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同步系统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同步时钟实施方案

同步时钟实施方案

同步时钟实施方案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同步设备。

在当前的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时间同步设备可供选择,比如GPS时间服务器、网络时间服务器等。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设备。

对于需要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领域,GPS时间服务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一些小型的网络环境,则可以选择网络时间服务器。

其次,我们需要对时间同步设备进行正确的配置。

无论是GPS时间服务器还是网络时间服务器,都需要进行一定的配置才能正常工作。

在配置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正确的时间同步源,确保时间同步设备能够从可靠的时间源获取准确的时间信息。

此外,还需要对时间同步设备的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满足实际需求。

接着,我们需要将时间同步设备与需要进行时间同步的设备进行连接。

对于需要进行时间同步的设备,比如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我们需要将它们与时间同步设备进行连接,以便它们能够从时间同步设备获取准确的时间信息。

在连接时,我们需要注意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免影响时间同步的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对时间同步进行监控和管理。

时间同步设备一旦部署到实际环境中,就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时间同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监控软件来监控时间同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时间同步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它们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总的来说,时间同步是非常重要的,而实施时间同步则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时间同步设备,正确配置设备参数,进行设备连接,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管理。

希望本文介绍的同步时钟实施方案能够对需要进行时间同步的领域提供一些帮助,确保时间同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标准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标准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标准时钟系统施工方案一、前言。

标准时钟系统作为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各行各业的时间管理和协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标准时钟系统施工方案,以便各单位在实施时钟系统时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指导方针。

二、施工前准备。

1. 确定安装位置,在进行标准时钟系统施工前,首先需要确定好安装位置,确保时钟能够被所有人员清晰可见。

2. 安装条件检查,对施工位置进行条件检查,确保有足够的电源供应和良好的网络连接,以保证时钟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三、施工流程。

1. 安装主控设备,首先进行主控设备的安装,包括时钟控制器和网络连接设备,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与其他时钟进行连接。

2. 安装时钟节点,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各个时钟节点,确保它们能够准确显示时间并与主控设备进行同步。

3. 连接调试,完成节点安装后,进行节点之间的连接和调试工作,确保各节点之间的时间同步和显示准确。

4. 系统测试,完成所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后,进行整个系统的测试,确保整个时钟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四、施工后维护。

1. 定期检查,定期对时钟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2. 故障处理,一旦发现时钟系统出现故障,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以避免影响正常使用。

3. 系统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定期对时钟系统进行升级,以保证其功能和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五、总结。

标准时钟系统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本文档提供的施工方案,相信各单位在实施时钟系统时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施工任务,为单位的时间管理和协调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时间同步系统调试施工方案

时间同步系统调试施工方案

时间同步系统调试施工方案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1、收集系统文档和配置信息:系统架构文档:获取系统的架构文档,了解各个组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特别关注与时间同步相关的模块。

配置文件:收集所有节点的配置文件,包括时钟设置、网络配置、时钟同步协议配置等信息。

2、确保所有硬件和软件组件都正常工作:硬件健康检查:确保所有参与时间同步的硬件设备正常运行,检查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状态。

软件版本确认:确保所有软件组件的版本与系统要求一致,尤其是涉及到时间同步的软件。

3、制定调试计划和时间表:明确调试目标:定义明确的调试目标,例如解决特定的同步偏差、提高同步准确性等。

时间表制定:制定调试的详细时间表,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限制,确保整个调试过程高效有序。

4、备份系统状态:备份配置文件:在开始调试之前,对系统的所有配置文件进行备份,以便在调试过程中进行比对或紧急回滚。

系统快照:如果可能,创建系统的快照或镜像,以便在调试中发生问题时能够快速还原系统状态。

5、建立调试环境:模拟测试环境:如果可能,建立一个与生产环境相似的模拟测试环境,以便进行实验性的调试和测试,而不会影响实际运行中的系统。

调试工具准备:确保所有必要的调试工具(如网络分析器、日志查看器)已经安装并配置正确。

6、培训调试团队:调试团队培训:如果有多人组成的调试团队,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每个成员理解系统架构和调试计划。

