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与化学溶解度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备战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80B.20℃时,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C.升温可使 C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将 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20℃时,A 析出固体最多【答案】B【解析】【详解】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此选项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此选项正确;.C、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可使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D、将 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KCl34.037.040.042.6溶解度S/gKNO331.645.863.985.5A.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B.温度t1℃应在20~30℃之间C.40℃时,10gKC1加入20g水中,可得到33.3%的溶液D.5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20~30℃,氯化钾的溶解度从34g增大到37g,硝酸钾的溶解度从31.6g增大到45.8g,所以温度t1℃应在20~30℃之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0g,所以10gKCl加入20g水中,有固体剩余,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故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g100%28.6% 100g+40.0g⨯≈,故C错误,符合题意。
D、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所以50℃时,30g 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与化学溶解度有关的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与化学溶解度有关的压轴题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S/(100+S)×100%.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30g甲溶解在7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21g+70g=91g,不是100g溶液;故错误;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 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考点:溶解度曲线。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B.t1℃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等于乙C.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50g,而乙的溶解度<50g,故在两个各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甲能全部溶解,而乙有剩余,故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正确,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不一定等于乙,错误, C、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错误,D、没有指明高温时的溶液是否是等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错误,故选A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3.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40℃时,若将40g乙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甲)=m(乙)D.20℃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若将40g乙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将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g200g100%=20%,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甲)>m(乙),故C错误,符合题意;D、20℃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溶解度增大,所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溶解度曲线知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是准确的叙述;B选项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叙述,降温时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D选项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是正确的叙述,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的大,所以采用降温结晶;故答案选择C考点:溶解度曲线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A、B、C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 B>A=CB. 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C.A中混有少量C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D.将t2℃时的物质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B【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t1℃时,B的溶解度比A、C的溶解度大,当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B>A=C,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在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0%20%10025g g⨯=+,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由于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变化较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下降,因此当A中混有少量C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将t2℃时的物质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降低,但是A物质降低的更大,析出的晶体更多;因此,此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 > A,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3.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AB.BC.CD.A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所给的坐标曲线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物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B均有溶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B.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C.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D.t2℃时,将50gA放入50g水中,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答案】C【解析】【详解】A、C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故选项错误;B、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后,因没有确定是否为饱和,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选项错误;C、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B>C,故此温度下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故选项正确;D、t2℃时,A的溶解度为50克,将50gA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5克,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C.降低温度至10℃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答案】A【解析】【分析】=100% 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详解】 A 、因温度不变,虽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但溶质及溶液的质量未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A 正确;B 、因溶液的质量变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应发生变化,故B 不正确;C 、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 不正确;D 、因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故D 不正确。
故选A 。
3.如图是X 、Y 、Z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 、Z 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B .t1℃时,将X 、Y 、Z 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仍然是饱和溶液C .t3℃时,将X 、Y 、Z 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D .若0℃时,Y 的溶解度为20g ,此温度下Y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7%【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 、Z 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 2℃正确,因为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 、t 1℃时,将X 、Y 、Z 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 3℃,仍然是饱和溶液错误,X 、Y 的溶解的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属于不饱和溶液,Z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是饱和溶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 3℃时,将X 、Y 、Z 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 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 >Z >X 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 、若0℃时,Y 的溶解度为20g ,此温度下Y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20g 120g×100%≈16.7%,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 。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溶解度(含答案)

2020 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溶解度一、选择题1.(2019•安徽)压强为101k P 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0℃时,K N 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的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D.NH3 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答案】C【解答】解: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氨气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 A 错误;B、20℃时,K N O3的溶解度是31.6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故 B 错误;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 60℃的 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 30℃,有晶体析出,故C 正确;D、NH3 是气体,NH3 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C。
2.(2019•铜仁市)下表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请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B.随着温度变化,甲的溶解度变化最小C.0℃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3gD.分别将 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必须在同一温度下,故 A 错误;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温度变化,丙的溶解度变化最小,故 B 错误;C、在30℃时丙的溶解度是36.3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30℃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6.6g,故C错误;D、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 T℃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分别将 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
3.(2019•株洲)如图为K N O3和N a C 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时,K N O3的溶解度为31.6gB.a点处K N O3和N a C 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40℃时,100g水中可溶解K N O3固体63.9gD.0℃时,N a C 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7%【答案】D【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 N O3的溶解度为31.6g,故A 正确;B、a点处K N O3和N a C 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 正确;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100g水中可溶解K N O3固体63.9g,故C 正确;D、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7g,所以N a C 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5.7%,故D错误。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或乙溶液变为饱和 D.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没有温度限制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 A 错; B、由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曲线较陡,所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小,故 B 错; C、降温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变小,所以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故 C 正确; D、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没法比较含溶质质量的大小.故 D 错. 故选 C.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 不同.
