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用水水质中水回用方案

合集下载

中水回用方案

中水回用方案

中水回用方案中水回用方案中水是指用过的、经过处理的污水,它的回用可以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为此,我们制定了中水回用的方案,旨在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为了确保回用的中水符合卫生标准和环保要求,需要对中水进行适当的处理。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中水处理技术,如物理过滤、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通过物理过滤,可以去除中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提高水质的清澈度;通过生物处理,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减少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化学处理,可以利用化学药剂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

经过这些处理步骤,中水的水质将得到有效地提升,使其可以安全地回用。

其次,为了保证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需要确定适合回用的场所和用途。

我们可以将中水回用在非饮用水的领域,如冲洗厕所、浇灌植物、清洗地面等。

这些场所和用途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一些微量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

因此,选择这些场所和用途进行中水回用,既可以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又可以协助保护环境。

再次,为了推广和普及中水回用方案,需要进行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活动等,可以提高人们对中水回用的认识和了解,引导他们节约用水,提倡中水回用,形成良好的水资源利用习惯。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中水回用给予经济和技术的支持,激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其中。

最后,为了确保中水回用方案的实施效果,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

可以建立中水回用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回用的中水进行检测,确保其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中水回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综上所述,中水回用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通过合适的处理技术和回用场所的选择,可以使中水得到再利用,达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目的。

然而,中水回用方案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等手段,促进中水回用的广泛应用。

中水回用方案

中水回用方案

中水回用方案概述中水回用是指对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水再次利用的一种水资源管理方式。

中水回用方案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减轻水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水回用的意义中水回用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1.节约水资源: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需求,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2.减轻污水处理压力: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用于其他用途,可以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保护水环境:中水回用可以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从而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4.经济效益:中水回用可以降低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中水回用方案的实施步骤中水回用方案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中水处理:对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和肉眼可见的悬浮物。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2.二次处理:对经过初步处理的中水进行二次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二次处理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或高级氧化等方法。

3.过滤和消毒:经过二次处理的中水需要经过过滤和消毒,以去除微生物和病原体,保证回用水的安全性。

4.回用途径选择:根据中水的水质特点和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回用途径。

中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景观冲洗、环境水体补给等多个领域。

5.管网建设:为中水回用建设相应的管网,保证中水能够从处理厂输送到各个回用点。

6.管理与监控:建立中水回用管理机制,对回用水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水回用的应用领域中水回用在以下几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农业灌溉:利用中水进行农业灌溉,可以降低农业用水成本,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2.工业用水:将中水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水、洗涤水和供应水等,可以降低工业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景观冲洗:利用中水进行景观冲洗,可以减少自来水用量,同时保持景观的美观。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中水回用技术方案是指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其能够达到再次利用的要求,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在当前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需求,降低水处理成本,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不同的处理工艺,可以将污水去除悬浮物、有机物等污染物质,最终得到符合再生水标准的中水。

其中,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过滤、生物处理、反渗透等。

下面就几种主要的中水回用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中水回用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物质。

生物处理过程一般包括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过滤器等不同形式。

其中,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将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固定化的生物块,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生物接触氧化池则是利用流动的中水与生物膜接触,通过氧化降解有机物质。

生物过滤器则是将中水通过生物填料,让微生物在填料表面生长,并进行有机物质的去除。

生物处理技术在中水回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二、混凝沉淀技术混凝沉淀技术是通过给予适当的混凝剂,将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块,然后通过沉淀的方式将其去除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去除中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降低水中的浊度,提高水质。

混凝沉淀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混凝、物理混凝和电混凝等。

其中,电混凝是将两极电解效应应用于混凝沉淀技术中,通过电解产生的气泡将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带出水体,实现高效净化水质的目的。

三、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有机物质、盐分等质量较大的杂质截留在膜外,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水。

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去除中水中的离子和微生物,产水质量较高,能够满足人体饮用水的要求。

此外,反渗透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可以有效回收废水中的水资源。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中水回用技术成为解决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水回用技术是指通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水再次利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环境绿化等用途的一种技术。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一、中水回用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中水回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营养盐和微生物等,使得水质符合再利用的要求。

根据处理的方法和工艺的不同,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处理四类。

1.物理处理: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工艺。

沉淀是利用重力作用对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的技术,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对水进行过滤除杂的技术,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分离的技术。

2.化学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包括混凝、胶凝和氧化等工艺。

混凝是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大颗粒,便于沉降和过滤;胶凝是指添加胶凝剂使分散的颗粒物质聚集成团,便于沉淀和过滤;氧化是指通过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使其易于去除。

3.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生物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分解的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工艺。