沟通渠道设立:确定团队之间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共享。

7、准备测试数据:模拟数据生成:准备一些模拟数据,用于在调试期间模拟不同的情况,例如网络延迟、时钟漂移等。

测试用例设计:制定详细的测试用例,覆盖各种可能的系统行为和异常情况。

二、核查硬件连接1、确认电源供应:a.检查所有参与时间同步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确保它们都已连接到可靠的电源,并处于正常供电状态。

b.检查电源电压和电流是否在设备规格范围内。

2、检查物理连接:a.确保所有硬件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是正确的,包括网线、光纤、同轴电缆等。

标准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标准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标准时钟系统施工方案项目概述本施工方案旨在建立一个高精度、稳定的标准时钟系统,用于为各个终端设备提供时间同步服务,确保系统内各个设备工作时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该系统将采用先进的时钟同步技术,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网络布局和设备配置。

1. 施工准备1.1 确定系统需求: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明确系统的同步要求、设备数量、布局及预算等。

1.2 选择设备供应商: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可靠的设备供应商,并与其进行合作。

1.3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系统规模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与设备供应商进行沟通。

2. 系统设计2.1 网络布局设计:根据系统规模和设备分布情况,设计合理的网络布局,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设备配置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网络布局,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配置,包括主时钟信号源、辅助时钟设备、同步传输设备等。

2.3 系统接口设计:设计系统与其他设备的接口,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易于集成。

3. 施工实施3.1 安装调试主时钟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将主时钟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3.2 安装调试辅助时钟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将辅助时钟设备安装在各个终端设备的位置,并进行调试,确保与主时钟设备的同步。

3.3 部署同步传输设备:根据网络布局设计,部署同步传输设备,确保时钟信号的稳定传输。

3.4 系统联调测试:对已安装的设备进行系统联调测试,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同步正常,并与其他系统进行接口测试。

4. 系统验收4.1 功能验收:检查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满足需求,包括时钟同步精度、时钟异常处理能力等。

4.2 性能验收: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时钟同步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

4.3 阶段验收:根据施工计划,对系统的各个阶段进行验收,确保系统的逐步完善。

5. 运维与维护5.1 系统文档编写:编写系统的运维手册、维护手册等文档,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2 人员培训: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故障处理方法。

自动校时同步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自动校时同步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自动校时同步时钟系统施工方案GPS接收设备的安装GPS天线的安装位置应在距中心母钟机房30m以内的室外,天线的安装位置距离机房越近越好,最好设置在建筑物的防雷区域内。

天线支杆底座采用地脚螺栓或膨胀螺栓固定在楼顶的混凝土楼板上,天线通过紧固螺栓国定在垂直枝干上。

1)GPS授时天线安装时其信号接收面应平行于地面,以达到最佳接收效果。

同时应考虑周边环境适当调整安装的角度。

2)GPS授时天线安装时应远离高压线及强电场、磁场等干扰源。

3)电缆线铺设时应远离高压线,电源线,电话线等。

4)电缆线长度多出时不要盘起,应拉直,以免产生电磁场引致信号衰减。

5)电缆线铺设时不应受力压迫。

6)天线的接头不要带电插拔,以免电路受损。

避雷器的安装1)天线馈线避雷器接于设备馈线的输入端。

2)电缆馈线的金属外护层,在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架进机房入口处就近接地,在机房入口处的接地就近与地网引出的接地线连通。

3)电缆馈线进入机房后与通信设备连接处安装馈线避雷器,以防来自天馈线引入的感应雷。

4)馈线避雷器接地端子就近引接到室外馈线入口处接地线上,选择馈线避雷器时要考虑阻抗、衰耗、工作频段等指标与通信设备相匹配。

网络子钟及配套电源安装✧网络子钟安装的墙面为讲台一侧黑板正上方的教室墙上✧网络子钟安装在墙面的水平方向中间,下沿距地面垂直高度为不小于 2.2米✧固定安装时,在墙面正中间钉入塑料胀管螺钉,以固定挂板。

