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水质实用标准化【新颖精选】
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中水处理方式按用途分类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种处理方式1. 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2. 另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是通常的中水处理方式。
3.工业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术将达到外排标准的工业污水进行再处理,一般会加上混床等设备使其达到软化水水平,可以进行工业循环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本,保护环境的目的。
按处理方法分类按处理方法,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3 种类型:1 .物理处理法: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膜滤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滤膜进入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形式排出。
2 .物理化学法: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
这种流程的特点是: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
3 .生物处理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
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
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 活性炭吸附;转盘+ 砂滤等流程。
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中水回用技术其特点为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工业所排出的废水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达到工艺要求的水质,然后回用到工艺中去,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下面就两种最主要的回用技术作一介绍:(一)冷却水技术节约冷却水是工业节水的主要途径:1、改直接冷却水为间接冷却水在冷却过程中,特别在化学工业中,如采用直接冷却的方法,往往使冷却水中夹带较多的污染物质,使其失去再利用的价值,如能改为间接冷却,就能克服这个缺点。
2、降低冷却要求,减少冷却水用量。
3、采用非水冷却。
如在某种工艺生产中,采用空冷或油冷,达到冷却的目的。
4、利用人工冷源或海水作冷却水,减少地下水或淡水用量。
5、合理利用冷却水。
对已使用过的冷却水可以进行一定的降温措施后,反复使用,也可以在第一次作为冷却水使用后,用于其它对水质、水温要求较低的场合。
在采用这个办法时,要注意各车间供水系统的密切配合,加强冷却水的管理,避免因一个环节出问题而影响其他车间供水。
6、冷却水的循环利用这种冷却水利用技术主要是经过冷却器变成的热水经过冷却构筑物使水温降到回用水水温,从而循环使用。
冷却水在循环使用时,应注意水中细菌的繁殖、水垢的形成、设备腐蚀、水压、水量变化等问题。
(二)、一水多用或污水净化再利用由于生产工艺中各环节的用水水质标准不一,因此将某些环节的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重复利用或用于其它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环节中。
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如:可先将清水作为冷却水用,然后送入水处理站经软化后作锅炉供水用。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后用于生产、生活等。
下面就生活中水做一简单介绍。
生活中水,主要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用于冲厕、绿化、景观、喷洒路面以及冷却水的补充等杂用。
中水水质应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1、中水水源选择中水,应首先选用优质杂排水,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取舍:A、冷却水B、淋浴排水C、盥洗排水D、洗衣排水E、厨房排水F、厕所排水2、处理工艺当以优质杂排水和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或采用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的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强制标准

中水回用强制标准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中水回用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中水回用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困难。
为了规范中水回用,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需要制定中水回用的强制标准。
一、中水回用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日益紧缺。
同时,由于废水排放标准不一致和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中水回用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中水回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领域,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制定中水回用的强制标准对于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水回用的技术和方法中水回用包括净化处理、储存和再利用等环节。
针对不同的中水回用领域,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采用生物膜反应器、活性炭吸附等技术可以有效去除中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采用混凝沉淀、气浮等技术可以去除中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油脂;采用超滤、反渗透等技术可以去除中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重金属。
