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液压控制阀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速度调节

第六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速度调节

节流调速回路--出口节流调速回路
③功率特性与回路效率
泵的输出功率为
Pp p pQp
(6-27)
执行元件的有效功率为 P p pQ1 p2Q2 1 F ( p1 A 1 p2 A 2)
功率损失为
P Pp P 1 p p Qp p p Q1 p2 Q2 p p Q1 Qy p p Q1 p2Q2 p y p j p p Qy p2Q2 p p Qy p jQ 2
按式(6-32)、(6-33)及图6-7可知:
a.随着负载的增加,运动速度下降很快,其速度-负载特性
比进、出口节流调速回路更软;
节流调速回路--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b.在节流阀通流截面积一定时,负载愈大速度刚性愈大;
c.负载一定时,节流阀通流面积愈小,速度刚性愈好;
d.增大执行元件有效工作面积,减小节流阀指数,可以提高速 度刚性;
节流调速回路--出口节流调速回路
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由通过节流阀从执行元 件回油腔排出的流量Q2决定,即
Q2 CA j p2 CA j p p A1 F 1 A2 A2 A2

(6-24)
节流调速回路--出口节流调速回路
②速度-负载特性 由式(6-24)可求得出口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刚性为
节流调速回路--进口节流调速回路
速度-负载特性可用速度刚性这一指标来评定,
其定义为曲线上某一点处切线斜率的倒数,表示意义 为:负载变化时,系统抗阻速度变化的能力。即
F A1 1 kv CA j p p A1 F 1
(6-10)

A1 F kv pp A1

液压课后答案第六章

液压课后答案第六章

6-1 如图6-1所示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已知液压泵的供油流量q p min L/6=,溢流阀调定压力p p MPa 0.3=,液压缸无杆腔面积241m 1020-⨯=A ,负载N 4000=F ,节流阀为薄壁孔口,开口面积为24T m 1001.0-⨯=A ,C d 62.0=,3m /kg 900=ρ。

试求:(1)活塞的运动速度v 。

(2)溢流阀的溢流量和回路的效率。

(3)当节流阀开口面积增大到A T124m 1003.0-⨯=和A T224m 1005.0-⨯=时,分别计算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和溢流阀的溢流量。

解:(1)由11P A F ⋅= 得4114000020102P F A MPa -=/=/⨯=1321p P P P MPa ∆=-=-=1464320.620.01102100.29210d T q C A P m s--=⋅∆/ρ=⨯⨯⨯⨯/900=⨯/ 44110.2910100.0146v q A m s--=/=⨯/20⨯=/(2)441431100.292100.70810p q q q m s---∆=-=⨯-⨯=⨯/64400000.014619.5310110c p p F v p q -⋅⨯η===%⋅⨯⨯⨯ (3)114330.87610T T q q m s -==⨯/1330.01460.0438s T v v m ==⨯=/144431100.876100.12410p T q q q m s---∆=-=⨯-⨯=⨯/因为225T T p q q q =>所以243110T p q q m s -==⨯/244111020100.05T p v q A m s --=/=⨯/⨯=/6-2 如图6-2所示的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已知液压泵的供油流a )b )图6-1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量q p min L/20=,负载N 40000=F ,溢流阀调定压力p p 5.4MPa =,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 124m 1080-⨯=,有杆腔面积A 224m 1040-⨯=,液压缸工作速度min /m 18.0=v ,不考虑管路损失和液压缸的摩擦损失,试计算:(1)液压缸工作时液压系统的效率。

