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做好检验结合临床工作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医学检验PPT课件全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医学检验PPT课件全

第一节 概述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概念 二、临床实验室主要危害源 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四、实验室的常用安全标识
.
3
第九章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有关概念
1.生物因子( biological agents) 2.生物危害(biohazard) 3.生物危险(biorisk) 4.气溶胶(aerosols) 5.生物安全(biosafety) 6.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
.
6
第九章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有关概念
5. 生物安全(biosafety)是指人们对于由动物、植 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给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可能 造成不安全的防范
6. 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 是指在
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采取措施避
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造成危害、
三、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基本规章制度
①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②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③内务清洁制度
④实验室消毒灭菌制度
⑤安全培训制度
⑥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管理制度
⑦传染病病原体报告制度。
⑧防火、防电、防意外事故管理制度
⑨尖锐器具安全使用制度
⑩实验室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
.
25
第九章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
四、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 管理办法》(第32号)
.
15
第九章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
四、实验室的安全标识
(一)生物危害标识 (二)感染性物品标识 (三)电离辐射标识 (四)危险化学品警示标识

临床医学检验课件ppt

临床医学检验课件ppt

05
临床医学检验的未来发展 趋势与展望
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基因测序技术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 用将更加广泛,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无创的检测,为临床医学 检验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尤其在床旁检测和家庭自测方面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2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方法
血液检验
01
02
03
血常规检验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数量及形态,评估贫 血、感染和出血等疾病状 态。
血生化检验
检测血液中的糖、脂质、 蛋白质、酶等物质,了解 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及 代谢状态。
免疫血液学检验
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抗原 等物质,用于诊断免疫系 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精准治疗监测
通过个体化医学检验,可以实现对患者治疗效果的精准监测,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03
预防医学
个体化医学检验还能够应用于预防医学领域,通过评估个体的风险因素
,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远程医学检验的兴起与挑战
远程监测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医学检验成为可能,通 过远程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和健康状况,为医生提供及时的诊断依 据。
胸腹水检验
检测胸腹腔积液中的蛋白质、细胞等物质,协助 诊断胸腹腔疾病。
关节液检验
检测关节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物质,协助诊 断关节疾病。
03
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分析与 解读
检验结果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通过阳性或阴性结果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指标。
定量分析
通过数值范围判断指标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并分析指标变化趋势。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ppt课件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ppt课件

*
12
质量控制需要理清的概念
质量特性
控制方法
• 正确度
(溯源)校准
• 精密度
室内质控
• 内部结果一致性
检测系统比对
• 准确性、地区可比性
室间质评
(能力验证和室间比对)
*
13
分析质量指标
(真实度)
取均值不考 虑随机误差
(离散性)
BiasxT10% 0 T
TEB1.6C5( VS) D
2* 021/7偏 /28 差 XT T10% 0
19 2.80%
项目
WBC RBC Hb HCT MCV MCH MCHC PLT PT APTT INR FIB
*
CLIA’88 (TEa)
15% 6% 7% 6% 6% 6% 6% 25% 15% 15% 15% 25%
1/3×TEa 3σ规则 5% 2% 2.3% 2% 2% 2% 2% 8.3% 5% 5% 5% 8.3%
注:常规工作中将质控品就放在校准品后面,得到的质控结果是对分析 不精密度的不真实的估计,对批量标本检测时出现的偏倚或漂移无法作出 估计。
*
31
质控方法
质控方法应具既能灵敏地检出分析误差(即具有较高的误差检出概 率),又能特异地识别误差(即具有较低的假失控概率)。使用多规 则方法可改善误差检出,同时具有低概率的假失控。
单值质控
经典的 多值质控
灵活的 多值质控
*
• Levey-Jennings质控方法
– 质控品:1个。 – 质控规则:12s或13s;图形变化。 – 质控图: Levey-Jennings质控图。
• 特点
– 最常用的方法。 – 它方便易行,但却相对简单粗糙,往往不能

