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蒙牛
蒙牛集团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案例分析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
只为优质生活。
(For a bitter life.)每当听到这两句话,我相信大家肯定会想到蒙牛集团,一个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自豪的民族企业。
下面我将对蒙牛集团进行详细分析介绍,让我们树立民族意识,为我们的民族企业的辉煌成就而感到无比自豪吧!一.蒙牛集团简介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属中外合资企业。
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60多亿元,职工2.9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330多万吨/年。
到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相,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创业7年,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0.37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4.87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4.56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和冰淇淋销量居全国首位;乳制品出口量全国第一。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在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3700多个,至今已累计收购鲜奶650多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120多亿元,仅2005年一年就发放奶款42亿多元;目前,日均收奶量达到近9000吨,位居行业第一。
在社会公益事业上,2003年,率先捐款、捐奶1200万元抗击非典;2004年,为全国教师捐奶3000多万元;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2005年,出资1000万元参与呼和浩特奶牛风险基金的设立,董事长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2005由蒙牛乳业集团与湖南卫视联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青春女孩秀,全国震撼;2006年,积极响应总理号召,率先向全国贫困地区500所小学捐赠牛奶一年,预计受益小学生在7-10万人,总价值达1.1亿元。
蒙牛案例分析

发又实力不凡的江湖新秀,另一个是横贯江湖功 底深厚的江湖大侠,更有趣的是如今的伊利在蒙 牛的强大攻势下已转过身来开始全面迎战了,中 国乳业界未来几年内确实将上演一场力量冲突资 源整合格局重配的恶战。未来如何,我们将拭目
以待!
LOGO
▪ 品牌效应方面从国际知名度来讲蒙牛更为 出色,在国内知名度来讲伊利更占优势。 两个企业都具有很好的美誉度。伊利更多 的是展现出质朴成熟的效应,而蒙牛的风 格更多的是富于活力。
▪ 从产品创新上来讲。伊利多年来在产品创新上积累 了相当雄厚的技术力量,在高附加值的冰淇淋业务 方面,伊利每周推出一个新产品。作为后起之秀的 蒙牛在这方面也表现不俗。其开发的特伦苏系列牛 奶获得四年一届的国际乳业大会创新奖,是亚洲第 一家获奖企业。特伦苏可以说是中国乳制品高端市 场的占领产品,确实是一项重大创新。
第十、分配模式:让“为自己干”控股
怎样才能使员工更快乐?蒙牛的原则是,要 让“为自己干”控股,也就是让员工51%给 自己干,其余的给别人干、单位干、国家干、 人民干。一个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关键取决 于员工;员工有没有竞争力,工资水平是核 心要素之一,这是“原始的核动力”。
四、机遇与挑战
▪ 2008年由三鹿引发的毒奶事件席卷乳业, 很可惜牛根生领导的蒙牛也在其中。毒奶 事件引发的品牌危机,尤以蒙牛为甚。三 鹿已经终结但蒙牛还要继续。牛根生在他 创造的最辉煌的时刻重重倒下。因其CEO 称诚信使得蒙牛在消费者心目中形象大跌。 毒奶事件使他的声望继而延展至企业降至 最低点!
