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人口社会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1)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答案(仅供参考)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第1-4章)填空1。

19302.整体系统3、物质需求、精神需求4、社会关系5、需要6、马斯洛7、自我意识8、个人、群体9、社会关系10、首属社会关系11、社会位置12、语言13、学习14、认识、社会化15、社会化、发展二、选择题1――4adbb三、名词解释1.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它从整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制度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

2.应用社会学:应用社会学是指将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概念、方法、原理和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应用于研究社会现实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3、社会需要: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4.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满足一定需求而进行的互动和互动活动。

5、群体交往:指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

6.社会角色:指与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一致的一套行为模式。

3、简短回答问题1、试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几个论点答:(1)社会是人们互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区别在于劳动。

(3)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试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答:(1)需要是人的本性(2)人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生存、享受和发展是人类需求和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3.关于社会交往的意义。

答: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社会交往的意义:(1)社会交往有利于人的成长。

(2)社会交际是文化交际的手段。

(3)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和发展的基础。

4、讨论问题试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答: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是普通社会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

川大《人口社会学(1)1152》19春在线作业1【100分】

川大《人口社会学(1)1152》19春在线作业1【100分】

《人口社会学(1)1152》19春在线作业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贫困的一种的是()。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主观贫困
D.客观贫困
正确答案:D
()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A.死因死亡率
B.婴儿死亡率
C.标准化死亡率
D.粗死亡率
正确答案:D
()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A.家庭模式
B.家庭结构
C.家庭规模
D.家庭生命周期
正确答案:C
1798年,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奠定了人口理论的基础。

A.《人口原理》
B.《法》
C.《神学大全》
D.《国富论》
正确答案:A
()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A.人口的婚姻结构
B.人口的空间结构
C.人口的性别结构
D.人口的年龄结构。

2023年社会学概论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2023年社会学概论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作业参照答案一、填空题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旳社会科学,是从____孔德_______开始提出旳,产生于_____19世纪30_______年代。

2、在中国第一种讲解社会学旳是____康有为_______,在___1891________年。

3、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来看待,一种社会群体不是个人旳累加而是______构造旳总和________________。

4、作为实证科学旳社会学是从____实际调查研究_________中产生并发展起来旳。

5、社会学学科按老式旳分类措施大体分为___理论社会学____、_____经验社会学______、___应用社会学_____。

6、马斯洛于____1943____年出版旳《___调感人旳积极性旳理论___》一书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7、马克思是从______宏观上_____论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是从____微观上______论述了需要层次论。

8、社会文化旳传播有两种不一样旳渠道:即___正式旳________和____非正式旳________________旳渠道。

9、根据交往旳___主体____可以把社会交往划分为个人交往和群体交往。

10、根据交往旳性质,把社会交往划分为___竞争、合作、冲突_______和____顺应________。

11、冲突旳本源是______社会资源相对有限____、特点是___破坏性__________。

12、从社会关系产生旳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__血缘关系_______、_____业缘关系__________、___地缘关系____________。

13、集体行为旳特性:__非组织性___________、____突发性_________、___反常性__________14、集体行为旳类型___骚动____、____传闻_____、__社会动乱不安____、____社会运动_____________。

四川大学《人口社会学(1)1152》20春在线作业1.doc

四川大学《人口社会学(1)1152》20春在线作业1.doc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贫困的一种的是()。

A.绝对贫困B.相对贫困C.主观贫困D.客观贫困【参考答案】: D2.()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A.死因死亡率B.婴儿死亡率C.标准化死亡率D.粗死亡率【参考答案】: D3.()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A.家庭模式B.家庭结构C.家庭规模D.家庭生命周期【参考答案】: C4.1798年,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奠定了人口理论的基础。

A.《人口原理》B.《法》C.《神学大全》D.《国富论》【参考答案】: A5.()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A.人口的婚姻结构B.人口的空间结构C.人口的性别结构D.人口的年龄结构【参考答案】: C6.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属于()。

A.生育制度B.生育规范C.生育的物质设备D.生育意愿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过程的是()。

A.生育过程B.衰老过程C.死亡过程D.迁移过程【参考答案】: B8.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破损家庭D.联合家庭【参考答案】: B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的是()。