此外,还可以通过中水和淡水的混合利用、中水的分级利用等方法来提高中水的再利用效率。
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需求,中水回用的技术和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三、中水回用的强制标准的必要性目前,我国中水回用的标准尚未统一,缺乏执行标准和监管措施。
这导致不同地区和行业对中水回用不能达到一致标准,存在着被滥用和污染的风险。
制定中水回用的强制标准对于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强制标准可以明确中水回用的目标和要求,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强制标准可以规范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和方法,保证中水回用达到安全、可行的效果。
再次,强制标准可以加强对中水回用的监管和评估,防止中水回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隐患。
四、制定中水回用的强制标准的考虑因素在制定中水回用的强制标准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 水质要求:必须规定中水回用的水质标准,包括对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要求。
城市中水回用的结论与建议

城市中水回用的结论与建议所谓中水是相对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而言的,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如厕所冲洗、绿地浇灌、景观河湖、环境用水、农业用水、工厂冷却用水、洗车用水等。
中水系统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处理回用的城市中水系统;二是若干建筑群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的小区中水系统;三是单栋的建筑物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的建筑中水系统。
在此以自已的观点谈一下城市中水回用的结论与建议:1、因地制宜,推广应用一般建造中水设施一次性投入较自来水高2~5倍,并且日常运行成本又高于自来水,所以很少有人会放弃使用便宜、安全、方便的自来水而去用中水,已建的中水设施停止运行也就理所当然了。
1996年深圳已建的中水设施93%停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方由于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量747m3,尤其是黄淮海三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500m3,在这种地区和沿海城市开发中水回用比长距离引水、海水淡化和人工降雨在经济上更具优势。
以大连为例,海水淡化成本8.5元/m3,引碧入连2.3元/m3,引英入连3.6元/m3,中水回用2.0元/m3.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3,480m3,属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该地区1997年人均年用水量447m3,仅占人均水资源量的12.8%,可见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尚有很大潜力。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污染日益严重。
由于城市化发展过快,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跟不上,污水超标排放和任意排放使城市周围的地表和地下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水质恶化使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部分城市出现污染型缺水,治污才是首要任务。
要在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水体的污染整治。
对不具备纳入城市污水总管条件的建筑物,为减轻水体污染,必须就地建造中水回用设施,保护水环境。
2、健全法规,统一管理对于中水价格,政府有关部门可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已建污水处理回用设施的,其所交纳的排水费根据对应的设施处理能力予以返回中水设施管理部门,贴补日常运行管理;同时也可借鉴国外的收费浮动政策,适当调高自来水水价,但也不宜人为过分抬高自来水价,一般将中水水价控制在自来水水价75%~80% 左右较适宜。
中水回用的标准制定有何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

中水回用的标准制定有何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
针对我们国内资源的紧缺现象,越来越多的相关解决方法也多了起来,其中中水回用是利用最为广泛的对策,利用高效的过滤器设备将工业以及生活中的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使之成为可以再次利用的资源。
那ô,在中水回用的过程中,我们有
1
能顺利进行的情况时有发生。
2、其次,对于典型企业的工艺、排水系统、再生回用的系统要做一个全面的调研,突出排水系统的水量、水质、流程和设施的要求,关注水源地的条件和各工序的产量等问题,以取得最基本的数据。
3、最后,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污水再生回用系统,而且是拥有长期运行经验的
系统,要进行统一的规范化测试和研究,目的是获悉水质的变化与设备等相互关联的影响等问题。
三、标准制定的注意点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综合污水回用标准制定的注意事项,要考虑生产用水时的腐蚀与结垢的影响,并且综合一下的因素进行考虑:污垢热阻值、腐蚀率、设备材质、。
中水回用需要充足哪些条件呢

中水回用需要充足哪些条件呢中水回用是指将排放后经过肯定技术处理的污水再次利用,达到节水、环保、经济等多重效益的目的。
中水回用的提出为有限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节省尤为紧要。
要达到中水回用的要求,必需充足以下几个条件:一、出水水质要求在中水回用过程中,最紧要的要求就是出水水质必需达到肯定的标准要求,即要达到国家发改委及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A级标准要求,不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中水处理岗位中,要对水质质量严格把控,在水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进行中水的回收利用。