LOGO
LOGO
主讲内容
1
蒙牛简介
2
发展历程
3
成功之路
案例分析作业蒙牛

蒙牛成长路上所遇到的困难
无市场
无厂房
无奶源
无市场
1.找位:确定目标顾客 找位: 蒙牛的目标顾客主要为家庭收入较高的城市居民, 家庭收入较高的城市居民 蒙牛的目标顾客主要为家庭收入较高的城市居民,创业 之初蒙牛集中开发一级城市的目标顾客, 之初蒙牛集中开发一级城市的目标顾客,现在逐渐扩张 渗透到二三级城市。 渗透到二三级城市。 市场细分原理, 蒙牛利用多方位的市场细分原理 蒙牛利用多方位的市场细分原理,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 产品。从而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产品。从而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2.选位:选择定位点 选位: 蒙牛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高品质 高附加值的 高品质、 蒙牛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高品质、高附加值的 产品。蒙牛的市场立足不是价格低廉, 产品。蒙牛的市场立足不是价格低廉,而是产 品高端、品质高。 品高端、品质高。
2007年 2007年8月,蒙牛成为NBA中国官方合作伙伴。这一年, 蒙牛成为NBA中国官方合作伙伴。这一年, NBA中国官方合作伙伴 蒙牛成为中国首个年度营收超过200亿的乳品企业,基本 蒙牛成为中国首个年度营收超过200亿的乳品企业, 200亿的乳品企业 跨入了世界级乳业战舰的行列, 跨入了世界级乳业战舰的行列, 2010年蒙牛将举办蒙牛杯第十五届世界元老乒乓球锦标赛。 2010年蒙牛将举办蒙牛杯第十五届世界元老乒乓球锦标赛。 年蒙牛将举办蒙牛杯第十五届世界元老乒乓球锦标赛 蒙牛与中粮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蒙牛与中粮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借助中粮 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将推动蒙牛的“ 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将推动蒙牛的“三 化进程” 即原料市场更趋一体化、 化进程”,即原料市场更趋一体化、食品 安全更趋国际化和战略资源配置更趋全球 助力蒙牛步入世界乳业巨头的行列, 化,助力蒙牛步入世界乳业巨头的行列, 世界乳都” 为“世界乳都”的梦想之旅开启了新的征 途。
蒙牛企业文化

蒙牛企业文化第一篇:蒙牛企业文化题目:蒙牛的企业文化分析在蒙牛1999年创业最早的企业文化当中,是以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卡耐基的“人生12条忠告”做为基础,根据自身企业的文化特色来完成一系关于企业核心成长的目标方针。
一.蒙牛企业文化的精神信念2002年蒙牛企业文化手册完成后,开始在企业内部做为品牌文化进行传播,在各个基层单位把企业文化当成了特别重要的工具,用企业文化去改变当地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方式。
同时蒙牛于2003年开始做培训、成立了企业商学院,其最核心的职能就是实施企业内训,配合企业文化的宣贯执行,以核心竞争力为成功经营人心为终极目标,以双赢利益机制和学习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商学院以牛根生亲自担任院长,选择对蒙牛企业发展具有战略眼光,以他的的综合素质、全局意识、对企业的忠诚度做为最初的蒙牛内部员工讲师为标准。
并在蒙牛内部进行几十场企业文化专题培训。
所有在蒙牛的新员工都要接受商学院一个星期的全封闭入职培训,从上到下进行企业文化的灌输与企业精神文明的双重标准确立企业布局,用培训的方式把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作为选拔、提升人才的重要标准。
其中引起注意的蒙牛与瑞典利乐公司在企业文化上的合作,利氏为世界500强企业,利乐内所有为蒙牛服务的员工也必须接受蒙牛文化的培训。
通过自身文化激励蒙牛人的精神信念,以“百年蒙牛强乳兴农”,“品牌的98%是文化”做为中华民族乳制品未来发展的核心目标,做到中国最好的乳产品,树立健康自然,来自中国内蒙古草原上最好的牛,产出最好的奶。
做出最好的蒙牛品牌。
2004年蒙牛企业文化重新推出了新版本的文化手册,内容涉及面有了更大的学习空间,由蒙牛最初的广告词如:挑战,超越等等做为鼓励企业产品拓展市场与品牌建立的基础,但却在公司内部强调低调做人做事,而04年对蒙牛企业文化做了系统的编排与改进,强调人事行动与广告宣传应该能与时俱进的相接合,正如牛根生在蒙牛内部开会时必讲的一段话,“中国人的特点是同情弱者,不佩服好汉。
蒙牛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4 结语
企业文化关乎一个企业的未来,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 的成就,蒙牛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乳业巨头,正是受 益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理念,相信蒙牛会在这种企 业文化的指引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
谢谢!
