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的管理概论
02382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2、信息:是指加工以后的,对人们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3、物流:是指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4、资金流:是以货币的形式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形式。
5、事务流:是指企业在处理内部或外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经营管理行为。
这些行为的过程构成了事务流。
6、信息流:是指除去物流、资金流和事务流的物理内容外的信息流动过程。
如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以及各种各样的文件、统计、报表构成的信息处理过程。
7、管理信息: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为依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8、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9、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而结合成有机整体。
10、分解方法:指把被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分解成人们可以容易处理和理解的细小部分,并通过对这些被分解的部分进行研究来获得对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11、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系统。
12、“自底向上”的方法:是指通过调查等方式,将业务的具体功能汇总、归纳成宏观的功能。
13、“自顶向下”的方法:是从宏观入手,按照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分解到微观具体的事物。
14、管理:是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15、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16、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数据处理及现代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PB0101 ERP 人事管理系统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在企业管理领域内,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各种管理机制与企业运作流程都与计算机紧密结合在一起,计算机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形象。
ERP之人事薪资管理系统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人事薪资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为企业建立起信息高速公路,促使企业逐步形成方便、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ERP之人事薪资管理系统属于企业资源计划模块之一,同时它也是企业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该系统通过对人事薪资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加快信息处理速度,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本系统是利用PowerBuilder数据库技术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员工基本资料的输入、维护、查询以及根据员工的津贴、考勤等信息生成工资报表等处理功能。
关键字:人事薪资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has gradually seeped to each field.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field,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has been already extremely widespread, each kind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flow of enterprise are all in close integration with computer,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has further consummated enterprise's management and enhanced the image of enterprise's modern management.The management system about human affairs salary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adapts the request of modern enterprise, it is the essential condition that make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human affairs salary becom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and it establishes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for the enterprise, and urges the enterprise to form convenien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pattern.The human affairs and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is one part of th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it is also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carrying on the digitized management to the human affairs salary information, the enterprise will speed up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peed an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will be promoted.This system is an information system that is established through using the PowerBuilder data bank technology and unifying the enterprise’s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it mainly includes the processing functions of input, maintenance and inquiry of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staff, as well as produces the report form of wages according to allowance, checking attendance of staffs.Keywords:Management System of human Affairs and Sal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目录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4电大《信息管理概论》单元辅导(5)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2014电大《信息管理概论》单元辅导(5)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第五章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本章从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发展历程角度,介绍了ERP的含义和管理思想,并对ERP的主要功能模块、ERP的实施等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
本章要求掌握ERP的含义和管理思想;ERP的主要功能模块。
了解ERP 的发展历史;MRP、MRP2、ERP的关系;了解MRP的功能与不足;MRP2的优点和不足;企业如何利用ERP提升竞争力;ERP系统的实施步骤。
一、基本概念:1.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2.ERP:是建立在IT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二、基本问题1.ERP系统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管理的思想;(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2.ERP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典型的ERP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ERP系统的功能在不断扩展,同时也在不断实现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集成。
3.ERP发展历史40年代: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当时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
60年代的时段式MRP: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的复杂运算成为可能,人们为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提出了MRP 理论,作为一种库存订货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阶段,或称基本MRP阶段。
70年代的闭环MRP: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的理论范畴也得到了发展,为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发展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月以及采购作业计划理论,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闭环MRP阶段(Closed-loop MRP)。
《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第二章详解

13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如对于库存控制问题,运行控制层最关心的是日
常业务处理能否准确无误;管理控制层考虑的是如 何根据运行控制数据,确定安全库存量和订货次数; 而战略管理层关心的是如何根据运行控制和管理控 制的结果及战略目标、竞争者行为等因素,作出正 确的库存战略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尚处于 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早期的研究者从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 等相关学科中抽取相应的理论,构建了MIS的理论 基础,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边缘科学。
10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贯穿于
21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安东尼等人不仅考察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
程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而且把企业放在整 个经营环境中考察,把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起 来,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 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反映了包含整个供应 链信息管理的全景。安东尼金字塔模型描述了 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双向流动及其基本规 律。
27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三)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 -纵向综合。就是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
合起来。这种综合沟通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便于决 策者掌握情况,进行正确分析。
-纵横综合。总的综合,这使(是)一个完全一体 化的系统得以形成,能够做到信息集中统一,程序模 块共享,各子系统功能无缝集成。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ERP系统中MRP概论及重点讲解

