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书评
庆余年读后感

庆余年读后感《庆余年》是一部由猫腻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权谋、江湖和爱情的故事。
小说以其丰富的情节、深刻的人物塑造和精彩的叙事手法,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受感动,不禁有许多感慨和思考。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从主角谢云鹏的成长历程,到配角们的生死离别,每一个人物都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的珍视。
谢云鹏作为一个智勇双全的青年,从一个孤儿到最终成为一方霸主,他的成长历程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自己的成就。
而其他角色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有的坚守初心,有的走上了歧途,每一个人物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敬意。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设计非常精彩,充满了悬疑和紧张感。
作者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将各种看似无关的情节和人物联系在一起,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每一个转折和反转都让人热血沸腾,每一个情节都让人跌宕起伏。
而小说中的爱情线也让人感动不已,无论是谢云鹏和林婉儿之间的情感纠葛,还是其他角色之间的爱恨情仇,都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坚韧。
最后,小说中对于权谋和江湖的描绘也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通过对于权谋斗争和江湖规则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在这个世界上,权力和利益往往成为了一切的根源,而江湖规则也让人感到无比的无奈和悲凉。
但即便如此,小说中的人物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断挑战命运的安排,这种精神让人感到无比的敬佩。
总的来说,读完《庆余年》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武侠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爱情和社会的宏大史诗。
作者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设计的精彩,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或许会经历无数的坎坷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取得属于自己的胜利。
希望我们都能够像谢云鹏一样,坚定不移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一切挑战。
2023年《庆余年》读后感

2023年《庆余年》读后感2023年《庆余年》读后感1准确的说,我是听完了《庆余年》,在喜马拉雅上,在因为疫情影响而没有开学的时间里。
陪伴了我近一个月的范闲、叶轻梅、庆帝、陈萍萍、五竹、范若若、林婉儿、海棠朵朵、战豆豆等等,从今天起,就要渐渐远离我的生活,想想还真是有些伤感。
除了上述提到的大腕,作者猫腻为我们呈现了很多性格特征各异而又非常可爱的人物形象,王启年、高达、史产利、范思哲、费介、范建、大皇子、三皇子、叶灵儿、王十三郎、影子、言冰云、靖王爷、司理理、明七少,甚至是长公主、太子、二皇子、四顾剑、苦荷、肖恩、明澜石。
作者真不容易,写出这么多鲜活的人儿,每个人都是故事满满,必须佩服猫腻的创造力。
作为一个穿越者,主人公范闲在二世人生所秉持的理念是:守护自己在意的人,要让自己在意的人生活的好,再推及要维护整个天下的和平。
这是孔子的.仁爱思想,先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身边的人,再发展到爱天下之人。
这比起墨子兼爱的思想,格局上就小了很多。
