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物之间的联系

合集下载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三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1】时光总是如白驹过隙般那样匆匆,不知不觉间,时光的脚步便带我们踏进了期末,回想着这一学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学习,从刚开始的不甚了解,到后来的逐渐喜爱,再到如今的乐在其中,多像是我与“马克思”相识、相知、相恋的故事啊!之前的我是个天真的孩子,一直以自己感性的思维解读着这个世界,然而在邂逅“马克思”后,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理智的面对世界。

在相处中,它像一位家长,以它的人生阅历引导着我,告诉我何为真正的对错;它像一位老师,以它的博学多识激励着我,教我树立正确的三观,助我开始了人生的蜕变。

记得在第一堂马原课上,老师就为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要求,刚开始,作为理科生的我们,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量哲学理论的确感到有些害怕,以及力不从心,然而在之后学习中,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活动中,通过《共产党宣言》的学习,我似乎也进入到了那个为真理而革命献身的年代,跟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同资本主义作斗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回归现实,是“马克思”激励了我,让我第一次开始真正思考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在主题研讨活动中,我与小组成员们一起探讨当前的社会热点,从刚开始的了无头绪到后来的积极投入,这项实践任务让我们主动地去了解时事热点,关心社会。

当我们小组围坐一团严肃地探讨时,当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当我们能用所学到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进行分析时,都是那样的激动热烈,这个过程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还开拓了思维,小组成员们也因为相处结下了更深的友谊,而这些进步,都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原课带给了我太多难忘,难忘那次的演讲比赛,为了写好演讲稿,我在寝室是那样的冥思苦想;为了呈现完美的演讲,我拉着室友一次次的练习、完善。

这项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锻炼了我的演讲能力,让理论课也变得那样的生动活力。

更难忘那时的思维拓展,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我抱着书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认真地记录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关键语句或内容,生怕错过一个知识点,在全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当我看到书中密密麻麻的笔记时,我是如此的欣慰;当我成功地把记下来的知识点,串写成一篇文章时,又是那样的骄傲,这项任务也可以说是我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期末的一次自我检验吧。

高中语文-浅谈议论文立意、分析的辩证思维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浅谈议论文立意、分析的辩证思维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浅谈议论文立意、分析的辩证思维事物是纷繁芜杂的,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不能简单化,说理论证要辩证,就是要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合乎事理的评价。

回顾二十余年的高考作文题,始终强调了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注重现实性与哲理性相结合,形象思维与辩证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辩证分析是议论文析理应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

辩证分析就是在分析问题、阐释道理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事物,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

辩证地分析应力避说“过头话”和偏执一词,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一、学习辩证分析要具备的几种能力1、认识事物关系的能力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

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必须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

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1)依存关系。

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

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

(2)主次关系。

(3)取舍关系。

(4)条件关系。

2、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辩证分析的核心,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避免说理的片面性、绝对化。

从写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多角度认知和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

例如: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高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用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请文中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这则故事涉及的人物只有两个,情节简单,主要是写薛谭接受教育继续深造的故事。

具体地分析材料(对故事多角度的思考),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就容易写出新意。

这则故事材料的立意举例如下:(1)“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说明他有自满情绪,可立论为:学无止境,不可浅尝辄止;(2)“乃谢求反”,说明薛谭能够接受教育帮助,可立论为:知错就改,为时未晚;(3)“终身不敢言归”,这种态度不对,值得思索。

浅谈辩证思维方法

浅谈辩证思维方法

浅谈辩证思维方法(第九组)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总会提到一个概念叫做辩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辩证地看待问题,那么什么是辩证思维呢?辩证思维是一种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指的是一种世界观。

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辨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一种思维。

我们都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不同状态又是相对的,同一事物能反映不同的问题,同一个问题有可能体现在不同的事物上。

因此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有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而辩证思维正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

同时,辩证思维也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要做到真正认识到辩证思维的本质,就需要我们认清其中的客观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同样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具体体现为三类,即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否定之否定思维法。