2 蒙牛企业文化透视
核心价值体系
2 蒙牛企业文化透视
蒙牛文化五大特征
阳光思维,阳光沟通,阳光关爱,阳光责任,阳光竞争 本位创新,换位创新,联位创新 点滴改变,点滴努力,垫底责任,创造点滴幸福 自动自发,每个人都是一部发动机 和谐包容,共同成长,基业长青
2 蒙牛企业文化透视
阳光文化创造了在诞生之初1000余天里平均一天超越一个乳制品企业
的营销奇迹!三年时间,打造“中国驰名商标”;三年时间,完成销售 额19.5倍的增长;2002年,在《当代经理人》杂志举办的1999年~2001
年中国成长百强企业评比中,蒙牛荣登“成长冠军”宝座。
这就是蒙牛乳业创造的奇迹。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词写到:他是一头“牛”,却跑出 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蒙牛——只为优质生活
1 2 3 4
蒙牛企业概况 蒙牛企业文化透视 典型案例分析 结语
1 企业概况
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 之一, 1999 年成立,至 2005 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
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淇淋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
一。
1 企业概况
3 典型案例分析
蒙牛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把自己定位成“百年蒙牛”,就在寻找成长秘诀、长 寿基因。经过对世界上多个成功企业的成长历程进行分析,蒙牛终于发现,文化是
一个企业快速成长并长盛不衰的秘诀。
蒙牛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建立蒙牛商学院
培训管理部 企业文化部 干部培训部 经销商培训部 讲师部
负责各种培 训管理方面 的工作
梳理蒙牛的 企业文化
为公司大量 地培养干部
蒙牛所有的销 售都是以经销 商形式的,该 部门用以培养 并奖励优秀的 经销商
由专职的讲 师专门讲企 业文化和蒙 牛最基础的 一些管理理 念
2003年初,蒙牛成立了企业商学院, 其最核心的职能就是实施企业内训, 配合企业文化的宣传执行,牛根生亲 自担任商学院的院长。其在最初阶段 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花了一年的实 践搭建商学院的运作体系,培养蒙牛 内部讲师,并在蒙牛内部进行了几十 场企业文化专题培训。2004年,蒙牛 商学院开始实现自主运作。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
牛根生,企业家、慈善家,内蒙古人,蒙牛 乳业集团创始人,老牛基金会创始人、名誉会 长,“全球捐股第一人”。
1999年离开伊利并创立蒙牛,后用短短8年 时间,使蒙牛成为全球液态奶冠军、中国乳业 总冠军。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之一。 2011年6月11日,蒙牛乳业在港交所发布公告 称,其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一职。
2011
蒙牛“影响中国
2013年度最具企
业社会责任品牌”
等
2013
蒙牛在质量、食品安 全领域也获得内蒙古 食品安全标杆企业、 中国食品七星质量奖
等多个奖励,以及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 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称号等行业标杆奖项。2015
2010
蒙牛获得了“中 国低碳新锐企 业”、成为进入 “亚洲上市公司 50强”的唯一乳 企等荣誉
2012
蒙牛产品全线开花, 特仑苏,未来星等获 奖
蒙牛入选中国500强 位列128位,获得 2014年度中国十佳幸 福企业称号等
蒙牛案例分析

蒙牛案例分析第一篇:蒙牛案例分析蒙牛企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蒙牛乳业,是“蒙牛乳业集团”的简称。
其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
前后四期工程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
公司董事长、总裁牛根生担任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近年来被评为:“第八届内蒙古优秀企业家”;“第四届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奶业优秀工作者”;“ 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之一)”;“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在“2003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和张瑞敏、柳传志等商业泰斗同时成为25位企业“新领袖”;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4年第二届中国策划大会暨著名策划评选活动中,与张瑞敏、魏家福等8 人获“中国策划最高奖”。
现今,蒙牛乳制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主要产品:1、低温奶:如冠益乳、优益C、内蒙古老酸奶、珍果汇等2、常温液奶:酸酸乳、纯牛奶、高钙奶、早餐奶、真果粒、新养道、谷物奶、特仑苏、儿童牛奶3、奶粉:婴幼儿奶粉、成人奶粉、奶茶粉用SWOT分析蒙牛1、优势(1)机制优势:蒙牛所以能快速发展的诀窍是拥有一个先进的机制优势,蒙牛是纯粹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其凝聚力、战斗力、企业效率非常高。
(2)研发优势:蒙牛研发能力非常强,仅冰淇淋公司就有三大研发中心(3)销优势:蒙牛的营销管理层大多在伊利公司工作多年,熟谙乳业营销,在市场开发运作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4)度优势:蒙牛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员工工作效率的“缩影”,蒙牛的工作理念是“鱼不是大的吃小的,而是快的吃慢的”。
