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
股市风云人物-王亚伟

股市风云人物王亚伟目录1.摘要 (3)2.生平 (3)3.人物评价 (4)4.人物影响 (4)5.荣誉 (5)6.绯闻 (5)摘要王亚伟,1971年9月11日出生,经济学硕士,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和华夏策略混合基金经理。
被众多基金投资者视为“公募基金第一人”。
1.生平1989年,其间对证券投资产生浓厚兴趣,选修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企业管理双学位1994年,在次家公司工作一年,最后的三个月开始接触证券投资业务1995年,在当时全国最大的证券营业部: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任研究部经理1998年,基金开元成立。
在同一阶段,华夏基金管理公,王亚伟跟随当时的营,4月份公司就成立1998年4月28日华夏基金旗下第一只封闭式基金——。
王亚伟最初时是基金兴华基金经理助理,之后任基金。
同期在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学习,后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4月28日—2002年1月,基金兴华的净值增长率是84.86%对应同期上证综指涨幅是18.79%2001年12月王亚伟开始担任华夏成长的基金经理2002年深沪两市分别下跌了18.62%和8.07%华夏成长的净值增长率为-3.09%这个成绩应该让专业投资者满意,但是让刚刚接触基金的国内理财者感到不安2003年11月。
华夏成长的净值增长率为13.09%王亚伟在年报中总结:2003,与,取得的收益率不能令人满意2004年,上证综指下跌15.4%深圳成指下跌11.85%华夏成长当年净值增长率为3.91%王亚伟仍然没有创造出让行业之外的人记得他的成绩2005年4月。
根据上海财汇的数据,从2001年12月21日到2005年4月12,,上证综指下跌28.5%但是华夏成长净值增长率为13.22%2005年12月王亚伟接手华夏大盘精选基金2006年华夏大盘以154.49%的业绩在118只基金中排名第12对应上证综指涨幅达到了130%而同期净值增长超过这一数字的基金有19。
20年证券市场:五位证监会主席改变中国历史

20年证券市场:五位证监会主席改变中国历史历史惊人的巧合。
1990年11月26日,上海黄浦江畔,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不约而同的到场祝贺者中,有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中国建行行长周道炯,以及央行副行长周正庆。
后来三人都被朱镕基亲点,先后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继任者周小川和尚福林,同样具有前三任主席的相似经历,都担任过央行的重要领导职务。
2010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崎岖坎坷、坚强果敢成长中的第20个年头。
20年,中国股票账户和基金开户数双双超过1亿大关,有千万个家庭和机构参与股票市场,证券市场的一举一动牵动着13亿人的脉搏和心跳。
20年,沪深股市由最初的13家上市公司,而今已突破2000家,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不断创出新高,A股市场年融资额已经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
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全球9个市值总量逾万亿美元的交易所中,唯一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交易所。
20年,资本市场的一切,紧紧地和中国证监会这个专职机构联系在一起。
刘鸿儒、周道炯、周正庆、周小川、尚福林,他们并非和其他的部长们有着显著不同,而是因为他们执掌令无数企业和股民瞩目的证监会,是资本市场让他们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
循着五位掌门人各自所秉持的发展理念和经历的重要事件,足以勾勒出20年中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的发展轨迹,似乎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令人纠结的难忘岁月。
刘鸿儒:资本市场的奠基人作为前苏联顶尖级货币银行专家阿特拉斯教授的得意弟子,刘鸿儒于1959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国。
当时,国家金融人才奇缺,拥有货币银行学研究方向和留学背景的博士更是凤毛麟角。
出色的专业背景、胆魄和学识,让他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奠基人。
在出任证监会主席之前,他两次在关键时刻出手,影响了中央决策,拯救了中国股市。
1990年,“搞股票市场就是搞私有化”、“取消深圳、上海股票市场试点”的论调甚嚣尘上。
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刘鸿儒,大胆向国家最高领导人谏言:股票市场的试点不能取消,可以暂不扩大,但不能撤。
中国期货界十大传奇风云人物

中国期货界十大传奇风云人物1、大鳄鼻祖:管金生管金生生于国旗下,后远赴重洋,拥有比利时的双硕士学位,被誉为“期货教父”,是叱咤上海滩多年的传奇人物。
2、浓汤野人:林广袤林广袤江湖称号“浓汤野人,是棉花界的传奇。
从2010年的做多棉花到2011年反空棉花,从600万做到20亿的数字让人称奇。
3、资本大鳄:黄伟黄伟,自91年从股市赚到第一桶金后转战期货,在国债期货事件中赚了2亿元,令人大为震惊。
现仍然在期货市场中发展得如鱼得水。
4、期货元老:田源田源是目前中国最大期货公司的创始人,开辟了期货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
5、“葛老大”:葛卫东葛卫东被华尔街称为“东条英机”,在经历两次爆仓后,于2004年迅速崛起,成为期货行业中的一代枭雄。
6、东方犹太人:徐王冠被誉为“东方犹太人”的徐王冠, 20年前放弃教师行业下海从商,凭期货起家,拥有了9家控股子公司,涉及房地产、能源、实业投资等多个领域。
