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人体免疫系统 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

第四章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生命观念——基于对免疫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免疫功能,阐释生命的本质。

【预习案】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图思考:(1)免疫器官都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吗?(2)免疫细胞起源于什么部位的什么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2.免疫器官(1)组成:主要由______组织构成,并借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联系。

(2)5种免疫器官的比较名称分布结构特点功能扁桃体咽腭部左右各一,形状像扁桃,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_______胸腺胸骨后面分左、右两叶,呈扁平的椭圆形T细胞_______________的场所骨髓骨髓腔或骨松质内各种免疫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所脾胃的左侧呈椭圆形,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参与_____新的血细胞与_______衰老的血细胞等淋巴结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呈圆形或豆状,是淋巴细胞_____的地方能_____________侵入体内的微生物(3)________________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所。

2.免疫细胞(1)概念:执行_______功能的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

(2)来源: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种免疫细胞的比较②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________及________内,成熟时具有______,具有强大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

③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功能。

1.4.1人体的免疫系统 教案(中图版必修3)

1.4.1人体的免疫系统 教案(中图版必修3)

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第一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体免疫系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课标要求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课标解读1.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2.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概述与抗原相关的知识。

●教学地位本节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部分内容。

免疫细胞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高考中时有考到。

●教法指导1.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在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下实例,引起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教材探究活动“探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认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并进一步通过教材第47页的插图总结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抗体、淋巴因子。

3.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是较为直观的内容,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学习后,让同学来总结。

其中抗原和抗原决定簇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可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新课导入建议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了细菌、病毒、尘埃等。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们的机体生存繁衍,然而我们的身体并没有被击垮。

除此以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体内随时都有一些细胞发生衰老、凋亡、甚至癌变,这些细胞若不及时清除或遏制,也会对机体的稳态构成严重威胁,但我们的身体并未因此而不健康,这都是我们的免疫系统的功劳,我们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它是怎样消灭侵入我们体内的细菌、病毒,清除衰老、凋亡、癌变的细胞的?●教学流程设计,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1、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46-492”。

⇒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引出本节课题。

⇒步骤2:通过教材探究活动“探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让学生分析归纳免疫系统的组成。

⇒步骤3:联系实际,学习人体的三道防线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总结规律,通过例1强化提高。

生物:1.4.1《人体免疫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3)

生物:1.4.1《人体免疫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3)

第1节 人体免疫系统a1、知道:免疫的历史2、识记:免疫的概念和分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现代免疫学的应用(选学)3、理解: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4、应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通过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具备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免疫方面的问题会熟练分析的能力。

b1、免疫的概念: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2、免疫的分类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二道防线 骨髓:造血干细胞细胞 (胸腺) 细胞 (骨髓)淋巴器官 抗原 刺激 效应T 细胞 效应B 细胞 淋巴因子 抗体 免疫系统淋巴细胞 的起源抗原 概念: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性质: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体液免疫 相互 配合 共同 发挥 免疫 效应 3、特异 性免疫 4、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5、免疫学的应用 预防接种 免疫治疗: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某些药物,调整病人的免疫功能器官移植c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又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它是通过遗传巩固下来的,对抗原的识别和作用没有特异性。

它能在特异性免疫因素出现前防止病原体定居,限制病原体扩散和繁殖,是机体防御机能的第一道防线。

它的防御机制跟下列因素有关:①屏障机体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是防御病原体侵入的有效屏障。

皮肤的皮脂分泌物和汗液含有杀灭病菌的脂肪酸。

呼吸道粘膜的湿润表面能诱捕异物,并用纤毛清除它。

胃粘膜分泌的胃酸也有灭菌作用。

鼻腔分泌物和唾液里含有的粘多糖,能灭活某些病毒,眼泪中含有的溶菌酶,能杀死某些细菌。

②体液因素在体内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是通过体液广泛分布的。

如溶菌酶存在于机体的大部分组织内,也存在于鼻和肠的粘液、唾液、汗液及尿中。

中图版 必修三 人体的免疫系统 学案

中图版 必修三 人体的免疫系统 学案

人体的免疫系统[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

2.概述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并进一步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淋巴细胞的起源1.免疫系统的组成错误!错误!2.免疫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淋巴细胞,结合下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

由上图可以看出:B细胞和T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骨髓,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胸腺,淋巴细胞集中分布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三道防线(1)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3)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3.(1)图中A、B、C、D表示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四个阶段,据图回答:A.免疫缺陷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填“大多数”或“少数”)病毒。

B.免疫缺陷病毒(HIV)浓度升高(填“升高”或“降低”),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填“增多”或“减少”)。

C.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D.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填“全部”或“少部分”)丧失。

(2)据图,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3)根据曲线,T细胞大量减少会导致人体丧失免疫能力,推测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作用?答案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抵抗侵入的病原体。

(4)艾滋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恶性肿瘤,这说明第三道防线还具有什么作用?答案能消灭体内的异常细胞,抑制体内肿瘤的产生。

4.第三道防线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一、辨析人体三道防线1.胃液中含有盐酸,能杀死食物中的多种病原体,这属于第几道防线吗?答案胃液不是体液。

高中生物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情景导入课标导航课程标准1.知道免疫的概念及类型。

