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合集下载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 最先:巴黎旧王宫的奥尔良廊与周围的折衷主义沉重柱式形成 强烈对比。
– 1883年出现了第一个完全的铁架、玻璃构成的建筑物:巴黎植 物园温室。
向框架结构过度:
– 1854年,生铁构架替代了承重墙:生铁时代,梁柱纤细的比例 替代了古建筑沉重稳定的印象,但并未完全摆脱古典形式的羁 绊。如:芝加哥保险公司十层大厦。纽约哈帕兄弟大厦。
– 而后:以铁作为房屋的主要材料,主要用于屋顶。 实例:巴黎法兰西剧院铁结构屋顶。
– 再后:在建筑构件上得以运用,如柱、梁等承重构建。先用在工 业建筑上,后用在民用建筑上。 实例:英国曼切斯特的萨尔福特棉纺厂首先选用了工字形断面。 英国布莱顿的印度式皇家别墅。
铁和玻璃:为了采光的需要
建筑本身的表现:
– 西方古典艺术风格走向没落。 – 简洁、廉价成为特征 – 二战后建筑与科学紧密结合,技术进展极快,思
潮混乱。 – 70年代后半期处于萧条时期,建筑理论已成系统,
技术手法已趋成熟。 – 城市规划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第一章 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 洲与美国的建筑
第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历史背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 发展
产生的问题:
– 人口恶性膨胀: – 住宅问题:土地私有/房荒/卫生与疾病/交通 – 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新需求与已有建筑形式的矛盾
影响:建设性的城市规划
第二节 建 筑 创 作 中 的 复 古 思 潮
复古思潮: 指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流行的古典
的古典建筑表现“民主”、“自由”、“光荣和独立”,尤以罗马复兴 为主。 代表作品:美国国会大厦
浪漫主义:
– 时间: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 地点:欧洲 – 时期特征: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的欧美建筑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A影响:1 工业城市因生产集中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交通,环境,城市混乱,居住区与工作地点距离过远,路程耗费体力2 城市住宅3 对建筑影响:1)反映当时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2)探索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新形式B 城市的探索:18世纪末,奥斯曼的巴黎改建计划后果:市中心的美化,贫民窟的外移。

第二节:C建筑的探索:一,复古思潮概念:复古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企图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寻求思想上得共鸣。

1 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概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是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产生原因:1)政治原因: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巴洛克,洛可可建筑使用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借用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扮演进步。

尤其是拿破仑时期效仿罗马的专制,出现了凯旋门,记功柱,广场等。

2)考古发掘的进展:尤其对古罗马,古希腊的考古代表作:法国:罗马式样为主,英国,德国希腊样式为主。

法国:1法国大革命前后,巴黎万神庙建筑师:部雷伟人博物馆,牛顿纪念碑方案勒杜巴黎维莱特关卡2 拿破仑帝国时代,凯旋门,玛德莱纳教堂外表雄伟,壮丽,内部常常吸取东方的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被称为帝国式(Empire Style)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英格兰银行,爱丁堡中学德国:勃兰登堡门(效仿雅典卫城的山门)建筑师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柏林老博物馆美国:希腊式样:美国国会大厦,仿巴黎万神庙。

罗马式样:宾西法尼亚银行2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概念: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得到一定的放映,提倡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文档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文档

外国近代建筑史一、近代建筑现象1.复古主义古典复兴希腊复兴:柏林宫廷剧院,柏林勃兰登堡门罗马复兴:雄狮凯旋门,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浪漫主义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国家浪漫主义)曼切斯特市政厅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哥伦比亚博览会——折衷主义建筑的大检阅,使新建筑思潮受到打击。

贡献:说明现代建筑使十分必要的,要发展现代建筑必须树立一个靶子,先推翻复古主义。

2.初期功能主义背景:资本主义初期,由于工业大生产的发展,促使建筑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施工方法出现。

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能够比较自由,因而影响到形式上的变化。

能从功能出发,但是对功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代表作:帕克斯顿水晶宫新材料:铁,玻璃,木的运用新方式建造:模数制(以玻璃的尺寸)缺点:将铁作成拱,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意义:低成本,高效率,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拉布鲁斯特图书馆巴黎国立图书馆:地面与隔墙全是铁架与玻璃制成,这样既可以解决采光又可以保证防火安全。

