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问题详解(截取自教师用书)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1.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
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答:由于A、B都是金属导体,可挪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挪动到A的结果。
其中,A得到的电子数为,与B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
导体B中的一局部自由受A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A对B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挤力,A、B之间产生吸引力。
4.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犯能量守恒定律。
因为,在把A、B分开的过程中要克制A、B之间的静电力做功。
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1.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一样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
所以,先把A球与B球接触,此时,B球带电;再把B球与C球接触,那么B、C球分别带电;最后,B球再次与A球接触,B球带电。
2.答:〔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的加速度!〕3.答:设A、B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间隔为,那么。
当用C接触A时,A的电荷量变为,C的电荷量也是;C再与接触后,B的电荷量变为;此时,A、B间的静电力变为:。
在此情况下,假设再使A、B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4.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挤力如图1-6所示。
共受三个力的作用,,由于,互相间间隔分别为、、,所以,。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那么,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大小是。
由于对称性,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
5.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衡,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7。
静电斥力,又,,所以,第三节1.答:A、B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
A、C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
2.答:电子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方向沿着半径指向外。
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为,方向沿着半径指向质子。
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课后练习一第10讲库仑定律和场强1.如图1-15所示,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A.a带正电,b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a、b均带正电D.a、b均不带电答案:C详解: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小球a,会在球上感应出正电荷,而负电荷就远离棒,到了金属杆c上。
此时用手指触碰c,会把杆上的负电荷转移走,于是整个验电器就带正电了。
球带正电,金箔也带正电。
2.如图1-4所示,真空中两个自由的点电荷A和B,分别带有-Q和+4Q的电荷,现放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点电荷A、B、C都处于平衡,则点电荷C应放在什么区域?点电荷C带什么电?答案:应该放入一个“+”电荷,并且放在A的左边。
详解:首先电荷不可能放中间,否则该电荷必受到两个同方向的力。
电荷放在右边也不可能,本身B处电荷电荷量就大,如果离它更近,必然是受到的两个电场力大小不一。
因此要放在A左边,并且只能是带正电才可行,因为如果带负电,AB两处电荷不可能平衡。
3.将一定量的电荷Q,分成电荷量q、q'的两个点电荷,为使这两个点电荷相距r时,它们之间有最大的相互作用力,则q值应为______。
答案:详解:二者相互作用力就是看乘积的大小了。
数学上有如下规律,两个正数和一定,必然在二者相等时积最大。
于是答案是。
4.两个点电荷甲和乙同处于真空中.(1)甲的电荷量是乙的4倍,则甲对乙的作用力是乙对甲的作用力的______倍.(2)若把每个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______倍;(3)保持原电荷电荷量不变,将距离增为原来的3倍,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______倍;(4)保持其中一电荷的电荷量不变,另一个电荷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4倍,为保持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它们之间的距离应变为原来的______倍;(5)把每个电荷的电荷都增大为原来的4倍,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必须变为原来的______倍,才能使其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
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
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
其中,A 得到的电子数为8101910 6.25101.610n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
导体B 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因为,在把A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
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
所以,先把A 球与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2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4q;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B q q qq =+÷=。
2. 答:192291222152(1.610)9.010230.4(10)q q e F k k N N r r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292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设A 、B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q-,距离 为r ,则2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量变为2A q q =,C 的电荷量也是2c q q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224B qq q q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A B q qq q q F k k k F r r r ⨯'==-=-=。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11232F F F "='= 。
