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
中国证券大事记

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1981年1月16日,国务院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确定从1981年开始,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
国库券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全流通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第一天成交安达股票8000股,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
沪市的首个交易日以96.05点开盘,并以当日最高价99.98点报收,当日成交金额49万4千元人民币。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1年8月1日,第一只可转换企业债券琼能源发行。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1月10日,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产生大批认购证,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
激荡三十年中国股市年变迁史

激荡三十年中国股市年变迁史1980年代,中国股市处于探索期。
当时的股票市场还比较小,只有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
股票价格并不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交易也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0年代是中国股市的崛起之时。
1990年,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14家公司在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
此后,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到股票市场,股市的总市值在20世纪90年代增长了数十倍。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也促进了中国股市的发展。
国外的资本开始进入中国股市,投资者在国内外之间交替进行交易。
2007年底,中国股市的市值已经达到了4.70万亿元(人民币)。
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股市也受到了波及。
在2009年初,中国股市的市值下降了大约60%。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刺激市场,但股市仍然没有完全恢复。
2010年代是中国股市的波动之时。
2015年上半年,股市进入了疯狂的牛市,但到了6月份就暴跌了30%。
政府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来稳定市场,但这也引起了对干预市场的争议。
同年12月,中国股市重挫,导致全球经济担忧加剧。
中国股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刺激。
一些政策旨在鼓励创业公司进入市场,另一些旨在限制股市波动。
例如,国务院提出了“创业板”的概念,以支持初创公司。
2018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科创板,以支持高科技企业。
政府还限制了一些市场机构的活动,以降低市场波动。
到2021年,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市之一。
股票市场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和挑战。
但从整体来看,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了一支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力量。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1984年—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
1986年9月26日,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
从静安证券交易柜台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的股市就此已经走了28年。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开业,但“开业”前面加了个“试”字。
挂牌企业有:深发展、深万科、深安达、深金田、沈原野。
1991年4月22日深市出现零成交,中国股市第一次政府救市,深圳市政府筹资2亿元拉动深发展托市。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股市交易价格开始尝试由市场引导。
仅仅3天,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5月21日,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在全面放开股价的利好刺激下,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的文章,推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8月狂潮。
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
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终于扼住了涨势的咽喉。
当天,沪深两市均跌满10%,大部分股票被巨大的卖单封死在跌停板上。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历史详述股市的诞生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但是同时各种新潮思想也随时要应付相应的政治风险。
笔者认为资本市场设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佩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的那20个研究生。
他们在1984年写的一篇“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引爆金融界。
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设想,直接引发了当时的股份制热潮。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
飞乐当时得天时地利人和,在1984年7月,公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飞乐抓住这一次时机,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生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国第一上市公司股票就这样,“小飞乐〞承担起了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曾于1984年公开发行“飞乐音响〞股票〕开设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部诞生,产生了股票交易。
●这一阶段,涉及到两个重要人物黄贵显〔静安分公司经理,后更名为静安证券营业部〕主导“飞乐音响〞股票的发行,在1986年9月静安营业部开设交易柜台批准成立,在他的努力下新中国真正意义上出现了股票交易黄贵显在静安证券交易部其斌〔前飞乐音响董事长〕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果断的人,跟吴邦国关系很要好,在领导下面自然得做出点成绩来啊,1984年上半年,他便提出了股份制的设想,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部职工集资。
其斌在承受采访量变到质变:由于后续股票交易的火爆,已经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公司开场发行股票,为了规化,同时加深金融改革,大的背景是改革开放-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
1990年11月20日,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以当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有上证综合指数,俗称“沪指〞。
1991年7月3日,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中国股市大事记

中国大陆股市大事记1984年11月14日,飞乐音响成为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4月11日,深发展普通股挂牌上市买卖。
1990年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诞生的第一天。
基点为100点,当天开盘96.05点,最低95.79点,这也成为一个永远看不见的点位,当日收于最高99.98点之后在年前的最后几个交易里,整个市场无量空涨,90年收于127.61点1991年在整个91年里,由于是股票市场成立的初期,基本呈现一路单边暴涨或单边回调的特征,结果91年再次收在最高点292.75点,全年涨幅129.41%1991年10月31日:首家B股深南玻B公开招股。
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1992年1992年注定是中国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的一年,这一年让许多新股民品尝了暴涨的兴奋,也体验到暴跌的痛苦。
1992年1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首次出现在上海街头,向市民发售,谁会想到,就是一张售价仅30元的认购证,改变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
股票认购证的发行象征我国股份制改革的一个开端,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上市交易,它是上交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同志开始南巡,在深圳视察4天,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说:“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
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小平同志的肯定,造就了一轮大行情1992年2月21日,真空B股和深南玻B股先后在沪深两地上市。
1992年3月2日: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宣告中国股市进入快速成长期至4月下询,上证指数一改平缓上扬走势,至5月上旬更是出现放量大涨的走势。
中国股市发展史—

(五)、第四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1995.05-1996.01) (六)、第五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1996.01-1997.05) (七)、第六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1999.05-2001.06) (八)、第七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 (2005.06-??)