A.行为主体是群众B.实施了广泛的社会动员C.由于人口压力大和行政手段的操作方法,导致了某些地方计划生育干部和群众关系紧张D.从单纯的政府控制向经济手段控制转变【参考答案】: A10.五分位法是用来测量()。

A.收入B.职业声望C.社会声望D.贫困人口【参考答案】: A11.()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A.死因死亡率B.婴儿死亡率C.标准化死亡率D.粗死亡率【参考答案】: D12.从全球范围看,贫困人口具有明显的()特征。

四川大学《人口社会学(1)1152》20春在线作业2.doc

四川大学《人口社会学(1)1152》20春在线作业2.doc

1.五分位法是用来测量()。

A.收入B.职业声望C.社会声望D.贫困人口【参考答案】: A2.()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A.人口的婚姻结构B.人口的空间结构C.人口的性别结构D.人口的年龄结构【参考答案】: C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过程的是()。

A.生育过程B.衰老过程C.死亡过程D.迁移过程【参考答案】: B4.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中,提出了两种减少人口的途径,其中,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的抑制力量成为()。

A.积极抑制B.预防性抑制C.道德抑制D.补充抑制【参考答案】: B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育意愿的是()。

A.生育目的B.生育数量的看法C.生育成本的预算D.有关子女的看法【参考答案】: C6.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属于()。

A.生育制度B.生育规范C.生育的物质设备D.生育意愿【参考答案】: C7.()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A.家庭模式B.家庭结构C.家庭规模D.家庭生命周期【参考答案】: C8.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之间是()的关系。

A.同向变化B.反向变化C.因果关系D.互相促进【参考答案】: D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再生产的模式的是()。

A.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B.过渡型人口再生产模式C.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D.未来型人口再生产模式【参考答案】: D10.人口的()是指人口依照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而形成的结构。

A.自然结构B.空间结构C.阶级结构D.社会结构【参考答案】: D11.家庭计划的核心是()。

A.提高人口质量B.提高人口数量C.节制生育D.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参考答案】: C12.婚姻制度属于生育制度中的()。

A.生育的物质设备B.生育的文化设备C.生育观念D.生育规范【参考答案】: D13.()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

