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阀
按照用途液压控制阀有哪些

按照用途液压控制阀有哪些液压控制阀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流体流量。
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系统需求,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来调整流量,实现对流量的精确控制。
流量控制阀通常可分为节流阀和调速阀两种。
- 节流阀:节流阀通过收缩或扩大流体流通的通道,实现对流量的控制。
常见的节流阀有节流口阀、节流槽阀、节流圆盘阀等。
节流阀可根据系统需求进行调整,达到需要的流量大小。
- 调速阀:调速阀常用于液压系统中的运动控制。
调速阀通过调节液压缸的流量,实现对运动速度的控制。
常见的调速阀有安全阀、限压阀、比例阀等。
调速阀可以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调整,以实现所需的速度。
2. 压力控制阀:压力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值。
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系统需求,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来调整压力,实现对压力的精确控制。
压力控制阀通常可分为安全阀、溢流阀和逆止阀等。
- 安全阀:安全阀用于保护液压系统中的设备和管路免受过高压力的影响。
当系统中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安全阀会自动打开,将过高压力导流至低压区域,保护系统的安全。
- 溢流阀:溢流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最大工作压力。
当系统中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溢流阀会自动打开并导流,从而限制系统的工作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 逆止阀:逆止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流体方向。
它允许流体在一个方向上自由流动,而另一个方向上则会阻止流动。
逆止阀通常用于防止流体倒流或反向启动。
3. 方向控制阀:方向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流体流向。
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系统需求,通过调整阀门的位置来控制液压流体的流向。
常见的方向控制阀有旋转阀、插装阀、换向阀等。
- 旋转阀:旋转阀通常用于控制旋转液压马达或旋转液压缸的方向。
旋转阀通过旋转阀芯来切换液压系统的流向,实现对旋转部件的控制。
- 插装阀:插装阀常用于液压系统中的组合控制。
插装阀通过插入或拔出阀芯来实现对液压流体的流向控制。
插装阀通常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
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液压控制阀是一种利用液压能力来控制流体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的装置。
它主要由阀体、阀芯、阀座、弹簧和控制罩等组成。
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阀芯的位置调节:阀芯通过操纵杆或调节装置移动,实现调节控制。
当阀芯向上移动时,通过阀门打开或关闭来控制流体流动。
2. 操纵杆和阀芯之间的作用力平衡:通常液压控制阀芯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受到一定的阻力来保持平衡。
弹簧和控制罩会对阀芯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以保持阀芯的稳定位置。
3. 流体压力的调节:液压控制阀通常用于调节流体的压力。
当阀芯移动到特定位置时,流体通过阀体的通道进入或排出。
通过调整阀芯的位置,可以改变阀门的打开程度,从而调节流体的压力。
4. 流体流量的调节:液压控制阀还可以调节流体的流量。
当阀芯移动到特定位置时,打开或关闭的阀门能够通过控制液体流动的通道,调节流体的流量大小。
5. 流体流向的控制:液压控制阀还可以控制流体的流向。
阀芯的不同位置使得流体能够通过不同的通道流动,从而改变流体的流向。
总之,液压控制阀通过调节阀芯的位置、调节弹簧和控制罩的
作用力,以及控制阀门的打开程度,来实现对流体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的控制。