定不要忘记进入股市你就要会玩投机游戏, 所以学会看K线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社 会心理学的基础。不然也建行去买彩票还 不浪费时间和进股市差不多。那我们如何 来判断热钱对哪些股票的态度呢?很复杂 收集所有信息,当某一个方面有利好出现 时,挑一个大家看起都不怎么起眼的成交 量放大就上吧,大到10%就跑吧,这样个 人感觉很保险。这个真的不好说,相关联 系太多了看经验吧。对了热钱的方向大多 时间还是要看老大政府的的枪向哪儿指。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 月13日 。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 月17日 。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 月22日 。 第四次大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 月19日 。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 19日 。
牛市熊市,能赚钱才是硬道理。个人要有 个人对进入股市的定义才能擦亮眼睛。所 以在看待股市走势上第一要看的是政府, 政府怎么看?要密切跟进政府每天相关的 公告如政监局统计局的信息,了解政府对 现在股市是持什么态度,是打压,是托盘, 还是观望。只有了解了政府这个大老爷的 态度你才能进入股市,不然建议你去买彩 票中奖的机率和入股市赚钱的机率其实是 相差不了多少的。
六、以历史为鉴,看我国近期股市
2010股市先抑后扬
09年的股市先扬后抑,决定于政策的 转变,从开始为了面对经济危机中央采用 非常手段,先是汇金入市救市到2316点开 始一个小的调整,2037开始止跌基金开始 大量加仓,股市开始上扬,直到2556点, 基金的仓位已经近90%,本应股市调整, 可以银行的超级信贷起了作用。大浪资金 开始进入股市使得股市达到3478点09年的 高位,而这个出现为10年埋下两个隐患, 一是银行的信贷09年发行过多,对于今年 银行的信贷产生问题,一是银行要增加储 备金,二是今年的信贷是否还可以过多信
中国A股发展史

中国A股发展史一、中国股市诞生1986年9月26日,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
从静安证券交易柜台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的股市就此已经走了20年。
诞生背景◎中国第一股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9月26日正式开业1986年9月26日清晨,南京西路1806号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投资者蜂拥而至。
当时在柜台交易的股票只有2家,飞乐音响公司总股本50万元,延中实业公司总股本500万元,总共只有550万元。
开市第一天交易到16时30分收盘,共成交股票1540股(当时为50元1股,现在的77000股),成交金额85280元。
◎从小柜台到大市场股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从品种来说,20年前只有2家公司股票进行交易,如今上市公司已近1400家,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将要发行的工商银行股票将创全球IPO新高。
除了股票,已有权证、基金、可转债等多样化的品种,股指期货也将要推出。
如今光沪市每天的成交金额就上百亿元,与20年前8万余元不可同日而语。
二、恋曲1990:纯洁构想的曲折实现1、1984年-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1984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1984年11月18日,新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600651)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购买一空。
中国股市大事记

中国股市大事记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1992年5月21日,当天取消部分个股涨跌价格限制,上证综指当日从617点上涨到最高点1266点,有的个股单日涨幅甚至达到500%。
随后5个月,上证综指大跌到386点,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区沪市行情传输中断一个多小时,而未中断地区照常营业,引起轩然大波。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这就是著名的“三大政策”。
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月18日股市井喷,沪市单日股指涨幅达30.99%。
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
199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指出股市出现过度投机,要求进一步规范,股市应声下跌,上证综指自12月11日算起历时13天,跌幅达31%,单日跌停个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第二天两市低开被拉起,后历时3个月,指数上涨了74%。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7月2日泰国发生金融危机,随后长达两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全面爆发。
1998年4月,沪深交易所决定对“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施股票交易特别处理。
1999年5月9日发生美军“误炸”事件,上证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点,十天后5·19行情启动;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5·19行情进入高潮;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指数冲高回落。
