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教案大肠癌

合集下载

10.肿瘤学教案

10.肿瘤学教案

10.肿瘤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关于肿瘤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本节课内容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掌握程度有所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初步诊断常见的肿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肿瘤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图解、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肿瘤的工作原理和发病机制,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五、教学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肿瘤的基础知识和常见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等基础知识。

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肿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案,加强交流与合作。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模拟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角色,进行实践操作和病例分析,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七、教学准备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肿瘤学》等相关教材。

活页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活页教材,如肿瘤案例分析等。

大 肠 癌.ppt

大 肠 癌.ppt

2
病变侵及肠壁肌层

Dukes ,B
病变侵及浆膜,或侵及周围组织器官,但尚可一起作整块切除

1
Dukes,Cຫໍສະໝຸດ 2伴病灶附近淋巴结转移(指肠壁旁或边缘 血管旁淋巴结转移)
伴供应血管与系膜边缘附近淋巴结转移
四 任何 任何程度的肠壁侵犯,区域淋巴结有或 期 T,N, 无转移,但有远处转移
(二).大肠的解剖生理
结肠总长1.5米,上接回肠下接直肠,直 肠12cm,肛管3a—4cm
1.右半结肠:血液供应是肠系膜上动脉(发 自第一腰椎腹主动脉分支,其左支为小肠 动脉,右支分为三支即中结肠动脉,右结肠 动脉.回结肠动脉).静脉回流:肠系膜上静 脉入门静脉.
生理功能: 吸收水和电解质转运粪使.右 半结肠大便稀,肠腔内径大,早期肿瘤症状 不明显,梗阻出现晚.
2、淋巴道转移:结肠的淋巴引流有4组。
(1)结肠壁淋巴结,位于结肠壁的脂肪层内;
(2) 结肠旁淋巴结,在结肠系膜内;
(3) 中间淋巴结,在供应结肠的动脉根部;
(4)
中央淋巴结,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癌肿侵及肌层后,也可跨越前二组直接到中 间或中央淋巴结,称为跳越转移。
直肠癌的淋巴转移分为上、中、下三个方向。 直肠上段癌,主要沿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下动 脉向上转移,向下或向两侧转移很少;而直肠 下段癌及肛管癌主要向下转移至两侧腹股沟淋 巴结。
(三)、扩散方式:大肠癌可通过直接浸润、 种植转移、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四种途径扩散。
1、直接浸润:癌细胞常沿肠管呈环状浸润, 估计癌肿浸润肠壁一圈约需1~2年,半周半年 一l年,1/4周3一6个月.并向肠壁深层发展,侵及 肌层,浆膜层,可与附近脏器或腹膜后组织粘 连。乙状结肠癌在晚期常侵及膀胱、子宫、输 尿管及髂动、静脉;横结肠癌可侵及胃壁,造 成胃结肠瘘;直肠癌可侵及前列腺、子宫、阴 道、骶骨等。大肠癌向上、向下浸润较慢,很 少超过癌肿边缘2—3cm,与大肠的炎性病变有 所不同。

(医学课件)大肠癌课件

(医学课件)大肠癌课件

大肠癌课件汇报人:***xx年xx月xx日•简介•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断目•治疗•预后和预防录01简介大肠癌是指发生在大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直肠、结肠和盲肠等部位大肠癌具有浸润性、易转移和预后差等特点大肠癌的定义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高发肿瘤大肠癌的死亡率也较高,主要与早期发现不足、治疗手段有限有关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肠癌按照病理类型可分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等根据肿瘤侵犯肠壁的深度和扩散范围,可以分为早期大肠癌和进展期大肠癌大肠癌的分类和分期02病理生理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习惯、遗传易感性等环境因素促进大肠癌发生。

大肠癌的发病机制环境因素大肠癌发生涉及多个基因变异,如APC、KRAS、TP53等基因突变。

基因变异大肠癌细胞具有异常增殖、分化、凋亡和浸润等特性。

细胞生物学特性大肠癌的病理变化大肠癌早期可表现为肠壁局部隆起,随着病情发展可累及肠壁全层。

肠壁局部隆起肠腔狭窄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癌肿向肠腔内生长可引起肠腔狭窄,导致肠梗阻。

大肠癌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引起淋巴结肿大。

大肠癌可转移至肝、肺、骨等部位。

大肠癌主要包括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等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大肠癌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种类型,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

分化程度大肠癌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03临床表现便血早期大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少量血便,血液通常呈鲜红色。