临床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ppt课件

临床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ppt课件
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 ,MD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 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 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 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 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 取何种处理方式,如进一步进行某一方面 的检查,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ppt课件.
36
CLSI(NCCLS) H3-A5文件中推荐 采集顺序:
血培养→凝血管(血清管)→枸橼酸钠管→肝素 或EDTA管→血沉管
特别注意:EDTA管(紫色)绝对不能放在血 清管前,因其中的钾可能对血清管造成污染, 特别会使钾增高。采集管数较多时,凝血管 先采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随着采集时间的延 长,凝血因子会发生变化。
ppt课件.
15
使用时间长,使血液淤滞,局部出现缺氧
使无氧酵解增加,造成乳酸测定值增高,血 pH值下降;
导致细胞内钾外移,引起假性血清钾升高
血pH值下降可导致Ca、Mg从结合蛋白中游 离,使游离Ca、Mg增加,同时导致与蛋白结 合的药物游离, 而使游离药物浓度增加
1. 止血ppt课带件. 使用时间
血小板和白细胞破坏时没有血红蛋白释放,称为非 显性溶血
血小板破坏可使血清钾、镁、酸性磷酸酶升高,粒 细胞破坏可释放多种酶
当肉眼未见溶血,而上述指标出现异常增高时,应 警惕非显性溶血的发生。
2. 防p止pt课标件. 本溶血
20
造成溶血的原因
采血后将血从注射器注入试管,血细胞受 外力而溶血
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 来探去,造成血肿而溶血
ppt课件.
25
分析前质量控制—护士在检测分析
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例2:病人血生化结果: Urea、Cr结果分离

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课件PPT精

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课件PPT精
通过及时沟通异常检验结 果,医生能够迅速采取干 预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优化治疗方案
了解检验结果,医生能够 制定更符合患者情况的治 疗方案。
优化患者治疗
个体化治疗
结合检验结果,医生能够 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减少副作用
通过沟通,医生能够及时 发现并调整可能带来副作 用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依从性
3. 加强检验与临床之间的培训和交流, 提高双方的专业素养和协作能力。
2. 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检验数据实时 共享,方便医生快速获取检验结果。
详细描述
1. 定期召开检验与临床沟通会议,共同 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案例二
详细描述
2. 建立检验与临床联合查房制度 ,加强双方在临床实践中的协作 。
总结词:该医疗机构针对检验与 临床沟通不畅的问题,采取了一 系列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医疗 效率和质量。
02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
分析和判读能力。
建立临床医生反馈机制
03
鼓励临床医生对检验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检验科持续改
进。
04
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成功经验
总结词:该医院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 制,实现了检验与临床之间的顺畅交流 ,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果。
02
建立检验与临床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检验数据与临床数据的整合和共享,提高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协同性
和准确性。
03
加强检验与临床之间的培训和交流
通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理解和应
用能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际医学研究项目

医院PDCAppt课件

医院PDCAppt课件

(二)PDCA的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
四、A(Action)行动或处理阶段
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相应的标准、程序、制度,巩固成绩, 克服缺点。
第7步:将有效措施标准化并在科室推广实施 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纳入有关标准、规 程、制度之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在涉及更改标准、程序、制度时应慎 重,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多次PDCA循环加以验证。 第8步:将上一循环未解决的问题带入下一循环
流程等
3、持续改进型 (想获得工作进 展情况或工作结 果的问题)
总结问题解决 或提议实施之 后的变化和结 果
以各部门负责 当前状态的改
人为主
善;定量和定
性分析相结合
各级员工和部 多关注假设和
门负责人皆适 既定措施的验


高度专注于“计划”步 骤,“检查”和“行动” 两个步骤植根于实施计 划
高度专注于“检查”和 “行动”步骤,包括确 认结果,采取跟进措施, 完成认知循环
累计百分比 28% 46% 62% 75% 85% 94%
100%
案例一、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改善前柏拉图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高
96
85%
94%
75%
48
62%
28
1486%
16
28%
13
10
9
0
部 能 职
力 不 管 监 门
乏 缺 识 知 物 药




位 到 不 训 培
管 级 分
二、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PDCA
(一)医院为什么要做PDCA (二)PDCA的四个步骤和八个阶段 (三)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做PDCA (四)各类型问题及事件的PDCA比较