【精准解析】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师用书:第1章+习题课1 电场的性质+Word版含解析

习题课1电场的性质(教师用书独具)[学习目标] 1.理解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物理量——场强及电场线。
2.理解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电势、电势能、电势差及等势线。
一、电场线、等势面和运动轨迹的综合1.已知等势面的形状分布,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相互垂直可以绘制电场线。
2.由电场线和等差等势面的疏密,可以比较不同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电场线或等势面密集处,电场强度较大。
3.根据电荷的运动轨迹可以判断电荷受力方向和做功的正负,从而判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注意静电力与电场线相切,且指向曲线的凹侧。
【例1】(多选)某同学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未标明方向的一组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图中虚线是电场线,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B.如果图中虚线是等势面,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C.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场强度都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D.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势都高于b点的电势BC[若虚线是电场线,从轨迹弯曲方向可知电场力沿着电场线向左,ab曲线上每一点的瞬时速度与电场力方向均成钝角,故电子做减速运动,所以A错误;若虚线为等势面,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处处垂直可大致画出电场线,显然可看出曲线上每个位置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与速度成锐角,电子加速运动,所以B正确;若虚线是电场线,由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可看出a点的场强较大,由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可判断a处的电势较高,若虚线是等势面,从电子曲线轨迹向下弯曲可知电场线方向垂直虚线向上,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故a点电势较小,可判断D错误;而等差等势面密集处电场线也越密集,故a处场强较大,因此无论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均有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所以C正确。
故选B、C。
]已知等势面的形状分布,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相互垂直绘制电场线,再根据轨迹弯曲方向找电荷的受力方向,结合运动轨迹或路径,判断功的正负;由静电力做功正负确定动能及电势能的变化。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教师用书: 第3章 2 磁感应强度

2 磁感应强度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认识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理解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大小、定义式和单位.(重点)3.进一步体会如何通过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难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先填空]1.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2.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力的方向或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简称磁场方向.3.标矢性: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再判断]1.与电场强度相似,磁场强度是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2.磁场的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所受合力的方向.(×)3.小磁针的N极和S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后思考]磁场对通电导体也有力的作用,该力的方向是否为磁场方向?【提示】不是磁感应强度方向,二者垂直.[合作探讨]如图3-2-1所示,图甲中A、B两点处于正点电荷Q所形成的电场中,图乙中的C、D两点处于条形磁铁轴线上.图3-2-1探讨1:正检验电荷放在A处,负检验电荷放在B处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与该处电场方向的关系如何?【提示】相同、相反.探讨2:在C处放置的小磁针N极的指向沿什么方向?此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沿什么方向?【提示】小磁针N极指向沿轴线向左,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沿轴线向左.探讨3:在D处放置的小磁针S极的指向沿什么方向?此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沿什么方向?【提示】小磁针S极指向沿轴线向右,此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沿轴线向左.[核心点击]磁场的方向的几种表述方式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所受合力为零,即N极与S极所受磁场力平衡.所以磁场方向应描述为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或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而不能说成是小磁针的受力方向.磁场的方向可有以下四种表达方式:(1)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即N极受力的方向.(2)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的反方向,即S极受力的反方向.(3)磁场的方向就是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4)磁感线的切线方向(下节学习).1.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电场强度的方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B.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N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相同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相同【解析】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正电荷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小磁针N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或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故只有A 项错误.【答案】 A2.(多选)如图3-2-2所示,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上方有一根长直导线,开始时二者在纸面内平行放置.