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技术文件管理规范 精品

合集下载

生产部技术文件管理及下发规范

生产部技术文件管理及下发规范

1、目的规范在生产过程中(包括采购、进厂、组装、调试、出厂、包装等环节)所使用的技术准备车间下发的技术性文件,实施全面有效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使用的技术性文件。

3、管理职责3.1 工艺技术部负责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技术文件进行管理和编制。

包括:技术中心下发的技术资料、生产工艺文件、生产过程中技术文件的导出(或变更)等。

3.2技术部文件管理员负责所有技术性文件的管理,包括文件的接收、保存及下发,对生产部各部门接收的文件进行受控管理(加盖试制、作废、受控章),做好收发记录。

3.3 各产品工程师负责相应技术文件的编制,技术主管负责审核,技术总监、厂长批准自签订日期后加盖印章后生效。

3.4 生产部各车间对接收的技术性文件进行保存和使用,各部门也应做好内部收发记录,防止丢失,如果丢失,应及时报技术部备案并补发相应文件。

3.5文件下发后需要更改的,由相应产品工程师填写《更改通知单》,同时提交更改后的文件,审核、批准后自签订日期后生效。

3.6 技术部负责仓储中心所使用的技术资料进行全面的受控管理,包括实时更新、收发记录、加盖受控章等。

4、文件执行过程控制:4.1 所有下发到各车间的技术文件均需要手签编制、审核、批准,有效签字人员名单见附件1,同时加盖生产部内部印章后有效,签字不全或无印章的文件可不接收。

4.2 技术文件如有更改,相应更改后的技术文件必须同更改通知一同下发。

4.3 生产部各个车间均应按照有关文件进行生产操作,没有相应文件的可不执行,严禁任何形式的口头传达。

4.4 盖有“试制”章的文件可在文件上进行手工修改,相应产品工程师、技术主管或技术总监签字后生效。

附件1:生产技术部下发的技术文件签字有效人员名单注明:如上述签署人员有变化,会及时更新此文件。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编号:公司ZD-045 发行版次:01 修订次数:0 页数:1/1 编制人:技术研发中心修订人:制度建设小组批准人:总经理日期:2012-12-07 日期:2012-12-10 日期:2012-12-15一、目的为保持已有技术工艺文件的完整性,统一技术文件的管理标准,确保所编制和管理的技术文件是正确、有效和一致的;有效控制技术文件,使之能完全指导生产,以保证质量和生产正常进行,避免混乱,为使公司的技术文件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生产现场所用的技术文件为最新有效版本。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涉及到的所有技术文件,包括:设计文件、产品图样、工艺图样和工艺文件等技术文件,也包括一定范围的外来标准和客户提供的图样等。

三、职权和职责1.技术研发中心技术部是技术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并负责所有技术文件编号、发放、回收、归档,以及文件更改、作废的处理。

2.技术文件的编制和管理:技术研发中心技术部负责人负责编制,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审核,由总经理批准。

3.生产用工艺文件,如工艺路线单、工序卡、过程卡、工艺图纸、作业指导书,由制造中心各生产部专人编制,完成后送技术研发中心技术部负责人审核,由技术研发中心总监批准。

4.外来图样、标准由负责人识别、核对,经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审核报总经理批准。

四、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1.技术文件是公司的核心机密,是公司进行生产和管理工作共同的依据,是公司在同行中保持一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公司的技术文件属于公司所有,每一位员工都有义务和责任保证技术文件的完整性、一致性以及保密性。

2.技术文件的定义:技术文件是指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操作规范、客户提供的图纸图样、各种技术标准、技术通知以及技术培训资料等。

3.技术文件包括:设计文件、结构(或生产)图纸、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外来标准和图样,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等。

技术文件管理规范JS-001

技术文件管理规范JS-001

企业质量体系标准Q/GTUKB-WI-JS-001-2006技术文件管理规范受控状态:受控颁发编号:编制:彭良泰审核:郭鲁民批准:苑永海2006-01-01发布 2006-01-01实施烟台金潮宇科蓄电池有限公司编制文件修订记录表Q/GTUKB-QP-01-011一、总则:为了保持已有工艺技术文件的完整性。

