃基: 名 称 种数 结 构 简 式电子式甲 基 甲基亚甲基 次甲基乙 基X 丙 基 正丙基 X 异丙基X丁 基X戊 基X 1.四个反应是连锁反应,但几乎同时发生,无论CH 4与Cl 2比例大小,产物一般都是5种,HCl 最多。

2.四种有机产物中:CH 3Cl 常温、标况都是气体。

其余三者常温下为液体。

3.四种有机产物中:CCl 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其余三者为四面体。

4.四种有机产物中:CHCl 3(氯仿)、CCl 4是重要的有机溶剂。

CCl 4不能燃烧,具有灭火作用。

5.量关系:H ——Cl 2——HCl(3)写出已烷的同分异构体并对各同分异构体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最后指出各同分异构体一氯代物种数(4)C2H6的氯代物种数(5)四同概念:例: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①CH3CH3②CH3CH2CH2CH3③CH3CHCH3④CH3CH(CH3)CH2CH3⑤C(CH3)4CH34.一个实验,以C5H10的同分异构体为线索复习烯烃同分异构体、命名、化学性质——氧化、加成、加聚(1)一个实验:(2)以C5H10的同分异构体为线索复习烯烃同分异构体、命名、化学性质——氧化、加成、加聚C5H10化学性质同分异构类型烯烃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并命名类别异构——环烷烃的结构简式并命名以C4H6二烯烃为代表拓展复习烯烃的性质1.反应原理。

2.浓硫酸的作用。

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总结.doc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总结引言: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

以下是对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部分的知识点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概述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主要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碳原子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形成链状或环状结构。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目和结构进行命名。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烯烃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炔烃含有一个碳碳三键,命名时考虑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芳香烃的命名:含有苯环的化合物,根据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进行命名。

三、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熔沸点:受分子间作用力影响,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通常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四、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饱和烃:碳原子之间只有单键,化学性质较稳定。

不饱和烃:含有双键或三键,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发生加成反应。

芳香烃:具有特殊的稳定性,易发生取代反应。

五、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换。

加成反应:不饱和化合物与另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

消除反应:有机分子失去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重排反应: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发生重新排列。

六、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从目标分子出发,逆向分析合成路径。

保护基团:在有机合成中,保护活性基团,防止其参与不需要的反应。

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

七、有机波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有机分子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

核磁共振:分析分子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

质谱:分析有机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构。

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的分类:根据结构和性质,聚合物可以分为塑料、橡胶、纤维等。

聚合反应:通过单体分子的加成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的物理性质:高分子的物理性质受分子链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乙烯1.氧化反应 I .燃烧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II .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C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 2、Cl 2、HCl 、H 2O 等发生加成反应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CH 2=CH 2+HCl催化剂 △CH 3CH 2Cl (氯乙烷:一氯乙烷的简称) CH 2=CH 2+H 2O高温高压催化剂CH 3CH 2OH (工业制乙醇)3.加聚反应 nCH 2=CH 2催化剂△(聚乙烯)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②常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除去烷烃中的烯烃,但是不能用酸性KMnO 4溶液,因为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杂质。

苯难氧化 易取代 难加成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不能是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说明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但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2.氧化反应(燃烧)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烟,说明含碳量高) 3.取代反应 (1)苯的溴代:(溴苯)+ Br 2FeBr 3+HBr(只发生单取代反应,取代一个H )①反应条件:液溴(纯溴);FeBr 3、FeCl 3或铁单质做催化剂 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溴,不能是溴水。

(溴水则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溴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密度比水 大 , 难 溶于水 ④溴苯中溶解了溴时显褐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操作方法为分液。

(2)苯的硝化:+ HO -NO 2浓H 2SO 455℃~60℃-NO 2+ H 2O①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③硝基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有 苦杏仁 气味, 有 毒,密度比水 大 ,难 溶于水。