液压传动与控制第6-7章

液压传动与控制第6-7章

一、换向基本回路 换向问路是用来使执行元件换向和起停。它主要由各种换 向阀等组成。 1滑阀换向的基本回路
A B
P o
2为采用变量泵进行换向的回路
3行程换向阀控制的换向回路
4行程开关控制的换向回路
A B P o
二、顺序动作基本回路 实现顺序动作。 1.压力控制的 利用油路本身压力的变化, 使执行元件动作,发出讯号, 使执行元件顺序动作。
1
( p3 0)
F p泵 A1 F T回=- v v
2)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特性 ①速度负载特性
②功率特性和回路效率(规律和进油一样)
功率损失: ΔP= P泵-P缸= P泵ΔQ + p2Q2 可见,有两部分组成: ΔP= P泵ΔQ——溢流损失
ΔP= p2Q2 ——节流损失
回路效率
5.尽量按装在靠近液压系统有冲击、脉动的地方
6.安装于管路上的,作用着一个相当于它人口面积和 管道油压相乘的作用力,因此必须用支持板和托架牢 固地将其主体固定。 7.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每隔六个月要检查一次充气压 力,使之经常保持所定的预压力。 8.在搬运、安装、拆卸之前,应预先把内部的气体及 液压油完全放掉。
1. 简述蓄能器的作用,在使用蓄能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简述滤油器的作用,举出几种滤油器的安装方式。
第七章液压基本回路 一个复杂的液压系统都是有一些基本的液压回路组成的。 所谓基本回路是液压元件组成,以完成特定功能的油路结构。 第一节方向控制回路 方向控制基本回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油路的接通、切 断、和换向,从而使执行元件实现起动、停止和换向。这一 类换向回路常用的有换向、顺序、同步、自锁等基本回路。
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液压缸回油腔的压力p2有时比进油腔的 压力p1还要高得多。由缸的力平衡方程可得p2=(p1A1-F),当负 载F=0、A1/A2=2(即差动缸)时,p2=2p1。这样就会增加密封摩 擦、降低密封件的寿命,引起泄漏增加,效率降低。

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教程文件

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教程文件

开环形槽的效果
开有均压槽的部位,四周都有相等或接近相等的 压力油,可显著减少液压卡紧力。阀芯倾斜时开 环槽的效果可从下图看出:
图6-12 阀芯倾斜时开环形槽的效果
五、操纵方式
1、手动换向阀 2、机动换向阀 (1)二位二通电磁阀
(2)三位四通电磁阀
3、电磁换向阀
(3)交流和直流电磁铁
4、液动换向阀 (4)干式和湿式电磁铁 5、电液动换向阀
二、滑阀式换向阀的结构
下图是三槽二台肩换向阀的换向原理。当换向 阀芯处于左位时图a,P与A通,B与T通;当阀芯处 于右位时图b,P与B通,A与T通。这种阀的长度 较短,但回油压力直接作用于阀芯两端,对密封 装置有较高的要求。
图为滑阀和阀芯的实际结构
三、滑阀机能
多位阀处于不同位置时,其各油口连通情况不 同,这种不同的连通方式体现了换向阀的各种控制 机能,称为滑阀机能。下图是三位四通阀中位机能。
箱。于是主阀切换到左位,主

路P与B通、A与
T通。当2DT
通电、
1DT断电时,则有
P与A通、B与T通。
图6-20 电液动换向阀
下图所示也是一种电液换向阀,不过这种阀不是
为了解决大规格问题,而是为了减小控制功率而设
计的,称为低功率电磁阀。图中主阀两端面与T’
相通,在对中弹簧作用下,主阀处于中位。当左端
压力有了这一结构,液控单向阀
便可控制较高的油压而不需增加
控制活塞的直径合和使用过高的
图 6-2 液 控 单 向 阀
控制油压。
5-弹 簧 6-卸 荷 阀 芯
具有漏油油口的结构
三、双向液压锁
如图所示,使两个液控单向阀共用一个阀体1
和一个控制活塞2,而顶杆3分别置于控制活塞两