第6讲 液压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及其它控制阀)讲解

流量控制原理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对于节流孔口来说,可将流量公式写成下列形式:
式中:
A
p m
K
q K A pm
q
阀口通流面积; 阀口前、后压差; 由节流口形状和结构决定 的指数,0.5<m<l ; 节流系数。
m=1
细长孔
簿壁口 m=0.5
节流口的 Δp
流量-压力特性
在流体力学中,两类节流口:
液压放大器接受小功率的转角或位移信号,对大功率的液 压油进行调节和分配,实现控制功率的转换和放大。图中 有喷嘴挡板(前置级)和主滑阀两级。
反馈平衡机构使阀输出的流量或压力与输入信号成比例。 图中反馈弹簧杆为反馈机构。
力矩马达
Ti N
吸N S
斥
S
S
导磁体
i指
Ti
Kt
N
N斥
N S吸
衔铁 磁钢
S
(1) 一类是细长孔,m=1。在液压工程中,往往把这类节流口当作 固定(不可调)节流器使用。 (2)一类是薄壁节流口,m=0.5。用紊流计算这一类节流口的流量。 常常把它们作为节流阀阀口使用。
薄壁小孔的流量公式由式:
q
m
q Cd A
2
p1
p2
Cd
A
2
p
式中: Cd—流量系数; ρ—油液密度。
该阀又称为溢流节流阀, 由节流阀与差压式溢流阀 并连而成,阀体上有一个 进油口,一个出油口,一 个回油口。这里节流阀既 是调节元件,又是检测元 件;差压式溢流阀是压力 补偿元件,它保证了节流 阀前后压力差Δp 基本不变。
液压控制阀工作原理

液压控制阀工作原理
液压控制阀是一种通过调节流体进出口的开度,来控制液压系统压力、流量和方向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调节阀芯位置:液压控制阀通过调节阀芯在阀体内的位置,控制液压流体的流通。
阀芯的位置通过控制杆、电磁线圈或机械手段来实现。
2. 控制流通路径:液压控制阀内部设有不同的流通孔道和腔体,当阀芯移动至不同位置时,不同的流通通道会连接或切断,从而控制流体的流向和流量。
3. 液压力平衡:液压控制阀内部设有压力平衡装置,可以自动调节阀芯受到的力,使得阀芯在任何位置都能达到平衡,并保持稳定的调节效果。
4. 电磁控制:某些液压控制阀采用电磁控制方式。
通过电磁线圈对阀芯的位置进行控制,实现远程控制或自动控制。
总之,液压控制阀通过调节阀芯位置和控制流通路径,来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方向。
不同类型的液压控制阀有不同的原理和结构,但基本原理都是通过阀芯的运动来改变液压流体的通路和流量,达到控制液压系统工作的目的。
第五章 控制阀

Y
A 、 B 两个油口与 T 口相通, P 口封闭,执
行元件处于浮动状态,系统不能卸荷。
四个油口互相连通,执行元件处于浮动状 态,系统卸荷。
H
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
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
1.系统卸荷。 当阀处于中间位置时,P口能够通畅地与T口连通,使系统处 于卸荷状态,既节约能量,又防止油液发热,如M和H型; 2.执行机构浮动。 当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如果A、B两油口互通,执行机构处于浮 动状态,可通过其他机构移动调整其位置,如Y和H型; 3.执行机构在任意位置停止。 当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如果A、B两油口封闭,则可使执行机构 在任意位置停止,如O和M型; 4.系统保压。 当P口被封闭时,系统保压,液压泵能够用于多缸系统,如O和 Y型; 5.制动和锁紧要求。 执行元件采用了液压锁、制动器等时,要求中位时两腔与油 箱相通,保证锁紧和制动的可靠性,如O和M型。
换向阀
两位四通 换向阀 控制执 行元件 不能使执行元件在 任意位置停止运动 执行元件 正反向运
三位四通
换向阀
换向
能使执行元件在任
意位置停止运动
动时回油
方表示一个工作位置(若由虚线构成的方框则表示过 渡位置),有几个方框表示几位。 •一个方框中的箭头↑↓↗↙或堵塞符号⊥和┬与方框上边和下边 的交点数为油口通路数,有几个交点表示几通。箭头表示两油口连 通,但不表示流动方向,┬表示该油口堵死。 •将阀与系统供油路连通的油口用字母P表示,将阀与系统回油路连 通的油口用字母O或T表示,将阀与执行元件连通的油口用字母A和B 表示。 •换向阀都有两个以上的工作位置,其中一个是常位(即在不对换 向阀施加外力的情况下阀芯所处的位置),绘制液压系统图时,油 路一般应该连接在常位上。
液压阀液压阀概述压力控制阀

液压阀的分类
滑阀 锥阀 球阀
液压阀的分类
根据用途不同分类(机能)