✧设备安装的墙体需要牢固✧墙体表面平整、整洁、无掉漆✧终端安装水平、紧贴墙壁,不能翘起✧远离自动喷淋系统的喷头等时间服务器的安装✧时间服务器安装于距GPS天线45m以内的通信设备室内,温度10-30°C,相对湿度10-85%,防尘、防震。

✧设备属于精密仪器,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划伤,不得随意打开机壳,以免影响使用性能和外观质量✧正确完成安装及接线之后通电,不得带电作业✧远离热源✧不得用腐蚀性物质擦拭设备✧将时间服务器安装在母钟房内指定地点,与预置的钢架紧连接,然后按接线图接线自动校时同步时钟的调试✧标准化考场的自动接收同步时钟通常是以高集成的子母钟系统来实现,在原有复杂系统中将卫星接收装置,母钟,接口箱,转换器,NTP时间服务器高度集成为满足所有功能要求的一台母钟设备。

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时钟系统施工方案1. 引言时钟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在生活中起到时间管理的作用,还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金融和电信等领域。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现代技术的时钟系统施工方案,以保证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易使用性。

2. 系统需求分析为了确保时钟系统能够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我们首先进行了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确定了以下主要需求:2.1 高精度时钟系统需要具备高精度特性,以确保时间的准确性。

系统的时间误差应尽可能小于1毫秒,以满足各种高精度应用的要求。

2.2 高可靠性时钟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避免系统故障导致时间不准确或停滞。

系统应具备自动校正和故障检测功能,能够及时修复故障并保持正常运行。

2.3 易使用性时钟系统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以方便用户快速设置和调整时间。

系统应提供多种时间格式和时区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 系统设计基于以上需求,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时钟系统方案:3.1 主控模块时钟系统的主控模块采用嵌入式系统,包括主控芯片、时钟芯片和外设接口。

主控芯片负责系统的整体控制和数据处理,时钟芯片负责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信号,外设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3.2 时间同步模块为了保证时钟系统的高精度特性,我们引入了时间同步模块。

该模块通过与国家授时中心进行通信,以获取精确的时间信号,并根据信号对系统时间进行自动校正。

时间同步模块使用GPS或互联网作为通信手段,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

3.3 用户界面模块用户界面模块包括显示屏和按键等组件,用于显示当前时间和提供用户交互功能。

显示屏可以显示多种时间格式和时区信息,并提供亮度调节功能。

按键用于设置时间、调整时区等操作。

3.4 电源管理模块为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我们设计了电源管理模块。

该模块负责对系统电源进行管理,包括电源开关、电池供电和充电等功能。

电源管理模块还具备低功耗特性,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4. 施工步骤根据以上系统设计方案,我们确定了以下施工步骤:4.1 搭建硬件环境首先,需要搭建时钟系统所需的硬件环境。

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时钟系统施工方案1. 引言时钟系统即时钟及相关设备的组成,是组织内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时钟系统施工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方面。

2. 设计时钟系统的设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

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要素:2.1. 功能需求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明确时钟系统的功能要求。

例如,是否需要显示日期、闹钟功能等。

2.2. 位置规划根据组织内部的布局,确定时钟的安装位置。

首先要考虑的是时钟的可视度,以保证所有员工都能方便地看到。

其次,要考虑到时钟的布局美观和对整体氛围的影响。

2.3. 设备选择根据功能需求和位置规划,选择合适的时钟设备。

考虑时钟的尺寸、显示方式、电源需求等因素,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2.4. 网络连接如果时钟系统需要与网络进行连接,需要进行网络规划。

确定时钟设备的IP地址分配、网络设备的配置等。

2.5. 电源接入时钟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时钟设备的电源接入方式,例如插座、电缆等。

3. 安装在确定设计方案后,开始进行时钟系统的安装工作。

具体安装步骤如下:3.1. 安装支架根据位置规划,确定时钟的安装支架位置,并进行安装。

确保支架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时钟的重量。

3.2. 连接电源根据设备选择中确定的电源接入方式,将时钟设备连接到电源供应。

3.3. 网络连接如果时钟系统需要与网络进行连接,根据网络规划中的IP分配方式,将时钟设备连接到网络中。

确保连接正常并进行网络测试。

3.4. 固定时钟设备将时钟设备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并调整方向和角度,以确保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看到时钟。