1999年9月9日证监会发文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上市公司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股票投资;12月29日上证股指探底1341点,次年牛市行情再度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序言本大事记是为写作小说《沪吉诃德和深桑丘——戏说中国股市二十多年》做准备而编。
从最初的股市——静安柜台市场到2009年是23年。
如果从上海交易所成立的1990年开始算是19年。
我参看了网友“悠悠白云”收藏的帖子《中国大陆股市17年大事记》1,但是找不到作者。
笔者也看过网上转载的张志雄的《中国股市17年》2以及其他一些文章。
在定稿之前,我看到了阿奎的《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3。
该书史实较为详尽,我参考阿奎的书为本大事记添加了一些内容(一千多字)。
小说中前几节内容(1988-1991)的写作也参看了阿奎的书。
本人在此向以上作者致谢。
本大事记还包含关于法人股市场、柜台市场、H股市场、次贷危机等内容。
各种恶性事件也是本大事记重点,笔者希望本大事记是到目前为止恶性事件最全的大事记。
技术上,笔者将前后关联的事件尽可能地放在一处叙述。
另外,笔者还提供了《沪深股市走势图1990.5—2009.5》(参看封底),同时减少了行情的文字叙述。
希望本文有助于读者对中国股市的认识和理解,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1991年及之前(1) 1984年11月14日,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小飞乐”股票发行。
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
1986年11月,邓小平接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林,赠送了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
虽然有报道说深宝安和北京天桥成立股份制企业更早,但是发行股票,小飞乐在先。
1 行情和政策叙述较多,忽略了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德隆事件。
见/blog/static/ 3063229520089972310607/。
2 分析讨论有深度,作者经历的事件突出,但是作为大事记,内容缺很多。
离股市较远的铁本事件反倒被重点讨论。
见/bbs/dispbbs.asp?boardid=57&id=163747和/ viewthread.php? tid=226761&page=1&authorid=59936。
3 阿奎. 喧华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166(2) 1985年1月14日,延中发行500万股,认购火爆。
(3) 1986年9月26日,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营业部提供小飞乐和延中股票柜台交易,交易冷清。
当时上海有140家企业发行了股票,可是被批准交易的只有这两家。
(4) 1986年,深圳开始股份制改造。
(5) 1987年,深圳筹建深圳特区证券公司。
(6) 1988年4月1日,深圳发展银行在特区证券公司的柜台上开始了最早的证券交易。
(7) 1988年12月,万科发行股票。
万科是第一个由国营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
随后金田、安达、原野(世纪星源的前身)等也陆续发行股票,和发展、万科构成“老五家”,一起并于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柜台交易。
(8) 1988年3月,由高西庆、王波明、李青原、王巍、刘二飞、茅桐、王大伟、盛溢共8位留美学者写的白皮书《关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规范化的政策建议》传到了政府。
1988年7月,由宫著铭、张晓彬主持起草的《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被提交给中央高层。
1989年3月,半民间机构联办(开始叫“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后来改为“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成立。
(9) 1989年,通货膨胀严重,居民存款达到7 500亿,被视为笼中虎,对“虎患”的担心助长了股市的诞生。
(10) 1990年3月开始,深圳流行股票黑市交易。
1990年5月18日,深圳政府发布公告“加强证券市场管理,取缔场外非法交易”。
(11) 1990年5月29日,为了抑制上涨,深圳推出涨停板制度——涨跌不超过10%。
后来又缩小范围,特别是缩小涨幅限制。
(12) 1990年11月21日,深圳提高印花税,由卖出征收6‰改为双向征收6‰。
同时把涨停板由1%改为0.5%。
为的是限制买家投机。
(13) 1990年12月8日,深圳股市在深发展带领下,掉头向下,持续了长达9个月的跌势。
(14)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因为申请没有批),老五家开始交易。
(15)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老八股开始交易。
它们是: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股份、申华实业、飞乐股份、豫园商城、浙江凤凰。
上海综合指数基点为100点,当天开盘96.05点,之后无量空涨,年终收于127.61点。
(16) 1991年,上海股市稳步上涨。
深圳股市一直跌到9月份才开始反转。
(17) 1991年6月1日,为了托市,深圳股市印花税从6‰(双方)下调到3‰,但是股票仍旧继续下跌。
(18) 1991年6月,宝安由“宝安联合投资公司”改名为“深圳宝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其实宝安联合投资公司于1983年成立,成立时就按股份制运作。
(19) 1991年7月3日,深交所正式开业。
(20) 1991年10月31日,首家B股深南玻B公开招股。
1992年(1)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同志南巡,鼓励股市试验,由此推动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
