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咏华山
一年级咏华山课文原文

一年级咏华山课文原文一年级咏华山课文原文《咏华山》一课叙述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华山的雄伟壮丽,下面是关于一年级咏华山课文内容的内容,欢迎阅读!咏华山课文原文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啊!华山真高哇!除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好诗!好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
这个小孩儿就是宋代的寇准,那年才七岁。
拓展: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华山的高与雄伟壮丽。
2、学习文中的古诗,图文结合读懂诗意,练习背诵。
3、随课文理解生字词语。
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
2、文中小人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小朋友,你们平时都爬过哪些山?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2、激趣:华山是座怎样的山?(板书?)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登上山顶看一看。
二、细读品悟: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华山是座怎样的山?交流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高)2、小朋友真会读书,现在老师来读读,请你们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华山很高?3、交流:a:啊!华山真高哇!(1)教师板画山(故意画低一点):画这样高行不行?(故意画低一点)画这样高呢?(板画高山)画这样高行吧!(2)哇!真没想到华山这样高!真是让人大吃一惊!课文中连用两个什么标点?(在原句中标出)怎样读才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呢?指名读,齐读。
b:除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1)华山周围有许多山,哪些小朋友愿意上来帮老师在华山周围画些山?(请4—5名学生上台画)(2)小朋友画得真好!(边画边说)请看,这么多的.山,有的离华山远,有的离华山近,这就是课文中说的远远近近的山。
(在原句中加点)(3)师边画蓝天边述:站在华山顶上,只有蓝天比华山高,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脚下,这是怎么回事呀?华山真是太高!怎样读才能让人感受到华山的高?(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9咏华山

古时候 朵朵白云
山腰间
qíng
yāo jiān zì
真高哇
jīn
zhēn
wa
情不自禁
真
jǐ
zhēn
zì
真人 真好 真心
自
jiān
自己
自大
自由
已
自己
已方
已见
间
一间
人间
中间
朵
yǔ
duǒ
几
一朵 两朵 几朵
wú
无
shǒu
无心
无声
无尽
与
与其
与共
赠与
首
首长
首先
回首
目标检测
我会写生字。
第二学时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与诗不同的 节奏和韵味,并能背诵古诗。(重点) 2.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能诗文对照,了解 古诗的意思。(难点)
9
1 3 4
2
• 借助拼音读通课 文,读准字音。 • 把句子读通顺, 读连贯。 • 说说课文写了一 件什么事?
展示二
sòng dài
字词乐园 kòu zhǔn
宋代
zì jǐ
寇准
回首 山顶
dǐng
shǒu
艰难 称赞
jiān nán
自己
gǔ shí hòu duǒ
yín sòng
吟诵
chēng zàn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9
咏华山 huá( 中华 )
歌咏, 华 赞美。
huà( 华山 )
huà
—陈艳玲
说一说:华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一学时学习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新偏 旁。(重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1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咏华山》,它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
根据课文叙述寇准跟老师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我为本课制定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借助图画,依托观察、思考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从而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造力。
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拓宽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渠道。
在教学中,我更多地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学习、交流、检查读课文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等,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评议,深化理解了课文内涵,在交流中提出不同的创新见解,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得双向互动的交流得以实现。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
因此,我这堂课的教学也注意到这一点:新课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华山挂图来创设情境,让生首先对华山有感性的认识,再激发学生去爬山的欲望,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七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
这样,学生便会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而去自发性进入阅读。
同时鼓励学生在读书时,利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去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水平。
三、循文明像,体情悟道,突破文包诗难点。
文包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诗文联系,借文悟诗。
因此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品描写华山高、雄伟壮丽的句子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贴图的形式,理解华山高耸入云的壮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读课文,在充分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华山巍巍,耸入云霄的特点后,出示诗句,让生读读想想,看谁能自己读懂这首诗,充分地相信学生,让他们在读中自悟、诗文对应,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教案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学生能准确读出并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咏”、“华山”的含义。
-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朗读、背诵古诗,并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诗歌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拼音或注释读懂诗句的大致意思。
- 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生字书写规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 咏华山》,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 领会诗人对华山雄伟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感受古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视角。
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并背诵 咏华山》这首古诗,掌握生字新词。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华山,了解古诗描绘的景象。
-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意解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 引导学生从古诗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可通过展示华山风景照片或者播放华山风光短片,引发学生对华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简单介绍华山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二、初读感知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读课文,标注生字词,指导正确发音和断句。
2.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尝试理解每句诗的大致内容。
三、精读讲解1. 分析解读古诗每句的意思,结合华山的特点进行详细解释。
2. 使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的壮观景象。
四、品读赏析1.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脚和平仄之美,通过反复吟诵加深印象。
2. 讨论诗人如何通过对比手法突出华山之高峻以及表现其敬畏自然的五、拓展延伸1. 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描绘自己心中的华山景象,或模仿古诗形式创作关于自己熟悉景物的小诗。
2. 讲述其他诗人描写华山的诗词,让学生初步了解同一主题下不同诗人各异的表达方式。
六、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华山的特征及诗人的情感表达。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咏华山》PPT课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 中 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5、名著赏读。(3 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标”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学校开展 了 “话说名著风流人物”征答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中的 3 道题, 相信 你一定能完成。
1你最喜欢的名著中的风流人物是
,来自
《
》。作者是
。(1
分) 2他(或她)的风流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你有何影响?(1 分)
答:
正式录取的 择校生
学生
全体学生
人数
90
38
128
上线人数 84
11
95
上线率
93.3%
28.9%
74.2%
表 1、重点中学正式录取的学生和择校生高考上线率比较
重点中学择校生 普通中学学生
入校平均成绩 494
492
高考平均成绩 554
576
上线率
28.9%
50.1%
表 2、重点中学择校生和普通中学学生成绩比较
4.文中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
是
。为了说明黄鹤 楼这一外观特征,具体描写黄鹤楼的
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
子是, , 。(5 分)
5.对这篇文章解释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 分) ( )
A.费祎登仙的传说,给全文抹上了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B.“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黄鹤楼的重要性的扼要概括。 C.“
语文一年级下册《咏华山》课件