辩证思维法最主要的特征是,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

主要方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一致的,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辩证法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就成为辩证思维方法,它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工具。

邓小平要求我们“照辩证法办事”,就是要求我们把辩证法转化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化为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①归纳演绎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篇1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学习到了: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时间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重视事实,抓住“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

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么一句初听生疏,深究却陌生的话,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曾一度深深的影响了我。

大家都在说“大学生眼高手低”或“大学生能力不行”等的话,大一刚入学时听到这些话,我是很不服气。

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我觉得,如果再按现在这种方式生活下去,我们比“眼高手低”和“能力不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现在努力学习。

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前辈的经验为自己制定以后的一些计划。

虽然现在的计划实施遭到挫折,但是只要我“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一切的艰难困阻也不过是我化之为动力的有利因素罢了。

二.事物的对立统一首先,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其客观性和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

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浅谈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浅谈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浅谈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110701112 李冬娴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讲的是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本文努力从这三大规律角度来探究唯物辩证法,以管窥豹,可见一斑。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以下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具体阐述。

一、对立统一规律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根本规律,亦称矛盾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哲学思想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易经》用阴和阳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近代德国哲学家G.W.F.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方式系统地表述了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认为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改造和吸取了哲学史上特别是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深入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述。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相反的属性。

间接联系的例子

间接联系的例子

间接联系的例子【篇一:间接联系的例子】①按照事物联系的根据和条件,可以把联系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关系;②按照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无中间环节,可以把联系区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③根据事物之间联系的性质,可把联系区分为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④依据事物之间联系有无确定的趋势和方向,可把联系分为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⑤按照联系的空间和范围,可以把联系分为全局联系和局部联系,或整体联系和部分联系.⑥按照联系的时间和顺序,可以把联系分为历史联系、现实联系和未来联系.此外还有因果联系,内容和形式的联系等等.总之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篇二:间接联系的例子】事物之间联系的例子范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论文学院: 植物保护学院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自然辩证法概论学号:姓名: 任课教师: 职称: 教授成绩:2014年1月19日浅谈事物之间的联系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里,四千只鹿出没在林间,而鹿的大敌——狼也生活在那里。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保护美丽的鹿而让人消灭凶恶的狼。

经过二十五年的猎杀,大约六千只狼先后毙命。

鹿没有了敌人,迅速繁殖,总数超过了十万只,这些鹿没多久就把凯巴伯森林啃了个精光。

没有了充足的食物,鹿遭遇了大饥荒后,纷纷病倒了。

到一九四二年,鹿的总数锐减到八千只,并且都嬴弱不堪,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

这涉及到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哲学联系。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寓示事物很小一部分的变动就可能影响全局。

在简单的食物链里是这样,在高级的经济危机中也是这样。

我们植物保护总是提倡一个所谓的综合治理,基础哲学就是容忍哲学,共存哲学。

没有必要彻底消灭害虫,因为害虫也是天敌的食料,等到害虫全部消灭的那一天,天敌也就灭绝了。

这对生态的多样性和遗传的多样性是无法考量的损失。

事物链中的一级消失了,以它为食的上级生物也注定灭绝。

这是不是可以认为,有些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能人为操控的。

下列体现事物之间联系

下列体现事物之间联系

下列体现事物之间联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事物之间的联系
可以是因果关系。

这意味着一个事物的存在或行为会导致另一个事
物的特定反应或结果。

例如,植物需要阳光和水才能生长,这展现
了植物与阳光和水之间的因果联系。

其次,事物之间的联系还可以
是空间关系。

这意味着事物在空间上的位置或相对位置会影响它们
之间的交互。

例如,地理位置对于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展现了事
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此外,事物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是功能性的。


意味着一个事物可能会为另一个事物提供功能或服务。

例如,蜜蜂
通过授粉为植物传播花粉,这展现了蜜蜂与植物之间的功能性联系。

最后,事物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是相互依存的。

这意味着两个或多个
事物彼此依赖,相互支持或影响。

例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种
类相互依存,构成了复杂的生态平衡。

总之,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
体现在因果关系、空间关系、功能性和相互依存等多个方面。

