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ppt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6章-儿童语言

龄增长而降低。
编辑课件
18
2.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辅音,而且集中 在zh、ch、sh、z、c、s上,还有g、n、r。 3-4岁幼儿常常发音不准,口齿不清。
原因: (1)生理构造:舌头太大;舌系带太紧 (2)生理成熟:言语听觉和运动觉分化不足 (3)语言环境 其它:脑瘫、弱智等导致语言发育迟缓。
各类句子中,简单陈述句占97%; 疑问句、否定句、复合句寥寥无几。 句子长度不断增加:1-2岁说1-2字句子;2.5岁: 3-4字句子;3岁:6—10字的句子。
编辑课件
9
2、 词类范围的扩大:
(1)儿童掌握不同词类的顺序 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多,虚词少。 实词中,先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
“妈妈抱”、“爸爸班”
词汇:名词最多;其次是动词。
其它词类如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较 少,但逐步出现并增加。
形容词、副词、连词等词类的出现是语言表达上 的进步。(“妈妈真好!”)
编辑课件
7
三、完整句阶段(2-3岁)
1.能说完整句(简单完整句);复合句萌芽; 2.词汇量迅速增长:1000个词(有争议),掌握词
---副词、代词、数词 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叹词等掌握的较 晚。
编辑课件
10
幼儿掌握各类词汇数量中名词最多 (50%),其次是动词(20%)、形容词 (10%)、数词、量词
连词:体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思维的逻 辑性,思维的清晰程度有关。
(2)词类的运用(词频)
①词频率最高的是代词
②使用动词的频率高于名词
第一节 言语获得理论
一、强化说: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 如,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发音活动进行积极的 鼓励和反应,以刺激孩子发出更多的音。同 时,父母又总是以正确的语音、词进行强化, 所以,婴儿期的咿呀学语也越来越朝着正确 的语音、语义方向发展。
幼儿语言的发展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家长与孩子的交流频率、质量以 及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 展。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中的文化、社区氛围等也会 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幼儿可能发展出不同的语言表达 方式和习惯。
教育因素
教育方式
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家长和教师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 语言刺激和鼓励孩子表达。
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提高
表达能力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 从简单的陈述和提问,逐渐发展 出更复杂的叙述和表达观点的能
力。
理解能力
同时,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也在提 高。他们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指令和 要求,并能够理解更抽象的概念和 关系。
交流能力
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使幼 儿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幼儿对词汇的理解也在加深。他们开始 理解并运用不同词性、词义和语法的词汇,表达更丰富的内 容和情感。
语法结构逐渐完善
简单句
幼儿最初的语言表达以简单句为主,如“我要吃苹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 开始能够表达更复杂的句子,如“我喜欢在公园里玩”。
语法错误
在语法结构完善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如时态错误、词序错 误等。这些错误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纠正。
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不足
总结词
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不足是指幼儿在说 话时出现语法错误、句子不完整、表达 不清晰等现象,同时可能对别人的话也 理解不透彻。
VS
详细描述
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不足可能是由于智力 、语言环境或社交经验所导致。对于这类 问题,家长和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语言刺 激和交流机会,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 法,同时培养孩子的听力理解能力和社交 技巧。可以参加一些语言训练课程或活动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学习辅导母亲:怎么又吵起来了?你们俩不是争这个就是抢那个,一点都不大方。
三岁:我不会抢。
我大方,哥哥小方。
五岁:只能说大方,没有人说小方。
三岁:我大方。
我的方好大好大。
五岁:我的方比你的大。
三岁:我的方更大。
五岁:我的方最大。
三岁:我的方最最大。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3岁的幼儿已经有了惊人的语言知识和能力。
在语音方面,3岁的弟弟有了汉语语音的知识;他能熟练地把一连串的杂音,分析为有意义的信息。
而且,当他听到一个新词——“大方”,马上会重复为汉语语音的“大方”,这一点是外国的成人在短期之内很难学到的。
在语意方面,3岁的弟弟有断词的能力:他知道“大方一点”应断为“大方”,而不会是“方一”,又能够从上下文领悟到一个极抽象的概念“大方”是一种美德,还会使用“大”和“小”相反的含意,创作一个新词——“小方”。