液压传动第六章

液压传动第六章

6.1.2 液压阀的分类 单向阀和换向阀
利用通流通道的更换来 溢流阀、减压阀、顺序 方向阀 阀和压力继电器 控制油液的流动方向
液 压 阀
压力阀 流量阀
节流阀、调速阀、 溢流节流阀
利用通流截面的节流作用 来控制系统的压力和流量
6.1.3 对液压阀的基本要求
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液压阀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动作灵敏,使用可靠,工作时冲击和振动小。
4)液动换向阀 液动换向阀是利用控制油路的压力油来改变阀芯 位置的换向阀。
当K1通压力油,K2通回油时,阀芯 右移,P与A通,B与T通;当K2通压 力油,K1通回油时,阀芯左移,P与 B通,A与T通;当K1和K2都不通压 力油时,阀芯在两端对中弹簧的 作用下处于中位。
三位四通液动换向阀
5)电液换向阀 电液换向阀是由电磁阀和液动阀结合在一起构成 的一种组合式换向阀。
A B
油路,防止油路间的互相干扰。
单向阀要以和其他阀组成组合阀,例如 单向顺序阀、单向节流阀等。
单向阀的职能符号
2.液控单向阀
当控制口K处无压力油 通入时,它的工作机制 和普通单向阀一样:压 力油只能从通口P1流向 通口P2,不能反向倒流; 当控制口K有控制压力 油时,活塞1右移,推动顶杆2顶开阀芯,使油口P1和P2接通,油液 就可在两个方向自由通流。此时液控单向阀相当于一条通路。
①缸的两腔被封闭,活塞在任一位置均可停住,且能承受一 定的正向负载和反向负载。 ②因P口封闭,泵不能卸荷,泵排出的压力油只能从溢流阀排 回油箱。 ③可用于多个换向阀并联的系统。当一个分支中的换向阀处 于中位时,仍可保持系统压力,不致影响其它分支的正常工 作。
AB
H型机能
P T
2)H型机能 阀芯处于中位时, P,A,B,T四个油口互通,特点如下: ①虽然阀芯已除于中位,但缸的活塞无法停住。中位时油缸不 能承受负载; ②不管活塞原来是左行还是右行,缸的各腔均无压力冲击,也 不会出现负压。换向平稳无冲击,换向时无精度可言;

第六章液压基本回路

第六章液压基本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是讨论液压执行元件速度的调节和变换的 问题。
1、调速回路 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回路。
定量泵供油系统的节流调速回路 变量泵(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2、快速回路 使执行元件快速运动的回路。 3、速度换接回路 变换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回路。
第六章液压基本回路
▪ 采用液控单向阀的保压回路
适用于保压时间短、对保压稳定
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 液压泵自动补油的保压回
路采用液控单向阀、电接触式
压力表发讯使泵自动补油。
第六章液压基本回路
泄压回路
功用 使执行元件高压腔中的压力缓慢地释放,以免泄压过快引
起剧烈的冲击和振动。
▪ 延缓换向阀切换时间的泄压回
▪ 用顺序阀控制的泄压回路
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
回路组成:定量泵,流量控制阀(节流阀、调速阀等), 溢流阀,执行元件。其中流量控制阀起流量调节作用,溢 流阀起压力补偿或安全作用。
▪ 按流量控制阀安放位置的不同分: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将流量控制阀串联在液压泵与液 压缸之间。 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将流量控制阀串联在液压缸与油 箱之间。 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将流量控制阀安装在液压缸并联 的支路上。 下面分析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功率特性。分析
在工作过程不同阶段实现多级压力变换。一般用溢流阀来实现这 一功能。
▪ 单级调压回路
▪ 系统中有节流阀。当执行
元件工作时溢流阀始终开 启,使系统压力稳定在调 定压力附近,溢流阀作定 压阀用。
▪ 系统中无节流阀。当
系统工作压力达到或超 过溢流阀调定压力时, 溢流阀才开启,对系统 起安全保护作用。
▪ 利用先导型溢流阀遥
控口远程调压时,主溢 流阀的调定压力必须大 于远程调压阀的调定压 力。

