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19级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节古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2.请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为下文铺垫。

2.诗人借周瑜火烧赤壁的胜利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自已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的抑郁不平。

【解析】1.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

“折戟”为小;“赤壁之战”为大,“国家的命运”为大。

“折戟”是引起诗人抒发感情的工具,同时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

2.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借赤壁之战这则历史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019-2020学年度广东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2部分 专题2 诗歌鉴赏

2019-2020学年度广东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2部分 专题2 诗歌鉴赏

(2018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菊和蔗泉观察①韵[清]袁枚千红万紫尽漂流,开到寒花岁已周②。

晚节不嫌知己少,香心如为故人留。

影摇落叶东篱短,帘卷西风小室幽。

白发渊明谁作伴?一枝黄雪满庭秋。

【注】①蔗泉:熊蔗泉,袁枚好友。

观察:官名,清代对道员的别称。

②周:完。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岁末时节菊花凋零、衰败的样子。

B.颔联将菊花人格化,写其“晚节”和“香心”。

C.颈联化用典故,营造出冷寂、静谧的氛围。

D.尾联用了设问,内容上呼应了颔联的“知己”和“故人”。

A[A项,曲解文意。

首联描写了“菊花凋零、衰败的样子”错误。

首联是写万紫千红的花卉大都随风飘逝,而只有菊花在寒冬里依然绽放,时光飞逝,一年又要过去了。

这是在赞菊花。

其余三项是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设题的,分别运用了拟人、化用典故、设问的表现手法。

][解题技法指导]一、了解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设误角度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点主要是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命题人主要从4个角度进行设误。

二、掌握诗歌鉴赏选择题的答题步骤1.读懂诗歌疏通诗意,读懂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景”和“情”,是做诗歌选择题的前提。

2.逐一比对逐项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结合学过的诗歌鉴赏相关知识,聚焦比对,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错误点。

3.综合比较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排除法确定符合要求的答案。

[当堂即时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示秬秸[注]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素材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第一章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表三

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素材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第一章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表三
表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见活用词语归纳
例句
词语
解释
活用方式
出处
1.学而时习之

按时
名词作状语
《〈论语〉十二章》(七上)
2.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3.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4.温故而知新
故、新
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形容词作名词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乐,把……当作乐趣
意动用法
6.饭疏食饮水
名词作动词
6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
名词作状语
《隆中对》(九上)
64.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形容词作动词
《出师表》(九上)
65.吾义固不杀人

坚守道义
名词作动词
《公输》(九下)
66.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入侵
6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
名词作动词
68.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形容词作动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
第一个“亲”
以……为亲
意动用法
《大道之行也》(八上)
29.不独子其子
第一个“子”
以……为子
30.虽乘奔御风

飞奔的马
动词作名词
《三峡》(八上)
31.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八下)
32.任意东西
东西
向东向西
名词作状语
3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轩邈
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形容词作动词
34.亲旧知其如此

旧友、旧交
打洞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③。

(注释)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从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1.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首联:色美(花色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

颔联: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同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

2.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

【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诗歌的前两联“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的意思是: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首联描摹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突出其色美;颔联用陶令、罗含之典,突出了菊的味香,烘托菊花高贵品格。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试题分析:体味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古典诗词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大多较为含蓄,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诗歌的前两联突出“菊”的美好品质,颈联用“禁重露”“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暗含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

尾联则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

尾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的意思是: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所以,这首诗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菊花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入朝的思想。

2.古诗阅读望江南·超然台①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2019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知识讲解

2019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知识讲解

2019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 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的锅笔点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 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日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的锅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日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愿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一、(6 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难.堪/劫难.蹒跚./姗.姗来迟B 怂恿./踊.跃挑.逗/挑.拨离间C 拘泥./淤泥.烘托/哄堂大笑D 修葺./作揖.累.赘/伤痕累.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3分)A.贸然春寒料峭雾霭雕粱画栋B 困厄神采奕奕推崇和言悦色C.褴褛饥肠漉漉斡旋自圆其说D 告罄摧枯拉朽藻饰人情世故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 这些培训机构_____________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了的切身利益_____________ 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______________了。

A 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刻不容缓B.鱼日混珠息息相关众望所归C.鱼龙混杂休戚与共众望所归D 鱼日混珠休戚与共刻不容缓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2.请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为下文铺垫。

2.诗人借周瑜火烧赤壁的胜利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自已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的抑郁不平。

【解析】1.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

“折戟”为小;“赤壁之战”为大,“国家的命运”为大。

“折戟”是引起诗人抒发感情的工具,同时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

2.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借赤壁之战这则历史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古人很喜欢写咏物诗,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摘自百度)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素材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第一章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表五

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素材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第一章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表五
懂得
温故而知新
6.善
好、好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擅长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七下)
7.观
景观(景象)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观潮》(八上)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八下)
观赏(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观夫巴陵胜状
爱莲说》(八上)
《《岳阳楼记》(八下)
8.期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七上)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九下)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核舟记》(八上)
过了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七上)
处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八下)
51.可
大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八上)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八下)
可以(能)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58.盖
大概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
原来是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九上)
59.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八上)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八下)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数词,一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湖心亭看雪》(八上)
答应
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九上)
赞同
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九下)
表约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结合全诗內容,简要说说最后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答案】1.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思对即可)2.前句的“钟”,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都集中于泰山,突出了泰山之秀美;后句中的“割”,写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天色分割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突出了泰山的高大。

(意思对即可)【解析】1.考查句意理解、赏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明确诗句的意思,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将众山的小和泰山的高大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瞰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据此概括作答。

2.考查通过关键词赏析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找出该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词意、句意、诗歌的主旨及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

这两句写出了近望中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景象;“钟”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都集中于泰山;“割”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夸张到了极点。

2.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小题《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①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李商隐②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①《在狱咏蝉》作于高宗仪凤三年。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古诗词鉴赏训练一★建功报国、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1.(2015·广州市海珠区)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竦峙”是什么意思?(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广东省实验中学)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竟”“烈士”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诗中“牙璋”“凤阙”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6·广州市白云区)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燕然未勒”用了什么典故?是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作者也有“不寐”,原因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4·广州市花都区)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无主”“一任”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分析诗歌如何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5·广州市天河区)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题目中的“酬”和诗中的“长”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

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中的“戟”和“东风”分别指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要谈谈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的理解。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题目中的“使”和诗中的“征蓬”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的“烽火”和“浑”各指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6·广州市番禺区)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5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前四句中的“直”“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5·广州市增城区)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帘旌”“徙倚”分别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6·广州市第三中学)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