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膜病理切片操作规程
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1.7.1 修整组织将手术切取的乳腺肿瘤切成一个平整面,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便固定剂穿透和组织脱水等操作,通常以10 mm×10 mm×3mm或5mm×5mm×3mm为宜。
找到不同的部位切取2块,以备后用。
1.7.2 组织洗涤组织经修整后,组织中的福尔马林等必须冲洗干净,尤其是含有重金属的物质存在。
因为残留在组织中的福尔马林,有的不利于染色,有的产生沉淀或结晶影响观察,所以组织修整后应冲洗12h左右。
1.7.3 组织脱水组织经洗涤后,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分,由于水与石蜡不能互溶,所以必须将组织中的水分除去。
80%乙醇溶液:2h95%乙醇溶液:1h95%乙醇溶液:1h100%乙醇溶液:30min100%乙醇溶液:30min1.7.4 组织透明由于乙醇与石蜡不相溶,而二甲苯既能溶于乙醇又能溶于石蜡,所以脱水后还要经过二甲苯以过渡。
当组织中全部被二甲苯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
二甲苯Ⅰ:30min二甲苯Ⅱ:10min1.7.5 组织浸蜡浸蜡的目的是除去组织中的透明剂(如二甲苯等),使石蜡渗透到组织内部达到饱和程度以便组织包埋。
浸蜡时间根据组织的透蜡时间较长,需3h左右。
浸蜡应在恒温箱内进行,并保持箱内温度在55℃左右,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组织发脆。
石蜡Ⅰ:1h石蜡Ⅱ:1h。
石蜡Ⅲ:1h1.7.6 组织包埋将经过透蜡的组织连同熔化的石蜡,一起倒入容器内,然后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其立刻凝固成蜡块的过程。
包埋时,将纸盒放在温箱旁边,用镊子夹取组织平放于纸盒底部,,再用温镊子轻轻拨动组织,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沿壁倒入包埋用的纸盒中,速度要慢。
待石蜡凝固(约30min)后放入冰箱保鲜层内以备后用。
包埋时应根据组织材料、切片厚度、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熔点的石蜡,新的石蜡一般要熬顿几次,以免石蜡固定后有气泡,影响切片。
用于包埋的石蜡的熔点在50~60℃之间。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政策及操作规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政策及操作规程目的本文档旨在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规范和操作顺利进行,以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1. 标本采集1.1 手术室病理标本采集应由熟悉操作规程的医务人员进行。
1.2 标本采集前,必须核对病人信息,确保与手术患者一致。
1.3 标本采集时应使用干净、无菌的采集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2. 标本包装和标记2.1 完成标本采集后,应将标本放入合适的中,并加盖密封。
2.2 标本上必须标注患者姓名、病历号、标本类型和采集日期时间等信息。
2.3 标本外应附有相应的标本申请单,并与标本信息一致。
3. 标本送检3.1 标本送检前应核对标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3.2 标本送检时应填写相关的送检单,并交付给负责接收的病理科医务人员。
3.3 紧急情况下,应及时通知病理科,以确保标本尽快送至病理科进行处理。
4. 标本保存与处理4.1 标本交付给病理科后,应按照病理科的指导进行保存和处理。
4.2 病理科应确保标本的安全保存、及时处理和准确记录。
4.3 标本处理后,结果应及时通知手术室和相关医务人员。
5. 异常情况处理5.1 如发现标本信息错误或标本损坏,应及时通知病理科进行更正或重新采集。
5.2 发现标本丢失或转移时,应立即报告病理科和有关部门,并进行调查和追踪。
6. 培训和监督6.1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操作规程应纳入新员工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6.2 监督人员应定期检查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操作情况,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政策及操作规程。
如有变动或补充,应及时更新并通知相关人员。
眼部微生物检查标本的采集技术操作规范

眼部微生物检查标本的采集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细菌学检查标本采集一、刮片法采集细菌学检查标本【适应证】1.怀疑细菌性结膜炎。
2.怀疑细菌性角膜炎。
3.怀疑眼睑及睑缘等处皮肤有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
【禁忌证】因精神因素或全身情况不适合检查者,角膜溃疡已经有穿孔倾向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眼睑及睑缘等处皮肤病变区的刮片方法。
(1)若病变区处分泌物多时,可先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棉签将分泌物沾去,或用生理盐水冲洗,把表面分泌物去除干净。
(2)刮刀刮取标本。
2.结膜组织刮片方法。
(1)刮去前,先滴表面麻醉药如0.5%丁卡因眼水,对结膜进行表面麻醉。
(2)若结膜病变处分泌物多时,可先用灭菌湿棉签将分泌物沾去,或用生理盐水冲洗。
(3)翻转眼睑暴露睑结膜。
(4)左手固定睑结膜,右手持灭菌刮匙。
(5)根据病变情况和检查需要,选择刮取部位并刮取标本。