当导线中通入如图所示电流I时,发现小磁针的N极向里转动,S极向外转动,停留在与纸面垂直的位置上.这一现象说明()【导学号:34522037】图3-2-2A.小磁针检测到了电流的磁场B.小磁针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小磁针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D.若把小磁针移走,该处就没有磁场了【解析】小磁针可以检验磁场的存在,当导线中通入电流时,在导线的周围就产生了磁场.在小磁针位置处的磁场方向为N极的受力方向,即垂直纸面向里,故A、B正确,C错误;电流的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不会随小磁针的移走而消失,只要导线中有电流存在,磁场就会存在,故D不正确.【答案】AB(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2)磁场中不同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般不同,描述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点的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先填空]1.电流元:很短的一段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与导线长度L的乘积.2.影响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大小的因素: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1)导线受力既与导线的长度L成正比,又与导线中的电流I成正比,即与I 和L的乘积IL成正比.(2)同样的I、L,在不同的磁场中,或在非匀强磁场的不同位置,导线受力一般不同(A.不同B.相同).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1)大小:等于一个电流元垂直放入磁场中的某点,电流元受到的磁场力F与电流元IL的比值,B=F IL.(2)单位:特斯拉,简称特,符号是T,1 T=1N A·m.[再判断]1.磁感应强度B=FIL与电场强度E=Fq都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2.电流为I,长度为L的通电导线放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一定是F=ILB.(×)3.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有无小磁针无关,与有无通电导线也无关.(√)4.公式B=FIL适用于任何磁场.(√)[后思考]“一个电流元垂直放入磁场中的某点,磁感应强度与电流元受到的磁场力成正比,与电流元成反比.”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这种说法不正确.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不随电流元大小及电流元所受磁场力的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合作探讨]如图3-2-3所示,三块相同的蹄形磁铁并列放置,可以认为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一长直导线悬挂在磁铁的两极间.图3-2-3探讨1:磁极间的磁场沿什么方向?图中导线放置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存在怎样的方向关系?【提示】竖直向上、垂直.探讨2:在研究导线所受的磁场力F与导线长度L的关系时,保持导线中通过的电流I不变,这是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提示】控制变量法.探讨3:当增大导线中的电流I时,发现导线向上摆动的角度增大了,这说明导线所受的磁场力随电流大小的变化如何变化?【提示】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核心点击]1.对磁感应强度定义式的理解(1)在定义式B=FIL中,通电导线必须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因为磁场中某点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除和磁场强弱有关以外,还和导线的放置有关.导线放入磁场中的情况不同,所受磁场力也不相同.通电导线受力为零的地方,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不一定为零,这可能是电流方向与B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原因造成的.(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只决定于磁场本身的性质,与F、I、L无关.(3)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也适用于非匀强磁场,这时L应很短,IL称为“电流元”,相当于静电场中的“试探电荷”.2.磁感应强度B与电场强度E的比较磁感应强度B 电场强度E 物理意义描述磁场的性质描述电场的性质定义式共同点都是用比值的形式定义的特点B=FIL,通电导线与B垂直,B与F、I、L无关E=Fq E与F、q无关方向共同点矢量不同点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表示磁场方向放入该点正电荷的受力方向,表示电场方向场的叠加共同点都遵从矢量合成法则不同点合磁感应强度B等于各磁场的B的矢量和合场强等于各个电场的场强E的矢量和单位 1 T=1 N/(A·m) 1 V/m=1 N/C3.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表达式中不属于比值定义法的是()A.电流I=U RB.磁感应强度B=F ILC.电场强度E=F qD.电势φ=E p q【解析】电流I的定义式是I=qt,I=UR是欧姆定律表达式,不是电流的定义式.其他三式都是各量的定义式.故本题选A.【答案】 A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34522038】A.通电导线在某处所受磁场力为零,那么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必定为零B.若长为L、电流为I的导线在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F,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必为FILC.如果将一段短导线(有电流)放入某处,测得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若撤去该导线,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如果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无论磁场多强,导线也不会受力,故A错.若导线与磁场既不垂直也不平行,那么B也不会等于FIL,而应比FIL大,同时如果L太长,测出的磁感应强度不是某点的磁感应强度,而是导线所在区域的平均磁感应强度,所以B错.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因此C错.故选D.【答案】 D关于磁感应强度问题的两点提醒(1)磁感应强度取决于磁场本身,与是否放入通电导线、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及方向无关;(2)B=FIL是指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FIL为定值,该定值能反映磁场的强弱,并把它定义为磁感应强度.高中物理考试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在考场上,时间就是我们致胜的法宝,与其犹犹豫豫不知如何落笔,倒不如多学习答题技巧。
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答案

A 、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
1 - 6 所 示 。 q4
共受三个力的作用,,由于
q
q2
a
1
q1 q 2 q 3 q4 q ,相互间距离分别为
a 、 2a 、
q2
a ,所以 F 1 F2 k 2 , F2 k
2
q 2 。根据平行四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2a
