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课程实施标准法测量液体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会用减液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三、知识要点1.量筒的使用(1)使用量筒之前应观察它的单位、_________和_________。
量筒上标的单位是_________,1mL=_________cm3,1L=_________dm3,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
(2)量筒内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________________(图1)(注:若测量水银是凸液面,视线与凸液面________________)俯视时(图2)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_______;仰视时(图3)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_______。
(3)量筒可以直接测出________________的体积。
如图4所示,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需先倒入_____________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过最大测量值),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再将物体放入并使其_____________在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V=_____________,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
(4)注意:量筒_____________放到天平的托盘上测量,量筒不能用来加热。
【答案】(1)分度值;量程;mL;1;1;0-100 mL;1mL;(2)相平;相平;大;小。
(3)液体;适量;浸没;V2- V1。
(4)不能2.测量固体的密度活动任务:实验桌上提供有不同的金属圆柱体,根据以下提供的密度表,请你通过测量金属体的密度判断此金属是什么物质(1)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测量(选填“间接”或“直接”)(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线、金属块。
(3)用排水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见图4)(4)实验步骤①用_______________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记为m,将数据记录表格。
6.3测量物质的密度-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导学案

物理导学案标题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时3教具导学案、多媒体教法预习、互批、讨论课型新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一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在测量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步骤。
密度的特殊测量一、量筒1、用途:直接测液体的体积,间接测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排液法)2、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量筒(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在测量范围内,选择分度值较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误差。
)(2)不能用量筒测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使用时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能倾斜使用。
4、读数时,视线应与。
图2:视,测量值偏。
图3:视,测量值偏。
二、测液体的密度(盐水)(1)原理:(2)器材: 、砝码、、烧杯和盐水(3)步骤: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的盐水的质量m2。
④盐水密度表达式:。
(4)表格: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盐水质量m=m1-m2(g)量筒中盐水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ρ(g/cm3)(5)评估甲方案: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4、密度表达式: .评估:V的测量值偏______, 使得ρ盐水的值偏_____。
乙方案: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2、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3、将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测出它们总质量为m24、密度表达式: .评估:m2-m1的测量值偏_____,使ρ盐水的值偏_____。
三、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1)原理:(2)器材: 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水、小石块、细线(3)步骤: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并测得水的体积V1(适量:既能浸没小石块,浸没后液面又不超过量筒的量程)③将石块用细线拴好,缓慢浸没在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④石块密度表达式:(4)表格:(5)注意: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物理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通过密度测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中心任务: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设问导读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的用途是什么?2、量筒上的单位是什么?他与体积单位是如何换算的?3、一般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量筒的使用:(1)、选(2)、放(3)、读(4)、记5、在量筒读数时,如果俯视或者仰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什么后果?6、可不可以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如果可以请设计一个方案。
自我检测一1、下列关于量筒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B.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垂直D.要等量筒内液体表面平静下来时再读数2、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
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3、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31cm,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
某同学的读2cm和3数分别是313.9cm.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13.8cm和3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31cm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4、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4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ml。
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都有可能设问导读二测量固体密度1.测量固体的密度的实验原理:2.测量过程中需要测量哪些量?分别可以用什么测?3.请你设计一个测量石块(不规则)的密度实验方案(1)(2)(3)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自我检测二1、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课堂导学: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合作探究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烧杯中,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word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会用一些特殊方法测物质的密度.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的认识.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等有初步认识和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1.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教具准备天平、量筒、盐水、铁块、塑料块、水、烧杯、细线、牙签(或细铁丝、大头针)、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1.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2.利用变式实验测物质的密度.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那体积如何测量呢?师展示长方体的铁块和不规则的塑料块、一些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生1:铁块可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长、宽、高,然后三者相乘即可计算出它的体积.生2:水的体积可以用有刻度的容器量取,如有刻度的水壶、药瓶量取.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测量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量,但如果是液体的体积和像这个不规则塑料块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呢?