二、设计要求中水回用即是从被废弃的污水中回收出有用的水源。
在中水回用的设计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好针对性的设计,设计中更需要考虑到用水质量的需求、用水量的需求以及补充设备的配置等问题。
尤其是对于中水处理设备的选择,需要依据污水的不同特点以及水质的要求而进行选择。
三、设备要求中水回用的设备具备很多专业性和创新性。
由于回用的水源是排放水,对设备的要求和是要求卫生设计的思路是截然不同的。
设备要求符合绿色环保、能耗低、维护费用低的原则,同时要安全牢靠,使用寿命长,操作便捷,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使整个设备更好的适应中水回用等环保的要求。
四、规划要求中水回用的规划要与整个城市建设密不可分。
要依据不同城市的进展规划来规划,不能仅从节省用水的角度来考虑。
要充分考虑市区日常供水的用水总量、用水质量要求、污水集中处理的本领等因素,总体规划将来建设的中水回用项目的数量以及规模,以尽可能地节省给水资源、削减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五、操作要求中水回用的操作是水处理过程的关键,只有符合操作要求,才能达到回用水质的要求。
在操作过程中应依据污水的不同性质,采纳不同的中水处理工艺和掌控浓度,使其稳定工作。
除此之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要适时监测水质、掌控水量、进行设备检查等等,确保水质稳定、设备运行顺当,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回用水源。
钢铁行业中水回用技术及水质分析

钢铁行业中水回用技术及水质分析水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为减少工业新水取水量,降低吨钢耗水,必须应用先进的节水和水处理技术。
最大化、最合理地将处理后的废水回收利用。
因此,在钢铁行业中利用中水回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中水处理技术中水处理方法一般是按照生活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中水用途及要求的水质,采用不同的处理单元,组成能够达到处理要求的工艺流程。
中水处理方法包括物化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
1、物化处理技术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技术工艺,随着膜技术的发展,膜法处理受到普遍运用。
1)混凝沉淀混凝工艺主要去除原水中悬浮状和胶体状杂质,是物化处理中常用的方法。
2)过滤在中水处理系统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后置工艺。
3)活性碳吸附活性碳对可溶性有机物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将活性碳罐置于处理流程的后部,有利于保证出水水质。
但活性碳价格贵、易饱和.而饱和后必须及时更换,使用时要考虑经济运行成本。
4)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纳米过滤、超滤、渗析、渗透、电渗析、气体分离等,其以处理效果好、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管理容易等特点而倍受关注。
2、生物处理技术反能耗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处理方法,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中水处理系统多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处方法。
这几种方法或单独使用或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
3中水处理的水质分析1、原水水质中水处理的原水来自于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水质成分复杂,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
2、中水处理效果分析1)SS处理效果分析循环冷却水对悬浮物的水质要求较高,SS是中水处理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
因此,对SS的监测分析比较重要。
2)含油量处理效果分析钢铁行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油量较高,采用曝气除油设施。
降低了水中的油含量,有利于后续废水处理。
3)CODcr处理效果分析从原水水质分析来看。
【中水回用】-中水回用详细说明书

中水回用设备奥凯中水回用设备一、奥凯中水设备工程--生活污水水质的特点是:1.污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好,生物降解速度快、适于生物处理。
2.污水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必须加强调节以稳定污水水质水量,避免冲击负荷对生物处理的影响。
3.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固体如粪便,这些固体物质大多具有可沉淀、可分解的性质,因此必须加强污水的预处理工艺以去除这些悬浮物质,减轻后续处理工序的负荷。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生活污水要求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作为中水回用。
二、奥凯中水设备工程--地埋式生活污水一体机特点:1、采用国内领先的处理工艺,工艺先进,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是目前最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2、处理污水量大,适用范围广,出水效果好,经适当处理后可回用于浇灌、冲厕、绿化等。
3、整机采用机电一体化全封闭结构,可以直接埋入地表以下,上面可以做花园、假山、绿化、公路等,也可设在地下室或车库以下,基本不占地表面积,运行时噪声低,无异味,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不需隔离防护间距,不需采暖保温。
4、处理效率高,净化程度好,设备内部有污泥处理系统,污泥产生量少。
5、能耗及管理费用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且无需专门人员管理。
6、设备系统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三、奥凯中水设备工程--适用范围1、宾馆、饭店、疗养院、医院、学校。
2、住宅小区、村庄、集镇、商场、办公楼。
3、车站、航空港、海港码头等。
4、工厂、矿山、部队、旅游点、风景区等。
5、与生活污水类似的各种工业有机污水。
6、奥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可根据用户所提供的不同水质情况进行新的工艺设计。