边形定则,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大小是
2 22 1 q
q3
a
9 1.6 10 19
E k 2 9.0 10
11 2N/C 5.1
r
(5.3 10 )
11
10 N/C ,
第 1 页共
9页
方向沿 着半 径指 向外。电子 受到 的电 场力 为
1
1
Fe 5E . 1
10
19
1 .N6
3. 答:重力场的场强强度等于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即
向下。
,方向沿着半径指向质子。
10N8.2
10 8 1.6 10 19
6.25 10 10 ,与 B 失
3. 答:图 1 - 4 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
B中
A
B
的一部分自由受 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
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A对
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
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 的过程中要克服 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强弱,所以, B 点的电场最强, C 点的电场最
弱。
(2) A 、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如图
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
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
其中,A 得到的电子数为8101910 6.25101.610n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
导体B 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因为,在把A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
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
所以,先把A 球与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2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4q;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B q q qq =+÷=。
2. 答:192291222152(1.610)9.010230.4(10)q q e F k k N N r r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2921.410/m s ⨯的加速度!)3. 答:设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 、q -,距离为r ,则2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的电荷量变为2A q q =,C 的电荷量也是2c qq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224B qq q q -+==-;此时,A、B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11232F F F "='=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教师用书: 第3章 1 磁现象和磁场

1 磁现象和磁场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知道磁场的概念,认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2.了解磁现象及电流的磁效应.(重点)3.利用类比的方法,通过电场的客观存在性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难点)4.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体会磁现象的广泛存在性、应用性.(难点)磁现象和电流的磁效应[先填空]1.磁现象(1)磁性: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区域.①北极: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北的磁极,又叫N极.②南极: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又叫S极.2.电流的磁效应(1)发现: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讲课中,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2)实验意义:电流磁效应的发现,首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揭开了人类对电磁现象研究的新纪元.[再判断]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磁场可以产生电流.(×)2.天然磁体与人造磁体都能吸引铁质物体.(√)3.单独一个带电体可以只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同样磁体也可以只有N极或S极.(×)[后思考]1.指南针指向南方的是N极还是S极?【提示】S极.2.地球上任何位置都可以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吗?【提示】不可以,在地磁南北两极点的磁场方向竖直,指南针不能准确指向南方,另外,受其他人为强磁场的干扰,指南针也不会准确指向南方.[合作探讨]如图3-1-1所示,导线与地面平行,在导线正下方的A处有一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图3-1-1探讨1:导线通入电流I时,导线正下方的小磁针一定转动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若导线中的电流在A处所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地磁场方向一致,则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则不发生转动.探讨2:若将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导线通电后,则发现小磁针发生了明显地转动.此实验揭示了什么规律?【提示】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场,揭示了电与磁之间存在着联系.[核心点击]1.实验时,通电直导线要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磁针要与导线平行地放在导线的正下方或正上方,以保证电流的磁场与地磁场方向不同而使小磁针发生转动.2.由于地磁场使磁针指向南北方向,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改变指向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即电流周围产生磁场,也就是电流的磁效应.1.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A.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B.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C.电流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D.电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解析】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为减弱地球磁场的影响,导线应南北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这样电流产生的磁场为东西方向,会使小磁针有明显的偏转.