川大《社会学(1)》18春在线作业1

川大《社会学(1)》18春在线作业1

(单选题) 1: 在我国的城市分类方法中,中等城市的人口指标是:A: 20万以下B: 20~50万C: 50万~100万D: 100万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江村经济》是谁的代表作:A: 孔德B: 斯宾塞C: 费孝通D: 韦伯正确答案:(单选题) 3: 韦伯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层标准之一的政治标准是指的:A: 经济收入B: 财富C: 声望D: 权力正确答案:(单选题) 4: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A: 法国B: 英国C: 德国D: 美国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口金字塔也叫做什么金字塔:A: 生育率/死亡率B: 年龄/性别C: 职业/收入D: 学历/职位正确答案:(单选题) 6: 社会结构体系出现急剧的、根本性的变迁属于哪种变迁形式:A: 社会改良B: 社会发展C: 社会革命D: 社会骚乱正确答案:(单选题) 7: 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A: 城市化B: 政治现代化C: 人的现代化D: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8: “差序格局”是由哪位中国社会学家提出的概念:A: 孙本文B: 吴文藻C: 费孝通D: 林耀华正确答案:(单选题) 9: 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A: 先赋角色B: 自致角色C: 开放性角色D: 封闭性角色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初级群体的概念最初是由谁提出来的:A: 林顿B: 贝尔C: 库利D: 米德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继早期社会化之后进行的成年人的社会化叫做:A: 基本社会化B: 继续社会化C: 再社会化D: 反社会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最早提出“社会角色”概念的社会学家是:A: 韦伯B: 林顿C: 库利D: 霍曼斯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群学肄言》是谁的译作:A: 康有为B: 严复C: 孙本文D: 章太炎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属于哪一种社会流动:A: 代际流动B: 结构性流动C: 非结构性流动D: 水平流动正确答案:(单选题) 15: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人的:A: 早期社会化B: 继续社会化C: 再社会化D: 强制社会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16: 当代现代化理论流派之一的“世界体系论”的代表人物是:A: 丹尼斯B: 弗兰克C: 沃勒斯坦D: 丹尼尔.贝尔正确答案:(单选题) 17: 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是:A: 血缘关系B: 地缘关系C: 业缘关系D: 同学关系正确答案:(单选题) 18: 提出“社会有机体”学说的是:A: 孔德B: 斯宾塞C: 迪尔凯姆D: 韦伯正确答案:(单选题) 19: “失范”理论最初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韦伯B: 杜尔凯姆C: 帕森斯D: 孔德正确答案:(单选题) 20: 犯人在监狱完成的社会化叫做:A: 基本社会化B: 继续社会化C: 再社会化D: 反社会化正确答案:(多选题) 1: 非制度化控制包括:A: 道德控制B: 法律控制C: 习俗控制D: 宗教控制E: 社会舆论控制正确答案:(多选题) 2: 社会互动理论主要包括:A: 交换论B: 符号互动论C: 冲突论D: 拟剧论E: 本土方法论正确答案:(多选题) 3: 在中国城市统计中居住地划分为哪三种形式:A: 省B: 社区C: 市D: 建制镇E: 乡村正确答案:(多选题) 4: 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途径主要特征有:A: 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与技术B: 发展工业,积累资本C: 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D: 为发达国家提供原料和市场E: 发展农业正确答案:(多选题) 5: 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A: 目标一致B: 互相排斥C: 认识接近D: 争夺同一目标E: 相互信任和配合正确答案:(多选题) 6: 社会变迁的形式主要有哪些:A: 社会计划B: 社会改良C: 社会革命D: 社会发展E: 社会冲突正确答案:(多选题) 7: 构成社会的必要条件主要有:A: 自然条件B: 人口C: 物质生产活动D: 社会关系、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E: 文化正确答案:(多选题) 8: 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影响有:A: 破坏组织的整合力B: 增强组织的稳定性C: 影响组织的凝聚力D: 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E: 增强组织的灵活性正确答案:(多选题) 9: 现代社会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有:A: 家庭消费的功能B: 对下一代的部分社会化的功能C: 部分满足家庭成员精神需求的功能D: 物质生产的功能 E.宗教的功能正确答案:(多选题) 10: 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A: 社会个案工作B: 小组工作C: 社区工作D: 统计工作E: 监督工作正确答案:(多选题) 11: 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主要有:A: 性别B: 职业C: 收入D: 权力E: 声望正确答案:(多选题) 12: 下面属于初级群体的有:A: 家庭B: 单位C: 邻里D: 工会E: 伙伴群体正确答案:(多选题) 13: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哪些:A: 生产力B: 文化传播C: 自然环境D: 人口变动E: 主观精神正确答案:(多选题) 14: 下面关于社会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A: 社会关系可分为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B: 家庭中的关系是最典型的次级关系C: 初级社会关系就是次属关系D: 血缘关系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E: 人际关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正确答案:(多选题) 15: 下列社会制度中哪些属于本原性的社会制度:A: 政治制度B: .家庭制度C: 经济制度D: 宗教制度 E.教育制度正确答案:(单选题) 1: 在我国的城市分类方法中,中等城市的人口指标是:A: 20万以下B: 20~50万C: 50万~100万D: 100万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江村经济》是谁的代表作:A: 孔德B: 斯宾塞C: 费孝通D: 韦伯正确答案:(单选题) 3: 韦伯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层标准之一的政治标准是指的:A: 经济收入B: 财富C: 声望D: 权力正确答案:(单选题) 4: 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A: 法国B: 英国C: 德国D: 美国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口金字塔也叫做什么金字塔:A: 生育率/死亡率B: 年龄/性别C: 职业/收入D: 学历/职位正确答案:(单选题) 6: 社会结构体系出现急剧的、根本性的变迁属于哪种变迁形式:A: 社会改良B: 社会发展C: 社会革命D: 社会骚乱正确答案:(单选题) 7: 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A: 城市化B: 政治现代化C: 人的现代化D: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8: “差序格局”是由哪位中国社会学家提出的概念:A: 孙本文B: 吴文藻C: 费孝通D: 林耀华正确答案:(单选题) 9: 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A: 先赋角色B: 自致角色C: 开放性角色D: 封闭性角色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初级群体的概念最初是由谁提出来的:A: 林顿B: 贝尔C: 库利D: 米德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继早期社会化之后进行的成年人的社会化叫做:A: 基本社会化B: 继续社会化C: 再社会化D: 反社会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最早提出“社会角色”概念的社会学家是:A: 韦伯B: 林顿C: 库利D: 霍曼斯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群学肄言》是谁的译作:A: 康有为B: 严复C: 孙本文D: 章太炎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属于哪一种社会流动:A: 代际流动B: 结构性流动C: 非结构性流动D: 水平流动正确答案:(单选题) 15: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人的:A: 早期社会化B: 继续社会化C: 再社会化D: 强制社会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16: 当代现代化理论流派之一的“世界体系论”的代表人物是:A: 丹尼斯B: 弗兰克C: 沃勒斯坦D: 丹尼尔.贝尔正确答案:(单选题) 17: 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是:A: 血缘关系B: 地缘关系C: 业缘关系D: 同学关系正确答案:(单选题) 18: 提出“社会有机体”学说的是:A: 孔德B: 斯宾塞C: 迪尔凯姆D: 韦伯正确答案:(单选题) 19: “失范”理论最初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韦伯B: 杜尔凯姆C: 帕森斯D: 孔德正确答案:(单选题) 20: 犯人在监狱完成的社会化叫做:A: 基本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1-4答案(完整版)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1-4答案(完整版)