临床检验医学 PPT课件

临床检验医学 PPT课件

草酸盐的抗凝原理
草酸盐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离子与血液中 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使钙离子失去 凝血功能,阻止凝血过程。常用的草酸盐 抗凝剂有草酸钠,草酸钾和草酸铵。
草酸盐的临床运用
1.草酸钠或草酸钾可以使细胞缩水邹缩,而草酸 铵则可以使血细胞膨胀,故临床上测定血细胞比 容时常使用草酸铵和草酸钾两者按适当比例混合 形成的“双草酸盐”抗凝剂,恰好不影响红细胞 的自然体积。
问题
1.EDTA盐抗凝管,肝素抗凝管,枸橼酸盐 用于血沉测定管和用于凝血功能测定管各 试管的管盖的颜色是什么?
2.枸橼酸钠用于血沉测定时其抗凝浓度是多 少?与全血的比例是多少?
3.试述草酸钾作为抗凝剂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谢 谢 大 家 !
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缺点
1.EDTA盐抗凝剂能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和白 细胞的吞噬功能,不适合用于凝血象的检 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
2.EDTA钠盐 的溶解度明显低于钾盐,有时 会影响抗凝效果。
枸橼酸盐的抗凝原理
枸橼酸盐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 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功能,从而阻止血 液凝固,常用的枸橼酸盐的抗凝剂时枸橼 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钠,又称柠檬酸三钠。
肝素抗凝原理:
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其抗凝机 理主要是加强抗凝血酶(AT)灭火丝氨酸 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临床运用
1.肝素抗凝剂可以保持红细胞的自然形态, 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
2.低分子肝素可应用于溶栓和防栓治疗,如 外科手术后的溶栓和DIC。
EDTA盐的临床运用
因为EDTA对于血细胞的形态和血小板计数影响 很小,适用于多项血液学检验。