(6)刮取标本后,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
3.角膜组织刮片方法。
(1)结膜囊滴用表面麻醉药,进行表面麻醉。
(2)若病变处分泌物多时,可先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棉签将分泌物沽去。
(3)用手指将睑裂开大,轻压眼球使其固定,或用开睑器撑开眼睑,以镊子或棉签固定眼球。
(4)选角膜溃疡的进行缘或基底部刮取标本。
(5)刮取标本后,滴抗菌药物滴眼液。
4.将刮取标本涂片、固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记录。
【注意事项】1.用刮匙刮取标本应使刮刀与组织表面垂直,刮取时动作要轻柔准确。
2.在病变组织的同一部位不要反复刮取。
3.若需刮取角膜溃疡基底组织时,勿过度向下用力,以防造成角膜孔。
4.尽量在发病初期,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刮取标本,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5.根据细菌种类不同选择固定和染色的方法。
6.采集标本时,注意无菌操作。
7.标本量少时易于干燥,应及时固定后立刻送检,送检中应避免污染。
二、拭子涂抹法采集细菌学检查标本【适应证】1.怀疑细菌性结膜炎。
2.怀疑细菌性角膜炎。
3.怀疑眼睑及睑缘等处皮肤有细菌感染。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精品)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 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
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 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 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 2. 0cm2. 0cm0. 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 0. 1~0. 2cm 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 0. 3 ~0. 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 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1 / 17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 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 选好组织块的切面: 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 保持材料的清洁: 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 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 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
病理标本取材切片流程

取材过程
固定剂:甲醛
脱水剂:各种梯度酒精
透明试剂:二甲苯
标本固定:12-24小时
标本脱水:每级乙醇3-24小时;无水乙醇1.5-4小时
取出组织,切成
0.5-1cm 3大小 固定剂
浸蜡
包埋框包埋
制成蜡块
标本透明:各1.5-3小时(二甲苯1、二甲苯2)
标本浸蜡:1.5-3小时熔蜡温度控制在62°C-65°C之间
切片过程:载玻片、盖玻片之前行多聚赖氨酸、清洗等处理;切片厚度:3-6μm ;45°C水浴锅行展片;37°C烤片
中性树胶封
二甲苯脱蜡,各15min
乙醇脱水,各3-5min
苏木精染色5-10min (根据切片厚度、苏木精溶液的新旧掌握染色时间)
盐酸乙醇分化1-3s (分化时间根据溶液新旧程度)
淡氨水1-2S
伊红染色3-5min (根据切片厚度、伊红溶液的新旧掌握染色时间)
乙醇脱水,各3-5min
二甲苯透明,各15min
中性树胶封片。
病理切片制备步骤

病理切片制备步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病理切片制备是病理学研究的重要步骤,通过对组织样本的切割、染色和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病理切片制备的步骤。
一、组织采集和固定1. 组织采集:首先需要采集患者患病组织样本,可以是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或尸检标本。
2. 组织固定:将组织样本放入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或其他适当的固定液中,固定时间为6-48小时,确保组织细胞结构不变。
二、脱水和包埋1. 脱水:将固定的组织样本置于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逐渐去除水分。
2. 渗透:将脱水的组织样本放入蜡渗透剂中,使组织透明并与蜡充分渗透,以便进行切片。
3. 包埋:将渗透后的组织样本置于熔融的石蜡中,使组织固定在石蜡块中,以便进行切片。
三、切片和染色1. 切片:用旋转式切片机将石蜡包埋的组织块切割成厚度为3-5微米的切片。
2. 染色:将切片放入不同的染色剂中,如血液学染色、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以便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四、封片和观察1. 封片: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显微镜玻璃片上,加入透明封闭剂,覆盖玻璃片,制成玻璃切片。
2. 观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根据细胞形态和染色结果判断组织结构的变化,帮助医生做出疾病诊断。
