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2)ppt课件
颅内肿瘤的护理常规 ppt课件

• 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 状 早期: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 后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临床表现
• 额叶:随意运动,语言表达及精神活动障碍, 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意力不 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 等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 1.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咳嗽吞 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者,头偏向一侧,定时翻身拍背, 雾化吸入
• 2.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可预防口腔感染,避免 压疮
• 3.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量及 性质
• 4.癫痫的观察及护理,有癫痫史或手术部位在额叶, 颞叶附近的,术后要观察有无癫痫的发生
手术放疗化疗伽马刀等术后观察和护理?观察生命体征1心电监护观察意识瞳孔gcs评分spo2rq1hq2h2患者意识清醒昏迷双瞳不等大对侧肢体偏瘫血压升高脉搏呼吸下降有水肿或血肿的危险立即通知医生3癫痫的观察及护理i保持环境安静禁用口表测体温ii注意癫痫发作密切观察先兆症状iii发作时注意安全解开衣领头偏一侧防止舌咬伤可用口咽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时用药术后观察和护理?药物治疗按时输入脱水剂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数在三个月之内,70-80%多半在半年之内。
按WHO 分类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级)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级) 胶母细胞瘤(Ⅳ级)
少支胶质细胞肿瘤
少枝细胞瘤(Ⅱ级) 间变性少枝胶质瘤(Ⅲ级)
室管膜细胞肿瘤(‖级)
混合性胶质瘤
少枝星形细胞瘤(Ⅱ级) 简便性少枝星形细胞瘤(Ⅲ级)
临床表现
• 胶质瘤发病缓慢,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 达数年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目录
• 颅内肿瘤概述 • 颅内肿瘤概述 •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需求 • 颅内肿瘤病人的日常护理 • 颅内肿瘤病人的康复护理 • 颅内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
01
颅内肿瘤概述
基础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患者 感染病菌。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预防褥疮 等并发症。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预防口腔 感染。
04
颅内肿瘤病人的康复护 理
康复评估与计划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情况、康复需求和预期目标,评估患者的 认知、语言、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制定个性化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训练内容、 时间安排和预期效果等。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最大 化。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给病人食用辛辣、油腻和坚 硬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
不适。
适量饮水
鼓励病人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 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
代谢和预防便秘。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休息
确保病人有足够的休息时 间,有助于体恢复和缓 解症状。
适度活动
在医生建议下,协助病人 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 太极等轻度运动,以增强 体质和免疫力。
经济支持
协助病人解决治疗和康复 过程中的经济问题,提供 必要的经济支持。
社会活动参与
鼓励病人积极参与社会活 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 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03
颅内肿瘤病人的日常护 理
饮食护理
营养均衡
为病人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 水果、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来源,
颅内肿瘤护理PPT课件

压术和脑脊液分流术。
• 3.放疗 适用于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或部位不宜
手术。分为内照射和外照射。
编辑版ppt
19
编辑版ppt
20
§4.3颅内肿瘤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
• 4.化疗 逐渐成为重要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但
在化疗过程中需防颅内压升高,肿瘤坏死出月及 其他不良反应。
阳痿,体重增加,毛发少。
生长激素瘤:在青春期发病为巨人症,成年人
发病为肢端肥大症。
促肾上腺激素腺瘤:表现为皮质醇增多,满月
脸,水牛背,肥胖,高血压等。
编辑版ppt
12
§3.4 常见颅内肿瘤类型及特征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良性,发生于第八对脑神经 前庭支,位于桥小脑角内,见于中年人, 肿瘤有包膜,界限清楚,表现为患侧神经 性耳聋,耳鸣,前庭功能障碍,三叉神经 受累和小脑症状,以手术为主,小于3cm可 伽玛刀治疗。
Acoustic Neurilemmoma
编辑版ppt
5
§2.1 颅内肿瘤分类
4.垂体前叶源肿瘤
✓ 垂体瘤
5.血管源血管肿瘤 ✓ 血管瘤
✓ 血管母细胞瘤
6.先天性肿瘤
✓ 颅咽管瘤
✓ 脊索瘤 ✓ 生殖细胞瘤
✓ 皮样囊肿
✓ 上皮样囊肿
——原发性颅内肿瘤
Pituitary Adenoma
Angioma
Angioblastoma
编辑版ppt
13
§3.5 常见颅内肿瘤类型及特征
——转移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 多来至肺、乳腺、甲状腺、 消化道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大多位于幕上 脑组织,多发,男性大于女性,有时脑部 症状出现在先,原发灶反而难以发现。