7、期货天才:王春禄王春禄,拥有“期货天才”的称号。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期货,从此进入期货市场。
两年多的时间从2000块赚到2000万,瞬间从土鸡变成凤凰。
8、专注做铜:冯成毅期货生涯始于1993年,20年只专注做铜,内盘外盘均有涉足。
一直专注资金规模的管理,不追求短期暴利,用“积小胜为大胜”的理念参与市场。
9、“农民哲学家”:傅海棠傅海棠农民出身,养过猪,种过棉花。
2000年开始做期货,是国内期货界的传奇人物,不看任何技术图表、不做任何技术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场,拥有最纯粹最朴素的投资思想。
10、“中国的索罗斯”:叶庆均在期货5年内身价已过50亿,创造了几万倍的投资收益,树立起期货第一大佬的江湖地位,创造了顺其者未必能赢、逆其者必亏的神话。
中国股市名人全纪录

中国股市名人全纪录金融市场之父-管金生在中国金融中心上海。
提篮桥的哎叹声能跨越黄浦江传到人声鼎沸的金融市场,提篮桥监狱内﹐关押着一位身材不高﹑曾经在比利时留过学的金融家--管金生。
他的名字已经成了中国对市场快速改革感到恐惧的代名词。
即使是在爬满了常春藤的高大红墙内﹐这位曾经的中国金融市场之王﹐仍然对与的上海商业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能够着手进行的最基本和影响最广泛的金融现代化措施之一﹐就是向债市重新引入对冲产品﹐尤其是债券期货。
然而﹐在政府赖以获取大部分资金的市场中﹐引入期货交易会导致市场力量挣脱束缚。
管金生1995年的那次投机活动引起金融市场巨大的混乱﹐以至于中国禁止了一切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并将他送入监狱。
一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高层管理人员最近被问及管金生的情况时﹐他立刻眉头一皱﹐他认为﹐有管金生这样的案子作为前车之鉴﹐监管部门对重新推出国债期货肯定会非常谨慎。
管金生其人颇具传奇色彩。
他是江苏省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加入到中国迈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曾与香港的李嘉诚合伙做过一次生意﹐并被《中国日报》称为“老板”。
甚至在中国还没有股票市场的时候﹐他就誓言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美林公司”。
他以前的一位同事最近在接受道琼斯通讯社采访时这样称呼他﹕“中国证券市场的奠基人之一。
”管金生是1995年国债事件的主要操纵者。
他最终被判入狱17年﹐监管当局则在此事件后下令禁止了国债期货交易。
这场巨大风波也被称为“中国巴林”事件﹐因为就在同一周﹐英国巴林银行因期货交易损失巨大而倒闭。
据接近管金生家庭的一位消息人士称﹐管金生目前仍然被囚禁在监狱中﹐这驳斥了中国市场上关于他已经住院治疗﹑他成了一个木匠﹑他已离开中国﹑甚至重返中国金融圈的传言。
管金生出生于一个农民的家庭﹐在1988年他39岁的时候创办了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此前﹐他曾留学比利时攻读金融与法律。
他凭借市政府的资金﹐使万国证券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也最有活力的证券公司﹐而当时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充斥着传言和肆无忌惮的投机者。
二十年回忆之贺强

二十年回忆之贺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1990年到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第二十个年头。
如今它正如一个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偶尔会犯些小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然后更加健康和壮大。
他还是一个非正常成长的年轻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呵护,被寄予了太厚重的责任。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长辈,目睹了他们的出生和成长、时时给予鞭策和激励、处处送出关怀和温情。
在二十年之际,他们对这个青年人有什么话要说?哪一些成长的故事令他们记忆深刻?他们如何憧憬和规划他的未来?新浪财经陆续推出“二十年记忆”约稿,由亲历证券市场二十周年的代表人物来为您讲述他们的“二十年记忆”。
图为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贺强教授。
贺强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1990年12月19日,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
这一天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
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
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大业初创,春意难忘1991年初,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时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活了,全盘皆活。
这在理论上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也许至今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得清,如果没有邓小平在这年年初的南巡谈话,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股市后来会不会夭折;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没有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中国证券市场不会达到今天这样一种规模。