正因其格局小,故此无以支撑小说宏大的结构,无以说服读者相信范闲杀死皇帝老子的正义性,造成整部小说虎头蛇尾,前半部分精彩异常,后半部分狗血异常。
有人说范闲只会仗着皇帝老子的宠爱,仗着母亲留给他的余荫,仗着陈萍萍给他创造好的条件,离开这些,他一无所能,我不同意这些观点,易身而论,假如换成你自己,皇帝宠信你,父母大人的朋友一直帮助你。
可是你能抓住吗?你能抓住这些信任,这些机会,不断成就壮大自己,最终成为平衡天下的实力,你未必能做到,范闲做到了,这就是他的能力,这就是他的厉害。
我很喜欢小闲闲的二世人生理念:无比嚣张,抡圆了活。
好吧,让我们都抡圆了活。
2023年《庆余年》读后感2《庆余年》,一部好看的书。
兵书上曾讲,谋一国者不足谋一域,谋一时者不足谋一世。
讲的是放远目光,某图大业。
为什么所有的东西到最后都会成为大义,也许历史告诉了一切,只有胜利者才是真理,只有胜利者才可以书写历史,只有胜利者才知道真相,那些不懂事理的愚民,那些不懂原委的士人对于范闲,他说:我不在乎,只要我在时,可以看到我喜欢的花草,听到我喜欢的鸣啼,触摸到我的爱人,这就够了,哪怕我死后洪水滔天,地裂山崩,又与我何干。
原著小说《庆余年》最新读后感书评5篇_读庆余年有感5篇

原著小说《庆余年》最新读后感书评5篇_读庆余年有感5篇《庆余年》讲述了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庆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
几十年的历程里,我们看到的是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轮转更替。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庆余年》的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庆余年》小说读后感【篇1】为了使自己写下的东西能够更客观,我剧透了一番,原来这部网络小说竟然有350万字,抵得上3部《红楼梦》的体量,前两卷才不过全篇的五分之一,我的阅读只能算是开了个头。
不过还好,网络小说的最大优点就是窥一斑而知全豹,没有理解障碍,观感极佳,挑逗肾上腺素,令读者爽到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天读完一百万字。
所以,以五分之一的阅读来衡量评论整部小说,对于读者倒并非是无力胜任的。
我的感想将围绕两个关键词展开,一个是叙事,另一个是主题。
先说叙事,小说是线性叙事,以主角经历为纲,何年何地见某人经某事,一目了然,叙事流畅,绝不给读者造障碍,当然,也不会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就是要人读得畅快,阅读门槛极低。
不过光门槛低也不行,作者很会利用悬疑吸引读者,主角母亲和神庙是作品开头即抛出的两大悬疑,随着故事展开,像洋葱似的层层剥开。
拨开每一层,读者都会得到新的信息,但又离最后的真相仍相距甚远,把传统评书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伎俩用的滑熟但又拿捏得恰到好处,既逗引读者跟进,又不挑战读者耐心,不惹读者生厌。
比如主角母亲叶轻眉在前两卷里,从主角视角层层铺展,仅知母亲遇害、知道她姓名、知道她做的事情(缔造商业帝国、组建监察院)、知道她受众人爱戴、通过遗物猜测她可能也是现代人等等,主角引领读者知道的越来越多,但她与何人生下主角又因何原因被何人害死仍旧云山雾罩,读者一路有所得也有所盼,只好乖乖继续读下去。
再说主题,这是一部历史架空小说,本以为是穿越,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科幻:这个时空是人类文明因核爆重又倒退到农耕的冷兵器时代,人们对此前的高度文明已经一无所知,而主角范闲和他的母亲叶轻眉都是核爆前人类文明的幸存者,作者甚至让叶轻眉给儿子范闲留了一支狙击枪。
《庆余年》读后感

《庆余年》读后感展开全文从2019年11月30日下午到2020年1月2日凌晨,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终于把这本389万字的小说读完了。
这是我今年也是迄今为止读的最厚的一本书,当初本想着赶紧看完小说知晓剧情,没想到这本书内容这么多,我每天花那么多时间竟然也看了一个月,以为看完小说就不会再看电视剧了,结果还是忍不住把电视剧也看完了,看完又对电视剧改编的不满意。
看吧,早就劝你别看,看完了小说对小说情节设置不满意,看完电视剧又对剧情改编不满意。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作者还是导演都很难把这样一个涉及穿越、权谋的复杂故事讲圆满。
