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试题汇编

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试题★试题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学校姓名班级学号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试题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试题试题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学校姓名班级学号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试题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别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试题学校------------姓名-----------班级---------学号----------- ★试题三:脂肪的鉴定(增加)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试题三脂肪的鉴定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四: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学校姓名班级学号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试题四: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试题★试题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生物实验操作评分表★试题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试题学校姓名班级学号试题六: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材料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肝)研磨液。
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蒸馏水。
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B.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C.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D. 细胞核内含有DNA答案:A(细胞壁不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也存在于真菌和某些细菌中)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答案:A(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光反应阶段)二、填空题1.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在______期加倍,而在______期减半。
答案:间;末期2. 酶的活性最高时,其催化效率最高,这通常发生在______。
答案:最适温度三、简答题1. 简述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答案:分离定律指的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成对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每个配子只携带一个等位基因。
独立分配定律指的是不同基因对的分离是相互独立的,即一个基因对的分离不影响另一个基因对的分离。
2. 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能量转换。
答案:细胞呼吸分为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
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中,将葡萄糖分解成两个丙酮酸分子,产生少量ATP。
三羧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被进一步氧化分解,产生更多的ATP和还原氢。
氧化磷酸化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还原氢与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用于合成大量ATP。
四、实验题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表皮、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30%蔗糖溶液、清水。
实验步骤:1. 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用镊子撕下一小片。
2. 将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3. 先用低倍镜观察细胞形态。
4.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30%蔗糖溶液,用吸水纸吸另一侧,观察细胞变化。
5. 待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用吸水纸吸去蔗糖溶液,滴加清水,观察细胞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质收缩,细胞壁与细胞质分离。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实验题目:探究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探究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1. 绿豆种子2. 透明塑料盒3. 黑色布料4. 纸巾5. 水6. 光照计(可选)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1. 将绿豆种子洗净,用纸巾包裹,保持湿润。
2. 在透明塑料盒内铺上一层湿纸巾,将绿豆种子均匀地分布在湿纸巾上,并轻轻压实。
3. 将另一块湿纸巾盖在绿豆种子上,保持湿润。
第二步: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1. 将一半的塑料盒用黑色布料完全遮挡,作为实验组。
2. 另一半的塑料盒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
第三步:提供水和光照1. 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湿纸巾加入适量的水,保持湿度。
2. 将实验组的塑料盒放在阴暗的地方,无光照。
3. 将对照组的塑料盒放在有足够日光照射的地方,保证光照充足。
第四步:观察和记录1. 每天观察绿豆种子的生长情况,记录植株的高度、颜色和叶片数量等变化。
2. 使用光照计测量光照强度,记录在每个时间点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光照差异(可选)。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绿豆种子的状态相似,无明显差异。
第二天:对照组中的绿豆种子开始发芽,幼芽呈现出绿色。
实验组中的绿豆种子仍处于休眠状态。
第三天:对照组中的幼芽继续生长,高度较第二天有所增长。
实验组中的绿豆种子开始发芽,但幼芽颜色变浅。
第四天:对照组中的幼芽长势良好,颜色鲜绿,叶片生长健壮。
实验组中的幼芽生长缓慢,颜色仍较浅。
第五天:对照组绿豆幼苗高度较第四天进一步增长,叶片茂盛,株形良好。
实验组中的绿豆幼苗高度有所增加,叶片颜色变浅,生长势较弱。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出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对照组中接受充足光照的绿豆幼苗生长良好,株形健壮,而实验组中受到光照限制的绿豆幼苗生长较弱。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对植物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高中生物实验选择题练习(答案有详解)

中学生物试验选择题练习(答案有详解)1.下表中各选项正确的是选项试验试剂试剂的作用试验目的A 盐酸、酒精作为解离液使细胞相互分别B 二苯胺作为有机溶剂提取DNAC 碳酸钙使研磨充分提取色素D 双缩脲试剂使蛋白质着色视察有丝分裂2.下列对物质鉴定和分别试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纸层析法分别叶绿体中色素的试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C 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液中D若斐林试剂与被鉴定物质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可确定该物质是葡萄糖。
3.颜色改变常作为生物试验结果视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觉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②取簇新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