ERP系统中MRP概论及重点讲解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ERP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模块,用于管理和优化物料的需求和供应,确保生产和供应链的有效运作。
以下是对MRP的概论及重点讲解。
1.MRP的概论MRP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的约瑟夫·奥拉维利(Joseph Orlicky)和欧文·帕克亨斯特(George Plossl)开发,是一种基于物料需求的计划方法。
它通过分析产品的需求、现有库存和交付时间等因素,将需求转化为物料采购和生产计划,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优化供应链的效率。
2.MRP的流程MRP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基础数据输入:包括物料清单、库存数据和订单需求等,用于建立系统的基础数据。
-净需求计算:根据订单需求和现有库存,计算物料的净需求量。
-采购和生产计划生成:根据净需求量和供应链参数,生成物料的采购和生产计划。
-资源需求计划:根据采购和生产计划,计算所需的人力、设备和资金等资源需求。
-进度跟踪和反馈:跟踪实际生产和采购情况,并将反馈信息反馈给系统,以便进行修正和优化。
3.MRP的特点和优势-准确性:MRP系统通过准确计算物料需求量和生产计划,可以减少库存和缺货问题,提高交付性能和客户满意度。
-效率:MRP系统可以自动化生成采购和生产计划,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和供应链的效率。
-可视化:MRP系统可以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和报表,帮助管理者直观地了解物料需求和供应情况,做出决策。
-灵活性:MRP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变化和调整参数,灵活调整采购和生产计划,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和需求变化。
4.MRP的应用重点-需求管理:MRP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产品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采购和生产计划,以满足客户需求。
-库存优化:MRP系统可以准确计算物料的净需求量,帮助管理者调整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生产计划:MRP系统可以生成准确的生产计划,优化生产资源的使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停机时间。
ERP系统中MRP概论及重点讲解

ERP系统中MRP概论及重点讲解MRP,即材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是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
它通过对物料需求的分析和计划,实现了企业在产品生产中的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等重要环节的有效控制和优化。
下面将对MRP的概念、原理、流程以及重点进行讲解。
首先,MRP是一种基于信息量和系统化方法的生产管理技术,它通过对企业产品生产所需的物料、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进行计划,以满足生产计划和交货期的要求。
MRP系统基于企业的销售计划和预测数据,通过分析工序的需求、物流的流动以及库存的现状等信息,生成材料需求计划表和采购计划表,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运作的高效运转。
MRP系统的核心原理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前瞻性规划。
它将销售预测转化为物料需求和计划,并根据库存现状和供应商的交货期等信息,生成相应的采购计划或生产计划,确保物料的供应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MRP系统的核心任务是实现三要素的平衡:即产品的供应、库存和生产计划的有机结合。
MRP系统的流程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步骤:需求分析、计划员制定计划、计划员发布计划、实时监控和调整。
首先,在需求分析中,系统通过分析销售计划和预测数据,确定物料需求和计划的时间范围和数量。
接下来,计划员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物料需求计划表和采购计划表,并设置相关参数和规则。
然后,计划员将计划发布给供应商和生产部门,并确保计划的执行和交付。
最后,通过实时监控和调整,系统可以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并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MRP系统中,有几个重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销售预测的准确性。
MRP系统的准确度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预测的准确性。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客户沟通等方式,尽量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以便更好地进行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
其次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MRP系统是基于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如果数据不准确或不可靠,将会影响计划的准确性和执行效果。
ERP概论 第五章 组织结构

R
SAP AG
參、與會計有關之組織結構(2)
與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有關之組織結構元素為:
1.公司碼(Company Code)
公司法人的合法設置單位,其代表一個獨立、合法的會計個 體,譬如集團企業下的一個公司。 依法律須對外發佈財務報表的公司。 對於國際化之企業而言,通常其分公司分佈在全球各地,其 均應向當地政府登記且須對外發佈財務報表,故應分別設立 為一個公司碼。
SAP AG
Plant Sales organization Distribution channel Product line Division
R
Storage location
貳、組織結構
Client係組織結構之最高層級,它可以是一個集團 企業,其可能由許多公司(以公司碼Company Code表 示)所組成。
參、與會計有關之組織結構(4)
4. 控制範圍(Controlling Areas)
控制範圍係指有成本與收入發生之獨立的組織結構,其可能 含有一個或更多之公司碼,可用以彙集內部管理資訊報導所 需之成本與收入資料。 控制範圍可以是跨公司與跨國界型態,以管理控制成本與利 潤之執行。 屬於同一控制範圍之公司碼必須使用相同的作業性會計科目 表(Operating Chart of Accounts)與會計年度。 控制範圍所涵蓋的是多個公司碼之整體,而業務範圍所涵蓋 的僅是多個公司碼之相同的業務範圍。
肆、其他組織結構
企業功能範圍(Functional Areas)
企業功能範圍可用以將營業費用(Operating Expenses)按照生 產、配銷、行銷、R&D與管理等企業功能來劃分。
信用控制範圍(Credit Control Areas)
ERP简介(主要介绍ERP各个功能模块简介和软硬件配置)