活性污泥法是将含有污水和活性污泥的系统进行接触、降解和分离的技术;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对废水进行降解分解的技术;人工湿地则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态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技术。

4.综合处理:综合处理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综合起来进行处理,以提高处理效果和水质的稳定性。

二、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前期处理:包括污水收集、初级过滤和加药调节。

污水收集主要是通过下水管网将居民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初级过滤主要是通过物理处理方法,如格栅过滤和砂滤器等,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加药调节主要是针对污水中的磷、氮等营养盐进行调节,以控制后期处理的效果。

2.混凝沉淀: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大颗粒,便于沉降分离。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1总论1.1 概述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既能减小对地下水的开采,又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中水”。

二、中水回用——一体化中水处理设备(膜生物反应器MBR)一体化中水处理设备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技术是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它可以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直接使用的稳定中水。

又可在生物池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工艺剩余污泥少,极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出水中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占地面积小。

1.2 设计依据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2、《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5、《居民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6、回用水标准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7、建设方提供的有关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布局、工程图纸等基础资料;8、其他相关标准及规范。

1.3 设计原则1、中水处理回用工程以投资省,运转费用低,占地面积小为原则。

2、处理系统先进,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简单、操作方便。

3、污水处理系统不产生二次污染源污染环境。

4、控制管理按处理工艺过程要求尽量考虑自控,降低运行操作的劳动强度,使污水处理站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提高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水平。

1.3 设备特点: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可埋入地下,设备上部栽种花草或建设小型建筑物。

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水质标准是怎么样的?

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水质标准是怎么样的?

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水质标准是怎么样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水污染也成为了困扰环保事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中水回用(Reclaimed water)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手段,可以通过再利用已经处理过的废水,实现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减少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为了保证中水回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中水回用管理办法和水质标准。

那么,中水回用的水质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分类根据中水回用工程的规模和用途的不同,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可以分为三类:•园林景观用水标准•农业灌溉用水标准•工业生产用水标准其中,园林景观用水标准是中水回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之一,因此本文将以此为例,介绍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的相关内容。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要求外观及感官特征中水回用水质量标准要求中水的外观及感官特征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无明显异味;•无明显颜色,透明度不低于5m;•总悬浮物不得超过10mg/L;•pH值在6.5~8.5范围内。

生物学指标中水回用水质量标准要求中水的生物学指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总大肠菌群不得超过1000CFU/mL;•病原微生物标准要求:其中大肠杆菌不得检出,其他肠道致病菌不得超过0个/100mL。

化学指标中水回用水质量标准要求中水的化学指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铜、锌、镉、铅、汞、砷等金属元素的浓度要符合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标准》。

•氨氮、硝酸盐、氯化物、磷酸盐等离子体的浓度要符合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标准》。

•硬度不得超过400mg/L(以CaCO3计);•CODcr不得超过30mg/L;•BOD5不得超过10mg/L。

中水回用的应用前景中水回用是一种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农业灌溉、市政、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中水回用工程施工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施工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城市中水回用项目,主要包括中水收集、处理、储存和分配系统。

工程目标是通过收集和处理城市废水,将其转化为符合一定水质标准的再生水,用于非饮用水领域,如绿化、景观用水、洗涤用水等。

工程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为5000万元。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了解地质、地形、地貌、水文等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 组织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的会审,确保施工人员充分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3. 办理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确保工程合法合规进行。

4. 准备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 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6.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

三、施工流程1. 土建工程(1)施工围堰: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堰,确保施工区域不受外部水体影响。

(2)平整场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清除杂物,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3)基础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水池、泵房等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4)主体结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水池、泵房等建筑物的墙体、顶板等主体结构。

2. 管道工程(1)管道铺设:按照设计图纸,铺设进水、出水、排水等管道,确保管道布局合理,管道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2)管道连接:采用热熔、电熔等方法连接管道,确保连接牢固、密封。

(3)管道防腐:对管道进行内外防腐处理,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能。

3. 设备安装工程(1)设备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水处理设备、泵、阀门等设备。

(2)设备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设备说明书,进行设备的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稳固、正确。

(3)设备调试: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达到设计要求。

四、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改。

中水回用政策解读

中水回用政策解读

中水回用政策是指将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的一项政策措施。

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轻对自然水源的压力,降低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中水回用政策的解读如下:
1. 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政策要求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

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技术手段,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2. 回用途径:处理后的中水可以用于不同领域的回用。

例如,中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补充农田所需的灌溉水资源;中水也可以用于城市景观绿化、公园湖泊等场所的水体补给;此外,中水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循环和洗涤等需要大量水资源的环节。