排便习惯改变早期大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或者腹泻等排便习惯的改变。

腹部不适早期大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表现。

早期大肠癌的表现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肠梗阻,导致排便排气停止。

肠梗阻体重下降腹部肿块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乏力等表现。

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肿块,通常提示肿瘤已经较大。

03中晚期大肠癌的表现0201大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由于长期便血所致。

大肠癌教案

大肠癌教案

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系(专业院

国际医技学院
护理专业
课程名称成人护理学
上课班级F111111
主讲教师郑文雅
职称主任护师
使用教材外科护理学(4版)
日期:2031.9
i
: 课程名称:大肠癌I
案例
讨论
多媒体
案例
3.能以健康的心态主动参加社交活动。

4 •学会自我护理人工肛门。

d •起床活动时,协助病人佩戴肛袋
e.如便秘,可用液状石蜡或肥皂水经结肠造口作低压灌肠,并鼓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活动量
f.若出现腹痛、腹部压痛、切口红肿或有粪液渗出、发热或造口异常等及时报。

13.肿瘤学教案-大肠癌

13.肿瘤学教案-大肠癌

教案首页学院(部)临床系(教研室)肿瘤教师姓名一、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教案续页教材:《临床肿瘤学-案例版》杨顺娥主编,第2版(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 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本章见教材P331〜348。

(80分钟) 案例引入: (3分钟) 患者男性44岁,间歇性脓血便 2年,腹胀伴体重减轻1个月”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 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解褐色稀便,偶带黏液及脓血,每日解大便2~3次,轻度里急后重。

曾服中药治 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

食欲正常。

查体:全身发无黄染,无卷白,浅表来已未触及肿大,腹部平坦,未见肠型,软,无明显压痛,无血管杂 音,肠鸣音5次/分。

直肠指检:胸膝位,入肛8cm,未查及异常,指套无染血。

血清 CEA2348ug/ml 辅 助检查:肠镜,距肛缘13cm 乙状结肠可见环周肿物,表面覆有黏液,触之出血,活检取材病理结果待 回报。

问题 1. 该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询问问病史时还需要知道哪些伴随症状 ? 2. 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行哪些检查 ? 3.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中,ae1 4. 该患者诊断临床分期? 5. 该患者诊断明确后有哪些治疗措施 ? 一、 概述: 大肠癌的发病情况,发病率。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扼要介绍饮食、基因突变等与发病的关系。

三、 病理改变: 大肠癌癌变过程的病理演变过程 大肠癌的大体病理形态 转移途径: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 三、 临床表现: 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 腹痛、腹胀 腹部包块 全身情况 并发症 四、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肛门指检、血常规、大便常规、钡剂灌肠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 五、 诊断: 第九章:大肠癌(5分钟) (5分钟) (7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CT(10分钟)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大便常规、钡剂灌肠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 作出诊断。

肿瘤基础知识讲课教案

肿瘤基础知识讲课教案

两种分期方法:
– 临床分期(治疗前临床分期),又称为TMN(或CTMN)。
– 病理分期(手术后病理分期),又称为PTMN。
Internal Use Only
肿瘤的病理分期—TNM系统
T:原发肿瘤的范围 N: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M:远处转移情况 病理分期:加上组织病理分级(G)
Internal Use Only
肿瘤转移途径
肿瘤
血道
全身各处淋巴结 门 肺 体 椎 静 循循静 脉 环环脉
肝 肺骨脑
种植性
腹膜 胸膜 脑膜
Internal Use Only
转移途径
淋巴结 最终由淋巴管进入血液 (血行播散) 脾
Internal Use Only
肿瘤转移
局部侵润
恶性细胞 生长
局部扩散
肿瘤细胞 转移到淋 巴结
原发肿瘤
肿瘤学概论 ➢ 肿瘤的基本概念和病理形态 ➢肿瘤发生的机理与机制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的预防
Internal Use Only
癌症的危害性
影响情绪和心理
破坏生活
生理上的疾病
Internal Use Only
预 防 肿 瘤 --- 消除致癌因素
饮食 – 避免过度肥胖 – 减少脂肪摄入量 – 吃高纤维食物
恶性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 根据不同的来源
肿瘤
来源
癌 腺癌 骨肉瘤 脂肪肉瘤 白血病 淋巴瘤 肝癌 黑色素瘤
上皮(内皮)组织 腺体内皮组织 骨 脂肪组织 造血组织 淋巴组织 肝脏 色素沉着
Internal Use Only
恶性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根据恶性程度
低度恶性 中度恶性 高度恶性
Internal Use Only