以上就是病理切片制备的详细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操作和精心处理,以确保获得准确的组织切片和可靠的诊断结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专业医学工作者咨询。
【2000字】第二篇示例:病理切片制备是一项关键的医学实验技朧,用于观察疾病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病变情况。
正确的切片制备步骤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理切片制备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 采集标本:需要从患者身上采集组织标本。
这通常由有经验的医生或技术人员完成,确保采集到的标本完整、无损伤,并配有详细的临床信息。
2. 杀灭固定组织:采集到组织标本后,需要立即将其置入适当的固定液中进行固定。
切片技术1

常 规 染 色
H E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染色
染色方法: 染色方法: 二甲苯 I 二甲苯 II 95%酒精 酒精 95%酒精 酒精 80%酒精 酒精 水洗 苏木素 水洗 1%盐酸酒精 盐酸酒精 20分钟 分钟 20分钟 分钟 二浸次 二浸次 二浸次 10~15分钟 分钟 1~2分钟 分钟
苏木素 无水酒精 甘 油 冰醋酸 蒸馏水 硫酸铝钾 2g 100 ml 100 ml 10 ml 100 ml 2~3 g
一般医院病理科用Harris苏木素染细胞核。 苏木素染细胞核。 一般医院病理科用 苏木素染细胞核 Harris苏木素因含有氧化汞,配制时,加热沸 苏木素因含有氧化汞, 苏木素因含有氧化汞 配制时, 腾时容易喷出,危险期大, 腾时容易喷出,危险期大,而Ehrlich苏木素 苏木素 安全性好; 苏木素呈兰褐色, 安全性好;Ehrlich苏木素呈兰褐色,色彩鲜 苏木素呈兰褐色 染料使用时间长,可达3 个月, 艳,染料使用时间长,可达 ~ 4个月,染色 个月 稳定。 稳定。 盐酸酒精分化时, 苏木素分化短, 盐酸酒精分化时,Harris苏木素分化短, 苏木素分化短 数十秒~1分钟,略长时染色淡; 数十秒 分钟,略长时染色淡;而Ehrlich苏 分钟 苏 木素分化时间可长可短,间隔可达 分钟, 木素分化时间可长可短,间隔可达1 ~ 5分钟, 分钟 不影响染色结果。 不影响染色结果。
四、透明
石蜡切片, 组织既要脱水, 石蜡切片 , 组织既要脱水 , 又要经 过透明步骤。目的是要使石蜡渗入组织。 过透明步骤。目的是要使石蜡渗入组织。 透明剂不仅有脱酒精的作用,也能溶解 透明剂不仅有脱酒精的作用, 石蜡,与石蜡混合能帮助石蜡渗入组织。 石蜡,与石蜡混合能帮助石蜡渗入组织。 起到充分支持作用,使其硬度均匀, 起到充分支持作用,使其硬度均匀,切 片完整。 片完整。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完整版)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
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
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
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角膜病理切片操作规程
1.取材
用镊子将眼球从10%福尔马林中取出,放在培养皿上,用剪刀
沿冠状方向剪掉眼球的后半部分(角膜面为前瓣部分,与角膜相对
的为眼球的后半部分),去除晶状体(透明坚硬小球)后,用剪刀
把巩膜剪掉,沿矢状面从角膜的正中把角膜平均分为两瓣,放入塑
料包埋盒内,标号,盖上盖子。
2.脱水
将包埋盒依次浸入70%酒精(14h),80%酒精(4h),90%酒精
(4h),95%酒精(过夜),100%Ⅰ酒精(1h),100%Ⅱ酒精(1h)。
3.透明
将脱水完成后的包埋盒依次进入二甲苯Ⅰ(10min),二甲苯Ⅱ(10min)。
4.浸蜡
将透明完成的包埋盒依次浸入蜡Ⅰ(1h),蜡Ⅱ(1h)。
若为新
蜡块,在酒精灯熔化成液体状,室温凝固,再熔化为液体状才可使
用(去除气泡),将盛有液体状石蜡的烧杯放入烘箱(70℃)。
5.包埋
将包埋盒从液体石蜡中取出,打开包埋盒,将盖子去掉,用镊
子夹取角膜组织放入金属包埋模子中,沿着模子的一角缓缓倒入液
体石蜡,直到倒满整个模子。
借助镊子使角膜的矢状面朝下垂直立
于模子中央,将塑料包埋盒底座盖在组织上,室温凝固后放入烧杯
中,用冷水冲洗10-20min,再拿出,去掉金属模子,将石蜡块放入
冰箱上层4℃保存。
6.切片
将石蜡块两侧多余部分修掉,使平齐,夹在刀片机上,调节厚
度5um,左手摇动手轮调节石蜡块与刀片间的距离,右手摇动手轮
切去多余部分,待切到组织时,左手停止摇动,右手摇动手轮切出
连续切片,用镊子和毛笔将切片展开在37℃水浴锅中,用镊子展平,待切片维持一定温度后,用载玻片(涂过多聚赖氨酸)倾斜入水,
从切片一端靠近,逐渐使切片贴在载玻片上,插在玻片架上。
7.烤片
将玻片架放入烘箱,设置温度70℃,烤片2h。
8.脱蜡
将载玻片连带玻片架依次浸入二甲苯Ⅰ(10min),二甲苯Ⅱ(10min)。
9.水化
将脱蜡完的载玻片连带玻片架依次浸入100%、95%、70%、30%
乙醇各2min,温水2min,若脱蜡不干净,再温水2min。
10.染色
将载玻片用蒸馏水润湿1min,用滤纸吸干水分。
用试剂一核染液染色3min,自来水冲洗3-5秒(背面冲洗)。
用试剂二浆染液染色10-30秒,手拿载玻片放入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涮几次。
将载玻片连带玻片架依次浸入30%、70%、95%、100%乙醇中各
2min(脱水),再依次浸入二甲苯Ⅰ,二甲苯Ⅱ中各2min(透
明)。
用滤纸条吸干载玻片上液体。
11.封片
吸取中性树胶滴在组织上,用事先洗净并充分干燥的盖玻片垂直盖在树胶滴上使之充分扩散至整个组织。
放在室温下晾干。
12.照相
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是否有病理变化,并照相留证。
书写:杨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