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大事年表989--2007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0年12月——1994年7月1.国内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1990年12月19日,伴随着朱镕基先生敲响的钟声,上海交易所正式成立。
而当时我国还处于一种紧缩的调控政策状态之下,经济也处于一种不景气的状态,1990年当年的GDP增长率为3.8%,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的最低水平。
那么,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成立的股市,似乎也会因为经济发展的不顺而出现一定程度的跌幅。
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明确了社会也要尝试证券市场。
这样的论点犹如给证券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于是股指开始节节攀升。
随着新股IPO 的不断发行,财富效应开始蔓延,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新股申购,因为刚开始参与申购的人不是很多,所以中签率比较高,这就造就了很多申购成功的投资者出现了巨大的收益。
随后,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参与申购,一度将股市炒的热火朝天。
2.第一次熊市的到来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宣布发行5亿股公众股,发售500万张抽签表,中签率为10%,每张抽签表可以购1000股。
在大牛市中,新股是市场的宠儿,只要每张身份证花100元就可以买一张抽签表,如果买到了抽签表就有10%的概率一次性赚大钱。
对于这样的好事,自然有很多人参与抢购,结果就出现了从全国各地大量的身份证寄往深圳,还有上百万外地人涌入了这个常住人口只有60万的城市的情景,各售表机构门前提前3天就有人排队。
“8.10”事件触及了中央政府的底线,政策层面不停地发出了一些警示性的信号,这就让当时的投资者对深圳交易市场要被关闭的事件产生了预期,再加上“8.10”事件中那些不公正的交易,深深打击了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致使他们开始抛售手里的股票,加上前期的巨大获利抛出,加速了中国第一个熊市的到来,导致中国股市出现了第一次较大幅度的下跌,或者是说中国股市的第一次熊市,跌幅达72.9%,短短两个月从1400多点跌倒了380多点。
3.股市行政政策态度的转变激活投机热情1992年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点,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证券大事记

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1981年1月16日,国务院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确定从1981年开始,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
国库券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全流通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第一天成交安达股票8000股,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
沪市的首个交易日以96.05点开盘,并以当日最高价99.98点报收,当日成交金额49万4千元人民币。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1年8月1日,第一只可转换企业债券琼能源发行。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1月10日,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产生大批认购证,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
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中国股市十大事件一. 沪深交易所成立这两个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开端。
上交所1990年12月19日鸣锣开业,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
深交所1990年12月1日试营业,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第一任总经理王健(已逝世)。
现在一般以上交所成立日期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日。
当时两个交易所的筹备其实都很匆忙,而且很多东西都不完备,颇有“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味道。
刚创立的,交易所内挂牌交易的股票也非常少,深圳老五股,上海老八股。
其中至今仍未更名的恐怕只有大名鼎鼎的万科还有上海的小飞乐了。
查看原图二. 深圳8.10事件 -- “百万人争购”公元1992年8月9日(星期天)和8月10日(星期一)。
120万涌进深圳的股民盼望已久的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
8月10日,深圳。
“1992股票认购证”第四次摇号。
当时预发认购表500万张,每人凭身份证可购表1张,时称有“百万人争购”,不到半天的时间,抽签表全部售完,人们难以置信。
秩序就在人们的质疑中开始混乱,并发生冲突。
这天傍晚,数千名没有买到抽签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打出反腐败和要求公正的标语,并形成对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围攻的局面,酿成“8·10事件”。
深圳市政府当夜紧急协商,决定增发500万张新股认购兑换表,事态慢慢得到平息。
深圳新股认购中,有来自全国的一百万人参加了发售前的排队。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三. 327国债事件 --- 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息。