起先是被《庆余年》电视剧吸引的,在手机上看到郭麒麟的影视片段觉得还挺好玩就看了两集,看了几集后又被剧中的五竹(生化机器人)和叶轻眉(穿越到古代的工科女博士)吸引了,似乎终于看到点不一样的穿越故事了,以往的穿越剧都是现代人在古代如何步步惊心,很快适应古代的生活,对古代生活没有多大影响。
而《庆余年》的故事有些特别,上来就说一个女人对一个帝国甚至整个中国大陆产生的多大的影响,建立了一个足以支撑庆国的商业版图,涉及肥皂、玻璃、电风扇、武器等许多现代的东西,还是个跨国企业。
我不禁好奇后面的故事,就找了小说来看,如果我被某个影视剧吸引,首先会找来其原版小说看,这次亦是如此。
我还是先捋一下人物关系吧。
小说的主人公是范闲,也是我看过的背景最强大的男主,亲爹是皇帝,母亲是传奇女性叶轻眉,养父是户部侍郎范建,监察院院长陈萍萍对其疼爱有加,用毒大师费介教其用毒,最厉害的五竹授其霸道真气,训练其武功。
所以,小小少年初到京都便能够一鸣惊人,官运亨通,一路晋升。
当然,成长的路上也是各种磨炼,被刺杀、被陷害、被利用,后来找到杀害母亲的真正凶手,为母亲、陈萍萍等亲友报了仇,最终携带家人归隐田园,不是真正的不问世事的归隐,是掌握了当时中国大陆上最强大的财力、武力,暗中影响和控制庆国、东夷、北齐三国的终极大Boss。
《庆余年》读后感

《庆余年》读后感
《庆余年》是猫腻所著的一部架空历史小说,讲述了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几十年的历程里,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轮转更替。
主人公范闲是一个神秘的私生子,他从小在儋州长大,直到十几岁才被接到京都。
在京都,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也逐渐揭开了自己身世的秘密。
在这个过程中,范闲不仅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还收获了许多真挚的友情和爱情。
除了主角范闲,小说中还有很多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如林婉儿、庆帝、陈萍萍等。
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目标,但都在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不断努力。
《庆余年》的情节紧凑,故事跌宕起伏,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同时,小说中也融入了许多历史和文化元素,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此外,作者猫腻的文字功底也非常深厚,他的描写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小说中的世界。
他对人物的刻画也非常细腻,让人能够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总之,《庆余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更让我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意义。
庆余年读后感

庆余年读后感《庆余年》是一部由猫腻所著的网络小说,该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小说中,作者猫腻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古代江湖世界,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引人深思。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受启发,有了很多感悟和体会。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无论是主角张小凡的坚韧与执着,还是反派角色赵公明的阴险与狡诈,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角色的塑造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在小说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欲望和追求,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他们在江湖世界中奋力挣扎,不断成长和改变,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丰富和多样性,也让我对人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作者猫腻巧妙地安排了各种曲折离奇的情节,让人读来不禁心潮澎湃。