在蒙牛,你必须是一个快速的工作狂,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5)润优势:蒙牛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推行严格的独家总经销政策,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从几万元起家到几百万元资产的客户比比皆是,蒙牛保护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赢得了经销商强大的支持。
(6)网络优势对手“伊利”的营销网络非常清楚,产品一经上市,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
蒙牛案例分析

蒙牛案例分析
蒙牛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其成功经验不仅在
中国,也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蒙牛的成功离不开其在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和努力。
本文将对蒙牛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从中汲取经验,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首先,蒙牛在产品方面的创新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蒙牛不断推出新品种、新
口味的乳制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蒙牛还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这使得蒙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
其次,蒙牛在营销方面的创新也为其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蒙牛运用了多种
营销手段,如广告、促销、赞助活动等,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蒙牛还注重线上线下渠道的整合,通过多渠道的销售网络,将产品推向市场,满足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另外,蒙牛在品牌建设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蒙牛将“健康、营养、美味”作为品牌核心理念,不断强调产品的健康营养属性,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同时,蒙牛还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参与公益事业等方式,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总的来说,蒙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与其在产品、营销、品牌建设
等方面的创新密不可分。
蒙牛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从中汲取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驰名商标”;三年时间,完成销售额19.5倍的增长;
2002年,在《当代经理人》杂志举办的1999年~2001年中国成 长百强企业评比中,蒙牛荣登“成长冠军”宝座。 这就是蒙牛乳业创造的奇迹。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词写到:他是一
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案例:蒙牛奇迹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2005年对 2881位企业经营者的问卷调查结果 表明,有60.1%的人同意“企业文化
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这一
说法。也正是由于这一类错误认识导 致了国内很多企业文化建设“无为” 与“迟滞”。 企业文化确实有一个形成、发展 到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而且企业文 化建设也不可能超越企业自身的发展 阶段。当然,它也可以自动自发形成,
海尔模式:理念、制度、故事三者结合的典范
第二步:推出砸冰箱事件 第一步:提出质量理念: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理念的提出是容易的,但 是,让员工接受、认同,最后 变成自己的理念,却有一个过 程。一开始,许多员工并不能 真正理解,更难自觉接受。所 以,产品质量不稳定,客户投 诉不断。1986年,有一次投 产的1000台电冰箱,就检查 出76台不合格。面对这些不合 格品,许多人提出,便宜一点, 许多人都非常熟悉“砸冰箱”事 件,但是对“砸冰箱”之后的事,却 知之甚少。当员工们眼含热泪看着张 瑞敏总裁亲自带头把有缺陷的76台电 冰箱砸碎之后,内心受到的震动可想 而知,人们对“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 品”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与记忆,对 “品牌”与“饭碗”之间的关系有了 更切身的感受。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 里,张瑞敏发动了一个又一个会议, 讨论的主题却十分集中:“我这个岗
企业的成败 取决于战略 而不是文化
企业文化的八大误区
企业文化不能制度化 重视形式文化 忽视执行力文化
换了一把手就换了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要从员工开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O.1这么小的企业搞什么文化建设
正如刚落地的娃娃一样,企业文 化自己也会自然地成长,会自发的学 习和探索一些东西,但做为家长,是 否就此任由孩子自动自发地成长,待 长到一定阶段后再加以系统的引导和
教育呢?