压力控制阀 用来控制和调节液压系统液流压力的阀 类,如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等。 流量控制阀 用来控制和调节液压系统液流流量的阀 类,如节流阀、调速阀、分流集流阀、比例流量阀等。 方向控制阀 用来控制和改变液压系统液流方向的阀 类,如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换向阀等。
直动式溢流阀
• 调定压力 • P*A=Kx
• 两个溢流阀串联, 系统调定压力p
p1
2
先导式溢流阀
• 结构组成 • 它由先导阀和主阀组成。 • 先导阀实际上是一个小流 量直动型溢流阀,其阀芯 为锥阀。 • 主阀芯上有一阻尼孔,且 上腔作用面积略大于下腔 作用面积, • 其弹簧只在阀口关闭时起 复位作用。
公称通径
代表阀的通流能力的大小,对应于阀的额定流量。 与阀的进出油口连接的油管应与阀的通径相一致。阀 工作时的实际流量应小于或等于它的额定流量,最大 不得大于额定流量的1.1倍。 额定压力 阀长期工作所允许的最高压力。对压力控制阀, 实际最高压力有时还与阀的调压范围有关;对换向阀, 实际最高压力还可能受它的功率极限的限制。
液压阀的分类
根据控制方式不同分类(控制原理)
定值或开关控制阀 被控制量为定值的阀类,包括普 通控制阀、插装阀、叠加阀。 比例控制阀 被控制量与输入信号成比例连续变化的 阀类,包括普通比例阀和带内反馈的电液比例阀。 伺服控制阀 被控制量与(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偏差
信号成比例连续变化的阀类,包括机液伺服阀和电液 伺服阀。 数字控制阀 用数字信息直接控制阀口的启闭,来控 制液流的压力、流量、方向的阀类,可直接与计算机 接口,不需要D/A转换器。
AZ A 主要由先导调压弹簧来决定。 p p k Z x 1 Z ,一旦调压弹簧 AZ
液压控制阀的材料及工艺要求

液压控制阀的材料及工艺要求
1.材料选择:
-铸铁:铸铁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价格优势,适用于一般工况下的液压控制阀。
-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适用于具有腐蚀性介质或高温环境下的液压控制阀。
-铜合金: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具有高温和高压的工况。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轻质和优异的导热性,适用于要求阀体轻量化和快速散热的应用场景。
2.工艺要求:
-流线型设计:液压控制阀的内部结构和通道应设计为流线型,以减少液流的阻力和压力损失。
-精密加工:液压控制阀的关键零件,如阀芯、阀座和阀盖等,需要进行精密加工,以确保其尺寸和几何形状的精度。
-密封性要求:液压控制阀的关键部位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液体泄漏或渗漏,一般通过密封圈、密封垫和密封胶等材料来实现。
-表面处理:液压控制阀的表面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如镀铬、电镀、喷涂等,以提高其耐腐蚀性。
-装配和调试:液压控制阀的装配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确保各零件的
配合精度和紧固力度,同时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阀门的
可靠性和性能。
综上所述,液压控制阀的材料和工艺要求对其性能和可靠性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介质和温度来确定,
同时要考虑到成本和可用性等因素。
在制造工艺方面,需要注重精密加工、流线型设计和良好的密封性等要求,以确保液压控制阀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
(3)启闭特性:
开闭启合比比pp--KB
:开始溢流的开启压力pK与ps的百分比。 :停止溢流的闭合压力pB与ps的百分比。
由于摩擦的作用,开启压力大于闭合压力。
pK
=
pK ps
×- 100 %
-
pB
= pB ×100 % ps
显然上述两个百分比越大,则两者越接近,溢流阀的启闭特性 就越好。一般开启比大于90%,闭合比大于85%。
Δp越小,刚度越低,所以节流阀只能在大于某一最低压
差的条件下才能工作,但提高Δp将引起压力损失。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
(2)温度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T变,μ变,q变。 薄壁孔(紊流状态)不受温度变化影响。
(3) 节流口的阻塞
阻塞现象: 当Δ p一定,A 较小时流量时大时小甚至断流
措施:加大水利半径、选择稳定性好的油液、精心过滤。 薄壁孔不易附着、阻塞。
m — 压差指数 K — 节流系数
