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红旗渠、白云山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关于小浪底的知识

关于小浪底的知识

关于小浪底的知识The Three Gorges Dam, which includes the Xiao Lang Diao hydropower project, is a massiv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n China. 三峡大坝,包括小浪底水电站,是中国一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It has been a source of controversy and debate since its inception. 从一开始就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和辩论的话题。

The Xiaolangdi Dam is located on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小浪底大坝位于河南省的黄河上。

It is known for its ability to control flooding and for its unique silt-flushing operation. 以其控制洪水的能力和独特的冲沙工程而闻名。

The dam has also become a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 in recent years.这座大坝近年来也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Xiaolangdi Dam was completed in 2001 after nearly seven years of construction.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小浪底大坝在近七年的施工后于2001年竣工。

It was built to help control the frequent flooding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o provide hydroelectric power for the region. 它的建造是为了帮助控制黄河的频繁洪水,并为该地区提供水电能源。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及其运行管理知识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及其运行管理知识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锁定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与济源市之间,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1]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更被誉为“小千岛湖”。

中文名小浪底水利枢纽位置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与济源市之间装机容量装机6台,每台30万kw 功能减淤、防洪、防凌总工期十一年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目录1 工程概况2 大坝设计3 工程任务▪减淤▪发电▪防洪防凌▪供水灌溉4 工程建设5 生态效益6 移民安置7 社会经济▪农业▪工业8 布设情况9 地位作用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图册图册(3张)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

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m,正常高水位275m,库容126.5亿m3,淤沙库容75.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亿m3。

死水位230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m,防凌限制水位266m。

防洪最大泄量17000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m3/s。

小浪底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

济源附近游玩的地方

济源附近游玩的地方

济源附近游玩的地方
济源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他坐落在河南省西南部,济源
的面积大约有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人口约有七十万左右。

济源
的风景非常美,那里有王屋山、大沟大原、小浪底水库等景点。

王屋山: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它的最高峰海拔有一千
一百八十九米,是我国最大的一座道教圣地。

王屋山风景非常美,那里有飞瀑流泉、奇峰怪石、奇花异草等。

小浪底:小浪底是一个水库,那里的水清澈见底,它是黄河
下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它的水源来自于山西境内黄河上的龙门水库。

小浪底水库是一个人工湖,在水库里可以看到很多鱼,而且
小浪底那里还有很多游乐项目:漂流、水上乐园、攀岩、钓鱼等等。

大沟大原:大沟大原也是一个风景区,那里有许多山山水水,有白龙潭、五龙峰等景点。

小浪底水库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二十五公里处,是黄河上
的一个重要支流。

它是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航运、养殖等功
能的大型水库。

水库周围风景优美,还有许多娱乐项目:漂流、
水上乐园等等。

—— 1 —1 —。

河南白云山导游词介绍

河南白云山导游词介绍

河南白云山导游词介绍河南白云山导游词介绍大家好,今天我来带大家前往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著名景区——白云山。

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白云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被誉为“华夏第一山”和“中原第一寺”。

现在,就让我为大家介绍白云山的美丽。

一、景区概况白云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林州市境内,距离郑州市仅70公里。

它的主峰海拔1495米,是中原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中国北方少见的长白山系。

白云山境内山清水秀,瀑布飞流直下,奇峰异石,葱茏翠竹,是国内少有的佛教胜地和红色旅游景区。

二、自然景观在白云山的自然景观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山峰和瀑布。

山峰以“白云山映日红”闻名,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北中极品”。

瀑布更是在山峰映照下格外绝妙,在景区内可欣赏到“白云四瀑”、“画壁飞瀑”、“鬼谷飞瀑”、“水帘洞瀑布”等众多瀑布景观。

除此之外,白云山还有诸如“天成奇景”、“飞来峰”、“五龙翔舞”等多个名胜,皆为大自然的精妙之作,令人叹为观止。

三、文化景观白云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拥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白云山风景区内有众多佛教文化景点,如“佛光洞”、“千佛洞”、“七佛仙洞”等等,这里是“百仙游”的胜地,也是拜佛求福的商贸中心,引来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

此外,白云山还有若干红色旅游景点,如“中共二大会址”、“东岳庙”等等,这些地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革命历史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材料。