使之不折不扣地应用于生产,以保证质量和生产进行,避免文件的错误使用。

特制订本制度。

二、管理业务与分工1、技检部负责本标准各项编制、管理、审批、发放、档案保存、保管、销毁、修改及有关的事项的确定。

2、行政人事部负责监督管理。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1、技术文件的种类:1)量要求性文件:A、产品质量标准B、过程及产品质量标准C、原材料质量标准D、包装质量标准2)方法性文件A、工艺规程B、检验规程C、工艺作业卡D、设备操作、保养、检修规程E、工序质量特性分析表F、各种图纸G、各种记录表格2、作业细则填写方式1)技检部必须建立技术文件管理台帐。

掌握本厂全部技术文件的情况。

其台帐至少包括:编号、名称、印制总数,储备数量,文件编制时间,发布时间,停止使用时间,回收数量及销毁情况。

2)文件接收后,每月技检部根据文件接收记录,登记台账。

3、文件的归档及保管技术文件的保管由技检部按档案管理标准进行保管,厂内发行的技术文件,除按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外,仍须对储备待发的文件进行登记保管。

4、技术文件的复制与分发技术文件的复制打印由技检部管理并分发,必要时在行政人事部备案。

技术文件发放时,要作好“技术文件发放登记表”进行文件名称、编号、日期等内容的登记,接收人员应有登记表上签收。

5、技术文件的借用按《文件控制程序》管理标准有关规定内容执行。

6、技术文件的修改与审批1)当工程技术人员或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提出对不合理或者已经落后的技术文件时,由技检部专业的工程师分析确定是否需要修改。

2)技术文件确定修改后,由技检部该专业的工程师填写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最新版)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管理制度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SJ/T207.1~3-1999《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第1~3部分》3.1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所包含的信息构成了产品技术状态基线。

必须以产品为单位,提出明确的产品技术状态信息。

它包括产品的定义和使用信息,即:要求/规范(技术指标)、设计图样、零件清单、软件清单、模型、试验规范、维护和操作手册及文件版本号。

3.2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关键件、重要件,应在文件中进行标识,确保关键件、重要件的可追溯性。

对静电敏感器件、湿度敏感器件等,应予以标识,以便加强防护。

3.3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应以产品或整件为单位成套,归档图样文件需会签完整。

其编制要求和填写格式及十核、齐套、会签及更改,并对产品图样的正确性、现行有效性负责。

对应用软件工具,研发过程中的电子文件及其修改状态、文件的版本、流转进行掌控,对电子文件的质量负责。

品图样完整、安全和回收负责;销售服务部:负责收集、整理、提供有关产品销售合同、技术协议、来自顾客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

技术管理部:负责收集、整理有关产品研制合同、技术协议、设计任务书、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定型5.会签5.1会签的产品图样由设计师负责提供,未经会签的图样不得归档和投入生产。

5.2会签路线产品图样按下列规定逐级会签:拟制审核工艺(需要时)标准化批准研发试制阶段加工所需图样的会签可简化为:拟制审核批准5.3会签者权限会签者权限见表1。

5.4会签者的职责5.4.1拟制a.对所设计产品的结构、性能、参数的正确、公差和材料的选择、及对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加工要求及公差的合理性负责。

b.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编制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定,内容正确、清晰。

c.标题栏、明细表及其他文件填写正确、完整。

5.4.2审核a.对所设计图样进行审核校对,对设计中的错误提出修正建议,保证设计图纸质量。

b审查设计文件是否贯彻了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c审查公差配合尺寸基准面的选用是否合理,材料、涂复的选用及表面粗糙度和热处理要求等是否合适。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生产技术文件的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文件的质量和效益,保证生产技术文件的安全、完整、准确、及时的传递和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生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

三、职责分工1. 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和修订工作;2. 各生产车间负责生产技术文件的传递和使用,确保生产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生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4. 公司领导负责对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四、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审核1. 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应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2. 生产技术文件编制完成后,需经过部门内部的审核,审核人员应对文件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并确保文件的合规和完整;3. 若生产技术文件需要修改或修订,应经过相应部门的批准和审核,修改后的文件需重新进行审核。

五、生产技术文件的传递和使用1. 生产技术文件应通过正规途径进行传递和使用,不得私自传递或修改文件;2. 生产技术文件需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传递,传递前需进行确认和登记,确保文件的安全和准确传递;3. 生产技术文件的使用应按照文件内容和要求进行,不得擅自进行修改或变更;4. 生产技术文件使用完毕后,应按规定进行归档和保存。

六、生产技术文件的保密1. 生产技术文件属公司的商业机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泄露或外传;2. 生产技术文件的传递、使用都需进行严格的保密管理,确保文件的安全和完整性。