一、奥凯中水回用工程-电镀中水回用设备简介电镀综合废水膜法回用系统是在通过对电镀废水水质的分析,同时结合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并充分考虑回收后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经过大量小试、中试开发出来的。
目前我公司已就此项技术申请了专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最新精选】中水回用水质标准1 总则1.1 为统一城市污水再生后回用做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以便做到既利用污水资源,又能切实保证生活杂用水的安全和适用,特制订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等生活杂用水,也适用于有同样水质要求的其他用途的水。
1.3 本标准由城市规划、设计和生活杂用水供水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
生活杂用水供水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1.4 本标准是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依据,地方可以本标准为基础,根据当地特点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
地方标准不得宽于本标准或与本标准相抵触;如因特殊情况,宽于本标准时应报建设部批准。
地方标准列入的项目指标,执行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未列入的项目指标,仍执行本标准。
2 水质标准和要求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项目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浊度,度105溶解性固体,mg/l12001000悬浮性固体,mg/l105色度,度3030臭无不快感觉无不快感觉ph值6.5~9.06.5~9.0bod,mg/l1010cod,mg/l50505cr氨氮(以n计),mg/l2010总硬度(以caco计),mg/l450450氯化物,mg/l350300阴离子合成洗3涤剂,mg/l1.00.5铁,mg/l0.40.4锰,mg/l0.10.1游离余氯,mg/l管网末端水不小于0.2总大肠菌群,个/l332.1 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不应超过上表所规定的限量。
2.2 生活杂用水管道、水箱等设备不得与自来水管道、水箱直接相连。
生活杂用水管道、水箱等设备外部应涂浅绿色标志,以免误饮、误用。
2.3 生活杂用水供水单位,应不断加强对杂用水的水处理、集水、供水以及计量、检测等设施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等制度及操作规程,以保证供水的水质。
3 水质检验3.1 水质的检验方法,应按《生活杂用水标准检验法》执行。
3.2 生活杂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建立水质检验室,负责检验污水再生设施的进水和出水以及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
分散式或单独式供水,应由主管部门责成有关单位或报请上级指定有关单位负责水质检验工作。
以上水质检验的结果,应定期报送主管部门审查、存档。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项目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 PH 6.0~9.0色/度? 30嗅无不快感浊度/NTU? 5 10 10 5 2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500 1500 1000 1000 五日生化需氧量10 10 20 10 15 (BOD5)/(mg/L)?氨氮(mg/L)? 10 10 20 10 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1.0 1.0 1.0 0.5 1.0 铁(mg/L)? 0.3 - - 0.3 -锰(mg/L)? 0.1 - - 0.1 - 溶解氧(mg/L)? 1.0总余氯(mg/L) 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 总大肠杆菌(个/L)? 3 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指标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指标GB/T 18921-2002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序号项目河道类湖泊类水景类河道类湖泊类水景类 1 基本要求无飘浮物,无令人不愉快的嗅和味2 PH值 6.0~9.0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10 6 64 悬浮物(SS)? 20 10 —(a)5 浊度(NTU)? — 56 溶解氧? 1.5 2.07 总磷(以P计)? 1.0 0.5 1.0 0.58 总氮? 159 氨氮(以N计)? 510 粪大肠杆菌(个/L)? 10000 2000 500 不得检出 11 余氯 (b)? 0.05 12 色度(度)? 3013 石油类? 1.0 1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5注1:对于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再生水的非现场回用情况采用加氯消毒方式;而对于现场回用情况不限制消毒方式。
注2:若使用未经过除磷脱氮的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在回用地点积极探索通过人工培养具有观赏价值水生植物的方法,使景观水体的氮磷满足此表要求,使再生水中的水生植物有经济合理的出路。
a:“—”表示对此项无要求。
b:氯接触的时间不应低于30min的余氯。
对于非加氯消毒方式无此项要求。
8.3化学废水主要监督项目及控制标准设备名称监督项目控制指标单位监督周期备注PH 6,9 废水贮存槽出口运行时监督余氯 0.5,1 mg/LPH 7,9清净水槽浊度 ?10 NTU 运行时监督COD 10,50 mg/L 7.6工业废水主要监督项目及控制标准原水水质:SS?1500ppm 短时最大SS:?5000mg/L 含油?500ppm出水水质: SS?10ppm 含油?5ppm3.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工艺:生活污水调节池?初沉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分三级)?二沉池?过滤池?消毒池?出水。
3.5 技术协议书中明确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值。