中国证券市场20年大事记

中国证券市场20年大事记2010年06月18日15:58 来源:投资与理财【字体:大中小】供稿/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编辑/《投资与理财》尚晓娟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在当时交易所所在地浦江饭店敲响开市之锣。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公布沪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
1991年8月1日第一只可转换企业债券琼能源发行。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视察南方,考察了深圳股市情况并发表讲话。
1992年2月2日上海申银证券公司与上海联合纺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定协议,发行我国第一只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1992年2月21日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
1992年5月21日沪市全面放开股价管制,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猛涨104.27%,上证综指当天从616点蹿升至1265点,首度跨越千点。
股价随后一飞冲天,仅隔3天,又登顶1420点。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10日深圳数千人因为排队数日没买到认股抽签表而爆发震惊全国的“8??10”事件。
"8??10"之后第三天,沪指猛跌22.2%。
此时点位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成立。
1992年10月19日,深圳宝安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992年认股权证,这是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
1993年2月开始,在国家遏制经济过热的宏观紧缩政策影响下,中国股市开始进入长达3年的第一次大熊市。
1993年4月22日《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二十年中国股市大事记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陆成立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施行。
★1991年8月1日,第一只可转换企业债券——琼能源发行。
★1992年2月21日,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上证指数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104.27%,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证监会。
★1993年8月20日,第一只上市投资基金——淄博基金发行。
★1995年1月3日,开始实行T+1交易制度(投资者当天买入的股票或基金不能在当天卖出)。
★1995年3月,证券市场在发展四年多以后正式走进政府工作报告。
★1996年12月16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
★1998年4月28日,辽物资A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家ST(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二年亏损,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公司。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开始实施。
★2001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
★2001年10月22日,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
★2008年4月20日,在大小非减持成为众矢之的之际,《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出台。
★2008年6月20日,最后一只股改权证——南航认沽权证存续期满,股改权证自此彻底退出资本市场。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揭开了帷幕,28只股票齐发的壮观场面,也刷新了中国股市多股齐发的历史纪录。
★2010年3月31日,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接受券商的融资融券交易申报,融资融券交易正式进入市场操作阶段。
★2010年4月16日,筹备多年的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
股市风云榜中天才少年----银河证券绍兴证券营业部的“赵老哥”

PS: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证券营业部至今最近一次上榜是出现在2016年2月22日首钢股份(000959)的卖3席位, 按照最近一个月上榜10次的频率,今天,或许它就会出现。。。
赵的操作:20日未上榜,21日净买,22日没有龙虎榜,23日净买(同日率先启动浪潮信息(000977)来给板块升温) 老赵在底部建仓,四连板后低开,同样是大幅加仓。出货时间未知,没有上龙虎榜。涨停板有三必有五,有五必有七。当 一只强势股从阶段底部启动后,如果连续收出三个涨停板时,由于惯性冲力,一般还有1至2个涨停板(或者连续接近10%— 20%的涨幅),就像核反应裂变一般,会有连锁反应。这是许多强势飙涨股在牛市行情的一种强势特征。 经典案例之:通鼎互联,5连板,时间节点:2015年5月
而另一位敢死队成员银河证券宜昌新世纪营业部的“瑞鹤仙”也前来表示感谢。