第六章 液压基本回路

第六章 液压基本回路
P A1 P2 A2 1 P2 A1P 1 A
图6-10 增压回路
图6-10所示,原理:在图示位置,油泵输出的低压油进入增压 器大缸的左腔,推动活塞右移,使增压器小缸右腔输出高压油,进 入工作液压缸。换向后,换向阀的阀心移到右端,油泵输出的压力 油进入增压器大缸的活塞杆腔,使活塞右移推回,工作液压缸的活 塞在弹簧的作用下返回。油箱中的油液可通过单向阀进入增压器小 缸右腔,以补充这部分管路的泄露。
图6-9 减压回路
第六章 液压基本回路
三、增压回路
增压回路是使系统中某一部分具有较 高的稳定压力。它能使系统中的局部压力 原高于液压泵的输出压力。 在某些机械的液压系统中,有时需要 使局部油路或某个液压缸获得比油泵供给 压力高得多,但流量不大的压力油时,就 可采用增压回路。增压器利用有杆腔的油 压高,即:
图6-6 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图6-7 双压力回路
第六章 液压基本回路
4. 远程调压回路
它是用远程调压阀或小流量溢流阀 接在先导式溢流阀的遥控口上进行远程 控制回路。能供给系统三种压力。给系 统的压力由先导式溢流阀调定压力决定; 当电磁换向阀2通电时溢流阀1的遥控口 和远程调压阀4相通,这时油泵的供油压 力由远程调压阀4的调定压力决定;2和3 通电,由5决定。利用电磁换向阀是否与 先导式溢流阀遥控口相同,进行远程遥 控。注意,远程调压阀的调定压力应小 于先导式溢流阀所调定压力。 要求负载和泵后压力基本一致,减少系 统的功率消耗。
图6-15 平衡回路
第六章 液压基本回路
七、释压回路
为使高压大容量液压缸中存储的能 量缓慢释放,以免在突然释放时产生很大 的液压冲击,可采用释压回路。一般在液 压缸的直径较大、压力较高时,其高压油 缸在排油前就需释压,如压力机液压系统。 左图为使用节流阀的释压回路。由图 可见,液压缸上腔的高压油在换向阀处于 中立时通过节流阀、单向阀和换向阀释压, 释压快慢由节流阀调节。当上腔的压力降 至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压力时,换向阀切换 至左位,液控单向阀打开,使液压缸上腔 的液体通过该阀排到液压缸顶部的副油箱。