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 ,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故 B 正
确; C、从 t2℃降至 t1℃,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 C 不正确;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故 D 正 确。故选 A。 【点睛】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KNO3 和 NaNO3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 的溶解度大于 NaNO3 的溶解度 B.t1℃时,在 50g 水里加入 5gKNO3 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6 C.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时,必须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分别将 t1℃时 KNO3、NaNO3 饱和溶液加热至 t2℃时,KNO3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NaNO3 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没有指明温度范围,KNO3 的溶解度大于 NaNO3 的溶解度,说法错误;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解度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解度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NaOH、Na2CO3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结合图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OH Na2CO320℃40℃20℃40℃水109g129g21.8g49g酒精17.3g40g不溶不溶A.图表示Na2CO3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B.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C.40℃时,将50gNaOH投入到100g酒精中,形成饱和溶液D.20℃升到40℃时,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大于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 根据NaOH、Na2CO3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数据可知,图表示NaOH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此选项错误;B. 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溶液中,2NaOH +CO2=Na2CO3 +H2O,由于碳酸钠在酒精中不能溶解,所以会有白色晶体析出,此选项错误;C. 40℃时,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则将50gNaOH投入到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D. 20℃升到40℃时,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是129g-109g=20g,20℃升到40℃时,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是49g-21.8g=27.2g,所以Na2CO3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C.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就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因此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因此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由于温度一定,溶剂一定,根据溶解度可知,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更大;因此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若温度不变,则溶解度不改变。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溶解度(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溶解度(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D.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答案】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AB两种物质仍然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 的质量分数大于A 的质量分数,C 的质量分数小于B的质量分数,故错误;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故当A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C、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正确;D、由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正确。
故选A。
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1℃时,甲、乙各25g加到50g水中,均得70g溶液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像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正确;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C、t1℃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正确;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若将 40g 乙放入 160g 水中充分溶解将完全溶
解,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g 100%=20%,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200g
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60 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10 克乙物质,溶液质量可能仍为 60g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析出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大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故不符合 题意; B、t1℃时,60 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10 克乙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质量是 70g,说法 错误;故符合题意;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D.分别将 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小关系是乙>丙>甲
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 ,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故 B 正
确; C、从 t2℃降至 t1℃,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 C 不正确;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故 D 正 确。故选 A。 【点睛】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与化学溶解度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某液体静置后不分层,该液体一定是溶液 C.增加溶剂的量可使溶解度增大 D.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 故 A 错误; 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 B 错误; 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故 C 错误; D、饱和溶液在恒温的条件下,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D 正确; 故选:D。
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 50 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 50g,题中未加单位,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提纯甲,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 体的质量相等,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C、由于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热到 30℃时,一定能溶解 A 物质, 故不能说明 20℃的 A 溶液是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 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 A 晶体,溶液质量不变,能说明 20℃的 A 溶液是饱和溶 液.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 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都是混合物 C.饱和溶液都是浓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项,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错误; B 项,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 C 项,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错误; D 项,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错 误。 故选 B。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将 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仍然是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 线可知,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正确;C、没有确定溶液的状态,无法 判定 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 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正确。故选 C。
10.t℃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能继续溶解硝酸钠,溶液变为不饱
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不是饱和则有 可能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 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图形,A、B、C 正确; t2℃时,a 的溶解度为 50g,则 t2℃时,将 30g a 物 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时只能溶解 25ga 物质,则 75ga 的饱和溶液,D 错误。 考点: 溶解度曲线。
12.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 从 t=2℃降温到 t=1℃时,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A B.B C.C D.AB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所给的坐标曲线可知,A、B 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 物质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当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 t=2℃降温到 t=1℃时,C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物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B 均有溶质析 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 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由于温度
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的
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睛】
掌握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特征与转化、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概念等并能灵活运用是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5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当温度大于 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两种物质的溶解 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50 克/150 克×100%=33.3%。故选 B。 考点: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曲线
C、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g, 降温至 20℃,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 m(甲)>m(乙),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20℃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40℃,溶解度增大,所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A.在 t1℃时,a 的溶解度等于 c 的溶解度 B.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C.a 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至 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 a 中含有少量 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溶解度曲线知 A.在 t1℃时,a 的溶解度等于 c 的溶解度是准确的叙述;B 选项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是正确的叙述;C 选项 a 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至 t1℃时变 为不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叙述,降温时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D 选项当 a 中含有少量 b 时, 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 是正确的叙述,因为 a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 b 的大,所 以采用降温结晶;故答案选择 C 考点:溶解度曲线
13.能证实 A 物质的溶液是 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 10℃有 A 晶体析出 B.蒸发掉 10 克水,有 A 晶体析出 C.加热到 30℃时,再加 A 物质能继续溶解 D.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 A 晶体,溶液质量不变 【答案】D 【解析】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 A、接近饱和的 A 溶液,降温至 10°C 时也可能是有晶体析出,故不能说明 20℃的 A 溶液是 饱和溶液; B、蒸发 10g 水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故不能说 明 20℃的 A 溶液是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