各级工艺去除率见下表:项目 COD BOD SS NH-N 总磷 3去除去除去除去除去除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率率率率率Mg/l Mg/l % Mg/l Mg/l % Mg/l Mg/l % Mg/l Mg/l % Mg/l Mg/l % 单元初沉缺400 320 20 200 160 20 250 150 40 50 50 - 5 5 - 氧接触氧320 96 70 160 48 70 150 105 30 50 15 70 5 4 20 化二沉池 96 67 30 48 38 20 105 47 55 4 2 50 过滤池 67 54 20 38 30 2047 9 80 2 1 50 设计进水水质:COD,400ppm BOD,200ppm SS,250ppm 氨氮,50ppm Crs总磷,5ppm 含油,40ppm出水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96):COD,50ppm BOD,20ppm SS,10ppm 氨氮,15ppm Crs总磷,1ppm 含油,5ppm指标限值 1、微生物指标 ?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菌落总数(CFU/mL) 100 2、毒理指标砷(mg/L)0.01 镉(mg/L) 0.005 铬(六价,mg/L)0.05 铅(mg/L) 0.01 汞(mg/L)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3、性状和化学指标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无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无 pH (pH单位)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铝(mg/L) 0.2 铁(mg/L)0.3 锰(mg/L) 0.1 铜(mg/L)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250 硫酸盐(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 4、指导值总α放射性(Bq/L)0.5 总β放射性(Bq/L) 1 ? MPN表示最可能数;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
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
? 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判定能否饮用。
附录表2消毒剂名称与水接触时间出厂水中限值出厂水中余量管网末梢水中余量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mg/L)至少30min 4 ?0.3 ?0.05 一氯胺(总氯,mg/L)至少120min 3 ?0.5 ?0.05 臭氧(O3,mg/L)至少12min 0.3 0.02 如加氯,总氯?0.05 二氧化氯(ClO2,mg/L)至少30min 0.8 ?0.1 ?0.02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附录表3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指标限值 1、微生物指标贾第鞭毛虫(个/10L) <1 隐孢子虫(个/10L)<1 2、毒理指标锑(mg/L) 0.005 钡(mg/L)0.7 铍(mg/L) 0.002 硼(mg/L)0.5 钼(mg/L) 0.07 镍(mg/L)0.02 银(mg/L) 0.05 铊(mg/L)0.0001 氯化氰 (以CN-计,mg/L)0.07 一氯二溴甲烷(mg/L) 0.1 二氯一溴甲烷(mg/L)0.06 二氯乙酸(mg/L) 0.05 1,2-二氯乙烷(mg/L)0.03 二氯甲烷(mg/L)0.02 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的总和)该类化合物中各种化合物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不超过1 1,1,1-三氯乙烷(mg/L)2 三氯乙酸(mg/L) 0.1 三氯乙醛(mg/L)0.01 2,4,6-三氯酚(mg/L) 0.2三溴甲烷(mg/L)0.1 七氯(mg/L) 0.0004 马拉硫磷(mg/L)0.25 五氯酚(mg/L)0.009 六六六(总量,mg/L)0.005 六氯苯(mg/L) 0.001 乐果(mg/L)0.08 对硫磷(mg/L) 0.003 灭草松(mg/L)0.3 甲基对硫磷(mg/L) 0.02 百菌清(mg/L)0.01 呋喃丹(mg/L) 0.007 林丹(mg/L)0.002 毒死蜱(mg/L) 0.03 草甘膦(mg/L)0.7 敌敌畏(mg/L) 0.001 莠去津(mg/L)0.002 溴氰菊酯(mg/L) 0.02 2,4-滴(mg/L)0.03 滴滴涕(mg/L) 0.001 乙苯(mg/L)0.3 二甲苯(mg/L) 0.5 1,1-二氯乙烯(mg/L)0.031,2-二氯乙烯(mg/L)0.05 1,2-二氯苯(mg/L)1 1,4-二氯苯(mg/L)0.3 三氯乙烯(mg/L) 0.07 三氯苯(总量,mg/L)0.02 六氯丁二烯(mg/L) 0.0006 丙烯酰胺(mg/L)0.0005 四氯乙烯(mg/L) 0.04 甲苯(mg/L)0.7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mg/L) 0.008 环氧氯丙烷(mg/L)0.0004 苯(mg/L) 0.01 苯乙烯(mg/L)0.02 苯并(a)芘(mg/L)0.00001 氯乙烯(mg/L) 0.005 氯苯(mg/L)0.3 微囊藻毒素-LR(mg/L) 0.001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氨氮(以N计,mg/L)0.5 硫化物(mg/L) 0.02 钠(mg/L)200附录表41、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CFU/mL) 5002、毒理指标砷(mg/L)0.05 氟化物(mg/L) 1.2 硝酸盐(以N计,mg/L)203、化学指标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20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3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5 pH(pH单位) 不小于6.5且不大于9.5 溶解性总固体(mg/L)1500 总硬度 (以CaCO3计,mg/L) 5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5 铁(mg/L) 0.5 锰(mg/L)0.3 氯化物(mg/L) 300 硫酸盐(mg/L)300 5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 5.1 采用地表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应符合GB 3838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