四、游玩指南为方便您的旅行,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游玩指南:1. 最佳旅游时间:白云山四季皆美,但为避免天气过热和拥挤,建议春秋两季来游玩。

2. 交通方式:从郑州市乘坐高铁到林州市,然后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白云山景区。

3. 费用:白云山景区有多个门票种类,标准门票为120元/人。

但对于学生、军人、残疾人等人员,可享受优惠票价。

4. 游玩建议:白云山景区面积较大,景点众多,建议游玩时间为一整天。

同时,记得带上充足的水和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红旗渠知识点总结

红旗渠知识点总结

红旗渠知识点总结红旗渠是中国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中国自力更生的一次伟大胜利,也是一次伟大的科技成就和创造,是中国人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干出来的力量和勇气。

红旗渠,需要了解它的历史、工程概况、渠道设计、建设过程、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在今后的发展前景和对现代水利工程的启示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红旗渠的历史红旗渠是中国第一个以当地、省级单位集体联系完工的大型水利工程。

红旗渠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建设,更是中国自力更生的一次伟大胜利。

二、红旗渠的工程概况1. 红旗渠的建设地点:红旗渠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境内,隶属于延川县和甘泉县,是一条绕过洛家山、倒淌河大峡谷,从湘峪口进入壶口峡谷的新沟渠。

2. 红旗渠的设计灵感:红旗渠的设计灵感源自延河干流西侧的地质构造中一条自南向北的剪切断裂带,提供了在红旗渠区发挥了伟大的建设潜力,使国家得以付现近一百亿的投资,而实现了伟大的改变的一条先进的水利系统。

3. 红旗渠的设计水平:红旗渠的到顶流基间没有数条较小的河流,供渠砌堤所用的泥沙少,而且坡度适中,故渠的开挖不困难,下游有广平坡地和广阔区域用于容纳渠水。

4. 红旗渠的建设周期:红旗渠的建设历时8年,从1958年开始,到1966年完工,一共耗资8.9亿元。

5. 红旗渠的工程规模:红旗渠的总长907.5千米,完工的渠殖田面积328.83万亩。

红旗渠水库集科山水库、赵陵河水库、杨良坝水库、赵岔口水库、芹泉水库、高崖凹水库、静泉水库、湾口水库和壶口水库9座,库容总容量约1.3亿立方米,可以进行淹灌总面积32万亩。

三、红旗渠的渠道设计1. 核心设计理念:把水作用起来,以水为中心,万丈红旗渠,水之利多多。

2. 渠道流动方式:红旗渠自南至北流经延川、甘泉、黄龙、黄花四县,平均每年输送800万立方米的水。

3. 渠道规划:红旗渠规划包括在渠上、下游分区管理,在下坝坝顶设置砂拦设施,利用川流水力,通过流河方式,洗除砂粒。

【醉美河南】河南最漂亮的8个山中碧水景区,你最喜欢哪个

【醉美河南】河南最漂亮的8个山中碧水景区,你最喜欢哪个

【醉美河南】河南最漂亮的8个山中碧水景区,你最喜欢哪个青山因为有水显得更加有魅力,青山也会妩媚;碧水因为有山的衬托而更加漂亮,看在河南这8 个因山而更加美丽的水景你去过几个?1 安阳林州· 太行平湖太行平湖是林州市南谷洞水库的雅称,因为水库修建于太行大峡谷中,形成了高峡平湖、山水倒映的壮丽景观,深受各地游客喜欢,因而有了太行平湖的美誉。