埃菲尔铁塔(328m):高架铁结构,突破古代建筑高度。

机械馆:四壁为大片玻璃,结构上首次使用了三铰拱的原理。

贡献:主张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让建筑师看到铁,玻璃在建筑中的作用示范,提倡了建筑要走工业化道路展示了建筑的出发点是功能这一基本原则。

二.前现代建筑活动1.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下半叶,在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影响下,在工业化发展的特殊背景下,由一小批英国和美国的建筑家和艺术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试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莫里斯红屋:平面根据需要布置成L型,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

2.新艺术运动比利时霍尔塔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新艺术运动的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装饰中大量应用铁构件。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主要建筑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各种代表建筑及风格〔设计者〕:法国古典〔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J.G.Soufflot〕、凯旋门〔J.F.Chalgrin〕。

英国古典〔罗马〕复兴〔不彻底〕:英格兰银行。

英国古典〔希腊〕复兴〔重要地位〕:爱丁堡中学〔T.Hamilton〕、不列颠博物馆(Sir Robert Smirke)。

德国古典〔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nghans〕、柏林宫廷剧院〔申克尔〕。

美国古典〔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Willian Thornton and trobe〕。

美国古典〔希腊〕复兴:宾夕法尼亚银行〔trobe〕浪漫主义又称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Sir Charles Barry〕哥特风格。

折衷主义也称集仿主义:巴黎歌剧院〔J.L.C.Garnier〕巴洛克和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Paul Abadie〕拜占庭和罗马风。

法国的古典复兴:1、净化建筑代表作:巴黎万神庙。

2、帝国风格特点:雄伟壮丽,内部具有东方和洛可可的装饰。

布赖顿英国皇家别墅:生铁构件。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51,帕克斯顿〕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埃菲尔〕“田园城市〞由霍华德提出“工业城市〞由加尼埃提出“带形城市〞由索里亚提出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设计的老实真挚。

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比拟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

“新艺术〞运动如此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装饰构思根本来源于自然。

红屋〔1859~1860,韦布〕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德国:奥尔布里希,贝伦斯。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1920年,勒柯布西耶创办杂志《新精神》。

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运动提供了一系列理论依据,表明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运动的到来。

城市集中主义者,拟建巴黎市中心区。

第一个几乎全部以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是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其尺寸系统是根据“模数理论制定的。

2、法古斯工厂是格罗皮乌斯早期重要成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成为第一做真正的“现代建筑”。

3、格罗皮乌斯从美国的建造方法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改进住宅建设的建议。

远在1910年,就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这是对建筑工业化最早的探索。

4、包豪斯前身魏玛公立建筑学院。

5、1926年,密斯设计了德国共产党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采用立体主义的构图手法。

1926年,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副主席,1927年在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规划主持。

30年后,巴特宁设计主持了国际住宅展览会。

6、阿尔托无疑是现在建筑最杰出与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派的理性和美国有机建筑的诗意,更有他独有的抒情,即对使用者在人情上的诚挚考虑。

普兰顿曾把他的作品称为是异质共存的建筑。

也有人把他称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建筑的联系人。

7、巴西利亚的规划方案——科斯塔;城市中心的三权广场与总统府为尼迈耶。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勒柯布西耶、尼迈耶。