社会学概论第1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孙中山写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康有为在青年时代就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2.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___实证哲学教程_》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在1891年。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__来看待。

5.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___。

6.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需要____是人的本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8.社会需要是人们的___社会关系____基础。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学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_需要层次论_______。

1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___自我意识___的获得是一个关键环节。

12.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13.___社会关系____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

14.____语言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1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D.德国2.文化是指( 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3.“工作安定”属于( B )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C.归属的 D.自尊的4.“镜中自我”是( B )提出来的。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5.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第一套作业及答案

社会学第一套作业及答案

社会学第一套作业及答案西方社会学的社会观影响较大的有(AC)。

A: 社会唯名论B: 社会经验论C: 社会唯实论D: 功能主义评价和判断一个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通常有(ACD)。

A: 综合性原则B: 一致性原则C: 协调性原则D: 满足需要的原则(C)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A: 社会B: 社会制度C: 社会关系D: 社会机制在汉语里,“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C)。

A: 礼记B: 资治通鉴C: 旧唐书·玄宗上D: 诗经在社会学中,文化能够世代相传是指文化能够(A)。

A: 纵向传递B: 横向传递C: 交互传递D: 逆向传递下列哪几项属于评比性文化(ABF)。

A: 自强B: 自立C: 庆典方式D: 礼仪E: 姿态F: 吸毒(B)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和习惯。

A: 普芬多夫B: 爱德华·B·泰勒C: 威廉·奥格本D: 查尔斯·库利在我国北部的一些边陲小镇,由于边境贸易往来频繁,经济增长迅速,而且在那里常常会发现很多充满异国情调的场所,人们已经习惯并喜欢这样的文化氛围。

这是(A)的现实体现。

A: 文化边际B: 文化堕距C: 文化震惊D: 文化变迁根据社会学对文化类型的区分,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职业亚文化(D)。

A: 化学术语B: 职业道德C: 职业习惯D: 黑社会“行话”“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理论是由(A)提出的。

A: 查尔斯·库利B: 乔治·米德C: 弗洛伊德D: 埃里克·埃里克森下列哪些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ABC)。

A: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B: 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C: 代差问题D: 社会发展迅速成年期的社会化主要是初始社会化基础上的(BC)。

A: 预期社会化B: 发展社会化C: 继续社会化D: 再社会化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在于形成独特的(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得分:88.0
完成日期:2014年06月13日14点58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领域,是一门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分析人口社会问题的学科。

( C )
A.人口学
B.人类学
C.人口社会学
D.社会学
2.
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有着重要的生物学
规律,可以用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参数表示,这种
属性称为()
( C )
A.人口的社会属性
B.人口的阶级属性
C.人口的自然属性
D.人口的动态属性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过程的是()。

( B )
A.生育过程
B.衰老过程
C.死亡过程
D.迁移过程
4.
人口结构可以分为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社会结构和人口的()。

( D )
A.性别结构
B.阶级结构
C.年龄结构
D.空间结构
5.
1798年,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奠定了人口理论
的基础。