若导线东西放置,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为南北方向,小磁针有可能不发生偏转,C正确.【答案】 C2.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若将铁棒A靠近铁棒B,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34522036】A.A、B一定相互吸引B.A、B一定相互排斥C.A、B间有可能无磁场力作用D.A、B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解析】小磁针本身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只是在小磁针磁场作用下暂时被磁化的结果.铁棒B 能排斥小磁针,说明铁棒B一定有磁性.若A无磁性,当A靠近B时,在B的磁场作用下也会被磁化而发生相互的吸引作用.若A有磁性,则A、B两磁体都分别有北极和南极,当它们的同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排斥;当异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吸引.这说明不论A有无磁性,它们之间总有磁场力的作用,故只有D项正确.【答案】 D对奥斯特实验的一点提醒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产生磁场,本来是没有条件的,但实际实验时必须考虑地磁场的影响,让通电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磁场方向与地磁场方向尽量不一致,效果明显.磁场[先填空]1.电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1)磁体与磁体间存在相互作用.(2)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磁体对通电导线也有作用力.(3)两条通电导线之间也有作用力.2.磁场(1)定义: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线之间,以及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是磁体或电流周围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线产生力的作用.3.地磁场(1)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磁体,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自由转动的小磁针能显示出地磁场的方向,这就是指南针的原理.(2)磁偏角:小磁针的指向与正南方向之间的夹角,如图3-1-2.图3-1-2(3)太阳、月亮、其他行星等许多天体都有磁场.[再判断]1.地磁场能使小磁针的两极指向正南正北.(×)2.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3.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处在磁场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后思考]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在你知道指南针为什么指南吗?【提示】地磁场方向由南指向北,水平放置的小磁针处于地磁场中,在地磁场作用下,静止时N极指北,S极指南.[合作探讨]如图3-1-3所示是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的示意图.图3-1-3探讨1:在地球南极点上方磁场的方向有什么特点?【提示】与地面垂直.探讨2:在地球赤道上方的磁场方向有什么特点?【提示】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夹角.[核心点击]1.对磁场的理解(1)磁场的存在:磁体的周围、电流的周围都存在磁场.(2)磁场的客观性: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不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3)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4)磁场的方向性:有方向,处在磁场中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即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就是该处的磁场方向.2.对地磁场的理解(1)地磁场特点:地磁场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方向的,即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方向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一夹角,叫磁偏角.(2)地磁场问题的处理要点:①地理南极正上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地理北极正上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下.②在赤道正上方,地磁场方向水平向北.③在南半球,地磁场方向指向北上方;在北半球,地磁场方向指向北下方.(3)地磁场的作用:由于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故射向地球的高速带电粒子,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不能直接到达地球.因此地磁场对地球上的生命有保护作用(第5节学习).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发生作用时才产生C.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共同产生的D.电荷周围同时产生电场和磁场【解析】不论是磁极与磁极间、电流与电流间还是磁极与电流间,都有相互作用的磁场力,这些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故A正确,C错误;磁场是磁现象中的一种特殊物质,不管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之间有没有发生作用,磁体周围以及电流周围的磁场始终是客观存在的,故B错;静止的电荷只能产生电场,而运动的电荷即电流既能产生电场,也能产生磁场,电场和磁场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各自具有其本身的特点,故D错.【答案】 A4.地球是一个大磁体:①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②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③赤道附近地磁场的方向和地面平行;④北半球地磁场方向相对地面是斜向上的;⑤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以上关于地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⑤D.②③【解析】地球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其特点主要有:(1)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2)地磁场的水平分量总是从地理南极指向北极,而竖直分量则南北相反,在南半球垂直地面向上,在北半球垂直地面向下.(3)在赤道平面上,距离地球表面相等的各点,磁场的强弱相同,且方向水平向北.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 D对地磁场理解的三大误区(1)将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混淆,误将地理南极(或北极)当做地磁场的南极(或北极).(2)误认为地理两极与地磁场的两极重合.事实上,两者并不重合,地磁场的两极在地理两极的附近.(3)误认为地球上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事实上,除赤道外,南北半球的磁场都有竖直分量.高中物理考试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在考场上,时间就是我们致胜的法宝,与其犹犹豫豫不知如何落笔,倒不如多学习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