肿瘤护理 PPT课件 (2)

浸润癌:原位癌突破基底膜发生 浅的浸润,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胃癌、乳腺癌)
肿瘤—Tumor
6/92
病理:肿瘤分级(grading)no
肿瘤细 胞分化
2019/10/7
高分化
(Ⅰ级分化)
低度恶性
中分化
(Ⅱ级分化)
中度恶性
低分化(或未分化)
(Ⅲ级分化)
高度恶性
2019/10/7
肿瘤—Tumor
43/92
护理措施放射治疗护理no
预防感染:
查血象: 每周1~2次,WBC<3×109/L、 BPC<80×109/L须暂停治疗。WBC< 1×109/L,保护性隔离、限制探视。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019/10/7
肿瘤—Tumor
44/92
护理措施no
24/92
预防癌前病变no
皮肤与粘膜 乳房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老年皮肤角化 乳腺囊性增 胃溃疡
症
生症
包茎、包皮 炎
色紫痣(易受摩 乳管内乳头 萎缩性胃炎 隐睾症
擦部位)
瘤
慢性溃疡、瘘 纤维腺瘤 食管贲门粘 宫颈糜烂
管、窦道
膜增生
粘膜白斑(口、 外阴、宫颈)
慢性肝炎、 葡萄胎 肝硬变
2019/10/7
肿瘤—Tumor
7/92
病理:恶性肿瘤的转移
直接蔓延:向与原发灶相连续的组织扩散生长。
淋巴道转移 瀑布式转移 跳跃式转移
种植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 内的转移,最多见胃癌种植到盆腔。 血道转移
门静脉系统→肝 腔静脉系统→肺 椎旁静脉系统→骨
2019/10/7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颅内肿瘤又称脑瘤,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颅咽管瘤、垂体腺瘤、表皮样囊肿及转移性肿瘤等。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颅内肿瘤指发生于神经上皮、脑膜及垂体等颅内组织的肿瘤,其中近半数是恶性肿瘤;继发性颅内肿瘤多来自肺、乳腺、甲状腺及消化道等部位。
颅内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其临床表现因肿瘤的组织生物学特性和原发部位不同而异,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局灶症状,如意识障碍、癫痫及进行性运动和感觉障碍等。
CT或MRI检查是诊断颅内肿瘤的首选方法。
治疗原则主要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
【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个人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是否有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既往史:既往有无颅脑损伤和病毒感染史;是否有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暴露史;有无恶性肿瘤家族史。
2.身体状况(1)有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临床表现。
(2)有无癫痫发作、肌肉抽搐、偏瘫、失语及感觉障碍等。
(3)有无视力和视野改变、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4)有无眩晕、耳鸣、进行性听力减退及平衡障碍等。
(5)影像学检查有哪些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是否提示激素分泌异常。
3.心理社会状况(1)病人和家属是否了解颅内肿瘤的治疗方法,是否担心颅内肿瘤的预后。
(2)病人的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如何。
(二)术后评估1.麻醉、手术方式,术中情况;2.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伤口及引流情况;3.有无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及视力视野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自理缺陷与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肢体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及视力视野障碍等。
【护理目标】1.病人自理能力逐渐恢复,或自理能力缺失得到满足。
2.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被及时发现与处理。
颅内肿瘤患者的护理知识讲座ppt

第十一页,共二十页。
垂体 瘤 (Ti)
临床观察
▪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特点是生长缓慢 ▪ 垂体泌乳素腺瘤主要是以泌乳素增高、雌激素减少所致闭经、泌
乳不育为临床特征,又称Forbis-Albright综合征
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面对疾病,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并接受治疗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护理目标(Biao)与措施
护理目标
▪ 能及时发现患者的意识改变及颅压高的症状
▪ 护士能观察到(Dao)患者的焦虑情绪
▪ 患者不发生外伤、压疮等意外
护理措施
▪ 减轻颅内压升高所致的头痛和意识障碍程度
▪ 维护患者的安全,预防外伤的发生
➢ 肿瘤性质与颅内压增高的关系 ➢ 患病年(Nian)龄与颅内压增高的关系
第三页,共二十页。
临床 观察 (Chuang)
常见的肿瘤症状的评估
▪ 大脑半球肿瘤
➢ 精神症状
➢ 癫痫发作
➢ 锥体束损害症状 ➢ 感(Gan)觉障碍 ➢ 失语
第四页,共二十页。
临床 观察 (Chuang)
常见的肿瘤症状的评估
▪ 预防手术后合并症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开颅手术的术前术后护(Hu)理
护理措施
▪ 手(Shou)术前护理
➢ 完成一切术前检查,以评估心、肺、肾功能
➢ 鼓励患者及家属面对手术 ➢ 完成手术前准备 ➢ 手术日清晨的准备 ➢ 特殊手术准备 垂体瘤经鼻蝶入路的患者,术前3d开始用抗生素滴鼻
液滴鼻,手术前1d剪去鼻毛
▪ 循环系统的观察 ▪ 维持体温的稳定
▪ 保持安静
肿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1. 手术治疗
是切除实体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 恶性肿瘤的手术方式有:
• 根治手术——适用于早、中期肿瘤。 • 姑息手术——适用于部分晚期肿瘤。
2. 放射治疗
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不同, 可分为3类
皮肤的反应分为三级 照射野皮肤的护理
(六)营养支持的护理
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清 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七)疼痛的护理
“三级阶梯疗法”
(八)健康教育
坚持后续治疗,定期复查 健康指导 肿瘤的三级预防
谢谢!