从张小凡的成长经历到他与师妹陆雪琪之间的情感纠葛,再到他与赵公明之间的明争暗斗,每一个情节都让人过目不忘。
作者通过这些情节的安排,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小说中,张小凡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断成长和进步。
这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最后,小说中的情感温暖人心,令人感动。
在小说中,张小凡与陆雪琪之间的情感纠葛让人动容,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到无比温馨。
无论是张小凡对陆雪琪的深情厚爱,还是陆雪琪对张小凡的默默关怀,都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美好。
在江湖世界中,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最终走到了一起。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美好,也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庆余年》是一部充满魅力的小说,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猫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是对人性、人生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庆余年》原著小说读后感书评5篇最新精选

《庆余年》原著小说读后感书评5篇最新精选《庆余年》讲述了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庆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
几十年的历程里,我们看到的是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轮转更替。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庆余年》的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庆余年》小说读后感【篇1】起初我总怀疑猫腻的每一部小说都没法逃出三流武侠小说的简单定义:三无(无父母无背景无天赋异秉)少年误闯古墓习得绝世武功后闯荡江湖为墓主(或为父母)报仇雪恨同时抱得美人归。
再化约了说,这是典型的RPG游戏:杀怪、升级、救公主。
每一部小说,都是主人公的成长史,就像类型片的一种成长电影所构建的那样,浓郁饱满的青春情感总要在残酷现实中不断冷却最后回头看才能体味到生活的茫然和宿命的真谛。
然而我又断定,猫腻的小说具备一流文学作品的深刻至少猫腻试图将他所秉持的世界观,比如个人自由、对皇权的祛魅、对弱者的同情、对专制的反抗等具象化在一次次刻骨的隐忍,一幕幕铁血柔情,一曲曲挽歌之中。
与起点上绝大部分的种马文、小强文、流水帐相比,猫腻有一种天然的悲悯,他的小说闪烁着当代草根知识分子可贵的坚持和理性主义的光辉,若精加雕琢,我觉得可堪与彼时的《英雄志》比高。
《庆余年》的理想主义悲歌猫腻的小说里,最动人的不是他说故事的技巧,而是浓墨重彩的沉甸甸的观念冲突。
监察院门口的石碑上,依稀的字迹说的是夺人心魄的话:庆国的民每一位都能成为王,都能成为被称为自己的这块领土的独一无二的王(按:据说这是猫腻抄袭《十二国记》的)。
庆帝在最后对小闲闲摊牌时候说,叶轻眉力图以己之力改变历史,所以他要杀她,庆帝最后的遗言是,朕没有错。
猫腻在最开始就决定让工科女博士叶轻眉成为悲剧。
悲剧就是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恩格斯说,悲剧是反映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螳臂当车是悲剧,螳臂推车更是悲剧。