一时间,该贴俨然敢死队巨头武林聚会的景象。当事时“赵老哥”三个字已然站在风口浪尖。 关于赵强当初是因何入市的网上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在他的舅舅,同为敢死队大佬的同信证券上海东方证 券(600958)营业部“只做涨停板”引领下走进这片江湖,似乎这种家族门派前辈指引的说法,也成为更能让人接受赵强成功的 理由。 从各种信息整理中发现,2007年初入股市的赵强同很多新韭菜一样遭受过市场收割,市值被惨烈腰斩,但随着他不断交 易强化,逐渐开始崭露头角,而传说,也是这时候开始的。2010年4月到12月期间的三届淘股吧百千万实盘炒股大赛中,“赵 老哥”均获得傲人成绩。更令人震惊的是,8个月时间,其个人资产账户从225万暴增到976万!!!我们一起回顾下当时的情 况。 淘股吧第五届百万实盘大赛获第一名,赛期月累计收益率31.32%,同期上证指数跌幅22.8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作者:稿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2010-12-26 15:42刘鸿儒20年弹指一挥间。
翻开中国证券市场历史,远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山始祖”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中国“股份制改造”第一人厉以宁及“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经济学家吴敬琏,近到中国股市“三大证券教父”、中国股市“德隆神话”缔造者唐万新及迅速成长迅速倒下的上海“首富”周正毅……过去20年间那一个个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叱咤风云、沉沉浮浮的领军人物、资本大鳄如今仍历历在目。
领军人物各领风骚翻开中国证券市场20年的历史,他们的名字无不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势息息相关。
刘鸿儒:资本市场的“开山始祖”刘鸿儒,高级经济师。
1930年11月生,吉林榆树人。
1992年-1995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著有《社会主义货币与银行问题》、《社会主义信贷问题》等。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兼任主任,其办事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是中国股市的最高直接管理当局。
而证监会首任主席即是刘鸿儒。
落幕却并不落寞。
如今,他依然活跃在资本市场。
刘鸿儒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1996年香港城市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30多年来,结合实际致力于有关金融政策、货币流通理论、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
有专著8部,译著2部,主编著作20部,论文300余篇。
厉以宁:“股份制改造”第一人厉以宁,1930年11月生,江苏仪征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厉股份”的名号,久传中国大地。
当年,厉以宁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在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
这一思路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被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也因此被称为“厉股份”。
吴敬琏:“经济学界的良心”吴敬琏,1930年1月生,江苏武进人。
经济学家,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曾经被指责为美国间谍,透露中国的重要经济数据CPI,后来该指责被澄清。
他曾提出中国股市“赌场论”,主张维护市场规则,保护草根阶层生计,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是媒体和公众眼中的学术明星。
2010年,吴敬琏迎来80寿诞。
对于这位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说,他所经历的80年,正是国家图强求富、蹒跚前行的80年。
他对国家的贡献,除了改革思路上的创新外,还在于他那份独立思考、直言不讳的知识分子风骨。
阚治东机构大鳄风生水起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半段,时任申银证券总裁的阚治东,与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和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被称为“中国股市三大证券教父”。
“3·27国债期货事件”戏剧性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管金生被控“扰乱市场”而身陷牢狱,尉文渊也因监管失察而无奈请辞。
那一次运气青睐阚治东,事发日他在香港,自营部经理因为联系不上不敢擅自做空,使他逃过一劫。
而君安之父张国庆却兵败MBO,因为“虚假注资”和“非法逃汇”等罪名锒铛入狱。
管金生:折翼的“证券之王”管金生,1946年生,拥有比利时的两个硕士学位。
1988年,出任上海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总经理。
199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3·27国债事件”,管金生因在“3·27国债事件”中不负责任地砸盘,在1997年2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7年。
当时,指控他的罪名有渎职、挪用公款、贪污、腐败等,但没有违反期货交易规则的说辞,因为当时没有相应的法条来套用。
阚治东:资本市场不倒翁阚治东,1952年生于上海,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和证券行业的领袖人物,众多财富神话的缔造者。