液压第六章4流量控制阀.答案

液压第六章4流量控制阀.答案

综上所述,无论是分流阀还是集流阀,
保证两油口流量不受出口压力(或进口压
力)变化的影响,始终保证流量相等或成
一定比例是依靠阀芯的位移改变可变节
流口的开口面积进行压力补偿的。
(一)调速阀
1.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调速阀是由节流阀与定差减压阀串联组成。 若定差减压阀阀芯受力平衡处于某一位置时,节流阀 进出口压力差Δp=p2-p3=Ft/A为一确定值, 定差减压阀的阀口开度一定,使压力p1减至p2,因此 流经调速阀,即节流阀流量与节流阀的开口面积成正 比。 调速阀工作原理图、调速阀动画原理图 调速阀产品照片
四、分流集流阀
有些液压系统由一台液压泵同时向几个执行元件 供油,要求不论各执行元件的负载如何变化,执 行元件能够保持相同(一定比例)的运动速度, 即速度同步。分流集流阀就是用来保证多个执行 元件速度同步的流量控制阀,又称为同步阀。 分流集流阀是利用负载压力反馈的原理来补偿因 负载变化引起流量变化的一种流量控制阀。它只 能控制流量的分配,不能控制流量的大小。
分流集流阀包括分流阀、集流阀和分流集流阀三种不同控制 类型。分流阀安装在执行元件的进口,集流阀安装在执行 元件的回油路。 分流阀和集流阀只能 保证执行元件单方向 的同步运动,而要求
执行元件双向同步则
可以采用分流集流阀。
1.分流阀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图所示为分流阀的结构原理图。分流阀动画图、分流集流阀 装配动画图
2.集流阀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保证两执行元件的回油流量相等或为一定比例,并汇集两 股回油在一起的流量控制阀,叫集流阀。它的工作原理与分 流阀相同,但在结构上把固定节流孔布置在集油口的一边, 而且,阀芯两端控制腔和
同端的可变节流口的油腔 相通。 集流阀动画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量时大时小甚至断流。 措施:加大水利半径、选择稳定性好的油液、
精心过滤。 薄壁孔不易附着、阻塞。
结论:薄壁式节流口流量特性好。
2. 最小稳定流量和流量调节范围
最小稳定流量 qmin= 0.05 L/min
流量调节范围:
RT
qm ax qm in
结构图
2. 机动
两位两通机动换向阀
挡块操纵,弹簧复位。
{ 常开
两位两通 常闭
靠弹簧的方格表示常态 应用:行程控制的场合。(又叫行程阀)
用行程阀速度换接
3. 电磁
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电磁铁操纵,弹簧复位。 优点:易于实现自动化。 应用:小流量的场合。(q≤63 L/min )
实物
4. 液动
H型 P型 Y型
K型
手动 机动 电磁 液动 电液
§6-3 压力控制阀
§6-3 压力控制阀
分类 按用途: 溢流阀 减压阀 顺序阀 平衡阀 卸荷阀
按阀芯结构:滑阀 球阀 锥阀
按工作原理:直动式 先导式
§6-3.1 溢流阀
作用:防止系统过载,保持系统压力恒定。 一、工作原理 1. 直动式溢流阀
结构: 工作原理:p < ps ,阀口不开; p > ps ,溢流。 ps — 弹簧力
调定压力(全流压力):
pT
k ( xC xR max)
A 2CdW xR max cos
调压偏差: p pT pc
q Cd A0
2p
A0 W xR
q CdWxR
2p
pA Fs Fbs
pA k(xc xR ) 2CdW xR p cos kxc kxR 2CdW xR p cos pc A kxR 2CdW xR p cos
第六章 液压控制阀
液压控制阀作用
控制液流的方向、压力和流量。
§6-1 概述
一、分类 按用途: 方向阀 压力阀 流量阀
按控制方式:开关(定值) 比例 伺服(随动) 数字
按结构形式:滑阀、锥阀、球阀等。
一、分类
按连接方式:螺纹连接阀 法兰连接阀 板式连接阀 集成连接阀
按操纵方式:手动、机动、电动、液动和 电液动
先导式溢流阀
二、静态特性
1.直动式
溢流时阀芯受力方程: pA Fs Fg Fbs Ff
Fbs 2CdCvW Cr2 xR2 p cos 2CdW xR p cos
Cr 0 , Cv 1 , p p 0 p
pA Fs 2CdW xR p cos
p
Fs
k (xc xR )
换向阀(按通路分:二、三、四、五通) 按工位数目分:二、三、四位,按控制方式分:
电磁、液控,按操纵方式分:手动、气动、 机动)
一、单向阀
1、普通单向阀
结构:阀体、阀芯、弹簧等
单向阀原理
单向阀工作原理 单向阀工作原理
作用:只许油液单向流动,反向不通。 要求:正向流动阻力小,反向不通,密封好。
开启压力:0.03~0.05 MPa 背压阀:(单向阀的变形) 弹簧较硬
工作原理:节流口产生压降Δp p2 = p1 -Δp , p1一定,Δp ↑ , p2↓。
● p1< ps ,处于非工作状态, 不起减压作用;
● p1 > ps ,减压、稳压。
稳压原理
● p2 ↑→阀芯上移→阀口减小→ Δp ↑, p2= p1 -Δp , p1一定,Δp ↑ , p2↓;
● p2 ↓ →阀芯下移→阀口开大→ Δp ↓, Δp↓, p2↑= ps 。
液压锁
二、换向阀
作用:利用阀芯在阀体内的相对运动 改变油液流动方向,接通或关闭油路, 从而使液压执行元件启动、停止或变 换运动方向。
要求:
1)动作灵敏,使用可靠,工作时冲击和振 动小;
2)油液流过时的压力损失小; 3)密封性能好;即泄露量要小; 4)结构紧凑,安装、调整、使用、维护方
便,通用性强。
二、液压控制阀的结构特点及要求