这些
联系展现了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性,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解决
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什么特点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什么特点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什么特点事物之间的联系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事物之间的联系特点详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含义: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依赖人的意识和主观认识而转移。

表现: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事物的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他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表现: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

注意: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原因:由于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并且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因而事物的普遍联系必然是复杂多样的。

表现: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既要尊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解释:任何事物的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表现: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
究及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
成 绩:
2014年1月19日
学 院: 植物保护学院 课 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及自然辩证法概论 学 号:
姓 名: 任课教师: 职称: 教授
浅谈事物之间的联系
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里,四千只鹿出没在林间,而鹿的大敌——狼也生活在那里。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保护美丽的鹿而让人消灭凶恶的狼。

经过二十五年的猎杀,大约六千只狼先后毙命。

鹿没有了敌人,迅速繁殖,总数超过了十万只,这些鹿没多久就把凯巴伯森林啃了个精光。

没有了充足的食物,鹿遭遇了大饥荒后,纷纷病倒了。

到一九四二年,鹿的总数锐减到八千只,并且都嬴弱不堪,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

这涉及到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哲学联系。

马克思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内部联系)以及事物之间(外部联系)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此外很多人都知道蝴蝶效应,它最初是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来的,说的是热带雨林里的一只小蝴蝶震动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引起一场龙卷风。

为什么一只蝴蝶可以引起龙卷风?因为这个世间上并不是每一件事物和现象都是独立的,不相关的,相反的是,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密切相关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应该是哲学联系一种普遍被认知的佐证。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佛家的缘起论,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存在,都是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了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成一个事物或现象。

条件在改变,整个事物或现象都随之发生变化。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寓示事物很小一部分的变动就可能影响全局。

在简单的食物链里是这样,在高级的经济危机中也是这样。

我们植物保护总是提倡一个所谓的综合治理,基础哲学就是容忍哲学,共存哲学。

没有必要彻底消灭害虫,因为害虫也是天敌的食料,等到害虫全部消灭的那一天,天敌也就灭绝了。

这对生态的多样性和遗传的多样性是无法考量的损失。

事物链中的一级消失了,以它为食的上级生物也注定灭绝。

这是不是可以认为,有些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能人为操控的。

但是,理论和现实总是有出入的,这就是为什么会用“所谓”了,很多人更认同的却是将害虫全部消灭,所以不断的打农药,不停的加大剂量,这样的后果就是一种害虫没了,另外一种害虫又成了主要害虫,或者就是害虫产生抗药性,药剂对它没有效果,而且这还牵涉到农药的残留问题,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真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事件都不可能独立存在。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尤其在欧美两洲更为严重。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同样不能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独善其身,至少在我们眼里,看到许多小的企业
倒闭了,也就意味着许多人失业,物价上涨了,就业率却低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更加艰难。

地球村给我们创造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同时,也让我们成为了骨牌效应中的一环,一旦骨牌里的任意一环有了变动,大家都不能幸免。

经济,能源,气候,疾病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传递到每一个国家。

事物之间正是由于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以才会有存在和消亡,繁荣与衰败。

一个漫不经心的动作,一个看似无意的决定,都在决定命运。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叹,如果怎么样,如果当初不怎么样,要是时间回到过去,回到引起当前为我们烦恼的事根源那一天,是不是就可以改变现在的局面。

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只要改变其中的一小步,结局也许完全不同。

正因为事物存在这种客观联系,我们也才会有这些不切实际却避免不了的想法——回到过去。

有一部名叫《蝴蝶效应》的电影就是基于人们的这种心里进行拍摄的,里面的主人公可以通过他的日记本回到过去,于是他一次次的回到了过去,去改变当时的决定,让以后的生活中他所爱的人都幸福美好,可是即使他怎么改变,他发现一切还是不能如他所愿,他就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于是决定在妈妈的肚子里自杀。

这就是蝴蝶效应的最好说明,改变过去的小想法,未来的生活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真的会快乐吗,一切的事都会如我们预料的那么走吗?我不这么想,我想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也不是这个妄想理论。