三岁的幼儿经常会用这种方式在语言中操弄这类抽象的概念。
在语法方面,3岁的弟弟还掌握了句型变化的知识:他知道如何表达“大、更大、最大、最最大”的层次。
当5岁的哥哥把“方”用在“我的方比你的大”的句型中时,3岁的弟弟能进一步用“更”来回答,表示他了解前一句是比较的句子。
在语用方面,3岁的弟弟似乎了解妈妈的第一句话只是形式上的问句,不必回答,第二句才是反驳的重点。
幼儿早期语言的发展是神速的。
6个月的婴儿只会咿呀学语,12个月时就会使用10到20个词。
到了2岁,他的词汇是1岁时的10倍。
3岁的幼儿,平均可能会用900个不同的语词,流利的与人交谈,甚至辩论了。
幼儿语言的发展就表现在幼儿语音、语义、语法、语用技能的发展几个方面。
第一节语音的发展本节主要内容语音是一种发育模式,它具有特别的结构,不同的语种的语音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汉语用声调辨别意义,而英语语言不用,因此,学汉语的幼儿,必须辨别和发出不同声调,而学英语的幼儿,却必须把不同声调的语音归为一类。
尽管语言间的差异很大,但世界各地儿童语音的发展基本上是相似的。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基础知识:1、语言产生的准备;语言理解的准备。
2、语音的发展;词义的发展。
3、句子的发展;语言技能的发展。
基本理论:1、环境论。
2、先天决定论。
3、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基本技能:1、掌握语言产生的准备、语言理解的准备、语音的发展、词义的发展。
2、学会掌握句子的发展、语言技能的发展、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儿童是如何掌握如此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语用技能的,对于该问题的了解,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珍贵资料,如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儿童语言讲稿矣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很多帮助。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获得语言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例如儿童年龄同语言发展的关系,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儿童环境和语言发展的关系等。
再次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教学主要:以讲授和自学相结合。
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
主要指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
言语是双向的活动过程,包括对语言的接受和发出。
但是在儿童言语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两种过程并不完全是同步的,感知和理解语言先于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
换句话说,儿童语音知觉发生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生发展于后。
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都能在出生后四至五年内未经任何正式训练而顺利地获得听、说母语的能力,其发展的速度是其他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所不能比拟的。
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为:1、通过对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可以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提供依据,为思维和语言关系这个理论问题提供资料;2、语言发展研究的结果还可为幼儿语言教材的编写和语言教学提供依据,并可用作诊断儿童个体语言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指标。
第一节语言准备期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
一般把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的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这一时期划为前语言时期。
具体可分为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
儿童语言的发展PPT课件

7.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分 物量词事物单位和动量词动作单位. 物量词的使用必须遵从数词+量词+ 名词的公式. 3、4岁仅能使用少量高频量词只、 个并表现出对它们的过度概括.
22
词的扩张和缩小在2-6岁儿童中普遍
词的扩张:在儿童早期理解词的意义时,儿童不 仅称狗为狗,而且会把牛、马、羊、猪等能走的 四足动物都称为狗.再如,有的儿童看月亮是圆 的,会把窗户上或墙上的圆形图案、圆的饼等圆 东西也都叫月亮. 词的缩小:但此时的儿童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如桌子一词单指自己家里的方桌,爸爸则仅指自 己的爸爸;再如,把狗和猫称为动物而不承认蝴 蝶也属于动物等现象.
8
1.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
哭也是新生儿最初的发声.哭是新生儿的 一种生理需要,即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出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还没有分 化,虽然引起哭的刺激有多种,但所引起 的哭声基本上没有区别.
9
出生1个月以后的婴儿,哭声逐渐带 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 声.不同刺激引起的哭声也明显不 同.2个月大的婴儿在舒服的时候,能 发 出 ai、a、e、ei、ou、nei、ai-i 等音.
13
二、语言理解的准备 ——交流发展
14
1.语音知觉
婴儿对言语刺激敏感,1个月的婴儿具 有语音范畴知觉,具有在两个范畴之间 的辨别力,而不是在一个范畴之内的辨 别力. 只有忽略大量的语音范畴内的变异才 能使语言的理解成为可能.