SUCCESS
THANK YOU
2020/9/30
5. 皮肤反应表现为皮肤干燥、色素沉着。全 身瘙痒时,可用止痒剂;出现斑丘疹时, 要防止溃疡破溃感染;全身剥脱性皮炎, 须用无菌布单保护隔离
6. 脱发可用头皮降温方法。注药前5~10分 钟,头部放置冰帽,注药后维持30~40分 钟,可防止药物对毛囊的刺激
(五)放射疗法的护理
1、全身反应的护理 2、皮肤反应的护理
三、肿瘤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局部、全身、辅助检查 3、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
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
• 震惊否认期(shock and denial stage) • 愤怒期(anger stage) • 磋商期(bargaining stage) • 抑郁期(depression stage) • 接受期(acceptance stage)
• 部分良性肿瘤可致恶性后果: 如 肾上腺髓质肿瘤常伴恶性高血压
二、病因
外界
病
因素
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病因
后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创伤性动脉瘤
临床表现:
出血症状 局灶症状
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大 小及周围解剖结构 1. 未破裂可无任何症状 2. 破裂出血即表现 为SAH与颅内血肿 1.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 瘤---动眼神经麻痹 2.巨大动脉瘤形成局部 占位,影响视路视力视野 改变
前交通动脉瘤及破裂出血的示意图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直径小于3cm者可采用伽马刀治疗。
第三节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一、颅内肿瘤
原发性肿瘤:起源于颅内各种组织 继发性肿瘤: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转移
发病部位以大脑半球最多,其次为鞍区、小脑脑桥角、小脑、 脑室及脑干。
颅内肿瘤好发部位:
星形细胞瘤、胶质细胞瘤——大脑半球的皮层下
室管膜瘤——脑室壁
髓母细胞瘤——小脑引部
脑膜瘤——与蛛网膜颗粒分布一致,多见于矢状窦旁和大脑凸面 神经鞘瘤——桥脑小脑角 垂体腺瘤——鞍区
3D-DSA 图示
治疗
非手术治疗:绝对 卧床休息,对症处 理,控制血压,降 低颅内压,预防痉 挛,止血。
手术治疗: 开颅夹闭动脉瘤蒂 是首选方法。也可 采用动脉瘤血管内 介入治疗。
动脉 瘤血 管内 介入 治疗 示意 图
护理措施:
告知相关知识
1.避免诱因 2.注意安全 3.及时就诊
预防再次出血
临床表现:
疾病早期: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如畏寒、 发热、头痛、呕吐及颈项强直。
脓肿形成后:颅内压增高或局部脑受压症状。
病人可突发高热、昏迷、全身抽搐、角弓反张甚至死亡。
处理原则
急性期:高效广谱抗菌素控制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颅脑手术术后第一天即可进流质饮食; 较大的颅脑手术和全麻手术后要禁食2~3天。
-
19
3.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早期,创腔引流瓶(袋)放 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 手术48小时后,可将引流瓶(袋)略放低。注意观 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及性状。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颅内出血:是颅脑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 (2)颅内压增高、脑疝: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3)脑脊液漏:注意伤口、鼻、耳等处有无脑脊液 漏 (4)尿崩症:主要发生于鞍上手术后病人出现多尿、 多饮、口渴,每日尿量大于4000ml,尿比重低于 1.005.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
肺部并发症发病率可达33%。
• 2、术前肺部感染未控制 • 3、术前合并老慢支 • 4、气管插管麻醉时间长 • 5、术后呕吐致误吸
-
22
• 术后早期使用呼吸机期间由于呼吸机的辅助,
给予高浓度的氧,有针对性增加潮气量,减少 患者的呼吸做功,增加氧合,使低氧血症得到 改善,部分患者的血氧浓度甚至达到正常水平, 就是术后6h最高的原因,但是上述因素对患者 的影响并未消失。拔除气管插管后,失去了呼 吸机的辅助,患者的呼吸做功增加,上述因素 的影响,即逐渐显现出来,因此自术后6h起 PaO 2 呈下降趋势,而随着医疗、护理干预治 疗取得效果,患者的PaO 2 水平又有所回升。
-
17
术后护理
颅内肿瘤在术后常出现一些并发症和不 良反应,会直接导致手术的效果,因 此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建 议患者家属需要注意以下护理,让患 者防止不必要的感染和并发症。对术 后低氧血症的处理尤其重要。
-
18
1. 一般护理 (l)体位:全麻未清醒者取侧卧位;意识清醒、 生命体征平稳后采用头高足低位;
-
15
护理问题
l.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和手术有关。 2.自理能力缺陷 与肿瘤压迫导致肢体瘫痪 以及开颅手术有关。 3.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脑脊 液漏、癫痫、感染等。
-