叶轻眉穿越做了三件事:1.发展生产力;2.对皇权祛魅;3.限制政府权力。
烂书却成神作?《庆余年》观后感

烂书却成神作?《庆余年》观后感前些天在网上有读者说《庆余年》是神作,我曾拜读过这部神作,被雷的外焦里嫩,以下列出几个雷点欣赏一下;1 范闲(主角)的父亲忌惮范闲的母亲太犀利,在范闲出生的当天和自己妹妹联手干掉了自己的老婆,范闲由五叔救出2 范闲遇到第一个自己心仪的女子并娶其做正妻,后来发现原来是自己亲生姑姑的女儿3 范闲用羊肠发明了当时时代最早的安全套,又用马毛猪毛发明了当时最早的牙刷4 范闲挑拨皇子间(自己的三个大舅哥)的斗争,让他们自相残杀5 范闲干掉了长公主(范闲的岳母,也是范闲的亲姑姑)6 范闲从小就喜欢抱着自己的妹妹若若,以致若若长大喜欢上了主角,后来主角发现和若若不是亲生兄妹,反而想让妹妹嫁给好友,最后若若决定一生不嫁,孤苦一生,流浪天涯7 范闲趁城内叛乱干掉了太后(范闲的亲奶奶)8 范闲为了报仇决定干掉自己的生父,后来范闲生父必死无疑时被若若(范闲的妹妹)所救9 范闲的母亲也是穿越者,给范闲留了个重阻击枪(当时是冷兵器的时代,有了枪无敌了!!),范闲想用重阻击枪干掉他的生父,但是发现他的生父可以在重阻击枪打向他的时候躲开要害部位,最后重阻击枪被其父所毁10 范闲的父亲将重阻击枪毁掉之后本已经天下无敌,但是NO ZUO NO DIE ,好奇心之下他解下了五叔的眼罩,最后死于五叔眉间的激光以上简单的说就是主角的父亲干掉了自己的老婆,主角为母报仇杀了包括自己岳母、父亲在内的一家人,文中雷人的地方数不胜数,还有什么武人靠吸收核能(核武器爆炸后遗留下的能量)来提高武力等级,北齐的皇帝女伴男装20来年无人知晓等等,虽说很多主角雷人的做法都是无可奈何,但是小说的情节都是由作者主导和决定,作者写出如此雷人的剧情却被网友赞为神作有人说这本书文采好,但是文采好的网文数不胜数,《庆余年》和管平潮的《仙路烟尘》的文采天差地别,甚至不如禹岩的《极品家丁》,《庆余年》里的诗句基本都引用自《唐诗》和《红楼》,管平潮写诗信手拈来,禹岩写的诗句基本也是对账工整有些意境,如此说来,《庆余年》无论从情节构思还是文笔都没有亮点,如此烂书也配称为神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来没试过看一本这么长的小说。
就算是当年看的亿万系列,也就每本4M,分了好多遍才啃完的。
而比起上一次刷的五本《心理罪》,总长度,估计,三倍吧?既然标榜是权谋小说,就先来说一下我对书里的权谋描写的感受吧。
正如昀昀所说的,架构超级大。
但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喵喵的这些人的脑子怎么可以这么厉害竟然能从各种蛛丝马迹神情表达中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从而制定出各式各样的互为相关性的计划!嗯,如果穿越过去的人是我,那我肯定早就死翘翘了。
穿越者的最大特点:脑子灵光!对,这除了是权谋小说,但也还是穿越小说。
当初听说《庆余年》的男主定了是昀昀之后,我就很担心,这穿越小说该不会是宫斗类或者打怪类吧?之所以产生这种念头,主要是掌阅给我看的穿越小说全部都是重生后复仇、重生后打怪练级升仙的……怪掌阅,反正我是等腾讯半官宣之后才舍得开吃原著,那天是2017年9月15日,周五。
之前百度《庆余年》的时候,介绍都只是写着男主范闲重生后在庆国度过的多出来的一段生命,小说描写了庆国几十年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是本架空小说。
OK,这百度出来的简介根本看不出来这本小说究竟是讲了些什么故事。
是复仇的还是打怪的?这种简介若是套用在我吃过的穿越小说上面,完全适用有木有!很纳闷,所以又去翻了一下各章目录,试图看出来这本书的剧情走向,结果却更纳闷!因为还是看不出来这本小说究竟讲了什么!不过,大约刷到一小半的时候吧,我就开始佩服猫腻大神的起名功底了。
虽然从角色名字看上去,作者是起名废,但是!章节名字,各种一语双关!各种借用古今名篇名著和著名影视作品、再结合文中角色和情节而出来的一语双关!啊!好佩服猫腻大神的文学功底啊!就一路刷下来看见的被提及的古今名篇名著和著名影视作品就不胜枚举(拿我最熟悉的金庸小说举例吧,至少就有韦小宝郭靖令狐冲),我所不熟悉不知道的应该就更多了(例如贯穿全篇的《石头记》,我虽然大概了解情节,但红楼的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是在一团乱麻。
唉,怎么才能无视掉红楼书里的儿化音,认真读一遍这四大名著之首呢?)。
以至于,每当看见诗词什么的,只能立刻去找度娘求救(这场景好熟悉,昀昀每次更博,昀朵们都是只能百度)。
说起《庆余年》里面的诗词,让我再感叹一遍:从此再也无法直视诗仙李白的《行路难》了TAT!回到剧情上。