15
2.语词理解
8、9个月,已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作 出相应的反应.以动作来回答的反映最初 并非是对语词本身确切的反应,而包括语 词在内的整个情境的反应.不能把词从复 合情境中分离.11月左右开始逐渐分离, 才真正理解词的含义.此时儿童能理解, 但不能说,称被动性语言.只有出现主动 性语言1岁左右才标志符号交际的开始.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与教育PPT课件

主要内容
在说的准备方面,刚出生的婴儿只会发出哭声,到1 个月左右开始发出咕哝声;大约2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开 始发出喔啊的声音,5个月大时,他才逐渐学会控制声带 的肌肉,打开喉咙,发出完整的元音,如a、i、o等,以 及b、p、d、t、m等辅音,此时婴儿进入咿呀学语阶段, 或称为牙牙语阶段;到8、9个月大的时候,婴儿的咿呀学 语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成人的语言;到1岁左右,大多 数孩子能说出意义明确的词,比如“妈妈”、“爸爸”等, 这标志着婴儿语言准备期的结束,开始进入语言形成期。
18
二、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
由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语言的发展是有遗 传作为基础的,一方面,人脑中存在的语言中枢为儿 童语言的习得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语言的 发展也受到大脑成熟水平的制约,当大脑功能还处于 较低水平时,比如1岁以前的婴儿,还难以学习任何语 言。当大脑发展成熟到一定水平后,语言就会以令人 吃惊的速度发展。正常成年人由于受伤或疾病,导致 大脑中的语言中枢受到损伤,其某种语言能力就会受 到严重影响。
7
主要内容
3岁儿童的语言能力基本形成,开始进入语言发展期, 其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 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语言的发展既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 到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总体上来说,先天的遗传素 质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而后天环境和教 育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1.教孩子倾听
(1)用标志性的手势或动作让孩子安静下来 (2)教孩子全神贯注地听
23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说简单的句子,并且能够和成人 进行顺畅的交流了,但是他的口语表达能力仍然需要进 一步提高和完善。
(1)语音的标准化 从前面的论述可知,4岁的幼儿已经能够掌握母语全 部的语音,但语音的准确性、规范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给孩子教规范的、标准化的语音,纠 正孩子学到的方言中的一些不正确的发音。
第6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ppt课件

语言发展是从儿童在1岁左右说出第一批真 正能被理解的词开始,因而通常将词的出现 为界将整个过程划分为 语言准备期 语言发展期
(2)表示时间次序的词。儿童对于“正在”、“已经”、 “就要”这三个常用副词的理解,是以现在为起点,逐步 向过去和将来延伸。
4.空间方位词
国内已有的研究表明:儿童获得空间方位词的过程体现了 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 儿童最初把几个表示不同维度的词混淆在一起,以后逐渐 分化出表示各个维度的空间词,最后又在各个维度表示相 反方位的词之间分化。
6.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中的“我”、“你”、“他”,以及与之相应的 物主代词“我的”、“你的”、“他的”的所指意义和一 般名词不同,具有明显的相对性.需随语言环境和交谈者 角色(说话音、受话音、第三者)的变化而变化。 要理解这些词,不仅要有相应的语言能力,还须进行复杂 的智慧活动.要随时调整和转换理解的参照点。 我国朱曼殊等考察了儿童在各种情境下对人称代词的理解, 结果表明:幼儿不论其作为其他三人交谈的旁观者或是自 身实际参加三人交谈,充当受话音相第三者的角色,都对 “我”理解最好,“你”次之,“他”最差。
• 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份来说,包 括语音、语法、语义三个方面。
•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逐步掌握以上三者并加上语言技能 的一些基本规则才能获得产生和理解母语的能力。
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都 能在出生后四至五年内未经任何正式训练而顺利地获得听、 说母语的能力,其发展的速度是其他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 特征所不能比拟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6儿童语言的发展

目录
解的词,牙牙语出现率开始下降。
2、儿童的语音学习和语音规则
*1-1.5连续音节和近似词的音节增多,无意义的连续音节减少。
目录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二节词汇发展 一、儿童词汇的增加 *1岁后开始说出第一批词 *学前期词汇量发展迅速 二、儿童早期词汇使用的扩大和缩小 *儿童早期词汇的一个特点是词的使用范围扩大 *在词义发展中,词的使用范围缩小,对事物作
的句子。 二、句子的理解 1、儿童对复杂句子的理解 2、理解策略 3、非语言策略
目录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四节 语用技能的发展 一、选择和调节 *2岁儿童已经表现出巧妙的交流能力 *4岁儿童已能适应听着的能力而调整其谈话内容。 二、会话和连贯 *首先要引起对方的注意。 *在交谈中,保持同一话题,具有共同的语言形式。 *在交谈中,保持连贯的另一手段是省略。
目录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五节 语言获得理论 一、学习论 1、模仿说 2、强化说 二、先天论 1、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能力说 2、语言的可学习理论和否定证据问题