显然不应该如此,因为到那时,孩 子可能已经形成一些错误的品行和习惯, 再要纠正将非常困难。同样,企业文化 建设也要从企业的“娃娃期”就开始抓
起,甚至从“胎儿期”开始。在筹建一
家企业时,就应该考虑企业文化建设。 从创业初期就有意识的抓企业文化建设 和放任自流相比,你最终会看到两个非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建设就可以
其实企业文化更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催化剂” 不能让无法发生化学反应的两种试剂发生反应,但却可以加快参与 反应的试剂的反应速度,提高原料利用效率。企业文化也是这样, 很多问题必须由制度规范、战略规划、流程再造来解决,是硬性的, 企业文化解决不了,但是通过注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打造共同 愿景,激活组织氛围,鼓舞员工士气,指明前进方向,让平庸的企 业变的优秀,让优秀的企业变得卓越。
接的实物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独立于人体之外, 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改变。相反它以一种无形的 力量蕴藏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之中,又作为一种氛 围笼罩着整个企业,它虽不以实物形态存在,却不 易改变,企业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的存在。
企业文化的八大误区
这么小的企业搞什么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虚无缥缈,华而不实
照搬来的企业文化
不加引导、无为而治。
常不同的企业。
案例:蒙牛奇迹
蒙牛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
蒙 牛 奇 迹
六年中,蒙牛销售收入从1999年的0.37亿元飙升至2003年
的40.7亿元,年平均发展速度高达323%!在中国乳制品企业中 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为第2位,创造了在诞生之初1000余天里 平均一天超越一个乳制品企业的营销奇迹!三年时间,打造
的方式将这些资源快速有效的聚合,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推动企业成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借用这一思想,蒙牛集团提出了“文化是企业 的第二生产力”的说法,因为:科技影响着资源的使用效率,文化则决定着资源
的使用方向。
走进蒙牛的厂区,你可以感受到独特的企业文化。在销售部的墙上贴着这样 的标语:“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走进生产车间,标语则是 “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人力资源部的则是“有德有才,破 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 用”· · · · · · 挂在不同场合的百余幅标语无不体现着蒙牛的管理智慧。也正是企业文 化的发展促进了蒙牛乳业的快速发展,使蒙牛乳业成为中国液态奶的销售冠军, 创造了企业发展的奇迹。
NO.2企业文化虚无缥缈,华而不实
许多企业管理人员都说,“为什么感觉企业文化这么虚呢?”大 家都在提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奉若神明,期待着通过塑造优秀的企 业文化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但是往往花了钱却看不到效果,于是认 为企业文化“华而不实”,把企业文化打入冷宫,形成了企业文化建 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
大部分的企业喜欢说我们的产品、我们的设备、 我们的资金。其实,这统统只是冰山上面的部分, 不管企业的产品是什么,不管设备是怎么样的,不
管资金有多少,这些冰山上面的部分做得再好,如
果冰山底下的部分——文化没有被足够重视,我们 就会遭受与Titanic同样的命运。
企业文化的主体构成不像产品、设备那样以直
蒙牛是如何做的呢? 蒙牛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把自己定位成“百年蒙牛”,就在寻找成长秘诀、长 寿基因。经过对世界上多个成功企业的成长历程进行分析,蒙牛终于发现,文化是 一个企业快速成长并长盛不衰的秘诀。
小胜凭智 大胜靠德
蒙牛创建之初,没有厂房、没有资金、没有产品。牛根生认为,企业所需资
源无处不在,它可以在企业体内,也可以在企业体外,关键是企业领导用什么样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惠林彬
主要内容
1 2 3
扑朔迷离——掩藏在水面下的2/3 企业文化的八大误区 企业执行力文化
扑朔迷离——掩藏在水面下的2/3
冰山模型
组织 资金、技术 手段、方法
有形管理
价值观念 品格作风 人际关系 文化传统 素养
无形管理
扑朔迷离——掩藏在水面下的2/3
如果说传统 管理更多的着眼于 占1/3比重的有形 管理的话,企业文 化则着眼于占2/3 比重的无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