2。

掌握构成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3。

理解抗原的概念及特点.关键术语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抗原决定簇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基础梳理1.免疫系统的组成(1)概念: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害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特殊防御机制,称为免疫,相应的防御系统就是免疫系统。

(2)分类①非特异性免疫错误!②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3)免疫系统①免疫器官{a。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b。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②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吞噬细胞等。

③免疫物质:体液中的抗体和细胞因子等。

2.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①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

(2)特点①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与生俱有的防御功能。

②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对一切来犯者予以攻击,没有特异性。

[思维激活1]为什么我们经常跟病原体接触,但并不经常生病?提示因为绝大多数病原体在通过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时已被消灭。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4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含答案)(同步精品讲义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4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含答案)(同步精品讲义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 免疫系统的功能知识点0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脾、淋巴结、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是启动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课程标准目标解读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1.概述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或功能。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浆细胞:抗体泪腺细胞、唾腺细胞:溶菌酶知识点02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是指阻止和清除入侵病原体及其毒素的功能。

免疫自稳:是指机体及时识别、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免疫监视:是指机体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的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知识点03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唾液中的溶菌酶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功能:溶解、吞噬、消灭病菌第三道防线:组成: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功能:杀死特定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特点: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增强了非特异性免疫。

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能力拓展考点0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器官1.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1)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

成人的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包含了主要的免疫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细胞等)。

(新人教版)最新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 第一节 人体免疫系统学案 中图版必修3【经典练习】

(新人教版)最新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 第一节 人体免疫系统学案 中图版必修3【经典练习】

第一节 人体免疫系统情景导入课标导航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 基础梳理1.免疫系统的组成(1)概念: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害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特殊防御机制,称为免疫,相应的防御系统就是免疫系统。

(2)分类①非特异性免疫⎩⎪⎨⎪⎧a.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 的,是与生俱有的防御功能b.特点:没有特异性②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3)免疫系统①免疫器官⎩⎪⎨⎪⎧a.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b.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②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等)、吞噬细胞等。

③免疫物质:体液中的抗体和细胞因子等。

2.非特异性免疫 (1)组成①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

(2)特点①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与生俱有的防御功能。

②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对一切来犯者予以攻击,没有特异性。

[思维激活1]为什么我们经常跟病原体接触,但并不经常生病?提示 因为绝大多数病原体在通过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时已被消灭。

[思维激活2]某人患了感冒说明病原体突破了哪些防线? 提示 第一、第二道防线。

合作探究1.人体三道防线的划分被突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就会发挥作用。

2.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巩固1]对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 B .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 C .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D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只包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答案 B特异性免疫基础梳理1.抗原(1)概念:引起人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殊外来物质。

(2)举例: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外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自身癌变、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等。

2.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化学基团,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4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练习)(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4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练习)(含答案)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组成B.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C.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D.免疫系统可清除衰老、损伤、突变的细胞【答案】A【解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人人生来就有的,B正确;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C正确;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个基本功能,可清除衰老、损伤、突变的细胞,D正确.2、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部位分别是()A.骨髓、骨髓B.脊髓、胸腺C.骨髓、胸腺D.胸腺、骨髓【答案】C【解析】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3、从免疫类型上看,下列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睛的病菌B.皮肤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清扫异物D.患过天花的人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答案】D【解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杀死病原体,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睛的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皮肤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清扫异物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C不符合题意。

4、下列对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B.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C.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较弱【答案】C【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防御功能,包括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

非特异性免疫形成的防线如皮肤、吞噬细胞遍布全身,但强度较弱;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5、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防卫的叙述,错误的是()A.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某些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B.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中的抗体进行非特异反应C.非特异性防卫也属于免疫能力的一部分D.第一、二道防线是长期进化形成的【答案】B【解析】皮肤、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A项正确;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特异性免疫,B项错误;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故非特异性防卫也属于免疫能力的一部分,C项正确;第一、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是长期进化形成的,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 人体免疫系统学案(含答案)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特点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出现较慢,针对性强,作用强度远超过非特异性免疫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机体的防御功能特别提醒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因与外界环境相通,所以属于第一道防线。

巩固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答案D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例】
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及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
成的D特异性免疫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思维导图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通过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构成的
第一.二道防线;对于一些致病能力强的抗原,还依赖于特异性免疫予以消灭。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当然,特异性免疫的形成也会促进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答案C
【变式突破】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

A抗体B 细胞因子C溶菌酶D吞噬细胞解析吞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1下列各组的内容不全属于免疫系统的是。

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B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C骨髓.扁桃体.胸腺D 抗体.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解析肾脏是泌尿器官,不属于免疫器官。

答案B2下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解析A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
由此可知A细胞是白细胞,图中的免疫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D3按照免疫的概念来划分,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A给贫血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B因强烈击打体表而破裂的红细胞C自身新生成的白细胞D为体弱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解析自身病变组织细胞.器官都是抗原。

注射的免疫球蛋白是抗体。

给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细胞表面会有相同的抗原物质,不属于异物。

答案B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解析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引起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流感病毒的抗体及记忆细胞,当流感病毒侵入时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而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的。

要想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则需这两种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答案C5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写出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形成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淋巴细胞膜上存在抗原识别受体,其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决定特异性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造血干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效应T淋巴细胞和记忆T淋巴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2造血干细胞或细胞3胸腺4机体受抗原刺激5蛋白质6抗原决定簇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