目录
儿童发展心理学
三、相互作用论 1、认知相互作用论 2、社会相
一、名词: 单词句(P135) 电报句(P136) 复合句(P137)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胡晓莹
目录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语音发展
一、语音知觉
*婴儿对言语刺激非常的敏感,不到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别语音和其他声音。
二、语音产生
1、反射性发声和牙牙学语
*反射性发声:新生儿出生的第一个行为表现
*牙牙学语:5个月左右开始,9个月达到高峰10个月开始分化,1岁左右产生被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复合句(2-3岁)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比较密切 的单句合起来构成的句子。中国儿童2岁开 始说出为数极少的简单复句,4到5岁发展 较快。 有联合复句和主从复句。
45
联合复句
联合复句中出现最多的是并列复句,其 次是连贯复句和补充复句。 连贯复句——“吃好饭以后,我在家里找 小华玩了一会儿,就看电视了”; 补充复句——“我搭东西,我搭桥”
52
非语言策略 是儿童理解句子的一种策略,指儿 童在理解句中某些词时,常根据参 照物的特点和自己对事物的预期来 理解词义的策略。
53
四、语用技能的发展
语用技能是指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 图和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 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者和听者两 方面的技能 1.说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2. 听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3
第一节 语言准备期 ——前言语阶段
4
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分产 生和理解两方面的准备。
5
一、语言产生的准备 ——语音的发展
6
婴儿期言语的发生与发展
一般认为,婴儿说出第一个与某一事物 有特定指代关系的母语中的一个词,就 标志着言语的发生。 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在10-14个月之间。 婴儿言语的发生期,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50
(2)句子的理解策略
(刘金花主编教材P125)
事件可能性策略 指儿童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 而不顾句子的句法结构来确定各个词在 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如动作 对象、动作者等 。如儿童将“用小羊打 鞭子”理解为“用鞭子打小羊”。
51
词序策略 指儿童完全根据句子中词的顺序来 理解句子。如儿童常常将“女孩被 男孩推倒”理解为“女孩推倒男 孩”。
23
二、语义的发展
24
1.普通名词
婴儿最初的单词通常是他们熟悉的食物 的名称。 大致出生10至13个月,产生最早的单词。 18个月时儿童平均拥有50个能说的单词, 100个能理解的单词。个体差异显著。 18个月起词汇量骤然增长,即“命名骤 增”。 6岁词汇量大约10,000个。
25
词的扩张和缩小在2-6岁儿童中普遍
31
3.时间词
对于时间阶段的词,3至6岁儿童首 先理解今天、昨天、明天,然后向 更小的阶段如上午、下午、晚上、 上午几时,以及更大的阶段如今年、 去年、明年逐步发展,到6岁已全部 掌握。
32
对于时间次序的词,儿童先理解 “现在”,然后理解“已经”,最 后为“就要”。 一般情况下,单一的时间“先”、 “后”比合成时间词“以前”“以 后”先掌握。
7
1.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
哭是新生儿最初的发声,也是新生儿的 一种生理需要,即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出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还没有 分化,虽然引起哭的刺激有多种,但所 引起的哭声基本上没有区别。
8
出生1个月以后的婴儿,哭声逐渐带 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 哭声。不同刺激引起的哭声也明显 不同。2个月大的婴儿在舒服的时候, 能发出ai、a、e、ei、ou、nei、ai、 i等音。
37
5岁左右开始注意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但还 没有掌握正确的搭配方法。他们常使用的策 略: 一种是根据名词所指事物的动作或功能,以 动词作为量词来使用。 另一种策略是根据名词所指事物的状态,用 形容词作为量词。
38
三、句子的发展
39
1.句子的产生
40
(1)不完整句
单词句(1-1.5岁):儿童用一个单 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 的意思。 特点是:单音重叠;意义不明确; 与动作紧密结合;词性不确定。
54
第三节 语言获得理论
55
目前有几种关于婴儿言语发生、发 展内在机制的理论假说。这几种理 论的争论焦点主要在于: 对于人类个体来说,言语是先天就 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 的,还是主动创造的?认知与言语之 间的关系等等。
56
一、环境论
57
1.模仿说
阿尔波特认为,婴儿言语是对成人言语的模 仿,是成人言语的简单翻版。 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 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而获得的,其中 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怀特赫斯特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 认为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创造和选择 的。
18
第二节 语言发展期
19
1岁左右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 标志儿童进入了语言发展期。 婴儿期言语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先听 懂,后会说。