1.结构特点 液压控制阀装在泵与执行元件之间,不
做功,只对执行元件起控制作用。 组成:阀体、阀芯、操纵机构。 共同点:都是通过阀芯的移动或控制油
口开闭或限制、改变油液的流动来工作 的,且液过阀孔都会产生压力降及温升。
2.对液压控制阀的要求
1、性能良好,既阀的工作灵敏,工作可 靠,无冲击振动现象;
p’ — 主阀芯上端的压力
特点:反应慢,稳定性好,波动小。
三、应用
1.作安全阀(常闭) 作用:防止系统过载。
2. 作溢流阀(常开)
作用:保持系统压力恒定
3.卸荷或远程调压
卸荷
远程调压
4.作背压阀
放在系统回油路上
§6-3.2 减压阀
作用:减低系统压力,并有稳压作用。
特点:出口压力控制阀芯动作, 有单独泄油口
主体部分组成
1) 两位两通
职能符号:
A
P
作用:控制油路的通与断
2)两位三通
职能符号:
作用:控制液流方向
AP
B
3)两位四通
职能符号:
P — 压力油口 O — 回油口 A、B — 分别接执行元件的两腔
作用:控制执行元件换向
4)三位四通
职能符号:
作用:换向、停止。
APB O
5)两位五通
职能符号:
2.压力损失
通过的流量影响压力损失; 3.内泄漏量
影响系统效率,使油液升温; 4.换向、复位时间
按系统要求合理选用; 5.换向频率
单位时间内的换向次数。(电磁阀:60次/min)
换向阀小结
职能符号:
位: 阀芯的工作位置;
AB
通: 阀体上油路的通道数;
PO
机能: 中位时油路的连通方式。
O型 控制方式:
控制液压缸动作顺序
2. 外控顺序阀
结构:控制油口。 工作原理:pK < ps ,不通;
pK > ps ,进出口接通。 特点:外部控制,
外部泄油。
职能符号:
§6-3.4 平衡阀
作用:放在执行元件的回油路上,平衡重物。 与顺序阀区别:没有单独的泄油口,弹簧较硬。 1. 内控平衡阀 特点:内部控制,
内部泄油。
开启压力:0.2~0.6 MPa 背压:执行元件回油腔的压力。
职能符号:
应用:
锁紧油缸,避免向油泵倒灌。 平衡重物
2、液控单向阀
组成:普通单向阀+小活塞缸
特点:a. 无控制油时,与普通单向阀一样,
b. 通控制油时,正反向都可以流动。
K
职能符号:
P1
P2
液控单向阀
液控单向阀工作原理
应用:
锁紧油缸,避免倒灌。 控制重物下放速度。
2、密封性能良好,能承受高于额定工作 压力的实验压力;
3、液流通过阀口时,压力损失要小; 4、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制造,体积小、
价格便宜; 5、要求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6-2 方向控制阀
§6-2 方向控制阀
定义:在液压系统中,用来控制工作液体流 动方向的阀。 作用:控制液流方向,从而改变执行元件的 运动方向。 分类:单向阀(普通、液控)
压力阀小结
作用: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压力。 共性:利用液压力和弹簧力比较,控制阀口的
开与关;或控制开口大小。 溢流阀:控制进口压力 减压阀:控制出口压力 顺序阀:控制阀口通与不通,进而控制执行元件的
动作顺序。 平衡阀:装在执行元件的回油路上,平衡重物。 卸荷阀:使油泵卸荷。 要求:掌握各种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
AT 一定时 ,q变。
F
1) 压差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B
p pA pB
pA一定,当F变时,pB变。 A
q CAT p
即当F变时, Δp变,q变。
同样Δp下,对薄壁孔的流量影响小。
2) 温度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T变,η变,q变。 薄壁孔不受温度变化影响。
3) 节流口的阻塞 阻塞现象: 当Δp一定, AT 较小时 ,
O1 A P B O2
作用:换向、两种回油方式。
6)三位五通
职能符号:
O1 A P B O2
作用:换向、停止、回油不同。
两种回油方式
工进:有背压运动平稳 退回:快速畅通
二、操纵定位装置
作用:移动阀芯并使其保持在工作位置上。 1.手动
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
a.手柄控制,弹簧复位。 b.手柄控制,钢球定位。 应用:小流量,需徒手操作的场合。
职能符号:
DBD型直动式溢流阀
实物
2. 先导式溢流阀
阻尼孔 调压弹簧
先导阀
平衡弹簧
主阀
结构:先导阀 主阀
阻尼孔、压差Δp
远程控制口K : 实现远程调压。 K口打开,p 由控制油压决定; K口堵上,p 由先导阀ps 决定。
先导式溢流阀
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
职能符号
新符号
旧符号
实物
先导式溢流阀
A 2CdW xR p cos A 2CdW xR p cos
式中: k — 弹簧刚度
xC — 弹簧的预压缩量 xR — 阀口开度(阀芯位移,即增加的压缩量)
p
k (xc xR )
A 2CdW xR p cos
xR 0 (阀口将开未开)
开启压力: pc
k xC A
xR xR max —通过额定流量时阀芯的位移
职能符号:
应用:
工作缸
夹紧缸
使夹紧缸获得稳定的低压。
§6-3.3 顺序阀
作用:控制多个执行元件动作顺序。 1.内控顺序阀
结构:出油口接二次油路,有单独泄油口。 工作原理:p < ps ,进出口不通;
p > ps ,接通。 特点:内部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