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500字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5篇)_1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5篇)_1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5篇)《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这本书读完了很长时间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时间来写这个读书笔记。

等到我开始整理读书笔记的时候,发现很多内容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我读过的书,大多数是这个情况。

很久以前,我立过一个flag,我说每读完一本书一定做一个读书笔记。

现在,我很庆幸我立的这个flag,因为我发现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其实又将书读了一遍,温故而知新,而且,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并不多。

我对心理学类的书比较感兴趣,因此,这本《非暴力沟通》也不例外。

书的作者,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了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此书),也因此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

虽然这本书叫《非暴力沟通》,但是,这本书讲的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套实现幸福人生的生活哲学。

如书中所讲,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

但是留意一下现实中的谈话方式,我们发现,有一些话确实会伤人。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等,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和敌视。

这本书的核心,希望是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加强人与人的联系,既充分表达自己,又能够去理解他人,实现人与人的和平相处。

书中所讲的运用非暴力沟通的例子,都有很好的效果。

我并不怀疑,只是我感觉做到那样并不容易。

Anyway,justdoit!《非暴力沟通》读后感2这几天空闲读了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刚开始仅仅把它当成心灵鸡汤类型的书。

打算就这样翻翻就得了,但是实际上看完以后发现确实是一本好书。

作者首先讲了问什么要非暴力沟通,作者早年生活在南非,在那个年代,他被白人当成黑人,而黑人又把他当成白人,因此两头受欺负。

后来作者去了美国,在美国他也没有因此受到公平的待遇,他经常会被美国人当成犹太人,也会因此经常挨打。

他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暴力事件,多人在这场冲突中丧生。

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必备3篇)

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必备3篇)

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必备3篇)1.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第1篇因年底工作比较忙碌,心情有时候比较浮躁,对孩子和老公就难免带着情绪和不满,加上孩子最近放假在家,总是想着玩,不想做作业,我就着急了,对他态度就有点不好。

一天,我下班回家他就缠着我玩,我比较累不想和他玩,就跟他说:“我不想玩,你去写作业吧,别老想着玩!我还做饭呢。

”他不高兴了,回到自己卧室大声的喊叫,还把东西扔的到处都是。

我一看就急了,对他大声训斥,他更来劲了,把橡皮扔到我的餐桌上,把铅笔扔到地上。

我本想冲到他的房间对他大吼大叫,但是我猛然感到我错了。

我需要冷静,就当没有看见他的演出,自己到厨房里去做饭了。

他的声音渐渐小了,做好饭,我叫他:“吃饭了,快去洗手吧。

”我一看地上和餐桌上的铅笔、橡皮不知道啥时候已经都捡起来了。

我们坐下来吃饭,他对我说:“妈妈,我不应该对你嚷嚷,我不对。

”我点点头,表扬他:“嗯,知道自己错了,很不容易,妈妈允许你有自己的脾气和发态度,但是不能伤害别的东西,可以去扔自己卧室里的枕头。

”孩子说:“嗯,我知道,妈妈说过很多次了。

”我很高兴没有把事态扩大化,没有更深的伤害到孩子,让他发泄了脾气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第2篇确实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呀。

分享读完书以后几点收获:1.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转变谈话与聆听的方式,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步骤,使我们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能倾听各自的心声,也能够理解彼此的需求,从而提出请求,最终达到谈话的目的。

2.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语言看似没有什么大碍,却时常会戳中对方的痛处,引起别人的痛苦。

3异化的沟通方式蒙蔽可我们对他人的爱,其中包括道德评判(对他人的评论往往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大多数人喜欢用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别人,举个例子,老师今天布置了很难得作业,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太过分了”,实际上学生也就是评价者不愿意做作业而觉得老师太过分了,并不是“老师太过分了”),或者是强人所难(父母经常要求孩子做什么,如果不做的话,就会受到惩罚等)。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精选6篇)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精选6篇)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精选6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1我墙裂推荐大家去看这本书!就算你觉得自己跟别人的沟通不存在任何问题,没有任何的矛盾,这本书也值得你一看,它会让你对沟通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

如果你苦恼于自己总是不能正确的表达观点,如果你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亦或是心情不舒畅,都应该看这本书,它能解决你的问题。

1、提出具体的请求:直接告诉他你的请求,你希望他做什么,尽量的表述具体详细些,而不是直接说不希望他做什么。

使用抽象的语言会使我们无法深入的了解自己。

2、明确谈话目的:如果我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

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昨天我突然陷入思想的沼泽,我想不通一些事情,那让我非常的痛苦,可能身边的朋友没办法理解我的痛苦。

直到今天我再次翻开《非暴力沟通》,顿时云开雾散,我觉得我可以采纳书本里的建议,去照着执行。

我想我可能真的表达方式不对,我只是一昧的说他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甚至直截了当的说他是个没有想法的人。