20
一、语音的发展
获得语音的不同观点:音位、掌握区别性特 征、学习词 语音发展到一定时候,儿童获得把听觉模式 转换成自己发音的方法,一般称语音规则 (语音过程) 。 儿童运用这些规则把复杂的单词简化到自己 可以发出的水平,由此产生许多发音的错误。
33
4.空间方位词
儿童掌握空间方位词的水平随年龄 增长而提高,提高最快的是在3岁到 4岁之间。其获得空间方位词的大致 顺序为里、上、下、后、前、外、 中、旁、左、右。
34
5.指示代词
我国研究发现,幼儿对“这”、 “这边”、“那”、“那边”的理 解没有先后差异,而语言情景的不 同及儿童的自我中心对指示代词的 理解具有明显的影响。
26
对产生扩张原因的解释:
克拉克提出了语义特征假设,认为儿童最初 学习词时不是一下子掌握所有特征,儿童并 不知道成人关于这个词的全部含义,而是把 词义和某些特征等同起来,就出现了词的使 用范围扩张。 斯劳宾则认为,主要是由于当时在儿童的主 动词汇中尚无“马”和“羊”等词,而这些 动物都有类似于狗的地方,因而临时借用已 知的词来称呼。
21
儿童语音的发展就是这些简化过程 的逐渐减少,直至说出的单词与原
型相符。
规则有两类:改变(替代、同化、 删除),选择(避免发某个音和倾 向发某个音)
22
在婴儿期语音发展的基础上,一般认为2-3岁 幼儿的言语发展,可分两个子阶段: 1岁末到1岁半,是理解言语阶段。 1岁半到3岁是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阶段。到 3岁末,幼儿已经完成了从感知语言到说出 的语言的过渡。 一般认为,在正常教育下,4岁儿童的语音 发展基本结束,已经能够掌握本族语言的全 部语音。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1
【教学目标及要求】
1、深刻理解行为主义的语言获得理论。 2、深刻理解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 3、理解前言语期的特征。 4、深刻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标志及词义 的发展特点。 5、理解儿童句子的发展阶段。 6、掌握儿童句子理解的策略。
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 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 语言发展是从儿童在1岁左右说出第 一批真正能被理解的词开始。以词为 界划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
29
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的特点
其次使用的是描述味觉、温度觉和机体 觉的形容词。 接着使用的是描述动作和人体外形的词。 最迟使用的是描述情感及个性品质的词 和描述事件情境的词
30
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的特点:
(2)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 (3)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言。 (4)从形容词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58
2.强化说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 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还特别 强调“及时强化”在婴儿言语形成和发 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在婴儿言语之后, 马上就给予强化,将有利于帮助婴儿形 成言语行为。
9
3个月末,婴儿的哭叫不仅由生理需 要引起,也往往由于社会交往的需 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有经验的 成人,可以从婴儿的哭声差别辨别 他们的不同需求。
10
2.呀呀语阶段(4-8个月)
呀呀语阶段(连续音节阶段),5个月进入, 9个月达到高峰。 从呀呀语开始,儿童的发音需要经过 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逐步增加 符合母语的声音;一是逐步淘汰环境 中用不着声音。
15
二、语言理解的准备 ——交流的发展
16
1.语音知觉
婴儿对言语刺激敏感,1个月的婴儿具 有语音范畴知觉,具有在两个范畴之 间的辨别力,而不是在一个范畴之内 的辨别力。 使声学提示转化为语音特征;只有忽略 大量的语音范畴内的变异才能使语言 的理解成为可能。
17
2.语词理解
8、9个月,已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作出 相应的反应。以动作来回答的反映最初并非 是对语词本身确切的反应,而是包括语词在 内的整个情境的反应。不能把词从复合情境 中分离。11月左右开始逐渐分离,才真正理 解词的含义。此时儿童能理解,但不能说, 称被动性语言。只有出现主动性语言(1岁 左右)才标志符号交际的开始。
27
使用范围缩小原因的解释
产生使用范围缩小现象的原因是儿 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 适当的抽象概括水平。
28
2.形容词
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的特点: (1)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到事件情境的 描述。 儿童最早使用的是描述物体特征的形 容词。其中颜色词出现较早,但各种 颜色词不同时出现,其顺序:红;黑、 白、绿、;蓝;紫、灰;棕。
13
成为一个交流者
成年人要对婴儿的喔啊声和咿呀语作出 反应。 到4个月时,婴儿能够与成年人同时看 一个方向,这种技能在12到15个月时才 较为成熟和精确。此时,父母经常对婴 儿观看的东西说一些话,说明婴儿所处 的环境。具有这种共同关注经验的婴儿 可能说话较早,词汇发展较快。
14
轮流说和轮流游戏
在3到4个月间,婴儿就能以轮流说的形式开 始交谈。婴儿说,看护者回应,等待婴儿反 应,然后再循环。约6个月时,亲子之间的互 动开始加进了轮流游戏,如拍手游戏和藏猫 猫。起初,成人主要是维持这种游戏性的交 流,到12个月时,婴儿能主动地参与,与父 母交换角色。在此过程中,他们练习了人类 交流的轮换模式。
41
电报句(1.5-2岁) 婴儿说出的句子还不完善,象发电报一 样,因此又称电报句阶段。
出现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语 句。妈妈鞋,娃娃排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