8、前川国男的10层晴海公寓为日本住宅公团主板的东京港湾工业区住宅建设的著名实例。

丹下建三设计的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与纪念券门。

前川国男设计的京都文化会馆与东京文化纪念会馆。

林昌二设计的皇居旁大楼被认为是具有“战后日本现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建筑”。

9、战后城市重建,华沙模式——恢复以前的原样进行重建;鹿特丹模式,另起炉灶进行重建。

保护历史性城镇——威尼斯宪章。

10、最早的幕墙的实例是联合国大厦的秘书处大楼,被认为是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代表作的是利华大厦。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Peter Eisenman (1932~ ) Wexner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
Columbus, Ohio, 1989
The Gatehouse, New Canaan, 1994
Philip Johnson
The Architect’s House in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1990-92
外国建筑史
• 关于期末考试(古代+近现代)
闭卷
填空与选择30、默图40、综合思考30
• 考试时间:2009年01月06日 14:30~16:30
考前辅导时间:2008年12月30日 14:30~16:30
• 关于成绩
1. 三次作业
30%
2. 课堂演讲
20%
3. 期末考试
50%
锡罐碉堡、 不锈钢洋葱头
Fish Dance Restaurant, 1987 Frank O. Gehry
Chait/Day Office, 1991 Frank O. Gehry
National Netherlands Building, 1992
Frank O.
Gehry
Frank O. Gehry
2. 简述后现代主义理论主要观点,列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3. 试比较晚期现代主义(Late Modernism)与后现代主义 (Post
Modernism)。 4. 简述解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列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5. 名词解释: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新陈代谢派,新理性主义,
高技派,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符号学, 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Neo Modernism) ,建构 (Tectonic),游牧主义(Nomadism),简约,表皮, 透明性,新地域主义…… 数字建筑、软建筑、超表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田园城市: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实际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齐沃斯。

带型城市: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玛塔提出1883年。

美国的方格形城市:美国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是由地产投机商和律师委托测量工程师,对全国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地形的城市,做机械的方格形道路划分。

工艺美术运动(艺术与工艺运动):赞扬手工艺品,建筑主张到郊外做田园式住宅,拜托象征权势的古典建筑形式。

新艺术运动:(高迪)是欧洲建筑真正发出改变形式的信号,反对传统形式后现代主义:60年代对现代主义背离的趋势,一场风格运动解构主义:多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个人的,无中心,否定现代主义的原则和标准维也纳分离派:斯坦利住宅,新结构新材料必然导致新形式,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重演。

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年代兴起在美国兴起,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是他的特点。

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

水晶宫:第一次世博会的展览馆,开辟了建筑新形式及预制装配技术的新纪元。

红屋:工艺美术运动。

代表作。

平面根据功能布置成L型,使每个房间都可以自然采光,并用本地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摒弃传统的贴面装饰。