怎么可能没有想法呢,有的人只是天性不爱表达出来。

我又是否有认真的回顾我们之前的交流,或许是我自己没有用心罢了。

要解决我的烦恼,可以试着找一个具体的话题,然后展开。

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我如果从他的角度切入,可能会对他有更真实的认识。

非暴力沟通的读书笔记2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

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阅读心得(合集4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阅读心得(合集4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阅读心得(合集4篇)【篇一】《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阅读心得这几周参加读书会学习《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最开始想要学习这本书是因为老师在给我们做导读时,提到要了解对方内在的需求,你才能更好地与对方沟通,而这又是在工作生活中非常需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

比如客户拿了一个图给你说:你帮我稍微修一下。

其实他的需求是,你认真看一下,用心把图改好看。

而我们经常理解成稍微改一下就好。

这就容易导致需求与解决方案不一致,出来的效果会让客户不满意。

当然更直接的例子就是现在常说的直男癌,这是需求的发出与接收差距太大的典型。

所以了解对方的真正需求是非常的重要,学习了这本书,我经常把“对方的需求是什么”挂在心上,从近期的效果看,给自己的工作带了比较多的帮助。

上周刚从书上学到的另外一点沟通用语:观察与评价。

我们往往喜欢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给人下定义,在定义中又很容易把对方的缺点放大,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我们的上司或者家人对我们说:你很不细心啊!这是对你的评价,我们听了会很难过。

如果他们说:这周工作中你在这里,这里还有那里都做错了,你很不细心啊。

这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羞愧,想一下确实不细心,心里就接受了,下次就不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了。

只是换一种说法,给人带来的感受却是如此巨大的不同,因此学习非暴力沟通是多么有必要啊~学无止境,《非暴力沟通》确实是一本非常值得学习的好书,希望老师们一起参加,提升自我,让生活工作中的沟通更加顺畅。

【篇二】《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阅读心得感受需要、聆听心声!如果有人说对你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真让我失望!”、“别碰我!”你会怎么办?我会伤心,会气愤。

也会还击。

当我伤心时,我会看不起自己,开始自责。

当我生气时,我会把火压下来,不去面对,一次又一次,火山终于还是暴发了。

现在,我开始接触《非暴力沟通》,了解了面对指责的话,我们如何加以面对。

当我碰到门边,碰疼了自己,妈妈对我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我对她说,“妈妈我知道你关心我”,她有些意外地看着我。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汇编1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第一次写心得思绪万千、真不知道该如何阐述我所想表达的内容,其实在教育女儿这方面我也是在不断的去查资料,去找书看,去倾听别人好的教育方法。

女儿很小的时候体质不好,我总觉得我应该给她更多的爱,应该什么都惯着她,依着她,可是渐进的我发现她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越发强烈,我当即决定重新寻找新的教育方法,幼儿园三年我似乎又变成了文中所描述的(控制型育儿方式)的家长,我深感很累,女儿应该也是一样。

读了本书几页下来,感觉轻松了,理解只有尊重才能赢的合作,当然首先必须自我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朋友交往之间的尊重,要让女儿看到妈妈是怎样去做的,就算偶尔的跌倒和不完美,但是妈妈也在努力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父母与子女虽然在年龄上有长幼之分,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因此,父母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去尊重和理解孩子。

合作不是要求父母一味的迁就孩子,也不是要求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真正的合作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双方都乐意接受的一种态度和行为。

所以对我而言,在以后和女儿相处的过程中必须处处讲究合作的技巧。

文章中所提到的奖励和惩罚实则对我的触动比较大,自从女儿上了一年级以后,在我的思维里我认为她已经长大了,所以“奖惩”几乎占据了我教育方式的50%,不管是女儿的生活能力还是学习能力只要有明显的进步,我都会加以奖励;反之,也会加以惩戒,有时的惩罚会让女儿无比激动的骂我是个坏妈妈,那一刻我知道不合实际的惩罚会让女儿对我失去信任,会让她在妈妈这里找不到安全感。

再者,我真的需要把长时间贴在女儿身上的标签彻底撕掉,在读本书之前,其实我会给女儿贴各种标签,类似于:你好懒,你真笨,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似乎根本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基本的就是尊重,那么此时我把对女儿的尊重又放在了哪里呢?在本章节中出现最多的词“目标”首先育儿的目标,对我而言我对女儿的目标有两点:一是保障她的人生安全,帮助他规避风险,这是作为监护人最基本的责任。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通用21篇)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通用21篇)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通用21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沟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篇1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作为教师,阅读就更不可或缺。

阅读,不仅能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也让自己更有信心,去面对各式各样孩子们。

本学期,我们低数组全体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阅读《非暴力沟通》一书,书中阐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这种方式来进行沟通,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

但是如果稍微留意一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在面对孩子时,一些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孩子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会比体罚更加可怕。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

书中详细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首先是观察,观察是把你看到真实的行为不含任何情感或情绪,不带任何批判表达出来。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的家校访谈,在约谈某位家长之前,我会认真仔细的观察这个孩子,做出详细的记录,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在与家长沟通时,我就可以客观的描述事实,比如说,在上课时,孩子有没有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敢不敢举手,举了几次手,回答对了没有。