南谷洞是一座中型水库,在浊漳河支流露水河上,始建于 1958 年4月,1960 年 7 月开始蓄水,1976 年形成现在的规模。

大坝长205.00 米,最大坝高78.50 米。

坝顶海拔高程540.50 米,相应库容 7051 万立方米,南谷洞水库是红旗渠补源工程之一。

太行平湖四周青山叠翠,一望无垠的水面波光粼粼,如镶嵌在深山中的一面巨大宝镜。

太行平湖优美的景色,吸引着许多电影制片厂来此借景拍片,是全国有名的电影、电视制片外景地。

2 洛阳嵩县· 陆浑水库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附近,此水库风景很是优美。

这里青山碧水,秋滟潋潋,泛舟湖上,水天一色,形成一幅山环水抱的天然图画,在这里还可以垂钓、烧烤,很是惬意!3 新乡辉县· 宝泉景区河南宝泉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属于典型的峡谷生态观光景区,是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和太行猕猴保护区,年平均气温 10 度左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景区坐拥高峡平湖、雄奇峡谷、超高瀑群,犹如一幅鬼斧神工的峡谷画卷,分布着双龙瀑﹑见龙瀑﹑跃龙瀑﹑飞龙瀑﹑青苔瀑﹑川字瀑﹑叠瀑﹑三连瀑﹑龙浴湖瀑﹑珍珠帘瀑等十大瀑布,号称豫北最大瀑布群。

景区内高山林立,峡谷万丈,森林繁茂,水源充沛,涧潭、瀑布、凉亭密布,保留着让人叹为观止的灵山秀水和原始美态。

这里集雄、秀、奇、幽于一体,揽山、水、林、洞于一身,专家赞誉 ' 贵在原始,美在天然 ',人称‘中原小九寨’。

4 黄河· 小浪底小浪底即黄河小浪底,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与济源市交界的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济源市西南 30 公里处,洛阳市以北 40 公里,总面积 1262 平方公里(其中水面 272 平方公里)。

红旗渠地理知识

红旗渠地理知识

红旗渠地理知识红旗渠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是一条著名的抗战时期工程,被誉为"东方的秘密武器"。

其主要功能为解决延安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保障当地的农田灌溉和居民饮水需求。

红旗渠也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座伟大工程,对于中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红旗渠的地理知识的详细描述。

红旗渠是由一个堰、三个渠道以及一些分水洞、联络渠等组成的水利工程系统。

这个工程项目总长855.6公里,其中王家坪至洪家关堰段长338.6公里,洪家关至大渡口段长129.5公里,大渡口至安家坪堰段长362.5公里。

红旗渠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通过一系列的引、抽、输水设施将水源引入红旗渠的渠道中。

红旗渠的主要功能是供给此前缺水的延安地区灌溉农田和居民的饮水需求。

这个地区原本缺水严重,农田灌溉依赖降雨,大多数时间里只有寥寥几天可以进行灌溉。

延安作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革命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困难也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红旗渠因此应运而生,解决了当地长期以来的水资源问题,扩大了农田面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红旗渠的引水设施包括了引黄工程中的引黄堰。

这个堰位于延川县和黄陵县交界处,是一个跨越黄河的重要水利工程。

引黄堰每秒引入红旗渠渠道的水量达到120立方米。

在引水后,红旗渠又通过闸门、分水洞等设施对水源进行调控和分配。

三个主要渠道分为长渠、中渠和长渠,覆盖了红旗渠所经过的延安地区的大部分农田。

红旗渠的地理条件和地貌在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该地区山地较多,河流纵横交错,土壤松散易塌方。

工程的施工需要克服山地的高差、急流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此外,黄陵县属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寻找源头水源也是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工程团队在深入研究当地地理环境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如修建坚固的渠道和隧洞、加固河床、修建坝坡、加固土质等,确保了红旗渠的稳定和安全。

黄河小浪底、红旗渠、白云山

黄河小浪底、红旗渠、白云山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黄河小浪底景区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是大黄河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区位于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上,地跨黄河南北两岸,集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

治黄文化,兴利除害、福泽人民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为之奋斗不息的历史缩影。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但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

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但每年冲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1米高1米宽就可以绕地球3周,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

黄河自有史记载以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定要不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从根本上治理好黄河。

在世纪之交,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真正开辟了黄河安澜、造福人民的历史新纪元。

它的建成,不仅锁住了几千年放荡不羁的黄龙,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涝、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的综合成效,还为我国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旅游景观。

小浪底大坝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也是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是小浪底景区内最具特色的风景线之一。

风景区以举世瞩目的水利枢纽工程为依托,下辖爱国主义展示厅、大坝、地下厂房、坝后生态保护区、移民故居、老神树等六个游览区数十个景点。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挑战性的杰作。