ITRD ERP简介目录一ERP概论 (2)1、ERP的发展历史 (2)2、ERP基本概念 (2)3、ERP的优势 (3)4、ERP理念 (3)5、ERP与业务流程重组BPR (3)6、ERP的实施 (3)二应用软件模块 (4)1、SD销售与分销 (4)2、PP生产计划与控制 (5)3、MM物料管理 (6)4、HR人力资源管理 (8)5、FM财务管理 (9)6、QM质量管理 (9)7、EM设备管理 (9)8、OA办公自动化 (10)9、IQ总经理查询 (10)10、SC系统维护 (11)三系统软件 (11)四硬件系统 (11)五网络与布线系统 (12)一ERP概论1、ERP的发展历史本世纪60年代左右,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开环MRP;本世纪70年代左右,闭环式MRP;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MRPII;本世纪90年代初至今,由Gartner Group首先提出ERP;2、ERP基本概念●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包括:人力、物料、设备、时间等,企业资源计划就是对资源进行计划与控制,它可以帮助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对大量的、动态的、错综复杂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对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先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从而实现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加快资金流转,降低库存,降低成本,使企业真正走向科学化管理之路。
●生产类型有以下几种:1.离散型Discrete;2.按定单设计ETO(或按项目设计);3.按定单装配ATO(或按定单制造);4.按库存生产MTS;5.重复生产Repetitive;6.批量生产batch;7.连续生产Continuous;8.流程型Process;●TQCS:全面质量管理,T代表上市时间,Q质量,C成本,S代表售后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使生产系统能较的管理由原材料到客户的生产过程;最终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并缩小总生产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P系统概论一、ERP的定义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I、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II、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III、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的概念层次可如图1所示。
图1:ERP的概念层次所以,对应于管理界、信息界、企业界不同的表述要求,“ERP”分别有着它特定的内涵和外延,相应采用“ERP管理思想”、“ERP软件”、“ERP系统”的表述方式。
二、ERP系统的发展历程在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制造业。
工业经济时代竞争的特点就是产品生产成本上的竞争,规模化大生产(Mass Production)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式。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生产给制造业带来了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不能准时供应或供应不足;零部件生产不配套,且积压严重;产品生产周期过长和难以控制,劳动生产率下降;资金积压严重,周转期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使得企业经营计划难以适应。
总之,降低成本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解决库存积压与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1957年,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成立,开始进行生产与库存控制方面的研究与理论传播。
ERP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1.作为一种库存定货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阶段;或称基本MRP阶段。
随着六十年代计算机的商业化应用开始,第一套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Requirements Planning)软件面世并应用于企业物料管理工作中。
2.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闭环MRP阶段。
在七十年代,人们在MRP基础上,一方面把生产能力作业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中,同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加入来自车间,供应商和计划人员的反馈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计划的平衡调整,从而围绕着物料需求计划,使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一个统一的闭环系统,这就是由早期的MRP发展而来的闭环式MRP,闭环式MRP将物料需求按周甚至按天进行分解,使得MRP成为一个实际的计划系统和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订货系统,这是企业物流管理重大发展。
3.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RPII阶段。
闭环MRP系统的出现,使生产计划方面的各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
只要主生产计划真正制订好,那么闭环MRP系统就能够很好运行。
但这还不够,因为在企业的管理中,生产管理只是一个方面,它所涉及的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
这在许多企业中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的,这就造成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贮,甚至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降低了效率,浪费了资源。
于是人们想到,应该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去掉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减少数据间的不一致性现象和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管理,要求把财务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整体,这使得闭环MRP向MRP II前进了一大步。
最终,在八十年代,人们把制造、财务、销售、采购、工程技术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英文缩写还是MRP,为了区别物料需求计划系统(亦缩写为MRP)而记为MRP II。
MRP II可在周密的计划下有效地利用各种制造资源、控制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但它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
它最显著的效果是减少库存量和减少物料短缺现象。
4.现阶段――在全球化经济形势下,MRPII已从争取实现世界级国际优秀企业向覆盖供需链信息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发展。
到90年代中后期,现实社会开始发生革命性变化,即从工业经济时代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世的。
在ERP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同时也考虑了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仅组织“大批量生产”,还要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在这两种情况并存时,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制定计划。
三、ERP系统的管理思想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
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
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
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
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四、ERP系统与MRPII的区别ERP是在MRPII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企业管理系统,为了进一步弄清ERP系统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需要弄清ERP与MRPII之间的区别。
1、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的差别MRPII主要侧重对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 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Supply Chain)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这些环节包括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
2、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MRPII系统把企业归类为几种典型的生产方式来进行管理,如重复制造、批量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按库存生产等,对每一种类型都有一套管理标准。
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企业为了紧跟市场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及看板式生产等则是企业主要采用的生产方式,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发展,ERP则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满足了企业的这种多角化经营需求。
3、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别ERP除了MRPII系统的制造、分销、财务管理功能外,还增加了支持整个供应链上物料流通体系中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支持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支持对工作流(业务处理流程)的管理。
4、在事务处理控制方面的差别MRPII是通过计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它的实时性较差,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
而ERP系统支持在线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售后服务及质量反馈,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它可以将设计、制造、销售、运输等通过集成来并行地进行各种相关的作业,为企业提供了对质量、适应变化、客户满意、效绩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
此外,在MRPII中,财务系统只是一个信息的归结者,它的功能是将供、产、销中的数量信息转变为价值信息,是物流的价值反映。
而ERP系统则将财务计划功能和价值控制功能集成到整个供应链上,如在生产计划系统中,除了保留原有的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能力计划外还扩展了销售执行计划SOP和利润计划。
5、在跨国(或地区)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现在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各个组织单元之间、企业与外部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ERP系统应用完善的组织架构,从而可以支持跨国经营的多国家地区、多工厂、多语种、多币制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