于是推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③在纸层析法分别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推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开光合作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A.①②④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⑤4.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试验中没有用到的试剂是A.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C.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D. 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5.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试验是A.苏丹Ⅲ染色视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染色视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染色视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甲基绿、呲罗红染色视察动物细胞中的 DNA 和 RNA6.有关下列试验的说法正确的①脂肪鉴定②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③证明DNA半保留复制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A.①②均运用光学显微镜B. ①④均运用无水乙醇C.③④均运用离心技术D. ②③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探讨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试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专题汇编试题(50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专题汇编试题1.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最科学的是()A. 观察线粒体实验中先用盐酸水解,再用健那绿染色B. 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C. 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及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用标志重捕法D. 生态缸内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搭配要合理并放在阳光下2.以下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对活细胞进行培养观察才能得出结论的一组是()①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③探究酵母菌细胞的无氧呼吸实验④探究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紫色B.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C.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下可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D.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来计算平均值4. 下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图1是利用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2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图3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图4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1的实验中无对照B. 图2的实验结果出现后向滤液中再加少量碳酸钙,再次进行色素的分离C. 图3视野中看不到分裂期的原因可能是观察部位不对或显微镜放大倍数太小D. 图4的实验过程中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实验现象也变化不大5. 下列关于NaOH溶液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探究pH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调节酸碱度B. 鉴定还原糖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让空气先通入NaOH溶液是为了提供碱性环境D.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使用NaOH溶液以提高物质运输效率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B.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如果计数之前试管中的培养液没有摇匀,统计结果就偏小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卡诺氏液浸泡过的根尖要用清水冲洗两次D.在观察细胞中DNA分布的实验时,用盐酸作用于口腔上皮细胞膜,将有利于DNA与甲基绿结合7.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得到的数据一般要低于实际数值B.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都要在人群中进行C. 研究暗反应过程、DNA的半保留复制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均使用同位素标记法D.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甲基绿和吡罗红不可混合使用9. 研究人员发现,从蔬菜叶中可提取大量的各种天然色素,这为目前市场上天然色素“供不应求”的状况提供了一条解决的途径。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S型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和蛋白质外壳均进入细菌中D.T2噬菌体的增殖所利用的原料均来自宿主细菌2.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说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①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B.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可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得出结论C.提纯的S型菌DNA经DNA酶处理后,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思路是将细菌内的物质分开后分别检验4.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充分混合C.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D.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产生许多遗传信息相同的子代噬菌体5.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 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6. 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
高考生物实验技能测试题库

高考生物实验技能测试题库1. 实验题:探究无菌技术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无菌技术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了解无菌技术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洗涤碗、肥皂、酒精灯、抗菌洗手液、无菌培养基、细菌培养物、无菌培养皿、无菌试管。
实验步骤:1. 将洗涤碗用肥皂充分清洗,并用开水烫过消毒。
2. 将双手洗净,使用抗菌洗手液彻底清洁,然后用酒精灯进行消毒。
3. 取两个无菌培养皿,一个用无菌手指触摸培养皿内部,另一个完全不触摸。
4. 使用无菌试管,分别向两个无菌培养皿中滴入相同量的细菌培养物。
5. 用无菌技术,将细菌培养物均匀涂抹在培养皿表面。
6. 将两个培养皿置于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7. 观察和记录两个培养皿细菌生长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两个不同处理的培养皿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未触摸的培养皿中细菌生长良好且均匀,而触摸的培养皿中细菌生长不均匀,可能出现污染现象。