我们没有那么一本神奇的日记本,可是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意念和想法,不要想着不改变过去,我们应该做的,而且只能够做的是把握现在,过去只能是怀念,而我们现在的每一个决定,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思想变化,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未来,如果不想为自己的未来悔恨,就要认认真真的生活,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不要去伤害他人,不要去贪图不属于自己的财富,将来不会为了伤害过别人而内疚不安,不会为自己罪孽深重而惶惶不可终日,不会后悔过去而厌恶现在。

随时保持微笑,把我们的心无限放大,就会发现原来烦恼是那么渺小,就不会有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沮丧!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有过如此一种希望,希望能回到过去,回到错误的开端,那时只要我们改变一种选择,以后的人生就会是另一种境遇!
当然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说所有事物之间都会有联系。

虽然说联系是客观存在,并有普遍性,但是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是允许独立事件存在的,不能将联系无限制的放大,那样就好比天马行空,没有事实根据,这样哲学也就不是真理了。

比如说我们人个体之间,如果本身没有牵扯和联系的话,那发生的事件就可以理解为不会相互影响。

我在写这篇论文与马路上一个毫不相干的路人甲就不会发生联系,产生相互作用。

但是我写论文这个事件,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同样选这门课的一个相熟的同学,我写的什么内容,写的
时间,甚至于怎样的思路都会影响到她写这篇论文。

正因为我们相熟,这就是联系发生的条件,所以才会有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个世界就是一张无形的大网,而我们就是上面的数不清的蜘蛛群里的一只小蜘蛛,每一次的风吹草动我们都会跟着摇晃,每一次的艳阳高照我们都会同样酷热难当,我们就是一个整体。

同样,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名副其实的成了这张网上的一个结点,我们是一个网民。

因为有了我们,很多事件很多人有了不同的命运,人肉搜索也成为现实。

我们之间的联系,为事件的传播搭建了一条高速渠道,每一个人都给予这个事件不同的力,最后这个事件发展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发展,因为事物之间的影响是未知的,只道是相互的作用会改变事物原来的轨迹。

但是有的事件之间的联系确实可以预见的,那为什么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战争?战争就是一种掠夺,能源,金钱,政治,但是每一次的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太多的伤害,胜利国就一定是赢家吗?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可谓太得不偿失了,更不用说一战,二战给全人类带来的灾难了。

没参战的国家就幸免于难了吗?物价上涨,病疫流行,都是战争的后遗症,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会加速地球的灭亡,现在的核武器就足够把整个地球炸毁不知道多少次,所以我们要深深的爱护和平,保护世界的和平,不让悲剧再次发生,把爱的种子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只要这个蜘蛛网一个微小的地方发生了破裂,我相信整个蜘蛛家族就有可能走向灭亡,因为我们是互相联系的,等到事情发生后再来反思已经晚了,事实就是,一个微小的变化和破损就会引起地球的大变化。

我们更应该爱护我们的环境,我们现在多使用一次塑料袋,就有可能引起日后的冰河时代,多使用一次一次性碗筷,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沙漠化加快到来,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整个地球的将来,我们有什么资格对我们的坏习惯感到理所当然,我们应该对现在的行为负责任,我们应该做一个合格的人!
认识到事物之间甚至事物内部存在普遍联系,存在相互作用,对于认识我们自身,以及对社会的责任都有积极作用。

人主要是要活在当下,并且努力奋斗,而不是总是埋怨过去,不然现在我们的松懈就会使我们一直活在如果当初怎样,结果又会怎样的恶性循环中,以后要尝的果,全是现今种下的因,何不从改变小事做起,或许将来就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这个社会是一张网,我们是里面的网民,我们理应对社会有责任,一切美德从自己做起,今天我们帮助的人,也许明天他们也会去帮助别人,今天我们爱护环境卫生,也许明天他们看到干净的环境,也会自觉维护起来。

因为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这种联系,我们就应该积极利用它对我们,对整个社会有利的一面,从而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平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