工程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

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地下发电厂房,高160米、长1667米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在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纵横交错的108条隧洞的洞群系统群等,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

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活动,气势雄伟,巍巍壮观。

坝后生态保护区以其秀丽的山水、活泼可爱的动物、巧夺天成的雕塑,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在品味黄河工程文化的同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学院班级:材料1209班姓名:史红涛学号:洛阳嵩县白云山(80)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脉腹地原始林区,以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鸡角尖、千尺崖为代表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景区内层峦叠嶂,险峰林立。

海拔2216米的中原第一峰玉皇顶,是中原地区日出云海的最佳观赏点。

总面积168平方公里。

有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社会推荐为“河南省十佳景区好去处”第三名。

2010年10月4日,在希腊世界地质公园年会上,白云山成功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

2011年1月14日,嵩县白云山成功晋升国家AAAAA级景区。

人间仙境白云山洛阳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腹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2010年晋升世界地质公园。

景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现已开发白云峰、玉皇顶、鸡角曼(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和白云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园、留侯祠、芦花谷五大休闲区。

白云山景区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之水于一峰,集三河之灵于一山,为中原独有,堪称“中原山水大观”之绝品。

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

李长春视察洛阳白云山景区时题词“中原名山”。

穆青题词“白云天下秀”,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挥毫“人间仙境白云山”。

黄河小浪底(60元)黄河小浪底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济源市边界,小浪底的由来是因为地处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故而得名黄河小浪底。

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

景区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的中心部位,该景区地跨南北两岸,南岸为崤山的东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

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区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大型生态园林。

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位于济源市区以南30公里,北邻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孟津县,从济源市出发仅有30分钟的路程,位于济源市境内。

是济源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旅游管理局联合开发的一个大型工程。

是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的重要景点。

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

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柏崖山、黄鹿山、红崖山、始祖山、荆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观荟萃,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296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豪华游船穿梭如织。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切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

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

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 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完全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

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是黄河上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浪底水库截流后,已经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他们对壮美秀丽的景色赞叹不已,将小浪底誉为“小千岛湖”,认为小浪底集三峡之险与漓江之秀于一体,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红旗渠(100)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另有卷烟品牌也为“红旗渠”。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名称,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林州市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

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林县人民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竣工于1969年7月。

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1]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

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

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平顺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县委、县人委组织数万民工,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

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

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

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

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

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

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洞名。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李先念、乔石、姜春云、李铁映、叶选平等曾先后亲临红旗渠视察。

1995年4月l 4日,胡锦涛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1996年,红旗渠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实现了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

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4元,农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7亿元,连续23年位居河南省各县(市)之首。

林州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等荣誉称号。

分水苑风景区是一园林式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

距市区18公里,位于林虑山北部向东分支的大驼岭、猫儿岭之间凹腰处,原名:“坟头岭”,后因之改名为“分水岭”。

这里各景点排列有序,规划严整,翠柏簇拥,渠水奔腾。

真可谓“山水秀丽”,令人“心旷神怡”。

青年洞风景区由分水苑风景区驱车上行30公里,即可达青年洞风景区。

这里山高路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更使你领略到“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主景“青年洞”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通而过,为你展现出一幅雄壮的画卷,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凝集于此,极目远眺,尽收眼底,惊诧之余,唯有赞叹……络丝潭风景区络丝潭风景区坐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

“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此处乃一较大断崭跌水,上有连接豫、冀两省的峡谷索桥,故称“天桥断”。

这里有漳河名胜“小三峡”,可放艇畅游而尽享潭中山水风光;有神秘莫测的“神龟洞”,可欣赏神龟救民的美丽传说;还有凌空高悬的“铁索桥”等古迹名胜。

《红旗渠》纪实电影片(1971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发行上映)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电视剧)《红旗渠的儿女们》(电视剧20世纪60年代,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河南林州(原林县)人民凭着“重新安排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个春秋建成了“生命之渠”红旗渠,渠线纵横1500多公里,被誉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199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参观红旗渠青年洞,高度评价了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并讲到“红旗渠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仍需要大力弘扬”。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对红旗渠进行视察后语重心长地说:“林县人民了不起,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亩万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的精神。

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

”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现在,红旗渠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