④硝基苯中溶解了硝酸时显黄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硝酸,操作方法为分液。

(3)加成反应(苯具有不饱和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3H 2Ni(一个苯环,加成消耗3个H 2,生成环己烷)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子式可不同—— 结构相似不同不同——研究对象化合物(主要为有机物)化合物(主要为有机物)单质原子常考实例①不同碳原子数烷烃②CH3OH与C2H5OH①正丁烷与异丁烷②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①O2与O3②红磷与白磷③金刚石、石墨①1H(H)与2H(D)②35Cl与37Cl③16O与18O二、烃的衍生物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代表物乙醇乙醛乙酸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CH3CHO CH3COOH 官能团羟基:-OH 醛基:-CHO 羧基:-COOH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俗名酒精,与水互溶,易挥发(非电解质)有刺激性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俗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用途作燃料、饮料、化工原料;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用于医疗消毒剂——有机化工原料,可制得醋酸纤维、合成纤维、香料、燃料等,是食醋的主要成分2、乙醇和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乙醇1.与Na的反应(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或置换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现象:沉,不熔,表面有气泡)乙醇与Na的反应(与水比较):①相同点: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②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结论:①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②1mol乙醇与足量Na 反应产生0.5mol H2,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的氢原子不同;③2 —HO~~~~H2,两个羟基对应一个H2;④单纯的—OH可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HCO3发生反应。

2.氧化反应(1)燃烧(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CH3CH2OH+3O2−−→−点燃2CO2+3H2O 可作燃料,乙醇汽油(2)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CH3CHO)2CH3CH2OH+O22CH3CHO+2H2O(总反应)现象:红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变为黑色,将黑色的氧化铜伸入乙醇中又变为红色;并且可以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乙醛)①反应断键情况:②Cu或Ag,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3)乙醇可以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之相似的物质有乙烯;可以使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绿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酒后驾驶。

总结:燃烧反应时的断键位置:全断与钠反应时的断键位置:①在铜催化氧化时的断键位置:①、③(4)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用无水硫酸铜;除去乙醇中的水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乙酸1.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 CH3COO-+H+(一元弱酸)①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色是反应生成了有色物质);②与活泼金属(金属性H之前),碱(Cu(OH)2),弱酸盐反应,如CaCO3、Na2CO3③酸性比较:CH3COOH > H2CO32CH3COOH+CaCO3―→2(CH3COO)2Ca+CO2↑+H2O(强酸制弱酸)2.酯化反应(实质:酸去羟基,醇去氢——同位素标记法)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反应类型: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有一定限度,乙酸乙酯产率不可能达到100%(1)试管a中药品加入顺序是:乙醇3 mL、浓硫酸(催化剂、吸水剂)、乙酸各2 mL(2)为了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发生暴沸,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加碎瓷片(或沸石)(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①加快反应速率②蒸出乙酸乙酯,提高产率(4)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不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防止倒吸(5)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3点):①中和乙酸,②溶解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层(6)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

观察到的现象是:饱和碳酸钠溶液上面有油状液滴生成,且能闻到香味。

三、烷烃1、烷烃的概念:碳原子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的饱和链烃,或称烷烃。

呈锯齿状。

2、烷烃物理性质: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气态,5-16个碳原子为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为固态。

溶解性:烷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逐渐升高;相同碳原子数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增大,但都比水的密度小。

3、烷烃的化学性质①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

②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③取代反应(烷烃特征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1)羧酸(2)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3)蛋白质(水解)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1.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2.溴水的褪色;3.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4.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一、物理性质甲烷:无色无味难溶乙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乙炔:无色无味微溶(电石生成:含H2S、PH3 特殊难闻的臭味)苯:无色有特殊气味液体难溶有毒乙醇:无色有特殊香味混溶易挥发乙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溶能挥发二、实验室制法甲烷:CH3COONa + NaOH →(CaO,加热) →CH4↑+Na2CO3p.s.:无水醋酸钠:碱石灰=1:3固固加热(同O2、NH3)CaO:吸水、稀释NaOH、不是催化剂乙烯:C2H5OH →(浓H2SO4,170℃)→ CH2=CH2↑+H2O p.s.:V 酒精:V 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 排水收集(同Cl2、HCl )控温170℃(140℃:乙醚) 碱石灰除杂SO2、CO2 碎瓷片:防止暴沸乙炔:CaC2 + 2H2O → C2H2↑ + Ca(OH)2 注:排水收集 无除杂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导管口放棉花:防止微溶的Ca(OH)2泡沫堵塞导管乙醇:CH2=CH2 +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三、燃烧现象烷:火焰呈淡蓝色 不明亮 烯:火焰明亮 有黑烟炔:火焰明亮 有浓烈黑烟(纯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 苯:火焰明亮 大量黑烟(同炔) 醇:火焰呈淡蓝色 放大量热 六、通式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