4. 调试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时钟系统的调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工作。

具体的调试步骤如下:4.1. 时间校准根据时间标准,调整时钟系统的时间,确保精确无误。

4.2. 功能测试对时钟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显示、闹钟、日期等。

4.3. 网络连接测试如果时钟系统需要与网络连接,进行网络连接测试,确保时钟能够正常与网络通信。

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时钟系统施工方案

时钟系统施工方案时钟系统是指将时间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给各个时钟终端,实现时间同步显示的系统。

在不同的场所中,如学校、医院、商场、企事业单位等,都需要一个准确可靠的时钟系统来保证时间的同步和统一。

施工方案:一、系统设计:1. 需求调研: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场所的特点,了解系统所需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进行需求调研。

2. 系统布局:根据场地平面图,确定时钟布放的位置,考虑信号传输距离和传输方式,合理布局时钟终端的位置。

3. 选型设计:根据场所要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时钟终端、服务器和信号传输设备等。

4. 系统联网: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有线或无线网络方案,将时钟系统与现有网络进行连接。

5. 系统配置:根据客户要求,对时钟终端进行设置和调试,确保时间同步和显示的准确性。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时钟终端、服务器、信号传输设备、布线材料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确定施工人员:根据施工需要,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3. 施工工具:准备各种必要的施工工具,如电钻、电缆剥皮器等,方便施工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

三、施工步骤:1. 安装时钟终端:根据布局设计,将时钟终端按照规定的位置安装到墙壁上或悬挂在天花板上。

2. 布线连接:根据系统设计,将时钟终端与服务器、信号传输设备进行布线连接,保证信号的传输畅通。

3. 联网设置:对服务器进行设置和调试,使其能够正确接收时间信号并通过网络传输给时钟终端。

4. 确认同步:观察各个时钟终端的显示,在不同位置和距离下确认时间的同步和显示准确性。

5. 系统调试:对整个时钟系统进行功能和性能的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和可靠。

四、施工验收:1. 功能测试:对时钟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如时间同步、显示准确性等,确保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2. 效果评估:根据客户的评估标准,评估时钟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3. 验收交付:满足客户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验收和交付,完成时钟系统的施工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钟同步系统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审批表目录一、施工方案综述............................................................................................... - 3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 4 -三、施工步骤....................................................................................................... - 5 -四、风险分析..................................................................................................... - 14 -五、生产安全及文明施工................................................................................. - 14 -一、施工方案综述根据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PLC系统的改造技术要求和我公司对改造要求的理解来编制施工方案。

采用西门子以太网模块,结合多套系统的CPU功能,实现多系统之间的工业以太网下的时钟同步。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本改造系统将10套西门子CPU(其中包括S7-300和S7-400的CPU)组成两个时钟系统进行时钟同步。

本系统采用卫星时钟同步模块作为时钟源,西门子以太网模块CP443和CP343作为接口模块,并结合CPU的属性来实现时钟同步功能,将卫星时钟同步模块作为时钟主站,将所有PLC的CPU设置成为时钟从站,并激活时钟同步功能,系统网络图如下:时钟源时钟跟随图1 时钟系统一(HDPE)时钟源时钟跟随图2 时钟系统二(LLDPE)2.1 时钟同步说明本改造系统采用的是工业以太网 SIMATIC 模式时间同步,该模式结合 ISO 传输服务通常用于过程自动化。

通信处理器(CP)和同步CPU之间同步精度 +/- 10ms、分辨率 +/- 1ms。

卫星时钟同步模块作为时钟源,其余PLC的CPU(如 S7-300)配置为从时钟,那么主时钟时钟消息通过工业以太网传送到 CPU。

在CPU中设置时钟同步,能够选择从1秒到24小时时间间隔用于同步。

同步成功后,从站PLC与时钟源之间将会按照设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同步扫描。

2.2 组网方式组成两个时钟系统,按照就近原则,将同一机柜间的PLC组成一个时钟网络,PLC之间距离小于100米,无需铺设光缆。

2.3 触摸屏迁移由于现场PLC柜上安装有触摸屏,且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操作人员想要修改参数或者使用触摸屏,就要跑到不同的地方去操作触摸屏,为控制系统带来了不便,也不便于触摸屏的集中管理与控制。