动画演示
q∝ A ,Δp=c,A ↑ ,q↑。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
4. 刚度
刚度 外负载波动引起阀前后压力差Δ p 变化,即使阀 的开口面积A 不变,也会导致流经阀的流量q 不稳定。
定义:阀的开口面积A 一定
q
T = dΔ p/dq
T = Δ p1-m/ (KAm )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
§5.1 阀的作用和分类
一、作用 控制液流的方向、压力和流量。
二、分类 按用途:压力阀、流量阀、方向阀
按操纵方式:手动、机动、电动、液动和电液动 按连接方式:管式、 板式、法兰式、叠加式等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 液压控制阀第一章 绪 论§1-1液压传动的原理任何一台独立的机器都有能源控制装置——原动机,以及对工作对象进行作业的工作机构。
根据机器的设计要求,工作机构的输出量(力、速度、位移等)应该符合一定的规律,即具有一定的特性。
由于原动机的输出特性往往不可能与机器工作任务要求的特性相适合,因此,在原动机与工作构件之间就需要配备某种传动装置,以便将原动机的输出量进行适当的变换,使工作机构的性能满足机器的要求。
传动装置的类型主要有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和流体传动。
有时采用它们混合组成的复合传动。
流体传动是以流体(液体、气体)为工作介质来进行能量转换、传递和控制的传动形式。
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时为液体传动;以气体为工作介质时则为气压传动。
液体传动又可分为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传动型式: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
液压传动的主要特点是靠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来进行工作,它主要通过液体介质的压力(压强)来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液力传动的主要特点是靠工作部分的叶轮进行工作,它除了小部分是利用液体的压力外,主要通过液体介质的动能来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一、液压传动的原理实际应用的液压传动装置大多数比较复杂。
为了说明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现以图1-1(图1-1省略,p1)所示的手动液压千斤顶为例。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液压传动装置。
图中所示的手动泵,至今仍在某些地区作为一种日常取水的装置使用。
当掀动手柄杠杆时,手动泵1的活塞作往复运动。
当活塞上提时,由于泵缸容积的增大而形成真空,油箱中的液体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过进油阀4而进入泵内(此时排油阀3处于关闭状态)。
活塞下压时,液体被挤出泵缸,顶开排油阀输送到液压缸2中(此时吸油阀自动关闭),迫使液压缸的活塞带动负载重物一起上升。
工作时,截至阀6关闭。
当需要将液压缸的活塞放下时,打开此阀,液体即在重力作用下经过此阀排往油箱。
根据巴斯喀原理液体的静力学特性可知,显然221112F A S F A S ==(1-1)由于21A A >>,所以液压千斤顶是一种增力装置。
从液压千斤顶这一简单的液压传动装置可见:1)液体介质起到将机械能进行转换和传递的作用。
与动力源(此处为人力)相连的手动泵,将施加在杠杆上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势能;与工作机构相连的液压缸,将液体的压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
2)作为动力元件的液压泵和液压缸,都是靠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来实现液体的吸入、排出。
作为一个完整的传动装置,除了液压泵和液压缸(当输出不是直线运动而是旋转运动时,则为液压马达)这两类动力元件外,还需要配备对液流的流量、压力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的液压控制阀和其他必要的辅助元件。
本书的内容就是论述组成液压传动系统的这些液压元件——液压控制阀、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以及各种液压辅助元件。
二、液压动力元件的特征机械传动、电气传动、流体传动的不同工作原理,使他们不但在结构上有很大区别,并且在工作性能上各有明显的特点。