七、生产技术文件的管理1. 生产技术文件需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文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 生产技术文件需进行分类和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3. 生产技术文件需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查,确保文件的合规和完整性。

八、生产技术文件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工作需定期进行检查和审查,确保文件的合规和完整性;2. 将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工作纳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3.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需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效果。

《技术文件编制及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编制及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编制及管理制度》1.良好的技术文件不仅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质量保证体系不可或缺的基本部分。

因此,公司每一个员工都负有编制、执行各种文件的责任。

2.技术文件是指公司颁布的用于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文件,包括药品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所有文字、符号、图表。

3.技术文件管理是指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生效、废除、复印、分发、收回及保管的一系列过程的活动。

4.公司所有技术文件必须有系统的编号,以便识别、控制及追踪。

编号规定如下:管理制度类smp-xx-xx标准操作规程sop-xx-xx记录凭证、台帐、状态标志rec-xx-xx4.1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smp-ry-xx设备管理类制度smp-sb-xx物料管理类制度smp-wl-xx卫生管理类制度smp-ws-xx生产管理制度smp-sc-xx质量管理制度smp-zl-xx销售管理类制度smp-xs-xx4.2标准操作规程:人事类sop-cr-xx岗位职责sop-gw-xx设备类sop-sb-xx物料类sop-wl-xx卫生类sop-ws-xx清洁类sop-qj-xx验证类sop-yz-xx生产类sop-sc-xx工艺规程sop-gy-xx针剂车间sop-zj-xx包装车间sop-bz-xx质量标准sop-zb-xx质量管理sop-zg-xx质量检验sop-zl-xx市场营销类sop-xs-xx部门职责sop-bm-xx4.3记录凭证、台帐、状态标志:人员类记录rec-ry-xx设备记录rec-sb-xx物料记录rec-wl-xx卫生记录rec-ws-xx生产部记录rec-sc-xx针剂车间记录rec-zj-xx质量管理记录rec-zg-xx质量检验记录rec-zl-xx销售记录rec-xs-xx状态标志rec-zt-xxsmp、sop、rec后的两个英文大写字母表示某类文件的两个关键汉字的拼音的首字。

文件编号最后五位数字“xx”,前三位代表在该文件中的顺序号,后二位代表修订版号,如某文件编号sop-sc-007-02表示该文件是生产部标准操作规程类文件中的第7个规程的第二修订版。

技术管理规范(例文)

技术管理规范(例文)

产品生产技术管理规范受控状态受控发放号码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时间:日期: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一、总则本规范旨在完善公司的技术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的技术管理水平,使公司技术管理和技术保证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更好地服务于生产,使生产有序、稳定进行。

同时不断依靠技术进步使生产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同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技术管理流程。

二、细则1、技术管理体系流程产品工程师车间技术副主任车间工艺员岗位操作员工2、职责划分2.1采购部负责原辅料的采购,合格供应商的考察和选定。

2.2仓储车间负责原辅料的验收,送检(摇瓶试验)、储存,发放。

2.3品控部负责原辅料及产品制造过程中相关工艺控制点的检测,原辅料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2.4制造车间负责工艺的执行和核查。

2.5菌种中心负责菌种选育提供和生产菌种。

2.6产品工程师负责工艺规程的制定和工艺的核查、工艺改进提高、工艺技术分析总结。

2.7生产部生产工艺的核查,工艺技术问题的集中协调,批生产记录的收集和保存。

3、管理程序3.1原辅料管理:3.1.1 验收3.1.1.1 原辅料采购到公司后,先核对有无采购计划,目测品种、规格、外观、包装来源等是否符合计划要求,是否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符合要求者进行计量、点数、填写来货记录(内容包括:编号、品种、数量、规格、产地、外观情况、进货单位、进货时间、购货人)。

3.1.1.2 原辅料计量时,要求使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

3.1.1.3 所有入库原辅料均要进行数量复核。

3.1.1.4 称量后要及时填写称量记录。

3.1.1.5 目测合格后,按要求放置存放区,保管员编制物料入厂批次,挂上“待验牌”,填写请验单,送至QC,对规定的原材料送菌种组进行条件试验。

3.1.1.6 保管员接到物料检验合格报告单后去掉“待验牌”,挂上“合格牌”,填写货位卡,配合采购人员立即办理入库手续。

3.1.1.7 保管员接到物料检验不合格报告单后去掉“待验牌”,挂上“不合格牌”,单独存放在不合格区,等候采购主管处理。

生产文件管理制度

生产文件管理制度

生产文件管理制度1. 引言生产文件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

本制度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并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记录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