(2) 1992年元月开始,上海出现股票认购证。
30元的认购证4次摇号,由此产生大批百万富翁,股市开始快速扩张。
(3)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涨停板限制(开始是1%,后来是0.5%),上证指数(即沪市综合指数)从前日收盘的617点升到1 266点,涨幅高达105%。
其中轻工机械涨幅最大,达450%。
上涨动力主要是股票稀缺和拆细。
(4) 1992年上证指数创下新高1 429点,深圳综合指数创下新高312点。
那时候还没有深圳成份指数。
接着股市扩容加速。
(5) 1992年6月20日,人行深圳分行再次发布公告,全面披露深原野主要股东润涛公司非法窃取控股地位、虚假投资、非法逃汇、大量占用公司资金等问题。
11992年7月7日,深原野股票正式停牌。
此后深原野重组更名为深圳世纪星源股份有限公司。
润涛公司董事长彭建东于1993年10月14日在香港被捕,罪名是“侵占、挪用公司资金”。
1995年9月28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进行了审理,以侵占、挪用公司资金罪,判处彭建东有期徒刑16年,附加驱逐出境。
(6)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邮局收到一个17多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 000多张身份证——用于认购新股。
(7) 1992年8月10日,为认购新股,百万申购者云集深圳排队认购,因组织不好,发生暴力冲突和舞弊事件——8·10事件。
此后深沪股市首次大跌,8·10事件催生监督机构。
1 参看深圳档案网网页:/pcyj/pcds/szzqjysdfylc/312.html。
167168(8) 1992年8月11日,四川省证券中心发行了第一只可转换债券——工益转券,很快被热炒。
接着盐化、金路等8只非上市公司股票流向市场,形成的非上市股权交易市场——红庙子市场。
(9) 1992年10月26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证券委)成立,朱镕基任主任,周道炯任副主任。
同年10月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宣告成立,首任证监会主席是刘鸿儒。
1998年4月,二者合并。
1999年正式施行的《证券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以证监会为核心的集中统一的监管模式。
(10) 1992年11月,上证指数跌到386点,从高点下来跌幅73%,之后开始回升。
深圳股市类似。
(11) 1992年7月1日,STAQ 法人股市场开业,随后不久NET 法人股市场开业。
1993年夏天,法人股交易开始火爆。
投资者主要分布在成都、长沙、北京、沈阳等地。
由于政策原因,不久变冷。
(12) 1992年10日,深宝安发行中国第一只可交易的配股权证。
此权证被长期恶炒。
不久,深宝安又发行了中国第一只可交易的可换股债券。
1993年(1) 1993年元旦前后,深沪指数再涨,2月再创新高,上证指数达到1 558点;3个月从低点上上涨303%。
深圳综合指数涨到360点(相当深成指3 422点)。
(2) 1993年6月29日,青岛啤酒第一家H 股上市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3) 1993年,全国各大省会城市相继出现证券公司营业部。
新增股民遭遇第一次大熊市——因为通货膨胀严重、银行加息,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变差。
(4) 1993年7月至8月,深圳因房地产公司业绩较好,深圳综合指数从190多点反弹到330多点。
沪市表现平平。
随后两市因股市扩容和法人股困扰,一路下跌。
(5) 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A 股采用集合竞价。
(6) 1993年8月18日,新股认购由购买申请表方式改为和存款挂钩方式,后来改为全额预交款方式。
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国有许多认购专业户提着装满钞票的箱子,乘飞机飞来飞去认购新股。
认购后低价转让存单套现。
(7) 1993年8月20日第一只投资基金——淄博基金上市。
它很长时间被当作股票炒作,价格4~5元。
(8) 1993年9月30日,宝安宣布持有上海延中普通股超过5%,开中国收购上市公司先例。
(9) 1993年12月17日,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有关规定》,限制送股和配股比例。
配股比例不超过30%,配股时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10%。
沪市因此大跌117点。
1994年(1) 1994年1月,在上证指数从800点一路下滑的背景下,界龙实业却逆势而上,连拉32根阳线,后来庄家以连续暴跌方式出货,套住无数跟庄者,制造了一起庄股经典战役。
网上传说庄家叫马晓。
1998年4月8日起,西安航标咨询有限公司炒作海鸥基金赚了6 000多万,但是却受到证监会没收所得并罚款200万的处罚。
后来这种纯技术方法坐庄很少见了,坐庄的大多利用基本面,并和上市公司配合。
(2) 1994年上半年,受通货膨胀和加息影响,股市一路下跌。
深交所宣布暂停新股上市,刘鸿儒宣布“四不”政策(即55亿新股上半年不上市、当年不征股票转让所得税、公股不流通、上市公司不得乱配股),但是作用短暂,对大势影响甚微。
(3) 1994年6月,哈岁宝成为第一家上网竞价发行股票。
(4) 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到326点,收于334点,深圳综合指数跌到900多点。
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证券委关于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三大政策”,导致8月1日股市反转。
三项救市措施是: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扩大入市资金范围,包括外资入市——真正外资入市是大约10年后的QFII。
那时候,股市没有涨停板限制,指数有好几天每天涨20%左右。
(5) 1994年9月,上证指数涨到1 052点,不久回到600点附近。
深市表现稍差。
(6) 1994年9月,法人股配股权可以转卖给个人,湘中意等股票的转配股权证因延期被恶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