这就是今天这次课我们要讨论的内容.小组问题探讨:若是量取特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俯视又会造成怎样的读数偏差呢?注意:①取水要适量,使塑料块放入后既能完全没入,同时又不会超出刻度线之上;②为了便于操作,用细线系住塑料块轻轻地放入量筒中,以防水溅出或砸坏量筒;③所测固体既不吸水又不溶于水(如海绵、软木块、蔗糖块等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更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钠).学生交流、讨论、发表看法.教师可让学生谈谈从中有什么感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最后,请同学在课后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冬天,下雪了,小明看到屋顶上的积雪,他想测量雪的密度,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测量.(2)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个墨水瓶和足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大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入量筒内),此时需要借助溢水杯间接测量其体积,从而计算其密度.由于烧杯内不免有水残留,故测量的物体体积会偏小,导致测量出的密度偏大.进行新课学生就上述方案进行生:方案(一)合理于塑料块上沾有水,这样盘上测量(会腐蚀托盘)请同学将记录数据填【例3】(多媒体展示泡沫塑料块的体积的实验A.将泡沫塑料块轻放B.在量筒内注入适量C.用小针将泡沫塑料(1)你认为以上实(2)上面实验方案下列关于这一要求的说法A.此步可改为:用手B.此步应改为:用长C.小针有体积,小针解析:根据测量形状答案:(1)A BC们还可以用薄薄的塑料膜将其紧紧包住后浸没水中;而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用其他液体代替水”,实际是采用了“饱和溶液法”(此处无需多讲解,学生了解即可),但实验过程不能太长,否则会导致误差过大.②有些固体会吸水,则应在表面做防水处理后再测量(例如涂上防水材料等),而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用面粉、沙子代替水”,实际是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总之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以找出解决的办法.【例4】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g.怎样去测酱油的密度?进行新课表达式:ρ酱油=(m1-m)/(m2-m)·ρ水.答案:零刻度线(2)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3)(m1-m)/(m2-m)·ρ水.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原理:ρ=m/V,用天平测物体的体积还可以用刻度误差,考虑实验方法的合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中熟悉固体、液体密度的测教材习题解答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图中画出了使用量筒读数时的几种做法.请指出哪种做法正确,哪种错误,错在哪里.解:1~4问考查的是量筒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应先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1.图中所示量筒,是以mL标度的,虽然1mL=1cm3,但mL是容积单位,而cm3是体积单位;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100mL;3.分度值是1mL;4.读数时,要平视液面,使用量筒时眼睛俯视或是仰视都是错误的,只有甲图正确.若液面是凹面(如水面),应读液面最低处的对应刻度;若液面是凸面(如水银面),应读液面最高处所对的刻度.【教材P119“动手动脑学物理”】1.一块长方形的均匀铝箔,用天平和尺能不能求出它的厚度?如果能,说出你(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g/cm3.(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解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瓷片的质量是m=20g+10g+2g=32g.(3)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6mL,所以瓷片的体积为V=40mL-26mL=14mL=14cm3.(4)瓷片的密度ρ=m/V=32g/14cm3=/cm3.(5)量筒壁附着水,使水的测量体积偏大,密度测量值偏小.答案:(1)平衡螺母(2)32(3)14(4)2.29(5)偏小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六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2)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体积的方法2.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二、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 量筒的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
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
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处相平。
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以盐水为例)(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原理:(4)方法步骤:3.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小石块为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实验目的是 (2)实验原理是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1;C. 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 2;D. 根据公式Vm=ρ 计算石块的密度为: 实验记录表格: 4.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塑料块为例,密度小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密度 方法步骤:⑴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 ⑵ 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⑶ 将塑料块、铁块用细线拴在一起,铁块在下,塑料块在上;⑷ 将铁块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 1;将塑料块用该铁块拽着也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 2 塑料块的密度表达式为:三、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 本节重点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思维方法如下: 根据密度公式Vm=ρ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
这是测量物质密度的整体思路。
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即可。
但测量物体的体积可以注意一下办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6.3.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3.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3、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技能】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认识量筒,会使用量筒测物体体积。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ρ=m/V测量物体的密度。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内容:密度的测量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17至118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1、形状规则物体,如:长方体金属块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量。
不规则形状物体,如:牛奶,小石块的体积可以用量筒(填仪器名称)测量。
2、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mL,也有使用cm3作单位的。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L=1cm3。
3、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V。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量筒的使用1、你所用的量筒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
2、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
3、测形状不规则物体(不吸水)的体积排水法。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将铁块浸没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铁块的体积。
“适量”的含义:放入物体后物体能没入水面下且水面不超过量筒量程。
二、测水的密度1、如何来测水的体积?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筒中,记下示数V。
2、水质量怎样测呢?方法①: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则水的密度ρ=(m2-m1)/V。
3、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怎么测呢?具体说一下,几种方法哪种更合理?为什么?方法②: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筒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 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