3. 优势与挑战:中水回用政策的实施可以带来多重优势。

首先,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等自然水源的开采,降低对水资源的竞争压力。

其次,可以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然而,中水回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难题、资金投入和公众认可度等方面。

4. 相关政策支持:为了推动中水回用,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和经济激励。

这些政策可能包括制定中水回用的标准和规范、建立中水处理设施、设立中水回用专项资金等。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中水回用,提高中水回用的普及率和效益。

总之,中水回用政策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有效的污水处理和合理的中水回用,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方案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三月目录一、技术说明 (1)(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2)(三)污水站设计处理能力 (2)(四)、设计水质 (4)(五)、方案设计说明 (5)(六)、工艺流程简述 (10)(七)、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12)(八)、各处理单元的技术指标 (12)(九)、处理效果分析 (17)(十)、供电系统设计及自控系统设计 (18)二、污水处理站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 (22)(一)、方案设计范围及说明 (22)(二)、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22)(三)、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 (22)(四)、设备、材料采购、安装及调试工程投资 (23)三、经济运行分析 (24)(一)、运行电费 (24)(二)、药剂费 (24)(三)、人工费 (24)(四)、运行费用汇总表 (25)(五)、经济效益分析 (25)四、售后服务承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说明(一)、工程概况经济指标如下:表1 4#地块总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天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本着保护水体环境,节约水资源的原则,根据相关环保法规要求,建设方积极相应城市节水号召,本项目决定在4#地块最南面建设一座污水处理站。

将项目区内的部分生活污水收集于中水站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内绿化、道路广场浇洒、公厕冲厕(非坐便器)、地下车库冲洗用水、景观补水。

我公司受建设方委托,编制该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方案。

(二)、编制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GB/T18921-2002;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06;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3、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数据资料。

(三)污水站设计处理能力1、排水量计算项目生活排水环节主要来自居民生活排水、商业排水,具体计算如下:①、生活排水量计算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可知,项目区4#地块居住总户数1720户(3.2/人·户计),总人口约5504人,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06),城镇居民用水定额为100~150L/(人·d),此处取120L/(人·d),排水系数取0.85,则:Q住户=5504人×120L/(人·d)×10-3×0.85≈561.4m3/d②、商业排水量计算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可知,项目区4#地块商业建筑面积为18082.97m2,营业厅面积按商业建筑面积的70%计,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商场用水定额为4~6L/(m2营业厅面积·d),根据实际情况,此处取5L/(m2营业厅面积·d),则:Q商业=18082.97m2×70%×5L/(m2营业厅面积·d)×10-3≈63.3m3/d2、总排水量Q总排水量= Q住户+ Q商业=624.7m3/d3、中水站处理能力根据《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的要求“项目内必须配套建设处理能力不小于1000 m3/d中水处理系统”,项目区1#、2#、3#地块已配套建设三座中水处理站,其处理能力共720m3/d,因此4#地块设计处理能力为280m3/d。

即:Q处理=280m3/d q处理≈11.67m3/h(污水站设计24h自动运行。

)(四)、设计水质1、原水水质本污水站进水为建设方自建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即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的污水,其中各项目指标如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的中水水质要求和项目中水回用用途,回用水水质需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城市绿化、冲厕、道路清扫用水水质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标准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中水景类水质标准,本方案设计出水水质达到以上各标准中要求较严格的指标,具体指标如下:(五)、方案设计说明1、设计原则①、方案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工艺。

②、尽量选择占地小的工艺。

③、尽量选择操作员管理强度低的工艺,以节约人员工资和方便管理。

④、设备选型及工艺设计时充分考虑运行时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⑤、充分考虑处理系统的减振、降噪、异味、污泥处理措施,避免造成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⑥、为保证水站内系统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本方案中各污水站所有主要设备(鼓风机、泵)均设备用。

⑦、根据各地块场地情况合理布置各处理构筑物,以达到节约投资节省用地的目的。

2、污水站建设形式与选址为保证污水站建成后不影响小区及周围景观,污水站建于项目最南面,绿化带下,部分建于回车场及道路下,构筑物为全地埋形式,需满足过车要求。

3、污水站处理水源本方案设计处理的污水水源为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

4、污水站运行时间的确定为有效节省污水处理系统构筑物及设备投资费用,同时为保证生化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本项目污水站运行时间均为24h自动运行。