( A )
A.《人口原理》
B.《法》
C.《神学大全》
D.《国富论》
6.
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中,提出了两种减少人口的途径,其中,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的抑制力量成为()。

( B )
A.积极抑制
B.预防性抑制
C.道德抑制
D.补充抑制
7.
1957年,现代人口思想家马寅初先生在他的著作()里面明确地把中国的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A )
A.《新人口论》
B.《人口论》
C.《户口人丁论》
D.《生计篇》
8.
()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15-49岁)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

( C )
A.粗出生率
B.总和生育率
C.一般生育率
D.年龄别生育率
9.
婚姻制度属于生育制度中的()。

( A )
A.生育的物质设备
B.生育的文化设备
C.生育观念
D.生育规范
10.
()的生育模式是一种以死亡率为导向的多育模式。

( A )
A.传统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未来社会
D.原始社会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育意愿的是()。

( C )
A.生育目的
B.生育数量的看法
C.生育成本的预算
D.有关子女的看法
12.
()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 D )
A.死因死亡率
B.婴儿死亡率
C.标准化死亡率
D.粗死亡率
13.
()的死亡模式以低死亡率、较高的预期寿命为特点。

( B )
A.传统农业社会
B.现代工业社会
C.未来社会
D.原始社会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的社会指标的是()。

( C )
A.经济收入
B.教育水平
C.种族
D.婚姻状况
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M.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而划分出的最基本和可测量的阶层指标是()。

( C )
A.职业
B.婚姻状况
C.文化水平
D.收入状况
16.
()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
该地区的人数之差。

( D )
A.迁入率
B.迁出率
C.总迁移率
D.净迁移率
17.
()的人口迁移在迁移动机、规模和方向上更加复杂地与世界经济格局和
政治格局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 B )
A.早期生存型
B.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型
C.传统农业社会
D.当代社会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再生产的模式的是()。

( D )
A.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B.过渡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C.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D.未来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19.
()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 C )
A.平均年龄
B.年龄中位数
C.人口年龄结构
D.年龄分组
2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年龄分组的是()。

( B )
A.年代学年龄
B.物理学年龄
C.生理学年龄
D.生物学年龄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选项中,能够表现人口的社会属性的指标是()。

( CD )
A.数量
B.质量
C.平均寿命
D.家庭婚姻制度
2.人口的自然结构包含了()。

( AC )
A.性别结构
B.阶级结构
C.年龄结构
D.民族结构
3.传统农业社会的生物因素表现为()。

( AC )
A.高死亡率
B.低死亡率
C.高出生率
D.低出生率
4.
J型的死亡率年龄格局代表的是()的死亡模式。

( AD )
A.低年龄组死亡率低
B.平均预期寿命低
C.死亡率高
D.死亡率随年龄逐渐增加
5.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学的死因分类的是()。

( BCD )
A.传染病
B.外源性死因
C.外因死亡
D.退行性疾病
6.下列选项中,属于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有()。

( BD )
A.质量
B.数量
C.时间
D.方向
7.
下列选项中属于过渡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表现形式的有()。

( AD )
A.出生率高
B.
C.死亡率上升
D.自然增长率低
E.自然增长率较高
8.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学年龄分组的是()。

( CD )
A.年代学年龄
B.生物学年龄
C.义务兵年龄
D.育龄妇女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人口性别比结构的因素包括()。

( ABCD )
A.出生婴儿性别比
B.文化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生育意愿的是()。

( AC )
A.男性偏好
B.重视质量
C.重视数量
D.一个不少,两个刚好
11.生命历程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下列选项中,属于生命历程的是
包括()。

( BD )
A.生活跨度
B.婚姻状况
C.同期群
D.生命事件
12.人口再分布有()两种类型。

( AB )
A.扩散型
B.内聚型
C.一次扩散型
D.二次扩散型
13.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是指()。

( AD )
A.物质资料生产
B.物质资料再生产
C.人口的生产
D.人口再生产
14.最基本的社会分层指标包括()。

( AB )
A.天赋指标
B.社会指标
C.智力指标
D.技能指标
15.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结构性特征表现在()方面。

( AB )
A.政治
B.经济
C.精神
D.地区
@Copyright2007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