2. 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3.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习难点】用量筒测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量筒的作用:用来测定液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间接测定小固体的体积.2. 量筒的使用: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底部(如水面)或筒内液体的凸形液面顶部(如水银面)相平。
3.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V;需要测量其中的物理量分别是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需要的仪器是天平,测量体积所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或量筒.4. 测液体的密度时,要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被测液体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体积V,再用天平称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则液体密度的表示式为ρ=(m1-m2)/V,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5.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时,要先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示数为V1;用细线拴住待测的物体(密度大于水),将物体轻轻地放入水中,记下量筒的示数为V2。
则物块密度的表示式为ρ=m/(V2-V1).【合作探究】探究一、量筒的使用1. 量筒的单位、量程与分度值【观察量筒,回答问题】①量筒的作用是什么?②如图1所示,量筒的单位是什么?量程和分度值个多大?【小结】①量筒的作用:测量液体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②量筒的单位、量程和分度值:(a)单位:量筒是以毫升(mL)为单位标度,1mL=1cm3;(b)如图1所示的量筒:量程是0~100 mL,分度值为1 mL;(c)结构特点:量筒上下同粗,刻度均匀,高、细(可以使体积变化明显,刻度精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人
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熟练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全力投入,勤于思考,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XXXXX: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学习难点】
XXXXX: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预习案】
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用红笔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标记出疑点和盲点,结合教材助读设计的问题,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完成时间15分钟。
I 、知识准备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3求物体的密度时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4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专用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量筒上面的标
度单位是,1ml=1cm。
使用说明要注意以下问题:(1)使用量筒前应先观察它的和;(2)使用时将量筒放在桌面上;(3)读书时,若页面是凹形的,视线要相平,如图6-3-1所示;(4)记录数据时要有数字和。
II、教材助读
1、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2)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________。
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也会增大到原来的______倍,即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_____比。
2、密度(1)什么是密度?密度用那个字母表示?(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密度的单位有哪些?(4)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多少?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5)进行有关密度的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Ⅲ、预习自测一判断题:
1、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中,质量大的,体积一定大。
()
2、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密度小的体积一定大。
()
3、密度相等、质量较大的物体,体积一定较小。
()
4、密度是物体的属性,不同物体一定有不同的密度。
()
5、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一定有不同的密度。
()二已知一物体的质量为
1、97t,体积为0、25m,求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的知识有何应用?◆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点)问题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取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实心铝块三个,同学们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测出它们的体积,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质量(g)体积(cm)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铝块12710
2、7铝块254202、7铝块381302、7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问题
2、探究不同物种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取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铁块、铜块,测出它们的体积,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质量(g)体积(cm)质量与体积之比(g/cm)铝块27102、7铁块79107、9铜块89108、9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问题3:我们用什么来表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一特性、问题4:物质的密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针对训练1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他们取来都是正方体的两块实心铁球和两块实心木块进行实验,测量的结果如下表:实验次序物体m/gV/cmm/v(g/cm)1铁块179102铁块2158203木块116204木块279
98、75(1)
把表中空格填写完整(2)
根据实验次序1和2(3或4)得出结论是:。
(3)根据实验次序2和3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实验次序1和4得出的结论是:。
探究点二
密度公式的应用(重、难点)问题
1、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有哪些?问题
2、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一个瓶子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60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思考1:瓶内水的质量是多少?思考2:瓶内液体的质量是多少?思考3:瓶内水的体积是多少?液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存在什么关系?针对训练2一块石碑的体积是30m,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测出其质量是140g,,用量筒测体积的过程中,在量筒内装了100ml水,放入小块碑石,小块碑石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量筒的150ml处,则石碑的质量是多少?我的知识网络图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比密度定义:符号:
特性:物质的密度与被测物体的、无关,与物质的、有关公式:
;变形公式:
、单位:
单位换算:1g/cm= kg/m
【训练案】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
是 kg/m3
2、对公式ρ=m/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v越大。
B 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 对于不同物质,ρ越小,m越小。
D 对于同种物质,m 与v成正比。
3、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A 因为质量减小,所以
密度也减小 B 因为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变大 C 其质量改变,密
度不变。
D 因为质量、体积均改变,故密度肯定改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铁块无论放在地球上,还是放在地球上,密度不变。
C 由
ρ=m/v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大的物体其密度也大 B 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大C 体积小的物体,其密度反而小
D 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