3. 主要内容3.1 文件分类根据文件的内容和用途,将生产文件分为以下几类:•技术文件:包括工艺文件、生产标准、工艺规范等。

•计划文件:包括生产计划、生产任务书等。

•质量文件:包括质量检验记录、质量问题报告等。

•资料文件:包括生产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参数等资料。

•其他文件:包括会议记录、工作汇报、通知等。

3.2 文件命名规范为了方便文件的查找和识别,文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命名。

规范如下:•文件名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反映文件的内容。

•文件名应使用英文或数字,避免使用特殊字符和空格。

•文件名中应包含日期信息,以便对文件进行时间排序。

3.3 文件的编制与审批流程生产文件的编制和审批流程应符合以下要求:•文件的编制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文件的审批流程应遵循相应的规定,确保审批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审批流程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以确保流程的高效完成。

3.4 文件的存储和归档为了确保生产文件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需要对文件进行存储和归档,具体要求如下:•文件的存储应采用统一的电子化管理,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文件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规则进行归档,方便文件的查找和检索。

•归档的文件应妥善保存,防止丢失和损坏,并定期备份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3.5 文件的传递和传阅生产文件的传递和传阅应符合以下要求:•文件的传递应通过正式渠道进行,确保信息的传递准确和及时。

•传递的文件应加盖传递记录章,记录传递的时间和人员等信息。

•文件的传阅应限制在有需要的人员范围内,并进行记录和管理,避免信息的泄露和误用。

4. 相关责任和要求生产文件管理的相关责任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生产部门负责人要负责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存储工作,并确保文件的及时传递和归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归档范围和要求
5.1.1资料员依据部门的文件管理规定,准备表头,作为相关人员文件存档使用。
5.1.2由部门经理按照事业部保密制度的规定,确定文件的密级。
5.1.3由资料员定期向文管中心提供文件清单。文件归档及管理的相关内容详见《事业部文件管理规范5.1》。
5.2文件存档规则
5.2.1在研发过程中,为方便项目组成员查找资料,研发项目资料存在项目主持人处。
7.9《SMY-SXZ-WJ-01-03会议记录》
7.10《SMY-SXZ-WJ-01-04描仪事业部规范文件一览表》
7.11《SMY-SXZ-WJ-01-05文件审批追溯记录表》
7.2《QH-04-02文件更改申请表》
7.3《QH-04-03文件资料领用申请表》
7.4《QH-04-04文件资料最新状况一览表》
7.5《QH-04-05外来文件清单》
7.6《QH-04-06文件销毁申请》
7.7《QH-04-07文件资料借阅,复制记录》
7.8《SMY-SXZ-WJ-01-01文件制修订会签表》
技术文件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加强研发部文件的管理,确保文件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避免信息机密的泄露,便于各种文件合理有效地保存与利用,特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适用对于研发部各种技术资料,各种文档管理全过程的控制。
3 职责划分
3.1由部门经理组织技术文件的编制(包括密级划分,技术资料的使用权限等)和审核,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整理、归档和借阅。
6.4《QH-GF-22保密规范》
6.5《SMY-SXZ-WJ-01事业部文件管理规范》
6.6《SMY-SXZ-WJ-01-附1扫描仪事业部文件归档范围》
6.7《SMY-SXZ-WJ-01-附2扫描仪事业部文件密级规定》
6.8《SMYΒιβλιοθήκη SXZ-WJ-01-附2扫描仪事业部文件编号规定》
7质量记录
7.1《QH-04-01文件资料发放与回收记录》
3.2各子项目负责人组织各子项目技术文件的制定和审核。
3.3各技术主管负责组织该技术领域内相关技术文件的制定和审核。
3.3资料员按文管中心文件管理的统一要求负责相关技术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借阅,定时制定和更新文件目录清单。
4 工作流程
4.1技术文件编制流程:
N
Y
4.2 技术文件归档管理流程
5 工作内容
5.2.2研发项目文件由项目主持人按研发阶段进行存档,存档方式由资料员提出统一的格式。
5.2.3研发项目结束后,项目主持人将研发项目资料转交资料员存档。
6相关文件
6.1《UNIS/信息-02-04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6.2《UNIS/信息-02-36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3《QH-GF-21科技档案管理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