仅就是传动装置最重要的参数——传递的作用力(或力矩)以及运动速度来说,液压动力元件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1.动力元件上的负载作用力F 与液压介质的压力p 之间的关系,符合液体静力学原理。
因此,对于图1-1中的液压泵(手动泵)和液压缸来说,存在以下关系111F p A = 222A p F =(1-2)在用管道连通的容积中,12p p p ==。
当结构尺寸要素1A 和2A 一定时,液压缸中的压力p 取决于举升负载重物所需要的作用力2F ,而手动泵上的作用力1F 则取决于压力p 。
所以,被举升的负载越重,则液体介质的压力越高,所需作用力1F 也就越大。
反之,如果空载工作,并且不计摩擦力,则压力p 以及使手动泵工作所需要的力1F 都为零。
液压动力元件的动力学参数(F )的这一特征,可以简略地表述为“压力取决于负载”。
2.动力元件的运动速度v 与液体介质的流量Q 之间的关系,符合液流的连续性方程,即符合工作腔容积变化相等的原则。
对于图1-1中的液压泵和液压缸来说111Q v A =222A v Q = (1-3) 由于活塞的面积1A 和2A 已定,所以液压缸所带动的工作机构的移动速度2v 只取决于输入流量的大小。
输入液压缸的流量2Q 越多,则运动速度2v 越高。
液压动力元件的运动学参数(v )的这一特征,可以简略地表述为“速度取决于流量”。
还应着重指出:上述两个特征是独立存在的,互不影响。
不管液压千斤顶的负载如何变化,只要供给的流量一定,则重物上升的运动速度就一定。
同样,不管液压缸的活塞移动速度多大,只要负载重量一定,则推动负载所需的液体压力就确定不变。
由此可见,液压动力元件的上述特征使它们的理论速度特性具有很好的负载刚性。
液压元件按照工作压力的大小,有低压、中压、中高压、高压和超高压之分。
表1-1是压力分级的范围。
表1-1 压力分级§1-2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液压传动由于具有一系列特点,因此获得广泛的应用。
任何事物的优缺点都是相对的。
以下列出的各点,是指与一般的机械传动或电气传动相比较而言。
一、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点1. 体积小、重量轻,可适合于不同功率范围的传动 由于液压传动的动力元件可以采用很高的压力(一般已可达32Mpa ,个别场合更高)来进行能量转换,因此具有体积小的特点。
单位功率的重量远小于一般的电机。
在中、大功率以及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时,这一优点尤为突出。
2. 操纵控制方便,并且易于实现无级调速 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手动、机动、电动、气动、液动等)操纵液压控制阀,来改变液流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就能调节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输出力、速度、位移。
毋需特殊的措施就可以达到无级调速的目的,并且调速范围宽广。
3. 可以简便地与电控部分组成电液结合成一体的传动、控制器件,实现各种自动控制 这种电液控制既具有液压传动的输出功率适应范围大的优点,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技术控制方便、灵活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应用领域。
4. 工作安全性好,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从液压动力元件的两个基本特征可知,工作机构的载荷、速度将直接反映为液流的压力、流量。
因此,通过对液流参数的监控,就能实现对机器的安全保护。
5. 液压传动装置的各元件之间仅靠管路连接,没有严格的定位要求。
因此结构布置可以根据机器的具体情况灵活决定,与机械传动的严格安装要求相比,简单方便得多。
6. 液压传动的响应快,动态特性好由于液压元件的运动部分质量小,因此液压传动的动态响应,比同等功率等级的电传动高数倍乃至十倍以上。
二、液压传动的主要缺点1. 由于受液体流动阻力和泄露的影响,液压传动的传动效率不够高,一般为75%~85%左右,所以影响了功率的利用,并带来系统发热、需要冷却等问题。
2. 工作性能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因为当温度变动时,液体的粘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液流的状态。
3. 当液压元件、系统某处的密封失效而产生外泄露时,油液会污染工作场所。
4. 液压元件的制造和维护要求均较高,价格也较贵。
三、液压元件的发展及液压传动的应用1650年Pascal提出的水静压力原理是液压传动的基础。