既然从简介和目录都看不出来剧情走向,那我只能说服自己,以“架空”和“权谋”这两个词为线索,开始了接受这本小说的旅程。
以下开始涉及巨形剧透。
小说的开头很平常,跟普通的穿越小说套路差不多:无父无母的某病病危患者范慎无法动弹,走上了死亡的道路,穿越到庆国的一个刚经历了一场暗杀的婴儿范闲身上。
小闲闲长大的过程中,学内力学医学毒练身法,给妹妹若若科普男女平等的观念,为了此生不无聊而默写《石头记》。
庆历四年春,16岁的范小闲被藤子京接回了京都,爱上了被赐婚的未来老婆林婉儿(然而经过作者的多番努力,这个人物依旧超没存在感),接受了监察院提司和内库老大的职务,出使北齐,在已故母亲叶轻眉的遗荫下用自身的才智与武功成为了庆国第一权臣。
看了作者在文中片言只语的剧透中,我一直想问,小范大人究竟是不是庆帝的孩子?结果就是,忍不住去百度了一下,啊,果然如此。
以及,原来庆帝是终极大boss……OVER,第一个悬念被剧透完了。
在北齐悬崖的山洞里,肖恩向小范大人讲述了当年的故事之后,像文里的小范大人一样,我终于松了口气。
身世之谜终于揭开了,本该放松一下的。
不过,紧接着,第二个悬念来了。
第二个悬念,就是,五竹和神庙究竟是什么。
这是书里最大的一个悬念,要到全书的最后才有答案。
所以我又没忍住好奇心,问了度娘。
结果迎来了全书的超巨形剧透:神庙是范慎那个时代的人类所建的博物馆,文明在人类手上毁灭了,人类剩下的幸存者重新进化。
范小闲所生活的时代的文明程度是封建王朝,工业化初级起步。
范小闲的五竹叔是博物馆里的机器人,终结者类似物……被剧透到这里,我炸了!《庆余年》这本小说,从简介里的“架空”和“权谋”,变成了我最爱的科幻题材!而且,文明的颠覆和重新进化,是什么!是三体世界!虽然三体世界的重新进化是因为天灾,庆余年的文明颠覆是因为人祸。
而叶轻眉和范小闲的穿越,解释为三体人的脱水和纤维重塑完全行得通!好吧,如果非得把故事限定在地球,这也可以是太阳系被低速黑洞包围之后的故事呢!没错,我就是对太阳系二维化这个结局很怨念!无论如何,在看了这个剧透之后,我是彻底地把这个故事当成三体外传来看了。
有点对不起猫腻大神的权谋主题……权谋框架超级大的《庆余年》,情节就是一直在埋线,和把以前埋的线挖出来。
挖线之时,所涉及的情节,实在需要读者回忆前文细节。
如果看书不认真一扫而过,那这时候就需要翻到前面的章节去重温了。
看埋线的情节往往总是枯燥的,但也必须强迫自己的大脑去记忆各种细节。
而挖线的情节总是很爽,真相大白的感觉真的很爽。
之前提过的在北齐悬崖的山洞里肖恩讲述的故事,无疑是第一个大型挖掘现场。
全书第一个能让我屏气凝神全身心投入到书中的情节,应该就是大东山一段了——从小范大人在澹州被庆帝强行留在身边开始,到京都平乱结束。
这中间,无数的角色领到了便当,一个“长”字便是这一段的总括。
其中,范小闲在海边自称的那声“儿臣”估计是庆帝此生所听到的最动人的两个字了;庆帝的大boss身份则是需要挖出来的线;山下追击战兔起鹘落,凶险异常;小范大人回京后平乱的手段,则是“权谋”二字的一处超级棒的体现。
直到庆帝回京,对安之童鞋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喜爱之后,这激烈的一幕,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落幕。
看着文字脑补画面的过程中,有羽皇宝宝,有小霍将军,有团花。
(以及补了《雳剑》之后,觉得提审犯人的严长官灰常小范大人了!)更多的,是那个分析能力开挂的未曾开拍的权臣小范大人,一颦一笑都能用昀昀的形象脑补出来了!这一幕落幕之后,脑海中竟然出现了《最长的旅途》的旋律,很奇怪,却不知道为啥。
特别写一下那场追击战的脑补场景:小(tuan)范(hua)大(bao)人(bao)扛着重狙,在丛林间如幽灵般穿梭着,匍匐着,时而停下脚步迅速隐藏好刚做出来的机关陷阱,时而隐身于草丛中瞄准穷追不舍如附骨之蛆的燕小乙,寻找开枪时机。
最终,在山顶平台上拼死一搏。
他并不是某世某团花那样的神枪手,所以他理所当然地没有击中对方要害。
但小范大人有主角光环加持,一枪过去,子弹炸开,血肉模糊,敌人就这样死于失血过多……全书第二个大高潮,可能是陈萍萍的死,笑看英雄不等闲。
但关于凌迟的描写,我并没太多的感觉,小范大人心中的悲恸也有点脑补不出来。
估计是因为,对于这种死亡方式的情感,眼泪早就在六年前的那个中午流干了吧。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围观群众,熟悉的一声声叫骂。
不同的是,历史中那个真实存在的人,尸骨无存;而陈萍萍有小范大人。
全书的第三个高潮,也是我认为的最后一个,就是范小闲第一次刺杀皇帝老子。
故事从庆历十一年大年初七的上午开始,太学授课言志,收拾贺碍眼,然后布衣单剑朝天子,苍山有雪剑有霜。