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民间(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则将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解释:327是国债代号,并不是案发当日,出事的那天是95年的2.23)查看原图四. 5.19行情 --- 传奇牛市的开端5.19是中国股市上一段传奇牛市的开端。
股市中国历史行情

历史行情1992-11-17 上海股市跌到393.52点1993-02-15 上海股市涨到历史最高点1536.82点1993-02-16 老八股扩容1994-07-29 上海股市跌到333.92点1994-08 “八月救市”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有资质的证券公司可以融资融券;3、允许保险资金入市。
这就是著名的“三大政策”。
1994-09-13 沪指冲到1033.47点1996-01-22 存款收益率高达20%,沪指跌到516.46点1996-04-10 取消保值补贴1996-05-01 中央银行开始连续6次减息1996-12-13 发布从12月26日起实施涨跌停板制度。
制度规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类证券在一个交易日内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交易日收市价格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超过涨跌限价的委托为无效委托。
1999-05-19 科技股拉动“5•19行情”1999-06-10 央行决定今起全面大幅减息1999-09-19 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股减持”1999-10-15 11月起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2000-02-13 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了二级市场新股配售的发行方式2000-09 深市新股上市(IPO)暂停,为创业板让路2001-06-14 上证综合指数创2245.43历史新高2001-10-22 上证综合指数创1514.86年内新低2001-10-23 证监会宣布停止首次发行和暂停国有股减持,个股全线上涨,这是实施涨跌幅限制以来最大的一次单日涨幅2001-12-04 三板退市制度正式推出2002-05-21 证监会决定恢复和完善二级市场新股配售2002-06-23 停止国有股减持引发6•24井喷2002-06-24 国务院出台国有股减持筹建社保资金办法2002-12-02 QFII正式启动2003年4月非典流行,行情回落2003-06-09 社保基金正式进入证券市场运作2004-02-02 国务院提出发展资本市场九条意见2004-06-25 中小企业板块正式登场2004-08-31 新股发行暂停2004-09-09 沪市“铁底”1300 点支撑位终告失守,市场创下5 年以来的最低点位1281. 75点。
中国股市4次大轮回

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投资者依然认为,我们的股市还是一个政策市,我们股市中常常出现的大起大落,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监管水平不高,制度建设滞后,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十几年来中国股市的几次大的起伏。
第一轮回: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在这一利好消息刺激下,大盘从616.99点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这也是上证指数首次突破千点大关。
此后仅仅3天时间,各只股票价格都呈现一飞冲天的走势,平均涨幅为570%。
其中,5只新股更狂升2500%至3000%。
此后的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
第一轮回:1993年,国务院实施金融整顿,银根收紧:1993年开始,各种利空消息不断,整个证券市场资金出现大面积退潮,这是中国股市周期最长,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熊市,从1993年2月的最高点1558点,到1994年7月的最低点333点,最大跌幅78%。
第一轮回: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股市的持续暴跌引发了监管层的担心,1994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措施的文章,推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股市出现8月上涨狂潮。
上证指数从7月底的333.92点,上涨至9月的1052.94点,两个月之内涨幅高达215.33%。
第二轮回: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股市的持续暴涨同样引发了监管者的担心,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文中给当前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
”经中国证监会同意,上交所和深交所决定从既日起,对在该两所上市的股票、基金类证券的交易实行价格涨跌幅10%限制并实行公开信息制度。
当天,沪深两市股指跌幅超过9。
中国股市大事记

中国大陆股市大事记1984年11月14日,飞乐音响成为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4月11日,深发展普通股挂牌上市买卖。
1990年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诞生的第一天。
基点为100点,当天开盘96.05点,最低95.79点,这也成为一个永远看不见的点位,当日收于最高99.98点之后在年前的最后几个交易里,整个市场无量空涨,90年收于127.61点1991年在整个91年里,由于是股票市场成立的初期,基本呈现一路单边暴涨或单边回调的特征,结果91年再次收在最高点292.75点,全年涨幅129.41%1991年10月31日:首家B股深南玻B公开招股。
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1992年1992年注定是中国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的一年,这一年让许多新股民品尝了暴涨的兴奋,也体验到暴跌的痛苦。
1992年1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首次出现在上海街头,向市民发售,谁会想到,就是一张售价仅30元的认购证,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