5、工艺选择根据原水水质及出水水质标准,结合各水站场地实际情况,本方案中工艺采用“ICEAS+机械过滤+活性炭机械过滤+消毒”工艺。

(1)、ICEAS工艺的选择①、各工艺比较见下表:②、ICEAS工艺的特点a、工艺方案的可靠性高生物处理部分为ICEAS工艺,技术先进,处理能力强,适用面广,出水水质稳定,处理效果好,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抵抗污泥膨胀能力强。

b、易于维护管理该工艺设计的各个操作阶段,以及各项运行指标都通过PLC系统进行控制,易于实现系统全自动运行,且设备维护及检修简单、方便,无需更换填料。

c、占地面积小、造价低该工艺方案系统布置紧凑、工艺简洁,因此占地面积小。

由于省了初沉池和二沉池等构筑物,且调节池的容积小,所以该工艺的建设费用及设备费用都比较低。

d、脱氮除磷效果好该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其运行原理如下:a)、脱氮在ICEAS池运行中,曝气阶段实现了工艺的硝化过程。

氨氮分两个阶段被氧化成硝酸盐,第一阶段先由亚硝酸菌将氨氮(NH4+和NH3)转化为亚硝酸盐(NO2—)。

第二阶段再由硝酸菌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NO3—)。

反应式如下:2NH4++3O2 亚硝酸菌2NO2—+2H2O+4H+2NO2—+O2 硝酸菌2NO3—而在沉淀阶段污泥处于缺氧状态,在此状态下实现了工艺的反硝化过程,反硝化菌将NO2-N和NO3-N还原成气态氮(N2),反硝化反应式如下:NO2—+3H(电子供体有机物)→1/2N2+H2O+OH—NO3—+5H(电子供体有机物)→1/2N2+H2O+OH—这样在同一个池子里完成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保证了N的去除。

b)、除磷当ICEAS池处于搅拌阶段时,随着时间的延续,池中溶解氧越来越低,当溶解氧小于0.3mg/L时,则ICEAS池处于厌氧状态,这时,聚磷菌将细胞中富含磷的部分氧化分解提供能量,磷则释放到水中,当曝气开始后,由于处于好氧状态,聚磷菌新陈代谢加快,贪婪吸收污水中的富含的物质磷作为能量,水中的磷降低,随着剩余污泥的排放,污水中的磷得到去除。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水质标准要求较严格,要求总磷(以P计)≤0.5mg/L,仅使用生物处理方法很难达到此要求,因此应以化学除磷为主。

本方案投加硫酸亚铁作为除磷药剂,为保证FeSO4中的Fe2+能快速被氧化成Fe3+,并有足够的时间和污水中的磷混合反应,使Fe3+与P04-充分混合反应,有利于Fe(PO4)3絮体的生成,从而FeSO4的投加点在中间水池。

作用机理:PO4-+Fe3+→Fe(PO4)3↓e、良好的适应性该工艺对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当进水水质水量急剧变化时,该工艺仍可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稳定性较好,另外根据处理目标要求,实现不同处理过程。

③、ICEAS池的曝气系统的选择在ICEAS池的底端设有微孔曝气系统,其布气比较均匀,同时其氧转移效率达25%,而普通的穿孔管只有7%,能大大节省能耗,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2)、过滤系统的选择过滤系统由机械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两部份组成:a、机械过滤器KDG系列机械过滤器为介质过滤器,滤料为精制石英砂。

主要用于除去水中生化过程中未能去除的胶体物质、悬浮固体等,同时通过去除上述细微颗粒,以进一步降低BOD5、COD等指标,使水质达到预期的处理目标。

该设备结构合理,操作维护方便,出水水质稳定。

b、活性炭过滤器KHT系列活性炭过滤器是以活性炭为主要滤料,利用颗粒活性炭进一步去除机械过滤器出水中的残存的有机物、悬浮物、浊度、色度及异味的高效过滤吸附设备。

可进一步降低机械过滤器出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利用大比表面积的高效活性炭吸附滤料,与水充分接触,净化水中的色度与浊度。

6、消毒系统本方案中污水站选用连续流膜过滤工艺,细菌基本已被膜过滤,但为了抑制少量残留细菌在水里的繁殖,本方案中设计了一套消毒液投加系统,投加消毒液对出水进行消毒。

7、污泥处理措施本工程各污水站处理水量小,日产泥量少,因此在此工程中每座污水站设一座贮泥池,ICEAS池产生的剩余污泥储存在贮泥池中,池中污泥定期清运。

这样可免去对周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也大大节省投资。

8、噪声处理措施为了保证噪声不影响水站周围环境,本方案采用以下方式来降低噪声:(1)、采用昆明贝亚特鼓风机,该机组体积小、风量大、噪音小。

(2)、选用潜污泵作为提升泵,安装在池底,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都被水吸收,不会影响周围。

(3)、选用上海艺迈艺迈离心泵,该水泵运行平稳,噪音低,组件同心度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