一步一步的安排,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天衣无缝得令我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大呼过瘾!再次感叹,脑子的逻辑分析能力得强悍到什么程度,才做得出来这样的计划安排呢?特别写一下布衣单剑朝天子(一)至(四)的脑补场景:白雪茫茫,两道身影。
脑补起来,就是一个不带辫子的康熙大帝,和一个高配版的羽皇陛下,并肩站立在茫茫大雪中,脚下踏着枯草,四目凝视着远方的宫墙,身后一方小楼孤零零地矗立着。
唇枪舌剑,范小闲不想祸及黎民,坚称这是个私人恩怨。
两人这时都是睥睨天下的王者、强者,一个自信依旧,一个“铁了心”要舍身取义。
范小闲周身真气鼓荡,而皇帝老子却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转身而去步入身后小楼。
自嘲地一笑——这一回合,小闲闲输了。
刺杀失败,范小闲、海棠和王十三郎踏上了神庙寻叔之旅。
之前看剧透的时候就看见有人说,范小闲被失忆的五竹险些刺死的时候超级泪目,但让我泪目的却是范小闲坐在神庙门前不厌其烦地试图唤醒五竹叔记忆的时刻,那个在神庙门前切胡萝卜丝的时刻。
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之前脑海中响起《最长的旅途》的原因了。
这首歌,很适合给五竹叔做个MV了,不知道等剧播完之后有没有大神动手呢?神庙这一段彻底说明白了《庆余年》就是个科幻小说。
既然是科幻小说,必定是唯物主义了。
那贯穿全书的武力值究竟是什么?神庙中对于真气这种东西的解释竟然令我无法反驳——辐射。
这种解释,很唯物主义了,很符合基因变异了——虽说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但始终是适者生存,大自然自然会把那些利于适应环境的突变基因保留下来。
最后消灭庆帝的一场战役也就那样,缺了充足的心理描写,也没有语言描写,全是动作描写在支撑着。
相比起第一次刺杀,最后一场实在有点不够意思。
故事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只是后来范小闲带着一家人隐居去了,大隐隐于市,造福万民。
那位叫做叶轻眉的女子,如果能得知这一切,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同样瞑目的当然还有大boss庆帝童鞋,他最后毕竟是了然而去的。
安之童鞋始终没喊过他一声“父皇”,但他似乎早已记忆错乱,早把小闲闲那声“儿臣”当做“父皇”了……作者在开头的简介中就有把小范大人定义为种马的感觉。
但一路刷下来,应该还好吧,至少不是段正淳那种。
按红楼的套路,丫环思思和林妹妹这两个人是必须发生的;司理理和战豆豆是纯粹的被动利用;只有朵朵,是他的知己,友达以上,细水长流。
这就是我对范小闲的爱情观的感觉。
在事业方面,就是昀昀说的那样,小范大人在那个年代是个孤独的人,而且在试图保护所有他在乎的人。
很护短,很勤奋。
其实在吃书之前看到有些淑芬提到,小范大人本来是个可以过闲散官员的生活的人,而且前半段一直也在过这种生活;但他为了老师,为了家人,毅然走上了一条抗争的道路。
就是这个原因,他们认为小范大人有侠骨,才对小范大人给出了好评。
但是,小范大人真的是为了老师为了家人才这样吗?我认为不是咯。
范小闲走上抗争道路的原因,我觉得就是昀昀说的“孤独”二字,来自一个穿越者的孤独。
当他终于知道这具身体的生母也是的穿越者的时候,他的孤独少了五分,却又多了七分。
少了,是因为他时刻能感受到另外一个穿越者的存在;多了,却是因为那个人早在自己穿越过来之前就已经永远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就因为这份孤独,因为这份同宗同源的感情,因为骨子里关于那个时代的眷念,他此后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抗争了,在为最后的抗争铺好道路了。
那个时候,他的老师、他的家人,他所在乎的人,都还没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很期待昀昀的表现了,期待那种孤独的感觉。
然后,《庆余年》的女主是谁?不是林婉儿,不是朵朵,不是若若。
明显,是那个让范小闲倍感孤独的肉体妈,那个贯穿全书无处不在的穿越者叶轻眉。
叶轻眉的一生是个传奇啊,为那个时代带去了科学技术的革新,让这些人类文明的延续者享受来自科技的好处。
皇宫小楼里的那幅画,单单一个关怀苍生的侧面描绘,就已经令人无限敬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