1990年,阚治东创立申银证券公司,并担任总裁、法人代表,后与万国证券合并,任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总裁。
申银万国自成立以来连续多年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盈利能力第一的证券公司。
其间阚治东领导团队创造了许多中国证券金融领域的“第一”,包括:第一个A股发行,第一个A股、H股同时发行,第一个B股发行,第一个证券营业部,第一个股票指数,第一个证券研究所,主持了中国证券行业第一起兼并收购等等。
1997年因涉嫌操纵陆家嘴股价,而被撤职并予以5年市场禁入的处罚。
阚治东后来东山再起任南方证券总裁,南方证券破产后再次因涉嫌操纵股价被起诉并被关押21天。
尉文渊:中国股市第一人尉文渊,1955年生,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设计者和创建者,中国股市第一人。
1990年12月19日,年仅35岁的尉文渊敲响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第一锣”。
这天,包括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公司股票等30种证券上市。
中国在“试营业”、摸着石头过河一般的探索和幼稚中打开了资本市场。
尉文渊由此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交易所老总”。
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没有任何证券市场波动经验的尉文渊大刀阔斧地开始创新的尝试,从无纸化交易到股价开放,从平息猖獗的黑市交易到说服股民对于无纸化的纷争,一个又一个的难墙造就了这位在资本市场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震惊中外的“3·27国债事件”爆发后管金生被控“扰乱市场”而身陷牢狱,尉文渊也因监管失察而无奈请辞。
张国庆:君安之父兵败MBO张国庆,出生于1956年,君安证券创始人、总裁、董事长。
君安创办后,在中国股市翻云覆雨长达五年,尤其在长虹一战中大获全胜,攫取了超过40亿元真金白银的进项,君安也一度执市场之牛耳。
业界甚至将中国股市1993年至1998年间的这段时期称为“君安时代”。
1998年,一名被君安证券有限公司开除的职员向有关部门告状,将君安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国庆等人悄悄进行的MBO捅破,由此引发了一场“君安震荡”。
张国庆也因为“虚假注资”和“非法逃汇”等罪名入狱。
2002年,张国庆出狱后重现江湖。
由君安旧部组成的华林证券挂牌经营,此后数年,张国庆在“华立控股”、“南天信息”等多家股票上有资本运作,却胜负各半,难有爆发,星转斗移,失去光环的“教父”终于陨入茫茫凡尘。
周正毅资本大佬神话破灭资本市场曾经最显赫的大佬唐万新所塑造的德隆系“德隆神话”曾经是中国民营企业的骄傲和典范;“农凯系”的创始人周正毅,上海“首富”的头衔曾名噪一时;至于控制科龙电器等五家上市公司,善玩各种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的顾雏军曾登上过第二届“胡润资本控制50强”的榜首。
他们均是资本市场的运作高手,然而当神话破灭时,他们一个个都瞬间轰然倒下,成为一具空壳。
唐万新:“德隆神话”缔造者唐万新,生于1964年,资本市场曾经最显赫的大佬,他的资本运作能力一时倾倒众多企业家和众多的金融人物。
其所塑造的“德隆神话”曾经是中国民营企业的骄傲和典范。
唐万新创始的德隆系由地处西北边陲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一度控制资产超过1200亿的金融和产业帝国。
最终唐万新因涉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非法获利,2004年底被警方逮捕。
2006年唐万新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
周正毅:上海“首富”南柯一梦周正毅,“农凯系”的创始人。
1961年出生于上海杨浦区,前上海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原农凯集团公司董事长,曾被国际知名杂志《福布斯》封为上海首富。
他被称为“官商勾结”的典型。
他的人生经历与时代紧密相连——第一批个体户、第一代出国淘金者、第一批进军房地产的商人、最早开始资本运作的操盘手。
新世纪的最初十年中,他迅速成长为上海首富,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倒下。
早年周正毅家境贫困,17岁即离家打工,曾经开过小吃店、服装店、KTV歌厅。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突至,而刚刚成立了农凯集团的周氏夫妇则一头扎进香港股市,等到股市强劲反弹,周氏夫妇获利数亿港币,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
此后两年内周在内地及香港纵横股市,连取四家上市公司——英雄股份、海鸟发展、上海商贸和上海地产。
2003年,周被《新财富》杂志评为“中国400富人榜”第13名,当时评估的资产是25.8亿元人民币。
2003年9月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被捕。
2007年11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周正毅有期徒刑16年。
顾雏军:资本玩家空留整合畅想顾雏军,1959年生于江苏泰县,格林柯尔集团的创办人。
旗下控制科龙电器等五家上市公司,善玩各种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
短短4年时间,顾雏军曾构筑了一个家电产业帝国,他因此几乎被看作整个冰箱行业的偶像。
在汽车领域,顾也试图打造一条全新的汽车产业链,因此在拿下亚星客车之后,又把襄阳轴承收入麾下,甚至收购欧洲汽车配件公司和汽车设计公司。
2005年1月顾雏军登上了第二届“胡润资本控制50强”的榜首。
但由于他一度大胆和肆无忌惮的“资本运作”,终于东窗事发。
2005年9月顾雏军正式被捕,2008年因虚假注册、挪用资金等罪一审获判有期徒刑十年。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