将功能材料造型结合对后世有重要启发。

表现主义: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象征某些思想和时代精神风格派:蒙德里安。

最简单的几何形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构图才是永恒(乌得勒支住宅)构成主义:很像工程构筑物未来派:否定文化艺术的规律和任何传统,宣称要创造新的未来的艺术草原住宅:造型力求新颖,摆脱折衷主义,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多建于森林地区与湖滨平面常做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层高低,出檐大,故室内较暗淡惯用水平线条,起居室开窗较大,以保持与自然接触屋面坡度平缓,外墙多为砖石本色,与自然协调卡洛斯卡帕:他对威尼斯丰富多变的水域空间特征、精湛的传统手工技术、传统材料以及城市建筑历史层次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至19 世纪下半叶的欧美建筑
一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1 工业城市新问题:人口、交通、环境、
卫生等; 2 住宅问题; 3 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科学技术
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
二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1 古典复兴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
启蒙运动
18世纪中叶,欧洲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封建制度和它 的意识形态猛烈开火。这个运动得名为“启蒙运动”, 以法国为中心。
启蒙运动的主要武器是批判的理性。启蒙主义者宣 扬唯物主义和科学,反对神学统治。作为启蒙思想主 要支柱之一的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突飞猛进。 启蒙思想产生了朝气勃勃的建筑潮,启蒙主义建筑理 论的核心,也是批判的理性。启蒙主义理论家们以理 性为矩度,实事求是地赞赏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和形式 的统一,但谴责它的装饰。这些理论突破教条主义, 把真正科学的理性精神带进了建筑领域。 另一些启蒙 主义的建筑理论家从经验论出发,反对古典主义先验 的几何学的比例教条。
国家由于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崇尚古代希腊、 罗马文化,采用严谨的古代希腊、罗马形式的 建筑。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 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 筑和纪念性建筑。法国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 中心,巴黎万神庙、雄师凯旋门、马德兰教堂 为典型实例。古典复兴建筑有罗马复兴和希腊 复兴两种,其中罗马复兴建筑在法国和美国比 较流行,希腊复兴建筑在英国和德国比较流行。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①英国第一座生铁桥:虽然采用了新材料,但许多装饰构件仍然采用古 典元素;初期生铁结构 ②桑德兰大桥于伦敦 ③法兰西剧院:真正以钢铁作为房屋的主要材料 ④英国----布赖顿皇家别墅:采用生铁细柱,使室内空间不受柱子影响 ⑤巴黎----奥尔良廊:铁和玻璃的配合使用 ⑥巴黎----植物园温室:以钢铁做成优美的骨架,再覆以玻璃 ⑦纽约----哈帕兄弟大厦:向框架结构的过渡,是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 墙 图书馆 ·法国----圣日内维夫图书馆(拉布鲁斯特) 杆件本身已经很纯粹----巴黎国立图书馆 虽然图书馆的平面很简单,但它的内部在力求创造通透的,不受空间约 束的大的空间的阅览室。 ·巴黎廉价商场----第一座以铁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具有全部自然采光 的百货商店。 博览会与展览会 ①伦敦水晶宫----帕克斯顿----1851年 ②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年
年11月11日设立的
无名战士墓。凯旋
门的上部是一个博
物馆,陈列着反映
雄师凯旋门
拿破仑生平事迹的 文献资料。
林肯纪念堂
不列颠博物馆
2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
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 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英国国会大厦
浪漫主义建
筑在艺术上强调 个性,提倡自然 主义,主张用中 世纪的艺术风格 与学院派的古典 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 筑上表现为追求 超尘脱俗的趣味 和异国情调。
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 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建筑 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 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 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 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
巴黎歌剧院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 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 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 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 期的祭坛形制;
三 新建筑的雏形
“水晶宫”共用去铁柱 3300根,铁梁2300根,玻 璃9.3万平方米,从1850 年8月到1851年5月,总共 施工不到九个月时间。 1852-1854年, 水晶宫被 移至肯特郡的塞登哈姆, 重新组装时,将中央通廊 部分原来的阶梯形改为筒 性拱顶,与原来纵向拱顶 一起组成了交叉拱顶的外 形。1936年,整个建筑毁 于火灾。
“水晶宫”虽然功能简单,但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 它所负担的功 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 部空间,最少的阻隔;
第二、 它要求快速建 造,工期不到一年;
第三、 建筑造价大为 结省;
第四、 在新材料和新 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 高度;
第五、 实现了形式与 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第六、 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 学质量,其特点就是轻、光、透、薄,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3 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建筑又称集仿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
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 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 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巴黎的圣心教堂, 它的高耸的穹顶 和厚实的墙身呈 现拜占廷建筑的 风格,兼取罗曼 建筑的表现手法; 芝加哥的哥伦比 亚博览会建筑则 是模仿意大利文理石建成的国会大厦是首都华
盛顿的象征。它坐落在市中心一个25.3米的高地上,高地因此被 称为国会山。中央主楼那高高的圆顶,是华盛顿最壮丽的景观之 一。大厦总高度87.65米。主楼中央的圆形大厅宏敞宽阔,金碧辉 煌,可容二三千人。
整个建筑物占地 1.6公顷,附近参、 众两院的6座办公 楼和国会图书馆, 均通过地道与主 体建筑连在一起。 现在看到的国会 大厦是1819年开 始重建的,直到 1867年才落成。。
“水晶宫”是一座展览馆,专为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大博
览会而设计建造。 “水晶宫”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
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宽408英尺(约124.4米),长1851英尺(约564 米),共5垮,高三层,由英国园艺师J·帕克斯顿按照当时建造的植物 园温室和铁路站棚的方式设计,大部分为铁结构,外墙和屋面均为玻璃, 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水晶宫” 。
雄师凯旋门 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又名星形广场)
中央,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凯旋门。它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
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的。是典型“帝国式”
风格。
凯旋门高49.54米,
宽44.82米,厚
22.21米,四面有券
门。中央券门高
36.6米,宽14.6米。
凯旋门正对爱丽舍
大街的一面是19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