在改造系统中,将触摸屏安装到操作台上,放置在控制室,针对不同的地方的触摸屏,操作人员可以集中在操作台上进行操作。

操作台需设置电源供触摸屏使用,触摸屏通过原有通讯模式与相应PLC之间进行通讯。

2.4 计划工期2016年4月23日至2016年4月29日,共7天。

三、施工步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施工分四阶段进行:GPS时钟接收器安装就位、系统网络搭建及触摸屏迁移、系统软件组态、系统测试。

3.1 GPS时钟接收器安装GPS时钟源安装于可接收卫星信号处固定,保证可实时更新系统时间,以备设备随时访问。

GPS接收线缆走地板线槽,应避免强电干扰。

时钟源主机安放于触摸屏的操作箱机柜内,时钟源接收的GPS 信号不对触摸屏的通讯产生干扰,应保证触摸屏的正常使用。

3.2 系统网络搭建及触摸屏迁移系统网络搭建本次时钟同步分为两系统:HDPE装置和LLDPE装置。

其中HDPE装置共有四套PLC系统:一套冰机系统、一套添加剂系统、一套风送系统、一套挤压机系统。

网络搭建以挤压机为起点,通过网线连接至添加剂系统,由添加剂系统连接至冰机系统,再由冰机系统连接至风送系统,最后由风送系统连至时钟源主机的网口,达到各系统访问时钟源的目的。

此外LLDPE装置共有六套PLC系统:一套添加剂系统、一套风送系统、一套挤压机系统、两套PDS 系统。

网络搭建以挤压机为起点,通过网线连接至添加剂系统,由添加剂系统连接至**系统,由**系统连接至风送系统,然后从风送系统连接至第一套PDS系统,再由第一台PDS系统连至第二套PDS系统,最后从PDS系统连接至时钟源主机。

网络通信应遵从各个系统互不影响为原则,将所有系统组成同一网络同一网段,能够独立的访问时钟源。

触摸屏迁移触摸屏从机柜们拆下后,安装在承包商提供两台触摸屏操作箱上,操作箱放置于操作台上,以备操作员进行操作修改数据。

在触摸屏迁移过程中,需延长触摸屏的信号线及电源线,信号线采用西门子DP通讯专用线缆,应走线槽切避免强电干扰。

3.3 系统软件组态1、HDPE装置HDPE装置包含四套独立的PLC控制系统:添加剂系统、风送系统、挤压机系统、冰机系统。

(1)挤压机系统挤压机系统四台电脑主机,包含两台服务器、两台操作员站(左、右)。

挤压机的项目原路径为D:\WUHAN\WUHAN_MP\WUHAN_MP,备份路径为D:\Archive Files\WUHAN\WUHAN_mp_201604231030_dfx。

1)工程师站(ESCL1)设置步骤如下:第一步,在CP443的属性中,为冗余CPU添加网络IP地址(#1 CPU地址:192.168.0.60、#2 CPU 地址:192.168.0.61),IP地址应与时钟源在同一网络段,如图3所示;图3 CPU添加网络IP地址第二步,在NTP模式中,为CPU添加时钟源主站(IP地址:192.168.0.250),通过以太网,时钟源向CPU实时发送时间;此外,在时区中选择北京所在时区(GMT +08:00),如图4所示。

图4 添加时钟源IP地址第三步,为工程师站(ESCL1)电脑系统添加时钟源主站(IP地址:192.168.0.250),通过以太网,时钟源向电脑操作系统实时发送时间,如图5。

至此工程师站(ESCL1)的设置完成。

图5 操作系统时间同步设置2)服务器1(OSSV1)设置步骤如下:第一步,为服务器1(OSSV1)电脑系统添加时钟源主站(IP地址:192.168.0.250),通过以太网,时钟源向电脑操作系统实时发送时间,如图5。