股票认购证的发行象征我国股份制改革的一个开端,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上市交易,它是上交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同志开始南巡,在深圳视察4天,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说:“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
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小平同志的肯定,造就了一轮大行情1992年2月21日,真空B股和深南玻B股先后在沪深两地上市。
1992年3月2日: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宣告中国股市进入快速成长期至4月下询,上证指数一改平缓上扬走势,至5月上旬更是出现放量大涨的走势。
2007-2011股市事件

2008一月:开门红后9天好日子1月2日是2008年中国股市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开盘5265,最高5295最低5201收盘5272,从这个位置开始经过9天短暂的上涨后,从1月14日开始进入一年的漫漫熊途。
1月21日,中国平安融资近16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一出,导致股市暴跌。
四月:降低印花税4月23日晚宣布从24日起印花税从3‰降为1‰。
次日,大盘涨幅为9.29%,几乎就要涨停。
六月:“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越南金融危机”行情因越南发生金融危机,6月7日,央行宣布提高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6月10日,沪指崩跌7.73%,以跳空的方式彻底封补了印花税的暴涨缺口,近千只个股跌停!6月12日沪指本轮收盘首次跌破3000点,至6月17日沪指走出10连阴,收2794.75点。
九月:双率下调+利好频出9月16日贷款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双双下调。
9月19日三大利好齐发促股市健康运行,证券交易印花税只向出让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
随即金融板块全部涨停,包括工行中行建行这三大权重股,券商、保险、信托也全线涨停。
十月:政2009影响股市的大事件2009-12-29 06:03:00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成都) 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2009年的股市即将与我们挥手告别。
这一年,由于政府强有力的救市政策、宽松流动性以及经济逐渐复苏的支撑,中国A股产生了V形反转行情,沪深股指双双翻倍上涨,相当一部分股票甚至翻了三四倍。
上半年,A股牛气冲天。
下半年以“7·29”暴跌为标志,股市结束了单边上涨;8月暴跌、迪拜危机、12月新股密集发行……导致市场信心渐失;IPO重启、创业板问世、新股破发,令人们对新股发行机制又多了一层思考。
2009年,这难得一遇的牛市究竟给投资者带来了什么?本报在此对2009年股市本身发生的或影响股市的大事件进行一番梳理。
1关键词10大产业振兴规划今年初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10大产业振兴规划,涉及到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
十年上证指数走势分析

1997-2007十年上证大盘指数走势分析中国股市一路走来,十多年来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值得回味的太多,值得总结的也太多。
从年K线来看,上证指数自1990年12月31日95.79点一直到金融危机前突破6000点一路上行,其间所经历的曲折与反复,却是难以详尽描述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总结找到其中有规律的地方,来把握股市的发展脉搏。
总之中国股市仍将向前发展,向着不断的新高迈进,其留下的历史轨迹值得每一位股市中人好好品味,只有了解了历史,才能更好的把握未来,在股市中健康的存活下去。
一九九七年:元月2日,上证指数收盘919.43点,成交金额23.7亿元,到元月7日上证指数下探到871.78点,成交量萎缩至19.64亿元,之后股指一路上行,成交量逐步放大,但在5月12日后股指一路下挫,多方极力抵抗,但均无回天之力。
台阶式下行一直持续到七月上旬,之后股指呈波浪式行进,到9月23日股指运行至本年最低点1025.13点,当日成交量为30.81亿元。
年末开始上涨。
一九九八年:延续97年年末的上涨走势,股指在98年一季度出现了两次较大的调整行情,元月股指达到第一波调整的顶点1250.01点,2月9日第二波顶点1262.61点。
到3月26日,,一波走势强劲的牛市主升行情出现了,到4月9日成交量达到顶峰124.76亿元,股指经过反复振荡上行至6月4日股指达到全年最高1422.98点。
8月6日后股指进入加速下跌阶段,8月19日股指已急速下挫之全年最低点1043.02点,心理线也在急跌途中连续两次下探至20左右,11月17日后股指进入连绵阴跌阶段,同时成交量也逐步萎缩,到12月31日股指已经跌至1146.7点。
一九九九年:延续98年末的绵绵阴跌,到元月开始,股指呈小幅度波形走势,2月8日达到第一波谷底1065.82点,之后股指开始缓慢回升,到4月9日股指达到波峰顶点1210.09点。
之后股指又陷入绵绵阴跌中,5月19日股指突然向上发力,成交量也同时放大,日线MACD 出现金差,一波中国股市史上有名的牛市强势上涨就此拉开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
1989年,深股开市,中国在1949年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代股民。
1991年,沪市老八股登场。
1992年5月21日,沪指从616点蹿至1265点,随后几天又登顶1420
点。
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
到了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同时出台,沪指从333.92点一路涨至1052.94点。
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先是5月18日证监会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指当天涨幅40%多;但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9年5月19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
空前的大牛市在9月9日最终奠定。