这说明无菌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细菌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题:探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水培设备、水稻苗、光强计、恒温箱、蔗糖溶液、光源。
实验步骤:1. 准备数盆相同大小和生长状态的水稻苗。
2. 将水稻苗分成几组,每组放置在不同的光强度下。
3. 使用光强计测量每组光照的强度。
4. 将每组水稻苗放置于恒温箱中,保持恒温和适宜的湿度。
5. 向每组水稻苗的根部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作为养分来源。
6. 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测量每组水稻苗的光合作用速率。
7. 根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可以发现,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在较强光照条件下,水稻苗的光合作用速率较高;而在较弱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较低。
这说明光照条件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平,促进其生长发育。
高中生物实验题

高中生物实验题实验一:观察细胞的结构实验目的观察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
实验材料•显微镜•镜片和盖玻片•玫瑰红染液•动物组织样本和植物组织样本实验步骤1.取一个玫瑰红染液滴于盖玻片上。
2.用剪刀取一小块动物组织样本,将其放置于玫瑰红染液中。
3.用镊子取一小块植物组织样本,将其放置于玫瑰红染液中。
4.用镊子将动物组织样本捞到一块干净的玻片上,用滴管滴上一滴染液以覆盖组织样本。
5.将盖玻片轻轻放置在动物组织样本上,并且用手指轻轻按压,使组织样本扁平。
6.用纸巾轻轻擦去掉多余的染液。
7.重复步骤4-6,制作植物组织样本的玻片。
8.将制作好的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节镜头,观察细胞的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显微镜中的动物和植物组织样本,我们可以看到细胞的各个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结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了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实验二:观察水生动物的呼吸作用实验目的观察水生动物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水槽•水生动物(如小型鱼类或昆虫)•水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放入适量的水。
2.将水生动物放入水槽中。
3.观察水生动物在水中的行为变化,如呼吸频率、运动状况等。
4.用放大镜观察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如鱼类的鳃等。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水生动物在水中的行为和呼吸器官,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通过呼吸作用获取到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结论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生存所必需的代谢过程,在没有足够氧气供应时,生物体无法正常进行生命活动。
实验三: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实验目的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如水生植物或常见的植物)•高尔基染液实验步骤1.取一片植物的叶片,并将其放置在盖玻片上。
2.滴上一滴高尔基染液,使得叶片完全覆盖。
3.覆盖另一个盖玻片,并轻轻按压使染液均匀分布在叶片上。
4.将盖玻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叶绿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生物1.(2012石家庄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等变量都应保持相同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C.数据测量时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答案] 1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④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A.使用显微镜观察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C.使用盐酸D.需染色处理[答案] 23.(2013江苏,9,2分)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从侧面观察A. 换用高倍镜时, ,, , 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B. 因观察材料较少,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C.个细胞32×物镜则可看到40用, 个细胞8×物镜看到10用, 一个视野中D.[答案] 3[答案] 45.(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5分)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作了相互移走的实验。
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
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
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组与B(1)如果只在A组比较B组明显增加。
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B度比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关系。
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
(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E(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情况的原因是。
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
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E4)B 密度较大的是组。
1] 5.[答案()竞争和捕食捕食)将大鬣蜥移走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将小鬣蜥移走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2(.(3)食物充分,竞争较弱(4)E6.(2013年江苏南京、淮安两市模拟)(8分) “探究和验证”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以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其核心都是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
(1) 验证胰岛素缺乏会引起糖尿病的实验:实验材料:两组健康、大小相同的同种狗,胰岛素,试管,现配的斐林试剂及其他必需用品。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两组健康、大小相同的同种狗,将A组狗的胰岛切除,B组狗不做任何处理。
第二步:分别收集两组狗的尿液于试管中,滴加现配的斐林试剂并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第三步:每天定时给A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然后收集尿液,用现配的斐林试剂鉴定,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分析:①上述实验步骤中的一项不严谨之处是:。
②不严谨实验步骤前和纠正后,两者相应实验现象分别是:。
⑧本实验设置了两种对照:一种是,另一种是。
(2) 探究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实验步骤: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S;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5号试管中应加入的S是。
经过上述实验步骤,请判断其测量数据是否准确,并解释原因:。