临床检验课件ppt

临床检验课件ppt

血常规检验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 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 用于检测贫血、感染、白血病等疾病。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血常规检验结果需结合患者症状和其他检 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例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感染,血 红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贫血等。
生化检验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临床检验目的
临床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数据,帮助医生对患者 的病情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临床检验的分类
01
02
03
根据标本类型分类
根据采集的标本类型,临 床检验可分为血液检验、 尿液检验、粪便检验、脑 脊液检验等。
根据检测目的分类
根据检测目的,临床检验 可分为一般检查、生化检 查、免疫学检查和微生物 学检查等。
微生物检验
01
02
03
04
总结词
微生物检验用于检测患者体内 或体表的病原微生物,指导临
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详细描述
微生物检验包括细菌培养、药 敏试验、涂片镜检等,用于诊
断细菌感染性疾病。
总结词
微生物检验结果需及时报告给 医生,以便尽早开始治疗。
详细描述
例如,痰培养阳性提示肺炎链 球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 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解读内容
判断检验结果是否正常,异常结 果可能的原因及对疾病诊断和治 疗的指导意义。
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
应用范围
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和临床需求,确 定其应用范围,如诊断、监测、疗效 评估等。
应用价值
评估检验结果对临床决策的影响,为 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诊疗质量和 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做好检验结合临床工作
-
1
前言
-
2
检验医学模式下的检验科职能
❖ 为临床提供全面、客观、准确、可靠、有效、及 时的实验诊断数据和信息。
❖ 将实验室的工作更加密切地结合临床,不断地与 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把有限 的实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更多地、更直 接地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22
项目选择的依据
➢ 治疗观察 ✓ 诊断试验的重复性好,即有较高的精密度。 ✓ 该项检查是否会影响到对病人的治疗。 ✓ 病人的现有病情、已患疾病及已有的治疗对
检查结果有无影响。
-
23
如何保证合理选择检验项目
❖ 临床医生的职责 ➢ 明确检验目的 ➢ 了解检验项目的分析性能 ➢ 掌握检验项目的诊断性能 ➢ 掌握病理生理机制 ➢ 建立和遵循诊断路径
分析前阶段
41% 4%
55%
分析阶段
在>88,000 的案例中,不同失误的百分比分布 (CAP/CDC 数据)
8
-
加强与临床结合在发挥检验科职能中的作用 ❖ 是体现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的载体 ➢ 一切为了病人,服务于病人 ➢ 一切为了临床,服务于临床。
-
9
加强与临床结合在发挥检验科职能中的作用
-
4
加强与临床结合在发挥检验科职能中的作用
❖ 是检验质量的有效保证 ➢ 检验过程中病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数
据分析及结果报告环节医、技、护、辅等人员必 须密切配合,有效沟通。
-
5
加强与临床结合在发挥检验科职能中的作用
➢ 实验室诊断直接影响了超过50%的医学决定;大 约25%的医疗差错因诊断差错引起,而因为药物引 起的医疗差错却只有15% 。 AMERICAN MEDICAL NEWS 2005;48:11
-
6
加强与临床结合在发挥检验科职能中的作用 组成
实验实验室诊断差错的结构组成 ➢ 室实诊验断室差诊错断的差结错构的组构成比
分析前 实验室外 实验室内
分析中 分析后
57.30% 20.20% 37.10%
25.10% 17.60%
-
7
加强与临床结合在发挥检验科职能中的作用
检验失误的不同分布
分析后阶段
-
13
加强与临床结合在发挥检验科职能中的作用
❖ 是实现科室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 社会效益的实现 ✓ 遵询循征检验医学的观点,准确、及时、经济地发
出检验报告,选择最直接、最有效、最合理、最经 济的检验项目或项目组合提供临床。 ✓ 提高项目利用的效率也是社会效益得以体现的关键 ➢ 经济效益
-
14
关于检验结合临床 ❖ 内容 ➢ 存在于检验检验各个环节 ➢ 融于检验全过程
-
3
检验医学模式下的检验科职能
❖ 提供有效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使医护人员甚至是 受检者能合理的选择试验,正确的分析试验结果, 用于诊断和治疗。
❖ 逐步开展循征检验医学的工作,通过大量的文献 复习和临床总结,不断地对本专业的实验项目进 行方法与评价、临床价值评价及经济学评价,寻 求最直接、最有效、最准确、最合理的试验项目 及其组合,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
❖ 必要性 ➢ 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 ➢ 有效利用检验项目:合理开,正确用
-
15
检验诊断过程
项目选择
病人准备
临床应用
咨询 、评估
结果分析报告 标本测定
标本采集 标本运送 标本准备
-
16
检验项目的选择和申请
-
17
项目选择的意义
➢ 选择安排好不同检查项目的先后次序,防止遗漏关 键的检查项目。
➢ 简化诊断步骤,缩短确诊时间。 ➢ 减少有创性检查的不合理使用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 有效降低误诊率、漏诊率,降低诊疗费用和改善患
-
11
加强与临床结合在发挥检验科职能中的作用
❖ 是履行咨询服务职能的重要过程 ➢ 项目申请 ➢ 病人准备 ➢ 标本采集要求 ➢ 结果评价 ➢ 临床应用
-
12
加强与临床结合在发挥检验科职能中的作用
❖ 是参与临床诊疗过程的途径之一
❖ 是提高检验人员结合临床能力的途径之一 ➢ 听查房 ➢ 听讲座 ➢ 参加交流 ➢ 科室间专题交流会
者预后。
-
18
项目选择的原则 ➢ 分析性能: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等。 ➢ 诊断性能:敏感性、特异性,等。 ➢ 费用、可行性。 ➢ 是否简便、安全、舒适。 ➢ TAT
-
19
项目选择的依据
➢ 疾病筛检:主要是查找可疑病人,尽可能早发现 病人。用于筛检的诊断试验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 特异度,试验方法需简便、价廉和安全,易为受 检者所接受。如hs-cTNI,HBsAg,空腹血糖, 等。
❖ 是创新发展的动力保障
➢ 引进新技术 ➢ 开展新项目 ➢ 建立新方法 ➢ 方法优化
➢ 方法改进 ➢ 效果评价
-
10
加强与临床结合在发挥检验科职能中的作用
❖ 是加强教育培训的促进因素 ➢ 职业道德教育:要每一个工作人员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道德修养、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自身素质, 使每一个工作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 ➢ 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知识创新和知识老化总是 在不停交错中进行的,不加强学习,仅靠经验就 会落后。
-
21
项目选择的依据
➢ 鉴别诊断:某项指标在一种或一组疾病中的变化与 另一种或一组疾病明显不同,该项指标可用于二者 间的鉴别。如CRP,PCT。
➢ 病情估计:要选择能反映病理改变或损伤程度的项 目。
✓ Alb:急性肝病:正常或轻度减低;慢性肝病:与肝细胞损伤 的程度相关。
✓ ALT:反映肝脏炎症活动度:3倍以内,3-10倍,10倍以上。
-
20
项目选择的依据
➢ 排除诊断:为了排除某病的可能性,需要选择 灵敏度高的试验,此时,假阴性率降低,试验 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诊断。如D-Dimer。
➢ 肯定诊断:要肯定该病的存在,则需要选择特 异度高的试验,此时,假阳性率降低,试验阳 性结果有助于肯定诊断。DNA-HBV,抗-Sm抗 体,病原生物的分离鉴定,骨髓细胞学检查。
-24ຫໍສະໝຸດ 如何保证合理选择检验项目❖ 检验医技师的职责 ➢ 开展满足临床需要的检验项目和指标 ➢ 合理建立检验项目功能组合 ➢ 项目培训 ✓ 内容:分析性能,诊断性能,病理生理机制。 ✓ 方式:纸介,电子,讲座(专项、专题)。 ✓ 指导使用:临床查房、会诊。
-
25
举例分析
❖ 香豆素类药物实验监测指标 ❖ 卵巢癌肿瘤标志物检测 ❖ 糖尿病诊断 ❖ 多发性骨髓骨髓瘤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