当天,三类企业获准入市,沪指大涨103.52点。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股市随后一路暴跌至1514点。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宣布启动股改试点。
10天后,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进入股改首批试点程序。
2005年12月6日,上证指数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逼空行情,
2006年12月14日以16年新高2249点收盘。
2007年2月,节后行情并未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下挫,盘中多个板块全线扬升,个股行情更是演绎疯狂,沪指昂首站上了3000点,并刷新了历史新高。
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5月9日,中国股市演绎诡谲行情,历经午间黑色25分钟的惊险一跳之后,上证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全天上涨63.07点。
2007年5月15日,沪深股市由于交通银行的上市,沪指直接高开,但之后走弱,银行股成为盘中跳水的最大动力。
午后大盘又出现一波快速跳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破3900点关口。
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07年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8月22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并未对股市造成严重冲击,上证指数低开高走,最高距5000点仅差1点,上证指数开盘报5002.84上涨22.77点,直接冲破5000点。
2007年9月15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9月28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
截至本周五(9月28日)收盘,沪市总市值为196494亿元,流通市值57212.18亿元,平均市盈率由周四的61.8倍攀升至周五的63.7倍;深市总市值为56663亿元,流通市值为28344亿元。
两市总市值为253157亿元,较周四大增7746亿元
2007年10月13日宣布,从10月25日起,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是今年来央行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使得存款准备金率与1988年创下的13%的历史高位持平。
央行表示,此举是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冻结银行体系资金超过1800亿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局面。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A股开盘48.6元
2007年11月7日沪指一度跌破5500点关口.后收于5600点。
2007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近年历史新高。
12日遂低开5174,最低至5033,考验5000点关口!
2007-11-22,5000点支撑被击穿,收于于4984点。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突破7.40。
2007-11-28,半年线破。
2007-12月股指在4800-5000之间整理。
2007-12-20,央行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1日起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
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
7.47%,上调
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
2008年初股指稳步摸生至5552点
20080116,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股指以5290点回应。
16日人民币汇率中
间价报于7. 2418
20080121,全球笼罩在跌势下,先是亚太股市,而后波及欧美,收于
4914.44.20080122,全球笼罩在跌势下,先是亚太股市,而后波及欧美,收于4400,单日最大跌幅。
20080128前几个交易日的小小反弹过后,近日迎来的却是雪崩。
4419.29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8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于7.1996,人民币较上周五上涨了69个基点。
继上周美国降息75个基点之后,市场对29日美联储的再次紧急降息表示极大的预期。
在不断的降息打压下,美元承压走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直破7.20关口。
这也是继上周人民币连创3日新高后的又一次突出表现那个时侯基金经理们都疯狂了,一个比一个的收益高,收益高的排名靠前,这样发行的基金就被疯狂购买了,融资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的事,所以哪管什么单头双头的,可着劲把大盘股的股价往死拉,这样冲上6000点简直没有任何阻力,轻歌曼舞的就过了6000点大关;
此时的黑嘴们大放厥词,什么亚洲第一金融中心即将诞生,黄金十年刚刚开始,年内沪指见8000点,上10000点也不是梦,似乎A股一夜之间就要排名世界股市之巅了,管理层再三阻止甚至半夜出台调高印花税的政策,但不到一周股市又一次狂热起来了,也没有实际的降温效果,A股的泡沫越来越大,为了避免日后对国家整体经济的摧毁,政府在一再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动用其“御林军”之王牌--中国石油;
在中国经济频域危机的关头,管理层召唤中国石油“回朝救驾”,打压狂热不已的疯狂股市,中国石油不愧为金牌第一杀手,三下五除二就把沪市股指赶到1700点下方,目前的基金们血亏的结局,就是他们失去理智疯狂的代价。
要相信A股会再次上到6000点的,但不是现在而是将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有价的证券市场也会稳步上扬的,股市的发展是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才是健康成熟的股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