简单的液压元件的出现,虽然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但是,作为工业应用则开始于1795年,英国J.Bramah首次用水作为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付诸实践。
真正实际应用则在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时代,W.Armstrong采用蒸汽机驱动水泵作为动力源,将水压机实用化并应用了重锤式蓄能器。
1870年左右,液压传动曾扩展应用于压榨机、铰盘、千斤顶等装置。
19世纪末,由于出现电力驱动而一度使液压技术停滞不前。
直到1906年,美国战舰Virginia号以液压传动取代电力驱动,用于起吊和操纵火炮,首次将油作为介质,较好地解决了润滑和密封问题而使液压技术开始迅速发展。
液压元件是发展液压技术的基础。
活塞泵虽然应用最早,1910年出现的Hele Shaw径向柱塞泵又为提供结构紧凑、压力较高的液压动力源开创了新的一页,这种类型的泵直至60年代仍有应用。
1920年左右发明的Thoma型轴向柱塞泵,则导致发展出一系列在高压系统中应用最广的轴向泵型式,最初是万向铰式的单铰泵、双铰泵,后来又发展出无铰式和滑履式以及其他型式。
齿轮泵是一种较早的液压泵,与目前的外啮合齿轮泵结构相近的Serviere泵,在1593年就已出现。
叶片泵的雏型也产生于16世纪末,但直到1925年Vickers发明了双作用叶片泵,才使它成为完善的型式,这种泵的基本结构一直沿用至今。
本世纪40年代,苏联和瑞典发展并奠定了具有流量平稳、低噪声特点的螺杆泵的设计理论和结构。
英国Chamberlain公司的径向曲轴连杆式马达,是最早应用的一种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5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发展出多种径向柱塞式低速马达,为不需要减速装置的液压直接驱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了泵和马达液压动力元件外,液压阀的发展对推进液压技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常规的定值控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世纪中叶由Fleeming Jenkin发明的压差补偿型流量阀和1935年由Harry Vickers 发明的先导型溢流阀。
这两种阀的工作原理对于发展液压阀的匹配耦合、压力补偿和先导控制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40年代初首先应用在飞机上的电液伺服阀,开辟了液压技术向高响应、高精度发展的新领域。
美国的Blackburn和Lee在50年代发表的电液伺服器件设计理论和实践,为电液伺服控制奠定了基础。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在瑞士和日本出现了比例方向阀和比例压力阀、比例流量阀,这标志着介于定值控制和伺服控制之间的比例控制技术的诞生。
从70年代后期起,比例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采用各种反馈控制原理的电液比例阀不断涌现,元器件的性能大幅度提高,应用领域扩展到许多闭环系统。
电液伺服控制和电液比例控制赋予液压技术以更强的活力,使液压技术不仅作为一种基本的传动型式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以优良的静态、动态性能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
目前,液压传动已遍布各个工业领域,从军用到民用,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蓝天到水下,到处都有各种液压传动及控制的装置。
液压传动的应用领域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各种举升、搬运作业。
尤其在行走式机械和较大驱动功率的场合,液压传动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型式。
例如,从起重、装载等工程机械和起重运输机械到消防、维修、搬运等特种车辆装载;船舶的起货机、起锚机;高炉、炼钢炉设备;船闸、舱门的启闭装置;各种自动输送线等。
2. 各种需要作用力大的推、挤、压、剪、切、挖等作业装置。
在这些场合,液压传动已经具有垄断地位。
例如,各种液压机;金属的压铸、成型设备;金属材料的轧制、压延、拉伸、剪切设备;塑料注射机、吹塑机、挤塑机等塑料机械;拖拉机、收割机以及其他砍伐采掘用的农业机械和林业机械;隧道、矿井或地面的挖掘设备;各种船舶的舵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