在做作业时,孩子对了几个,错了几个,有没有改正?是没有理解,还是粗心算错。

这样,家长对孩子的表现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沟通起来也更为顺畅。

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如果能客观的描述问题,孩子才乐于跟老师沟通,问题也能够更好的解决。

第二是表达感受。

我们的需要与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有些时候,我们总是羞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则鼓励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我们会发现班上的同学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原因引发冲突,比如说,A同学不小心碰到了B同学,B 同学如果还手可能机会立刻引发一场冲突。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随意查读者们的评论时,竟然看到不少人认为本书在弱肉强食的快节奏的商业等领域不适用。

还有人说,普通人来读此书,想看到的是干货,是如何克制自己的脾气,和别人好好说话,而本书脱离中国社会举例不合适。

恰恰相反的是,我并没有觉得这本书具有如此局限性,我甚至觉得它是现在浮躁的中国社会极度需要的。

即使在商业领域,也并不总意味着一定要强势才行。

现在社会为了鼓吹效率,甚至赞同或默许命令、惩罚、说教等充斥着工作乃至家庭,这恰恰需要非暴力沟通,来敲醒我们。

如果仅仅只是想要看到干货,那只是学习沟通技巧而已。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还看到很多读书笔记,亦或思维导图,把重点放在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这仅仅是本书的前半部分。

的确,这就像中国人学乘法都教背九九乘法表一样,直接、有效。

但后面的部分就像,背会九九乘法表后,还要懂得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应用,这样才能将原理广泛运用。

我花一个月时间,每次回顾后再续读,这样看完全书后,真的认为没有一个内容是可以略读快进的,我时常读着读着就发现自己被说中了。

总之,千万不要被这本书的书名或者书评误导,以为这是部食之无味的工具书。

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或者刷新我认知的点整理如下:一,先来看前文提到的“九九乘法表”,即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1观察 2感受 3需要 4请求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对她不做家务的儿子,使用非暴力沟通可以这样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要)。

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请求)?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不懂这样客观地表达:1常常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如说,米奇花钱大手大脚,观察应该是,米奇上周买书花了一千元);2将感受和想法混为一谈(如说,我觉得我吉他弹不好,这只是评价,但我们要表达的是感受,可以说,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失落、厌烦);3在感受表达完后没有表达与感受相关联的需要(如说,你无法来吃晚饭,我很难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通用5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通用5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通用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最近着重看心灵类的书籍,是因为看到了内心的问题。

这本书教会我很重要的东西,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周六,健身房的跑步机带着小电视,里面正在播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夏季的墨西哥忽然出现深达两米的冰,日本九州、鹿儿岛的水灾和上百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去医院、体育馆等避难。

地球在发脾气,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地域会出现这样的天灾,或许也是一种人祸。

心情也跟着沉了起来,还有多少人正在承受着这些痛苦,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我甚至觉得自己能活泼的长大也是一种幸运。

偶尔看到有些人嫌弃或者恶意的眼神,他们把内心的暴戾变成暴力,隔着两米开外都可以感觉到那熊熊燃烧之火。

有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很糟糕,觉得世界都是灰暗的,别人的笑声都能让我生闷气,仿佛全世界都欠了我的。

他们是揍了我吗,还是和我有不共戴天之仇?都没有,我才意识到原因在于我自己。

有很多人对社会的仇恨,是因为自己的失败,他们无法忍受承认这是自己的无能。

但是又必须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加上我们天生具备推卸责任的能力,毕竟没什么比把一切推给别人更容易了。

前一阵川崎发生的锁喉事件,人生只剩下失败的一个人策划了这起惨案,那大多都是孩子啊。

失败而且懦弱的人,才会选择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群体。

非暴力沟通让我着重关注自己和别人的感受,所有的情绪其实都来自内心,找到抚平情绪的源头。

先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做到了才能真正听到别人的声音。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2很实用的一本书。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得到理解和尊重,但往往用错方式表达导致问题,甚至让矛盾升级,最后不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使关系僵化。

看着书里的讲解和方法,我会想有时候人克制久了,理性久了,就想毫无顾忌的放纵一次,如果每次都让自己理性去处理问题,可能会觉得很累,如果每次发生矛盾时都是单方面像心理医生一样去压着自己的脾气,试图引导对方说出感受和需要,也许有一天还是会想爆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暴力沟通》/美/马歇尔·卢森堡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

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
言语上的职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书摘: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只是静静地体会自己。

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自己生气了。

接下来,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

为了充分表达自己,说出我们的愤怒——怒火此时已被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

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技术的进步最终被用来摧毁人类,那么,并非是暴行导致人类的灭亡,当然,更不能说是复仇行为使人类灭亡……人类的灭亡,即是因为现代人唯唯诺诺、缺乏责任感,毕恭毕敬地服从各种命令。

我们所看到的悲剧和马上就要看到的更大悲剧,并非是世界上反抗的人、不服从的人增多了,而是唯命是从的人、听话的人越来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