②另有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1 2 3 4 5 实验组别0.2 0.4 0.3 O 1 .O) 二氯二乙胺浓度(/96560320275186)细胞密度(个/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答案] 6.(1) ①第三步给A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②纠正前出现砖红色沉淀,纠正后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③A组狗与B组狗的空白对照A组狗补充胰岛素的前后自身对照(2) ①细胞密度等量生理盐水不准确,没有从摇匀的培养液取样,容易出现数据偏大或偏小的结果②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7.(2013江苏,28,7分)雨生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 是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物种之一。
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 色泽鲜红, 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着色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培养雨生红球藻以获得虾青素, 科研人员研究了A、B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位体积藻液内雨生红球藻细胞数、干物质质量、虾青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细胞数增加量干物质增加量虾青素含量(%) (%) 增加量其质量浓度() (%)0 0 0 0 对照组57.1 133.3 36.8 0.1137.8 43.4 0.5 150.7 A-48.9 1.0 81.2 266.7-95.4 142.7 5.0 98.25.8 50.56.7 0.058.5 119.7 32.3 0.1 B3.9 41.7 32.5 0.5-87.80.38.31.0(1) 雨生红球藻和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发生的场所不同, 前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2) B的浓度从0.1 提高到0.5 时, 雨生红球藻单位干物质中虾青素含量的变化是。
(3) 与B相比, A的浓度变化对虾青素含量影响的特点是。
(4) 两种生长调节剂中, 与细胞分裂素生理功能更相似的是。
(5) 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进行比较, 虾青素和其中的分子结构最相似。
(6) 在本实验基础上, 设计实验探究A、B的协同作用对雨生红球藻增产虾青素的影响, 选用A、B时首先应考虑的浓度分别为。
[答案] 7.(1) 叶绿体(2) 增加(3) 上升较快, 下降较快(4) A(5) 叶黄素(6) 0.5 ,0.18.(2013江苏,26,7分)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
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 稻田水深8~10 。
对照小区不放鱼, 其他条件相同。
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 实验持续2个月, 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 。
请回答下列问题:(1) 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 其主要目的是。
(2) 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 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 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在此期间, 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 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 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 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关系。
(4) 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 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速率。
(5)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 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填序号) 。
①鸟②土壤质地③光照④水体肥力⑤稻田杂草[答案] 8.(7分)(1) 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精确性)(2) 浮游动物(3) 竞争(4) 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5) ①而对正常细胞无影, 分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14,9重庆,2013(9.响。
进一步研究发现, 发挥作用的物质是天冬酰胺酶, 它能将天冬酰胺分解, 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 增殖被抑制。
(1) 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 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 、天冬酰胺酶实验步骤:a. 分组实验组: 培养基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对照组: 培养基+b. 适宜条件下培养后, 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组①缺乏缺乏正常正常缺乏对照组结果分析:该实验利用了酶的特性; 表中①应为; 对照组细胞内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2) 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 是因为发生了反应; 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3) 根据实验结果, 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答案] 9.(14分) (1) 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专一性抑制能合成天冬酰胺(有合成天冬酰胺的酶)(2) 免疫(拮抗)酶被分解失活(3) 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 对正常细胞无影响10.(2013课标Ⅰ,31,12分)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 和白色(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5且这, 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5花品系中选育出了.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 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 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1) 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 和白色(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 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 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
(2) 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 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 则:①该实验的思路: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答案] 10.(1) (或8对等位基因中任意1对等位基因为隐性纯合, 且其他等位基因为显性纯合)(2) ①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 观察子代花色②在5个杂交组合中, 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 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 在5个杂交组合中, 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 1个组合的子代全为白花, 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