16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 (1)体位:头高足低位 (2)加强营养:保证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人 (3)加强生活护理,满足病人自理需求:保证足够的 睡眠和休息,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要注意满 足病人生理生活需求。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的呕吐物和分 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痰液黏稠时雾化吸人, 防止肺部感染。 3.术前准备: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避免颅内压 增高的因素;做好皮肤准备等常规准备。
-
20
对颅脑手术后低氧血症的处理
• 低氧血症是指患者动脉氧使心率加快、血 压升高,加重脑组织的缺血、水肿和坏死, 并影响到细胞的代谢、电解质的平衡。低 氧血症作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已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关注。
-
21
影响低氧血症的因素
• 1、吸烟、吸毒 术前长期吸烟的患者术后
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性或直接侵入颅内的肿瘤。
-
3
病因
病困目前不完全清楚,病因目前尚不 清楚,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 素及生物因素。 多使用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分类:
-
4
分类
各种颅内肿瘤发病率
5.7%
0.7%
3.6% 8.5%
1.6%
40.4%
10.2% 12.3%
16.9%
-
胶质瘤 脑膜瘤 垂体瘤 神经鞘瘤 先天性肿瘤 血管性肿瘤 原发肉瘤 转移瘤 其它
•。
2.内分泌激素的检测 泌乳素( PRL)、生长激素 (G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测定有助于鞍区肿瘤的诊断。 3.脑电图及脑电地形网 对人脑半球凸面病灶有较高的定 位价值。
-
14
治疗要点
(一)降低颅内压 以缓解症状,争取治疗时间。常 用治疗方法有脱水、激素、冬眠低温和脑脊液外 引流。 (二)手术治疗 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包括切除 肿瘤、内减压术、外减压术和脑脊液分流术等。 (三)放疗和化疗 (四)其他治疗 如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以延 长生命。
-
11
(二)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 局灶症状是指脑瘤引起的局部神经功能紊
乱。有两种类型,一是刺激性症状,如癫痫、 疼痛、肌肉抽搐等。
-
12
㈢内分泌功能紊乱
鞍区肿瘤常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如女 性停经、泌乳、男性性功能障碍、巨人症、 不育症等。
-
13
辅助检查
l临床上常用X线、CT、MRI、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 内分泌激素检测。但是CT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脑成 像技术,MRI对脑组织的细微分辨优于CT。
颅内肿瘤的护理
神经外科 李湘萍
-
1
学习目标
1.了解颅内肿瘤的病因、分类 2.掌握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了解颅内肿瘤的治疗原则 4.掌握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问题 5.会对颅内肿瘤病人实施护理
-
2
概述
颅内肿瘤( intracranial tumors)包括原发性
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脑
-
8
2.视神经乳头水肿
• 是颅内压增高重要的
客观体征,中线部位 及幕下的肿瘤视神经 乳头水肿出现早,幕 上良性肿瘤出现较晚, 部分病人可无视神经 乳头水肿
-
9
3.呕吐
呕吐呈喷射性,多伴有恶心。幕下肿瘤 由 于呕吐中枢、前庭、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故 呕吐出现较早而且严重。
-
10
除上述三主征外,还可出现视力减退、黑 朦、复视、头晕、猝倒、淡漠、意识障碍、 大小便失禁、脉搏徐缓及血压增高等征象。 症状常呈进行性加重。当脑肿瘤囊性变或瘤 内卒中时,可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5
临床表现
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 高 及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两大部分。
-
6
(一)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头痛
颅高压
三主征
呕吐
视乳头 水肿
-
7
1.头痛
颅后窝肿瘤可致枕颈部疼痛并向眼眶放射。 头痛程度随病情进展逐渐加剧。幼儿因颅 缝未闭或颅缝分离可无明显头痛。老年人 因脑萎缩、反应迟钝等原因头痛症状出现 较晚。
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
胎组织等, 多为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以星形细胞最 多见,其次为脑膜瘤和垂体瘤等,以大脑半球发 病最多;儿童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7%,发病 率仅次于白血病,以后颅窝和中线部位肿瘤为多。 20-50岁多见,40岁左右是发病高峰期;成年患 者而继发性颅内肿瘤系身体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