至此服务器1(OSSV1)的设置完成。

3)服务器2(OSSV2)设置步骤与服务器1(OSSV1)一致。

4)操作员站(CL2)由于操作员站(CL2)电脑主机没有安装CP1623通讯网卡,使用的是独立网卡,故将操作员站(CL2)的时间与服务器的时间同步,达到与时钟源同步的目的。

设置步骤如下:第一步,为操作员站(CL2)电脑系统添加服务器时钟主站(IP地址:192.168.1.112),通过以太网,服务器时钟向电脑操作系统实时发送时间,如图5。

至此操作员站(CL2)的设置完成。

(2)添加剂系统添加剂系统包含两台电脑主机,即两台操作员站(左、右)。

添加剂的项目程序原路径为:右边操作站E:\WHPLC0408,程序备份路径为D:\备份\WHPLC0408_20160423_dfx,右边操作站画面的备份路径为D:\备份\右边操作站被封20160423_dfx。

1) 工程师站(右边操作站)设置步骤如下:第一步,在CP443的属性中,为冗余CPU添加网络IP地址(#1 CPU地址:192.168.0.62、#2 CPU 地址:192.168.0.63),IP地址应与时钟源在同一网络段,如图3所示;第二步,在NTP模式中,为CPU添加时钟源主站(IP地址:192.168.0.250),通过以太网,时钟源向CPU实时发送时间;此外,在时区中选择北京所在时区(GMT +08:00),如图4所示第三步,工程师站(右边操作站)安装有CP1623通讯网卡,为1623卡分配本地IP地址(IP地址:192.168.0.120),如图6所示。

图6 1623卡分配本地IP地址第四步,为工程师站(右边操作站)电脑系统添加时钟源主站(IP地址:192.168.0.250),通过以太网,时钟源向电脑操作系统实时发送时间,如图5所示。

至此工程师站(右边操作站)的设置完成。

2)操作员站(左边操作站)设置步骤如下:第一步,由于操作员站(左边操作站)安装有CP1623通讯网卡,为1623卡分配本地IP地址(IP 地址:192.168.0.121),如图6所示。

将操作员站(左边操作站)的时间与时钟源主站的时间同步。

第二步,为操作员站(左边操作站)电脑系统添加时钟源主站(IP地址:192.168.0.250),通过以太网,时钟源主站向电脑操作系统实时发送时间,如图5。

至此操作员站(左边操作站)的设置完成。

(3)风送系统风送系统两台电脑主机,即两台操作员站(左、右)。

风送系统的项目程序原路径为:左边操作站C:\Program Files\SIEMENS\STEP7\S7Proj\Whhd_P_2,项目程序备份路径为左边操作D:WHHDPE\Whhd_prj20160414.Zip。

1)工程师站(左边操作站)设置步骤如下:第一步,在CP443的属性中,为冗余CPU添加网络IP地址(#1 CPU地址:192.168.0.64、#2 CPU 地址:192.168.0.65),IP地址应与时钟源在同一网络段,如图3所示;第二步,在NTP模式中,为CPU添加时钟源主站(IP地址:192.168.0.250),通过以太网,时钟源向CPU实时发送时间;此外,在时区中选择北京所在时区(GMT +08:00),如图4所示第三步,工程师站(左边操作站)安装有CP1623通讯网卡,为1623卡分配本地IP地址(IP地址:192.168.0.130),如图6所示。

第四步,为工程师站(左边操作站)电脑系统添加时钟源主站(IP地址:192.168.0.250),通过以太网,时钟源向电脑操作系统实时发送时间,如图5。

至此工程师站(左边操作站)的设置完成。

2)操作员站(右边操作站)设置步骤如下:第一步,由于操作员站(右边操作站)安装有CP1623通讯网卡,为1623卡分配本地IP地址(IP 地址:192.168.0.131),如图6所示。

将操作员站(右边操作站)的时间与时钟源主站的时间同步。

第二步,为操作员站(右边操作站)电脑系统添加时钟源主站(IP地址:192.168.0.250),通过以太网,时钟源主站向电脑操作系统实时发送时间,如图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