情不自禁
yín sòng
吟诵
读句子
❖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他们 / 沿着山路 / 艰难地爬上山顶。
读句子
❖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 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读课文
25.咏华山
读诗
咏华山
zhǐ yǒu tiān zài shàng gèng wú shān yǔ qí
yán jiān nán jīn yín zàn
前鼻音: 沿 艰 难 禁 吟 赞
kòu
寇
读生字
huà
jiān
yǔ
qí
华间与齐
chēng
dài
suì
称代岁
读生词
huà shān
华山
shān yāo jiān chēng zàn sòng dài
山腰间 称赞 宋代
qī suì
七岁
jiān nán
艰难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jǔ tóu hóng rì jìn huí shǒu bái yún dī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这句话应该 怎么读?
啊!华山真高哇!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啊!华山真高哇!
如果你现在站在 华山的山顶上,你 会说什么?
与 齐
读句子
❖ “好诗!好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 ●
❖ 这个小孩儿就是宋代的寇准,那年才七岁。
●
●
chēng
称
dài
代
suì
岁
咏华山 huà ●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阅读——《咏华山》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阅读——《咏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5.《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注释】1.寅:粤[仁],;汉[yín]。
2.裁:剪裁,缝制。
3.走将来:走过来。
将:语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
4.轻言语:轻易说话。
【诗意】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画面本是静态的,诗中呈现的却是生动的生活场景:远远的有一只雄纠纠的大公鸡正昂首阔步地走过来。
头顶着大红鸡冠,全身的羽毛洁白光亮,显得格外神气。
它轻易不肯开口,因为只要它引吭啼叫,便要惊动千家万户了。
诗的前半部写雄鸡的外表形象,它有鲜红的鸡冠,雪白的羽毛,「红」与「白」的色彩照应,简单而明亮,给人以精神饱满,气宇轩昂的感觉。
「走将来」三字,将它昂首阔步的形态生动地摹写出来。
后半部写雄鸡的内在品质,以欲显先藏的手法传写它的声音,最后一句则点出它真正不平凡之处。
雄鸡只在早晨特定的时间报晓,其他时间不会胡乱啼叫,所以它「平生不敢轻言语」;它一啼叫,便是东方吐白,新的一天来临;千万人家给唤醒了,开始这一天的生活。
俗谚有云:「雄鸡一鸣天下白」,自古以来鸡就代表「除旧布新」、「送走黑暗、迎接黎明」的吉祥象徵。
鸡鸣则光明至,以光明胜黑暗,以正义胜邪恶,民间每以鸡来做为辟邪之物。
古人更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说,以比喻君子之不畏邪恶。
那么,诗中、画械男,很可能也就是诗人的自况。
「一叫千门万户开」,不但写出了「雄鸡一鸣天下白」这一事实,同时也带有神话的色彩。
在《玄中记》中说,东南有一座桃都山,山上有一棵大树,名叫桃都。
树上有一只天鸡。
它在日出之时就会鸣叫,之后全部的鸡都会随之而鸣。
画中气派不凡的雄鸡是不是天鸡呢?这就由读者自己去想像了。
(赛课课件)一年级下册语文《 咏华山》 (共18张PPT)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32021/5/32021/5/3M ay-213-May-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32021/5/32021/5/3Monday, May 03,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32021/5/32021/5/32021/5/35/3/2021
艰难
qíng bù zì jīn
情不自禁
yín sòng
吟诵
5
读句子
❖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他们 / 沿着山路 / 艰难地爬上山顶。
6
读句子
❖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 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7
25.咏华山
读课文
8
读诗
咏华山
zhǐ yǒu tiān zài shàng gèng wú shān yǔ qí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32021/5/32021/5/32021/5/3
谢谢大家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32021/5/3Monday, May 03,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32021/5/32021/5/35/3/2021 3:57:53 PM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2021/5/32021/5/32021/5/3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32021/5/32021/5/35/3/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咏华山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第二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2
爬山艰难
感叹
红日近
白云低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生字、看生字说偏旁结构、听写生字。
课外: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22。
(齐读)
2.学习生字"华"
3.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1)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认读。
2.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
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指名读。
(3)小结。
齐读。
2.讲读第二、三段。
(1)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 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 指导朗读。
(2)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
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a. 齐读四、五句。
b. 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 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在山下看,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
(5)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 指名读古诗。
b. 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6)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a. 学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读句子,理解"称赞"的意思。
b. 指导朗读。
(7)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自由读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
(8)随老师齐读课文。
三.小结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
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
四.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2.看生字,说出偏旁、结构。
二.朗读训练
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同桌互读。
三.指导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3.自由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指名背诵。
四.练习
1.口头扩词。
顶()()()齐()()()
2.写笔顺。
与华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