大肠癌课件课件

大肠癌课件课件
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 会增加大肠癌的风险,积极控 制这些疾病有助于预防大肠癌 。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大肠镜检查,发现并 处理肠道内的异常病变,预防 大肠癌的发生。
避免长期精神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增加大肠癌 的风险,学会调节情绪,保持
心情愉悦。
大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合理饮食
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饮 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大肠癌课件课件
汇报人: 202X-01-05
目录
• 大肠癌概述 • 大肠癌的症状和诊断 • 大肠癌的治疗 • 大肠癌的预防和康复 • 大肠癌的病例分享
01
大肠癌概述
Chapter
大肠癌的定义
总结词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 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和直肠部 位。
详细描述
大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和直肠部 位的恶性肿瘤,是消化道中较为 常见的肿瘤之一。
手术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 期治疗。
手术方式
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 、转移灶切除或旷置术。
手术范围
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浸 润深度等因素确定,一般 需切除癌肿所在肠段及区 域淋巴结。
大肠癌的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
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用于辅助手术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如PD-1抑制剂等。
详细描述
根据组织学分类,大肠癌可以分为腺癌、鳞状细胞 癌、腺鳞癌等类型。根据生长方式分类,可分为浸 润型、溃疡型、隆起型等。大肠癌的分期是根据肿 瘤侵犯的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进行划分, 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02
大肠癌的症状和诊断

大肠癌教案教案

大肠癌教案教案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 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 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c 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
(TD, 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中国CRC发病有多少?
1980年 1985年 2002年 2005年
7.98万 9.12万 15.1万 17.2万
+14.2% +65.6% +13.9%
中国CRC死亡率节节上升
1977 1990-1991 2004-2005
死亡率
(1/10万)
3.54
4.54
7.35
我国CRC发病率明显上升
女 15.09 / 10万
男 17.47 / 10万
城市 16.44 / 10万
女 男
185..8349//1010万万
农村 8.76 / 10万 女 8.67 / 10万
摘自郑荣涛等. 中国肿瘤. 2012;21(1):1-12
(二)地区分布
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性 ,我国江 浙一带较高,城市较农村高
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M1a 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 M1b 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
分期
Stage 0 Tis N0 M0
浸润型大肠癌(直肠)
FAP
病理
组织学分类:
—— 90%以上为腺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
学院(部)临床系(教研室)肿瘤教师姓名
2017年11月18日
教案续页
4提要:
一、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教材:《临床肿瘤学-案例版》杨顺娥主编,第2版(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
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本章见教材P331〜348。


九章:大肠癌(80分钟)
案例引入:(3分钟)患者男性44岁,间歇性脓血便2年,腹胀伴体重减轻1个月”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解褐色稀便,偶带黏液及脓血,每日解大便2~3次,轻度里急后重。

曾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

食欲正常。

查体:全身发无黄染,无卷白,浅表来已未触及肿大,腹部平坦,未见肠型,软,无明显压痛,无血管杂音,肠鸣音5次/分。

直肠指检:胸膝位,入肛8,未查及异常,指套无染血。

血清2348辅助检查:肠镜,距肛缘13乙状结肠可见环周肿物,表面覆有黏液,触之出血,活检取材病理结果待回报。

问题
1.该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询问问病史时还需要知道哪些伴随症状
2.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行哪些检查?
3.该患者最可冃匕的诊断疋什么?中1
4.该患者诊断临床分期?
5.该患者诊断明确后有哪些治疗措施?
一、概述:?
(5分钟)
大肠癌的发病情况,发病率。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5分钟)
扼要介绍饮食、基因突变等与发病的关系。

三、病理改变:(7分钟)
大肠癌癌变过程的病理演变过程
大肠癌的大体病理形态
转移途径: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三、临床表现:
(20分钟)
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腹胀
腹部包块
全身情况
并发症
四、实验室及特殊检查:(10分钟)
肛门指检、血常规、大便常规、钡剂灌肠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五、诊
断:(10分钟)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大便常规、钡剂灌肠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作出诊断。

六、分期
七、鉴别诊断:(5分钟)(5分钟)
与临床症状相似的消化道系统疾病。

八、治疗原则(15分钟)
外科治疗、化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其他治疗
二、课后作业;
1、结直肠癌的治疗原则?
2、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意义
三、参考文献和(或)课程资源网站等;
1.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陈意生、史景泉主编《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四、教学反思(经验教训、效果估计、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存在问题等)。

注:授课前由系(教研室)主任签字,纸质版教案由教师自行存档备查;电子版教案由系、教研室统一归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